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
linyuan_f
日期:2020-06-09 00:34:59
(一)换人来做还是改稻为桑
序
疫情期间闲来无事,重温了一遍《大明王朝1566》,尝试着用直白、轻松的文字把这部神剧晦暗难懂的地方再梳理梳理,姑妄言之,一家之言愿为他山之石。
可以形象的把大明王朝看作是老朱家100%控股的家族企业,董事长嘉靖、副董事长裕王、总裁严嵩、常务副总裁徐阶、董事会秘书吕芳、副总裁严世蕃、首席财务官高拱、总裁助理张居正,华东大区总监兼浙江分公司一把手胡宗宪、劳务派遣人员海瑞以及一干配角都会在后面陆续登场。
公司内部分了三个派系,严党、清流、司礼监:严党负责给董事长当手套捞钱以及公司日常经营;司礼监负责照顾董事长生活、内部稽核审计、搜集公司各级领导八卦信息等;清流负责公司财务、品牌管理,维护公司社会形象。
御前会议
嘉靖39年,经过公司全体员工一整年的辛勤努力,年底不但不挣钱还赔了843万两白银,这是由严世蕃分管的部门办公预算超支1400万两导致的。超支的预算本就是一笔烂账,还涉及到董事长修道观的种种,会议变成了口水仗,连严世蕃刚娶了第九房姨太太的八卦都翻出来了,最后还是董事长敲着法器念着诗才把局面稳住。
大明家大业大偶尔一年亏损个几百万两还撑得住,董事长都不追究了去年的烂账自然就算了,可要是以后年年都这么亏怕是等不到张居正来改革大明就要倒闭了,所以关键是今年这个亏空怎么补,清流和严党都有方案。
换人来做
清流的方案是换人来做。大明朝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可以归纳成因为严党把持朝政、贪官横行、民不聊生,无论是文恬武嬉、国库亏空甚至腊月不下雪都是严党的锅,清流们坚信只要国家倒了严换清流们来掌权,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大明的明天会更好。
这类敏感议题自然不能在会议上提,会议前清流派出周云逸借着气象问题在微博上实名举报了公司高管严嵩、严世蕃大搞贪污腐败、利益输送导致公司亏损还@了董事长和公司各级领导,买了个热搜带风向。会议上高拱张居正矛头直指严世蕃,不顾昨天晚的预备会议上明明形成的共识大搞突然袭击,严世蕃被打的晕头转向差点被一波带走。清流们的方案先不评论,但这一手是真的脏!
换清流来做能解决国库亏空吗?自然可以,无非就是赵贞吉说的那一句“再苦一苦百姓”,所谓清流严党,长江黄河,除了要改革的张居正和上《治安疏》的海瑞外,换谁掌权都差不多。作为董事长御用20多年的手套,平日不但要帮嘉靖捞钱关键时刻更是要替嘉靖遮风挡雨,就是背锅。单论背锅这一个指标,爱给自己立牌坊的清流就是望尘莫及。所以换人来做是不可能的,永远不要相信在野党,执政了都一样。
改稻为桑
严党的方案是改稻为桑,御前会议上嘉靖严嵩一问一答,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怎么看都像是老早对好了词演给清流们看的。把浙江一半的稻田改桑田,用经济作物替代粮食作物提高经济附加值这是产业升级;有了蚕丝就可以进一步增加织机招募工人提高丝绸产量,这是扩大产能进一步加速工业化进程,多产的丝绸可以出口到印度波斯,赚的钱不但可以弥补国库亏空还能有额外收益,这是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贸易和出口创汇,当然出口转内销也可以,实在不行还能送人。民生保障方面也考虑到了,浙江的粮食缺口从周边省份调拨,甚至还有减负降税的措施,改稻为桑的土地一律按照稻田税率征收。理论上桑田每亩产值保守估计是稻田的150%,至少从字面上看老百姓也是受益的。
即便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改稻为桑的政策方案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不但弥补了亏空还顺便扶了贫,提高工业化进程发展海外贸易,让资本主义的种子发芽,属于明朝版的蚕吃人。无论是蚕吃人还是人吃人,终归是要吃人这是后话,至少在御前会议上清流也挑不出改稻为桑的纰漏,于是董事长嘉靖亲自定调,改稻为桑作为国策,由严党和司礼监负责规划,浙江作为试点由胡宗宪负责落地。
篇幅有限先写一篇,改稻为桑的事情留待下一篇再接着说。
日期:2020-06-09 18:06:08
(二)不靠谱的改稻为桑
改稻为桑的本质
改稻为桑的目标是解决国库亏空,手段是廉价兼并百姓田地,本质是进一步压榨盘剥底层人民。按鲁迅他老人家的说法,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吃人,人吃人也好,蚕吃人也好终归是要吃人,严世蕃和罗龙文说的很通透,改稻为桑必须让当地丝绸大户来改,老百姓的田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政策在文件上是一个意思,执行起来却是另一个意思,所以解读政策比制定政策还重要。就拿改稻为桑来说,御前会议上分明说的是让百姓自己把稻田改桑田产业升级出口创汇,到地方落实起来就变成让丝绸大户廉价兼并百姓的稻田改桑田,官商利益集团共同瓜分政策红利,果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字秒!这偷梁换柱断子绝孙的法子是严世蕃设计严嵩认可的,高拱张居正裕王一干人也都心里有数,至于嘉靖本人呢,反正他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一两个县而已、
政策是环环相扣的,除了土地兼并自然还有保就业的配套措施,老百姓没有了土地怎么办,青壮年劳动力可以去沈一石老板新开的血汗工厂务工,老幼妇孺怎么办,明朝雇佣童工不违法,实在不行老百姓还可以乖乖的在家饿死。
千百年来困扰一代代官僚的问题,老百姓明明在家乖乖等死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反呢?新冠肺炎来了可以群体免疫,命大的扛过去就是百毒不侵,命苦的乖乖家里等死就好了,为什么要找政府抗议呢?种族歧视打华盛顿公在世的时候就有了,黑人无论是病死还是被丨警丨察打死,乖乖死掉就好了,为什么要上街游行呢?这眼瞅要竞选连任了,一点大局观都没有!严嵩想不明白的事,川皇也没想明白。
为什么选浙江
理论上凡是能种桑养蚕的省都可以推广改稻为桑,严阁老单选浙江做试点还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一是浙江当地人才储备充足,干部梯队建设完整。作为严党经营多年的大本营,从总督胡宗宪,到省里的郑泌昌、何茂才,再到市里的马宁远,县里的常伯熙、张知良都是严党一手提拔,久经考验的干部,自己人办事当然放心,别说是改稻为桑就是搞人民公社地方官员照样全力落实,执行力是杠杠的,同样的事放在江苏让清流的赵贞吉这种二五仔去搞,肯定是凉透了:
二是资源变现能落地,利益分配合理。据说资本只要50%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100%的利润就能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超过300%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甘冒砍头的风险,改稻为桑后期干的事量刑上大概够的上诛九族了,估算下利润至少得是几辈子花不完的钱,这肥水自然不能流到外人田里,浙江从上到下都是自己人,分钱也方便些,这么大的利益放到江苏去,就是赵贞吉他敢送,阁老也不敢收啊。
这么大笔钱怎么分,如何分,这是个问题。利益集团代言人,明朝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沈一石老板在这点上一直做得很好,多年来在浙江严党、司礼监精诚合作,通过沈老板的平台资源变现,按权分配,童叟无欺,从中央到地方人人满意。改稻为桑这么大的项目,沈老板喝着茶就把赃给分了,正常市价50石粮一亩的田地,打个折10石一亩收购,张嘴就要50万亩,这钱赚的连黄赌毒这种暴利行业都望尘莫及。利润分配如下严嵩、严世蕃、吕芳每人20%,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每人10%,大人们吃肉剩下的汤才是沈老板的。最后留一个尾巴,这笔钱有两个人没分到,一个是嘉靖,一个是胡宗宪,这是剧中严党第一次黑吃黑嘉靖,未遂。
日期:2020-06-10 11:41:29
(三)胡宗宪的求生之路(上)
《大明王朝1566》的第一个高丨潮丨是毁堤淹田,这一部分略显晦涩,如果只是单一时间线去描述,难以说清楚每个角色的立场和选择,所以这部分尝试用不同角色的角度带入去写,尽可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嘉靖四十年对胡宗宪来说是一个生死考验,国库亏空属于标准的灰犀牛事件,这些年大明这间百年老店的家底也快被道长和严阁老折腾光了,有的省份把赋税都收到了道长殡天的年份了,财务状况依然持续恶化,一旦爆发财务危机势必引起政坛地震甚至威胁政权稳定,针对当前局势中央对浙江下达了红头文件,在浙江全面推行改稻为桑限期一年完成,不惜一切代价弥补亏空。
对严嵩来说,核心问题是搞到钱弥补亏空,至于钱怎么来并不重要。可以改稻为桑掠之于民、可以抄了沈一石的家掠之于商、实在不行还可以派鄢懋卿南下巡盐掠之于官,所以改稻为桑即使失败也无妨无非是脸面问题,严党手里握着大把的底牌,政策空间和工具都是足够的,此时此刻的严党还是有退路的。
既然有退路,改稻为桑的收益又属于下有保底上不封顶那种,此时不抓住机会搏一把,就不是小阁老严世蕃了。改稻为桑这事做成了,于公化解财政危机累积政治资本,未来说不定能接了父亲的班,于私40%的利润是自家的,一把劳足走上人生巅峰。性格决定命运,改稻为桑这事,喊着奥利给就干了!
作为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身上的责任重,老百姓的冤仇深。严嵩严世蕃只要搞来钱就可以过关,他却不行,对他的考核是6西格玛加360度平衡记分卡,KPI指标太多。要发展经济弥补亏空,要维稳保就业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还要反恐剿倭寇,甚至连防汛抗旱都是他的责任,明朝也是一票否决制度,任何一件事出了岔子,胡总督的头就可能挂在旗杆上,真不知道这些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严世蕃那点花花肠子,改稻为桑那点醉翁之意连高拱、张居正这种政治理论家都能猜透,具备丰富基层和斗争经验的胡总督心里跟明镜一样。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是举步维艰,清流还派了谭伦来浙江巡视,没事就到胡宗宪办公室喝茶聊天交流思想,这谭伦分明就是来脏他顺便倒钩的隐狼。胡宗宪自己测算过,按照严世蕃指的路走,他的脑袋今年不砍,明年不砍,后年大后年必砍。既然是条死路,自然不能走,胡总督还要活着继续反恐剿倭寇,总得想办法从改稻为桑这个坑里跳出去才是。
改稻为桑的工作进展的异常不顺利,4个月过去了才完成不到两成,就这2成怕还是地主阶级主动配合的,毕竟桑田产值高还能合理避税,反正地主家有余粮少收一年粮食也饿不死,顺便卖地方官员一个面子改也就改了。至于老百姓的田基本没怎么动,这才是要命的,老百姓不卖田,沈老板就无法扩大生产,分好的茶叶就真的只能送茶叶了。
改稻为桑有困难要改,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改,杭州市长马宁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提出了“马踏青苗”的路子。马踏青苗简单粗暴,充满了暴力美学,极具视觉冲击力但实际效果一般,用脚指头想一想,沈老板开口就要50万亩,这要是骑着马一亩一亩的踩,人可以三班倒马怕是受不了。于是乎没踏几亩地,群众就上丨访丨了,举着横幅把胡总督的办公楼给围了。百姓上丨访丨简直就是给胡宗宪雪中送炭,正愁找不到由头撂挑子呢,就坡下驴,胡宗宪立刻给中央打签报,把改稻为桑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恶劣性质添油加醋的描绘一番,下一步怎么办?美其名曰事缓则圆,通俗的说就是按揭三年,一年的账分三年慢慢还,容我缓缓。这一招顺水推舟,堪称完美。
日期:2020-06-10 21:23:25
看到胡宗宪申请按揭三年实行改稻为桑的签报,严世蕃心中是愤怒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签报内容怎么看都像是胡宗宪反水了,谭伦才去浙江没几天严党嫡系大将胡总督就带枪投靠裕王了吗?中央漫天要价,地方就地还钱,改稻为桑的任务胡总督要求打3.3折执行,推行国策成了地摊捡漏。政策推行了4个月老百姓的田没搞到几亩还要按揭3年分期付,县里看市里,市里看省里就胡总督这个态度改稻为桑在浙江基本算是凉透了。
改稻为桑在浙江黄了,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一个政治信号。皇帝首肯、小阁老亲自挂帅的一号项目被自己的嫡系大将带头反水,公开打脸还弄得满朝皆知让清流看笑话,这意味着严嵩父子正在失去对严党的控制力,严党从此不再是铁板一块。军阀最怕失去军队,控制不住严党的严嵩父子还怎么把控朝局,胡宗宪这份签报简直就是倒严分子的伟哥,处理不好不知道又有多少周云逸要雄起了。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改稻为桑被胡宗宪祸祸了,到手的财务自由飞了还被赤裸裸的打脸,以严世蕃的性格不报复是不可能的,胡宗宪可以秋后算账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胡宗宪的签报,毕竟清流都在盯着。
姜还是老的辣,无论是对胡宗宪的为人,还是对道长嘉靖的尿性,严嵩都是洞若观火。于是乎吕公公当着裕王的面把签报递给了道长,道长连信封都没拆直接就给否了,扔了句话改稻为桑有条件要搞,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还顺手赏了自己儿媳妇10万匹丝绸,至此胡宗宪甩锅第一回合结束,锅没甩出去活儿还得接着干。
签报的事总算摆平了,严世蕃差一点里子面子全丢,这个场子必须找回来,既然胡宗宪不干那就自己下场亲自干。历史经验表明,应对财政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大水漫灌,美联储是这么干的,严世蕃也打算这么干而且就是字面意思。不知道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又或者单纯只是水逆,总之严世蕃想出了毁堤淹田这么个主意。小阁老一出手就要淹9个县,这么多田也不知道沈老板胃口如何能不能消化,这么大的事不请示他爹,瞒着胡宗宪就干了,一封亲笔信交到郑泌昌手里,连书面证据都留好了。作死这种事也是讲天分的,全剧唯一能和小阁老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还未登场的海刚峰了。
郑泌昌办事还是靠谱的,收到严世蕃的书面指示离端午汛期也没几天了,短短时间他与何茂才、杨金水结成同盟,把马宁远市长、常伯熙、张知良县长还有河道工程监理李玄卖了做垫背,还让他们帮着数钱,瞒着胡宗宪把大堤上9个县的堰口炸了,这一波操作干净利落,堪称谋财害命的典范。
胡宗宪是个天生喜欢还价的人,当初马踏青苗他上书,张嘴就是3.3折;如今毁堤淹田他分洪,计划淹9个县实际淹1.5个县,折算下来1.67折,服了。至此胡宗宪和严世蕃的梁子算是结死了,改稻为桑沈老板分茶叶的时候没有他,毁堤淹田出了事全是他的锅。这已经不是严党内部矛盾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啊!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手段,严世蕃耍流氓胡宗宪也只能出手陪他玩一玩,至此胡宗宪的反击第二回合开始。
日期:2020-06-10 22:14:45
(四)胡宗宪的求生之路(中)
看到胡宗宪申请按揭三年实行改稻为桑的签报,严世蕃心中是愤怒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签报内容怎么看都像是胡宗宪反水了,谭伦才去浙江没几天严党嫡系大将胡总督就带枪投靠裕王了吗?中央漫天要价,地方就地还钱,改稻为桑的任务胡总督要求打3.3折执行,推行国策成了地摊捡漏。政策推行了4个月老百姓的田没搞到几亩还要按揭3年分期付,县里看市里,市里看省里就胡总督这个态度改稻为桑在浙江基本算是凉透了。
改稻为桑在浙江黄了,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一个政治信号。皇帝首肯、小阁老亲自挂帅的一号项目被自己的嫡系大将带头反水,公开打脸还弄得满朝皆知让清流看笑话,这意味着严嵩父子正在失去对严党的控制力,严党从此不再是铁板一块。军阀最怕失去军队,控制不住严党的严嵩父子还怎么把控朝局,胡宗宪这份签报简直就是倒严分子的伟哥,处理不好不知道又有多少周云逸要雄起了。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改稻为桑被胡宗宪祸祸了,到手的财务自由飞了还被赤裸裸的打脸,以严世蕃的性格不报复是不可能的,胡宗宪可以秋后算账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胡宗宪的签报,毕竟清流都在盯着。
姜还是老的辣,无论是对胡宗宪的为人,还是对道长嘉靖的尿性,严嵩都是洞若观火。于是乎吕公公当着裕王的面把签报递给了道长,道长连信封都没拆直接就给否了,扔了句话改稻为桑有条件要搞,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还顺手赏了自己儿媳妇10万匹丝绸,至此胡宗宪甩锅第一回合结束,锅没甩出去活儿还得接着干。
签报的事总算摆平了,严世蕃差一点里子面子全丢,这个场子必须找回来,既然胡宗宪不干那就自己下场亲自干。历史经验表明,应对财政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大水漫灌,美联储是这么干的,严世蕃也打算这么干而且就是字面意思。不知道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又或者单纯只是水逆,总之严世蕃想出了毁堤淹田这么个主意。小阁老一出手就要淹9个县,这么多田也不知道沈老板胃口如何能不能消化,这么大的事不请示他爹,瞒着胡宗宪就干了,一封亲笔信交到郑泌昌手里,连书面证据都留好了。作死这种事也是讲天分的,全剧唯一能和小阁老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还未登场的海刚峰了。
郑泌昌办事还是靠谱的,收到严世蕃的书面指示离端午汛期也没几天了,短短时间他与何茂才、杨金水结成同盟,把马宁远市长、常伯熙、张知良县长还有河道工程监理李玄卖了做垫背,还让他们帮着数钱,瞒着胡宗宪把大堤上9个县的堰口炸了,这一波操作干净利落,堪称谋财害命的典范。
胡宗宪是个天生喜欢还价的人,当初马踏青苗他上书,张嘴就是3.3折;如今毁堤淹田他分洪,计划淹9个县实际淹1.5个县,折算下来1.67折,服了。至此胡宗宪和严世蕃的梁子算是结死了,改稻为桑沈老板分茶叶的时候没有他,毁堤淹田出了事全是他的锅。这已经不是严党内部矛盾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啊!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手段,严世蕃耍流氓胡宗宪也只能出手陪他玩一玩,至此胡宗宪的反击第二回合开始。
日期:2020-06-11 11:59:25
(五)胡宗宪的求生之路(下)
毁堤淹田既成事实,事发后市长马宁远找到胡宗宪自首,工程监理李玄躲进了织造局。毁堤淹田这档子事,情节恶劣性质严重,属于反人类的战争罪行,量刑可以参照谋反定罪,能够拿来对比的也只有日寇侵华时的花园口决堤事件了。“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这件事要是上了秤,嘉靖同志的历史定位怕是要从昏君直接升级为暴君了,严世蕃父子还有参与组织策划实施的从犯帮凶都得诛九族顺便绑到菜市口千刀万剐。
围绕如何上秤的问题,郑泌昌携何茂才杨金水找到胡宗宪,开始第一轮磋商。
第一步试探,胡大人问:这么大的事,怎么向朝廷汇报?郑大人答:自然是报天灾,大自然的洪荒之力属于不可抗因素,我们尽力了。
第二步施压,胡大人又问:去年才修的河堤花了几百万两银子,今年上游下游都没事就我们崩了,解释能不能走点心?郑大人答:那就报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一小撮腐败分子贪污工程款,河堤变成豆腐渣工程,适逢天降大雨自然就决堤了。罪魁祸首早都准备好了,马宁远市长、常伯熙、张知良县长,任由您处置。
第三步摊牌,郑大人不但事情办得稳妥善后也是考虑周到,给出的理由不仅逻辑自洽而且贴近社会现实,上报朝廷后自然有严嵩父子从中斡旋,这一招瞒天过海就算成了。本来谈到这里磋商差不多可以圆满结束了,胡大人却摊牌了:同意按照郑大人的意思上报,垫背的人光是地方官员还不够再加上河道工程监理李玄。材料上还要写明,浙江受灾情影响改稻为桑恳请缓刑三年,材料写好后我们一起签字报上去。第一轮磋商无疾而终。
郑大人心里很郁闷,胡宗宪这是赤裸裸的夹带私货还要拉着兄弟们一起上贼船,上一封签报他单独署名至少还惺惺作态的表示按揭三年分期付款,这一次联署却变成恳请缓刑三年了,他胡宗宪不仅要得寸进尺要撂挑子,还要拉兄弟们下水,这签报送到内阁威力等同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送人头的事坚决不能做,可眼下火烧眉毛郑大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谈,于是乎第二轮磋商开始。
第一步陷入僵局,郑大人说:杨金水同意把李玄给卖了,签报我拟了一份草稿,您看着合适就签字吧。胡大人问:浙江受灾情影响改稻为桑恳请缓刑三年的内容为什么不写上去?郑大人答:臣妾实在办不到,我的原则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做人不能违反原则。胡大人说:没有这条,我就不签字,你们觉得合适自己签了字直接上报吧。
第二步极限施压,一把手不签字,这签报流程没法走啊,谈判一时陷入僵局,胡宗宪亮出底牌,当着所有人的面污点证人马宁远把描述毁堤淹田详细犯罪经过的证词交到了胡宗宪的手里。把毛主的话改一下“官僚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严世蕃耍流氓在先,胡宗宪搞敲诈勒索在后,这是要把郑大人一伙逼上梁山啊,可在铁证面前也只能跟胡大人讲道理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