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两岸那些事

作者: 良吉

  BJ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停车场。
  齐磊上了手闸,“到了。”
  蒋霭青从车里出来,挎包斜搭在肩上,回身把妈妈从车里扶了出来。
  齐磊打开后备箱,先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霭青接过来,正要背上,妈妈伸手抢,“给我,我帮你拿着。”
  霭青扭身躲了一下,“不用,挺沉的,我自己来吧。”
  妈妈见齐磊又在搬出两个大行李箱子,便伸手帮忙,齐磊怕砸着她,“阿姨,不用您,我一人行。”
  妈妈帮不上忙,双手局促,不知往哪儿放,干脆挽住了霭青的胳膊,“哎呀,小青,你这一走,”一开口,眼圈红了,“到了美国要处处小心。不认识的人搭话不要理他们,别乱吃东西。”

  “妈,知道知道。”霭青这几天的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每天给家里打电话,发伊妹,要不我不放心。”那年头还没有微信,联系全靠伊妹。
  “好,妈,我记着。”
  霭青和妈妈拉着手在前面走,齐磊推着两个大箱子在后面跟着。

  “你安顿下来就给霭辉申请学校,啊?”
  霭青点点头,“行。”
  妈妈拍着霭青的手背,“妈妈希望你们姐弟俩都能去美国镀镀金,回来的工作待遇都更好。”
  “知道啦,你也得督着霭辉好好学英语,托福成绩不好,人家学校也不会录取。听见没?”
  “听见啦,听见啦。我会管着他。”

  “妈,您那是惯着,霭辉都是你宠坏了。我跟爸说了,让他也管管。”
  “行,你爸总是听你的。”
  办了登机牌,行李托运了,霭青松了口气,“好啦,我要过安检了,你们回去吧。”
  妈妈的眼圈马上又红了。
  霭青搂着妈妈,“我到了马上给你发伊妹,放心吧。”
  齐磊的手搭在霭青肩上,“也给我发一个呗。”
  “那当然。”忽视了齐磊半天,霭青有点过意不去,“你先攒着假期,暑假去美国,咱们自驾游。”
  齐磊轻抚霭青的后背,当着霭青妈妈的面,不好意思有过多的举动,右手食指在自己唇上按了一下,接着在霭青唇上按了按,霭青会意,点点头,“走啦走啦,咱美国去喽。”
  霭青一步一回头,看着妈妈和齐磊肩并肩向她挥手,心里泛出淡淡的忧伤。

  过了安检,在登机口外面找了个座位,霭青放下双肩包,掏出手机,“磊,等你到家,我可能已经在飞机上了。好好开车,我到了巴尔的摩就通知你。记住,暑假过来哟。”
  霭青放下手机,又检查了一下护照签证机票,样样齐备,霭青不觉露出微笑,抬眼看了看周围候机的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黑头发黄头发棕头发,霭青心里的兴奋代替了忧伤,美国,我来了。
  霭青的兴奋劲儿随着长途飞行慢慢消退,从BJ起飞先到西雅图,十二个小时。
  波音747-400型宽体客机可以搭载四百多乘客,霭青赶上了满载航班,她的邻座是一个年轻妈妈,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同行的年长妇女可能是妈妈或者婆婆,带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
  霭青坐在靠过道的位置,看着这一家老小过来,心里一沉,这一路可有好戏了。
  果然,婴儿哭,女孩叫,年轻妈妈哄,年长妈妈吼。

  好在霭青随时可以起来走动,满载的航班,连个空位子歇歇脚的地方都没有。除了遇到气流颠簸,被空乘赶回座位,要不就是开饭,不得不坐下,霭青都是在机舱里沿着过道溜达,要不就站在机尾服务区,看那些客姐准备吃的喝的。
  十二个小时一分钟没睡,好容易熬到降落,霭青头脑发木,跟着人流涌到行李认领区。在西雅图入关,先提取行李检查。
  边检是个胖嘟嘟的老头,拿着护照,对着霭青左看右看半天,也不问话,霭青站得有些发毛了,他才拿起戳子,在护照上盖章,推出窗口,“欢迎到美国来。”
  霭青连声道谢,推着行李车去转机。从西雅图到波士顿,中间还要停靠芝加哥,好在不用再提行李出来。

  当时订机票的时候,霭青想当然地认为,到美国第一天,西雅图,芝加哥,巴尔的摩,三大城市都能沾到,比直飞还省钱。
  现在让她回去重新订票,绝对要直飞!
  离起飞时间还有五个小时,霭青找了个座位坐下来,几乎不想再动。可是肚子开始叫起来。
  飞机餐及其难吃,可霭青却吃得一干二净,飞机的隆隆声很助消化,再加上霭青不停的走动。
  打开双肩包看了看,没有食物,因为怕影响入关,霭青把妈妈塞给她的一包点心,桃酥和江米条,留在齐磊的车里。

  霭青掏出银行卡,这里面是她所有的积蓄,为了出国留学,霭青省吃俭用,除了每月交给妈妈五百生活费,所有工资她都攒下来。
  这两年,她几乎没买过衣服鞋子包包什么的,很少下馆子,赖在家里省了房租。
  如果再这样攒一年,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囊中羞涩。
  霭青的家并不富有,爸妈没撵她走,她已经很感恩了,弟弟霭辉今年大学毕业,也要回家住,妈妈旁敲侧击地暗示了几次,这才逼迫着霭青提前一年申请读经济管理硕士。
  霭青钱包里没有多少钱,在美国,学生打工挣钱是非法的,霭青不想打黑工,万一被抓,得不偿失。那么兜里这点存款就要精打细算,其中一项是,不能下馆子!
  特别是机场的餐厅,最宰人的地方。
  霭青算了算,从西雅图飞到芝加哥四个半小时,转机两小时,芝加哥到巴尔的摩两个多小时,从现在起到旅馆安定下来还要十几个小时。
  不能饿着,不能第一天就这么悲催,她可不想把这个“气”带给今后的两年。这是美国呀,钱总会有办法挣到的。
  霭青也没敢多花钱,没去餐馆,只在便利店买了一包饼干,一块巧克力。
  一小口一小口啃着饼干,霭青没有后悔留学的决定,她看着窗外起飞降落的飞机,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绿树,这是她的追求,看看世界,从美国开始。

  到达巴尔的摩已经是凌晨一点,办完入住手续,两点半了。
  从BJ的家里出来,到现在,三十三个小时没闭眼,可霭青没有睡意,打开电脑,联上网,分别给妈妈齐磊发了伊妹,报了平安。
  然后在网上寻找公寓,旅馆太贵,她只订了两天,公寓最好离学校近些,她可以不用买车。
  翻着网页,困意上来,霭青靠在枕头上,两分钟后,睡着了。
  马里兰大学在巴尔的摩市区的西南,大学没有围墙,相反,有一条环校园的公路,将教学楼,图书馆,活动中心等等,环绕在公路内。
  校园的西面是一大片森林公园,北面有高尔夫球场,机场在南面,上了高速十分钟就到,另一条高速向东,二十分钟进入市区。

  学校绿树成阴,正值夏末,草坪上有不少人,晒太阳的,野餐的,读书的,玩耍的,霭青举手遮住前额,仰头看着蓝天白云,不觉露出微笑,这就是她向往的生活,一个环境优美安静读书的地方。
  学生中心坐落在校园中心,注册处,咨询处,书店,健身房,都在这个楼里,当然还有国际学生中心。
  霭青没有去国际中心,还没到时候,她先找到了住宿服务处,在门外的广告牌子上寻找。
  在来学校前,霭青先去了两处公寓查看,就在校园外面,条件也不错,就是贵了不是一星半点。服务员看出霭青为难,便热情地建议霭青到学校的国际中心打听打听,住宿服务处也可以帮忙。
  她还告诉霭青,很多学生合租房子,有空余房间的话,会在学校这些地方登广告招租。
  霭青万分感谢,到了学校,直奔广告牌,果然密密麻麻张贴着各式广告,什么颜色的纸张都有,字体有大有小,花了胡哨,英文的中文的都有。广告内容大多是辅导课程,卖课本,音乐会的门票,球赛的行程。也有卖自行车,卖滑雪板,卖二手三手车,当然还有出租房子的。
  霭青在大牌子上仔细寻找那些出租房屋的中文广告。看来这里聚集着大量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霭青挺高兴看到熟悉的文字,学生中心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能听到熟悉的普通话,至少在美国的第一天没有让霭青收到巨大的文化冲击。
  霭青找到几家是专找女生合租的,马上打电话约了时间,下午就去看房。
  蚂蚱街十五号是个三室二卫的房子,主人刘先生夫妇有两个女儿。刘先生做汽车保险,刘太太在一家杂货店打杂。他们把房子的地下室装修成三间卧室,加了一间浴室,一间厨房,全部用来出租。
  蚂蚱街的位置最符合霭青的条件,校园,超市,快餐店,走路二十分钟都可以到达。虽然住地下室有些别扭,可是房租吸引人,一个月才两百,霭青决定先来看看。
  刘太太已经等在大门口,“哎呀,你是蒋小姐吧?来来来,我带你看看房间。”

  刘太太说着,示意霭青走到房子侧面,地下室另有个出入口,下了四个台阶,开了门。
  一进门就是客厅兼饭厅兼厨房,灶台橱柜在右边,没隔断墙没门,卫生间在左边。
  “你看,合租的都是女孩子,干干净净的。”刘太太介绍着,“卧室在里面,左边是两间,面积小一些,外面这间是你的。”
  霭青打开门一看,房间内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衣柜足够大。地下室其实是半地下,有一条窄窄的窗户,能透进阳光,房间里挺亮堂的。
  刘太太又接着说,“里间住的是沈小姐,她现在不在。”
  霭青房间斜对面的房门关着,刘太太说,“这间大些。”她敲了敲门,“杨小姐,你在吗?有人来看房子。”
  房门呼拉一下开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齐肩长发,眉眼清秀,上下打量了一下霭青,露出微笑,“你好,”伸出手,“我叫杨丽颖。”
  “蒋霭青。”霭青握了握手。
  刘太太对霭青说,“你可以向杨小姐了解情况,我在上面等你回话。”
  杨丽颖请霭青在餐桌坐了,“听口音你是BJ的?”
  “我是,海淀中关村。”
  “我朝阳新源里。”杨丽颖笑得更开了,“你租这里吧,挺安静的,又都是女孩子。”
  霭青看了看四周,“你们在家做饭吗?”

  杨丽颖说,“我会做方便面,沈琳琳,咱们的室友,她天津来的,天天蒸包子,所以呢,你如果担心油烟什么的,那就多余了。”
  霭青又问,“你也是学生?”
  “是啊。”丽颖点头,“我们都是。小沈学计算机,我是市场营销。你哪?你读什么?”
  “MBA。”
  “你看,多好,咱俩同乡同行,现在还同室。”丽颖使劲地推销,让霭青开始犹豫了。
  “那,水电,上网,都是怎么分摊的?”房东说了,两百的房租这些都不包括。

  “平摊。”丽颖马上回答,“我们都是很节省的,每月花不了多少。”
  丽颖从橱房的抽屉里拿出几张纸,“我们把账单都放在这里,一目了然,你看,这是上个月的电费,水费在这儿。上网费每月固定。”
  霭青看了几个月的,还真是不多,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房东呢?事儿多吗?”
  “他们很少打扰,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大门。就是每月刘太太来收房租,顺便看看卫生,要是脏了,提醒我们打扫。”
  “说到打扫,”霭青笑了,“怎么安排的?”
  “每人连续两周,”丽颖指着卫生间门上和橱柜门上各贴的一张纸,“那时间表,一周打扫一次,一般是星期六,你要是有朋友来做客,”丽颖低头笑了笑,“事后顺手打扫干净。”

  霭青想了想,想不出还有什么可问的。
  丽颖又补充了一句,“星期六房东开车带着去采购,咱住这儿就是图个离学校近,所以都没车,中国店挺远的,走路肯定不行,我们和房东商量好的,特殊服务项目。”
  “这样挺周到啊。”霭青没想到还有这种福利。
  “就是,”丽颖接着说,霭青暗想,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我们付汽油钱?”
  “那倒没有,”丽颖压低了声音,“咱这房东夫妇都没什么文化,可推那两个女儿一点不含糊。”
  霭青听她怎么把免费采购和推女儿联系到一起。
  “就是有时候女儿们来咱们这儿问问题。”
  “多大的孩子?”霭青觉得自己对美国两眼一摸黑,帮不上忙,会不会把自己排除在外。
  “十一岁和九岁。”丽颖指了指里屋,“小沈数学好,她又肯好为人师。到时候给她买点东西就行了。”
  “而且,”丽颖的声音恢复了正常,“她对她做的包子特别有自信,让你吃,多捧场就行啦。”
  霭青笑道,“真那么难吃?”

  “我可没说。”丽颖哈哈笑了起来。
  霭青喜欢丽颖,觉得两人可以合得来,于是站起来,“小杨,谢谢你的介绍。我刚来,能找到你这么个室友,真是幸运。”
  “别客气。”丽颖也站起来,“我们也要挑室友,看着顺眼的才允许房东出租哪。咱们女孩子单身在外,都是互相帮助。你什么时候搬进来?”
  MBA的课程包括了市场营销,统计会计,股市金融,管理技巧,资源利用,宏观微观经济等各个方面。
  霭青考虑到第一个学期英文还不很好,先不要选太多的市场管理方面的课,重点放在了偏重计算能力的会计,统计,信息,股市这几门课。

  可管理课是必修课,霭青查了查,伦理学和管理技能比较容易,这两门也成了第一个学期的课程。
  六门课还是挺重的,霭青有了住处,生活上安排好了,就开始恶补英语。
  蚂蚱街没有电视,杨丽颖介绍说现在网上有个神奇的地方叫油管,什么都能看到。
  于是油管成了霭青的英语老师,关在房间里,电脑上连续放着各类小视频,霭青发现油管另一个神奇之处是各类广告,看着看着视频,十分钟,来个广告,百威啤酒,四蹄长着白毛的骏马拉着整车的啤酒在前面跑,一帮还没喝就醉了的傻小子们在后面追。十分钟后,两个七老八十的一对情侣,手拉手,各自泡在浴缸里,霭青听不太懂,却看懂了。视频加广告,反正都是英文,多听多看,总能学点什么。

  搬进来的第二天终于见到了另一个室友,沈琳琳,和她着名的天津包子。两者挺般配,都是白白胖胖的。
  有丽颖之前的预防针,霭青对琳琳的包子没有抱太大期望,所以吃到嘴里还不算难吃,面发的绝对棒,就是肉馅太咸太干。
  沈琳琳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美国的肉都没香味儿,我多加些酱油,黄酱,姜末,压一压腥味。怎么样?好吃吗?”
  霭青饭食上不怎么讲究,反正不是自己费力做的,白吃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好吃啊。我来美国之前,有人就说这儿都是吃面包夹花生酱,想想都冒胃酸。没想到还能吃到天津包子!太幸福啦。可惜我没什么拿手菜分享。”

  “没关系,”琳琳把剩下的包子每四个放一食品袋里,“慢慢的,你的厨艺会越来越好。”
  霭青看着她把一个一个装满包子的袋子放在深冻里,猜想这是琳琳下个星期的午饭和晚饭了。
  琳琳请了室友吃包子,丽颖和霭青便分享自己的食物,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厨艺显示,丽颖只会泡面,霭青呢,有一个慢煮锅,见琳琳蒸包子,就先煮了一锅大米粥。
  今天和房东去中国店采购,顺便买些零食回来。霭青买的是粽子,三个鲜肉馅,三个豆沙馅,两包恰恰瓜子,酱黄瓜,油焖笋,酱豆腐,丽颖则买了一盒双黄莲蓉月饼。
  吃完包子米粥就酱菜,三人热了棕子,切开月饼,泡一壶茶,嗑着瓜子,边吃边聊天,享受着开学前短暂的轻松时光。

  琳琳出国之前是学金融法的,到了马里兰大学后,改学计算机专业,“咱们中国人的基础课扎实,特别是数学计算方面,比较占优势,再说了,计算机工作机会多。”
  “你打算在这儿找工作?”霭青试探着问她。
  “那当然。”琳琳毫不犹豫地回答,指了指丽颖,“你也打算留居吧?”
  “那倒未必,”丽颖摇摇头,“拿绿卡是我的目标,长居的话,还是国内更舒适。”
  琳琳朝霭青点着头,“你看,好不容易出来的,能混当然要混的越长越好,你是想毕业就回去?”
  霭青嗯了一声。

  琳琳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国内的行情见涨,海归没那么吃香了,你在美国没有工作经验,光留学有什么用。”
  霭青听她说的有道理,点点头,“听说工卡不好拿。”
  琳琳很专家地指出,“先找工作,雇主替你申请,递上申请就可以开始上班,打工卡一般是三年,然后可以延长一次,又是三年。有了六年工作经验,回国的资历不是就更丰富吗?”
  霭青大点其头。
  丽颖却摇了摇头,“你看见谁工作六年以后回去的?除非你爬上高管,外派回去。你想想看,工作六年,谁不是拿个十几万的工资,人民币那是多少?打工能有那么高年薪?你别耽误人家。”
  霭青听着也有道理,大点其头。

  琳琳翻了翻白眼,“小蒋,你刚来,先别着急做决定,好好上课。”
  前辈们的话都是字字珠玑,霭青只有点头的份儿。。。。
  第一堂课是投资,更具体的是股市投资。教室是阶梯式大课堂,霭青进来时,已经坐了有二十多人。霭青扫了一眼,白人占一半,两三个黑人,余下是亚裔。
  霭青找个偏后面的角落坐下,余光看见几个坐在一起的亚裔目光一直追随着她。
  其中一位男生慢慢朝她踱来,“你讲国语吗?”
  台湾腔,霭青抬眼看着他,妈妈的话在耳边响起,陌生男人搭讪别理睬,“呃,我讲。”
  “哎,你好,”男生伸出手来,“我是周伟雄,咱们是同学啦,认识一下。”
  “噢,你好,我叫蒋霭青。”
  霭青大把抓过去,感觉周伟雄的手软绵绵的,也只有四根手指,霭青暗暗后悔,自己好不矜持。
  “蒋同学哪里来的?”
  “我BJ的,你呢?听口音是台湾的吧?”
  “哇,BJ啊。”周伟雄指了指那边几个人,“那面有南京来的,你要不要和我们坐在一起?”
  矜持矜持,心里暗念着,霭青看了看那边,嘴上却答应了,“可以呀。”

  夹起书和笔记本,跟着周伟雄,“同学们,这位是蒋霭青,BJ的。”
  周伟雄介绍着,“夏琴,王力,薛佳媚。”
  几个人还没来得及寒暄,教授走进来,“这学期人不少,那咱们这就开始吧。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乱哄哄的课堂马上安静下来。
  这是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个头适中,胖瘦适中,一边说一边在教室里沿着课桌走动,双眼从每个学生身上扫过。
  “我的名字是大卫史密斯,你们可以叫我史密斯先生或者史密斯教授,大卫可以留给你们自己。”
  霭青完全听懂了,每个字都听懂了,暗自兴奋,史密斯教授的目光扫向她,赶忙垂下眼帘。听他继续说道,“我们这是投资课,如果你做过功课,在学校的网站上查过我,应该知道我曾经在华尔街做交易员,有着实战经验。”

  说到这儿,史密斯已经走到教室最后一排,所有学生都转身回头,他微笑地看着大家,等了几秒钟,“作为教授,我不但教你们理论,还有第一手实践知识。我就是来答疑解惑的。”
  “所以,”史密斯一屁股坐在课桌上,“我欢迎你们提问,注意一点,你如果问问题,我要求你们声音洪亮,如果英语不是你的母语,请你慢慢的说清楚,我们的目的是让全班的同学都能明白你的问题,我的回答也能让全班同学都享受到。”
  “那么,”史密斯缓缓地扫了一下全班同学,“谁有问题?”
  史密斯教授话音刚落,有人提问,“教授,什么什么什么。”
  霭青只听懂了教授一词,剩下的一头雾水,班上有稀稀落落的笑声。

  史密斯教授问,“谁提问?站起来。”
  霭青和大家一样扭头去寻找,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站了起来,印度人,黑黢黢的,一头油乎乎的波浪卷发,“教授,我叫巴拉巴拉巴拉。”
  印度人的名字好长,听正宗美音就够费劲了,这种有口音的英语最让霭青头疼,名字一点都没记住,霭青给他起个别名,拉兹。
  史密斯教授点点头,“问的好,我下面马上就要讲到。”

  教授说着,回到教室前面,同学们扭歪的脖颈舒服了一些。
  史密斯拿起一份报纸,“这是华尔街日报,做投资,这是必看的。”
  “我的课是这样安排的,理论课占百分之七十,论文占百分之十,实践占百分之二十。理论课要考试的,中考成绩算百分之六十,期末考试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是课堂提问。”
  课堂上嗡嗡响起来,霭青也头大,百分之十的百分之七十就是七分,丢不起啊,还得硬着头皮提问,听都费劲,怎么提问?
  史密斯等学生安静下来了,拿出一张纸,递给拉兹,“你今天坐哪里,这个学期就固定坐在哪里,每个人把你的名字写在这张纸上,我用来记录你们的提问,顺序传下去。”

  这张纸从拉兹的第一排,从左到右,一个一个传接着,到了霭青这里,她看见几个同胞都有英文名字,夏琴是丽丽,王力是约翰,周伟雄是大卫,薛佳媚是爱丽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