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作者: cdnwpu2019

  日期:2019-11-12 17:10:13
  古蜀史说--古蜀成丹
  古蜀吟•执愿:
  一曲散,两行泪。想来三四月,谁知五六载。屋无七弦古琴,身无八两纹银。九霄犹可摘星辰,十里烟云迹难寻。百般想,千回念,万语千言话惹嫌,百折不回十世愿。
  梦魂中,九陌八街华灯上。七间坊,六律五音绚华裳。归去兮,四马三檐尘飞扬。薄衾不暖,叹抚危栏,二更天里喑秋蝉。好难!一盏明月照纠缠。
  前言:
  先秦时期的古蜀是怎样的情形?与中原是否有关系?战国中后期至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宋罗泌的《路史》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是否有可取之处?为何史书上鲜有关于古蜀的记载,却留下蚕丛、鱼凫与杜鹃的传说?
  战国时期《竹书纪年》记载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进献琼玉,祭祀河神,用大圭沉河”。
  由秦博士伏生口授伏羲娥翻译晁错笔录的《书•夏书•禹贡》记载曰:“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西汉司马迁承其父司马谈之志和遗作,参考《书》《春秋三传》《五帝系谍》等上古书籍而编纂的《史记》,其中描写古蜀地的文字多为秦汉时期,先秦时代的笔墨极少。
  西汉蜀人扬雄《蜀王本纪》原文已佚,现版为明朝郑朴辑录,先秦古蜀的情形描述稍多,多为神话传说。
  东汉班固《汉书》的《西南夷传》《货值转》《循吏传》和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南夷传》基本沿用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叙述,仅增述了西汉之后的蜀地一些简易情形,先秦时期几无考据。
  三国时期蜀汉旧臣来敏写的《本蜀论》原文已佚,只能在《水经注》中查阅到部分篇章。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对先秦时期的古蜀情形叙述稍详,但苦无典籍文字,难逃窠臼。
  唐代李白《蜀道难》载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意思很了然,他也不知古蜀的前世今生,里面“四万八千岁”虚数的感慨却也道尽了古蜀艰难跋涉的历程。
  自秦、汉以后,关于古蜀的文字记录寥若晨星,且言语偏颇。然,已出土的三星堆和金沙遗迹不容争辩的向世人表明古蜀存在着辉煌的过去,埋于尘土的珠玉终究还是珠玉。不才拙笔尝试还原先秦时期的古蜀情形,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既有破也有立的做法,怀揣着对古蜀过去的缅怀和敬意,追本溯源捻丝循迹!
  关于史学研究,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地面之文学典籍与地下之考古遗迹二者相互印证,清者得证,不明者,究之,亦有顾颉刚老先生的“层累地造就古史说”,还有郭沫若老先生提倡的唯物史论等等。本文以时间为轴,空间为穹,零星史料为凭,已出土乃至未出土的考古遗迹为据,结合历史客观条件进行逻辑推导,并将历史著名人物和历史大事件进行合理整合,同时也考校掩藏在神话传说怪诞描述下的可能性和严肃性,将各种历史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古蜀历史衍化的时空闭合链。所谓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大书必真,大道从心,只要我们愿意接受历史的真实,或许真实的过往并非那么难以知悉。

  全书共九部分,曰前言、莽荒卷、太古卷、蚕丛卷、柏灌卷、鱼凫卷、蜀帝卷、开明卷、后语。
  在此,不才俯首拱手对致力于先秦古蜀历史研究的史学大家和考古大家如蒙文通、邓少琴、任乃强、徐中舒、冯汉骥等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万分感谢四川省社科院的诸位前辈和古蜀研究同道为考古遗迹和探究古蜀的过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艰辛努力。
  历史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述往事,启来者。吾辈享今日之繁华,当念先祖之不易。古蜀的曾经无需正名,三星堆遗迹和金沙遗址已然昭示,我只是陈述古蜀过往与曾经的某种可能,仅为一家之言,或有不妥之处,万望海涵指正!
  日期:2019-11-13 09:52:16
  卷一•莽荒卷
  苏幕遮•沧海之变
  天地开,西海见。沧海桑田,山川湖泽显。盆地徐徐泛人烟。蚕丛柏灌,后为鱼凫僭!

  铸神桑,奉神鸟。蜀王蜀帝,钩沉几多遥?冉駹古滇古夜郎。瓯雒扶桑,来路又谁晓?
  一古蜀蛮荒时期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的一部分,其结构较稳定,前后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
  第一次海浸从公元前5亿多年的寒武纪一直延续到前4亿多年的志留纪,盆地下陷成了早期的海洋盆地,喜马拉雅还在海里安静的躺着,这时的四川盆地和印度洋是完全连通的。在生代早期,盆地周边发生加里东运动,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东部陆台上升为陆地,喜马拉雅山开始茁壮的成长。
  约公元前2.99亿年至2.5亿年的二叠纪时期,地壳活动频繁。在此期间,地表生态急剧变化,地球上90%的物种灭绝,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这期间灭绝的大部分生物都是雌雄同体的,基因的延续和保存的方式单一,遇到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就极易造成大规模灭绝。四川盆地海陆状态交替变化,盆地东部原始森林下沉,遗体经过亿万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了重庆附近的南桐、松藻、天府等煤矿,盆地西部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峨眉玄武岩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四川盆地发生了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成为汪洋,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西海”。
  约公元前2.5亿年至2亿年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使得盆地四周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脉,原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为陆台,海盆转为湖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这期间逐渐成型。自此盆地再没有海浸历史,四川盆地内装的全是海水,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陆湖”。
  接下来一亿多年的中生代时期,盆地内气候温暖湿润,“陆湖”水分逐渐蒸发,渐渐有更多陆地露出水面。此时盆地内原始森林繁茂,到处生长着蕨类、苏铁和裸子等植物,为后来三叠纪和侏罗纪永的荣煤矿形成和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的天然气富集区奠定了条件。

  约公元前2亿年到一亿五千万年的侏罗纪中生代时期,恐龙是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的霸主。盆地内恐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现代科学认为是因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植物变少和恐龙体型等因素,大型恐龙告别了地球生物的舞台,今天自贡地区的恐龙化石博物馆显示了盆地内恐龙时代繁盛的过去。窃以为还有一种可能是灭绝的那部分是雌雄同体的无限制生长的恐龙,而雌雄异体的恐龙经过变异和自然筛选后慢慢进化成了体型更小的生物和同时段的其他雌雄异体生物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约公元前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盆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釜山大断层,这些断层把盆地分成了三个部分:西部高原,中部盆地,东部山地,“陆湖”面积则进一步缩小到二万平方公里左右。水面逐渐缩小,四周高山阻隔,盆地气候变得湿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上堆积了上千米厚,由此形成了红色和紫红色的沙、泥、页岩。由于气候的变迁,裸子植物不断衰退,被子植物逐渐增多,“陆湖”里面的海水不断的蒸发和沉积,湖水浓度增大,盐分不断析出形成盐湖。盐湖慢慢被盆地周边高山上的江河带来的泥沙掩埋并保存在地层之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盐岩层,自贡一带的井盐就是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约公元前2000多万年的新第三纪,盆地西部的青藏高原再一次被抬高,喜马拉雅山则慢慢停止长高,稳定在了今天的高度。
  盆地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海巨变,才有了今天的四川盆地。

  约300万年至180万年的第四纪时代,因气候变化,盆地西北山地形成了大量的冰川。随着冰川的消融,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填满了四川盆地的凹陷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成都平原。东部的巫山受两侧水系的冲击和侵蚀,慢慢被浸穿口子,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峡地貌,巴蛇之称就是这么来的。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盆地内湖水浩浩荡荡的经过三峡东流入海,盆地内高山上的支流水系也渐渐纳入进来,由此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母亲河--长江。长江的贯通及支系水流量的增大,带走了大量的盆地湖水,盆地逐渐由封闭的内流盆地变为外流盆地,由沉积物堆积为主变为河流侵蚀为主。

  盆地内水系自西向东的有:贯于高山峡谷间自西北向南东的金沙江(山海经中称赤水,之所以称为赤水是因为古时金沙江里有砂金),往东是自北向南的平行状水系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岷江。盆地东部,长江自西向东穿行于平原、丘陵和群山之间,长江北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山海经中称黑水)、渠江、长江南有乌江、赤水河这些不对称的向心水系一起汇入长江东出三峡。
  盆地位置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腹地,介于东经97°至110°,北纬26°至34°之间,西依青藏高原,东据长江三峡,北拥秦巴山脉,南临云贵高原,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盆地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平均海拔2000多米,南部是横断山脉,中部是四川盆地。盆地地形自西向东是高原、平原、丘陵、平行岭谷。
  盆地气候复杂多样,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川西高原是寒温带至亚寒带气候,昼夜温差大,霜期长,降水量少,日照长,湿度小;东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不大,霜期短,降水量大,日照短,湿度大。

  今天的盆地地形地貌和百万年前差异不大,除了森林覆盖率和水系有些许变化外,其他没多少区别。
  日期:2019-11-13 11:07:24
  二 古蜀远古时期
  日落月升,斗转星移,远古时期的时间不以年为单位,乃以千年乃至万年为单位!盆地内的时间慢慢从莽荒时期来到了远古时期。
  大约一百万到两百万年前,此时盆地内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草木繁盛,各种动物出没于长林丰草和群山峡谷之间,如巨猿、大小熊猫、鬣狗、乳齿象、双角犀、小貘、野猪、牛、羊、马等等,这样的环境同时也给人类的诞生和存续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盆地内因而渐渐也就有了猿人的活动痕迹。人类的进化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此时的四川盆地来到了猿人类的时代。古蜀猿人毛发偏少,体毛较短,食物缺乏,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山洞或树洞里。秋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此时需要采集和储备食物以度寒冬,再收集一些茅草或杂草铺在石洞里,到了冬天尽量多睡少动以此减少能量的消耗,即便如此,冻死的古蜀猿人远远多于病死饿死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千年,一万年,又或者是数十万年。

  他们艰难觅食和努力学习生存技能,就地取材,就近取食,傍水而居,采集狩猎,自由交合,就这样度过了无数个日升日落的艰辛岁月。幸运的是他们不知疾苦,既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爱恨情仇,生命中只有两件事可做:觅食和交合,他们不用思考人生,不用忧愁未来,只要有吃就行,无所谓痛苦。现代人衣食住行样样不缺,吃喝拉撒样样不愁,但要思考今生还得忧虑来世,随时都能听到他们的哀怨情愁,时也命也!在艰苦的岁月里,智能低下身体羸弱的猿人没被淘汰,靠的是什么?强大的繁殖力和超强的耐受力!他们存活的方式极其简单,尽一切可能降低身体耗能,将身体大部分能量优先供给生殖系统,以保证物种的存续。在远古时候交合行为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到点了就会极其自然的从事物种延续的工作。在人类中枢神经还没进化完善的时候自主神经就已经给人类的行为安上了相应的阀门,这就是传说中的“神操作”!此时的男女的交合是极为简单的,不像现在婚嫁聘礼要求这么高,也许几个地瓜就够了。

  残酷的生存环境和孱弱的身躯倒逼着猿人对大脑进行开发和运用,此期间他们的额骨慢慢向前凸,眉骨往后收,顶骨枕骨往上挺,大脑容量和体积渐渐增大!大脑的形状和容量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了身躯和四肢的变化。当今科学研究表明,高度活跃的大脑耗氧耗能高达身体能量总需求的五分之一。在远古时期的物质条件下,当能量和营养大量供给给大脑时,身躯和四肢能获取的能量比例自然就会降低,身体内的“神”即自主神经会主动降低大脑脑垂体和消化酶、激素等的分泌量,抑制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合成,缩短四肢长度以降低能耗,把心脏泵来的血液更多的供给给大脑,促使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当身躯和四肢处在负营养和负能量的状态时,自然也就开始萎缩变矮变短。由此可见,人类大脑的进化与人类身高变矮可能存在着某种反比关系,如今人类身高普遍提高,基因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远距离的异质基因杂交减少了同质基因的干扰,激活了增高因子,另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现在的物质条件能同时满足大脑和四肢的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在人类中枢神经能自主支配肢体以前,为了适应环境和保持物种的存续,人类的自主神经经过百万年的适应、选择和进化,自发的让人类的身体保持着某种平衡与和谐!自主神经就是玄而又玄的“神”,而基因就是“神密码”。

  人类大脑经过几十上百万年的进化,间接影响和改变了古蜀猿人的身高、体型乃至生活习性,进一步促使了他们与猩猩、猿的群体分化。远古时代,有两个天然条件可促使猿人的自由交融汇合和分化。一则,远古时候没有户籍限制更无所谓护照,那时的远古人属于自由体,可以随时随地迁徙,哪里有食物就去哪里,如果体力允许食物充足,甚至可以绕着赤道走一圈;二则,随着人类大脑的不断活跃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了获取生存所需食物和抵御猛兽侵袭而选择的群居行为。随着大脑的不断运用和采集食物能力的提升,猿人渐渐具备了猎食小型动物的能力,大脑灰质细胞从而可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神经元慢慢被激活,神经递质开始变得丰富,神经信号传导能力逐渐增强,大脑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慢慢提升。体型和习性都异于猩猩和猿的古蜀猿人自意识诞生的初期就逐渐与其划清了界限,在漫长的物种分化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循着生物界的铁律:“生殖隔离”。也正是因为这个行为,猿慢慢的向猩猩靠拢最终成为猩猩类,进化失败的猿人则成为了野人,如神农架野人,丧失了成为人的机会,只有不断努力的猿人慢慢进化成为原始人,这才有了今天的人类。

  约公元前五十万年,得益于大脑的不断进化、生殖隔离行为的遵循以及采用以血缘为纽带的群居行为,尤其是利用发音和声调转化来表达主观情绪的方式,这些行为大大促进了人类之间的交流、协同与配合。慢慢的,猿人学会了使用粗制石器,开始具备了原始人的初始特点。那个时候盆地内森林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但对孱弱的古蜀原始人来说他们是无心欣赏的,因为他们为了生存忙着觅食。觅食是他们一辈子最重要的工作,然而即便辛苦一生,绝大多数直到消亡也没吃饱过。随时都命悬一线的生存危机再次倒逼着他们开发和运用大脑,借用外物如木棍、石器等来弥补身体力量的不足,以获取更多的食物。经过长年累月的尝试,他们倒也积累了不少生存方法,但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依旧付出了太多的时间乃至巨大的代价,食物首选鲜果、坚果类,其次植物根茎类。在不会用火的年代,他们也偶食肉类,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其他动物吃什么他们就会尝试着吃什么,但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食物来源少,能量获得少,营养匮乏四肢孱弱,体力和力量严重不足,在如此艰辛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下,想办法活下去成为了他们一生中唯一要努力的事,诸如百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人(可能是猿人或猿),五万年前的川东地区的资阳人,宜宾地区的筠连人等等,还有在盆地存在过的其他古蜀原始人,他们像尘埃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没留下多少痕迹为后来人知晓。

  日期:2019-11-13 11:14:10
  经过几十万年的迁徙、组合、交融和分化,跌跌撞撞的古蜀原始人也来到了长达十几万年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代,即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是祖母制,氏族要么有姓无氏,要么既无姓也无氏,后来的姓只是用来区分一个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族丛,此时的交合方式已经进化为血缘关系以外的族外通婚方式。女蜗补天的故事原型就来自于母系氏族时代对祖母的崇拜,目前泸沽湖畔的摩梭族依然保留着祖母制和走婚的习俗。在这期间,远古人(古蜀人)学会了诸如葛、粟、黍等五谷的采集、分类、筛选和储藏;制作各种简易陶器用来烹煮和盛水;制作简易的木器和粗制石器用来狩猎;贝壳、兽骨等的使用和制作;木栅栏、葛藤、茅草、树枝的简易经纬编织法;其中最重要的技能是火的获取、运用和储存。

  火的发现和使用应该是在母系氏族时代做到的,其杰出历史代表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族丛)。也有其他远古人类用火石碰撞取火,其代表是九黎部落(杰出代表是蚩尤),九黎部落对火的运用可能比当时中原的炎帝黄帝更早更先进,后来的蚩尤部落曾一度是有熊氏公孙轩辕憎恨和学习的榜样,后表!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发现、利用和储存火的意义比任何革命的意义都要重大。火的熟练运用和储存促进了人类脑力的进一步提升,利用火来抵御和捕获大型猎物,用火烹烤食物等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给人类骨骼肌的强壮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也给大脑的发育带来所需的各种脂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火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快速进化和提升,让人站的更稳跑的更远,从而加速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形成。随着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来源的广泛化,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旧石器时代的四川盆地各处已经有了古蜀人的足迹,如距今几万年的丰都县高家镇遗址、烟墩堡遗址、井水湾遗址;奉节县横路遗址、重庆铜梁县城西张二塘文化遗址,沱江流域四川资阳鲤鱼桥遗址,大渡河流域四川汉源县富林文化遗址等等,无不显示着古蜀人曾经的活动痕迹!

  时间恍恍惚惚的来到了约公元前三万年,在母系氏族时期处境尴尬,地位低下的男性终于在火和食物的帮助下挺起了胸膛直起了腰。男性依仗体质的优势和体力的增长,耕种和捕食能力及驯养家禽能力的提升,在氏族内部的话语权逐渐增多。随着部落氏族之间为了争夺优质领地、空间和生存资源,更是凸显了男性的争斗作用。在母系氏族后期,原始经济由原来单一的采集型经济逐渐转化为采集为主捕食为辅,偶尔抢劫他族的混合型经济,男性孔武有力的优势终于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很明显,尴尬和压抑了几十万年的男人要造反了!自此原始社会慢慢从旧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向着新石器时代的父系氏族转变,有姓无氏的祖母制时代逐渐转变为有姓也有氏的祖父制时代。母系氏族时期和父系氏族时期对人类活动和进化的影响,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母系氏族时期是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的方式积累着对自然的认知和适应自然环境能力,而父系氏族时期则是更激进更快速的适应乃至改变着自然环境。如诞生于父系氏族时期的夸父逐日的故事就彻彻底底的彰显了男性的伟大!

  大约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盆地内的古蜀土著和长江下游、云贵高原迁徙过来的远古人也同样跟上了这样的进化节奏,慢慢进入到新石器的父系氏族时代。新石器顾名思义,就是将粗石器根据采集和狩猎的需求对石器进行有目的的人工打磨。此时的古蜀人包括东部的巫山人、北上的云贵高原人(古彝(夷)人)、还有盆地内部的资阳、犍为、自贡、宜宾人,西部群山中或许也有远古人,但数量实在太少太少,难以论及。

  经过了艰辛的几千年繁衍生息,约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古蜀人的生产工具慢慢变得越来越丰富,有石斧,矛、砍砸器、刮削器、锛,锄,凿,纺轮,都是打制后再加以人工磨制;粗制陶器的种类和形状也更多,有罐、尊形器、瓶、盆、钵、碗等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逐渐增多。此时的古蜀人耕作方式是极粗放的粗耕和游牧,那时的成都平原江河纵横,湖泽遍地,荆棘遍布,根本不适合耕种,古蜀人主要的活动区域在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带(如松茂汶),川东北主要是绵茂达州一带,川东与巴山巫山之间,蜀南部则是与云贵高原交界处,川西南主要在汉源西昌一带。古蜀人粗耕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葛根,稷、大麦、粟、黍等,拥有着简易的捕猎工具和捕猎行为。岷江上游一带以畜牧,主要是放羊,遍地找能吃的,然而大多时候都处在挨饿状态。川南和川西落后的部落住的是树洞或简易的石棚或草棚,穿的是兽皮、葛藤茅草编织的围挡,成人或许有围挡抑或没有,但小孩是肯定没有的。川东川北的部落住的是石洞或石棚,穿的条件要好些,一般以兽皮和葛编织物为主,稍好的还有粗麻布---这得益于后来嫘祖、玄嚣和昌意的南下!

  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广泛,西起川西北高原,东至长江三峡,北达秦巴山地,南及川西南山区,文化遗址在四川盆地上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