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地产风口中的泡沫
作者:
夏天安然的风
我叫黎晴岚,来自于岭南地区的一个有山、有湖、有江的小城市。
对于初代文科生来说,当时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是扩招后第二届毕业生。
当时没有像彪哥这种专门做升学规划信息渠道,高考报考志愿基本上等于盲报。小学时候,我是很喜欢建筑的,其实应该说是很喜欢建筑设计,当我见过一句话“建筑是凝结的音符”,当时我真的觉得太震撼了,我想怎么还有文字可以如此精准地这样表达出我心中所想的。
我初中到高一成绩还不错,都是班上名列前茅,但高二文理分科,盖房子读土木,给排水、强电弱电……但我的物理都学得都不行,不足以让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更别说当时父母就完全不知道,原来想读建筑设计,是要艺考,对于他们来说艺考根本就没概念,父亲就自作主张地帮我选择了文科,美其名曰,学商科好就业。其实,对于我这种根本没什么商业天赋、政治觉悟又不高的人,去读个商科,真的太难了。
虽然我一直以来文科都是强项,语文基本不用学,写作文基本都是范文,英语考试就从来没低过145的,但政治和历史我实在喜欢不上,一来我家没什么政治背景,连体制内的亲戚都少,根本没学习参照,二来我最讨厌历史,死去的人、过去的事,除了死记硬背外,书本那几行字根本体会不到当中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书中的几行字,便是他们的一生了。
我不是没有想过文转工,只是我晚生了20年,换现在连个麦、6999抢个名额就可以专人一对一了,当时的我信息不畅,根本不知道路径应该如何走的。
只看到当时我那所学校有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括号内是划重点,我就坚定不移瞄准了这个院校这个专业,我觉得应该是我能接触到理想中的职业离得最近的一次了吧。
我翻了所有的报考目录,只要是有工商管理(房地产方向),全部都打了勾,我也不管是什么城市或者是离家多远,只要有,我都郑重其事地填进去了。
最后,我的分达不到这个理想的专业,但我填了服从调剂,于是我还是能到报考的学校,一线城市的双非二本的本科生,只不过,对于工商管理,这个有点像临时搭建戏台班子、又有点像糅合万金油,什么都学又什么都不精的专业,我真的一无所知。
读了两年我发现,这个专业是专供家里有厂的人、家族企业的人回去接班用的,不适合我这类三无人员,没钱没企业没资源,同时,由于不是工科背景,就算真的进了厂企,真的去做所谓的管理,下面的人不会听,上面的人不会信,进厂的话也必须是从低做起,从细做起,精细化管理,否则,很容易在生产上出问题,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可不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能担当。
像我这种普通家庭,小镇出身,没任何社会资源的人来到大城市,所读之专业,所掌握的技能,并不能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面安身立命,父母是指望不上,甚至他们连大城市生活经历都没有,不能提点我些什么经验之类的。
那一刻我知道,未来的路只能靠我自己去努力,族望留原籍,家贫走四方。
这个城市有一座标志性的山,山顶风景很美,登高时我曾经无数次看着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华丽璀璨,我总幻想终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
进入这行纯粹因为偶然,当时只隐约知道这行能赚钱,只是没想到后面是这么能赚钱的。
家境不好,大三、大四的学费不是借的,就是政府给的高校补贴(大学本科在校期间每年有资助)。虽然学费有承担,但生活费只能靠自己,我还记得当时是窘迫到什么程度呢?眼看着大二就要结束,大三马上就需要社会实习了,我连属于自己的手机都没有,填联系方式都是写隔壁宿舍同学的,然后让同学找我。
不行啊,这样的人生,我必须靠自己去改变。
但当时勤工俭学的摊就只有那么几个,论家贫或者关系,我这种小透明远远达不到申请的条件,我也尝试去家教中心举牌啊,但拼不过当时最有名的双一流大学是师范专业,请家教还是找这种老师预备役吧,因此,我只能找社会上的各种兼职公司。
辗转被坑了几次后,我最终在家电行业促销、超市促销和房地产促销中,尘埃落定在房地产行业上,再一次靠近了我所喜欢的行业。
当时我选择的理由很简单,在某次兼职下班后,我在最着名的城市大道上走错方向,和同学反复走了很多次后,猛一抬头发现,大道两边都是新楼盘,都是挂着“售楼部”、“精装上新”之类,我仿佛看到这个城市在生长的节奏,于是乎我想,如果毕业了,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售楼部找到一份工作应该不会太难吧。
于是,我成为被班上一个富二代戏称“兼职之王”的日子开启了。
大二时候周五下午一放学,我就必须坐上最快出市区的公交车,当时学校还是在所谓的郊区(经过20年发展的市中心位置),抓紧了这一把时间,还能在目的地附近坐着吃糯米鸡,如果遇上老师拖着不下课的话,我就只能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站着吃完我早餐前打的糯米鸡,这一段相当长的奔波的日子,令我日后都十分惧怕看到糯米鸡。
当时做兼职的地方是市中心新兴热门板块,即将要打造成为这个城市地标性的豪宅区,因此,需要大量的学生兼职人员做派单。
我当时也是找到外面的兼职公司,还被克扣了200元的报名费才获得这个工作,而且头五次的资薪还要被抽佣50元,其实当时的日薪就只有200元。但这个钱,已经足够我在学校的饭堂里面吃一周了,免去周一到五坐在教室里面惴惴不安的听课。
担心上顿没下顿的感觉不是老一辈独有,在我这种80后同样经历着。
我是那种老实胆小又很好管理的人,基本上给到我的单张我都是傻傻地派完的,而且,当时的销售部经理要求我们必须背下来跟客户推介的来来去去几句话,我都烂熟于心,谁还不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优秀毕业生啊,背这几句话又有多难。因此,每次他抽查或者是巡点看我们有没有偷懒扔了单张就跑,我都是被看到乖乖在岗好好做事。
当时我跨区选择这个楼盘最大的原因,是他是可以当周的周日晚结算工资,然后,当我拿到这周的工资400块回到学校,赶在9点前到饭堂进行充值,以确保我能在未来的五天里,都可以坐在教室里面安心听课专注我的学业。
在某一个周日晚在派发完工资后,他单独留下我,跟我说,“从下周开始,你别去兼职公司了,直接过来找我,我直接给200元给你,另外,每拉一台客到售楼部,我额外给你50元,拉客的和底薪都是周日晚一并结算。”
我听完就差没当场下跪磕头,感激流涕,他自己应该从未想过,他的这个不经意的善意举动,可以帮助到一个贫困的大学生。
这一段的经历,当中省略了无数次,我所受到过的苦难和不公平待遇。
天寒地冻我还在街角派单,几度的低温还下着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我手完全冻僵了,泡热水里很久都没知觉那种。酷暑难耐我也要在路边派单,沥青柏油路被晒汩汩冒烟,黑几个度是正常,甚至有几次差点中暑了。还有,在这繁荣都市豪宅区,来往人群都是那种西装革履、衣香鬓影的高端人群,那种掩鼻和白眼,城管的阻吓与追赶甚至收走单张不让派,城市清洁工的辱骂,我的自惭形秽和狼狈自卑。。。
当然,就算在售楼部里,也不是事事平安如意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未能完成绩效的销售员,经常会对像我们这样的兼职大呼小叫,或者在请教的时候甩脸色,反正就用各种手段来贬低你打击你,来凸显自己优越。
人生的路,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立下目标后,我就致力往那个圈子靠。
当时,遇到一个十分醉心这个行业的一位同学阿华,他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当时这个行业属于方兴未艾,百废待兴,从未有人走过来的路,一切都充满着各种可能性。阿华他很能将所学的融汇贯通,加上他自己独有的见解,不但如此,他还对市场具有非常灵敏的触觉,而且,对市面上的楼盘,房企如数家珍,理解得十分深刻,很难不怀疑他背后有高人指点,他是全方位为了进入这一行做好准备的,而且,和他相处你真的能感受到他巨大的热情和能量。
他是这个城市下面的四乡人,家境比较好,为人慷慨不计较,基本有很多理论知识书本啊、笔记啊、甚至自己搜寻到的资料啊,都倾囊相授于我,或许,是感受到同样的一份热爱吧。
大三学期开始后的某天,他跟我说,“你那个豪宅区的楼盘还有做吗?”其实,去到这个时候,那个楼盘基本上是尾盘阶段,不过由于一直卖得不错,而且,那个销售部经理也是比较仁义,也愿意继续花钱请兼职(当然花的又不是他的钱,多一个人用他肯定无所谓),但我知道离他结束用兼职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马上就面临断粮,同时也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压力,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我听到这样一句话,顿时,觉得对方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我的天使。
我低头小声地说,“已经尾盘了”。
他说,“那你下周开始不如跟我去另外一个地方吧,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通过他们的面试,不过也去看看吧,他们现在是新盘,而且,老板是做了一系列的项目,都比较需要人。”。
我非常庆幸当时的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跟他去看看,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反复模拟各种问题和我的应答。当然我知道,我有我这位热心朋友的背书。
从这一刻开始,开启我在这一行长达20年的经历,这间房企被称为地产的旗舰,这是后话。
这个是一个位于新发展城市主干道上的楼盘,背靠一个全国闻名的专业市场,每天大货车进进出出,货如轮转,人流如鲫,无论是商家,小贩,送货拉货,甚至街边卖盒饭的,都能在这个地方赚到盘满钵满。
老板好眼光,当时他的企业发展如日方中,一日千里,势头十分迅猛,要钱有钱、要才有才。
因此,在那里附近的楼盘也不难卖,唯一的缺点就是进去的路不好走,整体看上去也不是太差,面对的是城市中的一片绿州(当时城市哪里不是绿洲,哪哪谁都是一遍待开发的样子,嗯,这个就是房地产策划的功力了,这个也是后面我陷入万恶之渊的境况),要价也不高,五盘联动追规模,所以,到处都是一派繁荣兴旺。
从笔直的主干道转入弯曲的林荫小道,路是越发的变得崎岖不平,坐着摇摇晃晃的电动改装三轮车,我像那些踏上去旧金山掘金的“猪仔”一样,来到了位于万亩果园中间的售楼部,见到传说中的那位销售现场经理陆翩翩,一位年约40岁潮汕的女人,两颊黄褐斑、蝴蝶斑被厚厚的粉底掩盖。
她看到我们,笑着说“你们来啦。”。
眼神余光打量了一下我,问阿华“你同学啊?”,面上的表情仿佛被粉遮盖着,看不出喜恶。
“是的!”,阿华很热心地帮我隐瞒,我非他的同班同学,阿华见陆经理没有回应,又补充道,“我的同班同学”,这时候,陆经理才面露笑容,点头招呼我们坐下。
她考核的内容非科班的多,更多的是接人待物,人情世故之类,同时,也十分体验是否具有服务意识和服从性考验,幸亏我的答案都是她想要的,她满意地指引我绕过前台背景墙,到后面的一排办公室,她说,“你在这里稍等一会,还要见见我们的项目总。”其实,我知道请不请一个那么小的兼职其实是她就可以说了算的,但流程上还是必须要尊重项目总。
一墙之隔,里面就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场所,里面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我大学失之交臂的专业方向啊,我是怎样才可以实现我心中的夙愿呢?
我要留在这里,死皮赖脸地一定要留在这里。不能放出去啊!!!
“小马,你待会也见一下这个兼职。”陆经理示意我和那位马经理也打个招呼,只见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她当时应该马上准备临盘,我惊叹道,“你是不是要生了,怎么还要上班啊?”
小马,售楼部另外一位销售经理,也是潮汕女人,当时是集团里面最年轻的一位销售女经理,前途无量。一个十分高大,骨架也大的女销售路过,边笑嘻嘻地打趣道,边伸手去摸了摸马经理的肚子。
“哎呦,好大啦,你过两天要出来了吧,你妈都不疼你的,现在都还不休息,还在跑来跑去,难道你就是传说中的那只跑出的马仔?”
马经理也笑笑说,“快了,就应该是这几天发动了,哪里有休息啊?我刚刚还去了现场。”
骨架女吓了一大跳,一脸惊讶地说“你刚去完工地啊?你怎么上去的啊?”
“就这样上去啊,带客跟他们一起上去的。”
“去最新的一栋还是已经收尾的那一栋啊?”
“去新的一栋啊。”
“撞鬼罗,你点上去啊?坐笼lift(初代的人货梯)啊?”吓到骨架女白话都飙出来了。
“是啊,你们怎么上我就怎么上罗。”马经理笑着走开了,她示意我跟她入会议室面试。
骨架女吐了吐舌头,表情一副“都生了还这么拼干嘛”的表情吧边走开了。
马经理示意我坐下,她笑着和我说,“你都看到了,做这一行是这样的,如果你没做好准备,就不要来了,我也是大学本科的,比你早三年出来,当初我也是想要下工地,女孩子不行吧,但这一行没有说因为你是女孩子就怎样怎样的,你能坚持吗?”
我慎重地点点头,只见她在文件夹上签名,然后告诉我在里面等一下项目总,转身就出去了。
然而,这天我等到六点,都没有见到所谓的项目总。
马经理示意我先回去,说会电话通知我,她安慰说,只是欠项目总的签名,但应该问题不大的,下周六九点前准时跟阿华到现场,同时她问了我的尺码,说有冬夏两季的工衣,虽然是在板房做解说员,但形象也是十分要有要求的,反复叮嘱我一定要早点到以做好准备,化个淡妆。
那个时间点,很多人鄙夷我做兼职,也很多人会嫉妒我做兼职。
当时很多本科生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都会觉得做销售是低人一等、素质下降、道德崩坏,鱼跃龙门后,最终不应该是这样的出路,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不容易,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自己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更不容易。。。
虽然我也不喜欢销售这个职位,我胆小怕事,天生不会来事,对不熟络的人不会主动打成一片,也不会主动攀谈,但这个是门槛最低又能接近我想要的从事的行业的职位,是高考盲报志愿后,获得的一个修正的机会。
对于当时的我还说,如果毕业即失业,我回到生我养我的小地方,我同样地没有人可以依靠,我可能连公平地获得自立的机会都并不多,父母已经下岗多年,温水煮青蛙般的慢慢被社会淘汰,小地方本来好的岗位都不多,基本上都是世袭制,好的岗位基本上都是上一辈的人通过可控操作,互相交换对调而来,哪里还有什么新增需求,就算有,也不是我们这种并非圈子里知根知底的人可以进去的。
由于我一直都知道我这个专业我自身并不占优势,所以很早我就在设想预谋出路。
我一早就不敢想自己是天之骄子,我只求能养活自己,能在这个城市立足,能有一段新的,好的人生罢了,能在读完大学之后,还能重新能选择的机会,是一种幸运,为了读高中,我选择离家远的高中,为了读大学,我又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为了能就业,我又选择了不太喜欢的职业岗位,我就不能为了自己好好再选择一次吗?
因此,在当时的我来说,是属于降维打击。
当时很多人都会为我觉得惋惜,觉得像我们这样的毕业生应该要找到所谓的管理层工作才是专业对口,才对得起自己的四年所学的专业,才是政治正确的。
当年十分流行一个岗位,叫管理培训生,说得非常好听,就是从低做起看具备哪方面的优势,然后重点培养成为管理人员,都需要进厂,都需要从最低职位做起,而且也需要轮岗,不同部门之间轮转,基本一签就三年,然后三年都是拿着部门最低档的工资,脏累差苦忙,然后呢?三年后又以各种不合理的要求,继续压榨吗?这个对于我来说,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地产呢?当时这个行业朝气蓬勃,正处于上升通道中,以我当时的认知,我实在想不出有比这个更好的行业和职位了。
不,在我还未这样的实力之前,所有的选项而非选择,我只能步步为营,一步一步的地向我的目标去进发,我知道我来是做什么的,我是为了什么。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有些人只是为了生活更好一点,能让自己父母更好一点,这些,何尝又不是我都想要呢?只是,我始终记住自己来时的路。
克服了心理上的包袱并不代表自己就能各样都能做好,非科班出身的我,总觉得低人一等,总觉得有那么几科没得选修是自己的过错,自己像一个不及格的半成品就被推出市场了。
因此,我反复去借阅很多关于这个行业的书籍,当不需要做兼职的时候,我便躲在图书馆里面,地产每个环节都务求详细琢磨,我不能让别人看出其实我不是这个专业的,强大的生存欲望令到我那段时间足足借阅了快100多本专业书籍,疯狂地恶补相关的知识,我并不是不考了大学就不读书的人,我的平均绩点都是4.0的人,而且,是在我周五一放学就去做兼职,周日晚上才回校的人来说。
对于初出社会的新鲜人,我处处感觉新奇,同时,也觉得赚到大钱这些都离自己好远。
周六很快就到了,我不敢怠慢,五点多就已经起来了,因为室友们都不喜欢我经常早出晚归影响到她们作息,因此,我拿了东西就到图书馆候着。静谧的校园角落雾气正四散,逐一慢慢亮起的灯光,要考研的学生也如我般零散地离开宿舍,他们路过我身边的时,我感叹,我发自内心的羡慕他们,他们有人帮忙遮风挡雨,有人帮忙负重前行,而我却只有我自己。
按约定时间,我和阿华等几个同学就一起出发到达了楼盘售楼部了,她们在开早会,陆经理见到我们边笑着走出来,招呼我们在某一张洽谈桌坐下,说稍等一下她,她路过我身边,拍了一下我,跟我说,“你去会议室那里找码数合适的工衣换上,等等再见一下项目总。”我点头起身按她说的照做。
“你是谁?你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穿楼盘的工衣?”一把很粗犷的声音吓我大一跳,一个中年男子怒气冲天地指着我问,我猜,他若不是项目总,也是会比陆经理高级的位置的人。
“刚刚是陆经理叫我过来换工衣的,我是今天新来的兼职。”一脸懵逼的我忙不迭说。
“你叫陆经理过来找我。”
“嗯嗯嗯。”
我走出去找到陆经理,陆经理一路小跑过来,她还体贴地关上门不让我们听到。
隐约听到“谁批准的啊”、“不是说一定要等我回来再见一次吗?”、“现在就是人数超了,你自己去解决这周的问题”……
我想我应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去洗手间把衣服脱下来叠好套进袋子里,放在会议室原先取的位置,放好,会议室里面有个业绩排行榜,上面有全体销售的单人照,照片上个个都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一派成功人士的模样,我感觉我可能会没缘于这个行业了。
“你怎么把衣服换下来了呢?不是叫你换好衣服吗?”陆经理推开门走了进来,惊醒正在望得出神的我,“你看什么啊?业绩榜啊?你看了什么问题出来啊?”
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被打倒的我,反正都应该留不下这里,我直说什么又何妨。
“整个小区总规划呈阵列式规划排布,现阶段组团是东区,在售组团为花悦、花乐和花香组团、楼栋约为20栋,项目现阶段主要出货面积段集中在89-130㎡,套均大概是35-55万,单价约3800-4000元/㎡,业绩最好的是钟小姐,她每周大约成交10-12套约500万,按这个速度推测,她本月的月销售额约为2000万左右,当然,我希望未来销管冠这个位置会有我,业绩最差13名销售员当中排在末尾的是肖生,他本周成交只有3套,共165万,中位数的同事每周约能成交7套,约315万/周,1260/月,按现时这个速度推算,本月项目现场整体销售额约为1.6亿左右。。。”
“肖生不是销售最差的,他是我们的项目财务总监,他也可以负责带客成交的,他主要是服务关系户,我们公司是很重视营销的一间公司,无论什么岗位,只要你是有朋友想买楼的,都可以介绍到公司来,我们照算佣金给到你的(那个时候还不是俗称为全民营销的时代)。”
刚刚那个赶走我的男子再次突然出现,我可以肯定,他就是项目总。
他神情很凶,不言苟笑,一丝不苟的装发,果断利索,刀削般样子有种地狱判官的感觉。
“照你的说法,那你觉得我们楼盘的业绩还能怎么样提高呢?”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