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弄潮
作者:
瑞根
作品相关 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1)
衣
虽然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一种化纤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的褂子。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 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小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小结: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到的步行,到马车,牛车,再到汽车,火车,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妈妈在上大学的时候,从济宁坐车到青岛,过了十几个小时才到。而现在,仅仅需要4至5个小时。于是,国家开始兴修铁路。1996年9月1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只是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小结: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作品相关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变化(2)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焕发勃勃生机的30年。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在推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中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学处于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经济问题,吸收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研究成果和分析工具,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规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发挥了巨大的实践作用。3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是与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和突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也是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理论界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研究趋于活跃,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的论点,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并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并首次将“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式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研究最重要、最突出的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它使我们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成为现阶段我国各种经济问题研究和经济政策制订的重要理论依据。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
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基本是沿着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新认识这条线索展开的,集中反映在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基本特征——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认识的逐步深化和重大突破上。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打破了长期以来将计划与市场视为水火不相容的传统认识和计划经济的绝对垄断地位。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的观点,强调市场调节与计划体制的相容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尤其是价值规律办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打破了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认识,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型经济运行机制,这就将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1992年邓同志的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陈旧观念,使多年来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论争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扫清了障碍。不久,党的十四大确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不断充实和发展。
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经济理论界对所有制理论的探索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首先是重新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否定把“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先进与否的标准,为所有制问题研究清除了思想障碍。其后,理论界在所有制问题上的认识不断深化,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传统观念,提出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要发展。二是在公有制的含义和实现形式方面,突破了公有制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是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传统观念,提出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形式;同时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也应区别开来,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三是在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突破了主要从国有经济的数量比重上去考虑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传统观念,主张应主要从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与质量上去考虑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认为国有经济应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此外,所有制问题研究还深入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层面,先是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理论,之后又深入研究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为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部署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分配理论的突破性进展主要反映在由否定按要素分配到确认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改革开放后,理论界再次掀起了关于按劳分配的大讨论,特别是集中讨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能否实现按劳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特点等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此后,理论界将研究的焦点转向从理论上阐明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特别是研究了非劳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中通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确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对立起来的观点,对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给予了肯定。此外,经济学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党确立不同阶段的分配原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发展、稳定、开放问题研究的重要进展
30年来。经济学界对发展、稳定、开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发展问题研究地重要进展。发展转型同体制转轨都是我国面临地历史性任务。围绕发展问题。30年来经济理论界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发展地问题。党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地重大战略部署。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主要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地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地把握。以及对社会主要矛盾地判断。经济学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二是什么是发展地问题。最初。发展理论研究主要关注经济总量地增长。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但实践中“无发展地增长”却表明发展与增长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随着社会利益格局地深刻变动。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地增大。随着伦理原则逐步被纳入发展地视野。越来越多地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关注代际协调问题。关注人地自由发展、人地能力提高和人地潜力发挥问题。这样。由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由单一经济发展向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以及人自身全面发展在内地“四位一体”发展拓展。关于发展内涵地认识不断深化。三是如何发展地问题。首先是关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地研究。经济理论界注重从国际发展理论和各国发展实践中寻找工业化和城镇化地一般规律。研究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研究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聚过程。探索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地路径。其次是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研究。这是与发展理念地转变相呼应地。在这方面。理论界论证了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地转变。研究了经济发展方式如何由粗放向集约、由不平衡向平衡、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特别是经济增长如何由主要靠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地大规模投入转向依靠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地优化。以及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地积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稳定问题研究地重要进展。保持稳定包括经济稳定。是改革和发展顺利推进地保证。30年来。经济理论界围绕宏观经济稳定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突出反映在两个问题地研究上。一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地两次经济过热。都曾使宏观经济失衡。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影响了经济稳定。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经济理论界围绕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地定义、类型、成因、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地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二是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曾长期是一个理论禁区。而现实经济地波浪式发展又迫切需要经济理论界作出阐释。改革开放后。一批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研究探索。在经济周期地含义、社会主义经济周期地性质、中国经济周期地特点、成因和机理。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周期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有影响、有价值地成果。此外。关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问题地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开放问题研究地重要进展。对外开放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地。随着开放实践地发展。对外开放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理论界摆脱闭关自守思想地束缚。从理论上论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地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地理论基础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地研究。之后。经济学界将关注地焦点从要不要开放转向如何开放。相应开展了开放战略地研究。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利用外资战略、区域开放战略等。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地研究成果。随着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地拓展。研究地焦点进一步转向如何提高对外开放地质量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既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又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和化解境外金融危机对国内地冲击和影响。成为新地研究课题。在资本项目开放、服务贸易自由化、汇率制度选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地见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地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深。全球经济中地“中国因素”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地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地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地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地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地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地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地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
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品相关 改革开发那个三十周年变化(3)
思想观念和包括社会制度在内的文化因素的进步是历史前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回顾三十来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的剧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封闭、僵化的状态中走出来,逐步形成了求真务实、勇于变革、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党的思想路线变化深刻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轨迹。三十年前,刚刚经过十年浩劫的中国人民,思想处于严重僵化或半僵化状态,人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被严重束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极大地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科学思考与务实创新之门从此被打开。1992年,邓南巡讲话推动了又一轮思想解放,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从而廓清了“姓资姓社”的迷雾,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则进一步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对外合作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世界现代文明中各种先进元素不断被中国人民所接纳。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束缚、封闭到解放、进步、务实,再到开放、科学、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二、人们的价值观向多元多样转变,科学、民主、文明、生态、公平等新的理念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尺度
一是人们的价值观由一元化向多元多样化转变。改革以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核心的一元化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民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价值取向更加务实开放,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市场的趋利性和人性的自私性在思想道德领域日渐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信仰和精神支柱,社会诚信出现危机,社会现象增多。人们在认同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同时,期待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建立和完善与市场趋利性相制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科学与文明的观念成为普遍共识。从1979年开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讲文明、树新风”,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到“百城万店无假货”,从“心连心、手拉手”到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扫除了社会愚昧和封建迷信的阴霾,对提高公民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行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思想之中。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环保是改革以后在人民心目中逐步树立的一种全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与环境相互依赖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环保意识在人们心中逐渐萌芽。1978年宪法首次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1984年国家成立环保局,1998年升级为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再度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这些既直观地反映了国家对环境工作的不断重视,又突出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理念的逐步深入。1989年以来,国家陆续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保法律。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崭新理念,党的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部署,中国向生态现代化迈进的步子不断加快,使生态、环保、绿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是追求公平与正义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改革以前,由于经济贫穷落后,所有制结构单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别,但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基尼系数也较小。改革三十年在迅速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也拉大了贫富差距。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利益群体利用政策空间垄断和侵占资源暴富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受到较大冲击,等社会丑恶现象滋生蔓延。这些因素的存在激发着人民群众对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愿望和呼声。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反垄断法、个人所得税法、物权法等陆续出台,在顺应民众的愿望,缓解改革阵痛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公平正义的思想理念,推动社会向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公平迈进。
三、人们的文化观从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自信、开放、包容,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空前增强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