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世界军事战争史
作者:
麟剑
日期:2022-05-22 09:30:13
原始军事萌芽与战争的起源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类与生物界接触发生冲突时,人体自身就是人类第一种冲击和防御武器,牙咬、拳打、脚踢、手指抓挠以及拳挡、足跑等。
人类在何时第一次诉诸战争,由于什么原因发生,目前人们对此还是众言纷纭,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战争应该发生在人们创造出武器之后,这似乎是人人认可的事实。最早的武器无疑不是专为战争使用而发明的,原始人靠狩猎和采集可食用的植物为生,而狩猎和采集就需要工具,这些工具很多发展成为后来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人类是从古猿发展而来的。古猿这类"攀树的猿群"迫于外在的压力,如气候变化、森林减少、草地增多等,为适应复杂的环境,开始解放出前肢,专用后肢走路。从此前肢专注于采食,逐渐学会使用石头、树枝等天然工具,正式进化为人类的双手。双手的出现,意味着人类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成为可能,制造的武器也随之出现了。
石块和树枝无疑是人类除了人体自身最早可利用的武器。人类起初可能像今天的某些动物那样用石块砸开贝壳和骨头以取得里面的食物,继而他们在挥舞手中的石块恐吓野兽时,又发现石块可以投掷,来击打远处的动物,改善其自身的防御状态。因为他们可以与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动物无法施展自身的冲击武器,如角、牙、爪等。这样投掷器就产生了。而且人类很可能又发现树枝也可以投掷,一旦他们又发现捆绑锋利的石头作矛头的话,制作石矛的两个基本要素也就全具备了。
不加修饰的天然石块和树枝毕竟使用范围不广泛,攻击性不强,于是人们开始制造工具。发现被自然毁坏的燧石有时带有锋利的刃口,意识到这些带刃口的燧石可以用来进行切割或砍劈,遂逐渐开始打制燧石,发现了砍斫石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类开始进入旧石器时代。这时的砍砸石器,主要是手斧型石器,后来它们还被安上了斧柄或把手。人类并且开始使用火,借助于火,人类才真正完全地成为人类,战胜了动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打制石器还是比较粗糙,不够锋利,于是人类开始磨制石器,并出现钻孔技术。把石刃磨光,让刃石更锋利,器形也可磨得更准确合用,兵士们可以通过钻孔直接把木柄插在磨光的石斧上,而不再利用捆绑的办法。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人类在自然界中是弱小的,无法与大动物比力气、与某些动物比速度,他们不得不去探索寻找某种弥补自己不足之处的力量和武器。他们很快发现并开始利用机械力去抛掷投射武器。他们发明的第一件借助机械力的武器应该是矛投掷器,这在澳洲的土著居民中迄今仍可见到。它是一个由带槽沟的木板制作的,把矛放在槽沟内,矛柄顶在槽沟的末端的一块牢固的木板上。
人握住投掷器的前端,用力将其抛出,使矛拥有了巨大的投出力。随即人类又拥有了投石器,其操作原理与矛投掷器相同,以很快的速度把石块或卵石等投射物射出。
接着人类又发明了弓。最初的弓仅仅是将一段具有弹力的木棍弄成弯曲状,用一根生牛皮弦绑在木棍两端将其绷紧。这是一种十分简陋的武器,最初用它射出的箭应该是一种小型的矛。
磨制石器使人类有可能发明剑。原始的剑是在一平直的木片的刃部嵌有一长片或一排小而锋利的燧石,这是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武器,这种武器只有等到青铜的使用才能获得新生。
直到约公元前3500年,人类发明了炼铜术,这使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铜还是比较软,较大的铜制武器是不够理想的,因此人类最初生产的铜制武器是匕首。这种匕首刀身打得很宽,成三角形。随着炼铜技术的进步,匕首的宽刀身才改成窄刀身,刀身两侧的中心线打成隆起状。而斧头和箭镞的制造,要先铸成毛坯,然后再经锻打完成。
在新石器时代,发生了最有影响于人类历史也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农业革命。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发现某些植物的种子可以培植作种,某些吃草或肉的动物可以驯养,于是人工培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开始出现了。
到公元前7000年,西亚成为农业革命发生的中心地区。这一中心区从其独立开辟和影响深远而言,至少还有中国和美洲。在西亚,以耶利哥和耶莫的村落为代表,在中国以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发现粟)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为代表,在美洲的特华甘河谷在公元前7000—前5000年,也已有农业的萌芽。
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一般认为是狗,因为推测它往往在狩猎者的宿营地周围来回走动,拾拣骨头和碎肉。人们发现狗可以用于狩猎或用来守卫营地,于是驯养狗的成功鼓励人们去驯养其它动物,尤其是可作食用的动物。在新石器时代结束前,他们至少驯化了牛、狗、山羊、绵羊和猪五种动物。当然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并不都是一样,有些地方还可能驯化出了驴、马等动物。
随着农业革命带来了四项主要成就,那就是制陶、纺织、航海和轮车。
制陶术的发明又为金属的冶炼准备了条件。轮车更是揭开了人类以机械征服自然的序幕。
农业的发展和动物的驯化,是人类定居生活和村落、社会制度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要素。农业和畜牧业不仅直接影响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分布区域的扩展,而且在社会制度方面触发了导致原始社会结束,古代文明诞生的一系列变化:氏族制的繁荣,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生,由部落、农村结合为国家、城市等等。可以说,文明的起源必须以农业革命为基础。
农业生产为人类定居聚落发展为较具规模的村庄以至城镇提供了前提,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部落要以村庄或城镇为中心过定居生活;而畜牧也为游牧民族从事游牧、过游动生活提供了前提,为畜牧,他们要四处游动,寻找肥沃茂盛的草地或草场。于是定居与游牧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都要寻找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从此经常发生对抗、冲突,并起着相互促进作用。
人类有一个从独居到群居的发展过程,在石器时代他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公社,过着集体群居生活。不同的氏族之间最初为了争夺食物或定居点,为了追求生存甚至于进行血族复仇,往往会发生冲突,但这种冲突并没有成为人类生活的正常职能,还不能称之为战争。
在农业革命发生以后,农耕民族走向文明的第一步骤是村落的出现。最初的村落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目的,在人们居住的房屋群的周围要挖以壕沟,有的甚至要用挖沟的土筑成围墙。要进入村落,只有通过围墙的大门和跨过壕沟的桥。村落又逐渐发展为有城墙的城市。
游牧民族走向文明的最初一步是马的饲养和车轮的发明。游牧民族必须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经常进行大规模地迁徙,以寻找并暂时居住在水草丰茂、适于放牧的地区。他们必须借助马和车轮的力量,使这种远距离的迁徙成为可能。经常的迁徙又使游牧民族富于机动性,战斗力非常强大。
牧畜的繁殖越盛,则导致寻找新草地的机会越频繁,在任何时候,只要有一次旱灾就可能成为一次入侵的先兆。同样,城市人口越繁殖,则所需粮食就越多,于是必需用为耕种的土地也越多。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都在为肚皮而进行战争。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空间"始终成为人类的一个大问题。
于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段苏格拉底同格劳孔的对话道出了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战争:苏格拉底:于是我们必须扩大我们的国界,因为原有健康的国家已经不够大……并且要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兽类以供人民的食用。
格劳孔:一点都不错。
苏格拉底:于是我们想要获得我们邻国的土地,以供畜牧和耕种之用,而假使邻国也和我们自己一样,超过了其需要的限度,而企图对财富作限制的积累,那么他们也就会同样地想要我们的土地吗?
格劳孔:苏格拉底,那是不可避免的。
苏格拉底:那么我们就要发生战争了,格劳孔,是不是?
格劳孔:绝对是如此……
苏格拉底:所以姑不论战争的利害如何,我们现在却可以断言已经发现了战争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也就是国家中一切罪恶的根源,无论公私都是一样的。
格劳孔:毫无疑问的。
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抗中,农耕民族用城墙挡住了游牧民族的车骑,农耕民族主要发展了步兵,而游牧民族主要发展了骑兵。
战争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战争时代的立即到来。克劳塞维茨曾讲了一句令后来的伟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而人类能够从事正常的政治生活,只有在出现食物有剩余,社会分工和交换比较发达,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剥削开始露出端倪之后。这个时期也就是接近国家出现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军事民主制包括三个机构,即军事首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此时的从事政治生活的人们并没有把政治作为专职,军事首长和元老们还要从事农业或畜牧劳动。但是当时已拥有完善的政治组织,人们从事政治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在军事民主制时代以前进行的战争,只是为了对邻族人的偶尔侵犯进行报复,或为了扩大已经感到不够的领土和抢夺不足的食物。可是在军事民主制时代以后进行的战争,则纯粹是为了掠夺财富,并且日益频繁,出现了真正政治意义上的战争。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在这些民族那里,获取财富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这种政治战争标志着氏族制度开始走向坟墓,而代替它的国家即将发生。在国家产生后,军事战争很快成为国家生活的主旋律。国家的最高目标是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体现于武力上的综合国力,历史上无数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迫使每个现存的国家自觉或不自觉采取一致的行为方式,他们都在为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作准备。正是这种心态支配着历史上迄今为止所有国家,同时也是国家追求强大的心理动力,也是国际社会中强权法则的基础。
最早的文明国家是从城市发展来的奴隶制城邦。在城邦争斗中,经济最发达、最具有军事武力的城邦迅即发展为帝国,达到奴隶制文明的顶峰。众多的城邦只有在通过军事战争的武力吞并后,才能形成最强大的一个。而最强大的城邦发展到帝国,又是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的。早期奴隶制帝国的灭亡和文明的衰落又正是在军事战争中划上了句号。因此可以说,早期的奴隶制文明史就是一部军事战争史。
日期:2022-05-24 06:19:56
埃及中王国时期军事的发展
1.中王国的远讨与希克索斯人入侵
第六王朝结束后,埃及历史进入第一中间期,从第七王朝到第十王朝一百多年间(约公元前2181—前2040年),埃及始终处于分裂局面。在此期间,贫民和奴隶起义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伊浦味陈辞》哀叹说:"大地像陶轮一样翻转起来,强盗已变成财富的主人","国境变成沙漠,各州被抢劫一空","国都,它在顷刻之间遭毁","那本来没有财产的人,现在已变成财富的所有主了;那本是受人驱遣的人,现在却来驱遣他人了;那本来自己没有谷物的人,却已成为谷仓的所有主,国王的粮仓变成一切人的财产"。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古王国的中央集权专制体系土崩瓦裂,各州割据形成。后来各州又纷纷展开争霸,直至第11王朝,南北才统一,进入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33—前1786年),包括第11和12两个王朝。
中王国是一个中兴时代,特别到第12王朝,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是中王国的鼎盛时代。古王国的首都在北方的孟斐斯,而中王国的首都在南方的底比斯。
中王国强大以后,又恢复了对外扩张政策。在北方,中王国的国王虽多次远征西亚,却只限于阻止亚洲人的入侵,以及镇压西亚各族的反叛。中王国真正的扩张战争多集中在南方,对努比亚进行的。第12王朝的开创者阿美涅姆黑特,曾率军征讨努比亚,在塞姆拉地区设立要塞。他的继任者谢努塞尔特一世曾经征服努比亚的玛伽依人。据说玛伽依人勇敢善战,作战时佩戴长弓利箭,头发里插着五颜六色的羽毛,发出粗犷的喊叫,以排山倒海之势急冲向敌人。后来谢努塞尔特三世又四次远征努比亚,把埃及南部边界扩展到第二瀑布以南的塞姆拉地区,并新设许多要塞,使埃及在此的统治最终巩固下来。
第12王朝末期,法老政权又趋衰微,从第13王朝开始,混乱割据局面再度出现,一直延续到第17王朝,史称"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年—前1567年)。在这一时代早期,亚洲的希克索斯人入侵并占领了埃及,还曾建立第15、16王朝。
希克索斯人是个游牧部落,从西亚给埃及带来了战马和战车。在此以前,埃及只有牛、驴而无马,驴只用于驮运,拉车的情况也很少。在军事上,也只有轻装步兵。希克索斯人把马拉战车引入埃及,可谓是埃及军事技术史上的一大革命。埃及很快出现了马拉两轮战车,埃及也出现了战车兵,这大大增强了埃及军队的战斗力。
2.中王国时期的军事发展
在兵制建设上,古埃及在中王国时期有一个从民兵到常备军的发展过程。最初,中王国的民兵队伍的招募,由"军队录事"负责。据第12王朝的一个纪念碑文记载,"皇太子"作为"军队录事"在提尼斯州募兵,其比例是每100名男性居民中招募1人。被招募的士兵自带兵器,通常补充到州长管辖的地方部队中。每个州常达400—600人,在军事作战时,州长率领这些地方军,加入法老军队,听其指挥。另外,中王国时期从努比亚招募雇佣兵,而且数量不少,在军队编制中另入雇佣兵系列。
在中王国时期,国王建立了常随自己身边,保护自己的近卫队。长期服役的常备军就是从这种近卫队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随着常备军的扩大,以前战时临时招募的民兵逐渐被定期在各州招募的由新兵组成的专职军队所代替。新兵受州长和专门军官的领导,平时接受训练,逐渐变成定型化了的军团。国王常常从近卫军中选拔军官,组成忠于国王的常备军军官集团,逐渐形成一个职业军官阶层。他们中不少人出身贫寒,在国王的恩宠下成为新贵。但是我们对常备军的服役报酬还不清楚。
中王国的陆军仍然只有步兵,不过在步兵中已明显地分为矛手和弓箭手两种,均采用同一型号的兵器。海军更加强大,作战适应性增强,埃及人善于利用风向,让战船在水上运转自如,机动灵活地同敌舰作战。
由于青铜冶炼的发明和金属加工技术的提高,埃及士兵的武器装备比古王国时期有很大发展。进攻性武器有战斧、矛、弓箭、圆锤、短剑、投石器、飞去而来器和木棍等。防护装备盾牌也有新的发展。
中王国的战斧形制多样。古老的扁平楔形斧斧身坚固,保留时间较长。
而当时的扁平弧形斧,则是埃及所特有的。战斧有铜制的,而且出现了青铜斧。
中王国的长矛已不再是燧石矛头,而代之以青铜制矛头。金属矛头打制成空心管形式,便于把矛杆楔入其中。有的长矛的下端也包上金属尖头,以便把它插在地上。矛的长短尺寸不一,最常见的长矛长达2米,适于近战。
还有短矛和作为投掷武器用的标枪。埃及人还有特长矛作为攻城武器,由两人抬着,破坏敌人堡垒的雉堞或塔楼,可能也用来刺戳城堡上的敌人。
弓是用圆木棍制成的,中间粗,两端逐渐变细并套以金属箍。弓通常长达140—180厘米。有的弓还用特种树枝紧紧缠绕,这种加固的弓可使箭的射程更远。箭的射程一般在150—180米之间。弓弦用涂蜡的亚麻绳或皮革制成。埃及人还在弦上穿上一些角制的环或皮制的套,以防发射后回来的弦擦打握弓的左手和下臂。
箭杆多用芦苇制成,也有采用轻木的。箭镞是用硬木、骨、石和铜制成的。箭镞的质量与杀伤力直接有关,青铜镞头的采用确实比石制箭镞先进许多。埃及人制成杀伤力巨大的上尖下宽箭镞,还在箭镞上设计有倒钩,使敌人中箭后难以拔出。箭杆尾部嵌以羽翅,以便箭杆能笔直飞行很远。
"飞去而来器"原是原始人的猎具,像一个曲棒,抛出后如击不中目标可以借助曲棒的回旋力飞回来。新王国时期还出现一种简单的投掷武器——投石器,用皮革或编制的纸莎草作成,用以投掷石器,在攻城时其作用尤其重大。
中王国时期埃及人仍没有发明盔甲,盾牌是唯一的防护武器。盾牌一般上部呈圆形或椭圆形,中下部呈长方形,高为身高的一半左右。由木框或整块木板外罩毛皮制成,周边钉以钉子。埃及人还有一种沉重的可掩护全身的圆盾。出征时需要由从者帮助携带。
中王国的法老们一方面注重对外征伐侵略,另一方面又大兴土木,修筑防御工事,加强国内重地和边疆要冲的防卫。国内要地的防御工事主要在首都底比斯和北方重镇孟斐斯一带。北方防御工事主要对付亚洲人的入侵,数量不多,而重要的防御工事集中在南方,主要在第一瀑布和第二瀑布南北一带。
在奥姆博斯以南,进入埃烈芳提那附近的第一瀑布地区,便是埃及的南部边境。从这里开始到南部第二瀑布地区的塞姆拉之间,沿尼罗河两岸埃及人建有一系列堡垒,形成保卫埃及的三道防线,又是南侵努比亚的兵站基地。
第一道防线就是埃烈芳提那附近的第一瀑布地区;第二道防线在第一和第二瀑布之间,即从库班一直延伸到努比亚边境的帖尔;第三道防线在瓦地一哈利发和塞姆拉之间的第二瀑布地区,这道防线最重要也最强大。
中王国的法者们注重对南方的防御,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南方,却没想到亡国之灾来自北方。希克索斯人大举进犯并占领埃及达一百多年,埃及人也相应进行了长期的反希克索斯人的斗争。直到雅赫摩斯一世时,埃及人才最后赶走了希克索斯人,恢复了埃及人自己的统治,开创第18王朝,建都上埃及的底比斯,埃及史进入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它包括第18、19、20三个王朝。
日期:2022-05-26 07:09:47
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军事霸业(中)
3.与赫梯争霸
阿赫拉吞时代,赫梯为了集中力量消灭米坦尼,和埃及结为盟友,从而瓦解了阿门霍特普二世时缔结的埃米同盟。为了尊重盟约,苏庇鲁流马斯在其扩张过程中,只攻打米坦尼的属国,对于乌伽里特、腓尼基各邦,以及阿穆路等埃及的属国则避免了干戈。米坦尼灭亡之后,赫梯与埃及两大霸国第一次直接接壤,双方以奥伦特河为界划定了各自的疆域。
但其后不久,叙利亚一些小国组成了反埃及同盟,并企图拉拢与埃及保持王室间婚姻关系的乌伽里特。在这种情况下,乌伽里特国王写信给苏庇鲁流马斯,请求赫梯而不是埃及,帮助他解除困境。苏庇鲁流马斯以此为由,派兵进驻乌伽里特,把它变为赫梯的诸侯国。而后,苏庇鲁流马斯继续南下吞并了卡特那、乌培等本来都属于埃及的小城邦。对此,阿赫拉吞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来抗议赫梯的侵略行为。后来,阿基路的被叛使埃及帝国的版图再度缩小。赫梯人吞并了阿穆路地区后,把南界推进到埃洛特罗斯河谷。
阿赫拉吞的继承者图坦哈蒙统治时期,埃及曾出兵企图恢复在亚洲业已失去的部分领地,但收效甚微。
图坦哈蒙死后,因无子嗣继承,埃及政权控制在大臣阿雅手中。他的寡后安开孙巴阿吞私自写信给苏庇鲁流马斯,请求他派一位王子到埃及来同她结婚,并允诺让这位赫梯王子充当埃及法老。苏庇鲁流马斯几经斟酌之后,终于同意了寡后的请求,但派出的王子在赴埃及途中被杀。苏庇重流马斯为此大怒,立刻派兵攻打埃及。埃及最终战败,大批士兵被俘,但苏庇鲁流马斯也因军中传染病大肆流行被迫停止了战争。
公元前14世纪末,埃及第19王朝建立。年老的建立者拉美西斯一世在其当政时期实行了许多军事措施,进一步改编和加强了埃及的军队。他把军队分成三个军团,每一军团均以埃及主要神灵的名字命名。各军团配备了战车队,加强了作战时的机动性和作战速度。此外,他从各军团中挑选骨干组成近卫军,侍奉国王左右;从相邻各部落中招募雇佣军,守卫边境要塞。从东北边界的嘉鲁要塞起,拉美西斯一世又修筑了一条经过沙漠而通往亚洲的军道,以便于作战时迅速地调兵遣将。所有这些军事措施的实行,为19王朝的法老能够在亚洲与赫梯争霸奠定了基础。
当西提一世继承了埃及王位之后,赫梯的统治者是穆西里二世。也许是双方教唆之故,埃及与赫梯帝国境内都发生了叛乱。从有关资料来看,西提一世在亚洲的平叛活动特别顺利。他先击溃了聚集在通往加沙道路上的游牧部落,解救了被围困的贝特.辛城,镇压了巴勒斯坦中部高地上的阿庇鲁人的反叛,而后进一步向北夺得耶诺阿姆、哈玛特和伯善城,臣服黎巴嫩各地的首领,迫使他们砍伐当地的优质木材,为阿门神建造圣船。继位第2年,西提一世沿地中海东岸北上,在阿穆路地区作战,而后翻山越岭,攻克了卡捷什城。接着在北进途中,与赫梯人发生了直接冲突。在卡捷什北部与赫梯人作战中,西提一世取得了胜利,不仅带回了赫梯战俘,而且占领了卡特纳和图尼普等地。卡尔那克神庙中的铭文说到,西提一世"打败了赫塔人(即赫梯人——作者)……使怯懦的叛乱者停止了活动。每个国家都得到了和平,因为他们对陛下已存恐惧之心,他的声威已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当他从赫塔国家回国时,蹂躏了(叛乱的)国家,并杀死了亚洲人,(带走了)他们的白银、黄金、天兰石、孔雀石,以及(各种)美好的东西……。"公元前14世纪最后10年内,西提一世和穆西里二世相继去世,古代世界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即拉美西斯二世和穆瓦塔鲁分别继承了埃及和赫梯的王位。两国的争霸战争于此时达到了顶点。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