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穿越计算机的迷雾
作者:
sholber
日期:2009-2-2 21:58:00
前言
欢迎来到计算机的世界!
这是一本至少在五年前就应该写成的书。它之所以一直没有写成,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我是个懒惰的人,总以为往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来做这件事情,但却从来不曾有过;第二,我和你一样,每天都得吃饭,因为不象其它动物一样有毛,所以还得买衣服穿。总之,为了衣食住行而挣钱是需要浪费一个人很多时间的。(这段话还没写完,我那两个要好的哥们儿周世峰和张勇打电话让我去吃饭和游泳。尽管我百般推辞,最终还是去了。你看看,要想抽出哪怕是一点点时间来干些正事儿是多么地不容易呀!)
我从小就没有当作家的梦想。我的梦想仅仅是让星期天快点到来,这样我就能痛痛快快地下河摸鱼。尽管小时候我是一个淘气包,但还是干了一些正事儿。5岁的时候,我二姐在家门前的桃树下放了一张桌子,当时正值春天满树桃花盛开的季节,她在纸上画了一朵桃花,让我照着她的方法去画。尽管我进步很快,但很快我就觉得这没有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洗澡有意思。
后来我又练习书法。教会我干这事儿的,又是我二姐,甚至我第一次刷牙也是她教的。除此之外,她做得最多的还是在我干了坏事之后,在妈妈面前告我的状。
等到我不再觉得用竹竿捅马蜂窝有意思的时候,又在大哥的影响下迷上了无线电。那时除了做功课之外,看电路图、装调收音机成了我的全部爱好,这样一直持续到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迷上电子计算机是后来的事情,本来我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也并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玩意儿,学习它完全是我的好朋友张辉撺掇的结果。
我基本上属于这样一种人:如果我对一颗核桃感兴趣,我一定会想办法把它砸开,看看它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于是我找了一大堆计算机专业教材来学习,但很快我就不得不放弃了。原因很简单,第一,这些教材太多,太深奥,我实在读不下去。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数字逻辑和逻辑电路》,这还不错,能够看明白(真是庆幸,好在我还学过无线电)。但是很不凑巧的是,我读的第二本书是《离散数学》,这本书我看了5页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我比较有自知之明,知道趴在这些知识上打瞌睡是一种不敬的行为,所以只能将其束之高阁。第二,我接触的是现实的计算机,看到别人在键盘上敲些东西就能调出一些有意思的画面,觉得很羡慕,但是自己却做不到。为了也有这些本事,我就在这些专业教材里找啊找,但是我发现那里根本不涉及这些现实的内容。后来我才知道,计算机的原理和它的具体实现之间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的。
看来我需要找一些难度适中的入门书来看看,这些书既能讲清楚计算机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又不会深奥到学完之后可以到中科院上班的程度。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也并不容易。如果你对此没有体会,可以看看下面一段话,这还是从一本据说是非常初级的入门书中摘抄下来的:
“中央处理部件CPU是微机的核心部件,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负责控制整个微机自动、连续、协调地完成算术和逻辑的运算。”
作为一本书的开篇,这段文字让人在读完之后越发糊涂。一本书如果浅显到如此肤浅的程度,那它离成为一本天书就不远了。说实话,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抽象的学问除了哲学之外,还有计算机。
所幸的是,我毕竟是走过来了。但是这段艰难的学习历程我一生都不会忘记。若干年后,当我回想起这段时光的时候,我唯一的想法和愿望就是我要自己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计算机入门书籍——既不会深奥到让人觉得面目可憎、难以卒读,而又不完全是在肤浅的层面上夸夸其谈。
关于本书的内容
这是一本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入门读物,既讲述了整个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介绍了如何在计算机上进行最常规的应用和操作。用行家们的话说,既要高举计算机理论的大旗,也要来点儿实惠的、实际的、用得上的,比如上网、文字处理,这叫做理论联系实际。
要想知道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最好是从头开始了解它为什么要象现在这样工作。所以这本书的目标是带领读者从头开始,从无到有地构建一台现代的计算机。现代计算机是在电走进人类的生活之后才出现的,并且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进化着,就象你平时所坐的椅子:一开始叫板凳,只有四条腿和一块木板;接着人们发现后背没有支撑坐着太累,于是带靠背的椅子出现了。再后来,当人们斜躺在椅子上的时候发现要么手没处放,要么木板太硬硌屁股,从此椅子就有了扶手和柔软的垫子。
所以,象介绍椅子的发展史一样详细地为你介绍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直到你读完后能够对计算机“再明白不过”,这是本书的任务。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计算机发展史或者和计算机有关的人物传记,也不是一本生硬的教科书(至少我的本意并不希望它生硬)。书店里充斥着大量这样的书籍,在互联网上你可以轻易搜索到不计其数有关它们的主题和内容。这本书不准备重复这些,重复这些东西对于学习计算机知识没有太大裨益,而且这确实是相当乏味的工作,只能使许多人昏昏欲睡。
尽管我已经说过,这是一本入门读物,但并不是在肤浅的层面上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的内幕。它讲述了计算机世界里的大部分秘密,但是并没有拘泥于通常只有专家们才会注重的技术细节(打个比方说,椅子上的镙丝应该采用哪种材料来制造才是最好的)。如果非要这样做的话,这本书就不是现在的一本,而是相同厚度的几十本书了。计算机技术里存在着不同的领域,你喜欢进入哪个领域,这本书将带领你以全局的视野来进行未来的选择,并为进一步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谁适合阅读本书
任何一个作者都希望拥有大量的读者,甚至希望最好是每个中国公民人手一本。遗憾的是这种愿望不可能实现,一是因为没有哪本书能迎合所有人的喜好;二是有些人,比如我的妈妈和我的岳母,以及我那一岁多的女儿,她们不读书。
所以,这本书是否适合你,这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节约你的时间(这样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浪费在浩如烟海的书堆里,寻找那本你心目中的最爱),我得让你知道这本书是否适合你读。
这本书对于它潜在的读者没有任何限制,唯一的要求是认识汉字并理解它们的意思(如果你正在读这段话,说明你完全合乎要求)。准确地说,这是一本面向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新生的读物,但对于其他社会上的人来说也同样适合。当放完牛、干完农活、下了班、泡完吧、跳完舞、打完保龄球、在歌厅里喊过了之后,如果头脑还算清醒,还有那么点闲心的话,可以拿出来翻翻。
致谢
在一本书的前言部分里说一些客套话或者对同事和朋友以及家人表示感谢已经成了一种堪称经典的固定模式。我不想坏了这个规矩,但的确是真心实意的。
首先要感谢的是现在正捧着这本书的人——也就是你,谢谢你能给我捧场,但我更希望你把它买下来,而且只有在看到你捧着它走出书店我才放心。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是我的妻子一直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并坚持阅读我写的每一个字,为我提供修改意见;
感谢吴昊和张辉,没有他俩在学生时代的影响,我不会进入计算机行业。我为我们三个人兄弟般的情谊感到自豪。我们在学生时代以及步入社会之后所经历过的种种有趣的事情已经可以写一本书了——哎呀,只是现在肯定不行。
我还想提一下我在长春最好的朋友周世峰、张勇和张树雨。他们是我在长春电视台工作时认识的朋友,我们有着兄弟般的情谊。他们仨对我写书的进度是那么地关注,使我不得不在这里表示感谢。至于他们的动机,据周老世峰老弟自己供称,是因为他们居委会的大妈又跟他要糊墙纸了。
周老弟有着出众的大鼻子,据说是被鼻炎给憋大的(的确很不幸),发型也很时尚,而且一度被染成橘黄色,这使得它的寄主差点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每天都要到电视台上班的狮子(如果不是用两条腿走路的话)。作为一个时尚和前沿的人,他在为女性朋友们充当生活参谋方面尽职尽责、不遗余力。尽管极少发生,但毕竟有过这种情况——我们办公室里的大姐偶尔会转过头来问他做什么样的发型更好看。
张勇老弟,哎呀,这小伙子长得是高大魁梧,英俊潇洒,有着一年四季都不变的发型(当然,每天早上起床之后让发型与昨天一样也是不变的),很容易让人想起刺猬,而且肯定是最聪明、进化程度最高的那种。这哥们儿比我小7岁,但是谁都不会怀疑他是哥哥,我是弟弟。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他是个近视眼,但从来不戴眼镜,据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眼睛)。只是我这可怜的兄弟不知道的是,他眯着眼睛、愁眉苦脸地看人的样子也许更令人惊讶。
最后一个人,也就是张树雨,他有着与其所戴的眼镜相匹配的智商,有很多智力问题到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不过他也不仅仅满足于被别人考,他也会考别人,比如有一次他问我:“你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吗?”“什么后天,还后爹呢!”我以为他在开玩笑。于是从那回开始只要有机会他就笑话我。但是,哎呀,不管怎么说,我想可能令他们仨惊讶的是,象我这样愚蠢的人居然也能写书了。
同样是兄弟和朋友,少一个都不行。所以我还得提一下我老家的朋友李文行,还有在北京工作的朋友龙浩,他们也是我亲密的兄弟,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我在写作,但是我不想让他们怪我。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这么多兄弟也的确值得在这里炫耀一下。
谢谢我的女儿,谢谢她让我和她的妈妈看不成电影、没时间旅游,和代表着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浪漫情调决裂,而且还得是打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她虽然不懂事,甚至还不知道“爸爸”意味着什么,但并不妨碍她让我在充满了欢乐的家庭氛围中从事这本书的写作。作为一个父亲,当然很想知道自己在女儿心目中的位置,现在就是一个机会:
“宝宝,你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
“喜(欢)妈妈。”
“……”
2006年12月8日星期五
日期:2009-02-02 23:18:10
第一章神秘的电
这是一本讲述计算机奥秘的书,我想我亲爱的读者已经准备好痛痛快快地开始了。但是,哎呀,我也知道在书的开篇部分先给大家灌输电学方面的知识可能不是个好主意,然而没有办法,这是必须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白这个道理对改善你此时此刻的急躁情绪可能会有所帮助。
电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尽管我们了解它,并学会与之友好相处只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事情,而且这个过程也不那么一帆风顺。电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以及可以用来同情古人的文明(非常遗憾,从现在开始再过几百年,你我也必将成为令人同情的古人),也导致了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可以说,如果没有电,我这一生中决不会想到应该写这样一本书,而科学家们也许正躺在风和日丽的沙滩上想:既然可以训练猴子上树忙我们摘椰子,为什么不把它们训练成会跑善算的猴子计算机?
正如本章的标题所说的那样,时至今日,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相当神秘的,尽管它一直就在你的身边为你服务。它点亮电灯,以免在漆黑的夜晚你毫无道理地用额头和膝盖去揍无辜的石头;或者让你能够坐在电视机前,愤怒地抱怨那些无休止的广告。要是有一天突然没有了电,你一定会觉得生活不便、世界黯淡,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过下去。虽然电是如此地有用,我们也是如此地离不开它,但是大多数人对它并不了解,甚至对这个朋友还怀有恐惧之心。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忙,甚至忙到学会了对大多数事情习以为常而不去深究其中的奥妙。要是对你宠信有加的老板今天早上在电梯里一句话也没跟你说,你可能会为这事儿琢磨一上午,但如果你被电了一下,你却不会想:“电怎么这么厉害?老子今天倒要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儿!”
在电与人类的关系方面,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始终是——就拿电灯来说——先有了电,于是才有了电灯。电灯为什么要这样构造?那是因为我们发现只有这样构造,电才能为我们发光。计算机也是这样,不了解电,你永远也不会明白它为什么非得是这个样子,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不过你也不用害怕,毕竟这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电学知识就够了,怎么说也比训练一只计算机猴子来得容易。那么,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日期:2009-02-02 23:20:51
1.1 导体和绝缘体
电学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所以就连我那一岁多的女儿偶尔也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看那上面不断变化的图像,或者笨拙地玩弄她的电动玩具。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妈妈会告诉她鸡要把电灯叨灭了。但是如果她不乐意,她会用哭声来表明她更喜欢电灯,而不是害怕鸡,除非抱着她让她自己把灯关掉。而对她疼爱有加的外公则计划在她更大一些的时候为她买一个电动车作为礼物。这种电动车轮子粗厚、身体豪放,让人第一次看到它就能意识到它必定具有不菲的价格,它的动力来自于可以反复充电的蓄电池。
人类并不是离不开电。在这方面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用马克思的话说,进行“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历史要比人类用上电的历史要长得多得多。一旦尝到了电的甜头就上瘾似的依赖它,不管人类搬到哪里生活,紧接着出现的通常都是电线杆子,连老鼠蟑螂跟过去的速度也许都比不上它。
要输送电,最好的和最经常的方式是通过电线,而不是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拉,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通常,电只能通过金、银、铜、铝、铁、锡、铅等物质来传播,而对于干燥的木头、纸张、塑料、陶瓷等物质则不行。这基本上属于常识,回忆一下,你是否在家中遭到过电击?那并不是因为你碰到了插座的外壳或者电线的外皮,而是因为你不小心接触了里面的金属,最糟糕的是今天并不是停电的日子。
生活在现今这个时代还是很幸福的,电线到处都有,随便都能找到。有一次手头上电线都用完了,出去买又太远。于是我就找啊找,很快就找到一根。你知道我是在哪里找到的吗?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垃圾堆!想想几个世纪以前电学刚刚起步的时候,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电线为何物。为了做实验,大师们都得自己想办法制作电线,现在看起来还真有些艰苦卓绝的味道。
象金银铜铁铝那样能导电的物质叫导体,而通常情况下不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但也不总是这样,有时候,象木头这样的东西,在被雨水淋湿之后也会导电。可见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绝对的。人体也能导电,和淋湿的木头差不多。有时候当人触了电,那一声怪叫就是明证。
尽管看不见,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感觉”电更象非常微小的颗粒,它们可以在能够导电的物体中游走。看起来这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直觉,不管是谁,在他安静下来认真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一点。原则上这种认识并没有错,从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就在思考和研究这件事情,并把这种非常微小的粒子起名叫电子。
你可以随意地想象电子在物体里穿行的样子,比如你可能认为它是一束束地在导体里面游动,导体有空隙而绝缘体没有,所以绝缘体不能导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要弄清楚这一点,需要了解世间万物的微观构造。
日期:2009-02-02 23:30:26
1.2 原子和电子
理论上任何物质都是可以无限地分割的。比如一根铅笔,你把它从中间折断,折断后所余下的两段又可以再从中间折断,你可以不停地分割下去。这个分割的过程一旦开始,你就不可能停下来,因为不管每一段有多短小,它依然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而只要是物质就必然可以被拦腰劈成两半。
所有物质都可以无限分割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意念上——也仅仅只是在意念上它才是正确的。没有谁能够把物质无休止地分割下去,因为找不出那样薄的刀片,而人的眼睛也看不清太小的东西(能够将物体无限地放大的显微镜还没有制造出来,估计是永远也造不出来了)。当然,也不是说但凡大的东西人眼就一定都看得清楚,就象有个相声小段里说的那样:“远看象头驴,近看不是驴。走到跟前一看——死驴。”当然,这里面有艺术加工的成份,确实有些夸张。
“分割”是一种非常粗暴的行为,常常带有破坏性。当你分割一头牛后,它再也不能喷着响鼻站在牛圈里吃草,也不能下地干活,只能拿到熙熙攘攘的市场上任人挑选,最后可能会变成你今天中午吃的一碗牛肉面。与分割不同,远在古代就有人通过观察发现很多物质自然就能分解成细微的组成部分。比如空气,尽管看不见,但是它能飞沙走石,也能在我们的身体里进进出出,让我们活着感觉到它必定是以非常微小的颗粒组成。再比如糖块,平时它是固体,硬硬的,即便是碾成粉末,那也是看得见的小颗粒。但如果将它丢进水里,它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水蒸发掉之后,又变成了可以用手捏起来的糖(真是奇怪,连味道都没变)。这意味着,象类似于糖这样的东西应该是由非常细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太小,人的眼睛看不见。
事实上,不仅仅是空气和糖,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组成的,包括你自己和你现在正在看的这本书。再重申一次,“组成”和“分割”是不同的,“组成”意味着某种东西是由另外一些东西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就好比一支铅笔,它是由铅笔芯、圆木组成,它们都能单独存在,并有各自的用处。
那么,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小微粒究竟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下面就是一些答案:
父亲:噢?好小子,你居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去问你的老师吧!
母亲:我已经够忙的了,你能不能去干点别的?
同事:大哥,你是不是小学没毕业啊?!
我的女儿:zzzzzzzzzzzzzzzzzdgvvn8jfggggggggggNM FV(我一岁半的女儿显然希望通过电脑键盘用长篇大论来发表她的观点,但是我只保留了第一行,因为我觉得这一行对于阐明她的理论来说已经足够充分了)
物理老师: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组成它的原子也不同。
这难道就是结论吗?
不要去责怪你的父母,毕竟,他们能够把你养这么大,让你学知识靠的可不是这个。
在古代没有原子的概念,但只要思想是一样的,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和什么术语都无所谓。在国内,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而在西方,第一个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则是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
德谟克里特绝对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是,哎呀,但凡伟大的人都很奇怪。这个败家的人游历过很多地方,为的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他的确见多识广,生性乐观豁达)。他到过的地方很多,甚至远到埃及、印度等等这些地方他都去过,就这样花光了祖上留给他的大量财产,活生生地证明了“知识就等于金钱”这句话果然不假,千真万确。
德谟克里特活着的时候距离我们现在足足有两千多年。那个时代好象没有什么好发明的,伟大的人通常都以伟大的思想见长。他研究过很多东西,包括数学、动物解剖、社会伦理、政治和教育等等,也写过不少作品,但遗憾的是大都失传了。他的很多思想(比如关于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连马克思都称赞他是“有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但是我想马克思决不会称赞他在如何对待女性方面的言论,老实说,他在这方面的观点实在很成问题:
女人不应该动口舌,因为这是很危险的。
接受一个女人的命令,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侮辱。
在当时,男人们无疑会张开双臂欢迎和支持这样的观点,而女人们好象也不太敢吭声。要搁现在,他的头肯定会被愤怒的女性朋友们打得起包。
在他关于原子的思想里,整个世界只有两样东西:原子和除了原子之外的“什么也没有”,也就是所谓的“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它组成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世间万物,而且它们都待在虚空里。
注意,这基本上符合我们的直觉,因为你的目光所及之处,差不多就是他所说的“有”和“没有”。尤其可贵的是,他还意识到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万物之所以各不相同,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态和排列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德谟克里特关于原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但是,哎呀,他生活在什么时代,再看看你自己又生活在什么时代,特别是你还能知道他、记住他,这很能说明问题。
显然,用原子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生活是很奇特的:我们都由原子组成,放眼望去,哪里都是原子。人们吃原子、喝原子、享受原子,甚至有些不文明的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原子——当然,这实际上是由数不清的原子形成的特殊物质,也就是我们平时称之为“痰”的东西。但是,你大可不必惊恐到这样的程度:连吃东西的时候都不敢用力嚼,生怕原子们被你咬疼。事实上,无论你怎样粗暴地对待它们都没有关系,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德谟克里特之所以非常有名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那朴素的原子思想和现代的科学发现比较接近。但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大部分人对他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不过这还算好的,要说糟的,那就是他也拥有很多敌人,这些人反对他的说法,觉得这完全是胡说八道。用他们的话说,德谟克里特是一个疯子,出生于“盛产白痴的阿布德拉①”。真正完整意义上的、科学的原子理论,是在18世纪的时候由一个名叫道尔顿的人来完成的。
日期:2009-02-02 23:33:43
道尔顿的故乡在英国,他1766年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织布工家庭,惟一的优势就是——用一些传记作家的话来说——从小就聪明过人,12岁的小小年纪就当上了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不过同时作家也不无疑惑地写道:“这也许说明了道尔顿的早熟,也说明了那所学校的状况,也许什么也说明不了。”
道尔顿患有色盲症——也就是不能象正常人那样分辨颜色的疾病,比如会将红色看成黑色。他是当时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贵格会的教徒,每次去做祈祷的时候都穿着色彩鲜亮的红色长袍,作为一名保守、稳重的贵格会成员,这是极不恰当的。道尔顿不是精神病,所以他意识到自己在色彩分辨上存在问题。
这种毛病不会要人的命,但却让人觉得烦恼。想想看,如果有一天你在厨房里一不小心把手指当成豆角给切个小口子,而你恰好又不知道自己患了色盲症,在发现自己的血液竟然颜色发黑的时候,你该是多么地惊恐啊。尽管极少有人知道,但是色盲症事实上还有另一个名称:道尔顿症。这是因为道尔顿自己就是个色盲,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倾向于热心研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怪异之事,于是他就这么干了,而且是第一个研究色盲的人。
1808年,道尔顿写了一本叫做《化学哲学的新体系》的书,这本书足足有900多页,终于使他出了名。在这本书的前头,说明了差不多是现代概念上的原子。没有人能创造原子,它一直就存在着,从世界开始的那一天。“创造或者毁灭一个氢原子,”他写道,“也许就象向太阳系引进一颗新的行星或毁灭一颗业已存在的行星那样不可能。”
在我们身边有着数不清的东西——简直是数不清,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黑白分明;有的赏心悦目,有的面目可憎;沁人心脾的很多,臭气熏天的也不少。别的不说,光是整个地球上有多少种动植物,也从来没有哪一个人能说得清。很显然,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是不可能只用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在这一点上,但凡知道原子论,并稍具常识的人都能够想到。不过道尔顿的卓越之处在于他研究了这些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的相对大小以及它们各自的性质(尽管在他那个时代,已经知道的原子类型还很少),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的方法。比如,他当时就认为我们平时喝的水(无论是一碗还是一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按1:7的比例组成的。他的观点当然并不十分准确,因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个比例实际上是1:2。
道尔顿为人低调,想要远离一切荣誉,但还是违心地捧回一大堆奖章,成了皇家学会的会员,拿了一笔数目可观的政府退休金,人们尊敬地称他为“现代原子理论之父”。为了让后生们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学校里在考试的时候会出一些填空题,而他的名字就是标准答案。不过在这些耀眼的光环背后也不乏批评的声音,说他弄虚作假。在《背叛真理的人们》这本书里,作者毫不客气地写道:“他发现了许多化合反应的规律,并证明了不同类型原子的存在,但他发表的漂亮结果,现在的化学家没有一个人能够重复做出。”也许这也充分说明了在这世界上,最复杂、最能集矛盾于一身的要算是人类自己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