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重塑

作者: 八宝

  2007 年 9 月 14 日,在大坝镇政府大门前,一个身材挺拔、面容清秀的年轻人静静地伫立着。他叫杨晓,刚刚走出黔省最负盛名的学府,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来到这里成为大坝镇今年新招录的公务员。
  杨晓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家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当属他那位因时代变迁而不幸被划为地主阶层的教书匠爷爷。然而,这位爷爷早在杨晓的父亲尚未懂事之时便已离世,只留下些许模糊的记忆和传说。
  正因如此,杨晓是不折不扣的“三无”人员——既没有雄厚的财富作为支撑,也缺乏强大的权力背景庇佑,更谈不上什么深厚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注定只能埋头苦干,如同任劳任怨的牛马一般。
  此刻,夜幕逐渐降临,时针悄然指向傍晚时分。此时正值饭点,镇政府食堂里热闹非凡。一张张餐桌旁坐满了人,大家谈笑风生,气氛热烈。只见一个个红光满面的身影交相辉映,显然是在宴席间畅饮了不少“八加一”(酒)。
  就在这时,席间突然有人提起:“今天是不是有新人来报到啊?我好像听说是个挺年轻的小伙子呢,就是不知道这人究竟怎么样……”这句话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众人纷纷将话题转向这位即将到来的新人身上。
  “是哈,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听说还是个本科生,哪像我们那个时候,清一色的中专生,能有个大专生就不错了,哪个本科毕业的愿意到我们这些穷咔咔来嘛。”酒桌上响起一道声音。
  “管那么多干啥子,本科毕业又怎么样嘛,还不是得向我们这些老家伙学习学习,是不是哇?”
  “对头对头,管他的,喝酒喝酒,今天不醉不归。”
  与此同时,大坝镇政府门口,杨晓拿出表面磨得光亮的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号码是在面试培训班上的同学何松给他的,同样是今年新招录的公务员,不过在另一个乡镇。
  “喂,是米吉昌米哥吗?我是何松的朋友,我现在在大坝镇政府门口,他让我到了打你电话。”
  “嗯,知道了,你在门口等我一会儿,我来接你。”电话那头说道。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白色短袖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你就是杨晓吧,你好,我是米吉昌。走,我先带你去办公室,书记镇长不在,先去和部长报到。然后再到食堂吃饭,这会儿正是吃饭的时间。”米吉昌很是热情的说道。
  “行,米哥安排就好。”杨晓在后面跟着说道。

  大坝镇的组织部长其实就是组织委员,大家为了体现尊重才叫部长,名叫胡有波,看着年纪不大,三十出头的样子,满脸笑容。
  “嗯,小伙子看着蛮精神的,你从学校毕业就考上了公务员,刚来机关可能会有不适应,要多学多看多做。不懂的可以问一下米吉昌,他比你早一年到镇里面,很多东西熟悉得差不多了。你先在综合办公室呆着,等书记明天从县里面回来了我再带你去见一下书记,看他怎么安排,这会儿先去吃饭吧。”胡有波说完起身就走出了办公室。
  “好的,部长,您慢走。”杨晓连忙起身说道。
  “走,我们吃饭去。”米吉昌看着胡有波走远后说道。

  大坝镇的政府食堂就在大院的右手边,很近。杨晓刚一进食堂就有几道询问式眼光打量着他。
  “这里,米主任,我们刚开始吃,这位是新同事吧,来一起。”其中一桌有个中年人喊道。
  “行,欧哥,不过酒就不喝了哈,一会儿还要加班写个材料。”米吉昌边说边往那桌走去,顺便还拉了一下杨晓,示意他一起。
  杨晓是不太喜欢这种气氛的,自己的酒量也不怎么好,虽然大学的时候也喝过几次,不过基本上都是以醉酒收场。这刚到单位喝醉了万一有个什么也不太好,但想到以后都是同事,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己是一个刚来的小年轻,肯定是要尊重单位前辈的,随即也跟了上去。
  “来,酒倒起,人家都说吃饭不喝酒就没得朋友,酒还是要喝的,材料可以明天再写嘛。”两人刚坐下,米吉昌面前的杯子就满满的倒上了略带一丝黄色的液体,杨晓面前的杯子也被倒上了满满的一杯。
  “这样,我们这杯酒请新来的同事做个自我介绍,大家认识一下以后工作好搞。”
  “这……”杨晓求助的眼神望向米吉昌。
  “行了,人家刚来,我们也不搞复杂了。这样他自我介绍让大家了解一下,但是就不用和每个人都喝一杯了。”米吉昌看出杨晓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饭局帮他说道,酒桌上的众人也不再说什么,看来到底是综合办公室的人,说话份量就是不一样。

  “各位前辈好,我叫杨晓,今年刚毕业,家是大河镇的,之前在黔省大学读书。以后的工作还要向在座的各位多多学习,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杨晓听到米吉昌说后立马站了起来,随即介绍着自己。
  “小杨有女朋友没得你没讲呢。”“这杯酒怎么喝?”“小杨你大学学的是哪样专业安?”杨晓刚一说完酒桌上就响起几道声音。杨晓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耳根瞬间红了。
  “行了,行了,就这样吧,酒就表示一下就行了。”米吉昌看大家说的起劲赶紧帮杨晓解围道,不然任由这群老油条说下去不晓得一会儿会怎么样。再说这新同事第一天来尴尬的站在那里也不好,耳根都红透了。
  杨晓感激的望向米吉昌,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说了,第一次见面,我干了,大家随意。”说完杨晓脖子一仰,杯中的酒就被他一饮而尽,耳根瞬间比之前更红了,连带着脸上也出现了一丝红晕。
  “好,小伙子有前途。”
  “可以,小杨酒量好呦。”
  “不错不错,年轻人值得表扬。”

  “要得,年轻人身体好,正是喝长酒的时候。”
  看着杨晓一口气干了杯中的酒在座的也就没再说什么,反而是气氛再次高涨起来,像是杨晓完成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一般。
  最后杨晓仿佛是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衣服也湿透了,怎么回去的也不知道。只记得米吉昌叫另外的两个年轻人送他去的酒店,因为暂时还没有安排寝室。
  恍惚间杨晓响起来席间有人问起他是否有女朋友,杨晓心里顿觉苦涩。他喜欢过一个女孩,不过也只是心里悄悄的喜欢,毕竟差距太大,没有表露的必要。现在自己在这乡镇工作,以后说不得要在这里工作多久,更是没有表露心声的必要了。
  明天不知道又会怎么样,以后的工作好不好搞,同事好不好相处。杨晓心里五味杂陈,在种种心思下杨晓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杨晓从宾馆的床上醒来,头还有些痛。想到昨晚的饭局,最后不知道喝了多少酒,酒到酣处,大家勾肩搭背的兄弟长兄弟短的喊了起来。在乡镇待着的人就是这样,一顿饭一场酒就变成了朋友,心思没有那么复杂。
  心里想着昨天的种种,杨晓快速的洗漱完毕后便走路到大坝镇政府所在地。虽然说是个镇,倒不如说是一个大一点的村,只不过是房子相较于其他地方修得漂亮一点罢了,相较于发达地区来说连大一点的村都算不上。

  也就两三分钟的样子杨晓便到了综合办办公室,角落里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上面没有其他的杂物,是给杨晓准备的。从今天开始,自己便要在这个地方上班了,结局如何不知道,路往哪里走也不知道。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吧,杨晓心里想着便坐到了那张空闲的桌子面前。
  百无聊赖中杨晓也找不到什么事情做,索性找到打扫卫生的工具把办公室打扫一下。这样也好,做做杂活,先看一下其他同事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毕竟自己刚来什么也不懂,少说多做多学总是对的。恍神间杨晓看到一个人影走上了楼梯间,也不知道是去二楼还是三楼。
  就这样杨晓在打扫卫生时间慢慢的流逝,兀的一道光线从窗户那里直射进来,打在杨晓的身上,像是被人喷上一层金光一般。
  不一会儿,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上班了,杨晓一个也不认识。过了一阵米吉昌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昨晚虽然和喝了一点酒,大家也都说加什么班,没有必要之类的。不过米吉昌还是加班把今天需要的东西弄了出来,也不知道他加班到什么时候,看样子是很晚了,眼神还有些许睡意朦胧的感觉。
  “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新来的同事杨晓,以后大家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大家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办公室主任外出学习了,现在办公室所有事务暂由米吉昌负责。虽然是昨年才来的,但他也是挂着综合办副主任的,乡镇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事业身份,行政编也就是公务员并不多。
  “大家好,我是杨晓,毕业于黔省大学中文系汉语与文学专业,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懂,以后在工作中还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杨晓见米吉昌示意便起身自我介绍道。
  “好了,大家工作,小杨来我办公室一下。”米吉昌说道,虽然只是综合办副主任,但因为是负责全镇的办公往来,所以米吉昌也有自己的办公室,不大,就十来个平方的样子。

  “小杨,你在这里有亲戚什么的没?如果没有的话那只能暂时住办公楼四楼了,上面还有几间空房间,后面公租房暂时满了,有好几个单身的同事还是住一起的。不过四楼有点热,而且上厕所什么的也不方便,要到坝坝那边去了。”米吉昌问道。
  “没有,我也正在为住的发愁。既然米哥你安排了就行了,住办公楼楼上也可以的,上下班方便。”杨晓也没多想便答应了下来。
  “那行,一会儿下班了你去买点日常用品,房间是401。工作你先熟悉熟悉,不懂的可以问我,也可以其他同事。”说完米吉昌拿了一把钥匙递给杨晓,杨晓接过钥匙应了一声便回自己的办公桌去了。
  杨晓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索性把综合办及其他七站八所历年以来发的文件、简报以及大坝镇的基本情况什么的都拿来看看,办公室其他人也都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就这样杨晓一早上的时间就这样度过了,文件简报也看得差不多了。他天生看书快,而且记忆力好,当初要不是特殊原因也不至于只是在黔省读大学,虽然也是黔省最好的大学。
  下午,刚一上班,胡有波就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家纷纷打着招呼。

  “小杨,书记要对新招录的公务员开展谈话,你跟我来一下。”胡有波笑咪咪的对杨晓说道。一般新进公务员不需要书记谈话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书记突然问起这个事情。由不得胡有波多想,按惯例就是他组织谈话,安排工作岗位就行了。难道这个小伙子之前就认识书记不成,胡有波在前面有些,心里不禁泛起些许想法。
  “我们书记叫张秋文,你一会儿去的时候不用多说话,问你什么答什么就行。”胡有波想到这里在前面和杨晓说道。不管怎么样,年轻人刚来还是要提点一下的。至于认不认识书记,和书记有没有关系,那都不重要,都得留个好印象。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莫欺少年穷嘛,年轻人进步空间多,不像自己,快四十的人了,还在乡镇打转,前途渺茫。
  不一会儿,杨晓带着笔记本跟在胡有波后面到了书记办公室,抬头一看,301。好家伙,和杨晓住的房间就隔着一层水泥板。
  “小伙子精神头不错,来,坐,喝茶不?”书记边说边准备起身道。
  “不用不用,书记,我给您加点水。”杨晓急忙说道,看到书记茶杯里没水了随手拿起茶杯在饮水机里接了水,四分之三,不多不少。

  “行,你坐吧。”书记指向办公桌前的沙发对杨晓说道。杨晓也不再多说,坐了大半个屁股上去,这样刚好可以挺直身体,又不会平视书记的目光,刚刚好。
  “你叫什么名字,家哪里的,哪个学校毕业的,多大了?看你简历是党员,大学入的党?”杨晓刚坐下书记便问道。
  “报告书记,我叫杨晓,家是大河镇的,毕业于黔省大学中文系汉语与文学专业,今年22了,大三的时候成为正式党员的。”杨晓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对着书记说道。
  “哎,小杨,你坐,不用紧张,我就是简单了解一下,顺便呢对你进行一个简单的岗前谈话。”书记摆摆手对杨晓说道。这小伙子看着挺精神的,说话也还可以,早上在办公室打扫卫生的是他吧。
  “小杨,你呢,刚从学校毕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要做,要在工作中向有经验的前辈、同事学。在学中不断总结、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老话说的好,达者为师,不管是老前辈,还是和你差不多大的同事,只要有好的经验,好的工作方式都是值得你去学习。年轻人要懂得珍惜在基层工作的时间,这将会是你一生中难得的宝贵经历。”说着书记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刚刚好。看着杨晓手中的笔一直在动着,书记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做,要怎么做?在乡镇,做工作很简单,无非是面向群众。我们是做基层的一级,是执行所有政策的最后一关,最后一步。

  所以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好群众工作,你就要懂得群众心中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这样的做起工作来就能够得心应手。
  更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靠什么维系?靠的是为他们办的一件件小事,一件件实事累积起来的。在你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大事。做好了,老百姓自然会感激的,我们的群众都是很淳朴的。
  至于办公室那点事,无非就是收收文件、传传资料、写写简报等等,那是比较杂的,这个你以后慢慢的就会,年轻人学得快。”书记说了一会儿又拿起了茶杯,书记把茶杯放桌子上。杨晓看茶杯里水不多了又起身给他加了点水,期间书记抬起手看了一眼手表。
  “书记,你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没有的话我就让小杨回工作岗位了。”胡有波见状连忙对书记说道。

  “行,那你们去吧,小杨就先在综合办工作吧。”
  “哎,对了,小杨,最后在和你说一句。人的一生该走到哪里,能走到哪里,需要用眼睛看着,用心引领着,更要靠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的,同时也要有底线思维。
  在以后的工作中你要学会脚踏实地,也要学会抬头看路。更要时刻牢记你的底线是什么,这样你才能够走得更远。”说完书记便埋头看桌上的文件了。
  胡有波看到书记开始工作后也没有多说什么走出了办公室,杨晓在后面跟着,走的时候顺手把书记办公室的门拉了起来。

  “小杨,好好干,不错,难得书记和人说那么多话,而且你还是刚来。”胡有波在前面边走边说。
  “感谢部长的指点,以后还要部长多多关照了。”
  就这样两个人走到了综合办办公室,办公室的人嘴上打着招呼,手上的工作也没停下。大家见杨晓刚来书记就找他谈话心里也是各有想法,至于想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临近傍晚下班的时候,今天工作不是很忙,大家手中的工作都完成得差不多了。这会儿三五几个的在各自的办公室内聊着天儿,有的办公室内不时传来阵阵嬉笑声。

  大抵乡镇工作就是这样了,只要工作完成了,大家都喜欢在在一起谈论一下。各种见闻、各种小道消息,说过就当没发生过,谁也不在意什么。
  综合办办公室内,杨晓也在和办公室内的同事聊着天。由于是刚来,杨晓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不时发出低低的笑声。
  大坝镇综合办因为工作的特殊原因,人数是整个政府最多的。总共有六个人,除了主任高相华以外都是年轻人,不过她外出学习去了,杨晓没有见过。其他的今天都已经认识了,这会儿大家手头的事也都忙完了,这会儿也正在办公室内吹着牛。
  “哎,那个,杨晓,你之前就认识书记吗?以前我们刚来都是部长和我们谈话,然后安排岗位的,基本上没有书记直接谈话的。”陈敏是办公室的一个女同事,06年来的,农业服务中心事业单位身份。平时做事就是大大咧咧的,也没什么心机。看到书记找杨晓谈话的时候就满是好奇,这会儿就直接问了起来。

  “没有了,我以前都没有看到过书记,怎么可能认识呢,可能是今年县里面有要求吧?”杨晓见状说道。
  他现在也有些搞到奇怪,之前因为不知道往年是怎么样的,以为新参加工作的都是书记谈话,然后安排工作岗位。回到办公室以后听到大家在讨论这个话题,才知道就只有他是这样的,这也属于蝎子拉粑粑独一份了。
  “那就怪了,可能是这样的吧。县里面也是,每年的规定都不同。”陈敏嘀咕道。
  “管那么多干嘛,县里面怎么变也都是那样,我们该干的工作还得干,该做的事一样不会少。”另一个叫徐江川的男同事说道。他也是公务员身份,不过比杨晓早两年参加工作的,身材高高大大的,喜欢埋头干事,话也不是很多,不过这会儿大家手里面没什么工作也就加入讨论的行列来了。
  “就是,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我们把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嘛。”说话的叫余礼刚,听说家里面挺有钱的,他得父亲在县里面比较混得开。家里面是搞办公室耗材这方面的,和县委县政府、各局机关都有交道打。
  “别的不说,大家知不知道那件事……”陈敏正准备说着看见有人从外面进来了立马停止了说话。

  进来的是副书记任光辉和组织部长胡有波,另外米吉昌也跟在后面。
  “任书记好,胡部长好。”大家看到进来的是副书记任光辉便纷纷问好,因为是副书记,所以他是协助书记分管组织、党建、综合办等等工作。综合办也相当于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不过平时基本都是组织委员胡有波在安排工作,副书记也没有过问太多。毕竟是在乡镇,不像县里面那样分得那么细。
  “今天这么热闹,听说来新人了?”任光辉身高有一米八左右的样子,在大坝镇算是高的了,又兼任着政法委书记,看上去比较严肃。
  “任书记,您好,我叫杨晓,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杨晓听到说新人那没有别人了,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嗯,不错,小伙子精气神可以,好好工作。”任光辉见状也没多说什么。接着也都是照例问一下杨晓的基本情况,然后和其他人说了一会儿,接了一个电话后就和胡有波出去了。
  “行了,都坐吧。”米吉昌看到两个领导走远了便说道。
  “一会儿我们去外面吃饭,一来大家也有一段时间没聚了:二来杨晓刚来,也算是为迎新了,等会儿下班了我给大家说地方。”说完米吉昌也走了出去,却是没到他回自己的办公室,可能是去安排吃饭的事去了。经这么一下大家也没有吹牛的兴致了,这会儿都各自摆弄着自己手机,也不知道心里面都在想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兜里的钱够不够,按说应该是自己提出来请大家吃饭,还没等自己提出来米吉昌便说了。这样也行,迟早的事,自己刚开请大家吃一次也是应该,毕竟以后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处理好关系了工作也要轻松一些。
  不知道需不需要请领导些吃一次饭,不过自己还没有发工资,兜里的钱恐怕就够今天吃饭的了。好在政府食堂吃饭也不怎么花钱,等到发工资了再说吧,杨晓在心里想到。
  不大一会儿,杨晓的手机响了起来。
  “叫上办公室的来宜家酒楼,他们知道在哪里,二楼包间三个六。”刚一接起米吉昌的声音就从手机里传了出来。
  “好的,米哥,我们马上到,需要带什么东西不?”
  “不用,你叫上他们就行。”说完电话那头便挂了。
  “走了,各位哥哥姐姐,米主任在召唤了。”杨晓把手机放兜里对办公室的人说道。

  “行,走吧。”大家伙也没推辞,这是惯例了,新同事加入,大家一起吃顿饭,喝点酒,加深一下印象是必须要的,也便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杨晓跟在大家伙儿后面,不时有人和他们打招呼。也不时有人问起杨晓,众人也都给遇到的人介绍着,就差给他挂个牌子在面前了。
  在乡镇,尤其是隔县城远的乡镇,一般中途是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回去的。基本上周一到周五都在镇里面,有时候周末遇到事情紧急加个班儿什么的是常事,大家伙儿都是在一个院子里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所以只要有人打招呼或是问起自己,杨晓都是笑眯眯的回应着。
  过了没几分钟,杨晓一行就到了宜家酒楼。说是酒店,倒不如说是自建房然后开了一个餐馆,不过相对其他的来说条件也算不错了,二楼还设置有包间什么的。
  众人径直走到二楼三个六房间,门打开却是看见除了米吉昌以外还有几个人在,桌子上还放了一个五斤装的瓶子。坐在门对门口位置上的是一个年纪四十来岁的人,他左手边坐的是胡有波,右手边那个杨晓不认识,米吉昌则挨着胡有波坐着。
  “肖主席,胡部长,代镇长你们也在啊。”其他同事喊到,听到这里杨晓才知道原来都是镇里面的领导。
  “来,杨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政协肖贵超主席。胡部长你认识的,那位是武装部长兼副镇长代朝军。都是我们镇里面的领导,生活中的好大哥。”米吉昌给杨晓介绍着,顺手拉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