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八十年——诸葛亮的悲哀

作者: 信陵小司徒新号

  日期:2020-04-11 10:41:46
  目录
  第一章 武侯鞠躬 死而后已
  (一) 白帝托孤 肝脑涂地3
  (二)托孤副贰的安排6
  (三)益州豪族与东州士7
  (四)李严的晋升之路10
  (五)尚书令的由来13
  (六)直升机提拔的背后14
  (七)东州派的势力构成15
  (八)刘备的深层考量17
  第二章 夙兴夜寐 威武自强21
  (一) 动乱四起 危急存亡21

  (二)内部的忧患23
  (三)汉嘉郡 黄元首叛24
  (四)属国的由来26
  (五) 黄元叛乱的另一原因27
  (六)益州本土派 杨洪登场28
  (七)诸葛亮与法正的博弈30
  (八)东州派的实力33
  (九)跳梁小丑 不足为惧37
  (十)季汉的开疆拓土38
  (十一)季汉的行政区划41
  (十二)季汉四大战区43

  (十三)季汉宿将 魏延43
  (十四) 关中都督 吴氏一族47
  (十五)四百年前的一幕48
  (十六) 吴氏一族的荣耀49
  (十七)永安都督 江州都督53
  (十八)南中战区54
  (十九)首任庲降都督 邓方55
  (二十)南中之乱56
  (二十一)二任庲降都督 李恢59
  (二十二) 孤臣职守 吕凯王伉63

  第三章 东连孙权 北拒曹魏66
  (一)曹魏的政治攻势 诸葛的绝地反击66
  (二)不卑不亢 再和孙权70
  (三)汉司徒之后 邓芝登场74

  (四)毛遂自荐 出使东吴77
  (五)东西联结 是岁通好78
  (六)外交国格 明争暗斗81
  (七)唇枪舌辩 益州第一嘴炮84
  (八)该我上场表演了!87

  (九) 天无二日 土无二主90
  (九)天下大势的安排91
  (十) 务农殖谷 闭关息民97
  其一:以身作则,上行下效。99
  其二:立法施度 整理戎旅99
  其三:缓和各派矛盾 尽最大的努力将各派团结到一起,为了大汉而努力!100
  第四章 平叛南中 安稳后方101
  (一)厉兵秣马 准备南征101
  (二)调兵遣将 准备出击!104

  (三)虽亡黄权 复得狐笃105
  (四)妥善安排 大军出征!107
  (五)心战为上 兵战为下113
  (五)南征四郡 四郡皆平115
  (六)孟获到底是谁?119
  (七)战后安排 班师回朝121
  第五章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127
  (一)汉贼不两立 王业不偏安127
  (二)刘备与诸葛亮129

  (三)治戎讲武 以俟大举135
  (四)诸葛丞相VS李严136
  (五)进驻汉中 誓师北伐!147
  (六) 董允与费祎151
  (七)丞相府的人事调动153
  (八)非百里之才也156
  (九)赵公解梦159

  (九) 东和孙吴 准备出击!162
  第六章 汉贼不两立 王业不偏安168
  (一)大军集结 准备出击!168
  (二)北伐的诸多无奈176
  (四)又一名将登场!177
  (五)小五虎之一179
  (六)招降孟达183

  (七)东三郡的由来184
  (八)叛汉降魏186
  (九)刘封的算盘188
  第七章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198
  (一) 北伐线路的选择199
  (二)子午谷奇谋202
  (三)常山赵子龙 参上!205

  (四) 北伐!北伐!关中大震!207
  (五) 自负误国 街亭惨败210
  (六) 进退无据 功亏一篑214
  (十) 诸葛亮的接班人218
  (十一) 挥泪斩马谡224
  (十二) 马谡该不该杀227
  第八章 鞠躬尽瘁 北伐不已230

  (一) 一波坏消息230
  (二) 周鲂断发赚曹休231
  (三)下辨之战232
  (五)屡立战功 位高权重234
  (六)石亭大战236
  (七) 二次北伐 受阻陈仓238
  (八) 三次北伐 战果扩大243
  (九) 继之而来的坏消息245
  (十一)中分天下249
  第九章 北伐到底 至死不休251
  (一) 巩固国防 静待时变251
  (二) 曹真来犯 趁势出击!257
  (三)搞猫腻的李严260
  (四)天佑炎汉 西线大捷261

  (五) 四次北伐 出击!264
  (六)阴谋小子司马懿268
  (七)大败司马懿273
  (八)掉链子的李严277
  (九)是时候了 废黜李严279
  (十)季汉的朝堂力量285
  第十章 蓄势待发 最后一战289
  (一) 两年准备 东方开战289

  (二)郁闷的孙权292
  (三)各自内部的混乱294
  (三)马忠、张嶷的表现295
  (四)再次合作 平定南土297

  (六) 张大猛人在越雋298
  (七)魏国的内乱 辽东公孙氏303
  (八)低调的秦朗306
  (十) 屡败屡战的孙权308

  第十一章 天不佑汉 武侯归天312
  (一) 北伐!北伐!北伐!312
  (二) 拉锯战起 孙权出击314
  (三) 司马第一能忍320
  (四) 那一年的五丈原322
  第一章 武侯鞠躬 死而后已
  (一)白帝托孤 肝脑涂地
  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夏四月二十四日,汉帝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临崩前,刘备对在身边的时任季汉丞相录尚书事兼任司隶校尉的诸葛亮说道:
  “孔明啊,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思就是说,诸葛亮的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安定国家,兴复汉室!至于自己的儿子刘禅,如果此子还值得辅佐,那么诸葛亮就辅佐他。如果刘禅不是那块料,那么诸葛亮便废了他,自己做皇帝,或者说自己拿捏,换一个人来辅佐,统治益州大地!而听到了这句话的诸葛亮此刻内心不会担心,反而是大吃一惊,而后,他涕泗横流的说道(亮涕泣曰):
  “陛下,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听到了这句话的刘备,放心了,因为他知道,孔明还是那个孔明,自从隆中那一面到现在,已经整整的过去了十五年,十五年来他刘备从脚无立锥之地,寄人篱下,丧家之犬,兵不满万,将只关张变成了占据益州大地与曹魏、东吴三足鼎立的一方巨擘,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得益于孔明。
  可是现如今,六十三岁的他就要去大汉的列祖列宗那里报到了,而他的儿子刘禅,才仅仅十七岁啊。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刘备很是清楚。自己的这位股肱重臣诸葛亮是什么样的才干刘备同样相当明白,所以,面对着君位交接的这一刻,他的担心还是出现了。他想要试探一下,自己的股肱重臣,这十五年来自己几乎言听计从的这位军师,还是不是当年倾心待己的那位孔明呢?于是,才有了上面的那番对话。那么,要是诸葛亮真的在刘备的问答里,有着什么令刘备不满意的地方,刘备会立刻杀掉诸葛亮吗?

  恐怕,并不会。
  首先,刘备知道诸葛亮的为人,他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在打赌,他在赌自己所认识的所熟知的孔明一直没有改变,同时他也是在让自己放心,给自己吃一个定心丸,这样,他才能走的安心。
  因此,刘备这番问话最基本的立意就是在相信诸葛亮的情况下再次让自己安心下来,所以,刘备本意就不想杀诸葛亮,因此,这一番对话,虽有猫腻,但是有人所说的诸葛亮一旦有什么不轨之心便会被杀,似乎还是有些不准确的。
  其次,刘备怎么会不知道,就算诸葛亮真的有什么异心,那么凭借着诸葛亮的能力与聪明程度,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自己这番话的意思?又怎么会在这自己弥留之际露出狐狸尾巴?等到他刘备驾崩后,诸葛亮的地位,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所以,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刘备也不是曹操与曹丕,因此,这一次的托孤,刘备虽有担心,但其实,还是放心的,只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而现在,他更加确定了。

  而在这之后,刘备为了更进一步的安稳自己的内心,同时也是告诉诸葛亮自己的内心,也是为了再进一步的保险,刘备还给自己的儿子刘禅下了一道诏书,可以称之为遗诏,诏书的内容是这么说的: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封遗诏不仅显明了刘备的真心,同时也再一次的提高了诸葛亮的地位,同时在刘备看来,也是给自己儿子的另一个保险,从这以后,刘禅对于诸葛亮的称呼,便成为了我们后世所说的“相父”。有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又一次试探,其实有必要换个角度想一想,那就是刘备要是真的不信任诸葛亮,那么刘备挂了以后,谁还能治得了诸葛亮?
  他让自己的儿子像对待爹一样对待诸葛亮,那不是恰恰更加的提高了诸葛亮的权利与实际地位吗?刘备得是傻成什么样,才会做出这样的愚蠢的安排呢?

  (二)托孤副贰的安排
  除此之外,刘备对于他的托孤安排,还有着一些用意。那就是除却将太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外,对于国事的安排,刘备还给诸葛亮配备了一个副手,此人,便是时任尚书令的李严。
  也就是《三国志》里所记载的“先主病笃,托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那么,李严是谁呢?刘备如此安排又是为了什么呢?
  李严,自正方,是荆州南阳郡人,年轻的时候李严是一名公务员,时为郡中专职吏员,并且在任期间以才干知名。由于李严才能比较出众,所以当时的荆州牧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实际上就是在地方多处进行历练,积累为官理民甚至是理政的经验。
  但是刘表此人善于招揽人才,贤才大多慕名而来,却是不善于用人才,这也使得来到荆州的人才知识借着荆州的富庶条件来等待真正的能够让自己施展抱负的雄主,李严,便是如此。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八月,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积病劳累老迈的刘表病逝,九月,继任为荆州牧的刘表少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进入襄阳,而后开始招降荆州南部各郡。
  在此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在荆州大乱的情况下,李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弃官,逃往了益州去避难了。因为当时的益州,也可以看做是大汉末年的一片世外桃源,社会相对安定,在这之前,由于汉末动乱,逃难的百姓要么逃到辽东,要么逃到扬州南部、要么逃到交州或者是西部的凉州一带,但是最受逃难者喜爱的两个地带一个是刘表治理下的荆州,一个便是刘焉、刘璋父子治理下的益州。所以,当荆州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乱,李严,便是来到了益州。

  来到了益州之后,李严再一次以他的才干受到刘璋的赏识。要知道,刘璋对于川蜀的治理,有着相当一部分士人是颇为的不满的。他们不满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刘璋暗弱,要么是因为刘璋不能任用自己。在对刘璋不满的士人群体里,既有益州本土的人士,也有外来的逃难人士。前者以张松为代表,后者以法正为代表。可是这李严竟然在刚刚逃到益州不久后,被任命为了成都令。
  成都令可不同于地方的县令太守,因为益州的州治便是在成都,同时成都也是蜀郡的郡治,成都令就是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的职位,这样重要的地带与位置,成都令竟然由一个刚刚逃难来的荆州人担任,也足以见出李严的能力。但是另一个方面,刘璋之所以任用李严担任成都令,还是因为刘璋也是为了平和自己内部的势力而为的。
  日期:2020-04-23 07:43:21
  (三)益州豪族与东州士
  在百家讲坛里,易中天老师曾说过后来的蜀汉政权里有着三顾政治势力,一股政治势力是刘备诸葛亮所带来的荆州派。一种是益州本地的土著派,而另一派,则是在刘备进入益州之前逃难来的外地人员,由于这些人员大多来自与关中三辅、荆州等地区,所以称之为东州派或东州士。

  而此时,益州内部则恰恰是东州派与益州派两派并立。刘璋的父亲刘焉在来到益州之后,为了站稳脚跟,依靠着南阳三辅一带的流民数万户组建了一支军队,称为东州兵,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弹压或威慑益州本地对自己的反抗势力,除此之外,刘焉还擢拔益州以外的人员来担任要职,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刘焉时代,刘焉统治集团就曾与益州本地土著爆发过激烈的冲突,双方达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例如刘焉刚刚来到益州的时候,由于益州内部豪强大族各自发展自己的实力,又加之起义军的存在,刘焉这个被朝廷任命的益州刺史,竟然进入不了益州的内地,只能暂住在益州荆州的交界处(焉受命而行,以道路不通,住荆州东界),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尴尬的。刘焉之所以向汉灵帝建议选择那些“清明重臣以为牧伯”,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因为他自己想要在乱世割据自治,又加之益州有天子气,所以刘焉才会来到益州。可是现如今他连益州的州治都进不去,因此刘焉对于益州的本土势力,是有很大的不满的。因此,在他进入益州后,刘焉基本上严厉的打压益州的本土豪族,如他利用严刑惩罚益州一些豪族“拖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本来刘焉进入益州,得到了一些益州人士的支持,比如益州治中从事贾龙等人,但是刘焉在进入益州后得到了东州士的支持后,便是对益州派的态度急转直下,自然引起了益州本土派的不满,因此,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马相、赵袛等人在益州所领导的黄巾起义,这场动乱参与的益州百姓多达万数,战乱更是影响到犍为郡、广汉郡、蜀郡三个大郡,声势浩大,可以看做是益州一些百姓对于刘焉统治的不满或反对。又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犍为太守任岐与平定马相、赵袛叛乱的功臣益州从事贾龙因为不满刘焉“阴图异计”,举兵攻打刘焉,战火直接烧到了蜀郡郡治成都一带,而在这次交战里,刘焉便是依靠着南阳、三辅一带的流民所组建的东州兵平定了叛乱,东州士在这一次作战里出力较多,也就可以知道了。而在刘璋继承刘焉的位置后,益州本土派与刘焉、刘璋所代表的的东州派矛盾再一次升级,其实刘璋的即位就是由于益州本土大姓赵韪等人认为刘邦性格懦弱,容易操控,所以才拥立刘璋继承刘焉的位置,这样一来,益州本土派的权益将会受到相当的保证。

  可是,益州本土派的这一做法很明显受到了跟随刘焉的东州派的抵制,又加之东州派来到蜀地以后“侵暴旧民”,所以双方矛盾激化,随即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大姓赵韪暗地里结交益州的其他大姓,发动了叛乱,这次叛乱益州本土派聚集兵力数万人,大肆攻杀东州派。在这次叛乱里,刘璋也是依靠着东州兵镇压了叛乱,虽然战事历时一年,但刘璋维护住了自己的统治。而在此之后,刘璋鉴于东州派与益州本土派的激烈矛盾,决定采取相应的施政方法来缓解这种矛盾。

  那么,刘璋是怎么做的呢?那就是以“宽”来对待益州的本土派,但是刘璋此人本就“性宽柔,无威略”,所以,在刘璋“宽”的处理下,他不仅对益州大族明里暗里的扩大势力隐藏人口不加制止,反而是频繁的赏赐试图以此来笼络益州士族,刘璋此法,的确有着一些效果。这就是使得整个益州本土派在刘璋统治益州的二十年里,相对来说,还比较拥护刘璋。换句话说,刘璋这个益州统治者不仅对益州本土势力比较放纵,还总给好处,这样的统治者,是益州本土势力比较喜闻乐见的,所以,才会出现了这些人拥护刘璋的现象。但是,刘璋的“宽”也是使得他自己骑虎难下,因为这种“宽”,不仅使得益州本土大族更加骄横“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也使得东州派在刘璋的放纵下“侵暴旧民,璋不能禁”,这样一来,整个益州的老百姓“蜀中之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也导致了益州内部“人心思变,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所以,根据上述的介绍,可以知道,对于刘焉、刘璋父子所亲信的外来人员我们往往称之为东州派。这两派的矛盾虽然一度得到缓和,但是却也是一直存在。当然了,东州派并不单单是以地域出身来划分区别的,在刘璋时代,益州忠心于刘璋的士人,也可以看做属于东州派,只不过他们的身份特殊,有着益州本土出身以及东州领导人信任这两重保护,所以显得更吃得开。
  而除此之外,便是益州的本土派势力。这派势力的组成人员,基本为益州本地的土著豪族,他们才是世代生活在益州,最起码要比刘焉刘璋父子来到益州要早,所以,对于外来的人员通统治自己,并且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要接受到压榨,这样的事情益州本土派势力或多或少会有着不满。当然,这个不满的爆发点取决于刘璋对于益州本土派势力的依靠甚至是纵容程度,若是益州本土派势力对于刘璋所采取的措施还比较满意,那么双方的矛盾相对来说也就较小,而一旦对于刘璋的做法不甚满意,那么矛盾,就可能要激发了。当然,前文也说过,并不是东州派就一定忠心于刘璋,益州本土派就一定排斥刘璋,这两种政治势力里,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个例。但总体来说,截至刘备入蜀前夕,益州内部的矛盾还算得到了平衡。

  (四)李严的晋升之路
  而李严这个出身于荆州南阳的有才干的人,自然被刘璋看做亲信,成为了东州派的成员。而李严也的确有两下子,在入蜀五年的时间内,在任颇有才干能名,显露出了其理政治民的能力。
  而此人不但精于理政治民,似乎对军事也有着一定的研究,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的时候,当刘备拿下雒城,兵发成都,一路势如破竹的时候,李严更是被刘璋任命为护军,率军前往绵竹去抵抗刘备的大军,只不过,这一次墙倒众人推,看出了刘璋胸无大志,昏暗无能之后,李严,这个被刘璋信任的人竟然直接率众投降了刘备,其实对于投降自己的蜀中官吏,刘备基本上是两种态度,一个是大为赏识,一个是无比的嫌弃,而到底是嫌弃还是赏识则根据投降者个人基本素质以及其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刘备个人的喜好心情来判定,实际上,但凡是在自己的军威之下投降自己的,刘备都可以看做其对刘璋不忠心,如果有一天,曹操来攻打他刘备,如果一路势如破竹,这些人会不会再次重现投降刘备的那一幕?但是对于特别有才干的人尤其像李严这种带着军队的有才干的人,刘备还是颇为的高兴,而像刘备在围攻成都时,受到刘璋礼遇的名满天下的许靖,竟然不敢抵抗,投机取巧,顺着城墙跑了出来投降刘备,这个人,刘备是不太待见的。所以,在李严投降刘备后,刘备便顺势拜授李严为裨将军,于是李严也就跟随刘备一起来到了成都。

  到了成都之后,没过多久,建安十九(公元214年)年左右,刘备便是任命李严为犍为郡太守,兴业将军。所谓的建为太守是为一郡的最高军政长官,而至于兴业将军则是在正规将军名号外的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并不能因为名字里有一个杂字便受到轻视,实际上,杂号将军的名称实际上都是某个统治集团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精心想出来的。如刘备取得益州后,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所以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翊军的翊指的就是鸟儿张开翅膀腾飞的,这不恰恰照应着刘备集团此刻的事业发展吗?又如之前在荆州时期,关羽的封号是荡寇将军,张飞的封号是征虏将军,荡寇与征虏的指代意思也就更加的明显了。而李严的将军封号竟然得到了兴业,中兴汉室的大业,这样的寓意,轻易是不会授予一般人的,而李严得到了这样的称号,也足以看得出,刘备对于李严的赏识。

  同一时期,得到杂号将军封号的,大致有如下,诸葛亮的封号是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法正为扬武将军领蜀郡太守,赵云的职位是翊军将军,黄忠的职位是讨虏将军,糜竺的封号是安汉将军,简雍为昭德将军,伊籍为昭文将军,孙乾的封号为秉忠将军,可以看得出来,得到杂号将军封赏的基本为刘备的老班底,而这一次,李严竟然也得到了杂号将军的封号,所以,此时刘备对于李严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而李严也就正式的到地方独掌一方,治理一个郡。

  而在此时,由于刘璋治理益州时,对于土著豪强大族的治理没有太大的力度,对于东州派的胡作非为也管理不力,所以造成了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便命令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诸葛亮、扬武将军领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来确立刘备在蜀中的法律体系,李严作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能够参与益州法律的修订,证明,他已经逐渐的跻身到刘备集团的中上层地带了。而这个《蜀科》在后来也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至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正在大举进攻汉中的时候,当时刘备亲自统军,扬武将军蜀郡太守法正随军谋划,征虏将军张飞、平西将军马超,翊军将军赵云、讨虏将军黄忠、牙门将魏延等主要将领全部随军出征。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诸葛亮留镇成都,足食足兵,因法正随军,其担任了三年多的蜀郡太守(建安十九年至建安二十三年)出现空缺,诸葛亮举荐的蜀郡从事杨洪代理蜀郡太守,协助诸葛亮供给前线大军。这一次,整个刘备集团都调动了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