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我的火锅从厨之路
作者:
天音33
日期:2009-7-19 15:44:00
谨以此文祭奠我不可回来的青春。
当年,我本是个斯文柔弱,书卷气浓,且从小没有做过饭,动手能力极差,的年轻人,命运却让我走上了从厨之路。
九三年的夏天,18岁的我带着对前途的迷惘和初恋的失意,我茫然走进了陌生的省城。在一家夜市摊上当杂工,也是第一次接触到“火锅”。
其实,先前在家乡小城,我已经在亲戚的小餐馆里面学过三四个月时间,小城的火锅,起码我帮工那个店的火锅,就是菜烧好了,多加点汤,放在酒精炉子上面煮,记得很清楚那时卖得很好的鳝鱼火锅,制法鳝鱼在锅里炒熟,加水,烧开,调好味,下入麻花,青菜之类,端上桌子,食客就立刻大快朵颐了。
省城毕竟是省城,呵呵,小摊上的都不同。记得当时炒菜的大厨是四川师傅。当老板让他推出火锅时,他操作过程很是神秘,遮遮掩掩的,现在回想,他的主要做法大概就是:色拉油烧热,加点牛油,炒辣椒粉,花椒,然后加入豆瓣,生姜等,炒香,加入一些八角,桂皮等香料,然后加水煮,放味精(那时有没有鸡精,还真是忘了)和盐就是火锅底料。
客人来了,盛入锅中端上去,涮一些毛肚,百叶,水发牛鞭,水发兔耳(那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新奇的玩意)等,还有土豆,青菜,这就是对火锅的第一印象。
小摊上的客人往往连汤都喝光,几天时间,我又忙杂七杂八的其他事情,还没有发现回收锅底呢。
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很好学,当时就感觉这个东西我们家乡没有(估计是有的,我呆在小店里面几个月,又不出门,哪能发现?),想学会带回去“发扬光大”,可惜还没等我看清步骤,师傅就辞工了。
没过多久,也就是九四年元旦前夕吧,对面一家大型美食城开业,为了见识多些,学的东西多些,我应聘进去了,也确实,大型美食城真是气派多了,当时进厨房,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我第一次见到了柴油灶,立式大冰柜,不锈钢案台,还第一次见到了,并偷偷尝到了传说中的腰果。呵呵,扯远了
那时我的工作是打荷,当然,切配,全场卫生之类我也是抢着做,因为那时我只晓得傻乎乎的想,只有你勤快,师傅才会喜欢你,才会教你东西。可能我的勤快还是有人看在眼里吧,没多久,美食城成立火锅房,把我调过去了。
师傅也是四川人,姓胡,对我很好,当然,我做事也非常自觉主动。
毕竟接触餐饮长了点,他的火锅做法记得清楚些了。他的做法是:油烧热,也加入牛油,放入辣椒炒,油炒红之后,放入豆瓣,姜末,炒香,然后加入八角,桂皮,香叶等我当时叫不上名字的香料,炒一会儿,掺入牛骨头、猪骨头和整鸡熬好的汤,火上死命的煮,最后沥渣,调好味就是火锅底料了。
胡师傅的做法和看到的第一个师傅的做法不同的是:他用得辣椒不是辣椒粉,而是红干椒用开水泡涨,冷后用搅拌器打成泥状,这样炒出来的颜色红得真是好看,只不过开水倒入红干椒中,那冲上来的那股辣水汽,现在想到都怕。当然,这个事情当仁不让是我干的活儿。还有加入的是鲜汤,而不是先前看到的开水,小摊和美食城还是有区别的,呵呵。再就是沥渣,一锅底料端上去,看到还是清爽多了。
那时,也是真正知道火锅底料是要回收的,每次服务员收回来的锅底,用密漏沥去残渣,汤汁沉淀后,上面一层留下来,下一锅再兑新鲜底料上桌,就这样循环使用。现在看来,还真是不卫生。
可能是胡师傅想保持手艺的神秘感吧,虽然一般步骤都是我在操作,只是每次要熬制底料了,配香料时他都借故把我支开。
这难不倒我!我偷偷的去街上买了一个小弹簧秤,趁胡师傅不在的时候,把所有香料(几天后都认熟了)全部称了一遍,等他再次配香料的时候,我装着若无其事的出去了,然后呢,大家应该都晓得了吧,呵呵,就这样,我掌握了火锅从厨经历中的第一个所谓的“配方”。
日期:2009-07-19 15:45:39
顺便说说这个配方,以我现在还算比较专业的眼光来看,其实那火锅也就是麻辣烫性质,不过用料好些。配方也就是一般的香料,配比也谈不上章法,为了避免引人误入歧途,这里也就不写出来了。
充其量只是有香味,不苦罢了(我看到过有好多初次自己做火锅的,看到别人配比香料,学做的时候,锅底往往会发苦,特别是煮到后来越发明显,其实这也就是没有了解透各种香料的作用,特性罢了)。说这绝对没有对胡师傅不敬的意思!一直到现在我都是很感谢他!只是纯粹客观的说说当时的情形,对那时火锅的评价,各位也犯不着说我忘恩负义哦。
美食城的生意不景气,没多久,胡师傅也离开了。火锅房就我一个人打理了。照着胡师傅的方法,平淡无奇的应付这每日稀稀拉拉的几桌客人。
生意虽然惨淡,但偶尔,甚至几天象神经样的突然好得又不得了,不稳定,所以在配锅操作过程中,慢慢就有麻烦了。
比如的话,今天我炒好了底料,煮兑好了一大桶麻辣汤汁(白汤都无所谓,有鲜汤直接打就是了),调的味道还不错,今天生意很合适,刚刚卖完,这当然皆大欢喜。假如生意不好呢,卖不了几锅,剩下的又要烧开,明天生意又不好,又烧开,烧开几次,味道变得极其难闻,自己端锅出去都不好意思;假如生意好得不得了,汤汁用完,后来看到情形不对了只有掺汤加味凑合,锅底味道就变得寡淡了。当然还是剩下的时日居多。
其实这个问题胡师傅在的时候也有,只不过当时刚开张不久,生意好坏不论嘛,还比较稳定,现在生意差又不稳定,加上又只有我一个人操心,愈发觉得恼火了。我本身是一个对事物追求完美的人,就不断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生意好时,汤汁要够用,生意不好,要好保存,最大限度的做到锅底的味道不变。
后来,我炒好底料后,只有先少兑煮一点汤,以前满桶,现在半桶。白汤充足准备,看生意来的势头不对劲了,有旺的样子,就连忙上火熬底料汤汁。但还是有时生意突然熄火,后来熬好的又剩很多的问题,不过比以前好些了。底料呢,把炒好的底料和红油分开(先前都是一起放在桶里煮的),熬制时候只煮底料,锅底上桌的时候再加红油,兑锅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其实这些,相信好多朋友看来都是小儿科,想象当时,在一个刚开张不久就半死不活的美食城里头,一个学徒什么事都只能一个人琢磨(生意不好,人心早散了,厨师长都不管的),也挺难的。
磕磕碰碰的到了九五年元旦前不久,美食城终于关门了。最后一次发工资的时候,经理无意提到:重庆一家很有名的火锅连锁店要接手我们这个店子。火锅连锁名店?我那时心里一震,就产生了无论如何要留下的念头,哪怕不要一分钱工资,做最苦最累的活。
日期:2009-07-19 15:46:57
第一次面试的事情我记得清清楚楚(没有招人,开业员工全部是各个分店抽过来的,先前的同事都散了,我是主动上楼找老总的。
老总是个女性,颇有传奇色彩,创造性的把自助餐引进火锅,推出了太极图案的鸳鸯火锅,歌舞伴餐等等。那时大约三十多岁,刚遭遇车祸不久,身体不是蛮好。听说两口子是三张火锅桌起家,十几年的奋斗,做到如此身家,凭这一点,我真的是很佩服!当时,我自我介绍后,她问我:你以前在这里做火锅?我们不需要做火锅的,我们师傅都是总店过来的。我说:我佩服您,想在这里工作。她又问:你工资是多少?我回答:400。这倒是实话。她笑了一下:哪里有那高哦,我们最多开得200。我心里还是一喜,连忙说:好,我做。我又问:那我几时来上班呢?她想了一下:后天吧,你帮忙帮装修师傅打一下杂。我说:您忙,我后天来。走到门口时,她忽然说:你想一下,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算了。
附带说下,那时,我的一个伯父是省城有名的老特级厨师,正好接了一个四个炉子,总共十几个人的厨房,几次三番要我过去帮他招呼场子,工资八百,当时。为了我理想中的火锅,我根本就没有考虑(不过,我决定还是明智的,因为他的场子搞了两三个月就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自己又回原单位了,手底下人也只有作鸟兽散)。
下楼后,我一个人在火锅房中,把剩余的汤料倒掉,不锈钢桶洗得干干净净,场子认真细致的打扫了一遍,怀着复杂的心情回老家了一趟。第三天,我准时上班了。
日期:2009-07-22 10:10:48
新老板看来真是财大气粗,呵呵,把以前的装修全部推翻了重来,以前的装修也是相当的高级啊,并且工人全部是四川过来的,说是要风格和总店相似吧。楼上楼下一片狼藉,我刚进门,看到一个小嫂子在柴油灶上,吃力的用锅铲在大锅里搅动,以前店里留下的电工师傅看到我就欣喜的说:好,好,你快来炒菜。
先前在美食城中,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是厨师长的人,就我还有另一个做凉菜的是外头进来的,并我还是一个学徒,在省城虽然有几个亲戚,但假如我没有工作了也指望不了他们,只有回老家。所以美食城中我非常的谨慎努力,尽量不让自己闲下来,做完火锅房分内的事情又到红案那边帮忙,杀鱼,切菜之类,生怕被炒掉(期间,美食城大规模换了三回人,每次几乎三分之二,我都没有被裁掉),记得上了半年的班才实在有事休息了一天。每天中午同事们出去玩的时候,我又要帮着炒员工餐(菜是同事们上午上班闲时切好,我下午炒,美食城下午四点半开餐),刚开始,大锅(口径70cm的双耳钢锅)拖都拖不动,后来,几乎满锅菜,当然诸如芹菜干子,藕丁之类,可以翻的挥洒自如。厨艺也长进飞快了,当然,主要是大锅菜,呵呵。
日期:2009-07-22 10:30:37
又扯远了。当时,那小嫂子正脸涨的通红,不是看到我害羞,是拖不动锅啊。我过去看,呵呵,回锅肉,锅底全部沾了,都闻到糊味了。连忙肉盛起来,锅重新洗刷干净,轻轻松松,清清爽爽,不一会,几个菜就搞定了。
自然,我不用帮装修师傅打杂了,工作餐就是我的工作,当然,我的工资也不是开始说的200,后来给到了650,在当时还是不错的,当然,这是后话了。整个一个月装修,装修师傅们辛苦,我也辛苦,吃住都住在店里,几乎不能出门,冬天清早,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要哆哆嗦嗦起来,准备熬稀饭,因为赶进度,晚上上十点还有宵夜,并且白天要随叫随到,因为买材料啊,办事啊,总有些人耽误了吃饭。那段日子,现在想起来真象做梦,梦里很冷。
日期:2009-07-22 10:31:57
开业前夕,老总把我叫到楼上,给我封了一个红包,里面是150元钱。对我说:你不错,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放心,***不会垮,你愿意,可以在我们这里做一辈子!我知道,我真正的留下来了。
火锅店熬油的锅是大锅,口径起码一两米,具体印象不深了,反正装油一百多斤。地灶,烧煤,外头高高烟囱的那种。我炒员工餐也是那口锅。
总店过来的主要调味师姓何,技艺精湛,勤恳踏实,谦虚有礼,待人真诚,自然,我们成了朋友,我把他当可以谈心的大哥那种,他和他的爱人也觉得我是一个不错的弟弟。
日期:2009-07-22 10:32:51
***的火锅出品过程,我一看,就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火锅!!!以前所看所学,就是麻辣烫,哪怕用海鲜熬汤,也算是麻辣烫。
制汤,用的是老鸡,筒子骨,少量的鱼,有时还放猪肚。一大锅汤,奶白奶白。这样的锅底,就是不放调料也好吃啊,呵呵。
炒油,用的豆瓣,是重庆发过来的,是自己厂里生产的,老总有自己的底料厂,模特队。豆瓣红润酱香,干得很,完全不象市面上的郫县豆瓣上面一层全是红不红黑不黑的水。除***外,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么好的豆瓣了,呵呵,怀念一下。熬制红锅用的油,是菜油加一定比例的牛油,完全没有用色拉油。炒油过程,何师傅配香料、备原料,根本就没有“防”任何人的意思,一派大家风范。
我自然而然的也在边上帮忙,神态自若,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偷师”的意思。几次下来,配的炒油原料中,几多草果,几多白蔻,几多八角,甚至几多小茴,我几乎可以精确到颗数了。
炒油的过程,真是壮观,一大口锅,一百多斤油,烧得冒烟,(炒油的时候,盛一半起来,不然下豆瓣立马泡沫冒出锅沿),豆瓣下去, “嗤”的一响,锅内急剧的翻滚,黄色的泡沫一下冲起来,雾气,香气弥漫。
调味师在边上分时段,看油的颜色,下入香料,红干椒,牛油,冰糖,酒。不停的炒,不停的看,等火候到位,颜色红润,水汽差不多之后,滤渣就好了。那渣,也是一股甜香味,可惜白白的倒掉了。
分锅,就是调味,过程很是精彩。几十口超大的鸳鸯火锅依次排开,两个调味师放调料,主调味师,就是何师傅放盐、鸡精、味精、白糖有“分量的”,次调味师放花椒、辣椒,料酒、姜片等,每当调味师调味时,堪称一景:调料成盆的端着,表情严肃认真,一个从这头走向那头,一个从那头走向这头,只听见“刷、刷”的调料放入锅中的声音,此起彼伏,绝无重复放调料的事情发生。红锅加好调料,放入底水,盛入红油,红油是新老油混合,油和水的比例有很大的讲究的,不然容易干锅或者是浑汤。白锅只是加好调料,姜片,大葱段,有时还放一小条鲫鱼的,客人来了掺入鲜汤,淋上一勺鸡油就上桌。
日期:2009-07-24 16:27:38
客人用餐的过程,伴以民族歌舞,调味师西装革履,手持调料壶不停的巡视,征询客人意见,问客人对味道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服务员一色的民族服装,靓丽可人,用餐真是一种享受!难怪***仅用了上十年的时间,就从三张桌子发展成了全国火锅连锁名店,分店开到了国外!
先前的四川火锅,红油都是回收的(现在有很多名店据说是一次性锅底了),也是,一锅三四斤红油,哪里倒得起。把客人剩下的火锅底料白汤倒掉,红汤滤渣,一股脑倒进一个大不锈钢桶中,浮起来的就是红油了,舀出来,有时在火上烧干一下水分。新油老油兑起来用,味道“巴适惨了”。开业的时候,不仅四川运来了干尖椒,花椒,鸡精,味精,第一桶老油也是四川运过来的呢。
开业不久后,工作有规律了,经理又帮我配了一个帮手。总算轻松了好多。每天,我有规律的做完自己的事情后,就是帮何师傅的忙,捶香料,切姜片,打汤等等,天南海北的和他聊天,他给人感觉不多话,其实有时也是很健谈的一个人。后来,一些我想进一步弄彻底的问题,比如香料比例,水油比例,盐糖比例为什么这样等等,我直接的请教他了,他也认认真真的告诉我。说得最多的话是:很简单,你能炒菜,火锅对你来说一看就会的。
日期:2009-07-24 16:32:32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把今天只要含有火锅操作过程的场景,炒油(不是天天需要炒的),分锅,甚至倒滤老油,细细的回想一遍。以前的一些疑惑,也慢慢有答案了。
***的火锅,经典是红汤(一般来说,白汤所有涮烫性质的火锅都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煮食物的汤料是一定比例的水油混合物,再加上调味师巡视,菜品也含有水分,可以保证底料不至于烧得过干,配方独特,用料也足,涮烫出来的菜品麻辣厚重,味道鲜美,独树一帜,不会越到后来越是淡薄。油碟就是香油加蒜泥,当然有客人特殊要求(加生鹌鹑蛋,生鸡蛋等)同样满足,可谓大道至简。单个分锅,底水加红油也不易变坏,可以保持,只要有红油,可以做到客人再多也能从容应对,且所有的出品,可以保证所有连锁店的味道如一。火锅连锁名店,实至名归!
在***大半年的时日里,我没有记一个字的笔记,每天不停的看,不停的想,一切,都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了。
日期:2009-07-24 16:35:53
人一生总会忘记一些东西,也会记住一些东西。我有时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十几年过去了,不仅是那里的火锅,还有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们,有过的欢笑,有过的困惑,都经常在我记忆里浮起,直到现在,听到川音,见到川人,就觉得特别的亲切。
日期:2009-07-24 16:38:04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天,我刚忙完,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伯伯打过来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接场子要我过去的名厨。他开门见山的说:你现在火锅水平么样?我搞不清楚他具体意思,但还是肯定的说:应该没问题!他说:好!我们单位需要外聘一位火锅师傅,我推荐了你,你敢不敢来?
他单位?颇有名气的三星级涉外饭店CT宾馆,国企,我去过,富丽堂皇,颇具气派,90年代初是省城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呢,全市赫赫有名的特级厨师那里有八个,号称“八大金刚”,其中一个的徒弟还是全国第一批十佳厨师之一,真可谓名师云集。在餐饮部火锅主理,我行吗?我稍稍犹豫了下,只是稍稍。就说:没问题!
接下来就是写辞职报告了,领班,经理,老总的挽留,可是,这样的一次机会我哪能放弃呢?临别时,老总只说了一句话: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回来,***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九五年的十月一日,一个刚满二十岁不久的毛头小伙子,拎着一个包,走进了那间豪华的大门,等待我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日期:2009-07-26 10:49:02
CT宾馆下辖商场部,客房部,餐饮部,共有员工600多人,当时算是一个颇有生气的企业。我伯伯是宾馆餐饮部颇受敬重的权威之一,他介绍的人不用试,直接上岗,面见经理时,经理也只说了一句:这么年轻?
虽然不用先试试水平,但我知道,在这个名师云集,高手遍地的场子里,我这个“外聘”的“特殊人才”,如果拿不出什么东西,自己肯定不能呆下去,只有灰溜溜走人的。
火锅房开张后的半个月中,天天有自己内部厨师捧场(可能也想看看第一次外头来的的小火锅师傅有几斤几两吧,呵呵),服务员领班以及经理请客,客房部,商场部的各级领导都来视察,总经理也“慕名”前来品尝。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买不到我期望的豆瓣,但其他的原料,干尖椒,花椒等都是拣最贵最好的买,操作的场所也颇方便,厨房非常的宽敞干净,大型地灶,管道煤气,做起事情来很是顺手,换句话来说,就是找得到感觉。感觉找到了,做出的东西自然也不会差。
几乎是几天时间,“名声”就出来了,好多人都知道餐饮部新推出了火锅项目,第一次从外边“高薪”聘请了火锅师傅,并且这个师傅虽然年轻,但是从***出来的,手艺还确实是那个事,有两下子。虽然我心里清楚知道我和***的火锅还隔得在,但我不会说出去,呵呵。
日期:2009-07-26 10:50:12
既然受到了进餐人士和CT宾馆老总们的好评,并且生意还不错,我自然而然的不存在试用了。餐饮部为我配了几个实习生,厨师学校毕业的,那时在宾馆实习,每月发一点点可怜的生活费。
(写到这里,不仅想起前几天一个朋友向我抱怨:现在的小工不好找啊,什么都不会,600块钱一个月根本招不到人!确实,现在学厨师的少多了,看到的一些也好像没有我们当时的钻劲了。)
几个小伙子都是本市的伢,来这里实习主要是想先做着,看能否找关系混上个正式工,自然学习的钻劲就那样,不过总体来说还算还行吧。
现在我有些后悔的我当时一看他们态度,做事还差了那么点,再呢怕教会了他们,自己的饭碗保不住,所以当时没有教他们什么东西,到如今心里也时时在说抱歉。这其实也是厨师们的悲哀之一啊。
国营企业也有他的讲究,硬生生的在火锅房里塞进来了一个正式职工,对我说什么:技术上你负责,行政上他负责。至于所谓行政上的事情,我想大概就只有每月给实习生发津贴勉强算是的了。
这个“老大”是三楼厨房(我们厨房在二楼)里做事不行,人缘不好被“淘汰”下来的,虽然人高马大,但成天低着头,无精打采,说话有气无力,走路慢吞吞的,脾气确实有点古怪,工作上的什么事情都不跟我说,第一天见面都好像对我有天生的反感。有什么事情都是跟几个实习生嘀嘀咕咕,生怕我听见样的。中午没事就在操作间自顾自煮一锅火锅自己吃,也不和我打招呼,闷声闷气的,我当然也无话可说。
后来一个刚进来的实习生才15岁,农村来的,非常勤快,老实,自觉(做事情被我看得中的人还不多呢,呵呵),他偏偏老跟经理说他不听话,自然经理没有信他的。
再扯一段闲话,过了几年,CT宾馆垮了之后,那个实习生因为后来又学了案子和炉子,手艺和为人都不错,在外头一个场子做事,他失业许久,经人介绍,灰头土脸去上班后,做了几天,秉性依然,当年的实习生,现在的实际负责人毫不留情地将他扫地出门了,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套用现在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是后话了。
又扯远了。
日期:2009-07-26 10:51:09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顺,由于旁人眼里,我手艺相当的不错,加上那时生意也好,不时还和领导们到其他火锅店一起出去“考查”一番(口味各有特色吧,,生意的好与坏还有更多其他因素决定的。特别有印象的是一家当时开张不久的,广告做的还蛮大,我们去了,锅底还不错,红油偏暗,没吃一会儿锅底就偏咸,个人感觉红油太干应该是直接原因之一。),做得还是比较顺心的。
九六年,餐饮部新立起来了一幢建筑,大名CT食都,3层楼,号称400万的投资,底楼是粤式早晚茶和我的火锅,当然“行政”上不需要人负责了。二楼本帮家常菜,三楼海鲜精品和粤式大餐,那时也是我比较“辉煌”的一段时间。每日的工作就是炒油,分锅,开餐,日子过得平静而又安稳。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