中兴皇明的征战史

作者: 青华

  第一章穿越世家
  正午时分,新疆某边城。
  荒凉的戈壁滩死一样的寂静,六月天的大太阳,把无边无际的边境荒漠晒的灼热干燥,很少有生物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诺大一片荒漠只有单一的土黄色沙砾,偶尔也会有几只沙蝎快速爬过,更远处有一座破败的古城遗址,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的风吹日晒,现如今只剩下几段残破的城墙,见证了不知道多少年来的兴衰荣辱。
  突然之间马蹄声起,戈壁滩跑来一支马队,几头双峰骆驼驮着几个人跑在前面,两匹高头战马驮着两名身穿土黄色作战迷彩服的现代军人殿后。更远处的地平线烟尘处处,隐约能看到百名骑兵正在快速追近。
  “喝!”
  几声嘶吼,在前面逃命的马队停了下来。负责殿后的一名尉军人勒住战马,将背在身后的八一式步枪解下来,抄在手里,尉年纪大概三十多岁,身形挺拔,身的土黄色迷彩色军装早被汗水湿透,紧贴在身十分难受,骑在骆驼的几个年轻人更惨了,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死死抓住身前的驼峰。远处隐隐传来几声枪响,骑兵尉脸色黯然,知道已经身陷绝境。
  稍一思索,尉嘶哑着嗓子沉声呵斥:“小陈,你带着他们几个人先走。”
  马队里另一名军人吓了一跳,大声回答:“连长,你啥意思?”
  尉已经不耐烦了,大声责骂:“这是命令,滚,多留一个弹夹给我,我骑术你好打不过我还可以跑!”

  另一名军人被呵斥的低下头去,无奈之下仍了一个弹夹过来。
  “喝!”
  呵斥声马队又动了起来,只剩下正在检查枪支的尉军官。拉开枪栓子丨弹丨膛,张城深深的叹了口气,心说自己这一百多斤,今天恐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作为共和国最后一支骑兵连的连长,负责驻守北疆的一支骑兵连队,马城一星期前接到级指示负责保护几名大学研究生,到边境戈壁做考古研究,没想到的是今天早晨碰到了凶残的境外叛乱匪帮,一路被追杀到这里,事到临头马城反倒更冷静了,深呼吸后端起步枪。视野里几匹快马正在狂奔,几名境外匪徒气焰嚣张。马城再深吸一口气,瞄准冲在最前面的一名匪徒,在三四百米的距离扣动扳机。

  “砰”,枪响过后人仰马翻。
  战马嘶吼声嚣张的匪徒们大吃一惊,纷纷勒住战马举枪还击。马城倒是也不贪功,轻夹马腹控制爱马,加速跑远。追在后面的匪徒们枪法差的远了,稀稀拉拉的枪声传来,却给张城轻轻松松的跑远了,片刻之后,被激怒的匪徒们又追了来,再次被张城精准的点射干掉两人。

  深夜,月色如水的荒漠之。
  一声嘶吼,马城狼狈的从马甩了下来,落地时一个敏捷的翻滚站了起来,回头看到爱马轰然倒地,心里哀叹一声知道爱马挺不住了,默默的拔出刺刀搂住爱马的脖子,马城发现自己的手正在不受控制的颤抖,几个月前失去战友的时候手没抖过,数年来追杀境外叛匪的时候手没抖过,这一刻他的手却抖了,强忍心不舍狠狠一刺,狭长的刺刀刺进战马脆弱的心脏部位,给了爱马一个痛快。
  再站起身来的时候,马城的脸已经没有任何表情。砰砰砰,零星的枪声在荒漠响了整整一夜。清晨,大片乌云遮天避日,荒凉的戈壁之居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电闪雷鸣马城耐心的打完最后一发子丨弹丨带走一条人命,安静的趴在泥泞的地,心里默数第几个了,三个弹夹起码打死了超过二十个匪徒吧,匪徒们也该被他打怕了,匪徒的威胁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没有战马代步是绝对走不出戈壁滩的。唯一能让马城欣慰的事情,小陈和那几个研究生应该已经脱险了吧,他们有马有骆驼,走出去的难度不大。马城不甘心啊,不甘心还没结婚还没享受过大好人生这样死了。却仍旧不忘把手里的步枪拆散,零件都远远仍了出去。

  轰隆隆。
  一阵惊天动地的电闪雷鸣过后,荒漠已经没了人影,只剩下一片闪电烧焦的漆黑痕迹。
  被闪电击的马城瞬间失去意识,感觉自己在无边的黑暗沉沦。沉沦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眼前才出现一道强烈刺眼的亮光,动了动嘴巴却说不出话来,全身僵硬麻痹好象完全不属于自己了,从来没有过的虚弱感让马城痛苦的呻吟出声。
  “醒了,醒了!”
  耳边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听口音象是东北一带的方言。虚弱的马城听到这么淳朴的东北口音觉得有些迷惑,这几年连队里好象并没有东北籍的战士,又一阵全身酥麻酸痛的感觉袭来,双眼逐渐适应了强类的光线,才发觉身在一处药味浓烈的房间里,面前站着几个古装打扮的人。
  一个年男人穿一身宽大直身的长衣,年纪四十多岁相貌十分儒雅,衣服料子象是等的丝绸。另一个留山羊胡的老先生穿一身素布短衣,裹着头巾,马城有点痛苦的闭眼睛,怀疑是不是因为受伤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幻觉,只不过这幻觉未免也太真实了,身体虚弱到连动一动手指都很困难。
  耳边又传来清晰的说话声:“贺喜大人,令郎已然过了生死关,这几日还需安心静养切不可再染风寒。”
  然后是另一个男人,平静的说话声:“先生果然妙手回春,来人,带郎先生去帐房支五十两银子。”
  马城费解的听着这么绉诌的说话方式,一阵恍惚过后又昏迷了。
  数天后清晨,张城一觉睡醒睁开眼睛呆看着房梁。
  两世为人,距离张城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天了,现在是大明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初一,地点是辽东开元总兵府,开元府地处明代辽东,算是明代兴建最早的古城,三国故都,五朝重镇,也是大明朝在辽北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之一,也是辽北地区的北路屯兵城,而他现在的身份是开原总兵马林之子,也叫马城。

  第二章马府
  好消息是出身堂堂总兵府,坏消息是他在马府的身份十分尴尬。
  马城是开原总兵马林的第五子,也是外室所出的一个私生子,在脑模糊的记忆里自幼受尽了白眼和冷落。亲娘孙氏原本是犯官之女,教坊人,早在十余年前便去世了,所幸历史昏庸无能的马林倒还算有几分情意,把他这私生子自幼接到府里悉心抚养,转眼十余年时间到了万历四十六年,马城今年虚岁十六。在马林的六个儿子七个女儿里,他这个私生子处境是最不堪的。
  强忍着头疼欲裂的滋味,马城回味着脑子里不属于自己的记忆片段。打骂,呵斥,白眼,冷落,是这些记忆片段的全部了,前几日出现在塌前的儒雅年男人是他的生父马林,十余年时间里马林来这间厢房的次数不超过三次,这次如果不是他这儿子重病垂危,也未必见的到生身父亲。
  默念着万历四十六年,马城又痛苦的呻吟一声。历史这一年可不太平,四月明与后金抚顺之战,七月清河城之战都以大明朝的惨败而结束,之后便是国防大学教材反复提及的重要战役,一举葬送大明朝江山的萨尔浒之战。而这一战他的便宜父亲,开原总兵马林的表现可并不光彩,惨败之后很狼狈的逃回了开原。

  正想到入神的时候,从房外传来脚步声。
  屋外传来一个女人的说话声:“城哥儿可好些了。”
  马城脑一阵恍惚,很自然的以这时代的口音回答:“李嬷嬷,请进来吧。”
  片刻之后房门被人推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推门进来,年妇人满脸都是笑,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汤面。马城看到这张熟悉的脸产生一种油然的亲切感,一些模糊的记忆片段逐渐清晰起来,认得这年妇人是马府下人也是他幼时的奶娘,也是他在马府之内最亲近的人了。
  热汤面送到手边,李嬷嬷笑意更浓:“城哥儿趁热吃吧。”

  马城心里满是感激又有些尴尬,小声回答:“嬷嬷,这些天可是辛苦了你。”
  李嬷嬷倒是收起笑脸,轻声叹气:“有什么辛苦的,你身子才好可不要说话费神了,先生嘱咐要静养些时日。”
  马城听到心里温暖鼻子也有点发酸,这几天要是没有这位李嬷嬷的细心照顾,他这场伤寒也未必熬的过去,默默的吃完汤面放下碗筷,又和李家婶子又闲话了几句家常。李嬷嬷了年纪又爱唠叨,马城却并不觉得烦躁反而十分受用,闲聊一阵心对家人和战友的思念也有些淡了。
  李嬷嬷只是小声的念叨:“这几日为了给你治病花了不少银钱,老爷因此还在大娘房掀翻了桌子唉,毕竟是亲生的骨肉,老爷心里还是念着你的。”
  马城听到无奈苦笑,也不知道该做何感想。正在和李嬷嬷闲聊的时候从外面又进来两个年轻人,两个身材壮硕的年轻人一个叫马小三一个叫马小五,都是马府庄子里的庄客,也是李嬷嬷的两个儿子,其一个身形瘦长的叫马小三,一个稍矮壮些的叫马小五,年纪都张城要小一岁。
  两个少年进了房门,把房门紧紧关之后拿出一个褡裢。
  马小三很得意的从褡裢里拿出一只野兔,两株老参放到炕沿。

  李嬷嬷吓了一跳,小声埋怨:“两个小兔崽子又偷采老参,被官府晓得了可是要杀头的!”
  两个年轻人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没把亲娘的话放在心。
  马小三还一脸不忿的反驳:“这是我们从山里采的,又没偷没抢。”
  马小五也不忿的小声嘀咕:“为了采这两株老参三哥差点摔死了呢,恰巧炖了兔子肉给大哥补补身子。”
  马城心里又是一阵温暖,被这两个好朋友的赤子之心深深的感动了。马嬷嬷也是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又念叨里几句才去炖老参兔子肉。马城咬牙打起精神,在马家兄弟的搀扶走到院子里活动一下筋骨,呼吸一口混着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心里暗赞这时代的空气质量真好,深吸一口气感觉五脏六腑都很舒坦。
  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的感受到,数百年前大明朝的大宅院了。这总兵府占地面积可真不小,足足有五进院子的豪门大宅,光是内宅有三处,这处所在的是第五进院子一处内宅的偏僻厢房,外面有一座倒垂莲台的垂花门,一座破败不堪的小花园,站在小花园里看着周围高挂的大红灯笼才感受到一丝过年的气氛。
  远处几名青春年少的丫鬟,看到马城三人走过来都远远避开了。
  看到几名丫鬟如避蛇蝎的样子,马小三忍不住小声嘀咕:“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马城只有咧嘴苦笑的份,心知这事还没完,因为他这一病牵累了生父马林和原配夫人大吵了一架,府丫鬟们因此才远远避着他,自然不会去触夫人的霉头,所为虽然不过是区区银钱,在贪财吝啬的无知妇人看来,却也杀了她还难过。
  因此反倒对生父马林多了点好感,此人总归是有些情意。入夜之后鞭炮声起,这一晚马府大摆宴席,内宅之也是贵客云集,其不乏盛装打扮的妇人女子。盈盈燕燕的谈笑声,只有马城所住的厢房仍是冷冷清清,反倒让他落了个清净,安心养病。
  数天之后,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初七。
  有了老山参炖兔子肉的滋补,马城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预料的麻烦却并没有来,似乎是沾了过年的光,马夫人也不愿意大过年的再找麻烦,弄的府里鸡犬不宁面子不太好看。情况又似乎回到了马城重生之前,在总兵府里变成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也让马城有时间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这些天来每天是躲在房里读读书,活动一下酸痛的筋骨,日子过的倒也舒坦。毛笔字对他来说反倒不成问题,这也是他的一大爱好,唯一的麻烦是繁体字和竖排版,需要多花些时间来适应。前世在边防哨所出生入死了十几年,每天都要和武装偷猎分子,境外分裂势力甚至形形色色的逃犯打交道,这时候突然放松下来反倒有点不适应了。也不知道一手练出来的那支骑兵连现在怎么样了。
  第三章严父
  安逸日子过了几天,转眼到了正月初十。
  总兵府仍是宾客云集,每天来送年礼的驮马大车在门前排起了长队,也让马城切实感受到了马林的威势。马氏家族从已故去的一代明将马芳算起,在开原府经营了数十年,在开原这一亩三分地马氏家族是土皇帝。来送年礼的除了马林的部属,赫然还有穿着朝鲜服饰的朝鲜人,说着半生不熟汉话的蒙古人。
  马城站在院子里,看到一群盛装打扮的朝鲜女子进了内宅,对这时代大明朝的强盛又多了几分感慨。这一年是万历四十六年,也是大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一年。在此之前四夷臣服,朝鲜蒙古都是大明朝的附庸,眼前看到的历史书写的更真实,可惜的是这样的好年景不长了。
  当然马城私生子的卑贱身份,代表着这总兵府的一切与他无关。马城有四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大哥马燃,二哥马熠都在开原军效力,官居百户,分别控制着开原营最精锐的马营和神机营,同父亲马林将开原经营的铁桶一般。
  外面是热热闹闹,马城这房却冷冷清清。大病初愈,又被李嬷嬷逼着躺在床静养,马城不忍心拒绝李嬷嬷好意,也乐得躲在房看一看书练一练字。偶尔失神的时候会想起来曾经的战友部下,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双亲,免不了有些黯然伤神。脑模糊的记忆片段里,这大病之前的马城也很可怜。
  这之前的马城自幼受尽欺压,养成了一副唯唯诺诺的性格。记忆都是每日战战兢兢过日子,生怕惹恼了各房夫人的片段,人生实在没什么亮点完全是废人一个,除了李嬷嬷一家也没什么朋友,甚至连许多新进马府的下人,都还不知道府还有一位五少年,更谈不什么尊重了。
  拿起一本从书房找来的《百战略》,马城轻轻叹了口气。
  既来之则安之,当是放了一个长假吧,休息几天。
  这天清晨马城在房呆的气闷,清晨起床去花园里转一转。

  北地寒风里透着刺骨的冷,反倒让马城精神大振做了几个舒展筋骨的动作,打了一套捕俘拳身热了起来,又随手抄起一根扫帚杆,练了几招擅长的刺刀拼刺动作,跳步,突刺,十几年苦练过的拼刺技术玩的出神入化。心里逐渐生出一阵骄傲自得的感觉,凭这手长兵器拼刺技术也能傲视天下了吧,这手拼刺技术,可是凝聚了古今外长兵器刺杀技术的精华,而且经过了战争的检验。
  练到气喘吁吁出了一身热汗,对这具身体不太满意,这具身体稍有些瘦弱,得下一番功夫苦练了,在园子里练了一会拳脚出了一身的汗,才回房间里吃早饭。才刚推开房门心警觉,赫然看到穿着一身总兵官服的生父马林。马林端坐在书桌边行手里捧着一副字,儒雅之外也有几分威严,看他神情似乎有点意外,显然是看到马城练字的字帖颇有些惊,马城的字虽然谈不名家风范,可也有几分功力在的,也是照着颜真卿字帖一笔一划苦练过的。

  马城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只好垂手肃立在旁边。
  片刻之后马林才放下字帖,缓缓开口:“你这笔颜体学的虽有几分模样,只是得其形却不得其神,虽浑厚宽博却失之于气度不足,尤为可惜。”

  马城一阵哑然之后,只能点头受教:“父亲教训的是。”
  这位生父,论起书法当然远在他之。
  马林提笔写了几个字,又教训道:“你来看,这颜体讲究的是气度恢弘而气概凛然,你这笔字日后还需细细琢磨……这些年为父对你疏于管教,看你这笔字倒是下过苦功的,你几个哥哥都强多了。”
  马城倒也心服口服,乐得恭恭敬敬应承两句,琢磨着这便宜父亲十几年来对他不闻不问,这一刻却找门来还尽起严父的教导之责,天知道这位总兵大人是哪根筋不对了。当然更可能是他这一病,让这位马总兵对他母子心生愧疚了,也对他这个私生子多了一分关心吧。

  马林讲了一阵书法放下笔墨,父子相对突然一阵沉默。
  沉默良久,马林才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堂堂七尺男儿为何如此唯唯诺诺,不成体统,你今年满十六了,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马城仍是肃立回答:“请父亲大人训示。”
  马林心情似乎有些烦躁,手指头无意识的敲了半天桌子,才决然道:“若留在府,你大娘可未必容的下你,且去城外管一处庄子吧。”
  马城巴不得能离开这是非之地,慌忙不迭的答应了:“是,父亲。”
  解决了一个大麻烦马林心情似乎好了一点,起身同时态度又和气了:“且不忙走,先在府过了年吧。”
  马城也不愿意节外生枝,低着头小声答应了。看着生父消失的背影马城心生出疑惑,这是历史那个窝囊无能贪生怕死的开原总兵马林嘛,可不太象,仔细想想倒也释然了,历史写的可未必是真的,明史可都是清朝人编的,清朝的史官自然不会说前明大将的好话,因此可信度实在不高,又一阵寒风从大开的房门吹进来,让马城不自觉的打个寒噤,感觉到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的真实。
  或许是得到了马林的关照,这几日马城在府里的处境改善了不少。连大太太也破例慷慨了一回,正月里的例银多给了十两,左右马城房里只有李嬷嬷一个下人也没什么花费,马城索性把例银都给了李嬷嬷,他自幼和这李嬷嬷极为亲密,潜意识里很自然的当成了母亲来对待。

  虽只在马府生活了十几天,却亲身感受到了这时代豪门大宅的风气。
  这总兵府气氛十分压抑,下人们每天战战兢兢的过日子,真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稍不留神会被各房夫人掌嘴罚跪。府四房夫人也都不是什么善茬,人前一团和气人后互相攻讦,其以大太太最为凶悍。想到三妻四妾,齐人之福这样美好的字眼马城咧了咧嘴,心说还是算了吧。小说野史多半是虚构的,这三妻四妾的滋味可不太好。
  第四章边城重镇
  万历四十六年的农历新年,对于两世为人的马城来说,委实过的没什么滋味。转眼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又被小三小五兄弟找门来,扯着去看元彩灯,马城被一众年纪相仿的马府庄客扯到街,很快被开原府的繁华吸引住了,从总兵府所在的内街到南北城门,林立的沿街店铺门前大多挂着彩灯。
  街也是人山人海,让马城对开原的繁华大为感慨,长街除了种类繁多的店铺赫然还有妓馆青楼,仔细想想倒也释然了。但凡驻军城市大多设有官妓教坊,开原又是犯官女眷的流放地,这城里最不缺的是卖笑女子了。街行人不乏盛装打扮穿着红鞋的达官显贵,也有不少身穿明军制服的普通士卒,和后世的繁华都市相,这开原城繁华之又透着几分肃杀。
  肃杀之又有几分粗犷,人群里不乏牵马而行的蒙古人,低眉顺眼的朝鲜人。可见这五朝重镇开原边城,已经隐有几分多民族融合的开明气息。想起这联蒙联朝的靖边策略还是家祖马芳一手定下来的,而马林毫无疑问是这一策略的忠实执行者,也因此造了马氏父子一世威名。
  和一群半大的少年走在一起,言谈之免不了指指点点,指点的对象自然都是年轻美貌的少女。被指点的少女虽然大多羞人搭搭的,却也并没有躲到人后,有几个大胆泼辣的少女,还附送几个示威意味的眼神过来,看的马城油然失笑。街的风气又让马城大为意外,起码在这边城重镇风气还是很开放的。
  在热闹的街逛了一圈,等来了官府组织的龙灯队,十数条龙灯在锣鼓鞭炮声穿街过巷,把元彩灯节的气氛推颠峰。马城也被那种热烈的气氛感染,跟在龙灯队伍的后面凑个热闹,龙灯队伍经过城南的时候刚好撞一队骑兵。
  这队骑兵多是一人双马,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却仍是耐着性子,等着龙灯队伍经过之后才进了城。张城眯起眼睛看着这队远道而来的骑兵,根据他对历史的了解,这队衣甲鲜明的骑兵应是隶属于京营的马队,因为当先那骑白面无须动作也有些阴柔,应是宫里御马监出来的阉人,至于是御马监哪一位太监不清楚了。京营骑队这个时候出现在开原,让马城嗅到了一丝战争临近的危险气息。
  而街的开原百姓仍一无所知,沉浸在盛大节日的欢乐气氛里。
  晚,总兵府。
  热闹了一天庄客们都累了,早早回住处歇息了。只有马城在一片喜庆的气氛里,嗅到了这总兵府暗藏的肃杀气息。那名御马监太监自然是来开原传圣旨的,圣旨的内容猜也猜的到,无非是为了大明朝近年在辽东的心腹大患,日渐强大的后金势力,其奸似鬼的后金统帅努尔哈赤。
  站在内宅破败的小花园里,看着前面灯火通明的二进院子,马城强压下胸一腔热血,心知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和这些军国大事是沾不边的,在这等级制度森严的大明朝,做人还是乖觉点好。马林自然也不会和他一个私生的儿子议论军国大事,在马林众多的子女之最受器重的,是大太太所生的长子马燃。
  想起颇有乃父之风的马大公子,现在是开原马营的统兵百户。
  马城和这位长房嫡出的大哥也没什么交集,两人年纪足足差了十几岁,除了过年过节两个人连见一面也难。印象里马燃其人和生父马林,为人处事同样的谨慎稳重,幼年曾随祖父马芳学习兵法,大明朝一代名将马芳亲手调教出来的将领,也是在历史能留下一笔的人物了。
  开原马营有精骑六百,由马林长子马燃掌握。正兵神机营六百火铳手,由马林次子马熠掌握,另有兵营千名刀盾枪兵由总兵马林亲自指挥,这两千余众的精锐部队是马氏父子纵横开原的资本。在马城看来这支精锐部队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小到无力影响后来大明和后金在辽东的战局,而是被后金大军轻松击破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