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的一生

作者: 大秘

  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地面滚烫滚烫的,家家户户的人们都出来坐在阴凉爽快的地方拉家常。话题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
  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着,好像在说“哎呀,今天真热啊!”
  山区的天气,就像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傍晚,突然乌云密布,天渐渐黑了,几声雷响过后,豆大的雨点儿不停地下了起来。
  大李庄的杨老汉,知道自己的爱人到了孩子分娩的月份,心里是十分着急和担心,总是期盼着近段时间有个好天气。
  天有不测风云。
  爱人肚子疼痛起来,赶紧叫醒了熟睡中的杨红玉。
  “红玉,我今天晚上感觉肚子疼痛难受。”
  红玉赶紧坐了起来拉开灯,看到爱人头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滚。
  红玉见到爱人躺在床上难受的样子,心里也是非常着急,他心中明白,像爱人这样属于高龄产妇了,心中不敢有半点的闪失。
  回想,在春花怀孕期间,红玉每天的家务,他几乎都承包了,从来不让春花干一点家务活,更不让她做一点的体力活,尽管生活拮据,还不断地给她买一些营养食品。
  虽然去县医院不方便,他还是两次拉着春花去检查。可以说,红玉在春花身上付出了极大的辛苦,给予了很多的关怀和照顾。
  他赶紧起床穿好衣服,急忙拉住春花的手。

  “春花,你坚强一些,我马上把大嫂子喊来,咱们一起去医院。”
  随后,拿着一把雨伞走出了屋外。
  来到大哥门口,杨红玉收起了雨伞,“咚咚咚”敲了三声门。
  “大哥,快开门。”
  大哥杨红林听出了是弟弟杨红玉的声音,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穿上衣服,也没顾上拿雨伞跑到门口开了大门。
  “大哥,赶紧让我嫂子到家里去一趟,春花肚子疼的厉害,可能要生了。”

  杨红林赶紧返回屋里,叫醒了正在熟睡的赵玉娟。
  玉娟强睁开眼睛,听到窗外还在下雨。“你有什么事,这么着急。”
  “你快去弟弟家,春花肚子疼的厉害,可能要生了。”
  赵玉娟听后,立即从床上坐了起来,穿上衣服拿上雨伞,随同杨红玉来到了家中。
  大嫂赵玉娟还是有经验,看到春花的状态,在一边收拾东西的同时,让杨红玉准备三轮车去镇卫生院。
  杨红玉赶紧从车棚里推出三轮车,放在了门口。
  杨红玉提着各种物品,和大嫂赵玉娟把李春花搀扶到车上。
  距镇卫生院大约4公里,又遇到了下雨,心中焦急的杨红玉就像刀割一样,汗水和雨水在额头上已经分辨不清了,发动了三轮车向卫生院开去。
  大嫂赵玉娟坐在后面,看到李春花难受的样子,心里也是无奈,一方面照顾李春花的同时,还嘱咐杨红玉开车注意安全。
  三轮车那微弱的灯光还是被不停的细雨所遮挡,杨红玉担心过度的颠簸,又担心爱人的痛苦,只能是慢慢地开着走。
  此时,他心里一直在指责自己出生在山区,是交通的不便和家庭的困难,给爱人带来了痛苦,但是,为了那幼小的生命的到来,这一切他忍受了。
  来到镇卫生院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卫生院的大门紧闭着,这下更急坏了杨红玉,他冒着雨下车之后敲开了门卫。
  门卫说:“现在也停电了,有什么事也不能处理,等明天再说吧,咱们这里是镇卫生院,晚上只有一个人值班。”
  杨红玉听说卫生院停电,“师傅,心里更是着急了。”

  门卫说:“你去买几根蜡烛吧?”
  杨红玉焦急地问:“哪里有小卖部呀?”
  “门口北面有一个,不知道有没有蜡烛。”
  杨红玉赶紧放下三轮车向北面走去,焦急地敲了几声,“师傅,麻烦你给开一下门,我买两包蜡烛。”
  小卖部老板开了门,看到杨红玉着急的样子,“你是来医院看病的吧?”
  “是的,医院停电了。”
  “你应该拿上两盒蚊香,医院晚上蚊子多。”

  “好的,谢谢你的提醒!”
  杨红玉拿上蜡烛和蚊香,急速返回了卫生院门口。
  门卫师傅打开了门,杨红玉将车开了进去。
  车停下来之后,雨并没有减弱。

  杨红玉拿上雨伞急忙打开车后门,和大嫂子赵玉娟将李春花扶着下了车,一手为他们俩撑着雨伞,走进了漆黑的门诊大厅。
  还好卫生院的一个屋里微微的蜡烛光照出了窗外,杨红玉来到门口连续敲了几声,急忙喊到“医生,麻烦你给我媳妇检查一下,她可能要生了。”
  听到屋里的医生说:“你怎么知道要生了?”
  “他肚子疼的厉害。”
  “你不要着急,肚子疼的厉害,也不一定要生了。今天,我们值班的正好是妇产科的李医生,让他看一下。”
  杨红玉听到是妇产科的医生,心里也平静了一点。
  “太谢谢你了。”
  外面的雨淅沥沥还下个不停,杨红玉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看着李医生穿着白大褂走出来还有不耐烦的样子。

  杨红玉急忙走上前去,“李医生,麻烦你给我媳妇检查一下吧,是不是要生了?”
  李医生来到了病室说:“现在停电了,还没有蜡烛。”
  杨红玉急忙说:“李医生,我买了蜡烛。”
  随后,赶紧拿出打火机点了两根蜡烛。
  漆黑的病室被两根蜡烛照得似乎很亮堂。

  “几点肚子疼的,先躺在床上,我看一下。”
  “好的,谢谢你了。晚上在家10点就感觉肚子疼,我们就来了这里。”
  说话的同时,杨红玉拿着毛巾擦了擦李春花脸上的雨水,和嫂子赵丽娟把他扶上床。
  杨红玉明白,李春花怀孕期间已经托人做了两次检查,知道春花怀的是男孩,心里也是格外的高兴,但是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更是着急,他守护着妻子,一时也不敢离开。
  医生来到李春花床前,“把衣服脱掉,我检查一下盆腔开了没有?”

  大嫂赵丽娟帮着李春花脱掉了衣服。
  “盆腔还没有张开,你们不要着急,再等一个小时看看吧。”说完医生走出了病房。
  杨红玉和大嫂坐在李春花床前,静静的等待着时间每分每秒的过去。
  此时,杨红玉转身走出了病房,来到门庭前面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支烟,外边的雨还没有停,只能抽着烟在屋内的走廊里来回走动。
  我这么倒霉啊,今天晚上停电,万一有个什么事,可怎么办呀!
  医生也不能在爱人的身边,红玉心里更着急,再去找医生,免得人家烦。
  三个小时,杨红玉在门口来回走动,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只是知道两盒烟抽完了,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此时杨红玉靠在一个门上,想休息一下,突然听到大嫂的喊声。
  “红玉,来电了,你赶快找一下医生,春花肚子又疼了。”
  杨红玉听到来电了,担心的一块石头顿时落了地,又敲开了医生的门。
  “医生,麻烦你再去看一下吧。”
  医生也猜测到已经要生了,端着一盆医疗器具来到了病房。
  杨红玉站在医生的身旁,看着躺在床上的春花难受的样子,心里也既是担心又是着急,多么希望她熬过这一关。
  李医生是妇产科的医生,接生技术肯定没问题,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似乎又平静了很多。
  李医生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忙碌,凌晨5点,孩子顺利降生了,听到孩子“哇哇的两声哭叫,红玉的担心就像一块石头顿时落了地。

  旁边的大嫂子赵丽娟也松了一口气。
  “红玉,孩子一出生就经历了风雨,今天刚好八月一日,起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吧。”
  红玉红着脸说:“嫂子,名字我已经起好了,乳名就叫‘铁柱’,大名字叫‘海涛。”
  大嫂说:“叫铁柱有什么说法吗?”

  红玉说:“我就是希望他的身体像铁一样坚硬,在家起到顶梁柱的作用。”
  “嫂子,你说什么名字有纪念意义?”
  丽娟说:“我感觉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又是个男孩,以后当兵肯定能有出息。”
  “嫂子,咱们一个农家孩子,去当兵能有什么出息。”
  红玉:“你可不能那样说,铁柱当了兵,万一能当个干部,可是咱老杨家的福气,咱们村子里还没有在部队当干部的。”
  红玉又说:“那要等到杨家祖坟冒青烟的时候吧!
  不管怎么样,孩子健康听话,我就满足了。”

  丽娟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春花,“春花,孩子挺好的,你休息吧!”
  铁柱的顺利出生,意味着杨红玉一家幸福时刻的到来,那“哇哇”的哭泣声,唤醒了杨红玉,也驱赶了他的满身疲惫。
  杨家寨是一个不足50户人家的小山村,坐落于一座山的脚下,村前山脚下的那条小溪清澈见底,还不时地发出叮叮咚咚的唱歌声。
  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的色彩展示出山的美丽。
  优雅的生活环境铸造了人们的勤劳与善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堪称为一家人。
  正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山庄,一个男娃的出生,打破了山庄平时的那份宁静。
  多少年来,由于村庄的偏僻封闭,这里的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总认为家中没有儿子,就没有顶门立户的人。
  杨红玉在山村中堪称一个大家族,哥哥杨红林有两个儿子,两个姐姐都有一男一女,而自己有三个女儿,总感觉没有儿子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更会让人见笑。
  父亲杨景和更是为他着急,担心杨红玉断了“烟火”,还不喜欢入赘的这种婚姻方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杨红玉才产生要四胎,生男孩的想法。
  如今已经圆了自己那份梦,也不再为父亲的担心而纠结。
  春花在卫生院期间,红玉更是寸步不离地陪护在李春花母子身边,嘘寒问暖地关心她。
  早晨,下了一夜的雨刚停了下来,杨红玉就跑到了医生值班室。
  “医生,麻烦你过去一下,看看孩子怎么没有吃奶呀!”
  “你一个男人,就老老实实在那里守着,我有自己的安排。”
  一句话把杨红玉说得脸通红。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医生告诉杨红玉可以回家休养去了。
  8月4日下午,天气晴朗了,杨红玉用电动三轮车将李春花母子俩接回了家中。
  乡亲们听说李春花生了个男娃,都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红玉,这回可以挺直腰杆,抬着头走路了。”
  “这回红玉家里又有接班人又有顶梁柱了。”
  人员之多,众说纷纭。
  但是,大多数还是为李春花生了个男娃而高兴。

  在杨家寨凡是妇女生孩子的,四邻八舍一个月之内,都不去看望。
  到了9月1日这天,杨红玉家本来不大的小屋子,挤满了来看望的乡亲,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有的人拿来了鸡蛋、有的人拿了一包红糖,还有的人拿来了儿童服装,看到乡亲的热情,让李春花备受感动。
  “哎呀,你看这孩子虎头虎脑的,真有个福气相。”站在一旁的一位邻居说道。
  “红玉嫂子,赶紧给孩子起个名字吧,不然会耽误上户口的。”

  春花说:“秀莲,名字已经起好了。”
  “叫什么名字呀?”
  “乳名叫铁柱,大名叫杨海涛。”你们这个名子行吗?
  “难怪,咱们5月份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看你的心情是那么高兴,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是男孩了。”
  春花笑着说:“上面已经三个丫头了,这次应该是男孩了。”
  “红玉嫂子快说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秘诀,还是去求佛烧香去了。”
  “看你说的,咱们虽然是山村人,也不可能相信那种迷信思想。”
  大家围着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十分热闹。
  早就期盼抱曾孙的杨景和更是高兴不已。
  赶紧杀掉了家中的老母鸡熬了汤,送到了红玉家。
  每当送食品的时候,总是先把孩子看一番,每当看到孩子,躺在床上头能来回摆动的时候,出了家门逢人就夸,处处炫耀铁柱的“技能”,这孩子长大后肯定很有力气。
  8月16日,这天天气格外晴朗,院内的大树上引来了几只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喜鹊的出现与欢叫意味着一个家庭喜事连连。

  好客的杨红玉,为了答谢乡亲的热情,他将自家喂养了近一年的猪杀掉,还专门到镇买了鞭炮,不足100人的小山村,都聚集到杨红玉家中。
  杨红玉拿出了平时酿制的米酒,热情招待大家,把两条鞭炮挂在院子里一棵树上,在人们吃饭之前放了起来,“噼里啪啦”声音震得小院好热闹。
  鞭炮响过之后,春花抱着铁柱穿梭的人群之中,向前来的乡亲致谢,大家享受着那份快乐。
  山村环境的优美,乡亲的温馨祝福,一定会为铁柱将来的飞煌腾达注入活力。

  杨红玉一家十几口人,看着铁柱那圆圆的脸庞,荡漾在幸福之中。
  农村的春节期间是最热闹的日子,曾家湾请来了唱大戏的人员。
  腊月二十,虽然进入了冬季,但是南方的天气并不像北方那样寒冷。
  早晨杨景和老汉穿着棉衣来到了杨红玉家。
  红玉看到父亲来了,立即问道:“爸爸,家中有什么事吗?是不是年货还没有备齐?”

  杨景河说:“咱们山里人过年,就是杀猪宰羊的,其他的没有什么啦。我听说曾家湾请来了唱戏的,我想带着海涛去看戏。”
  杨红玉听说父亲要带儿子出去,立即说道:“爸爸,海涛刚五岁,一个小毛孩子看戏也不懂,你就不要带他去了,如果你想看,自己去吧。”
  杨景和听到红玉这么说话,就发脾气了。
  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我也没有看过几场戏,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再说让孩子出去见识一下世面,有什么不好的,你40多岁了看过戏吗?”
  红玉知道父亲的脾气倔强,几十年在家都是说一不二的人,但是,他还是心疼孩子也不得不和父亲说了。
  “我这么大年纪是没有看过戏,更没有看过电影,咱们这里不是山区吗?没有那个条件,再说天气这么冷,去曾家湾也不方便。”
  “难道我还不知道天冷吗?再冷我也不可能冻着我孙子,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我就是要带孙子去看看。”杨景和大声说道。

  红玉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再也不吭气了,那是自己的老父亲,心里生气也没有办法,随后关上门,转身出去了。
  春花看到红玉有些生气,跟在后面问:“红玉,你又和爸爸闹什么了。”
  “这么冷的天,爸爸非要带铁柱去看戏。”
  “你也知道咱们家老头那种怪脾气,谁也说不了他,那就让他去吧。”
  杨景和看到红玉不高兴的样子,自己一直在唠叨,“你老爸想做事,还轮不到你管我。”

  说完之后,走出了屋门喊道:“春花,给铁柱找件厚衣服穿上。”
  春花多年来知道爸爸的性格,也没有吭气进屋拿衣服去了。
  “铁柱,来把衣服穿上,你爷爷带你去看戏。”
  铁柱也不懂看戏是什么,只要听到跟爷爷出去就高兴,伸开两只小胳膊穿好了衣服向爷爷身边跑去。

  爷爷顺便抱起了铁柱,“铁柱,今天爷爷带你出去看大戏,高兴不高兴呀?”
  铁柱亲着爷爷的脸、搂着爷爷的脖子,说:“高兴,我就是喜欢和爷爷出去玩儿。”
  “给你妈打声招呼,咱们走了。”
  铁柱转过头高兴地说:“妈妈,我和爷爷出去喽。”
  出了村庄之后,杨景和感到了一丝的寒冷。

  虽然杨景河走习惯了山路,但是抱着五岁的孙子,走了一段路之后,还是感到了两只胳膊的酸痛,然后放下了海涛背着他。
  隔辈人对孩子的宠爱就表现在这里,在爷爷后背上的铁柱,也感到十分的好奇,两只小腿不停地踢来踢去,弄得杨景和走起路来东摇西晃,即使这样,他还是没有制止孩子的这种淘气。
  短短的3公里,山路的凸凹不平,一片碎石,一片沙,走起来是相当的困难,不知道杨景河背着孙子走了多长时间,来到曾家湾时全身出满了汗水。
  当他放下海涛后,恨不得找一块地方坐下来休息。
  铁柱看到这样的场面,精神头马上来了,立刻跑的无影无踪了。
  当杨景河发现铁柱没有在身边时,就着急了一边寻找一边大声喊,“铁柱,你在哪里?”
  偏僻的小山村,对于看戏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前来看戏的人可以用人山人海来比喻。
  杨景和没有心思去看戏,只是在茫茫人海中来回穿梭,寻找铁柱的身影。
  前来看戏的人,杨景和不认识,人们更不认识铁柱,刚刚卸了汗的杨景和,头上顿时又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杨景和转了整个场地,始终没有找到海涛。
  一位看戏的人看到杨景和着急的样子,顺便说:“西北角有一个卖小孩玩具的,那里有好多小孩。”
  杨景和急忙走了过去。
  果然,这里围满了男男女女的小孩,在不停地玩弄着摊主的小玩具。
  杨景和走过一看,海涛拿着玩具手枪和坦克正聚精会神地玩弄。
  杨景和上前一步拉起了铁柱的胳膊,即使这样,再大的脾气也没有对孙子发出来。
  “铁柱,你可把爷爷急死了。”
  铁柱手里拿着枪,对准爷爷“啪啪”的开枪。
  “爷爷给我买这只小枪和那只大枪。”
  对孩子的宠爱,杨景和在这个时候没有一点的吝啬,毫不犹豫的满足了孙子的要求。
  “走吧,爷爷带你去看戏。”
  “我不去看戏,我就在这里玩。”
  “好,好,好,爷爷就在这里陪你玩。”
  杨景和看着铁柱拿起这个,又拿起那个,把摊主的玩具翻了个底朝天,杨景和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也没有给予说服。
  摊主对孩子的一阵乱翻,脸上表现出了不满的情绪。
  “我说老乡,你不要不高兴,这是孩子的天性,你不要在意孩子把玩具弄坏了,再说弄坏了,我买下不就行了吗。”杨景和在旁边说道。

  这句话让摊主心里也是不高兴。
  虽然孩子没有听明白其中的含义,但这一举动,给孩子在心里埋下了做什么事都不在意的阴影。
  这时候的海涛似乎在这个摊点玩够了,站起来拉着爷爷的手指向另一个地方。
  杨景和肯定顺从海涛,拿着两支枪问:“海涛,你你又想去哪里啊?“
  铁柱并不知道去哪里,但是他用小手指卖糖葫芦的摊位。
  杨景和耐心的给孩子说:“铁柱,这是糖葫芦。”说完之后,顺便摘下来一串递给了海涛。
  然后,爷爷牵着海涛的手向戏场走去。
  看戏的人,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此时杨景和穿过人群来到了距离舞台很近的地方,把海涛抱了起来。
  “大爷,你把孩子放下来,你这样影响了我们后边人的看戏。”
  听到后面的喊话,杨景和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欠妥,也没有吭气,抱着海涛向人群外走去。
  对于老年人看戏,是一件情有独钟的事情,但是为了孩子,杨景河不得不舍弃了自己那份爱好,来满足了孙子的需求。
  上午的第一场戏结束了,杨景和能不能满足自己多年没有看戏的那份爱好,是否要继续看下午的戏,看来,这还要取决于海涛的意愿了。

  一上午,不但没有看成戏,找孩子、买玩具错过了大部分的时间,不到20分钟的看戏时间,真是让杨景和这位老人揪心、伤心、着急。
  虽然杨家寨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人们生活贫困,但是,铁柱是在家人的期盼中降生,一家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从没经历过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艰难时刻。
  铁柱的童年,无时无刻都得到了祖辈的宠爱,十几年的生活,祖父对铁柱在生活上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每天遛弯带着他,晚上睡觉要抱着他,自己的零食舍不得吃也要给他,铁柱从不离开爷爷半步,和祖父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了和父母的那份感情。
  铁柱在爷爷的呵护下渐渐长大,一次,铁柱在玩耍的过程中,不慎摔倒鼻子出了血,爷爷看到后急忙上前抱起了柱子。孩子没哭,他反而流出了汗水。
  岁月就是一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

  铁柱长大了,刚刚升入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爷爷一天见不到就担心和着急。
  “红玉,铁柱这几天也没有回来呀?”
  “爸爸,铁柱已经大了,他每天去上学,没有时间过来。”
  一天的下午,天即将下雨,杨文良拿着一把雨伞来到红玉家。

  “红玉,拉着我去学校给铁柱送雨伞去。”
  “爸爸,柱子上学的时候已经带上了。”
  一次,杨文良突发心脏病,杨红玉把他送到了卫生院检查诊治,十几天,每天打点滴,中药喝了足足一大盆。
  “红玉,铁柱不就在这里上学吗?拉着我去看一下。”
  “爸爸,铁柱不在这里上学。等咱们回去以后,让柱子回家看你吧。”
  几天后,杨文良从医院回了家,他执意要让红玉把正在上初中的铁柱接回来。
  红玉对父亲的安排,心里似乎有一种不祥征兆,赶紧开着三轮车去了学校,找到了班主任。
  “贾主任,你好!我是海涛的爸爸,他爷爷病重,要想看看孙子,我把他接回去吧。”
  “好的,海涛正在上课,我过去喊他一声。”

  “贾主任,你不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我担心他的精神一时受不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