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孙子,理解现代金融

作者: 回形镳


日期:2009-9-4 11:22:00

  不是骂人话,而是说说历史上那位“兵家”人物。
  有些话用枯燥乏味的高数语言说不清,就像俺曾经在本版一篇有关“概率”的贴子中,反复让楼主不要用“赌博概率”的算式,去厘算准备参与的“套保”、“累计期权合约”那种金融游戏。
  但说来说去,竟然是楼主都不愿意理解俺给出的算式——哪怕最后他认可的算式,其前提都是不周延的。
  请注意,不周延前提的算式,一用到生意场上,会让咱们亏大发的。
  因此,有了中信泰富坠入“累计期权合约”的悲剧;有了咱们一群辛苦打拼创富,现在却在香港被国际金融的“包销产品”,淘得干干净净的凄凉;有了咱们一大堆不理解现代金融,却用“大赌大赢”的思维,奋不顾身投身怒海的“海外中资机构”。

  那么好,咱们就有必要唤起深层次记忆:一下子谈华尔街的金融计算厘定方式,不好理解;那咱们就从老祖宗遗传下来的思维基因中,把现代金融方式来个初步的理解。
  然后,才能进行现代金融计算与厘定的严格训练。

日期:2009-09-04 11:34:00

  先告诉俺,咱们看《孙子兵法》看到了什么?
  最简单的一个答案,就是“兵不厌诈”这个了。
  如果是这个答案的话,哪就请退出本贴。
  ——这叫“学坏手势、搞坏心理”,看《孙子兵法》舍本逐末,来了这么个不等使的答案。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规则可是越来越规范的,现代金融学也是建立在现代法理基础之上的。乱用“兵不厌诈”,以为自己的智商很高,金融场上先死的就是这一批不懂规律、不守规则的高智商人物。

  已经死了很多了,咱们就不一一列出了。
  况现在又不是战争期间,用“战争思维”进金融场,是想赚钱还是想炸人家的交易所?——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嘛。
  如果不是“兵不厌诈”这个答案,是哪个?
  咱先去吃个饭盒,回来再说。

日期:2009-09-04 12:41:10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个答案就进了一步。
  但关键是:如何“知已知彼”?
  靠“探子”?还是靠自身的“筹算”?
  探子,是必要的,那场战争没有间谍呵?

  但是,间谍也有好几种。英国这老鼻子,玩间谍战都玩出精来的,老利用“反间”这种方式,给对方提供假情报,影响对方的整体决策陷入混乱。玩来玩去吧,搞得自己也挺混乱的,具体过程咱就不说了,毕竟这篇是讲经营经济的,不是讲间谍战的。
  所以,孙子开篇就说“多算胜,少算不胜”,并把这种“算”列为开篇之言,是相当重视这个“算”的——这是“知已知彼”的前提。
  也就是说,先有一番自身的“计算”,然后再有“探子”啥啥的来验证这种计算是否正确,最后才达成“知已知彼”的效果。
  孙子说的这个“算”,是个啥?怎么算的?咋还能达成“知已知彼”的效果?
  下一节,咱们就专门谈谈孙子这个“算”。

日期:2009-09-05 17:22:18

  孙子之算,叫“筹算”。
  是当真拿些小木条,当成“筹”来算的。
  这种筹算,与数学所表达的数理逻辑,最大的一个分别是:不是要一种明确的答案,而是要一种“此消彼长”的模拟化。
  也就是说,孙子拿这些小木条——筹,摆来摆去:俺打掉你的辎重,你的兵就要饿肚子,战斗力会“消”几成?俺的兵不多,如果俺把你的俘虏立即转换成俺的兵,哪俺的战斗力会“长”多少?
  哦,哪咱们知道了,这是一种“沙盘演练”式的直观算法。

  没错,孙子的“筹算”,就是这么直观的。
  所以,后面他讲到了“势”,就是这么直观地推演出来的。
  如果别人不让俺打他的辎重,加以严密保护怎么办?
  没问题,这种“筹算”,不是把对方和已方当成死板板的一碌木桩子、静止地算的。
  而是:
  你总要出兵吧?出兵就有一条行军路线。

  你会怎么走,走哪个方向,经过哪几个地方。
  好,俺就把你这条行军路线划出来——如果不仅是一条行军路线的,而是多条行军路线的,俺就都划出来。
  然后,俺就用探子探回来的消息呵、对敌方将领的性格判断呵……,等等因素,判断出敌方最有可能走哪条行军路线:
  走这条路线,有80%的可能;走那条路线,有15%的可能;走其它路线,有5%的可能。
  好,80%的那条路线,制定A方案,也叫“主方案”;15%那条路线,为B方案,也叫“预案”;5%的那条路线,是C方案,也叫“机动方案”。

  ——咱们看到了吧?数学概率,只有在这种“运动路线”的基础上,才有用。
  那么,这条“运动路线”,要经过几座山、几道水?这就有了孙子后来的“形篇”了——讲如何利用地形的。
  看来,孙子的“筹算”,最基本也最要紧的,就是“运动路线”了。
  这种“运动路线”的计算,在今天叫什么?
  叫“流程”;而在高数上,叫“线性函数”(也有人喜欢叫“波函”)。


日期:2009-09-05 17:51:17

  现在吧,老外华尔街那,也挺搞的。
  ——做监管的,老理解不了华尔街的投资计算方式,所以老说“无法监管”。
  咱们不是也看过罗杰斯与郎咸平教授的讨论吗?郎教授理论根基应该是扎实的,但与罗杰斯说来说去,就是说不到一块,仿佛“鸡同鸭讲”。
  郎教授就更亏一点,他老想找出罗杰斯的“理论漏洞”,好一击而中。但偏偏就干着急,就是挑不出罗杰斯的话里有哪出错,还真有点“老鼠拉龟——无从入手”的感觉,也只好挑点“道德”呵什么的,在边缘上找点便宜。相反,反倒是罗杰斯一出必中郎教授的软胁。
  ——郎教授没能理解罗杰斯的投资思维逻辑;但罗杰斯也是受过高等教育来的,当然很理解郎教授的形式逻辑思维逻辑。
  咱们看看,就算饱读诗书的博士什么的,去到股市上,不理解“股市逻辑”,也一样亏得一扑一碌的。
  那么,这个“股市逻辑”是什么?

  就是“流程”、“线性函数”呵。
  老股民、股市经纪人,天天就看着那个K线图的,看着那条象征着股市“此消彼长”的曲线、波函——这个时候跌了,也就是“消”了;那个时候涨了,也就是“长”了,当然就形成了一种“流程逻辑”。
  ——老股民、股市经纪人、投资家,其基本思维逻辑,就是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着的,是一种“线性函数逻辑”。
  他们所有的计算,全都是围绕着那条“波函”来的。
  股市监管人、郎教授,饱读各种经济理论、金融理论,却没能达成这种直观的“流程逻辑”,与罗杰斯那等投资家开涮,当然吃亏了。

  ——就像咱们看《周易》那样的书,不懂得这本书那些“阴爻”呵、“阳爻”呵,就是构成一个“整体流程”的:阴,就是往下跌;阳,就是往上涨,咱们也就根本无法理解这本书一样。
  还以为《周易》是在搞“封建迷信”呢。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咱们的大数学家华罗庚牵头,组织了咱们数学界、高能物理界一大帮精英人士,就对这种“流程逻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整出了门专门学科,叫“运筹学”。
  后来,进行了简化,华罗庚就亲自带着队,到全国各工厂去宣讲这门“运筹学”的精要。
  据说,当时没几个人听得懂——不是听不懂,而是将“形式逻辑”换成“流程逻辑”,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
  那时可没有“股市”这活,对“流程”,大伙还一时半会转不过弯来。

日期:2009-09-05 18:21:56

  好,咱们就来看看所谓的“复杂金融衍生品”。
  没有“流程逻辑”,不是把金融看成是一条“线性函数”的,当然“复杂”了。
  但所有的金融产品,全是按这种“流程逻辑”、“线性函数”来设计的。
  也就是说,你看到有人向你推销一种“套保”产品,说:“你买俺这种产品吧~~~。你看看石油涨得,未来趋势还要涨,你开飞机的,不是要用油吗?这石油一涨,你不吃亏吗?你就买个石油涨的‘保险’吧~~~。如果石油继续长,每涨3个百分点,俺就赔你10美金;但俺也不能总赔吧?一涨到10个百分点,俺就不赔了,合约算失效。当然了,如果石油跌了,你可得倒赔俺10美金的3倍。这个合约,咱们就保一年吧~~~。”

  你一听,正烦石油老往上涨了,都涨得你没利润了,这还不瞌睡有人递个枕头来,赶紧去算“概率”:哦,现在石油猛长,看样子还没跌的可能性,自己就有了70%赢的概率。亏嘛,还远着呢。
  也就掏腰包买下这个“套保产品”来了。
  坏鸟坏鸟~,您可是算错数了。
  你忘了买任何金融产品,得像孙子筹算那样,先划条“曲线流程”出来。
  然后,在这条曲线流程上,才算出涨的时候,你能够赚多少;而曲线往下走的时候,你会亏多少。
  你马上就会发现,这种“套保”是在诈你的银两呢——往上涨的时候,你是赚了一碗“粥”;往下跌的时候,你可是亏了一间“厂”。

  ——哪有人这样把别人当冤大头的?
  俺还没说别人已经在往下跌的那一刻,在合约里加了一道“阀门”,能够马上把你的保险金和前期利润,转化为“杠杆”,超额买跌你呵。
  现在吧,所谓“复杂金融衍生品”,全是这样在线性函数之上,安装了各种“阀门”——讲良心点的,也就给自己留个退路,留个“止损”的余地;不讲良心的,就将你投资的股本,转化为“杠杆”,狠宰你没商量。
  所以,没啥复杂的,咱记得有人叫咱们“金融投资”时,记得划条“曲线”出来,然后对着合约,看人在哪里装了道“阀门”,装来干什么用的。
  你就不仅明白该不该投资,还顺道明白这推销人是不是江湖小骗骗了。

  这是孙子“筹算”的第一层意思,叫“运筹”。

日期:2009-09-23 17:28:31

  今个呢,咱们再来看看孙武子说的以下这两段话:
  =====================================================================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军形第四)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兵势第五)
  =====================================================================
  这俩段说的挺玄的,不说说具体的案例,挺难理解这俩段的。
  那咱们用具体案例说话,说一个故事:
  楚国在春秋晚年,是个大诸侯国,随时可以动员20万以上的常备军队,经济实力也很强大。

  吴国呢,怪可怜的,在水网密布的江浙,人不多,能动员起3万军队,就算是“举国之力”了。
  ——如果说吴国长了要打楚国的心思,是不是发精神病了?
  可偏偏吴国就跑去打楚国了,还要是“大伐”——公元前506年,吴国摆明车马,招亮旌帜,全国总动员,干楚国他丫的~~~。
  楚国当然觉得好笑,立即就派了20万军队,到了汉水,与吴兵对峙。
  坏就坏在,这时春秋最能打仗的两大“战神”——伍子胥、孙武子,全在吴国这一边,还是吴军的统帅,这就注定这场大仗决不会以默默无闻告终。

  战役一开始就与平常的战争不一样,不是两军单纯在平原地带拼个生死。
  如果这样打的话,吴军的3万人还不是楚军的小菜一碟?
  先是楚军惨中吴军的“反间计”,使楚王任命贪财而无能的令尹子常为军事统帅。
  之后,孙武又诱使楚军派兵劫粮,使其兵力分散。
  又利用子常骄傲贪功的心理,引诱楚军主力与吴军在大小别山地区决战。孙武利用地形,亲率吴军与楚军激战三次,重创楚军。接着,孙武又指挥得胜之师,与溃退的楚军血战,再获全胜。楚军主帅子常弃军逃到郑国,大将史皇也死于乱军之中。吴军不给楚军以喘息的机会,全力追击。追至清发水,楚军正要渡河西逃。吴军并不急攻,大概采用孙武“半济而击”的战术,再败楚军。紧接着,两军又在雍澨连战三次。

  最妙的是,就在此时,吴军主动脱离主战场,渡过汉水,直趋楚国首都郢都,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楚国的都城。
  这种战争案例,直至300年之后,欧洲才有汉尼拔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避实就虚”地击打罗马人的后方。
  又过了1200余年,才出现了欧洲那个军事奇才——拿破仑,仿效汉尼拔发明了“十字战壕取远端”的战术,并被那个谁谁谁写成了一本叫《战争艺术》的书。这书还启发了另一个打仗的天才——毛泽东,发明了“运动战”这一战法。
  这就给咱们提出了一个命题,孙子的脑袋咋就这么大,咋能把每一场战役都安排得“必胜”,并积小胜为大胜,将战役胜利串连成战争胜利呢?
  ——他是怎样“运筹”与“布署”的?


日期:2009-09-28 12:23:35

  那就先解释一下写这篇的初衷,再来续,省得各位烦。
  咱们现在思考问题,大致运用三种逻辑思维:
  第一种,是大学里本应严格训练的“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思维”。这是一种最基本,也最需要反复训练的一种逻辑能力。
  这种思维能力,是使咱们能够严谨起来的“分析性”思维。
  不具备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就不要搞科研、做经营或做官了——所有在商场上、学术上、官场上的欺骗与诈术,全来自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匮乏。
  故,形式逻辑思维是让咱们“求真求实”的。

  第二种,叫“流程逻辑”。
  在初具“流程思维”的前期,往往以“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出现。
  “辩证逻辑”简单地概述,即“事从两面看,话分两头说,啥事都来个‘矛盾统一’”。
  但现在看来,“辩证逻辑”在强调“空间性”的同时,忽略了“时间性”,即:你把“时间”压缩在一个短暂的“空间”中,就容易犯混了;也就容易成为“官字两个口”的狡辩术。
  而在中国朴素辩证法诞生的同时,就伴随着很强的“时间性”(即“流变性”)与庄子的“相对主义”。
  ——辩证逻辑,必须与时间的推移,成为“此一时,彼一时也”的逻辑方式,才有意义。
  这就是孙子非常强调的“运筹思维”,即“流程逻辑”,这也正是现代金融主要的逻辑思维方式。看中的,是一件商品不同时期的价值体现——“时尚的”,是值钱的;OUT的,就不值钱了;但过了六、七十年,又“古老当时新”了。

  所以本篇加以探讨。
  第三种,叫“系统逻辑”。
  咱们有了流程逻辑,还不够。如果咱们不对“流程”加以“控制”的话,则有的流程能够滋养人类,有的流程就像洪水泛滥似的淹没人类。
  故咱们必须有一个“框框”,用多种方法(包括“分流”、“减熵”等等),对流程进行控制。更高一个层面,就是对多种流程进行“合理配搭”——大型企业经常干这等事。
  那么,咱们就不能学李纯风、袁天罡那样,有了“流程逻辑”,就来个无边无际的“推背图”,对不属他们管的“万代历史”,也来个“无限推论”——这就不讲“控制论”了。
  故,系统逻辑首要的是“建模”——先厘定“责任边界”,再讲“系统配置”。
  这篇,就是初步说说“流程逻辑”与“系统逻辑”的事儿。


日期:2009-09-28 13:34:09

  现在很多行业的“标准”,是体现了很强的形式逻辑思维在内的。
  比方说,医药行业里的“新药标准”,强调“大样本疗效案例”,并明确列入“新药审核程序”之中。
  这也就是形式逻辑中的“大前提必须周延”的例子——新药的疗效,必须覆盖“大样本”,是广大人群适用的,也就具备了“大前提周延”的形式逻辑规律了。那么,才有小前提的各种“推论”,才有这个“新药”的审核结论。

日期:2009-9-28 13:57:00

  生死如幻可别以为用高度抽象的“公式”,就能概括世间一切了。
  哪可是咱们朱熹曾经走过的路子。
  你再走,也不可能走得过朱熹。

日期:2009-10-07 09:59:09

  好,今天先来说文解字,商量一下以下这段是啥意思: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既然孙武子这么重视这个“度”字,把它放在了第一位,那么就先搞清楚这个字的意思,以下的事儿就容易明白了。
  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呢,对这个“度”字,解释得很精要明白:“度,法制也。”
  也就是说,这个“度”字就是给自己设置个框框的意思,别无边无际的。
  按今天的话来说,凡事都给自己划个“责任边界”,要不怎么会有“有限公司”这词儿出来?
  比方说,俺搞个公司出来,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俺就算破产了,也不过负担俺当初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总不至于那个谁谁谁拿个“社会责任”的词儿出来,说俺没尽到“社会责任”,把政府才能负担的责任,推到俺头上来了,还说要追究俺刑事责任吧?这不成了“无限责任”了?这让俺瘦弱的双肩,怎么负担得起?
  就算是思维,也是如此,咱不能无边无际地老YY。到最后大而无当了,就瞎抽象,搞成了“理学”——朱熹,就是禀持这种学术方法的。

  ——这种看似“自由”的天马行空学术法,到最后总是让咱们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因为咱们已经丧失了方法的能力、控制的能力,啥都只有一泡子虚气的。
  一来事,就说咱们不靠“奇淫巧技”,要靠“神勇”,清兵似的挂个“勇”字在心口就愣往前冲。
  一对外人说吧,就“放气球”、“放卫星”——咱们曾经说的一亩地可以产出十几万斤粮食,不就是“方法尽失,只靠想像”吗?
  所以,孙子首先就说了这个“度”字:咱们得先给自己一条“边界”,就限制在这个范围内思考,咱们才能务实,才能不整泡沫、单冒傻气,才能有最高的效率。

  这在现代法律法律理思想、经营学、管理学中,是一条相当重要的原则——凡事都讲究“权利”与“责任”的对等:俺赚不到钱,凭啥为谁谁谁打工?俺的法定休息日,凭啥拿去应酬人?俺的“私人地方”,凭啥说自己是813,就能够不拿“窝轮”来硬闯?凭啥俺辛苦做得,谁谁谁说一句“无私奉献”,就把俺的劳动成果全给拿跑了?
  ——这些,就是现代文明给出的“度”,大伙都是各自有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义务)的。谁都不能只有权利没有义务,也不可能只能义务没有权利的。
  所以吧,孙武子把“度”摆在了头里,就是很明白地告诉咱们:哪怕只是打仗,咱也不要为了显派自己的“聪明”瞎想、瞎推测。在这个地方打仗,就拿这个地方的地图,别拿个全世界的地图来给咱们上哲学课。

日期:2009-10-13 01:57:20

  好,咱们再接着说孙子。
  以后向博导汇报一下俺的学习体会。
  今个就说:“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学习体会。
  上面说了“度”就是划定“责任边界”的意思。
  一旦确定了“责任边界”,就要“量”了。
  这个“量”吧,也就是今天说的“量化”的意思,也就是把问题具体化、细节化的意思——这与学堂里老要“抽象”不同吧?
  俺搞厂子的时候吧,看到有位车间主任很负责,管人也很有方法,技术也是把好手;就是车间作业面挺混乱的,做出来的产品乱放乱摆,把车间通道都给堵塞着了。有次去年做出来的产品,到今年才找到。
  误事撒~。特别是出个水火两灾的怎么办?人都跑不出来撒~。
  咋办呢?
  俺就思摸着这位车间主任,应该是缺乏清晰的作业面管理思路。要使他清晰起来,就得让他有张鸟瞰图——也就是是车间作业的平面图撒,让他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车间内的各个“作业点”。这样他进行各项调度时就不会混乱了。

  结果,俺就干脆按个笨办法,拿着个皮尺一厘米一厘米地把整个车间都给丈量了一遍,把机器与机器的距离都给厘算好了,就自个画了张“地图”出来,就挂在他的办公室里。
  这招还真灵,一下子整个车间管理得干干净净,产品出来了就分批放好,所有过去看不见、隐藏起来的管理问题,都可以单眼仔看老婆——一目鸟然了。
  这就是“量化”的好处了。
  而这种“量化”,如果你不先划好一个责任边界,你是很难量化的——俺不过是个车间的事,你让他“心怀世界”的,一天到晚脑子里乱纷纷的,又怎么能搞得好具体的车间管理?
  所以,会打仗的指挥员,是最喜欢地图的——那地图越详细、精细,就越好。抗战时期,咱们最喜欢缴获日本鬼子的地图的,那个精细呵,一看到就好像那山那水活起来似的,很轻易就把一个地方的地形给“量化”了。

  现在搞精细制造、精益制造也是一样,乱瞎想没用,你得让自己与员工的脑子清晰起来。
  怎么清晰?
  先“度”后“量”呵。所以搞工业的都知道,有些高危技术,如果那人正谈恋爱,还是不要让他上好,省得他走神把自己的手给切了。
  好,地形看好了,自己的职责明确了,下一步就看怎么计算与安排了,也就是“数”了:这个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俺就考虑安排一个箭队在这,还配上个长枪小队,好箭射不着,溜窜上来几个,就拿长枪捅。那个地方比较大块平缓,咱的力量不够,不能硬拼,俺就暂时避开这个地方;但如果俺的兵力倍于敌方,俺就专找这些平坦的地方来“攻”敌人……。

  所以说“量生数”撒~。
  然后,再分清事儿的缓急轻重:“佯兵”讲的是演技,不是真打硬拼的,故轻;攻击的部队得全要硬扎子、好手,就是重了……。
  这就是“秤”了,所以叫“数生秤”。
  好鸟~,做了这些,胜利的天平就向咱们倾斜了。
  可以说吧,整个“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过程,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运筹链”,所谓“多算胜,少算不胜”,就是要很明白地搞清楚这些。

  由于有了“度”,咱们的运筹,就是一种“系统计算”了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