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四百年

作者: 一股史味儿

  日期:2019-09-12 08:40:24
  今天开始,想和大家一起聊聊隋唐,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壮美的一段过往,从来不缺乏赞美者和讨论者,但这一次,我想把对于它的讲述放在“有趣”上面,给大家多多少少带来那么一些快乐。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写的好与坏,都希望大家伙能够多多担待,多多支持,大家也可以随时在帖子里以各种形式留言、指正或者批评,都是很欢迎的。这个帖子预计会写很久,所以,我暂时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隋史有味道》《唐史有味道》和《五代有味道》。这段历史时光着实很漫长,有足足将近四百年的时间。我慢慢写,您慢慢看。日子很长,慢慢品味吧,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先谢谢了。

  日期:2019-09-12 08:41:56
  隋史有味道(1)任他风吹雨打 我老杨家还是我老杨家

  本该从唐朝讲起的,可讲唐朝就绕不开隋朝,正如我们看到关于这个时期的文艺作品,大都是以《隋唐英雄传》《隋唐演义》之类的名字出现一样,这两个狗皮膏药一样粘的死死的好基友朝代,永远像是秤杆离不开秤砣,老头离不开老婆。至于为什么,原因太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挣扎了,就从隋朝开始说起吧,于是我们的故事就从唐史有味道变成了隋史有味道,不过不管哪一种味道,都要尝尝才好,毕竟人不能挑食嘛。为了缓解一下大家翘首以盼后的失落,我们今天来讲一个特别拉风的家族。
  这个家族姓杨,老家在弘农华阴。弘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今天的灵宝市在全国可能排不上什么名号,但在过去叫弘农的时候,那绝对是有头有脸的地方。这里从汉代以来就住着很多姓杨的人,在汉朝休养生息当然不是什么难事,但老杨家实际上比杨树还要茁壮挺拔,就算在汉末数百年的动荡分裂的波涛过后,杨氏家族仍然保持着在弘农开枝散叶的繁荣景象。这实在是一桩了不起的本事,大家可以想想,弘农地理位置接近长安,自打五胡十六国时期以来,前赵、前秦、后秦都是在长安纷纷建都立国的,而离着长安没有多远的弘农杨家人,就这样在不远的东边看着一个又一个威武雄壮的游牧王朝兴起覆灭,却能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简直就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杨家。

  老杨家的自豪是有资本的,从西汉的时候家族中就出了丞相杨敞,到了东汉更是了不得,杨震、杨秉、杨赐、杨彪祖孙四代,居然全部做官做到三公。民间常说“一当官三代绝”,而老杨家人接连四代人位至汉朝人臣之极,将这个说法直接定义为“狗屁”。“四世三公”在汉末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子招牌,唯一能和杨家媲美的,全国也就只有汝南的袁氏(就是袁绍他们家)。所以,老杨家的了不得,那是真正的了不得。可是能耐到头,也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是什么,大家心理都明白,那就是皇位。能不能再往上走一步,那靠的不是努力,是要靠天意的。老杨家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冷眼旁观了汉末以来几百年的王朝更迭,风吹雨打不湿鞋。汝南袁氏的袁绍和袁术兄弟却是两个心里没点B数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楞上一步,结果全都输成了渣渣。

  能不能再上一步?这简直是个世纪性的难题!几百年的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老杨家真的就没人在秉烛独坐的时候,心里面仔细研究过一下这个事情么?不知道,兴许没有,也兴许有吧。总之,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实质的性的改变。可以理解,毕竟嘛,当个百年荣盛的大家族,比起帝王家的沉浮起落来说,从长远来看,还是相对划算的。
  就这样,秉承着几百年来的一贯风格,杨家人还是决定要继续以忠臣良将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不过这一次,怎么着也都得往前挪蹭一下了,不然从哪儿下手去光宗耀祖呢?这一次的事业牵头人是浪费的飞起的宇文家族,老杨家经过仔细掂量,前进一步的步子太大了,万一扯着蛋,那可是不小的麻烦,不如当一个大股东,至少可以前进半步嘛!
  这买卖,还真他娘划算。
  日期:2019-09-12 08:42:24
  隋史有味道(2)乱世到底谁说了算?
  杨家人将要参与的事业不是一笔小买卖,而是宇文家族的开国宏业。

  这个宇文家族原本是东胡族的部落酋长,东胡,顾名思义,就是东边的胡人,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的中国东北那嘎达。别看宇文部族寡小,在当地也是能够说的上话的,属于那种可以随性问别人“你瞅啥”的大哥级人物。
  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经过漫长的历史沙汰和人生辗转,到了北魏末年,宇文家族中就出了一个叫宇文肱的苦命人,乱世之中,他说的可是一点也不算。
  为了躲避乱世,他带着一大家子人蹉跎来到了河北。可避难就避难吧,也不知道宇文肱是哪根儿弦搭错了,突然就做了一场“豪赌”,愣是带着两个儿子参加了北魏六镇戍之一怀朔镇的起义。以一镇之兵抗举国之力,前景那是想都不用想。宇文肱和儿子们在战斗中相继阵亡,只留下三子宇文洛生和最小的儿子宇文泰,在当时的北魏权臣尔朱荣手下为将。乱世毕竟是无情的,没过多久,宇文洛生又被陷害致死。原本还算人丁兴旺的宇文家,现在就只剩下了宇文泰孤身一人。是像父兄

  一样在失败的战斗中灰飞烟灭?还是在这血腥的乱世中艰难的活下去?宇文泰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要在父兄鲜血铺就的征途上继续前行,成为一个能够真正挺直腰杆主宰乱世,说了算的强人。就像他的字唤作“黑獭”那样,水陆两栖、乱世无敌。
  宇文泰的机会来得很快。没过多久,他就跟着自己的统帅贺拔岳来到关中平乱,这次平叛很受到权臣尔朱荣重视,除了派出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两元大将作为副元帅之外,还把自己的弓马娴熟的大侄子尔朱天光放在了主帅位置上。出征的效果很明显,三下五除二就把叛军收拾了个干净。欢欣之际,噩耗从都城传来,尔朱荣被皇帝弄死了。大本营失据,尔朱天光匆匆忙忙带兵回京城要给他大爷报仇,扔下一众人就自己走了。

  主帅走了,谁说的算?贺拔岳和侯莫陈悦都觉得应该是自己。谈不拢不怕,反正都是敞亮人,能动手的咱绝对不动口,乱世谁活着,谁就说了算。于是,贺拔岳说的不算了。可贺拔岳底下的将领不服,他们还想说了算。这时候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了军营中流传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贺拔岳营中军士外出,见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老头儿告诉军士,贺拔岳虽然现在小弟不少,但是终究一事无成,反倒是有一个从东北来的宇文家的小伙,将来会有大出息。众将一盘算,这说的不就是宇文泰嘛!于是大伙儿全票推举宇文泰继续带领大家,一定要干死侯莫陈悦,在关中这块地盘上说了算。

  经过一番激战,侯莫陈悦兵败身死,宇文泰终于不负众望,印证了白胡子老头儿的预言。
  这一年,宇文泰只有二十七岁,从此,猛虎归山,蛟龙入海。

  在关中这片荒莽雄浑的土地上,就只有一个人说了算。
  他的名字叫宇文泰。
  日期:2019-09-12 08:42:58
  隋史有味道(3)当不了皇帝 还不能当皇帝的克星嘛?
  乱世出英雄。而宇文泰,并不是这乱世中唯一的英雄。
  权臣尔朱荣凉凉之后,他在东部的军队被另一个冉冉升起的枭雄——高欢吃了个干净。于是,北魏的权力格局就呈现了出一个非常奇怪的景象,在西边,是宇文泰占据关中,在中间,是北魏的孝武皇帝占据洛阳,在东边,是高欢占据了邺城。三个人中最厉害的既不是宇文泰,也不是孝武帝,而是凭借武力继承了尔朱荣军事遗产的高欢。
  拳头硬的人,往往喜欢打人。高欢的拳头很硬,他开始牟足了劲儿,往死里捶打孝武帝。孝武帝打不过,开始不停的给西边的宇文泰发送消息,“姓高的王八蛋要造反了,宇文家杰出的小伙子快来帮帮朕呀!”宇文泰一看这可了不得,再打就打到我的地盘上来了,果断派兵把守住了进入关中的各处要道和关隘。
  走投无路的孝武帝没辙了,心想宇文泰你小子不来,我还不能过去么?有缘千里来相会,索性带着兵将群臣入关了。孝武帝没有想到,迎接他的是居然是宇文泰的热烈欢迎,感动啊,真是感动。孝武帝欣慰之余发表了一番简短又动情的逃难演说:爱卿啊,你看这河水向东流,我却西行来到了这里,将来要是能够重新回到洛阳,那都是你们大家伙的功劳。感人至深的君臣情谊,让大家哭哭啼啼了好一阵子。

  可麻烦的事儿在后边。孝武帝没来之前,关中是宇文泰说了算,孝武帝来了之后,那关中又该听谁的?宇文泰的盘算很清楚,我这有酒有肉款待你们,好吃好喝别吭声就完了。可孝武帝不这么想,落难的皇上也是皇上,凡事都得朕说了算,还真当我是来蹭饭的了?牛脾气越顶越硬,孝武帝越想越气,有事没事就甩脸子掀桌子,甩给谁看?宇文泰。掀给谁看?自然还是宇文泰。
  宇文泰是个务实的人。他坚信人要识的抬举,既然你孝武帝不吃好粮食,专走烂泥路,那咱们就一拍两散。想给我摆皇帝的臭架子上紧箍咒?门儿都没有!

  风起于青萍之末。当时的民谣有个说法,叫做“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焦梨狗子说的就是黑獭这种动物,宇文泰的字恰好就是黑獭。至于谁是那条索,想来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了。
  索是在一个让人心绪不定的夜晚被咬断的。这一夜孝武帝外出归来,口渴之余喝了杯酒,突然腹痛难耐,没折腾几下就糊里糊涂死掉了。死后的孝武帝被草率埋在一个佛寺草堂,十几年之后才得到安葬,看吧,让宇文泰厌透了的人,就算他死了,也是理都不想理。
  宇文泰想没想过当皇帝?肯定是有的。孝武帝死后新皇帝继位,名义上给予宇文泰的加封,已经让他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据说宇文泰的老娘王氏怀他五个月的时候做过一个梦,梦见抱着宇文泰升天,可升到一般突然就停下了,既然没有到达绝对的高度,那它就显然不是一个做皇帝的兆头。
  这个皇帝宇文泰不能当,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命里没有天子之分。
  当然,宇文泰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除了将前代王室的势力碾碎抹净,当好一个皇帝的克星外,他还要顶住来自东边高欢的频频疯狂捶打。
  宇文泰,注定只是一个前置的铺路者和号召人。

  真正的英雄,正走在前来汇合的路上。
  日期:2019-09-12 08:43:32
  隋史有味道(4) 八个柱子,就能够撑起一片天么?
  宇文泰将入西魏王室的敌对势力收拾干净后,立刻把眼光投向了东方。
  东边那个见人就捶的高欢,是一刻也没有消停过。宇文泰为此感到十分疲惫。西魏大统三年,也就是公元537年,捶人战神高欢带着二十万人的部队前来决战,宇文泰划拉划拉家底,把手下的人都凑了起来,发现居然还不到一万人。
  正面硬刚必败无疑。这时候,宇文泰手下的大将李弼站出来说,敌众我寡,我看这场仗,咱们不如猥琐发育,野区埋伏。李弼是个好同志,他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于是,宇文泰把不到一万的将士都藏在了高欢进军的必经之地——渭水河滨。高欢相信实力碾压一切,他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到了渭水,见到水畔的茫茫芦苇和遮天蔽日的蒹葭,全军将士豪情猛增,想都不想的就冲了大自然的怀抱。“咦?是谁蹲在这里拉屎?”高欢麾下的将士一钻进芦苇和蒹葭的海洋,忽然发现脚下居然有人蹲着。一个士兵发现了,两个士兵发现了,紧着着,成千上万的士兵发现了。难道是哪个村儿吃坏了肚子,都跑到这儿来集体吸氧?

  正在思量,刹那间,杀声四起、喊声震天。不对!这是伏兵!可惜,高欢将士醒悟的太晚了。“坏肚子的人们”全都占了起来,同时提起了裤子。哦,不对,提起了兵器。
  偷袭战术是极为成功的。这一战宇文泰连杀带追,居然俘获了高欢七万人的俘虏,不过宇文泰觉得用途不大,筛选了两万壮汉充实军营后,就把其余的人全都放走了。
  这场战斗被后人称为沙苑之战,此战之后,高欢元气大伤,再也没能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宇文泰也就彻底在关中站稳了脚跟。现在,宇文泰腾出了时间,为了防止高欢卷土重来,他急需要充实自己的队伍。
  宇文泰是东胡鲜卑族后裔,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小伙。他手下最早的队伍是从统帅贺拔岳那里继承过来的,大都是和他一样的鲜卑族出身。团结勇猛是没的说,可就是人数太少,更何况战争打来打去,已经死掉了不少人。为了量大管饱,宇文泰的办法,是做一锅“乱炖”,那就是不论家在何方、姓甚名谁,只要愿意投资参股的,来者不拒。
  没有投资门槛,前来应募的合伙人就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来自关中,有的来自陇上,更有的来自京兆、河东、弘农,以至肴山以东地界上的世家大族。钱、粮、兵士越来越多,却个个都是风投,什么是情谊?宇文泰觉得这就是情谊。全员有赏有安排,经过反复研究,宇文泰设计了一个回馈大家的立体互通军职晋升机制——八柱国。八柱国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撑起国家的八根柱子。可仅仅八根柱子,就能够撑起一片天么?当然!因为下一步,宇文泰将用他超级的数学能力,把八根变成十二根,再变成二十四根,最后变成四十八根。

  日期:2019-09-12 08:44:05
  隋史有味道(5) 我要把你们安排的明明白er白er!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宇文泰知道,自己有可能永远都不能回到他的东北故乡了。
  除非他能够完成一件事,那就是灭掉北齐。
  沙苑之战,高欢败了。但北齐的土地人口和军政实力,却远远比自己所处的关中要实力雄厚,由于国力悬殊,短期内想要灭掉北齐,不存在任何可能性。
  现在,宇文泰看着眼前这些东西南北拉拉杂杂、拖家带口来投奔的一大帮子人,突然有些释然。我心安处即为家。宇文泰决心要用亲人一般的感情,去温暖前来关中投资入股的合伙人们。作为一个鲜卑人,宇文泰清楚地记得鲜卑有八大部族的古老传统,大家派系不同,却出于一源。要展现关中地界新家族的繁盛力量,那也应该凑够八个家族才好。于是,宇文泰决定用一个霸气的名称——八柱国,来称呼八大家族,毫不客气的把他们比作支撑国家的八根柱子。可是,这份最高的名分,除了自己当得起,还应该由谁来充任呢?宇文泰开始了挑选。

  西魏朝廷名存实亡,但毕竟皇帝尚在,只要还存在一天,那就不能短了象征性的礼数,第一个名额就只好让出来了,不过宇文泰选择了西魏宗室中的广陵王元欣,这个家伙大大咧咧,喜欢玩鹰溜狗,是个不着调的,给他一个名额,宇文泰很放心。
  剩下的六个名额很珍贵,要好好斟酌一下。
  宇文泰第一个想象到的是赵贵。赵贵是宇文泰的铁杆兄弟,当年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二虎相争,贺拔岳兵败身死,第一个提议宇文泰继掌兵权的就是赵贵,可以说没有他老赵,就没有宇文泰的今天,这第一个名额,自然先落在赵贵的头上。
  第二个人是李虎。李虎以前也是追随贺拔岳的将军,和宇文泰、赵贵算是老相识,当年贺拔岳战死,以赵贵为首的一批人决心拥立宇文泰,李虎死活都不答应,非要迎立贺拔岳的哥哥贺拔胜。独木难支,拗不过众人,李虎居然自己跑到南方去找贺拔胜,倒是贺拔胜死活不愿意,李虎才灰溜溜的折回来,又跟了宇文泰。这哥们的性子和名字一样,有点虎。但这也有好处,他跟着谁,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人品绝对没得挑。更何况这么多年,战功卓著不在他人之下,第二个名额,是李虎的了。

  第三个人是李弼。李弼的人际关系有点复杂,北魏朝廷还在的时候,他起先跟着贺拔岳打仗,后来又跟着侯莫陈悦,跟的主帅多了,就对主帅的素质有了清晰的判断。谁能成事儿,谁不能成,李弼一眼就能瞧出来。侯莫陈悦是李弼的统帅,也是他的大外甥,李弼就觉得这个大外甥能力一般,水平有限,成不了大事。所以宇文泰对阵侯莫陈悦时,李弼暗中通信宇文泰,里应外合大义灭亲,侯莫陈悦的队伍也大都被李弼接手掌管。宇文泰觉得李弼很靠谱,能抛弃他的大外甥选择我,这是比亲人还要亲的感情啊!

  第四个是于谨。比起前面几个人,于谨入伙的时间有点晚,可他是带着大礼包过来的。宇文泰在关中掌权后,于谨是最早开始为他分析天下大势的,最终帮助宇文泰确定了占据关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争霸策略。后来于谨还亲赴洛阳,愣是把北魏孝武帝从洛阳忽悠到了关中,送了宇文泰一份大礼。这个“大礼包”,对起初实力微弱的宇文泰来说,可以说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五个是独孤信,虽然他也是南征北战的宿将,可能得到柱国这个名额,除了凭借真本事,还有另外一层关系——他既是宇文泰的发小,也是亲家。两个人从小就是好伙伴,子女又结成连理,那就是真正的亲人了,如今飞黄腾达,怎么能把这小子忘了?
  最后一个是侯莫陈崇。虽然也姓侯莫陈氏,却和宇文泰当年的敌手侯莫陈悦没有太大关系,侯莫陈崇当年是和赵贵一起拥戴宇文泰掌兵的,那时候宇文泰刚到关中,原州的刺史不服气,侯莫陈崇带着七个人七匹马就给他灭了。这对安稳困危之际的军心,作用是莫大的。
  宇文泰的八柱国名额用完了,他安排的明明白白,可还有更多的合伙人等着安置。
  没关系,宇文泰,马上就要发挥他数学小王子的超级能量了。
  日期:2019-09-13 20:00:21
  隋史有味道(6) 6*2=12 12*2=24 24*2=48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合伙人,像是嗷嗷待哺的羊羔,等着宇文泰的下一步棋。
  宇文泰当然很清楚,谁也不是真正的羊羔,他们看上去,反而倒像是一群饿狼。

  下一步要走的,绝对是一步险棋。
  走得好了,全盘做活,走得不好,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八柱国的名额分配完毕,现在,需要有更多的、新的名头,来奖赏其余的人。除去自己和只挂虚名的西魏宗室,柱国大将军一共有六个人,他们分别是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和侯莫陈崇,这六人分别统帅一支部队,成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
  接下来呢?宇文泰灵机一动,既然六大柱国是自己的得力助手,那他们的手底下,不是也需要各自帮衬的人么?于是,宇文泰在每个柱国大将军下面,给他们各自分配了两个大将军,作为柱国大将军的得力助手,虽然没了八柱国一样的国家顶梁柱的名分,但地位也着实不低,毕竟是八人之下,万人之上嘛。
  大将军忙不忙?当然忙啊!本着关心下属的火热初心,宇文泰又为十二个大将军各增设两名手下,名字叫做开府将军。什么叫做“开府”呢?就是说官员可以自行开辟衙门、选拔手下的随从和办事人员,跟着开府的人都有肉吃,这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要知道,在汉朝的时候,是只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这样的最顶级官员,才能享受到这样大的权力的。
  开府将军的权力大不大?大!工作多不多?多!
  没关系!工作多,找泰哥!啥事都是小儿科。
  按照既定思路,宇文泰需要再给开府将军增设两个手下。开府将军的手下,叫什么名字呢?虽然不知道,那就参照一下前代的官职吧。前朝最具参考价值的,莫过于汉,在汉朝有一种官职叫做“仪同三司”,三司就是前面说的三公。“仪同三司”,顾名思义,就是说虽然不是三公身份,但可以享受三公待遇。和我们今天常说的什么什么级别干部,享受什么什么级别待遇,差不多。所以,最后一级的官名敲定下来,就叫做仪同将军。

  这时候,宇文泰的兵力总数,大概在五万人左右。六个柱国,十二个大将军,二十四个开府将军,四十八个仪同将军,按照等级梯队平均分配一下兵力,到了仪同将军这一级,大概可以带领一千人左右的兵力。
  虽然宇文泰数学好,可以不能再往下分了,再分下去,就没有人了。
  将有所归,兵有所属。经过宇文泰的整合安置,一套系统完整、责任明确的军事制度——府兵制被建立起,前来的合伙人也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新的军制规定,凡军中之人,全部编入军籍,不再当做普通百姓划入民籍,也就无需向朝廷缴纳赋税,只要大家伙儿忠心耿耿保家卫国,保证是要啥有啥。为了确保核心合伙人利润的可持续收益,宇文泰还把柱国、十二大将军家的子孙后代拉到自己的丞相府,充当青年近卫军,保卫自己的安全。宇文泰想要通过这一举动来告诉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办事儿,我最放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