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域迷踪

作者: 胜龙娱乐


日期:2009-11-23 17:27:12

  如果有出版社对这部拙作感兴趣的话可以和我站内短消息联系,或者加我qq:407304494(注明天涯古域迷踪)
  =============================================================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始终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它们在我们的身边悄悄诞生,同时又在我们身边进行着某些特别的变化。
  这些变化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影响着这个世界。

  它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有人知道。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起源…
  序
  一支部队浩浩汤汤地在一条山间的小路上绵延而进,沿途所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队伍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一名威风凛凛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的魁梧武将。只见他右手手持一柄赤天神枪,身上一身紫铜盔甲在烈日照耀下呈现出赤金色,身体正伴随着大马走动的节奏前后摇摆着,犹如战神下凡,英气逼人。跟在他身后的是两个跟班护卫,同样也是人高马大,英气十足。三人一边走,一边警觉地左右环视,以防任何可能出现的埋伏出现。

  半个时辰后,部队的前方出现了一处狭窄的山谷。将军一边走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透过盔甲用那杏眼扫了一眼前方后便立刻伸出右手握拳示意队伍停止前进,然后招手轻轻示意右侧跟班护卫,在他耳边轻轻耳语了几句。
  跟班护卫得令,立刻驱马转身大声喝道:“传~斥候(古时候对探子的称呼)!”
  斥候队长听得长官呼传,即刻跑到跟班护卫面前。跟班护卫对斥候队长命令道:
  “此处地形狭窄,将军恐有伏兵,斥候即刻前去探查,不得有误。”
  “得令!”

  斥候队长返回后立刻从部队里挑选了两员精兵,命令他们即刻兵分两路向山谷左右两侧山上探查情况。探子得令后出发。
  半个时辰过去了,那两名斥候始终没有回来。
  “再探!”
  一声令下又有两名斥候得令,速速往山上行去。只是和前面两个一样他们过了很长时间依然没有回来,失去了踪影。
  “再探!”

  将军有些恼了,亲自派出四名斥候前去探路。只是过了许久,这四名斥候也跟着消失了。
  屡次派出的数批人都有去无回,看来山谷之内一定有什么状况,若是再久困于此,就算能够安全到达,贻误军机便是要受到军法处置的。可若是就此贸然进入山谷,如果里面藏有敌人埋伏,在这种地形下作战,部队一定会吃大亏。军法当前,令不等人,这该如何是好?
  且听那将军一声令下,命其余人等原地待命,自己则双腿用力一夹,只身挥马奔入山谷而去。他打算亲自去探查一下山谷内的情况。
  身后两名跟班护卫见将军只身前往,哪敢放心得下,便也赶紧带着一支精锐小队立刻挥马紧跟着将军向山谷之内赶去,只留下一队士兵在山谷前待命。只是这一去之后,他们也和之前的斥候一样,再也没了音讯。
  不多时,跟在这支部队后面的另外一支规模更加庞大的部队开进了大山之内。但因为前方部队正等在山谷前待命,而后面的部队又源源不断开了进来却又被挡住来了去路无法继续前行,两支队伍约莫十数万人便被卡在了这并不宽阔的山路之中。没过多久,由于部队人数太多,而且服装相同,两支部队开始渐渐走混了,靠后的一些部队因为现场混乱无法通过,开始慢慢喧闹起来。

  “前方因何事聒噪?”
  后方队伍中有一抬轿子,此语正是轿中之人所话。透过轿上纱帐,隐约能够看到那人此刻正紧闭双目宛若养神,气宇轩昂却语气平凡,透露着一股非凡之气。而刚才发话之时,身体仍然端坐轿内,并无任何动作,只是一直在轻摇着手中那柄白色鹅毛羽扇。适才闻得外面喧闹,这才有此一问。
  “禀丞相…乃我军先锋部队在此山道停留,可部队主将下落不明。据前方部队士兵汇报,乃是独自进入山谷探路,至今未归。”
  一贴身侍卫听得此人发问,便立刻回应道。原来轿中所坐之人正是蜀国丞相诸葛亮,此番领兵东进,正好路过此地。
  “我遣他在前做开路先锋,却为何擅离职守去探那山谷?”
  


日期:2009-11-23 17:29:00

  诸葛亮此刻依然正襟端坐于轿内,右手轻轻摇着那柄白色鹅毛羽扇,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
  “启禀丞相,将军进山谷乃是因恐前方山谷有埋伏,遣斥候数人进山探查,却未想悉数失踪。将军怕贻误军机,因此亲自前去探查,却不料失去踪影。”
  “哦?有这等事情?”
  听到侍卫如此回答,诸葛亮突然睁开眼睛紧皱双眉,眉宇中透露出一种不祥的感觉。只见他立刻停下手中的羽扇,伸出左手用大拇指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间快速掐算着。如此掐算一番后用羽扇挑起了轿边小窗上的薄纱,探出头向前方天空望去。此刻虽是刚过响午,但是他眼中所见前方天空却是阴霾阵阵,并不似自己头顶上方天空那般空明,这是一股不祥预兆,看来果有情况发生。

  诸葛亮放下帘子后,低声对贴身侍卫说道:
  “我看将军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你速唤五行斥候来阵前听令。”
  “得令!”
  贴身侍卫听得吩咐后便快速向队伍后方赶去。
  五行斥候者,乃是诸葛亮贴身斥候,由五胞一胎所成,且五人全部都必须是男婴。据说每个人都被天生赋有了一种五行属性。而这些人每人喂养着一只老鹰,此鹰也必是五卵同孵,一窝五个蛋,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孵化出来后的每只幼鹰两只眼睛各有一种颜色,红,绿,白,黄,黑,分别代表火,木,金,土,水,所以也被称为五行神鹰。五色神鹰属于风水吉物,能够察风观气,派出它们后能够根据他们的反映知道前方是否存在凶险。五行通八卦,它们因此也被作为古代行军打仗前的预测神物。诸葛亮手下这五行斥候便是专门用来探测一般斥候无法探测的地形或者是突发情况。勘察时神鹰在上斥候在下,通过双方不同的手势和信号,空中和地面的情况便能全部了然于胸。所以它们也是诸葛亮的秘密武器,非万不得已不得动用,而且必须由他亲口授命。刚才正是诸葛亮利用观气之术察觉出了前方山谷里可能隐藏有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所以才动用起了五行斥候。

  不多时,五行斥候已经集结到了轿边,正排成一排单腿跪在轿前。五个人每人右肩上各停着一只体型比鸽子稍大但是却双眼炯炯有神,目光犀利的鹰,这鹰也正像它们的主人那样,一动不动,等待着诸葛亮的军令。
  “五行斥候听令!”
  “在!”
  “命尔等速去前方山谷探查,发现任何情况立刻回报。速去速回,不得有误。我将与尔等汇合于山谷之前处。”
  “五行斥候得令!”

  五人齐刷刷一齐起身后一抬肩,只听得五声鹰啸划破长空向那山谷飞去,不多时便已经没有了踪影,而这五人也各奔一个方位随之散去,转眼间消失在了茫茫林海之中。
  诸葛亮一挥手,轿子便沿着一条士兵们让开来的小路快速向先头部队前方的山谷入口赶去。
  兵贵神速,轿子刚刚到达山谷口,五行斥候已经再次齐聚在了那里恭候着诸葛亮的到来。
  “究竟有何情况速速报来。”
  诸葛亮走下轿子问道。
  “禀丞相,五行神鹰飞至山谷后便集结在一起鸣叫不停,我们在神鹰集合之处下方山谷附近发现一处蹊跷之地。”

  “如何蹊跷?”
  “我们探得前方山谷右侧山崖边有一处不知道何故所引起的断崖,断崖下方有一股阴晦之气冲出。同时在那断崖处附近的山坡上发现了前队斥候数人…”
  “如何?”诸葛亮着急地问道。
  “禀丞相,无一生还。”
  “可否有见到将军?”
  “启禀丞相,将军适才是从山谷入口直接冲入,而这山谷之内已经俱被阴晦之气所覆盖。我们刚才沿着山崖一路往下望去,却并未见到将军。”
  诸葛亮听得五行斥候回报到如此情形,不禁心中一个隔楞。看来这山里果然隐藏着一些古怪。

  军令如山,想必将军肯定不会临阵脱逃,但是为何如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呢?他一边摇着羽扇飞快地转动脑子,一边慢慢向山谷入口走去。

日期:2009-11-23 17:30:00

  来到入口前抬头向山谷望去,只见两侧险峰陡立,形势险峻。在孙子兵法中这种地形乃兵家行军大忌,属死地。若是遇有埋伏,即便是千军万马也便都成了瓮中之鳖,自投罗网必是死路一条。
  他一边观察周围环境,一边招呼手下取过罗盘,之后便看着罗盘伸出左手开始掐算起来。一番拈算后终于找出了其中的缘由:此山下方非同寻常,乃是一脉源之地,此种地称为胎脉,是脉象刚刚聚起之所。山脉是地脉的一种,分生死两种,生者为山,死者为岭。拥有胎脉的山会随着脉象的变化而渐渐长高,最后成为群山之首,最高之巅。在古代寻龙点穴术之中,观山点脉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点的,便是这个脉,因为这是正处于一路向上之象,脉有年岁,而胎脉则是拥有最长年岁之脉,得胎脉着,能够福荫的时间也最长久。所以深得古代帝王将相青睐。只是脉象和人一样,产生后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影响,若是遭受到什么重大变故,便是要变成死脉。

  这山谷之内本来隐藏着一个非常好的胎脉,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山崖突然出现了断裂影响了胎脉的脉象,导致最后变成了一个死胎,吉脉随之变成了凶脉。因为它由大自然生成,所以当脉象改变之后,胎脉中的胎气不再是像往常那样停留在山体之内,而好像一个鸡蛋一般,弹壳被打破,则里面的东西全部会流向外面,那股气便会冲出脉络,向周围扩散,从而导致附近发生一些各种各样奇怪事情。这山谷如今这地形便是受到此脉气所影响而生,也不知道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只因那将军并不懂这些,所以才贸然进入。此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诸葛亮虽然能够探得究竟,只是毕竟自己是个肉体凡人,对于此类由大自然产生之气象并无立刻解除之法。想了一段时间后,他便命工兵营即刻重新开设一条新的道路,绕过这个山谷而行,虽有延迟,总比困在这里好上百倍。但是心中并未能够就此放心,因为如果就此放任这个山谷不管,阴晦之气一直外泄,将来恐造成一方大患。于是诸葛亮便决定让部队先行通过,自己则带领一班工兵营在这附近做那冲消脉气的工事。世间万物皆有生克之物,胎脉虽然诞生于自然,但是也能够通过自然进行消除。不过只能疏,不能堵。没有人能够知道地下的死脉之气究竟有几许,若是就此炸掉山谷堵住阴晦之气,只会导致两个结果:在地下积聚或者是从其他地方泻出。这两个结局任何一个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诸葛亮最后想办法找到了一条吉脉,准备将凶脉之气引导到吉脉,通过用地脉吉气来冲淡这胎脉阴晦之气。经过长年累月,阴晦之气被那地脉吉气不断对冲掉后,才不至于引起意想不到的结果。虽然会影响到吉脉,但是相对于凶脉来说平淡之气却是不会导致任何灾难的,更何况这阴晦之气是断脉气,总有一天会自行消亡殆尽。用源源不断的地脉吉气去冲散凶脉,是值得尝试的。虽然短期内效果甚微,但是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是将来某一天当地的地脉重新发生变化,又产生了什么其他变数,便也不是他能够控制得了的了。

  之后诸葛亮率领一班人等先将那山谷封闭了,重新引路到那条新开辟的道路,然后开始修建工事。这工事是他所设计和修建的最为特殊的建筑:所造的乃是一塔状之物,宝塔素来便是传说中能够聚气之神物,因为形状是一层一层往上而去的,所以即便是再强的脉气气冲经过了一圈又一圈的向上运动后冲力便也能够被一层一层削弱,当来到塔顶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冲力。他其实早已经算出了那胎脉之源,本想斩草除根,只是碍于脉源阴晦之气实在是过于强大,没有人能够靠近。而且脉源之中到底有什么,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一切只能等待阴晦之气渐渐散去之后才能够再做定夺。只是这阴晦之气看这样子,没有个几百上千年恐怕是无法完全散尽的,要向看看这脉源中的究竟,那些都已经是后人的事情。何况自己有军令在身,不能在此久留,不过为了能给后人一些指引,诸葛亮特地在一个地方放置了一个指示那脉源的地图,希望能够等将来凶晦之气完全散去之后,会有机缘之人找到那脉源,将其斩草除根。同时,为了避免有人在这阴晦之气完全散尽之前无意中破坏掉所建造的这个工事,还特地在周围加上了许多的警示标志,告知禁止入内;另外,在那宝塔工事附近也设置了许多的暗道机括,防止有人闯入导致工事被破坏。因为诸葛亮也明白那些不理会警示之人,定是心有所图之辈,和一方百姓的性命相比,那些心存歹念之辈是必须要除掉的,否则这一番心血便是都白费了。因此在这座大山的下方,除了那些警示标志之外,还有着许多的不易察觉的机括存在着…


日期:2009-11-23 17:40:00

  一千多年后。
  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是上海最有名的古玩一条街,在这条街内汇集了许多古玩店和收藏店,是一个古玩爱好者的天堂。这一天因为并不是双休日,所以街里显得并不是十分热闹,只有少数几个客人在那里走动。
  在一间门面内,一个休闲打扮的男子正在里面闲逛,这边看看那边摸摸。看着看着,他的注意力渐渐被摆放在门口架子上的一个精致翠绿玉瓶所吸引。只见这玉瓶颜色玉润,玲珑通透,约五公分高,薄胎厚底,煞是惹人喜爱。
  店老板见有人对这玉瓶感兴趣,便立刻从柜台内跑出来招呼。老板是个老头,七十有余,精神矍铄,戴副金丝边眼镜,看上去挺像是个知识渊博之人。
  他走到男子身边,主动搭话说到:

  “这位朋友,您可真识货,这个,可是本店的镇店之宝啊。”
  “哦?是吗?倒是说说看这玉瓶是何来历?”
  男子一边观赏着玉瓶,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先生,你别看这瓶子小,这玉瓶,可是大有来头的。它可是当年武则天的贴身之物,武皇后每次出门都会贴身带着哦。”
  店老板眉飞色舞地介绍到。
  “哦?是吗?做什么用的?”
  男子继续漫不经心地问道
  “做什么用的我先不说。不如,您先闻闻这瓶子?”
  店老板取过瓶子,放到男子鼻子前让男子闻了一闻。男子假借着闻了一下玉瓶里散发的味道,其实还顺道仔细观察了一眼这玉瓶。
  玉瓶雕刻十分精细,上面的一龙一凤样子栩栩如生,瓶口光洁厚薄匀称,做工极其精致,从瓶口还发散出阵阵幽香,侵入心脾,的确是不凡之物。不过就在这瓶子在眼前逗留的那么一小功夫,透过瓶口,瓶底有几个小字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当然了,这些字是极其之小,若是常人之眼即便是用放大镜都无法看清,但是却都没能逃过男子那犀利的眼神。也算是巧合,这字必须要有特别角度的光线才能看到,此时因为是下午,门外的光线十分强烈,再加上那瓶身通透,能够透光。所以一览无遗。粗粗看来这玉瓶做工是何其了得,只是当看到这瓶底小字,男子心里便有了一个底。

  店老板见男子闻了瓶子,便立刻问道:
  “先生,您,有没有闻到香味?”
  “不好意思,我最近感冒了,鼻子不太好,没闻见什么味儿。”
  男子显然是故意不接那老板的话,因为他想看看那老板接下去会说些什么。
  “哦,那实在是太遗憾了,这宝瓶,乃是当年武则天用来藏香囊之物啊!”
  店老板说道。
  “香囊?啥叫香囊?”

  男子问道。
  “就是现在叫的那个装香水的香水瓶,古代女子都是用这个来让自己身上发出香味的,武则天也是女人,作为一个女人,得了天下并不算什么,若是得了天下男人的心,这才是当之无愧的女皇嘛。所以当然也要让身上香气十足,这样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才能够感受到她身上的那种特殊气味。本来只有一个,后来登基后特地让当时的玉匠进行精工细作又做了两个。只不过么,传了这一千多年,全世界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了,要不是这位先生您运气好,别说摸了,恐怕见,这辈子都不一定见得到呢。”

  店老板自顾自眉飞色舞地说道。
  男子听了不禁暗暗好笑,都说玩古玩的靠两张皮:脸皮和嘴皮,果然是拉到什么说什么啊,还全世界就这么一个,老子全世界就一个的宝物见多了,哪个不比这个值钱。
  这个男子说来有些来头,并非是寻常泛泛之辈,他的绰号叫做狐狸,真实身份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前任职到部队侦察营营长,但是退伍后便突然人间蒸发。待到再次出现在江湖时已经成为了一名赏金士。这是一种为了赏金而在世界各地进行各种活动的秘密职业,也是一个具有别人所无法比拟特殊技能的人群。他们的唯一目的:完成特殊任务,收到赏金。而这个狐狸便是在寻宝探宝方面有着一些特殊的能力。


日期:2009-11-23 17:42:00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基本上已经很少有人为了钱而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刺激的人生以及挑战自我,因为所有的任务都有最好的装备支持和最先进的技术支持,但是每次任务却有着他们想象不到的挑战和风险。而他们受到的委托风险也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能够生存下来的人少之又少。目前全世界负责寻宝的赏金士已经不到二十人,而狐狸便是这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中其中之一。只是三年前在法国执行一次特别行动时,他由于某些原因不小心受了伤,差点丧了命,回来后便一直被关在医院里面接受治疗,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可以出院了,却又被医生特别强调不允许做剧烈运动。为了避免旧伤复发落下后遗症,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再去外面探险。但是每当实在是憋得慌了手痒了,他总会去附近的古玩市场里面兜一圈,摸摸那些古玩过过瘾也好。另外古玩市场内假货多,正好能够让自己锻炼一下眼力,省的水平慢慢退化了。

  狐狸以前每次出去寻宝的时候都遵循一个宗旨:把脑袋系在裤腰上去拿明朝后的东西,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所以他经手过的金银玉器明器青货不但以千数万数计,而且都是明朝以前的东西。
  他用手轻轻掂了掂那个香囊的分量,心里便已然有了八九成底,再加上刚才看到瓶子里的那些字,已经断定是假货无疑。所以此时听到掌柜这么一说,差点没有笑出声来。反正也是闲着没事儿,便倒是想听听那老板怎么个瞎掰法。
  “掌柜,我刚才看了这个瓶子,就觉得做工不错,应该是有些年头的东西,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果然是个好东西,这样吧,我诚心要了,你开个价给我。”
  狐狸很爽气地说道。
  老板见鱼开始上钩,自然心里是美滋滋的,但是为了能够把价格卖的更高,却故意来了一个欲擒故纵。只见他连忙摇手说道:
  “这个东西,这位先生,不瞒您说了,店里面其他的东西您都可以挑选,但是这玉瓶却是个例外,因为是本店的镇店之宝,所以只供赏玩,不出售的。”
  狐狸见这老板和他来这套,便干脆打算和他玩玩。
  “老板,这东西我真的是诚心想要,您看您只要能开价,多少我都给。”

  狐狸用一种近乎于哀求的口气说道。店老板也不想让到嘴边的鱼给跑了,贼眼咕噜一转后说道:
  “这样吧,我看您也是非常有诚意的。如果诚心要的话,那您稍等一下,我和老板商量商量”
  说完,他便假模假样地跑到店后面一间小房间,听声音好像不知道和谁嘀咕着。
  狐狸伸出头,隐约看到小房间内好像还坐着一个人。老板和那人嘀咕了一会儿后,重新回到了狐狸身边
  “那这样吧,我们老板说了,相识就是一种缘分。既然今天大家能够有缘认识,而且先生您也这么喜欢这个玉瓶,您诚心要的话,我们老板愿意割爱,不二价五十万。”

  狐狸一听不禁心中暗暗好笑,其实他早就知道这老头便是那老板,那个坐在后面的,一定是他婆娘。他跑到后面肯定是和自己老婆商量怎么宰自己一刀开多少价格合适。狐狸起先以为他能开出个十万二十万算是是很黑了,可是没有想到如今开价五十万,还不带还价,果然是没有最黑,只有更黑。看来这老板真不是个省油的灯。于是便立刻打消了继续陪他玩玩的兴致,将这玉瓶轻轻往架子上一放,便又去看其他的东西了。店虽然小,但是东西还挺多,一个一个看下来,倒也并不觉得闷。

  老板见到他突然将玉瓶放回架子上,知道自己价格开高了,反正一把刀在他手上,砍多砍少都是砍,便马上再次迎上去说道:
  “这位先生,我见您也挺诚心的,毕竟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作为我来说,我个人也很想和您做朋友,这样吧,您报个心理价位给我,我再去帮您说说看,怎么样?”
  狐狸头也没抬,一直在看自己手里拿着的另外一个小玩意儿,看了会儿后,伸出右手五个手指。
  “五万?”
  老板问道。

  “您说,您这…您这刀也太大了点吧。五十万的东西给您砍到五万。”
  狐狸看着眼前的一个古玩,连脑袋都懒得转过去,嘴里又冒了句:“五千!”
  那老板听到这个数字,脸刷得一下就白了,知道自己遇到高人。这瓶子的确是他花了5000块钱从别人里面收来的。只是这个黑心的老板是绝对不可能把这东西给这么便宜卖掉的。
  “不买捣什么乱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