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汉家长歌
作者:
我非扶苏
日期:2022-05-14 09:36:32
第一部:光耀八方
前言
先说明一下,我这里的汉,不只是讲汉朝(包括汉朝),而是关于汉的一切:汉民族、汉文化、汉家精神。
再深刻说明一下,汉属于中华大家庭,但也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汉的宗旨和使命也正是——和谐大中华。
本书讲的主要是在秦汉一统后至清朝灭亡的这两千多年里,汉人政权和汉民族那无数的荣耀和曾经的耻辱,那些为国家存亡和民族尊严战斗过的英雄们的烽火往事。
所以,蒙元和满清这些强盗建立的政权,虽然也是我们的历史,却是黑暗的历史,我只会一笔带过,因为我实在没有勇气面对那段汉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黑暗时期,主要是我也实在说不出他们太多的好,那就不废话了。
内容的跨度可能有点长,我也希望可以坚持下去,因为我相信,往事是迷人的。
本来应该是从秦汉开始聊的,但说秦汉就必须得说秦汉之前,甚至之前的之前……
先不扯那么远,我们还是先来聊一下中华文明的不同之处吧!
日期:2022-05-14 19:41:34
第一章:文明的轨迹
『惟我独存』
所谓文明,就是我们祖先的祖先……最早的一批先人将衣食住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惯和风俗,然后再由他们的子孙(也是我们的祖先)来一代代的守护和传承。
传承的这群人就是族群,他们独有的风俗就是文明。
经过族群的不断传承、发扬和融合,才成就了灿烂的独一无二的华夏文明。
之所以独一无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从古至今从未断绝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都知道比较大的古文明有四个,不大的四十个都不止,但是最后都没了,除了咱。
之所以都没了,无非就是两个原因:族群干不过别人,文明也干不过别人。简单说就是,打又打不过,还没别人有文化,而这两点正是我们的绝技(尤其是第二点)。
可即便有此绝技,我们还是两次神州陆沉(蒙元和满清),两次神州半沉(南北朝和南宋),也是因为有此绝技,我们最终可以重拾山河,恢复中华。
之所以这么多灾多难,还是因为我们的对手太强。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在英夷鬼子远渡重洋跑过来闹事之前,我们的主要对手只是我们的邻居——北方的游牧游猎民族。
我们的职业是种地,他们的职业是放牧打猎;我们的强项也是种地,他们的强项是骑在马上砍人;我们除了种地,还要读读书,做做生意,搞搞发明创造,有时吃的太饱了还要内讧一下;人家却是一心一意的砍人,而他们要砍的目标就是南方的我们。
没办法,他们的环境太差,而我们过得太好,不抢我们抢谁,我们当然不愿意,那就干。
秦汉之前,双方没少干仗,秦汉之后,我们统一了,力量变强了,可人家也统一了,继续干。
巅峰时期,我们也可以到他们的地盘上横着走,可巅峰是短暂的,所以咱的主要的策略是守,好在地理位置不错,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守住北方就好。
为了更好的防守,我们修了长城,如果长城顶不住了,不要紧,那就往南退,到长江以南,以长江来守。
如果哪一天江南也没守住,全部沦陷了,不要紧,还有人。
只要中原不变成荒漠,只要江南不变成草原,只要我们的人还在,文明就在。
如果实在赶不走敌人,那我们就用文明把他们变成兄弟,让他们永远也走不了。
当他们开始信奉孔孟之道,开始沉醉于诗词歌赋时,他们就走不了了,当然他们也不想走了,然后我们就趁机光复中原……成了。
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就好比今天,当肯德基那些玩意儿刚进来的时候,我们是何其的疯狂,新鲜劲过了之后呢!感觉就那么回事儿,他们就开始卖粥和油条,再以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成为我们万千小吃中的一种,要么滚蛋。然后包括油条和包子的中餐就开始走遍世界。
什么?你们不吃?当全世界都在吃的时候,看你们吃不吃。
总之,强大的族群和文明是我们能扛到今天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有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特殊的地理位置。
我们不用担心四面八方,只需对着那一个方向死磕到底。
我们并不是一直的都很能打,但我们能一直的打,即使什么都打没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永不放弃,直到收复失地,再创辉煌,这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
独特的文明和生存方式也造就了我们独特的民族性格: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和坚韧不拔。
我们内敛,并不代表可以被随意欺凌,我们豁达,并不代表可以被任意索取,我们不还手,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反击的能力,反而证明了我们的素养,这是一种几千上万年累积而来的文化素养,也是别人羡慕不来的。
就比如今天那些个土匪强盗,仗着到处抢来的东西发了点小财,就天天对我们指指点点,其实就是羡慕嫉妒恨,因为他们知道,文物可以抢,素养却抢不来。
也正是这种素养使中华文明从最早的团伙文化到部落文化,再到邦国文化,最终领先于四周的文化而崛起于中原,站上东亚之巅,冲在世界最前。
每当看到那些龙飞凤舞的汉字和仙气飘飘的汉服,还有先民留给我们的文物和遗迹时,仿佛这一切就在昨天,就在身边。
其实中华文明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在这片华夏大地,从未离去,从古至今。
中华文明就像一粒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无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里,只要有空气和土壤,最好再来点阳光,就能还你一片森林,且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日期:2022-05-16 08:29:01
『从何而来』
说完了文明,再来聊一下族群。
文明当然是由人创造的,那人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说白了就是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老掉牙也得聊呀!
已经记不清小时候是“原始人”先闯入我的脑海,还是“女娲造人”先进入我的世界,不过我更希望我们的世界是盘古一斧子劈开的,人类是女娲捏出来的,再不行当是外星人占领地球也可以,又传神又浪漫。
但是很遗憾,今天要聊的是原始人,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不是突然变出来的,而是慢慢的变出来的,这个变化的过程叫进化。
当然了,现在很多人认为,“进化论”就是个弥天大谎,其实我也不太相信聪明绝顶的人类是从动物变来的,但在没有靠谱说法的情况下,谎言就谎言吧!
在没有证据能证明人类一直都是一个独立品种的存在,也不能证明人类是从外星球过来的时候,我还是要聊一下进化。
所以,请见谅,将就一下吧!如果认可,就乐一下,如果不认可,就当娱乐一下,当个笑话也可以。
实在不行,跳过去也行,但我不能跳,话题还得继续。
在“进化论”出现之前,至少远至夏商周时期,祖先们基本认定自己是由女娲变出来的,所以古人们信迷信是可以理解的。
在“进化论”出现之后,或者说国人在接触“进化论”之后,才豁然发现,我们不能相信迷信,要相信科学,科学就是,我们可能都是由动物变来的。然后就开始探索,我们是怎么变过来的,这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这个过程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字上面,仍然属于扯淡,为了证明这并不是扯淡,考古这个工种很合时宜的出现了。此工种在古代也有,工作内容就是挖掘古代墓葬,俗称盗墓,到了近现代,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文明,就在前面加了“考察”两个字,放在一起的简称就是:考古。
考古学家还有一个优雅的称号───传说和文献的检验者。传说和文献谁更靠谱,或者说有多少是靠谱的,谁说了都不算,因为没有人证,但是有物证。
考古发现的物证虽然很有限,但还是给了我们不少惊喜,传说和文献都不曾有过的惊喜。
可能是好奇,也可能因为干的就是这个工作,为了搞清楚自己是怎么来的,考古的同志们是敬业精神大爆发,开始到处找,到处挖,挖出的东西从几千年到几万年再到几十万年前,最远硬是把170万年前的老古董给挖出来了。
挖出来的物证告诉了我们,祖先们是如何从动物一步步变成人的。
几百万年前,他们还是树上的古猿,后来为了生计,就来到了地上讨生活,因为常年的劳动,他们的双手慢慢的得到了解放,然后身体也开始解放——站着走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猿人(直立人)。
直立人的代表是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170万年前)和北京的周口店人(20万年前),到这个时候,北京人的形态已经比较接近现代人了。
再过10多万年,人类已经越来越像人了,这一阶段就是古人阶段(早期智人),代表是广西崇左人(10万年前)。
又过了数万年,祖先们走到了现代人阶段,就是所谓的新人阶段(晚期智人),这一阶段的人已经开始做人事了,其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山顶洞人(2万年前左右)。
简单说就是,先人们最早是在树上爬,然后来到地上爬,爬着爬着就站起来了,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很遗憾的是,我们费这么大的劲褪掉了动物的形态,却没有褪掉动物性,简称兽性。我相信,就算我们将来进化成了更文明的品种,这种兽性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
从不成人形到山顶洞人的这一阶段,也是所谓的旧石器阶段。
好了,下面有请旧石器阶段各时期的代表人物来作一下自我介绍,首先出场的是辈分最高的元谋人同志:
大家好,我是元谋人,是你们目前已知的最老的前辈,虽然我离你们有100多万年,但留下来的东西还是不少的,可惜你们还不够努力,竟然只发现了我的几颗牙齿和一些用过的东西,不过毕竟隔了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我还听说你们有人怀疑我的存在,真是岂有此理,没有我们怎么会有你们呢!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们不但可以站着走路,还能搞发明创造,比如做一些石器工具什么的,只是跟你们长得还有点区别。
北京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走路的样子跟你们已经差不多了,我们平时更喜欢一群人住在一起,相互也会有个照应,而且制造石器工具已经是小儿科了,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火,这玩意儿真是个好东西,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光明和熟食,还能驱赶野兽。
最后轮到山顶洞人发言了:
大家好, 很开心的告诉大家,我长得跟你们已经没有区别了,我们会的东西也很多,除了在地上找吃的,还可以到水里找吃的,而且我们还用小骨头做成了针,用来做衣服穿,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可以生产火了,我们还发现,把一些动物的牙齿和小兽骨用绳子穿起来戴在脖子上会让人变得更美,就跟你们戴在脖子上的那个东西很像(项链)。
这个进化过程是漫长而精彩的,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却似乎已亲眼目睹。
人类是地球上最伟大的生灵,整个进化过程就是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他们从动物变成人,从爬到走,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最后无所不有,所依凭的就是他们的双手和几块石头。
祖先生活的区域是广泛的,很多地方都有他们的足迹。有些人可能出于嫉妒,竟然说东亚地区的现代人都是在几万年前从域外迁徙过来的,中国的直立人早在20万年前就灭绝了,对于这种说法,我只能送他们两个字——扯淡。
不管这种说法是怎么扯的,我们只需知道,中国的古人类进化是连续而从未断绝的,就如中华文明一样。
日期:2022-05-16 21:55:15
『薪火遍地』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来到了10000年前,祖先们在解放双手的同时,他们的大脑也得到了解放,于是就开始了发明创造。
在大约10000年至5000年前这一阶段,祖先们在长江黄河等所有大江大河的两岸都建立了村落,其中的模范村落就是南方的江西万年仙人洞(约10000年前)和浙江的河姆渡(约7000年前),然后到北方的河南裴李岗(约8000年前)、陕西的半坡(约6000年前)和山东的大汶口(约5000年前左右)。
这就是所谓的新石器阶段,也可以说是漫长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可不得了,石器越来越精细,工作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了,老祖宗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变高了。
首先是吃饭问题,以前他们是靠捕猎为生,这玩意儿可没个准,大的猎物打不了,小的猎物吧!以前人少还凑合着吃,现在人多了,就没法凑合了,别说一些山鸡野兔了,就是野猪,每个人也分不到几块肉。看来靠动物是很难填饱肚子了,为了不被饿死,他们就开始研究植物(农作物),于是农业开始出现了,而且还因地制宜,北方人种粟,南方人就种水稻,农作物在发展,农具自然也在发展,生产力也跟上去了,肚子也能勉强吃饱了。
吃饱不是目的,吃好才是目标,至少得荤素搭配,以前靠打猎吃肉,风险大不说,供应也不稳定,为了能稳定而随时的吃上肉,他们就驯养了牲畜,算是彻底的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吃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住的问题,到处开荒种地,总不能还住山洞里吧!于是就开启了建筑项目(造房子),当时的建筑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建的是半地穴式建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虽然简陋了点,但至少有了安全感,还能遮风挡雨,当然这指的是北方。
南方的同志可没这么傻,那么潮湿的气候,房子的一半在地下是没法住人的,
于是他们就建起了干栏式建筑(高出地面,防止潮湿),聪明啦!
哎呀!我们怎么不早点从洞穴里面走出来呢!外面的空气是多么的清新,视野又是多么的开阔。
从先民们建房子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告别了那种居无定所且充满危险的狩猎时代,正式进入了种地的时代,即农耕文明。
生活稳定了,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群体和部落,即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主组成的比较稳定的群体组织),就叫氏族部落吧!
这也是先民们最早的生存方式,他们共同劳动和生活,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这可能就是古今先贤们所追求的真实版的美好大同吧!
从生存方式这方面来讲,他们已经由原始人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吃住都解决了,娱乐项目就该跟上了。
大约在6000年至5000年前这个阶段,随着生活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也就是所谓的存款,有了存款,日子自然就不差了,于是他们就有时间做其它的事情了,比如说制作一些生活用品甚至玉器和陶器等等,水平很高的那种。
看来这人吃饱了就是想法多,不但是人性,还是传统。
从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生活得快不快乐还不一定,但他们一定很充实。因为以当时的生产工具,要做出那么精美的玉器和陶器,是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
与此同时,队伍越来越大,带头大哥就出现了(部落首领),有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贫民和贵族就出现了(阶级分化),这一时期的墓葬就能发现,有的墓主身边堆满了玉器,有的墓主身边只有土。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贫富差距早在部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很严重,那个真正共产的社会已经远去,世间再无大同。
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遍布在长江、黄河和辽河等广大地区,发现的时间和地点都不一样,但各地的文化却保持着惊人的同步性,看似很多性质不同的文化,实际上也有着很多的相同性。
因为相通。
也经常有人问,从地理上看,各遗址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为什么会相通?难道他们之间会有交流?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距离并不远,只是我们还没发现而已。
随着部落的增多与壮大,他们之间的交流就频繁了,合作自然就多了,矛盾就更多了。
为了各自的地盘和利益,吵架和干架就成了家常便饭。从此,先民们的主要对手已不再是野兽和大自然,而是同类。
最后为了区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和便于内部管理,那些栏杆木栅之类的就被城墙代替了。
从此,象征人类文明的城市和邦国终于开始出现了。
在约6000年至5000年前这个阶段,是部落向城邦演变的重要阶段,在南方甚至已经出现了像良渚一样数万人规模的超一线城市,
不管怎么说,遍布神州的文化薪火已经燃起来了,而同时燃起来的还有连天的烽火,文化的冲突、部落间的战争和邦国间的较量与兼并。那到底是谁或者说是哪个部落和邦国能笑到最后呢?
我们拭目以待。
日期:2022-05-17 08:40:47
第二章:曙光
『文明的前夜』
如果说中华文明的演变与融合是一部大戏,那么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这一千左右的时间内,就是这部戏的序幕。
因为暂时还未发现这一时期有大规模文字的存在,所以要知道这一阶段到底发生过什么,我们还是只能从考古工作者的锄头和不多的文献中,去感受文明前夜的风雨。
都知道文明的象征之一就是城市的形成,在各部落间不断干仗的过程中,城市的形成是一种必然,虽然最早的华夏文明崛起于中原地区,但到目前为止的发现,南方的城市出现的更早。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湖南的城头山遗址(约6300年至5300年前)和浙江北部的良渚遗址(约5300年至4000年前)等,面积都在一百多万至几百万平方米不等,尤以良渚为最,不管是城市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已经达到了文明的部分标准,有的甚至认为,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时期。
南方这么热闹,此时的中原其实也很忙,而且从未停过。
龙山文化(约4600年至4000年前)在承接了大汶口文化而成为了中原文化的老大后,其地盘已经达到了今河南和山东等核心中原地区,当然周边的山西和陕西部分地区也不甘示弱。
此时的中原已是邦国林立,热闹非凡,这也就是文献中所说的万邦时代。
既是万邦,那么交流、冲突与融合就成了主旋律,而正是这些从未间断的主旋律,使得中原文化最终崛起,率先叩响了文明的大门。
中原文化之所以能连续不断的传承和最终崛起,是因为乱,而乱世最容易出英雄,中原又从来不缺英雄,正是在这些一个接一个一代接一代的英雄们,将中原文化进行了一个整合,然后就整合成了华夏文明。
而他们的这种整合,堪比后世的统一,这一阶段也正是部落向国家演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相比于中原文化的做大做强,长江一带的文化群却是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最可惜的就是良渚文化,走着走着就没了。都认为那是天灾的原因,一个文化的消失,如果非要扯上天灾,那也是人为的天灾。
南方文化之所以干不过中原文化,并不是因为质量不高,而是因为没有出现高质量的领导人,这就导致南方的文化长时间处于松散的状态,当他们不可避免的遇到强势的中原文化时,要么被干掉,要么认大哥。
当然了,中原文化与其说是整合出来的,还不如说是用人命堆出来的,其实当时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如此,北方的陶寺遗址中,发掘出成堆的受过伤的男性遗体,只是冰山一角。
那些快与黄土和淤泥融为一体的残垣断壁,和那精美的玉器背后,可能没有传说中那样让人动容,却比传说的更悲壮。
总之,这是一个传奇而艰辛的时代,一个群雄并起的波澜壮阔的万邦时代,不管我们给这些文化取什么名字,最终是欣欣向荣而连续不断的中原文化笑到了最后。
中原文化在消化了周边各地的文化养分之后,建立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庞大文化圈。
没错,这就是我们最初的那个华夏。
日期:2022-05-18 09:00:40
『很久以前』
考古学家铲子之下的文明前夜很现实很残忍,而史学家笔下的文明前夜却很精彩很传神,因为铲子下的文明是“死”的,而笔尖下的文明却是“活”的。
在史学家的笔下,英雄人物们开始登场了。
这段传说的历史让史学家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他们也确实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让这些看似平淡的往事变得更像传说的同时,还更精彩更浪漫,因为这样更接近他们所理想中的故事。
而历史本来也可以很精彩。
这个阶段就是文献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时间大概在4700年至4100年前左右,也就是公元前2700至2100年左右。
三皇五帝也是史家们根据传说塑造的英雄人物,所以关于人物和时间都是有争议的,连司马迁老人家都不是很清楚,我们也别太较真了。
但毫无争议的是,这段历史肯定是有的,就算不是三皇五帝,也会有其他的五帝七帝之类的人物。 还是那句话,文明是由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传承的。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