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7-6 17:52:00
市面上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书很多,不过,恕我直言,有价值的很少,能解决中国人职业问题的,更少。
“人在职场飘,哪能不挨刀”,和landy0985一样,我也更喜欢看天涯的帖子。天涯的确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很多帖子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飞刀不绝”的职场,给我以很大的启发。
从今天开始,我也凑个热闹,把自己多年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心得和体会,和天涯的网友做个分享,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呵呵!
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声明如下:以下系列文章为本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不经作者同意并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需要转载、摘录、引用,可以跟帖、站内信件方式预先征求本人意见,谢谢各位支持!
日期:2009-07-06 17:55:48
标题太长了,漏了两个字,应该是:
职业生涯规划:西方“真经”解决不了中国问题——一位国家职业指导师的工作感悟。
不过,这样也行。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毛毛虫专家的生涯规划讲座
一棵名叫“西方”的苹果树上,住着很多只毛毛虫。有四只毛毛虫是好朋友,它们都想获得美好的虫生,都想吃到苹果树上最好的苹果。
第一只毛毛虫想吃到最大的苹果,但它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它猜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
它就按这个标准一直往上爬,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颗大苹果。这只毛毛虫刚想高兴地扑上去大吃一顿,但是放眼一看,它发现这颗大苹果是全树上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许多更大的苹果。更令它泄气的是,要是它上一次选择另外一个分枝,它就能得到一个大得多的苹果。
第二只毛毛虫也想吃到最大的苹果。这是一只很厉害的毛毛虫,它自己研制了一副望远镜。还没有开始爬时就先利用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棵很大的苹果。
同时,它发现当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种不同的爬法;但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它很细心的从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处的位置,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于是,它开始往上爬了,当遇到分支时,它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那条路走,而不必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破头。比如说,如果它的目标是一颗名叫“教授”的苹果,那应该爬“深造”这条路;如果目标是“老板”,那应该爬“创业”这分支。
最后,这只毛毛虫终于爬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苹果旁,它高兴地咬了一口,却马上吐了出来。原来这个苹果虽然很大,却是脆的,而这只毛毛虫恰恰只喜欢吃面苹果。
第三只毛毛虫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做事有自己的规划。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怎样识别这样的苹果。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颗大苹果,而是一个小小的青苹果。结果它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酸酸甜甜的青苹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四只毛毛虫更不简单,它并没有急着去爬树,而是认真分析总结了三个好朋友的经验和教训。它认为第一只毛毛虫失败的原因在于不知道苹果的具体位置,第二只毛毛虫失败的原因在于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苹果,第三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苹果,也知道这样的苹果长在哪里,所以它获得了成功。于是,它写出了一本《爬树生涯规划》的书。在书中,它把苹果分为大苹果、小苹果、酸苹果、甜苹果、脆苹果、面苹果六类,并详细绘制了这六类苹果在苹果树上的具体位置,以及到达它们的爬行路线。它还发明了一种测评问卷,帮助每只毛毛虫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苹果种类。有了这本书的指导,“西方”苹果树上的毛毛虫们,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苹果。
第四只毛毛虫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人人尊敬的专家,很快就引起了旁边“中国”苹果树上一所大学的注意,被邀请去给毛毛虫大学生们做关于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
“一个成功的爬树生涯规划,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苹果。一般来说,苹果可以分为六类……”
第四只毛毛虫的话音刚落,就有很多毛毛虫大学生站起来问:“专家,请问什么是苹果啊?”
第四只毛毛虫大惊失色:“难道你们竟然从来没有见过苹果、吃过苹果吗?”
“是啊,我们的爸爸妈妈说我们还小,吃不了苹果,只给我们喝苹果汁。”毛毛虫大学生们齐声回答。
第四只毛毛虫愣了半晌,擦了擦头上的汗,拿起自己的公文包,一言不发,落荒而逃……
上面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来自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很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实际情况。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洋玩意,在我国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在百度上搜索“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找到约1,660,000篇网页;在谷歌上搜索,可以找到大约 2,340,000个结果;在当当网上搜索“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找到1763 本相关图书;到书店柜台上看一看,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书更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一时之间,“言必称规划”俨然成了一种时尚,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
“知道唐僧师徒四人为什么取经成功吗?——那是因为观音菩萨为他们每个人都做了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
“知道诸葛亮为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吗?——那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这本西方和尚传来的“真经”,真的能解决中国人的人生规划和发展问题吗?
日期:2009-07-06 18:01:20
当西方“真经”遭遇中国国情
目前比较流行的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
根据这个定义,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自我认知、组织与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制定行动方案、评估和反馈五个阶段,简而言之,即认清自己,看清环境,找准目标,然后迈开大步向前走,再时不时回一下头。
也就是说,要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神奇功效,你首先得认清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认清自己呢?
按照坊间流行的说法,答案是:做几个职业测评问卷,如MBTI职业人格测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职业锚测评等,再辅以适当的非正式评估手段。
由于我本人恰好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是我的本职工作之一,所以我着实花了不少心思,搜集了许多职业测评问卷和非正式评估工具。我希望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让每一个来访的学生都能认清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一个男生拿到我辛辛苦苦本土化后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问卷》,面对“喜欢、较喜欢、不喜欢”这样的选项,犹豫不决,迟迟给不出答案,问他怎么回事,他答:“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爸这人特别专制,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除了和考大学有关的事情,他不许我喜欢任何别的东西,我不听他的就要挨揍……小学时我喜欢画画,我爸说我有毛病,高考又不考画画,喜欢这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高中时有一阵我很喜欢历史地理,想读文科,可我爸说我肯定糊涂了,男孩子应该喜欢数理化,哪有喜欢历史地理的呀,我一想好像也对……”
一个女生面对同样的问卷,斟酌良久,却迟迟没有动笔。我问她出了什么问题,她说:“老师,这个问卷我没法填,这上面列的很多事情,我都没有做过,怎么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呢?”
和另一个女生做“成就事件”的非正式评估,要求她写出生命中不同阶段的十个成就事件,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只要她完成后觉得自豪、有成就感即可。她想了半天,一件事也没写出来。
我问她:“从小到大,难道你就没有做过一件让自己自豪的事吗?”
她摇摇头,说:“没有。从小到大,我爸妈只让我用功读书,其他什么事都不让我做。”
我又问:“考上大学,你也不觉得自豪吗?”
她还是摇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再说我也不喜欢这个学校,是他们硬要我填的……”
很显然,大部分中国学生,包括相当一部分成年人,根本就没有认识自己的能力。
由于心理不成熟、个性不独立,他们无法辨别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别人要求他们喜欢的。
由于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十指不沾世间尘,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除了书本知识之外,实践经验少得可怜,根本无法确定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沙土上建不起高楼大厦,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认识自我”都没法完成,又遑论后面的组织与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制定行动方案、评估和反馈?
职业生涯规划这本西方和尚传来的“真经”,就这样在“中国国情”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日期:2009-07-06 18:03:02
“淮橘成枳”的根源
郎咸平教授说过一段话,我觉得拿来形容目前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困境,非常恰当。他说,我们在引进西方学术时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忘记逻辑的大前提,这就是为什么导致“淮橘成枳”现象的问题根源。比如说,西方是法制国家。而中国法制正在建设完善中。好多西方经济理论都有这样一个隐藏的大前提。
职业生涯规划,我认为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有个朋友打电话给你。问去某某地怎么走?坐几路车?到哪个站下?你在告诉他怎么走之前,首先要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对不对?
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NBCC)推出的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其核心理念之一认为:“来询者有能力识别自己的处境,有能力决策并自我修复”。也就是说,西方所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建立在“规划人心理成熟、个性独立,知道自己在哪里,想去哪里”这样一个隐藏的大前提基础上的。
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问题恰恰在于:他们虽然已经成年,但心理上仍处于极不成熟的儿童期,没有能力识别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我这样说绝非危言耸听。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美国心理学家克劳德和唐森博士在《心理疆界》(又译:《过犹不及》)一书中认为:三岁的孩子应该已经建立起明显的心理疆界,他们应该能够掌握——
1、与他人建立亲密感情联络,但不至于因为分离而丢掉自我、放弃自由;
2、对他人说恰当的“不”,而不必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接受他人的拒绝,而不因此冷落对方。
对照这三点,仔细想想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人,甚至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多少人能达到这样的心理成熟程度?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建军博士在《心灵的年轮》一书中认为:中华民族的性格是一种病态“口欲期人格”,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过分压抑其个性发展,使孩子成年后心理上仍然处于儿童阶段。
对于中华民族“口欲期人格”的成因,朱建军博士在书中也有着精辟的阐述:
我国自秦朝以来,长期处于高度专制的社会。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代专制帝王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后来,在封建统治中,儒教思想也不断地被歪曲和极端化,格外强调忠孝。
在家庭中,“父为子纲”,父亲和子女的地位非常不平等,子女在父亲面前根本没有人格尊严。社会统治中,“君为臣纲”,帝王和各级统治者被比喻为民众的父母,要求民众绝对的服从。这样的社会文化渗透的结果就是从儿童开始的一生中,人的自我探索行为,独立自主意愿被严重压抑,人应该发展的独立个性在多数人的一生中都没有机会发展,这样形成的民族性格只能成为“永远的口欲期”。
可见,不管是从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成熟的定义,还是从中国心理学家对民族性格的反思,都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国人心理不成熟、个性不独立,换言之,他们根本就不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列车的始发站,又怎么可能乘坐这趟列车到达希望的终点?
所以读完很多职业生涯规划书籍,给你的感觉就是用外国人的测试题告诉你,从A地到B地怎么走,至于你现在是不是在A地,怎样才能到达A地,则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美其名曰,职业生涯规划是你自己的事,因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嘛,别人只能协助你。
因此,我对国内这些理论不紧密联系实际,在象牙塔里引进西方学术的所谓职业生涯规划,表示强烈地质疑。
日期:2009-07-06 18:06:42
中国人的人生规划课
质疑之余,我开始了不倦地学习、思考和探索。我认真阅读了许多有关生涯规划和心理成长的书籍,结合自己200多小时170余个案的职业咨询实践、5年就业指导课教学经验,以及十余年在高校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及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我对中国人的人生规划问题,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在我看来,真正能解决中国人问题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首先从心理问题着手,帮助规划人建立心理疆界、获得个性独立,然后再补实践活动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保障规划人具备认识自我的能力,接下来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我认知、职业选择和求职技巧学习。
于是,便有了这个帖子,以及帖子中离经叛道、与众不同的《中国人的人生规划课》。
在书中我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步骤,将规划的起点设定为“建立你的心理疆界”,将“四大活动助你了解社会”前移,放到“三个游戏帮你认识自我”之前,而且提出了不少崭新的想法,其中很多跟目前一些主流观点完全背道而驰。
比如说,对于自我认知,传统的观点让你去做测评,我则推荐大家玩游戏;传统的观点只告诉你怎样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对于三者出现冲突时怎样选择(事实上,这种情形并不鲜见),则语焉不详,或避而不谈,本书则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对于职业选择,传统的观点让你比较再比较,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我却告诉你不要紧张,只要明确自己要什么,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于求职,传统的观点让你包装简历、研究面经,尽量展示“最好的你自己”,我则提醒你小心简历“过立废”、警惕面试“面无缺”;传统的观点认为简历可以适当“注水”,对此,我坚决反对,但认为简历可以“渲染”、“模糊”和“转换”;传统的观点告诉你每一道面试题的标准答案,我却建议你在面试时不要背“面经”,而是外圆内方,大胆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如果你对我上面提出的问题感兴趣的话,请你:
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顶帖!
谢谢!
日期:2009-07-06 23:19:04
三年被炒七次,为什么?
武志红所著《解读疯狂》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25岁的广州女孩阿云(化名),大专毕业,年轻、漂亮、有一手好文字、特别努力,智力、学识、工作态度和身体等硬件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阿云却不断遭遇工作上的打击。三年里,她接连换了七个单位,其中六次被辞退,一次因自己实在干不下去而辞职。
三年被炒七次,为什么?
从以下阿云的自述中,你能发现她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吗?
三年前的夏天,我从学校毕业,在一家大公司做前台。前台的工作按说比较简单,但我好辛苦。从接听电话、文件拟写分发、档案管理、文具采购发放、会议安排等事务都是我的职责。公司的复印机、打印机等重要设施在我的办公桌旁,无数的人要我帮他们复印、装订、整理文件,做这个做那个。我不会拒绝,都接了下来,结果就是,虽然很辛苦,但分内工作却耽搁了。
主管我的董主任看在眼里,她那时挺喜欢我,对我说:“你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不适合做前台,还是到我的办公室做我秘书吧。”
我很感激她,所以做得好卖力,最后在三个月试用期满后转正了。但我那时没想到,这是我两年多时间里唯一一份能做到转正的工作。
问题和一开始一样,办公室里有一个出纳杨姐,她管部门的财务、人事还有其他一些工作。她特别爱使唤我,比前面那些人加到一起还厉害,但我不敢得罪她,因为她和董主任的关系非常好。吃饭时,她抢着坐在主任旁边,忙不迭地给主任端茶夹菜。主任信风水,她就学风水的知识。主任喜欢买鞋子,她就专门调查广州哪里买鞋子最划算。她又做那么多事,和主任关系当然好了。于是,我警告自己:“她好吃香的,你是新人,一定不要得罪她。”所以她要我做什么,我都去做。
然而,顺着她的意思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主任给我的工作不少,结果我常忙不过来。等转正后,我终于鼓足勇气,想对杨姐说一次“不”。有一次,她让我打印并装订一大套资料,我小声表示了反对。她没出声回去了,但到了中午,她又过来满脸堆笑地对我说:“阿云啊,还是麻烦你做一下吧。”我觉得不好意思再推,就只好接下了。
虽然接下了,但我觉得不舒服,不公平,她们总找我帮忙,但从不肯帮我,她们只考虑自己。这时,我就对自己说,她们是老员工,你是新人,你就忍一忍吧。这么一忍,我心理好像就平衡了。
日期:2009-07-06 23:20:26
不过,这个平衡很快被打破了。2003年11月,我得了急性肠胃炎,我请了两个星期病假,再回到单位,我发现自己又回到前台了,原来主任一时着急,又招了个新员工小丁做我的工作。这个新员工真厉害,不知道她怎么做的,反正是一来就成了主任的红人,抢走我的职位就罢了,还很快抢了杨姐的人事工作,本来我用的那台好电脑也调给她,她的破电脑调给我。
我能看出杨姐是怎么讨好主任的,但小丁我就看不出,她在公开场合从来不刻意讨好主任,她拍马屁的功夫几近炉火纯青,自然得不得了。
一开始,新人和我关系还算可以,但很快她就看出我最没有地位,于是和杨姐一样,不断给我派活。她是个新来的,我凭什么吃她这一套,我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她。从此以后,她不断向主任打我的小报告,而主任也对我越来越疏远。
我想辞职了,但鬼使神差地,我居然和小丁讨论起这件事。我记得合同上写着,如果主动辞职,我得赔两个月薪水。我担心,但又不敢和主任商量,于是问小丁:“你是管人事的,知不知道辞职要赔两个月薪水的事?”
小丁当时什么也没说,但她好了得。两天后,当部门一起吃饭时,她居然大声地问:“董主任,阿云问你辞职的话是不是要赔两个月薪水。”
餐桌上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下来,我的脸红得肯定很厉害,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不敢看主任的脸,但她显然也很尴尬,她干笑着说,怎么会呢,不会让你们赔的。提前两个月写辞职信就不用赔了。哎呀,死啦,我痛骂自己说,你怎么就这么笨呢?!她明明把你当作了敌人,你还往枪口上撞。我不恨小丁,只恨自己太笨。
这件事过去后,主任彻底对我冷淡下来,总是想着法为难我。12月初,她终于在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对我说:“公司决定辞退你。”
可笑吧,我觉得自己像一条狗,居然给新人挤走了。但更可笑的是,在得知被辞退的消息后,杨姐和我深谈了一次,她说她其实非常不喜欢董主任,因为主任脾气火暴,爱骂人,俗不可耐!杨姐几乎把部门每个人都骂了一通,这让我大跌眼镜,我以为她和每个人关系都那么好呢!原来一切都是表面文章,这真是让我好好上了一课。
日期:2009-07-06 23:21:38
被人炒掉大大地打击了我的自信,但没多久,我又在2004年春天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装修公司做秘书。与上次一样,部门里几名老员工也爱使唤人,尤其是一个做了多年的秘书,用我用得很厉害。我想推,但这个老秘书显然与办公室主任关系非常好,我不敢得罪她,就继续忍。
和我一起来的还有一个新员工Nancy,老员工也派给她很多活。她和我一样,从不推。但不同的是,我心不甘情不愿,总是拖着,拖到不能再拖时再去做。Nancy不同,她总是以最快速度完成,最后还会问一句:“还有什么要我做吗?”
她这样说听起来很舒服,好像没有一点低人一等的感觉,而我总是觉得很委屈。我知道这种区别,很想学她,但不管怎么努力,总是不行。
结果,Nancy飞速地笼络了所有老员工。一开始,她对我也好得不行,看到我遇到困难,不用我开口就主动帮我,好像真的把你的事当成了她自己的。我也好感动,然而,等发现我明显不得领导欢心时,她理都不愿意理我了。那种情感的落差,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势利。
这家公司是我自己离开的,因为把我调到了一个环境很恶劣的工地,在广州的郊区,经常停水停电,有好多好多蚊子,你怎么小心都会被叮得厉害,并且工地上就我一个女孩,我觉得自己像是犯了罪被发配边疆似的。
更让我愤愤不平的是,我被派到这里来时,领导一开始要老秘书接我一些任务,但老秘书拒绝了。结果我得两边跑,拿一份工资,做双份活。
为什么总是我受苦!有一天,我一觉醒来发现被咬了好多疱,明显不是蚊子咬的。掀开凉席一看,黑压压一片虱子。我恶心坏了,于是坚决提出了辞职。这是三年来,唯一一次我主动辞掉的工作。
从此以后,失业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经常有2-4个月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了,也最多做上一两个月就被炒掉,最短一次只做了一星期,但这个工作是最好的,也是我记忆最深的,对我打击最大的。
日期:2009-07-06 23:23:35
这是我的第5份工作,一家大型培训公司。人事经理面试时,说我的职位是办公室文员,但报到时,给我发的胸卡却标着“总经理助理”。哎呀,死啦,我禁不住倒吸了口冷气,怎么成了总经理助理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高级秘书我做不来的。
和我一起来的还有几个新人,但我最瞩目,老员工们纷纷前来迎接我们,问谁是老总的助理。等知道是我后,他们纷纷赞人事经理有眼光,说招了一个靓女。
不过,这家公司并没有阿谀奉承之风。相反,公司的氛围非常好,老总只有40来岁,他鼓励大家发挥个性。他自己也是既有个性,又随和。他看上去又成熟,又很孩子气。公司里的同事们也和他一样,又有个性又随便。这样的老总这样的公司氛围,谁不喜欢,我当然也不例外。
但在这家我最喜欢的公司的第一天,我就演砸了。首先要和太多人打交道,人们纷纷涌上来,一会儿有人借电脑,一会儿有人要递交报销单,一会儿有人要找老总签文件……我记得那一天至少处理了二三十件事,这对于一个优秀的总经理秘书来说不算什么,但我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