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不经雲—— 梁山的历史 大宋的江湖

作者: 赵家三郎


日期:2009-7-7 21:10:00

  观物者审名,论人者辨志。施耐庵传宋江,而题其书曰《水浒》,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也。而后世不知何等好乱之徒,乃谬加以“忠义”。
  ——金圣叹
  第一章 大宋的草根销冠
  破落户高俅当上国防部长的那一天起,大宋帝国已然病入膏肓。
  一 高二爷的帮闲生活

  时间:北宋哲宗年间
  地点: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
  《水浒》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破落户高二就生活在这座大城市里。
  高二在老高家儿子里排行老二,江湖人称“二爷”。按照常规的发展来看,如同高二爷这等青年自然要十年寒窗,参加科举,然后金榜题名,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切在高二看来如同梦幻般的飘渺。
  高二的生活状态一言以蔽之,一个字混;两个字,还是混。往小了说是混社会,往大了说是混吃等死。不过高二爷不同一般的混混,这人爱好颇为广泛,什么吹拉弹唱、诗词歌赋、使枪弄棒等等都有所涉猎,尽管造诣有限可是高二爷并不气馁,因为他还有个值得炫耀的本事——蹴鞠!

  正是这个本事,多年后令他在大宋帝国平步青云,由此可见掌握一门技术是多么的重要啊!
  蹴鞠,也就是今天的足球。在当时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喜爱的体育运动,这项运动上到皇亲贵胄下到贩夫走卒非常受欢迎。尽管若干年后中国足球水平差的离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宋朝那是一个人才鼎盛,群星耀眼的足球时代。
  高二爷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蹴鞠水平不是一般的好,说高二爷是那个时代的马拉多纳,无可厚非。
  所以人们习惯叫他为高俅。

  大宋的“马拉多纳”没有去参加足球俱乐部,反倒是每天在城里城外帮闲,没有正当职业,自然没有可持续经济收入。纵然如此他身上还是具有职业球员的素质,歌舞厅、按摩院、酒吧、赌场,在这些地方我们总能看到高二爷的影子。高二不知,千百年后的中国职业球员同样如此,继承和发扬了他的光荣传统。
  除了帮闲之外,高二爷的主要工作是去逛逛自己的片区,收收保护费,装城管欺负无证商贩诸如此类云云。高二爷仗着自己练过两天棍棒,经常关照老王的生意。
  老王,名叫王升,是在这条街上卖膏药滴。这活儿其实不好干,通常先得打伤自己,然后涂抹兜售的药品,结果立竿见影,你看我这要多管用!在加上个托,于是众人争相抢购,端的一个收钱收到手抽筋。
  高二爷看着眼红了!
  眼红归眼红,当然不能上去明抢,咋办哩?

  想我高二在这条街上拳打敬老院脚踢幼儿园名声远播,你个摆地摊卖药的咋地也得给我点面子吧!收点保护费总行了吧!
  哪知老王不吃他这一套。
  老王知道高二爷惹不起,所以说了一些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襁褓小孩等等……
  高二爷也不吃他这套,不给钱是不行滴。双方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中交涉意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最后宣告和谈崩溃。
  和谈不成,只能用武力解决。
  高二爷曾练过棍棒,却有两把刷子,然而在老王面前他也只能去刷锅。老王好言说了三千句就是不给他钱,眼瞅这帮人要上来抢,老王抡起棍子,一棍子击中高二爷。老王的手艺是祖传的,这一棍子下去直接打出了两个结果。一,高二爷就此卧床三四个月。(打的着实不轻)二,打残了儿子的大好前程。(老王始料未及)老王这手艺绝非吃醋的,他将手艺传给了儿子,儿子后来成了著名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国家正规军教官),他的名字叫王进。

  动真格的高二爷根本不是人家对手,所以被打的那天他撇下一句:“老王头,你他妈等着。”通常说这句话的人都是没啥本事的,因为咬人的狗从来不叫唤。自此高二爷对老王怀恨在心,但也就是背后骂两句,逢人便说:“甭看我挨揍了,哪天你们不知道老王给我跪下赔不是了,包赔医药费不说,并保证以后卖药四六分成。”
  高二爷混社会的成绩显著,半夜踹寡妇门、当街抢小孩糖、吃饭不给钱,有时顺手牵头羊。
  我一看你就知道你除了好事之外,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电影《功夫》经典台词
  高二爷大致属于这种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以上都是高二爷的副业,他真正主业是帮闲。
  帮闲,就是帮助别人去休闲。
  休闲,必须要花钱。
  高二爷帮闲的对象是开铁匠铺的王员外的儿子。
  自古以来开铁匠铺的够过活的就不错了,王员外是特例,他在铁器方面经营有道,财富有余,一越成了员外。员外是个虚衔,指那些没有官职且有经济实力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简言之员外就是在国家公务员编制之外的人。料想开铁铺的王员外家里也没几个大钱,一锤一锤挣来的都是血汗钱,哪里舍得花。加上致富奔小康不容易,王员外渐渐地养成了花钱仔细的习惯,他看到儿子风花雪月的挥霍,心里疼的七上八下,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高二爷的身上。

  这就是中国父母的教育观,无论孩子多么坏在他们眼里都是好孩子。孩子之所以变坏不是主观问题,而是由客观因素左右。
  所以王员外一纸诉状将高二爷告到了开封府。罪名是,教坏祖国未来花朵。
  开封府尹狠狠地抽了高俅四十竹板子(脊仗),并令他滚出京城。人混到这等地步简直是种悲哀,比这更悲哀的是京城的人家不许收容他。悲哀的同时,可以看出来其时高俅混的名声是相当大的。好在高俅这些年没白混,还认识一两个狐朋狗友。
  淮西临淮洲柳世权便是其中一个。
  柳世权是开赌场的,在当地比较社会,他喜欢接待四方“干隔涝”汉子(有前科的人),所谓臭味相投总相宜是也。
  高俅在这里一住三年。

  这种生活叫做寄人篱下,虽然合他胃口,但想高俅不会好过。他想着东京,想着回家,不论在哪里,不论什么人,总会认同一点只有家才是最美的,不管他是名震天下的英雄还是臭名昭著的破落户。在高二爷看来,这个“家”并非指的是狭义的三间大瓦房一铺大长炕,而是曾经混过的东京城。
  广袤天地,才有作为。
  此时高俅有罪无法回东京,然而皇帝大人是慈悲的,给了他这个机会。
  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历代皇帝宣扬自己仁德的一种政治手段。这其实是一种贻害社会的手段,往往有些应该得到惩罚的罪人却因为皇帝他老人家的“仁德”而得到宽恕,对那些遭受罪人侵害的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不管怎么说,高俅从中获益了,他可以回东京了。返城那一刻,他的心情是高兴的,他完全有理由向着东京的方向大喊:老子又回来了!

  然而,高二爷不知道迎接他的不在是老王的棍棒,而是发迹的曙光。
  现在是可以回京城了,可问题是高俅回京城去哪里呢?关键时刻讲究人柳世权解决了他的难题。柳世权做人的原则是“你来我二话不说收容你,你走我二话不说安排你。”这人未必是好人,但却是个靠谱的人。
  柳世权在京城有房亲戚,唤作董将士。当然他不是姓董的一名武将,宋朝时期“将士”指的是没有官职的富豪。实际上董将士是个开药店的,主要经营OTC及各类处方药,稍带性保健产品,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市区内还可免费送货。
  董将士接到柳世权的信当时傻眼了,高俅那厮岂非是汴梁宣武军上的破落户,正是。董将士对高俅早有耳闻,谁让高二爷名声远播呢!董将士左右一想,碍于柳世权的面子不能直接把高俅轰出去,于是乎好酒好肉款待多日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高俅大喜,谢了董将仕。董将士使个人,将着书简,引领高俅迳到学士府内。

  董将士这一招叫做一石二鸟,第一摆脱了累赘,第二乐坏了高俅。高俅前半生热衷混和踢足球,估计他对卖药实在没啥兴趣,听到董将士的话后,他的反映是“大喜”。因为董将士将他推荐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才子苏东坡。
  苏东坡办事更干脆,当即同意留在府里住了一日,高俅屁股还每座热乎又被介绍到另一个地方。
  董将士也好,苏学士也罢,他们的打心眼里是厌恶高俅的,他们对高俅仿佛是碰到了瘟神那般的惧怕与讨厌。惧怕是因为破落户惹不起,讨厌自不必说。此时,高俅的心里是酸涩的,他终于理解球的痛苦,如今他何尝不是在被人踢来踢去?当他知道他要去的是什么地方之际,他改变了心里的念头。正是那个地方使得有机会接触到皇亲贵胄,给他发迹提供了了一个平台。

  实际上那并不是平台,而是通往帝国权力中心的跳板。
  那个地方叫做——驸马府。
  驸马府里住的人是——王诜。
  二 一泡尿里的国防部长
  王诜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名流。说起王诜来历不小,他是将门之后,先祖王全斌曾跟着太祖赵匡胤混过,是为北宋开国将领,虽然不是什么名将重臣,但与石守信、高怀德、曹彬、潘美等都是哥们儿,都在一个铁锅里吃过驴肉火烧。

  王诜就是王全斌的后人。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些将领的后世子孙有混的好的比如驸马王诜,当然也有混的差的,比如青面兽杨志。按照传统来惯性思维来看将门之后必出武将,可王诜不是,他是地地道道的艺术家,很好的贯彻了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治思想,且为人浮浪,绘画之余喜欢去按摩院放松,高俅这类人正适合他的胃口,所以一见如故,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王诜不仅有良好的身世,同时他也有着特殊的地位。“王诜(1048—1104),字晋卿,太原人(今山西太原)。出身贵族,娶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为妻,官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这是一份了不得的档案,了不起之处在于他是英宗的女婿。
  英宗赵曙(1032—1067)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
  神宗赵顼(1048—1085)英宗长子。
  哲宗赵煦(1076—1100)神宗第六子。
  列出以上帝王家谱主要是为了纠正《水浒传》中的一处笔误,《水浒传》第二回,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亲随,受东人使命,赍送两般玉玩器来进献大王。有书呈在此拜上。”端王听罢,笑道:“姐夫直如此挂心。”注意原文端王赵佶对王诜的称呼为“姐夫”。英宗是神宗的爹,神宗是哲宗他爹,端王赵佶是哲宗赵煦的弟弟,王诜娶的是英宗之女,由此推论端王赵佶应该叫王诜为“姑父”。

  王诜是个相当有名气的人,精于鉴赏,擅长丹青,广交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等众多文人雅士,尤其与苏轼关系紧密,后来因为“乌台诗案”还受到了牵连。王诜擅善画长于作文,闻名当世,喜画“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等他人难状之景。苏轼谓其“得破墨三昧”及“不古不今,自成一家”等赞誉。当然苏轼的评价也好,黄庭坚的评价也罢,免不了有捧臭脚之嫌,不过王诜在绘画方面确实造诣不浅,仅徽宗内府收藏的珍品就达35件之多。传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烟江叠嶂图》卷,藏上海博物馆。还有一副著名的画作《柳溪渔隐图》流入日本。

  啰唆了半晌列出上述文字主要是为了证明王诜这个人很牛,牛到一塌糊涂的程度。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高俅跟着他混,不愁没有出头之日。
  高俅原以为在驸马府混个差当足矣,可他不知道前面还有个五百万大奖等着他。
  驸马王诜有个关系相当密切的文友兼亲戚——端王赵佶,他就是鼎鼎大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有时我发现古人真是太他妈有才了,“徽”字是美好、宏伟的意思,然而看看宋徽宗执政期间,朝政腐败,奸臣当道,民变四起,金兵南下,整出个靖康之耻,把天下弄成这奶奶样儿,他的庙号居然叫“徽宗”,其实可以写作“灰宗”,即给祖宗抹灰之意,仁慈的古人不过曲笔回护罢了。

  端王赵佶跟王诜关系密切,都在歌厅里蹦过迪,都在窑子里找过鸡,多少年来的出生入死建立起了坚固的战友关系。“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更兼琴棋书画,儒释道教,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从《水浒传》原文可以看出端王赵佶有两大爱好,一是文艺二是体育。

  ——而在这两项上他都是行家。
  那日在王诜生日party上,赵佶因为上了趟厕所,他没想到一泡尿居然尿出了个大宋的国防部长。赵佶路过王诜的书房相中了镇纸狮子(古人写字用来压纸的东西),要知赵佶是这方面的行家,一眼看出了那镇纸狮子非同寻常。众所周知宋徽宗赵佶有个最大的爱好是喜欢石头,后来的花石纲跟他爱好有着莫大的联系,北宋的亡国不能说与最高领导的爱好没有干系。

  赵佶回来这么一说,王诜相当会来事儿,当即说还有个玉龙笔架更漂亮,现在不在手上。明个给你送去。
  赵佶大喜,裂开大嘴说:“恁地中!”
  高俅非常荣幸的担任了送玉龙笔架的任务。
  一般以为高俅除了会踢球不会别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至少我们还可以知道高俅还有一项能力叫做溜须拍马,当然这种能力被多数正人君子所不耻,这种能力还有个新名词叫“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要知道在中国不会溜须拍马是很难混下去的,混过社会的高俅自然深谙此道,他比常人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他们都是现实的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俅溜须拍马的功夫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球技。在加上他是苏轼举荐的人,与王诜气味相投,得以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高俅不知此次送笔架,竟然将自己也送了出去。
  高俅记得那天是个黄道吉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高贵的端王正在足球场踢球,挥汗如雨,踢的相当起劲儿,高俅不敢打扰王爷雅兴,在一旁恭恭敬敬的候着。虽然他见到球很亲切也想上去踢一脚,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此刻他唯有默默的静候,他虽然是高二爷,可他明白此地谁才是真正的爷。
  静候的高二爷哪里知道却等来了个五百万大奖。
  机会如同楼上扔下的垃圾,说来就来。命运在就那一刻忽然垂青于他。
  “那个气球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那高俅见气球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

  从这段文字中能够分析出两层意思,技术和勇气。
  按照常规理解,高俅应该把球捡起来恭恭敬敬的还给端王,可是高俅没有,他使用了一招“鸳鸯拐”高超的足球技术将球送还给端王,这是种展现,实际上也是在营销。营销学中有条重要的技巧叫——引起客户的注意。高俅用踢球人的方式展现了一把,引起了端王的注意,他成功了!这一脚除了技术外还有勇气。
  勇气是什么?绝非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看准机会的临门一脚。
  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机会固然重要,但机会来临之际,勇气与能力同等重要。
  高俅这一踢登时引起了端王的注意,直接导致端王看都不看玉龙笔架一眼,非要他踢球。因为端王也是个行家。
  端王经常跟太监们踢球,太监们自然不敢跟端王真踢,渐渐地的端王萌生了一种绝世高手的颓然,时常叹息“世间无高手,本王很寂寞”。高俅那一招“鸳鸯拐”技术成分恰到好处,端王眼前一亮,顿时有种发现世外高人之感,于是力邀高俅露两手。

  高俅端端架子,不过球是一定要踢的,他推诿再三除了给端王足够的尊敬外,还有一点便是像真正的剑客通常不会轻易把剑一样。行家嘛!总得有点架子。他越是谦虚,端王越想看看,一再谦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信息——我是高手。
  高俅掌握谦虚的这个“度”恰到好处,高俅谦虚一阵过后一试身手……
  于是天亮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高俅是那个时代的草根销售冠军,不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总之大宋民间销售冠军非他莫属。
  对高俅的发迹进行一个简短销售分析:
  首先,高俅混社会,过着帮闲生活。可以说他这是在积攒人际资源,为日后的发迹奠定了人脉基础。这跟做业务积攒客户资源以备跳槽之需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假如他不去混社会而是呆在家里读书,他就不会认识柳世权,也不会有后来的一连串的偶遇。
  其次,高俅知道如何找到客户的喜好。而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令他做到对客户“投其所好”,从而与客户找到共鸣点。这一点营销技巧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高俅不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高超能力他就不大可能去送玉龙笔架,如果他不是一脚引起客户的注意,也不会令端王大喜过望。要知总在领导身边转悠,没有做不下来的单子。

  在次,高俅具备做销售冠军的综合能力。一般提到高俅发迹通常都是嗤之以鼻,然而仔细阅读你会发现,高俅懂得“吹拉弹唱、诗词歌赋、使枪弄棒”文艺、体育、武艺诸多方面皆有涉猎,这恰恰符合时下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与技能想要做好市场营销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在使出一招“鸳鸯拐”回踢给端王的那一脚上,不难看出高俅具备超强的“心理洞察力”,那一刻他太清楚客户想要什么,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与赞誉,从而达到销售自己的目的。
  一试身手之后,端王大喜,连连喝彩。“这气球一似鳔胶粘在身上”施公只用了简单一句描写高俅的球技,其实这个动作的东西有时很难用语言来描绘,他更多的笔墨落在了端王看完球后的反映上,一是留高俅住了一宿,二是请王诜吃饭,向他姑父要了这个人。侧面烘托高俅的球技甚是了得。
  从此高俅跟着端王混,寸步不离……
  两个月后,宋哲宗驾崩,即公元1100年。

  三 另一位销冠是皇帝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九岁登基。有一天按照礼仪应由他接见契丹使者,臣子蔡持正恐怕赵煦年幼,见了辽人的容貌、服饰奇异会受惊吓出洋相,有损国威,先一日对赵煦仔细地介绍契丹使者的容貌和服饰,请他不要惊慌。
  赵煦坐在上默不作声,面无表情。
  蔡持正以为这孩子定是吓坏了,他也不嫌啰嗦反反复复的讲了十几遍。
  赵煦突然严肃的问道:“契丹使者是人吗?”

  蔡持正一愣,当即回到:“当然是人了。”
  赵煦沉声道:“既然是人,朕就不怕他。”
  一语惊的蔡持正脑袋瓜子嗡的一声,好像有人狠狠地抽了他一个嘴巴,他没想到九岁的赵煦竟有如此气魄,当下惶然退了下去。
  赵煦是位很有政治抱负的帝王,在位时间16年,实际执政时间不长(高太后垂帘听政),公元1099年冬,哲宗病倒。第二年正月已卯日病逝,享年24岁,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天妒英才。
  这个仅仅活了24岁的皇帝有个最大的遗憾——没儿子。

  纵观整个宋朝皇帝有两个特别突出的特点。
  第一喜欢改名:太祖赵匡胤还算本分,一辈子就叫这一个名儿。到了太宗变了,太宗赵匡义,又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窘。太宗之子真宗赵恒比他爹更甚,原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反正是改来改去的。
  其次是人丁不兴:比如仁宗赵祯无子、哲宗赵煦无子、高宗赵构无子等等。这期间最具典型代表的南宋高宗赵构。在靖康之难之时,还是康王的赵构作为人质在金朝的营盘中,被金人的凶悍吓的失去了生育能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高宗赵构居然活了八十一岁,一跃成为宋朝最长寿的皇帝。
  满腔抱负尚未施展的哲宗赵煦驾崩了,操劳过度也好,天妒英才也罢,反正他是带着遗憾去见上帝了。
  接下来就是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
  在当时来看皇位如何也轮不到端王赵佶,因为他排行老十一,前面还有个老九申王赵佖。然而赵佶是个很有心计的人,至少在哲宗染病的期间他的所作所为值得怀疑。
  同样是营销高手的赵佶看出了门道,想要从藩王成为天子,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人就是向太后。

  这一原理在营销上称之为“找到关键人”。找到了关键人,之后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向太后是神宗在位时的皇后,同时又是真宗朝名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在宫中十分受人敬重。赵佶于是施展出了他的才能,早请示晚汇报,太后怎么欢心他怎么来。原本赵佶才华惊艳,在上层社会享有盛誉,这为成功营销自己奠定了社会舆论优势。
  再有赵佶自身形象良好,小伙会说话,长的帅,至少比申王赵佖有优势。
  长的好可以令人多看几眼不假,要知道长的帅还可以升官儿,更有甚者还可以当皇帝。
  本来作为享誉盛名的才子,他身上并没有才子那般浮夸自负,渐渐地赵佶在向太后的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印象。端王还比较会收买人心,讨好向太后是应该,但讨好左右近侍跟为重要,端王自然明白舆论力量的重要性。

  哲宗晏驾当天,宫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向太后力主迎立端王,却遭到宰相章惇的反对。章惇虽然不是啥好鸟,但在看人方面独具慧眼,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一个只爱好文艺与体育的人是当不了帝王的,章惇说的没错。
  章惇的意见是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老十三)
  向太后不同意。
  简王赵似虽然是哲宗同母弟弟,但排名在赵佶之后,估计人缘也一般,所以向太后没同意。

  章惇见状只好改口,若论长幼,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老九)。
  向太后还是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虽然申王赵佖年长与端王赵佶,可是他有先天缺陷,幼时患有目疾,一只眼睛瞎了,堂堂大宋一国之君岂能是个独眼龙?所以申王赵佖失去了竞争皇储的优势。由此可见,长的好多么重要啊!
  这场辩论起初是舞台剧,后来变成了章惇一个人的独角戏,最后他惊讶的发现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人站在他的一边,所以他败了!
  赵佶利用他的怀柔销售策略成功登基。
  公元1100年正月端王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从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才华绝代的帝王,他是帝王中最牛的艺术家,他是艺术家里最牛的皇帝。

  端王当上了皇帝,所谓一人得到鸡犬升天,那个球友自然也跟着一步登天。
  没到半年,高俅时任殿帅府太尉(即国防部长)
  至此,高俅同志完成了人生的转折。
  从高俅发迹的履历上来看,广大无业青年大可不必为就业难犯愁,尽情的去混吧!也许今天的市井之徒,就是明天的刘邦,就是后天的高俅,总而言之混也是一种生活。不过话又说回来,刘邦、高俅这样的典型案例必然是个少数,千百年来才零星出那么几个,所以伟大领袖告诉我们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水浒传》先写高俅的寓意很明确,高俅这个人人讨厌的小人是谁在赏识他?谁在给他提供成长的空间?没有昏君焉有奸臣,乱自上作,然也。
  做为小人得志的高俅,他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日期:2009-07-08 20:06:01

  第二章 青衫磊落江湖行
  初入江湖的愣头青史进,在他看来只要我对别人够意思,别人一定也对我够意思,天真的他不知江湖有多么的险恶,所谓的哥们义气有时根本就不靠谱,所以史大郎混的很惨。
  一 王进的悲哀
  高俅同志上任了。
  他的升迁虽然不够光彩(未通过科举考试),可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官有很多种途径,高太尉只是走了其中一种罢了。
  高太尉与其他的官员一样,新官上任总要三把火。按照常理新领导来了,大小头头那都得去拜谒一下,混个脸熟,以后也好开展工作。偏巧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没来,不管什么理由,有病也好,装病也罢,在高太尉看来,这是不给他面子。
  高太尉做人的原则很简单,既然你给我面子,那我就给你鞭子。
  这里解释两个名词,宋代正规军称禁军,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军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禁军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的长是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或提辖兵甲。(如张都监、鲁提辖)教练武艺的军官称教头,也就是个教官。(教头的地位其时很低)。

  王进这个人很不识趣了,新领导来了第一天你怎么的也得露个脸儿,且他的病又不是半身不遂卧床不起的,王进听罢,只得捱着病来,进得殿帅府前,参见太尉。这段文字证明王进病的不是很重。
  其实他的这种行为可以用俗话解释为——装大了!
  而且没装明白,倒霉的碰到的居然是高俅。
  王进莫不如不来,或者是被人抬来,足可见病情严重,老子不是不来是真来不来了啊!
  自称重病在身的王进居然走了进来。

  那高俅见了,不生气,不打你,焉是他的性格。
  高太尉一见王进来,气的差点没把钢牙咬碎,仔细一看,心中暗道:“我靠!原来是你那厮。”高俅认识王进,他们不仅是熟人,准确的说是仇人。当年高二爷在收保护费的时候被王进他爹王升一顿闷棍揍的三四个月没起来床,想起往事当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乎高太尉耍出流氓手段。
  高俅说:“你他妈的(贼配军)不是说来不了吗?”
  王进说:“领导要见我,我咋敢不来。”
  高俅说:“少跟我装蒜。给我打——”

  流氓要打人通常不会讲道理的,何况高太尉还是个有文化的流氓。
  王进不来的确有所依仗,他在单位的人缘混的还是不错滴,众人一说情,领导给大家个面子,找个台阶下了。
  这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不打,动手只是迟早的事了。高俅那厮昔日被父亲打过,小人得志,有仇必报,长此下去还有他的好吗?
  王进与母亲一合计,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你还躲不起。
  只有走,什么工作什么前途老爷都不要了。在王进看来“八十万禁军教头”只是一种工作,与街头摊煎饼、早市炸油条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王进看的开,抛弃大好前程,什么都不要了。
  因为他看得开,所以得以保全。人生大抵如此,只要看得开了,明哲保身,全身而退,通常不会吃亏。然而另一位教头他就没有看得开,所以的他吃亏大发了。
  事实证明高俅是不打算放他走的,因为他派了两名小兵来,美其名曰服侍王进,实际上是来监视。
  高俅办事甚是缜密,他早料到王进会逃,所以有此一招。
  哪知人家王进棋高一着,三言两语便把监视他的人支走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