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

作者: 蔡指导

  7月中旬,天气已经炎热起来。
  寂静的午后,王衍坐在自家土房后门口编手工品。
  一根根牛筋草经过他的手,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蚂蚱,蛐蛐,还有各种小玩具,小摆件。
  前后屋门开着,偶尔有一阵阵的凉风穿堂而过,吹动地上那些已经编织好的手工品。
  就好像是赋予了它们生命一般,显得十分灵动。
  “阿宝哥,你在家吗?”
  前院门口有人在喊,王衍放下一只半成品起身走到前院,是王玉婷站在院门外。
  王玉婷跟王衍是同村本家,两人同岁也在一块儿上学。

  不过两家的条件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今天王玉婷穿了一身白色碎花小裙子,一双水晶似的凉鞋,打扮的跟城里的小姑娘一样好看。
  “阿宝哥你看!”
  见王衍出来了,王玉婷忍不住拿出刚取回来的录取通知书:“我被录取啦,新城医学院。”
  王衍开了院门:“恭喜你。”
  “哎呀,我不是来找你恭喜的,我去镇里拿通知书的时候,帮你问了,你的也来了。”
  王衍心里猛跳了几下:“我的也来了?”
  “对啊,可惜我没法帮你取,你赶快去拿啊。”
  王玉婷知道有王衍的录取通知书,比她自己被录取还要高兴。
  她一直觉得阿宝哥这样的人,就算发挥失常,也不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
  “哎?三叔三婶不在家吗?”王玉婷往王衍家的两间土房里瞧。
  “他们不在家。”王衍内心刚刚升出的喜悦,又慢慢消散。
  “谢谢你玉婷,我一会儿去一趟镇里。”
  “好,那我先回家了,我爸妈还不知道呢。等你拿到了告诉我一声是哪所大学啊。”
  看着王玉婷蹦蹦跳跳的离开,王衍脸上却没了考上大学的喜悦,反而一脸愁容。
  他家里条件太特殊了,爸妈都是残疾人,三个人加起来,只有一双眼睛,那双唯一健全的眼睛都在自己身上。
  王衍的父母都是盲人,幸运的是他继承了父母所有的优点,没有遗传到视力问题。
  而且他也生了一双非常好看的眼睛,村里的人都说这是他爹妈把最好的都给了他。
  虽然家里很穷,可从小到大,王衍都被十分宝贝的爱护着。
  像他这样的家庭,每个月会有一些补助,但也仅仅只够吃饭看病而已。
  过去他上小学,中学,乃至高中,学校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后,多多少少都给减免了一些学杂费。
  可是大学呢?王衍不清楚还会不会有。
  而且这次高考,王衍没发挥好,成绩比之前模考差了很多。
  一本录取没有他,他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对二本录取批次的结果更是纠结。

  既期盼自己能考上,又害怕自己能考上。
  爹娘年纪越来越大了,平时需要吃很多的药。
  这个家庭需要他照顾,所以普通的二本,王衍不知道值不值得他离开。
  经过这些日子的思想斗争,他其实已经决定不去读大学了。
  可真有了录取通知书的消息,此前的决心又摇摆起来。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衍从小就很懂事,可他终究只有18岁,对学习的渴望是藏不住的。
  从放假开始,王衍就在做手工,打零工,他想着多存点钱。
  大学上不上,学费够不够,那是之后的事,总不能闲着。
  爸妈也是一样,最近早出晚归,虽然没有明说,但王衍知道他们是想办法去凑钱了。
  可他们那样,能去哪里弄钱?不管王衍怎么问,他们也不肯说,只叫他安心在家里等通知书,还说上学的钱不用他担心。
  把心头的烦乱暂时压了压,王衍回到后屋门口,收拾了地上的东西。
  做好的那些小玩意,被放进篮子里。
  不管去不去念,录取通知书他还是想要取回来看一眼。
  既然要到镇里去,那干脆把这些编好的东西拿过去,也许能卖几个呢?
  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和鞋,王衍拎着篮筐,锁好门离开了家。
  从他们靠山村到镇里,有大概有四五里路。
  念中学之前,出村的这条路非常难行,后来村里人一起把道给扩宽铺平了,才能让汽车开进来。
  这两年,村里也有人家起了小楼,开上了小汽车。
  所有人的日子都越过越富裕,只有王衍家里,还是贫困户,住着低矮的土房。
  生在这样的家庭是王衍自己无法选择的,即便他再懂事,从小到大的对比环境,也让他心中产生了深深的自卑。

  所以除了非常熟悉的人,王衍从来都很少说话,在外人面前,总是最沉默寡言,没什么存在感的那个。
  出了村子走到了大路上,不远就有一个小客站点,在这里坐小客车到镇里,只要一块钱就够了。
  但这一块钱王衍也舍不得花,硬是顶着烈日步行到了镇上。
  先去邮政局领了录取通知书,王衍拿到后,在门外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打开看了一眼。

  二本的录取通知书只
  是一张纸,上面有录取信息以及学校大门的照片。
  滨海市科大,土木工程系。
  王衍平静的看完,将通知书折叠收好。

  此时的他难以取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可能会影响自己未来一生。
  “咦?这小蚂蚱编的真像,多少钱一个?”
  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小孩走到邮政局门口,见一个皮肤微黑的大男生坐在台阶上,身前摆着一个小篮子。
  小孩见了这样的小玩意都喜欢,但大人却觉得只是草编的不值钱。
  最终王衍以三块钱两个,卖出去一只蚂蚱,和一个手环。
  邮政局旁边的路过去就是镇里的菜市场,附近还有两个商场,平日来这里的人比较多。
  开了第一单生意,后面似乎也顺利起来。
  王衍提着小篮子在附近来来回回的走,遇到带小孩的就过去,他编织的那些手工品十分精致,倒也挺好卖。
  一般年轻人带孩子的比较大方,有的能卖两块钱一个,年纪大些的,就喜欢讨价还价。
  王衍做这些没什么成本,就是费点时间,所以基本上是给钱就卖。

  只不过王衍今天带的不多,前几天他帮村里邻居盖房,也没时间弄多少。
  卖到剩下最后两个手环,王衍挣了十几块钱。
  正准备回家,眼睛扫过市场大门口时,他突然定在了原地。
  在大门口卖海鲜的几个摊子前面,有个头发花白散乱,眼窝深陷,穿着破衣烂衫拿着小盆,拄着木棍正在乞讨的女人。
  王衍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掐住了喉咙,无法呼吸了一样,他浑身像是发了癫痫一样的在剧烈抖动。
  因为那个瞎子乞丐,正是他妈妈!
  王衍的眼睛瞬间就红了,他没有想到,早出晚归的妈妈竟然是在镇上乞讨!
  他呆呆的站在原地,跟妈妈之间只隔了不到五米的距离,可是她永远看不见自己。
  眼泪不知不觉流了出来,嘈杂的市场,来来回回从他们之间路过的行人,仿佛一切都化作了虚无。
  王衍的眼中只剩下了可怜的母亲,耳中只能听到她卑微的乞讨声。
  喉头滚动,王衍想要张口喊她一声,却像是被掐住了喉咙一样。
  疼痛沿着血液从心脏流进四肢百骸....
  “王阿宝,你爸妈是要饭花子,你是小要饭花子!”
  小时候,村里那些小伙伴们嘲笑的声音似乎又出现在耳边。
  王衍一直都知道,爸妈以前是要饭的,因为村里的小伙伴都这么说。
  他们绘声绘色的给自己描述在集市上看到的,用这样的言语嘲笑他。

  那时候他还小,只觉得父母给他丢人,不肯吃饭,不愿意出门,直到爸妈保证再也不去乞讨了。
  可是现在,他们竟然又来乞讨了。
  想到从高考结束后,爸妈的反常举动,王衍还有什么不明白?
  他们这是在为了自己凑学费,为了让自己可以顺利的去上大学.....
  王衍站在街头,泪流不止,引得来来往往的人都奇怪的盯着他看。
  可他什么都顾不得了,只想走过去喊声妈,然后带她回家。
  但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迈不开腿。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怎么面对她,面对一个为了孩子放下一切尊严的母亲。
  自己现在过去,她会怎么样?一定会很难堪吧?

  他们这样瞒着自己,回家之前还要换上整洁的衣服,就是不想让自己知道。
  王衍多希望今天他没有来,没有看到,然后就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甚至他多希望,盲的人是自己,这样他们就不用为了给自己凑学费,变成现在这样。
  村里人都说爸妈幸运,因为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可此时的王衍却觉得,自己是他们最大的不幸,因为有了自己,他们活得更累,更艰难。
  抹了一把眼泪,王衍慢慢的后退到角落,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妈妈。

  他已经成年了,已经是大人了,可还是没法撑起一个家。
  摸了摸兜里的录取通知书,王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要去上大学。
  如果他不念了,是不是爸妈就不会再瞒着他出来乞讨了?
  他不念这个书,出来打工,就可以让爸妈过上好日子吧?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再也止不住了。
  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不知过了多久,王衍看到同村的二伯拉着爸爸的棍子从市场里面走了出来。
  爸爸的另一只手里,也是端着一个小盆。
  王衍蹲了下去,像鸵鸟一样把自己藏在角落,怕被同村的二伯看到。
  等他们三人一个拉着一个走后,又忍不住悄悄的跟了上去。
  直到看见二伯把爸妈扶上了拖拉机....
  拖拉机进了村子,王启中把王启明两口子从车上扶下来。
  “老三啊,明天别去了,你们天天去镇上,孩子早晚知道,再说也没要着多少钱。阿宝的学费你们别着急,大家想想办法,总能凑齐。”

  王启中是王玉婷的父亲,也是靠山村的村长,跟王衍家是没出四服的亲戚。
  这些年王启中没少帮衬这个本家兄弟,不管是贫困户的补助还是残疾人补助,都是他跑前跑后帮忙申请的。
  王启明知道这个二哥心肠好,可也不能总是等着人家帮忙。
  “二哥,我们俩能凑多少就凑多少,村里谁家日子都不容易,哪能全靠你们呢?”
  “是啊,这些年没少麻烦大伙。”王衍的妈妈郝春霞也跟着点头。
  “哎,阿宝是个好孩子,你们两口子啊,再熬几年,往后就享福了。”王启忠感叹道。

  虽然录取通知书还没下来,但村里没人觉得王衍会考不上。
  因为王衍念书特别用功,年年成绩都是前几名。
  “好了,赶紧换换衣裳,收拾收拾再回去吧。”
  王启中拉着老三两口子进了自家隔壁的老房子,帮他们把藏在这儿的衣服拿出来。
  等他们去收拾的时候,又帮他们点了点今天要来的钱。
  两口子在镇里晒了一天,也不过要了三十多块。
  等王启明跟郝春霞收拾好了,王启中又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塞给了王衍爸妈。

  “这是你们编的那些手工品,卖了五十块钱,来,拿好了。”
  王启明摸着塞到手里的钱,有些怀疑:“二哥,我们做的那些小玩意,哪能卖那么多?你快拿回去一些。”
  “我还能骗你们?我找了一家商店,人家收,以后你俩就在家里多干点手工活吧,我想法子帮你们卖。”
  实

  际上,他们编的小玩具在这种周边都是农村的地方真的卖不了多少钱,王启中也只能帮这么多了。
  他自己家里,大儿子刚结婚没多久,小闺女玉婷也在上学,处处都要钱。
  不管王启明两口子怎么推拒,王启中都不往回收,硬是把他们赶回了家。
  王衍拖着沉重的脚步,不知道怎么走回的家。
  等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夕阳的余晖将他家的土房染成了橘黄色,也将院里爸妈花白的头发镀上了一层金黄。
  “是阿宝回来了吗?”
  郝春霞虽然看不见,但儿子的脚步声她一听就能听出来。
  她脸上挂着笑容,脸转向院门口,侧着耳朵仔细的倾听。
  王衍缓了缓情绪,像往常一样应了声。

  “阿宝啊,去哪里了啊?”
  “我去...去同学家里了。”
  父亲也侧过头:“阿宝,这几天别乱跑,在家里等着录取通知书,我跟人打听了,这几天就能有信儿。”
  王衍用力的搓着衣角,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已经做下决定,这个书,他不念了。
  “爸,妈,其实我今天就是去问这个事的,我...”
  王衍努力平复着内心复杂的情绪:“对不起,我没考上。”
  “怎么能没考上呢?”郝春霞连忙伸出手,摸到了王衍的胳膊把他拉到身前:“阿宝啊,你的分数不是够了吗?”
  “嗯,可是我志愿填报填错了,学校没录取。”
  王衍说着,又忍不住流下眼泪:“对不起啊爸爸妈妈,我真的没考上。”
  对爸妈撒谎,是王衍最不愿意做的事。
  可是他们一家人都在撒谎。

  爸妈“重操旧业”去乞讨瞒着他,他考上了大学,现在也瞒着他们。
  王衍也明白,自己的选择会改变他的一生,可是他真的做不到依靠父母乞讨来念大学。
  心里特别的难受,王衍蹲到妈妈旁边,忍不住靠着她默默流眼泪。
  王启明跟郝春霞两人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孩子平时学习有多努力,他们都知道。
  郝春霞搂着王衍,摸到了他脸上的泪痕,以为孩子是因为没考上而难过,实在是不忍心再责怪他。
  “哎,没考上,那就没考上吧。”
  王启明也是没想到王衍会落榜,可已经这样了,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更何况,王衍这次是因为发挥失常,在高考前,他们老师都说能上一本的,他有这个实力的。
  想到家里的环境,王启明觉得是孩子心里压力太大了,现在已经这样了,批评也没有用,安慰又是那么的无力。
  可以说王启明两口子这辈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王衍身上。
  倒不是想靠孩子享清福,而是觉得王衍以后想出息,除了学习,这个家根本给不了其他的出路和帮助。
  “既然没考上,那就收收心,来年再考一次吧。”
  王启明手里的活不停,老天爷让他失去了光明,却给了他一双灵巧的手。
  不就是多念一年再考么?不管是多大的困难,为了唯一的孩子,王启明觉得自己都能坚持下去。
  王衍却是楞住了,没想到他撒谎说没考上,爸妈竟然让他复读?
  “爸妈,我不想复读。”

  “阿宝,你不复读能干什么呀?别担心学费的事,只要你好好努力念书,爸妈能供得起你。”
  郝春霞摸索着给儿子擦眼泪:“反正这次也没发挥好,我们阿宝这么聪明,多念一年肯定能考出个好成绩。”
  王衍闻言,内心更加愧疚:“爸妈,我不想念了,再怎么复读,我也考不好,我想出去打工。”
  他在回来的路上,心里早就想好了要怎么说。

  于是又开口继续说道:“村里大良哥他们,初中毕业就出去干活了,现在也能挣钱养家,我都念完高中了,回头在镇里我找个工作也一样能行。”
  “可是...”
  “阿宝你念书这么好,以前你的那些老师都说你成绩好,就这么不念了,多可惜呀?”
  他们村里的确很多孩子都没念完书,甚至十四五岁就出去打工了。
  可王衍的爸妈,还是希望王衍能上大学,能有不一样的人生。
  “爸妈,我真的念不下去了,再复读我也没有信心。”
  “要是这次考上了,我一定好好念,可是没考上,就算了吧。”
  王家的小院里,一时没了声音。
  直到天完全黑了,王启明才幽幽地叹了口气:“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吧,只要你想念,爸妈砸锅卖铁也一定能供你。”
  王衍也没有多说,他已经决定了,明天就去找活干。
  第二天一早,天都还没亮,王衍就起来了。
  其实这一晚上,他都没怎么睡好。
  那张录取通知书,被王衍夹进了书本里,以后只能当个纪念。
  爸妈每天都醒的很早,把饭做好了,就搬了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做手工。
  王衍没有考上大学,两口子心里失望,但到底也不用那么着急去给王衍凑学费了。
  这一幕也是王衍想要的,爸妈轻松了,他就不觉得有什么委屈。
  离开了家,王衍大步朝镇上走。
  找个什么工作,王衍其实还没想好,他只想赚多一点钱。

  家里还有一些外债要还,还上之后,他还想再多赚些钱带爸妈去好好检查一下身体。
  妈妈有偏头痛,爸爸的身体也不太好,两个人平时总是吃止痛片。
  还有他们的眼睛,虽然肯定是再也看不见了,但治疗一下,也能舒服一些。
  现在他不上学了,家里没有任何负担,他们也可以好好为自己活一活了。
  想到这些,王衍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可是他一连问了几家贴着招工的店,才发现镇里的工资很低,而且一些店面只愿意要女孩。
  对比了一下,王衍还是决定去工地找点活干。
  之前放假的时候,也跟着村里的叔伯干过小工。

  工资比较可观,就是比较累,但王衍觉得这不是问题,他年轻,有的是力气。
  一连走了大半个镇子,王衍终于找到了一个搬砖的活。
  不过这活是临时的,一块儿砖给四分钱,搬多少挣多少。
  王衍看着那一车七八吨重量的砖块,在他眼里都变成了钱。
  他如果能搬完这一车的话,最低能挣一百二。
  师傅过来告诉他怎么干,还给了
  他一个安全帽戴着,王衍就脱了外面的褂子,穿着背心甩开了膀子开始搬。
  这活看着简单,实际上这个钱很不容易挣。
  机械式的重复着,王衍一趟又一趟的踩着板桥从车上往下搬砖头。
  随着太阳逐渐高高升起,王衍的脚下留下一道道湿湿的鞋印。
  身上更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一上午的时间,两只手就磨出了水泡,手臂上更是蹭的通红。
  被汗水一浸,那滋味反而让王衍精神不少,成了他能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个工地不大,个人家盖房,中午主家给买了几大袋子的馒头就算是供饭了,每人再给一小袋榨菜。

  王衍一上午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像他这么大的年轻人,肯吃这个苦的不多。
  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个大叔特意给他找了双旧手套,还教他怎么搬能省点劲儿。
  王衍吞了三个馒头,又喝了半舀子凉水,肚里踏实了,这一放松下来,浑身却像是散了架一样。
  重体力的工作让他刚刚拿馒头吃的时候手都在抖,但是这点苦又算什么呢?
  昨天妈妈在市场乞讨的那一幕,成了王衍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画面。
  他觉得自己就算是累死,也永远不想再看到。
  吃饱喝足,歇息了半个小时,王衍就爬起来继续搬砖。

  中午的太阳很毒,在棚子里乘凉休息的大叔们都让王衍晚点再干。
  但王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完工后一起结算,今天干完明天还有活。
  可他是临时的,多搬一块儿,就能多挣一块砖的钱。
  用了9个多小时,王衍终于卸完了一车砖,三千六百块砖,挣了144。
  主家见他干活真卖力气,多给了6块钱,凑了个整数150,不过也跟他说这活明天就没了。
  王衍觉得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办法。
  今天一天就挣了150,让王衍心里还是非常高兴,他从来没有一次挣这么多钱。
  从镇里往回走的时候,他累得有些走不动,等到了村口天都黑了。

  不过今晚月亮很大,很圆,踩着遍地的月光,疲惫的王衍觉得内心格外的平静。
  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路边高大的树木在月光下格外的挺拔,像是一个个守卫,守护着山脚下小小的村庄。
  王衍觉得,他就应该学学这些树,爸妈把他从幼苗养大,现在,他终于也能替爸妈撑起家了。
  走到自家院子门口,院门跟屋门都敞开的,屋里黑漆漆一片。

  “爸妈,我回来了。”
  王衍进了家门,先去水缸舀了一瓢凉水喝了几口,又舀了两瓢水倒进洗脸盆,连头带脸洗了一把。
  可算是去了身上的暑气,凉爽了不少。
  洗完脸王衍进屋,爸妈都在炕上坐着,没有跟往常一样等他一回来就马上点灯。
  也没有像往常一样露出笑容,跟他说话,或是在黑暗中做手工活,而是坐在炕上动也不动。

  王衍急于给父母分享今天赚到150块钱的喜悦,也没多想。
  自己拉了灯绳,迫不及待的把兜里的钱掏出来。
  “爸妈,我今天去镇里搬砖,一天就挣了一百五。”
  “妈,你摸摸,这是一百整,这是十块的,我厉害吧?”
  王衍把钱塞到妈妈手里:“妈,明天我还去找这样的活,要是能找个长期的,以后一个月我可以挣好几千呢。”

  “等我挣多点钱,也给咱家买个电风扇,对了咱们家房子也得修一修...”
  一直没说话的王启明听着儿子的话,脸色越来越阴沉。
  而王衍喋喋不休后,终于发现不对劲了,妈妈手里紧紧捏着那几张钞票,脸上的表情很奇怪。
  “爸妈,你们怎么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