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的列国-春秋大历史的别致讲述

作者: jinguolike


日期:2009-10-29 10:33:00

  本书是一本《春秋》的另类讲述
  其中有小老婆和大男人的纠葛
  有私生子复仇的选段
  有偏执狂搞怪的故事
  或励志或搞笑或伤神或解闷儿

  这不是最权威的《春秋》
  但却是最清爽宜人的传奇
  ……
  我们的故事从一个梦开始。
  ……
  长久以来,梦都被赋予某种隐喻的含义。明朝的时候有个叫冯梦龙的人,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修编了一本名为《东周列国志》的小说,里面写到,周宣王曾做过一个怪梦,梦见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大笑三声,大哭三声,然后将大庙(祭祀祖宗的祠堂)里的神位捆做一束,飘然东去。 直到犬戎之乱后,人们才弄明白,周宣王梦中的年轻美貌女子就是周幽王的妃子褒姒,大笑三声是烽火戏诸侯,大哭三声是周幽王死于犬戎之乱,神位东去则预示着周平王东迁。

  弗洛伊德或许对此不屑一顾,但武姜不能。
  也许,那个梦太可怕了,以至于武姜从来不愿意对任何人提起。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她无时不刻不记起那个梦,只要一见到寤生那张平淡无奇的脸,她就禁不住从心底打一个寒战。
  对大儿子强烈的厌恶感不但使她将全部爱心倾注在小儿子段的身上,她甚至开始考虑置换两个儿子的身份。

日期:2009-10-29 10:35:43

  1、一个奸雄的诞生
  我们的故事从一个梦开始。
  公元前八世纪的某一天晚上,在郑国的首都新郑诞生了一位贵人。
  古往今来,举凡贵人诞生,必有奇异的预兆。然而我们要说的这位贵人,他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既没有梦到熊,也没有梦到蟒蛇,更没有梦到麒麟,反倒是分娩的那天晚上,做了一夜不可名状的噩梦,汗津津睁开眼睛来,发现卧榻上已经多了血肉模糊的一团。
  这里先介绍一下,贵人的父亲姓姬,名叫掘突,当时担任的职务是周王室的卿士兼郑国的君主。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接着是商朝,然后是周朝。周朝的政治体制,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在周天子领导下的分封建国制。周天子就是周王,从理论上讲,周天子是周朝的最高统治者,这是一个双重身份:

  第一,他是周王室的直接首领,直接管辖周王室的领地——王畿。
  第二,他同时还是大大小小数十个诸侯国的间接首领。
  我们之所以强调“从理论上讲”,是因为理论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非常大。关于这一差距,在以后的故事中会有明显的体现,暂时不展开来讲。现在要讲的是,姬掘突这个人,他实际上也是双重身份:
  首先,他是郑国的君主。郑国是周王室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国,从地理位置上看,郑国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北靠黄河,西接王畿,南边有陈、蔡等诸侯国,东边则与宋国接壤。这一带,是中原文明的滥觞之地,开化甚早,在当时堪称最富庶的地区。
  其次,他兼任了周王室的高级官员——卿士。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周王室就相当于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总公司,周天子相当于总公司的董事长,各诸侯国就是总公司开设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而姬掘突既在总公司也在分公司担任职务,类似于总公司高管兼分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值得说明的是,在姬掘突那个年代,郑国作为一个诸侯国的历史并不长。
  郑国的第一任君主叫姬友,也就是掘突的父亲。姬友在周王室的身份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叔。他被封为郑伯,死后又被追谥为“桓公”,所以在史书上又被称为郑伯友或者郑桓公。
  那位因千金买一笑和烽火戏诸侯名垂千古的周幽王在位的时候,郑伯友正担任周王室的要职——司徒。由此可见,郑伯友也是双重身份,兼任王室的司徒和郑国的君主。但是,在郑伯友的年代,郑国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统治的范围仅仅是周厉王封给他的象征性的一小块地皮。我们可以想像,在郑伯友的双重身份中,王室司徒是他的主业,郑国君主只是副业。

  然而,在郑伯友心中,副业虽小,却是自己家里的产业。如何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做强做大,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他向一个叫史伯的人请教:假如国家“有事”,自己该往哪里逃过一死?
  这个问题问得很委婉,而且不容易让人看出他的私心。因为周幽王在位的时候,政治确实很混乱,王畿附近的少数民族——犬戎族又在一旁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为自己的生路做准备,并不是太过分的事。
  史伯是个什么人呢?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他既然被称为“史伯”,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他是周王室的史官,也就是历史学家。中国的古人讲究以史为鉴,“太史寮”更是周王室常设的两大高级官僚机构之一(另一个为“卿事寮”),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能够担任史官的人,必定世事洞明,高瞻远瞩。因此,有问题问史官,准错不了。

  史伯心里很明白,郑伯友问他的,是一旦周王室这棵大树倒下,他和他的族人该如何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史伯详细地分析了周边的形势,然后给了郑伯友一个建议:向东发展,征服虢、郐两个小国,在济、河、洛、颖(俱为水名)之间寻求生存空间。
  史伯的建议成为了郑国发展壮大的指导性意见。据《国语》记载,郑伯友听了史伯的建议,开始潜心经营东方,花费大量资金到东部诸国收买人心,树立自己的威望。
  周幽王在位的第十一年,犬戎大举入侵王畿,一举攻破周朝的都城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和他的儿子伯服,俘虏了周幽王的宠妃褒姒。
  虽然准备了逃生之路,郑伯友在关键时刻却表现出无比的忠义,为了保护周幽王,战死在乱军之中。
  犬戎之乱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将都城从镐京东迁至雒邑,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代。掘突继承了父亲郑伯友的爵位,一方面参与了护送周平王迁都的行动,另一方面趁着王室衰微,吞并了东虢和郐,并将郐作为郑国的都城,更名为新郑。
  掘突的夫人武姜,是申侯(申国国君)的女儿。据说掘突在平定犬戎之乱中表现突出,令申候青眼相加,所以将女儿许配给他。这种政治联姻在当时比比皆是,诸侯的女儿生来即被当作交易的筹码,为了国家的利益,嫁给糟老头做小妾也是常有的事。而武姜嫁给掘突的时候,掘突才二十三岁,身强力壮,事业有成。说实话,谁家女儿要是嫁给这么个郎君,夜里不偷着笑才怪。

  郎才女貌,又生了个大胖儿子,是喜上加喜的事。然而在武姜心中,那天晚上噩梦的阴影似乎一直挥之不去。等到夫妻俩和几位大夫凑到一起商量着给儿子取名字的时候,她半是自言自语,半是说给掘突听:“就叫寤生吧。”
  所谓“寤生”,就是寐寤而生,翻译成现代语言,也可以叫做梦生。掘突摸着脑袋想了一阵,表示同意。
  两千多年后,有一个美国小男孩问他爸爸,为什么给自己取一个这么难听的名字。当时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躺椅上享受下午阳光,他眯着眼睛,告诉小男孩,根据家族的传统,他们总是用“情景命名法”来给后代命名。
  “比如说,你妈妈在生你姐姐的时候,正好雨后天晴,天边挂着一弯美丽的彩虹,所以你姐姐就叫Rainbow,多好听的名字!
  “而你哥哥出生的时候,我们正好住在爷爷的农庄里,推开门就能看见青山,所以你哥哥就叫Greenhill。那时我们生活得多快乐,经常扛着猎枪去山里打猎,还划着爷爷的小船去湖上钓鱼,真是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啊……你刚才问什么来着,Dogfucking?”

  扯远了,姬寤生这名字虽然有点怪怪,但毕竟不是Dogfucking,仔细推敲起来,它甚至包含着少许诗意,少许淡淡的忧伤,少许超凡脱俗……不管怎么样,寤生这两个字已经一本正经地写入家谱,告知列祖列宗,成为郑国世子的名字了。
  所谓世子,就是国君的继承人。在春秋时期的文献记载中,“世子”只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称呼,在某些场合,世子又被称为“大子”或者“太子”——叫法虽然不同,却是同一个概念。

日期:2009-10-29 10:47:36

  打那以后过了几年,武姜又生了一个儿子。对于女人来说,生孩子是个技术活,一回生二回熟,这次的生育相当顺利。
  这个孩子被命名为段。
  段出生后不久,掘突就将共城(郑国地名)封给段作为封地。因此,段又被人们叫做共叔段。
  需要说明的是,寤生没有封地。作为世子,他将继承整个郑国,所以无须分封。
  宫里的人很容易看出,武姜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截然不同。对于大儿子寤生,她不冷不热,甚至有点讨厌;而对于小儿子段,她总是百般迁就,说是溺爱也毫不过分。
  自古以来,母亲宠爱小儿子,乃是人之常情。平头老百姓家如此,公卿士大夫家也是如此。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大儿子有权继承家业,而小儿子相对只能分得最少的一份,做母亲的因此想用更多的爱心来平衡一下这种地位的不平等吧。

  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像武姜这样厚此薄彼,还真少见。宫里的人只能推测,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天晚上那个噩梦引起的。
  寤生出生那天晚上,武姜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史料上却没有任何记载。
  长久以来,梦都被赋予某种隐喻的含义。明朝的时候有个叫冯梦龙的人,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修编了一本名为《东周列国志》的小说,里面写到,周宣王曾做过一个怪梦,梦见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大笑三声,大哭三声,然后将大庙(祭祀祖宗的祠堂)里的神位捆做一束,飘然东去。直到犬戎之乱后,人们才弄明白,周宣王梦中的年轻美貌女子就是周幽王的妃子褒姒,大笑三声是烽火戏诸侯,大哭三声是周幽王死于犬戎之乱,神位东去则预示着周平王东迁。

  弗洛伊德或许对此不屑一顾,但武姜不能。
  也许,那个梦太可怕了,以至于武姜从来不愿意对任何人提起。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她无时不刻不记起那个梦,只要一见到寤生那张平淡无奇的脸,她就禁不住从心底打一个寒战。
  对大儿子强烈的厌恶感不但使她将全部爱心倾注在小儿子段的身上,她甚至开始考虑置换两个儿子的身份。
  凭心而论,段确实长得比寤生讨人喜欢一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比也越来越强烈。寤生敦敦实实,一副木头木脑的样子,在父母面前总是唯唯诺诺,生怕说错一句话;而段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妙语连珠,连掘突有时也觉得惊奇。
  根据《左传》的记载,武姜有了立段为世子的想法,而且将这种想法对自己的丈夫掘突说了,希望通过掘突将这一想法变为现实。但是,掘突断然拒绝了武姜的提议。他的理由很简单:长幼有序,寤生既然是哥哥,又没有犯什么错误,就不能废长立幼,舍寤生而立段。


日期:2009-10-29 10:56:36

  掘突死后被谥为武公,大概是表彰他这一生武功赫赫,所以他在历史上又被称为郑武公。
  寤生顺理成章成为了郑国的国君。他即位没多久,武姜就来找他,抱怨说段的封地共城太小,要求寤生把制(郑国地名)封给段。
  制在当时是一座大城,原来是东虢国的领地。郑武公吞并东虢国之后,在制设立关卡,驻扎军队,把它建设成了一座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
  制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别名,叫做“虎牢”。很多年后,有一个草席匠带着他的两个拜把子兄弟在这里和一个叫吕布的人大打了一场,直打得天昏地暗,鸡飞狗跳,虎牢关因此成为家喻户晓地名。
  “制啊……”寤生支吾了半天道,“您也知道,制曾经是虢叔(东虢国君)的领地,虢叔仗着它易守难攻,不修德政,胡作非为,所以先君把他给灭了。我担心,把这样一座城封给段,很不吉利。要不您考虑一下其他地方?其他地方我都没意见。”

  寤生话里有话,他在提醒武姜,如果把制封给段,怕他也学着虢叔的样子,有恃无恐,胡作非为。
  “那好,就把京城封给段吧。”武姜很干脆地说。
  郑国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都跑过来找寤生,大家议论纷纷,一致反对将京城作为段的封地。
  大夫祭仲说得很直接:“京城的城墙长度超过了一百雉(三百丈),按照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城墙超过一百雉的城池不能分封给任何人。现在您为了顺老姜之意,把京城封给段,不合规矩,好比一个国家有了两个主人,后患无穷。”
  寤生无可奈何地说:“老姜要这么办,我有什么办法呢?”
  眼下这些人都是郑国的权臣,元老,关起门来说话,从来没把武姜当一回事,总是“老姜老姜”挂在嘴上。久而久之,寤生也习惯了。
  祭仲说:“老姜贪得无厌,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要我说,不如趁早找个地方叫她搬出去住,免得生出事端。否则的话,您那位老弟迟早与她里应外合,把您赶下台去。”
  祭仲的话明显带有煽动性,把一屋子人的情绪都给点燃了,有的人甚至拔出剑来,叫嚷着不如先下手为强,现在就把段给杀了。顺便说一句,那个年代的君臣关系不像后世那么疏远,大臣带着武器来见国君并不违反规定,诸侯与大夫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台下群情激奋,台上的寤生却始终不动声色。他心平气和地看着大伙吵完,闹完,才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话,平息了大伙的情绪。这句话是如此经典,以至于后世的人曾经无数次引用,而且一直被延用到今天。我时常认为,中国人的可敬和可怕之处,其实都包含在这句话里边了。
  他说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原文如此。

日期:2009-10-29 11:11:16

  段带着自己的随从,风风光光地离开新郑,前往京城去了,从此他被郑国人叫做“京城大叔”。这种叫法多少有些戏谑的成分。冯梦龙先生则添油加醋说,段在离开新郑的时候,武姜还私下找段谈了一次心,大致是说,你哥哥寤生为人刻薄,完全不顾同胞之情,这次给你封京城,是我再三恳求,他才不得不从,心里肯定不舒服。你到了京城之后别闲着,要习武备战,一旦有机会就派兵袭击新郑,我来给你做内应,打他个措手不及。武姜还说,如果段取代寤生做了郑国的国君,她就死而无憾了。

  按照武姜的意思,段大张旗鼓地干起来了。他到京城之后第一件事,是命令京城附近两座边城的地方长官的听命于他,又以打猎为名进行军事演习,将两座边城的士兵编入自己的部众。
  有位叫公子吕的大夫,对这种情况深感不安,他对寤生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不知道您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如果想把家当拱手让人,那我不如直接投奔大叔好了;如果没那个想法,则赶快制止他,别让老百姓三心二意,不知道谁是这家里的主人。”
  “唔。”寤生只是抬了抬眉毛说,“不着急,还不到时候。”
  没多久,段干脆将两座边城收作自己的领地,还派兵占领了鄢和廪延两座城池。
  这回动静有点大,公子吕又坐不住,跑去对寤生说:“是时候啦,再拖下去,大叔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依附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寤生仍然是不动声色地说:“不亲不义之人,就算有人依附他,也不过是加速他的灭亡。”
  段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完成了战争准备。他写了一封信,派人偷偷送给武姜,约好某年某月某日由武姜开启新郑的城门,放段的大军入城。
  送出这封信之后几天,他便带着造反的部队从京城朝着新郑出发了。和当年离开新郑一样,他的心情既轻松又愉快。在他眼里,哥哥寤生虽然是个老好人,但是智商未免太低了,显然不适合坐在君主的宝座上。
  但是,他错了。他狠狠地弄错了两个问题:
  第一,寤生的智商一点也不低。

  第二,寤生也不是一个老好人。
  他不知道,那密信在送到武姜手上之前,先被送到了寤生那里——信使既是段的亲信,也是寤生的间谍。自打段搬到京城去居住,他的一举一动,就从来没有逃脱过寤生的眼睛。
  寤生不止提前知道了他要起兵的消息,甚至连他抵达新郑的时间都摸得一清二楚。
  寤生在看到那封信之后,闭上眼睛,做了一个深呼吸,轻轻地说了四个字:
  “是时候了。”
  他把大夫们召集起来开了个简短的军事会议。出乎公子吕们的意料,这次会议上寤生表现得一反常态,三言两语便分配好任务,井井有条,丝毫不拖泥带水。
  根据寤生的安排,公子吕带兵车两百乘前往京城附近埋伏。等段的大部队走远了,公子吕突然杀出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京城。
  京城被攻破的消息很快传到段的队伍里,段立刻陷入了前退两难的境地。如果继续前进,新郑已经有准备,偷袭肯定是不成的了,强攻则毫无胜算;如果打道回府,后路被抄,京城已经易手,公子吕防备周密,再夺回来几乎没有可能。就在段傻了眼的那一阵功夫,他手下的士兵发生动摇,呼呼拉拉跑了一大半。
  仓惶之中,段带着几名亲信逃往鄢城,又辗转逃到自己的旧封地共城。
  共城只是区区小城,抵挡不了寤生的大军。眼看城门将破,段哀叹一声“老姜害我”,拔剑自刎。

  一场蓄谋已久的造反阴谋,转瞬间宣告失败。
  段逃到共之后,寤生有没有乘胜追击且致其于死地?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分歧。在阐释《春秋》的三本传记中,《左传》只记载段逃到共城的事,没有明确的下文,但是从后来寤生的一些言行分析,段似乎没有死,而是逃到别的国家,过起了流亡的日子;而《谷梁传》和《公羊传》则都认为寤生杀死了段。《史记》对此的记载也语焉不详,只写到段逃到共城就草草收笔,没有后文。冯梦龙先生的《东周列国志》倒是言之凿凿,说段是自杀的,而且寤生还亲自跑到共城,伏在段的尸体上大哭了一场,说:“傻弟弟啊,你这又是何苦呢?”

  我个人的理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段系自杀也罢,寤生派人所杀也罢,当时就已经死掉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位一心想取代自己的哥哥的人物,在历史上扑腾了没几下,就灰飞烟灭了。回想起来,他的命运好像一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这只手似乎是母亲武姜的,又似乎是哥哥寤生的……

日期:2009-10-29 11:14:00

  寤生如愿以偿地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多少年来,他一直忍耐着,等待着,就是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我们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对段有这么深的仇恨。这种仇恨植根于他多年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中,植根于得不到应有母爱的失落感中。童年的阴影影响了他人格的形成。
  在段一步一步走向谋反的路上,他有很多机会对段进行规劝。如果段不听规劝,他还可以用强硬的手段进行制裁。然而,如果那个时候就动手,他不可能将段置于死地,社会舆论对他不利。
  他不怕段谋反,就怕段不谋反。
  他像蜘蛛一样,一动不动地趴着,看着自己猎物一步一步走进自己布下的大网。只在最后一刻,他才骤然出击,而且一招致命。
  段举起反旗的那一天,他在道义上获得了置段于死地的权力。没有人能指责他什么,包括武姜都无话可说。他已经一让再让,仁至义尽,无可挑剔。
  然而,记载历史的史官却洞若观火地看穿了他的心思。

  《春秋》记载这件事,只有六个字:
  “郑伯克段于鄢。”
  别以为这是平铺直述的记录。我们来听听《左传》对这六个字的分析:
  第一,段以下犯上,违反了孝悌之道、君臣之义,所以直呼其名,以示警诫;
  第二,寤生和段两兄弟相争,如同一国二君,分庭抗礼,所以用了“克”这个字;
  第三,称寤生为郑伯,而不按惯例称为郑庄公(寤生死后被谥为庄公),是讽刺他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不但不教育弟弟,反而养成其恶,这也说明他本来的动机就是想杀死弟弟;
  第四,不写段“出奔共”这部分史实,是因为如果写了,好像罪责全在段身上了,其实寤生同样有责任,只是不好下笔罢了。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与价值判断;该写什么,不写什么,都有其深思熟虑。

  读史至此,喟然长叹,寤生固然歹毒,史官的笔触更毒!
  *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还有一段花边。
  段造反失败后,寤生命武姜搬出首都新郑,搬到城颖去居住,临行还叫人给武姜托了一句话:“不到黄泉,咱们就不要相见了。”
  黄泉,就是地中之泉。他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不到死了埋葬到地下那天,他是不愿再见到武姜了。

  没过几天他就后悔。
  这种后悔,不能排除寤生打心里边对自己的母亲仍有深厚的感情,但更多是政治上的考虑。民意调查显示,全国上下对于国君流放母亲的做法一边倒地表示反对,寤生的支持率急剧下降至历史新低。而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其他国家也知道了这事,对此纷纷发表意见,谴责寤生的行为,友邦人士,莫名惊诧!
  大家为什么意见那么大呢?因为寤生的行为违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将“孝”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当作一件非常神圣甚至是具有宗教意味的事情来对待。统治阶级也强调“以孝治天下”,将孝道上升为统治国家的理论基础,用以统领一切政治思想。孔夫子更是为这种理论基础提供了具体的逻辑论证,他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孝”和“悌”两种美德,而又热衷于以下犯上,这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一个人如果不喜欢以下犯上,而又总是想着扰乱社会秩序,这种情形就更是闻所未闻了。孔夫子的话说得有点拗口,但是说明了一个道理:统治阶级需要用“孝”和“悌”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悌”是指弟弟服从哥哥的美德,“孝”则是儿女服从父母的美德。寤生连自己都不能遵从孝道,将亲生母亲赶出都城去居住,又如何以身作则,劝导郑国的民众服从他的领导呢?
  如果不及时做出补救措施,势必动摇政权的统治基础。
  问题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是堂堂的国君?狠话既然说出去,想要收回就没那么容易了。
  寤生很伤脑筋。
  颖谷地方的小领主颖考叔前来朝觐国君。按照礼节,寤生请他吃了顿饭。每上一道菜,颖考叔先用荷叶将菜包起来,放在怀里(也不嫌烫)。

  寤生白了他一眼:“还没开吃呢,就打包了?”
  颖考叔诚惶诚恐地说:“您有所不知,小人的老母亲年纪大了,这辈子只吃过小人的食物,还没尝过国君赏赐的食物,我想带回去给她尝尝,让她也开开洋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