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水浒
作者:
鲍鹏山
第1节:泼皮太尉(1)
林冲--泼皮太尉
《水浒》中有一种"事找人"的倒霉蛋,其代表人物就是林冲。林冲的命运几乎可以用一句民间俗语来表达: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对他来说,这"天上"也就是朝廷。那么,这个天上来的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要说林冲,先要说一说另一个人:高俅。
高俅是宋代实有的人物。但相关记载极简略,但《水浒传》却把这个人物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乱自上作"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说,《水浒》的作者只不过是借高俅这个人物来表示当时朝廷昏聩,流氓当政的现实而已。但是,《水浒》为什么单单选他来作这样的代表而不是比他更坏的其他人呢?
实际上,选择他,正是看中了他在宋史中没有专传,记载简略。因为,宋代正史中记叙得少,正可以让作者放手来编撰,放手来捏造,因为这是小说啊。没有捏造的自由,就不能充分展示作者的才华,更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所以作者不选蔡京,不选童贯杨戬,就是这个原因。
而《水浒传》写高俅发迹的历程,十分深刻而沉痛。
高俅,在发迹之前,是个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样样在行,而且还胡乱写诗书词赋,可见综合素质挺高,按我们今天一般人理解的素质教育要求,他还真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至少比《水浒传》中绝大多数的好汉有更高的素质,梁山好汉中大概只有一个浪子燕青能具备他的这诸多技能。
可是,他既有这诸多技能与多方面知识,却为何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最终不但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反而成为一个坏家坏国的人?
《水浒》接着写到了,他会这么多,却偏偏有一样不会。哪一样呢?
这一样就是:"仁义礼智,信行忠良"。
这"仁义礼智",才是一个人的真正素质。
可见,一个人的素质决不在于诸多技能的相加和知识总量的多少,而在于他是否有是非心,羞耻心,恭敬心与辞让心。可悲的是,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正是高俅式的教育,这是我忍不住要指出的。
你看,特别看重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朴玩耍,诗书词赋,把这当成了素质教育,而严重忽略人格教育,忽略仁义礼智的品德教育,忽略是非判断力的培养,是不是我们今天很多家长要孩子学的?是不是社会各种培训班推出的?我真担心这样的教育会培养出一大批高俅式的人物哩!
高俅这个泼皮破落户,因为品行不端,东京普通百姓人家不容,董将仕不留,小苏学士推托。但是,奇怪的是,到了驸马那里,就高高兴兴的留了,到了端王那里,竟然主动要了。这一段叙述大有深意啊,深在哪里?深在它向我们展示了,象高俅这样民间的垃圾,却越往上层社会走,越招喜欢,越往上层社会走,上层社会对他的态度越是嗳味甚至转为明目张胆的赏识。可见,在那样的时代,越在上者,道德水准越低下,而且对是非问题的态度越嗳味。
第2节:泼皮太尉(2)
仅仅这些,高俅的红运还没有到头。还有更多的好事在等着他。
两个月不到,哲宗皇帝驾崩,无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这就是宋徽宗。现在,高俅的帮主成了皇帝,成了国家的领袖,朕即国家,国家即朕,我们又要祝贺高俅:他终于找到国了。
我们上面说过,这赵佶皇帝有一大爱好,那就是谁能陪他玩,陪他消磨时光,他就让谁做大官,大概是他把治理国家也看作玩了,他以前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玩琴玩棋玩书画,现在他开始玩国玩家玩人民。
徽宗皇帝登上宝座不到半年,就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这太尉一职,有两种观点,一种说相当于首都卫戍区司令,一种说相当于国防部长。不管怎么说,一个人见人嫌的泼皮破落户,摇身一变,成了执掌国家军事大权的大物,成了人五人六的上层人物。
但这徽宗皇帝是宋代的无厘头,特别会搞笑:这高俅,你让他做个大宋国足球协会主席多好啊!却偏要他当国防部长。他能保家卫国吗?我看他这个国防部长,应该把防字改为妨碍的"妨",他是在毁我长城啊。
他是怎么毁我长城的呢?
足球运动健将高俅当上了国防部长。高俅一当上国防部长,就要杀武艺高强的王进王教头。王进算是明白人,当机立断,带着母亲出逃边关。王进是《水浒》中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是一个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并且自从与史进分别,一去即杳然不见的人物。《水浒》把他写成一个忠臣孝子的形象。所以,金圣叹说,"高俅来,而王进去。王进去,而一百八人来。"这就直接揭示出了,一百八人与高俅的关系。
高俅上任后迫害的第二人,便是又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迫害王进,是因为王进的父亲曾经把他一棒打翻,他要官报私仇。而迫害林冲,又为了什么呢?
高俅迫害林冲,其原因更是令人发指:就是因为他的养子高衙内看中了林冲的老婆。
说起他这个养子高衙内,倒也是好笑:原来却是他的叔叔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叔伯弟兄。 因为自己没有亲儿子,就把这叔伯弟兄收做干儿子,辈分乱了。这当然是《水浒》作者的杜撰,故意把这小人写得毫无伦理。其实,历史上的高俅是有自己的儿子的,据《宋会要辑稿》卷79记载,高俅至少有三个儿子:高尧(yao)康,高尧辅和高柄。并且都因为老子权势而做了大官。就是没有什么干儿子。所以,我们说,《水浒》中的人物,在宋代,有不少都是实有其人,但其事往往是出于虚构。《水浒》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与《三国演义》不一样,《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史实占了重头,并且必须基本符合事实。所以,要讲《三国演义》必讲历史,而《水浒》则仅仅借了历史上一些人物的名头和大致事迹,主要都是作者凭空设想结撰出来的。就大的背景言,当然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但就具体人物、事件而言,则可以也应该完全抛开历史不论。
第3节:泼皮太尉(3)
这个由叔伯兄弟改造成的干儿子,高俅竟然特别爱惜他,这小子也仗着这个叔伯大哥兼养父的势要,在东京专一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谁敢与他争执?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花花太岁"。
"衙内"这一词,原来是唐朝禁卫官的简称。这类负责保卫皇宫的禁卫官一般由贵族子弟担任,所谓自己人,信得过。也因此,后来就把有权有势的高官子弟叫做衙内,而古代高官子弟品行优良者不多,衙内一词就带有很大的贬义色彩,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我们举几个元杂剧中的衙内出场时的自我介绍看一看: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普天无处不闻名,则是我权豪势宦杨衙内。
高文蔚《燕青博鱼》:花花太岁我为最,浪子丧门世无对。满城百姓尽闻知,唤做有权有势杨衙内。
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闻着名儿脑也疼,只我有权有势庞衙内。
你看,这些衙内,其最大社会功能,就是让别人"丧门",让别人家破人亡。这儿说的是杨衙内,庞衙内,却也就是高衙内。京剧《艳阳楼》中有一个高登,可能就是高衙内的原型。高登出场也有四句自我介绍:
我父在朝为首相,亚赛东京小宋王。人来带马会场上,顺者昌来逆者亡。
李少春《野猪林》第一回,高世德高衙内自我介绍:
我父权威似首相,威风凛凛在朝堂。人来带马会场上,顺者昌来逆者亡!
一个小衙内就能让人顺者昌来逆者亡。顺者昌,逆者亡,是权力的基本特征,在这样情形之下,逆者亡了,剩下的自然都是顺民。所以,鲁迅先生曾说: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培养的是奴才,是顺民,是看客。甚至当我们亡国之后,我们留给占领者的,除了子女玉帛,还有听话的顺民,让他们统治起来很顺心。
有一天,这花花太岁在酸枣门外岳庙里,见到了来上香的林冲娘子并其使女锦儿,他那惯常色迷迷的小眼就直了。按他一贯的做事风格,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更何况此时这小娘子身边只有一个丫鬟,天赐其便,他二话不说便上来调戏,纠缠着不放,一定要拉林冲娘子上楼去。这小子是个畜生,做事是直奔主题,连情调也不讲。
一边是太尉衙内,一边是两个弱女子。衙内身边一帮帮闲的流氓,弱女子身边只有一个使女。岳庙前当然有不少人,但有谁敢于出面制止?看来,林冲娘子今日在劫难逃。
但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锦儿在高衙内及其帮闲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其时林冲刚刚在邻近的相国寺菜园里结识鲁智深,二人一见如故,当即结交为兄弟,正在饮酒。锦儿慌忙来报知林冲,林冲撇下鲁智深,慌忙赶到岳庙,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男人的背,正拦住他的老婆纠缠,一定要拉她上楼。林冲怒火万丈,从背后扳过那人,大喝一声:"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特重男女大防,调戏有夫之妇,是大罪,所以林冲大喝此一声时,是义正辞严的,是有所依仗的,他依仗的,就是法律,就是法律背后更强大的中国传统道德。
第4节:泼皮太尉(4)
与《水浒传》中的英雄故事出现大约同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善行及恶行记分的表格。其中特别注意的就是性行为。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认为,这是因为蒙古军队驻扎在内地,内地汉人注重保护自己女眷的原因。所以,这类表格出现于元代,以后由明代学者编成,共有两种功过格。第一种也是最为详细的功过格是《十戒功过录》。其中讲到奸淫良家妇女,计为500过。第二种功过格是《警世功过格》,对此更为严苛:"败一良家妇女节",记为1000过,"千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死罪!
所以,林冲绝对拥有道德和法律的强大支持!他可以狠狠地教训这个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自己老婆的恶棍!
但是当他准备下拳打时,却先自手软了--因为他认出了这人乃是高衙内。是他顶头上司的养子。反而是高衙内对他大喝一声: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在大街上公然调戏妇女,还气焰嚣张,他凭借的是什么呢?
林冲凭借的是道德与法律,不用说是他自己的老婆,即使是他不认识的人,他也有权力对高衙内的行为予以制止。
但高衙内气势汹汹质问林冲,也有他的凭借。他的凭借就是他那大堂兄兼养父高俅的权势。
而背靠道德法律的林冲一见到背靠高太尉的权势的小衙内,他的手先就软了。--什么才是硬的?权势!
高衙内回到府中,几日纳闷,怏怏不乐,一般情况下,他看中的女子,他总能弄到手,但这一回不同了,这个让他心跳的女人,竟然是林冲的老婆,林冲的武功好生了得,他十个衙内也不是林冲的对手。再说,林冲老婆呆在家里,足不出户,怎样才能见得上呢?他思前想后想不出个办法。
众多闲汉来侍候,见衙内心焦,没撩没乱,都走了。只有其中一个叫做富安的,唤作"干鸟头",不但明白衙内的心事,而且挑逗衙内的心事,见衙内在书房中闲坐,富安走近前去道:"衙内近日面色清减,心中少乐,必然有件不悦之事。"高衙内道:"你如何省得?"富安道:"小子一猜便着。"衙内道:"你猜我心中甚事不乐?"富安道:"衙内是思想那双木的。这猜如何?"衙内笑道:"你猜得是。只没个道理得他。"富安道:"有何难哉!衙内怕林冲是个好汉,不敢欺他, 这个无伤。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轻则刺配了他,重则害了他性命。"
这富安的话让我们看出了小人的可恶。但是,光看出小人可恶还不行,还要知道小人可怕。为什么可怕呢?
因为,这个奸邪小人看出了林冲的软肋,看出了衙内的强项。
什么是林冲的软肋,什么是衙内的强项呢?
第5节:泼皮太尉(5)
林冲英武,豪杰,是个好汉,林冲一条花枪可以让高衙内死十回。但是,林冲有软肋,林冲的软肋就在于他无权,被人管;
衙内肮脏,下流,是个孬种,十个衙内也敌不过一个林冲。但是,衙内有强项。衙内的强项就在于他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养父,可以管人。
可见富安的可怕,是因为他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权力。而且他还能充分地利用权力。
当权力因素加进来之后,一切都失去了重量:因为权力是绝对的重量。在权力面前,强大的林冲不堪一击;有权力撑腰,酒色淘空的衙内却战无不胜。没权的老虎,不过一个病猫;有权的老鼠,顶得上一只狮子。林冲是老虎,但那又怎样?他无权,轻则刺配了他,重则要了他性命。高太尉是泼皮,对的。但那又怎样?他有权,可以草菅人命,顺我者未必昌,逆我者必然亡。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不仅你的前途、命运是我的,你的人格、尊严,也是我的,甚至你的生命,都是我的。
可见,在绝对权力面前,人的生存权都不会存在,更不用说其他的权力。林冲有生存权么?那要看高俅想不想让他生存。这就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现实。中国现在有不少人很向往皇权时代,老是写小说、写电视剧歌颂封建帝王,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是一个连生存权都被皇帝老儿及其各级爪牙捏在手里的时代。看不到这一点,就看不出今昔的差别,就看不出我们今天的进步。
现在,基本形势已经明朗。按自然法则,高衙内绝无胜算的可能,他不论在人品、能力诸多方面,都远远不是林冲的对手。但是,经小人富安一分析,他才发现,原来他拥有百战百胜无往不胜战无不胜的绝对优势,这优势就是:他是太尉的养子。所以,把权力这一社会性的因素一加进去,林冲拥有的那一切,瞬间就变得毫无份量,化为乌有,他的优势几乎一下子就蒸发了,而高衙内,却可以得意地奸笑着,为所欲为。
需要说明的是,读《水浒》,要有道德的眼光,更要有穿越道德的眼光。对人对事,要有道德的判断,更要有超越道德的判断。要明白,很多问题,是人的道德问题,更要明白,很多问题,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衙内人性之丑,必借助权力,方可成害,没有权力的后台,他怎敢碰林冲老婆?所以,并非衙内生来较一般人为恶,而是权力使他的恶能够得逞。
君子尊重权力,而小人利用权力。看准了林冲和高衙内胜败必然趋势的小人们,必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到高衙内一边。高衙内在经过富安的分析和鼓励之后,更坚定了霸占林冲娘子的信心和决心。目标确定了,方法就是关键。高衙内最苦恼的,也就是没有一个好办法。不过,这一点他倒不用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而办法总是人想的,下流的办法是下流人想的。只要你身边有下流人,就不愁找不到下流的办法。而衙内眼前的这个下流人,实际上已经胸有成竹。他会给衙内献上什么主意呢?
第6节:瞒天过海(1)
林冲之三
瞒天过海
高衙内要占有林冲的老婆,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的。但是,不用担心,有权力的地方,一定有小人。在高衙内算计霸占林冲老婆的过程中,两个奸邪小人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小人总是聪明的,这两个小人分别为高衙内贡献了两条十分下流而恶毒的计策,使林冲一步一步走入深渊,家破人亡。
第一条计策是富安贡献的。富安这样的人实在可以用得着"人渣"这样的词来评价他。我们上面引述的他对高衙内所说的话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十分邪恶的人。是的,他邪恶、肮脏,但有智呵。我们知道,古代有些地位人家的妇女,往往是足不出闺门的,象林冲娘子这样,刚刚受过惊吓和调戏,更不会随便出来,这就使高衙内无法见到她,也就无法得逞其奸。怎么办呢?
针对这一情况,富安给高衙内献上了一条计,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瞒天过海"计再加"调虎离山"计。"瞒天过海"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原文是这样的:"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意思是,自以为防备周到,就会麻痹大意;情况很常见,就不会疑惑。阴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与之一同进展,并不与公开的行动相对立。最公开的行动隐藏着最阴险的阴谋。
我们来看看富安的计谋。
富安对衙内说:"你们高家门下知心腹的陆虞候陆谦,他和林冲最好。明日衙内躲在陆虞候楼上深阁,摆下些酒食,却叫陆谦去请林冲出来吃酒。不过不是去陆谦家,而是把林冲带到别处吃酒。小闲便去他家对林冲娘子说道`你丈夫和陆谦吃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叫娘子快去看哩。`赚得她来到楼上。妇人家水性,见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着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小闲这一计如何?"
高衙内喝彩道:"好条计!就今晚着人去唤陆虞候来分付了。"
我们看这条计,果然是好,而且完全符合"瞒天过海"计的基本要素。林冲自那日受气后,不会再让老婆出来,这样的防备,当然不会出意外。这就叫做"备周则意怠"。让陆谦去叫林冲吃酒,陆谦是林冲的好朋友,这叫"常见则不疑",大摇大摆地请林冲出来吃酒,这就叫"太阳",而里面包含着极大的阴谋,这就叫"太阴"。利用林冲对陆谦的信任,光明正大地请他出来,然后骗奸他的老婆,这又是一招"调虎离山"小人之心,太歹毒,小人之计,太阴损!
但是,这条计虽然是好,还有两个问题。因为,这条计涉及到对两个人的品性判断:陆谦和林娘子。
由此,第一个问题就是:既然陆谦是林冲的好朋友,他会配合他们,一起陷害林冲吗?
第7节:瞒天过海(2)
实际上,这条计的最高明之处,正在这个地方。
简单地说吧,这条计最高明的地方还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陷阱的巧妙设计等等,而在于对丑恶人性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
因为,这出计能否得以实施,关键的人物是陆谦,而陆谦则偏偏是林冲的好朋友。实际上,富安与高衙内在这里碰到了一个两难选择:不用陆谦,骗不出林冲;用陆谦,则陆谦是林冲多年的好朋友,很可能拒绝。
但是我们注意到,富安在寻思这条计策时,根本不把陆谦可能拒绝考虑在内,而高衙内也同样对陆谦能听从他们而对朋友落井下石深信不疑:"就今晚着人去唤陆虞候来分付了。"时间就在今晚,态度则是唤,如唤一条狗,让陆谦做这样缺德的事,根本不怕他犹豫,更不会和他商量,直接是"分付了"即可。
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里面包含着富安、高衙内对陆谦个人道德的贬低与蔑视?对他良心与人格的卑视?假如陆谦是个有道德良知的人,他一定会为此感到愤怒!
但是,富安与高衙内根本就对陆谦的配合深信不疑。
因为,他们知道,陆谦既是林冲的好友,更是高太尉的门下知心腹之人。在朋友和势利之间,陆谦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朋友,投入权势的怀抱!
陆谦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做出这样下流又缺德的事吗?
当富安把他的计策向陆谦和盘托出并要求他配合时,陆谦是答应,还是愤怒地拒绝?
果然!陆谦几乎没有一刻的犹豫就答应了富安、高衙内交给他的这样卑鄙下流的任务。"陆虞候一时听见,也没奈何,只要衙内欢喜,却顾不得朋友交情。"而这一点,又正是高衙内富安的意料之中。这就证明了一点:小人往往比君子更能判断人性,从而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陆谦的官职是虞候,根据《水浒》的描写,他显然不是"都虞候"这样级别较高的职位,而只能是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大概相当于正科到处长这样的级别,甚至只是官僚雇用的侍从。
在官言官,他要往上爬啊。
富安高衙内知道,他们有着陆谦不能拒绝的东西,而林冲那边,不过是所谓的交情罢了。
所以,这条计的最高明之处,就是对陆谦的判断,就是对人性丑陋一面的充分利用。
当陆谦这边调虎离山,骗林冲离了家去了樊楼吃酒,富安那边按照计划,又去骗林冲娘子去陆虞候家。而在陆虞候家里,一条大色狼正馋涎欲滴地等着她。
富安的计策是天衣无缝的,而且眼看就要成功了。
但是,他们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却百密一疏,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疏忽。
第8节:瞒天过海(3)
什么疏忽呢?
就是,当富安骗林冲娘子来到陆虞候家时,让使女锦儿也跟来了。而且,当高衙内把林冲娘子关在陆虞候家欲行不轨时,竟然让锦儿跑了。
按说,高衙内手下跟随他欺男霸女多年,得手多次,应该经验丰富。让锦儿跟在林娘子身边,肯定于事有碍。而让她跑了,她肯定会大喊大叫,即使别人害怕衙内权势,不敢出头,这事弄得满城风雨,定也瞒不住林冲,即使得手,以后也后患无穷。
更加要命的,锦儿一定会去找林冲。
所以,我们说,这是富安这个小人周密计划中的百密一疏。
而这一疏,就使得他们的计划功亏一篑。
林冲家里,不仅有美貌贤妻,更有聪慧机灵的使女。这锦儿两次在关键时刻脱身报信,使主母免受凌辱。尤其是这一次,她一看到上次那个纠缠主母的无赖出现并拦住了主母,她没有做无谓的行为,而是毫不犹豫,赶紧下楼,逃脱报信,实在是聪明机灵。
锦儿急急的到处寻找林冲。恰好遇到林冲席间从樊楼上下来小解后从小巷里出来,便赶紧告诉他,娘子被骗到陆谦家,被高衙内关在房里。
林冲见说,吃了一惊,也不顾女使锦儿,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
林冲在楼门外听到了里面传出的两句话,一句是娘子的,一句是衙内的。这两句话十分关键。
林冲娘子的那句话是:"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
这句话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让林冲吃了一颗定心丸:妻子并没有屈从。
这林家娘子果然是足不出户不知天下事的女人。上一次在岳庙,面对高衙内拦路劫色,她红着脸斥责对方:"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此时,她还说着同样的话。她哪里知道,这个世界已经早已不再清平了呢!
作者实际上就是借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女人之口,讽刺这个世界。我们看看这个天真女人的逻辑:清平世界,就不能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
但我们反过来看,把顺序颠倒一下,不但符合了事实,而且,还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现在良人妻子恰恰被关在这里,可见这世道不再是一个清平世界。
一部《水浒》,就是写这样的混浊世界,不清平世界,因为这世界不清平,才有36天罡,72地煞,才有他们跑到水浒,跑到梁山泊。好好的世界为什么不呆,偏偏要去那水浒?就是因为这世界已不清平。
高衙内的那句话是:"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得回转。"
这句话之所以关键,是让林冲又吃了一颗定心丸:娘子尚未受辱,衙内不曾动粗。
前面我在分析富安的计策时,说到,他的计策中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他对人性弱点的准确判断与利用,富安为衙内所定的计策里,对陆谦的准确判断与利用,是他的最高明之处。
第9节:瞒天过海(4)
上面我们提到,富安的这条计里,还涉及到对另一个人的品性判断。这个人就是林冲的老婆。把林冲老婆骗到陆谦家以后,林冲老婆愿意不愿意,便成了一个关键。而富安同样十分有把握:"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着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
可是,林冲的老婆还就是不肯,哪怕你衙内长得如何风流,如何甜蜜,她就是不肯。她当然不是铁石人,但她还真的比铁石人还坚贞,让衙内束手无策。
可见,富安对小人的判断完全正确,对女人的判断却完全胡扯。林娘子以她自己的坚贞,挽救了所有女人的清誉,清算了富安对女性的侮辱和污蔑。
是的,人性有弱点,但人性也有优点。小人之所以常常成功,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特别能利用人的弱点。但小人也成不了大事,并最终失败,那是因为人性中还有优点。
林娘子不仅保住了自己的贞操,甚至可以说,保护了我们对于人性的信心。
富安的一条计,成于人性的缺点,却最终失败于人性的优点。
林冲立在楼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得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推开窗子跳墙跑了。
林冲上得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
娘子道:"不曾。"
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将娘子下楼;出得门外看时,邻舍两边都闭了门。女使锦儿接着,三个人一处归家去了。
这一段叙述里,有些细节颇值得我们推敲。首先当然是林冲的行为,听到自己的娘子被人关在房里调戏,是个男人都会怒发冲冠,不顾一切打将入去,更何况是林冲这样的豹子头,他此时却能笃定地站立在楼梯上,叫老婆来开门。而不是打烂门自己闯进去,显得太文明了吧。如果把他此时文明的举止和接下来他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的行为放在一起看,就更令人疑窦丛生:他为什么接下来把房间一切打得粉碎以泄愤,偏偏在仇人尚在时,不一脚踹开门冲进去痛揍他一顿?
反过来看,既然他耳听老婆被人在房间调戏,他尚能如此克制,如此文明,要开门才进去,进去后却又砸门,如此矛盾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第10节:冲冠不怒(1)
林冲之四
冲冠不怒
杀不杀衙内
林冲立在楼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得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推开窗子跳墙跑了。
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将娘子下楼;出得门外看时,邻舍两边都闭了门。女使锦儿接着,三个人一处归家去了。
这一段叙述里,有些细节颇值得我们推敲。首先当然是林冲的行为,听到自己的娘子被人关在房里调戏,是个男人都会怒发冲冠,不顾一切打将入去,但林冲此时却能笃定地站立在楼梯上,叫老婆来开门,而不是打烂门自己闯进去,显得太沉得住气,也太文明了吧。如果把他此时"文明"的举止和接下来他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的"野蛮"行为放在一起看,就更令人疑窦丛生:他为什么在高衙内逃走后把房间一切打得粉碎以泄愤,偏偏在高衙内还在时,不一脚踹开门冲进去痛揍他一顿?
反过来看,既然他耳听老婆被人在房间调戏,他尚能如此克制,如此"文明",要开门才进去,进去后却又把家里一切打得粉碎,如此矛盾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其实,作者这样的描写是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的。林冲既然在第一次见到高衙内拦路调戏他的老婆时,本待要打,一见是衙内,是他顶头上司的养子,马上手就软了,那么,这次他明知是高衙内在楼上调戏他的妻子,他能踢开楼门,上去把他痛打一顿吗?
既然不能把他痛打一顿,如果他砸开了门,冲了进去,面对高衙内,他怎么办?我们记得第一次高衙内在岳庙前调戏他的妻子,他高举拳头,却不敢打,只好拿眼睛瞅(chou)着高衙内。他这次不能打烂门然后进去拿眼睛再瞅对方吧?
所以,既不能痛打一顿,就不能冲进去。既不能冲进去,他就只好"立"在楼梯上,大喊妻子开门。
大喊妻子开门,明显地是给高衙内时间,让他逃走,免得两人撞上,打又不是,不打又不是。显然,林冲怕高俅的权势,而衙内在这样的特定情形下,也怕林冲的拳头,这叫麻秸打狼--两怕。于是,二者共同演出了这出戏。配合得还很默契,蒙住了多少读者的眼睛。
不过这出戏还没演完。为了让林冲的形象更象丈夫一些,作者又安排他在得知自己的娘子不曾被玷污的时候,又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
不打衙内,是怕高俅;在这个色狼面前,林冲的拳头就像徒有其形的麻秸。
那他为什么要打碎陆虞候的家呢?
打碎陆虞候家,那是因为:
一则是他不怕陆虞候;
二则是他极恨这个欺骗朋友的败类;
三则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并且这第三点是最重要的原因。
你想,自己被骗了,自己的老婆被衙内诱骗到陆虞候家欲行奸淫,又不敢打衙内,若再不把陆虞候家打碎,还象个男人吗?旁人会怎么看自己?还象个丈夫吗?自己的老婆在旁怕也看不懂了。
林冲能忍衙内之气,不能忍众人的眼光,他若不甘心做一个缩头乌龟,不甘心被人看作是一个缩头乌龟,他必在放过衙内之后,打碎陆虞候家,以此向别人表明,自己是一条有血性的汉子。
在很多人看来,面子是最重要的,里子倒次之。林冲也是这样。
那么,打碎了陆谦家以后,林冲又怎样呢?
作者接着写道:
"将娘子下楼,出得门外看时,邻舍两边都闭了门。女使锦儿接着,三个人一处归家去了。"
这看似闲笔,却颇有意味。盖此事已闹得沸沸扬扬,人人皆知。可是邻舍都闭了门。作者正是要通过写邻舍都闭了门,来写人人皆知此事。不是大家不知此事,恰恰是大家都知此事。都知此事,却又为何都闭了门?那是大家都不想惹事。为什么这样说?
第11节:冲冠不怒(2)
一开始,林冲娘子被关,锦儿一定沿途呼救。这时,他们若大门洞开,他们管还是不管?
不管,实在说不过去。
管,这可是花花太岁高衙内的事,能管吗?自己有几个脑袋?
于是,关上门,闭上眼,就当没看见,自欺欺人。
怎么个自欺欺人呢?
欺人,我没看见,我没听见。
自欺,安慰自己的良心。
接下来,高衙内从窗口跳下来,他想林冲一定在后面追杀而来,他一定是要找个地方躲藏。
这时,他们是窝藏,还是不窝藏?
他们是不敢窝藏,又不敢不窝藏。为什么?
窝藏衙内,得罪林冲。陆虞候家就是样子,一定是一家打碎;
不窝藏衙内,得罪衙内,那会更惨:一定是一家打死。
既然如此,还是关上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再后来,林冲打碎陆虞候家,带着娘子和使女下来,众邻舍也是不能见。
为什么?
碰上这种烂事,林冲很没面子,你走上前去,不是正好扫他的面子?
况且,见了,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
打招呼,怎么个打法?是祝贺他还是同情他?
不打招呼,像个什么样子?装作不认识,那多怪?
再说,刚才大家见林冲娘子被关,林冲会不会就此做了乌龟再说,两边邻舍倒先一个个都做了乌龟。什么乌龟?缩头乌龟啊。大家都关上门,缩了头,没有一个见义勇为出手相救的,没有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现在,即使林冲不说,不骂,他们自己又有什么脸面见林冲?
于是,东京大街上,就出现了这样情景:青天白日,却阴森可怕,街衢宽阔,却空无一人。林冲一家三口,孤零零走过。
林冲一家走在这样的大街上,是否会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这是大宋的东京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吗?这是四方辐辏、人物繁盛之区吗?这是泱泱华夏的首都吗?
为何如此荒凉,如此寒冷,如此苍白?
这是世道的荒凉,是人心的寒冷,是道义的苍白!
而这,才是东京的真相!是大宋的真相!
林冲回家后,转身又去找一个人了。找谁呢??
杀不杀陆谦
衙内跑了,老婆救回来了,陆谦家打碎了,邻居都关门避开了。还有谁呢?
陆谦。陆谦不是刚才还在樊楼上酒桌边吗?这个卖友求荣的泼贼,实在可恨,比衙内还可恨,比富安还可恨。所以,光打碎陆虞候家是不够的,既不够让林冲挽回面子,也不够他出气,况且,作者对他也得有个交代。
于是,林冲把老婆送回家后,又拿了一把尖刀,径奔樊楼去寻陆虞候。赶到那里,陆谦早已不见了。
第12节:冲冠不怒(3)
这一切当然都在预料之中,陆虞候既是此事主谋之一,见阴谋败露,岂能呆在酒桌边等林冲杀他?
林冲这事干得有些蹊跷。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