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作者: 生于0715


日期:2009-12-3 0:30:00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010年,中国社会经济和个人经济正在面临“由奢入俭”的巨大难题。这些难题可以归结为11个,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其发展和变化,将主导中国2010年的经济走势。 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某个时候,某个问题中的一个较小的变化,都可能变成“蝴蝶效应”,影响到经济全局。 而整个经济形势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国际经济衰退,人们该如何采取保守的经济策略,度过经济困难的时期。

  1、大学生就业;
  2、房价与楼市;
  3、出口加工经济;
  4、产能与基础设施过剩;
  5、城市居民收入

  6、医疗与健康
  7、食品安全等
  8、生活费用
  9、垄断企业价格
  10、养老问题
  11、股市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2007年之后,不少大学生开始出现失业或者隐形失业的状况,到2009年大学生失业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2010年,如果世界经济不发生出乎意料的急剧好转,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根据广州在3月份的一个调查,大学生就业签约率少于10%。 而在正常情况下,到三月份的时候,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应该有了明确的工作单位。 后来,根据一些公布的统计数据,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达到90%以上,引起无数大学生的愤怒反应,纷纷称自己“被就业”了。 根据广州的调查结果和后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 而大学生所谓的工作,不应当是端盘子洗碗,或者去开个小超市等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应当是需要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

  即使是就业了的大学生,也在面临微薄收入与生活支出的巨大压力。大学生经过了最少15年的教育过程,最基础的就是学会了如何体面的生活。 但是,体面的生活需要消费的支持。 而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往往只有1000-2000元,如果在大中城市独立生存的话,这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体面生活支出。 尤其是进入2009年,房租、食品、服装、交通(北京除外)等生活费用的上涨,让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更加艰难。

  大学生普遍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这些大学生花费家里几万至十几万元上大学,让很多家长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有的学生在贷学金的支持下完成的学业,也就意味着需要偿还贷学金。 但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也就意味着无法获得收入来源。而不少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收入也非常低,还没有农民工的收入高。 同时, 而这些支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无法独立地生存,更不用说归还来自父母或者金融机构的大学贷款。

  全国2000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也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刚刚毕业不久的学长们的境遇,迫使他们思考自己毕业之后的生存状况。 如果10-20%所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 而如果超过50%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没有机会给他们就业。 那么,他们该怎么办?是继续每年交将近10000元的学杂费,已经花费更多的生活费,继续读未来找不到工作的书,还是采取其它措施。 在“蜜罐”中长大,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们,开始体会真实生活的严酷现实。 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

  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链。 如果大学生无法就业的话,还会影响到无数中小学生家长的观念意识。 中小学生家长就会反思,自己给孩子进行了大笔的投资,而且学生学习很刻苦、很努力、成绩也很好,但结果却是找不到工作。 这不仅浪费了金钱、牺牲了孩子的美好童年,还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希望的吗? 读书真的有用吗? 而当中小学生家长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直接会影响到教育这个产业链,以及依附于教育的附属产业,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形态。


日期:2009-12-03 00:34:43

  二、楼市问题;
  易宪容说:楼市绑架了中国经济。 楼市在2009年初平淡开局后,经历了由下跌到快速上涨,从年中开始销售火爆。 之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房价屡创新高,其上涨势头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天价“地位”屡屡让人们感觉到自己缺乏想象力。 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则在2008年相对沉寂之后,又赚得“盆满钵满”。 大量曾经观望的投资者蜂拥进入楼市,为自己的资金寻找获利或者保值的机会。

  同时,很多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心理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 房价上涨引发房租价格上涨,比如说菜市场摊点的摊位费涨价、人们住房的租金价格上升,进而影响到人们生活成本低整体上升。 而且,房价上涨让很多没有买房、或者没有能力买房的人们产生了失望、甚至绝望的心理。 人们心理觉得非常不平衡,引发了社会潜在的危险。 《蜗居》这一个内容普通的电视剧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说明了人们对于房子和房价的心理敏感程度。

  2009年11月下旬,迪拜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欠债不还”。 这个消息传出,让世界金融市场为之震动,尤其是被欠债的欧洲银行更是发生恐慌。 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更多的震撼在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速度。一个看似具有巨大石油收入盈余、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消费“明珠”、 阿拉伯富豪和世界富人“挥金如土”的地方、受到世界投资者青睐的迪拜,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接近破产边缘。 很多人开始反思,如果连迪拜都有可能破产,那么不少中国城市的楼市泡沫也很有可能破裂。

  中国楼市中同样有大量的银行贷款。 如果房价继续上涨,那么这些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是安全的。 但是,如果房价开始下跌,大量进行按揭投资抛盘就会涌出,加速房价下跌。 结果会导致贷款炒房的人们弃供,很多楼房就会压到银行手中。 银行可能会被弃供的房屋所压垮。 考虑到这样的因素,政府很难允许房价明显下跌。同时,房价已经涨到让很多人难以承受,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保房价,还是保人们居住,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果保房价,那么就意味着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增加贷款数额,以支持整体房价的平稳或者上升,而更多的贷款也就意味着社会中的资金更多。 而资金是流动的,在人们用更多的银行贷款购买更高价的房子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增加的贷款会再从房地产商手中,很快流到其它领域,增加全社会的货币量。也就是说,社会中钱更多了,而商品还是那么多。 而如果不保房价,那么意味着银行贷款会出问题。 而人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银行贷款进入了房地产和房地产的相关产业,房价下跌对银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日期:2009-12-03 00:37:14

  三、 出口问题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大多数国家的消费明显萎缩。 而且,世界各国都在尽可能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复苏。 不少国家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实施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致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中国出口经济模式面临急迫的转型要求。
  出口萎缩是全球范围的问题。 对于不少出口企业来说,欧美国家的消费低迷是主要关注点。 但是,更需要关注的是,2002、2003年之后,中国对东欧、南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量。 而迪拜泡沫破裂代表的新兴经济面对的整体风险。 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等地的遭遇,更反映出新兴地区经济衰退带来的国际矛盾。 而衰退和矛盾让中国的出口“雪上加霜”。 同时,中国周边国家的加工业兴起和更低的成本竞争,让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再加上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中国产品出口更加艰难。 例如,2009年1-10月份,中国从粗钢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净进口40万吨。 粗钢的进出口变化情况,说明了中国面临的出口困境。

  出口萎缩引发一系列经济连锁反应。 首先,大量出口加工企业关门倒闭。 有的数字说金融风暴之后,一些出口导向的地区加工企业倒闭40%。 但是,即使是剩下的企业,相对于国际市场需求来说,仍然供大于求。 所以,很多企业在无利或者亏本维持,不仅加工业务少,经常停工休息。 更重要的问题是,加工费用更低,企业更加无利可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经济形势没有出乎意料的显著好转,出口加工费用在恶性竞争中,会继续降低。 然后,更多的出口加工工厂会关门。

  其次,为出口加工企业配套的服务业下滑。 出口服务业是涉及到原料生产、零部件配套、交通运输、相关生活与知识服务业的系统产业。 比如说,一个机械出口企业关门,会导致相关产业链条上的配套加工企业关门,影响到零部件生产、模具生产等。 出口减少会使公路、汽车、货柜等相关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率下降,开始出现更多的闲置。另外,相关工业服务业也会出现萎缩,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会减少,办公用品减少等等,进一步影响到建筑建材市场、办公家具、办公用品市场的活跃程度。而且,相关的餐饮和生活百货等生活服务业的减少,比如说中低档饭店、办公相关餐饮和百货日杂店生意冷清等等。

  第三,相关行业的人们就业率下降,整体收入降低。 但是,企业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员工难以找到工作。 相关行业企业关门后,很多人会下岗,但是人们可能往往并不一定会选择尽快就业。因为,在出口加工企业生存越来越艰难的状况下,根本不可能给员工加工资。企业已经无法承受增加的员工成本,如果加了工资的话,那么企业基本上无利可图,而且还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赔钱随时有可能。 赔本的买卖没人长做,所以企业宁愿招不到工人,将厂房机器闲置,也不愿意高价聘用工人赔本生产。 而对于工人来说,这些出口企业的工人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 加工企业的主力农民工宁愿在家乡务农和打零工,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在异地加工企业中超负荷工作,然后获得“鸡肋” 型的工资收入。

  很多企业的出口加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企业需要连续生产和运转,才能够保持在一个行业的竞争能力。 而员工必须持续工作和学习,也才能获得持续的技能提升。 但是,农民工纷纷回乡,转作其它行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出口加工相关的工作技能被浪费。 而失去员工的企业,再恢复规范的生产,保持市场竞争力就很难了。 而且,一旦农民工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农业技能的他们,还会考虑返回城市。 而城市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那么这些农民工怎么办,仍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日期:2009-12-03 00:48:51

  四、产能和基础设施过剩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高。 有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80%。 这个数字可能过于夸张,实际数字可能要低于这个数字,但是外贸依存度也处于很高的比例。 不过,中国虽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却处于产业链条底端。在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和制造加工、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的产业价值链中,产品的巨额利润基本被后其它的流程所垄断,中国只有制造加工环节,而这一环节的利润率极低,且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

  制造加工的问题不仅仅是利润率低,更主要的是需要巨大的基础产能做配套。举个对比的例子,微软在2007财年,收入超过600亿美元,利润超过170亿美元。 而这些利润的获得,就是通过9万多人完成的。 而人们创造这些收入和利润的地点,主要在类似于学校的写字楼中完成的。 几乎没有生产设备,基本上也不需要大量的交通运输工具。 而中国生产数亿件衬衫才换得一架波音飞机。 这数亿件衬衫的原料、加工和出口则需要数十万人的辛勤工作,更需要规模巨大的生产厂房、配套的生活设施、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同时还需要水、电、气等各种配套设施的支持。

  当出口加工受阻,更是导致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大量闲置。 比如说,当纺织业出口加工数量减少,大量工人放假回家的时候,纺织企业和配套企业或者整体关门,或者部分机器设备和厂房闲置。 这也就意味着,有很多厂房空了下来。 即使没有空下来的,也往往是开工不足。 而如果世界经济没有显著回暖,欧美大量消费不复苏,新兴市场消费不猛增,那么会有更多的厂房被闲置。 而这些厂房因为已经建立起来,已经变不回农田,生产不了粮食了。 所以,只能进行闲置。 如果时间长了,机器设备就只能按照废铜烂铁处理掉,而厂房则还需要重新花钱,改变用途,才能够重新利用起来。

  这些企业关门,又会导致上游企业的关门。 比如说,纺织厂减产或者关门,会直接影响到纺织设备生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让一些上游企业关门,同时让没有关门的上游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厂房也出现部分闲置。 而他们的生产设备闲置,进一步影响到他们供应商的生产设备的闲置。 这些上游企业的厂房也开始出现闲置。 同时,关门的上游企业会想法把设备卖掉,而且没有关门的上游生产企业的设备也发生闲置,于是市场上生产设备供应增多,而销售反而减少。 这又引发对上游设备生产需求的减少,并且导致整个纺织机械相关产业对钢铁需求的减少,形成一系列的上游产业连锁反应。

  而且,配套服务业受到打击,也影响到相应的设施。 比如说,为了支持加工出口,首先需要大量的写字楼,支持相应的办公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 这些服务的需求旺盛,引发了办公写字楼的大量需求。 于是,办公写字楼的需求出现明显的缺口,刺激了办公写字楼的蓬勃建设。 但是,当这些写字楼建起来之后,突然发现出口加工的需求减少,不仅新增加的写字楼用不上,连旧的写字楼也因为出口加工的减少,跨国企业的收缩,很多也开始闲置。 于是,造成写字楼的供应过剩。 同样,写字楼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不可能说拆就拆,只能希望出口加工的好转,救这些写字楼。

  出口加工业配套服务的商场、酒楼、超市、小商品市场、大卖场等相关配套设施也会开始出现闲置。 在出口加工经济集中的地方,出现了大量的外国客商,这刺激了当地商人建立“商品城”,提供销售和洽谈的场所。 随着出口日趋火爆,豪华的“商品城”开始拔地而起。 但是,这些商品城建成的之后,往往很快就发现过去大量的客商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同样,当地的餐饮、生活等配套设施也经历相同的过程。 失去了出口加工支持的服务业,只能面临萎缩。如果承租的人少,那么这些店面的装修、货品、家具等也只能弃置。 然后,撑不下去的店面变得“人去楼空”。


日期:2009-12-03 01:44:12

  嘿嘿,房地产是个很有意思的领域,充分反映了社会各利益阶层之间,进行的不对等博弈问题。 中间有很多让人迷惑的地方,所以人们的预测经常会出现错误。 但是,当分析清楚博弈背后的利益根源,很多内容就迎刃而解了。
  房地产问题应该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下看,就更容易进行分析和思考。我跟踪房地产市场几年了,到时候把我的一些思考心得分享一下。 等我先把后续的问题写完,然后可以深入讨论房地产与其它问题之间的关系。
  先说一句,罗素说,经济是权力的产物。楼市和房价就是这个原则的最好体现。 以后共同分析探讨。

日期:2009-12-03 02:27:57

  四、产能和基础设施过剩 (续:中观和宏观)
  大型工程在经济火爆时期大量上马,很快变得过剩。 举个例子,为了火爆的出口,船舶需求也大幅增加。 于是,船舶建造也就成为火爆的经济组成部分之一。 而要想造船,就首先需要建设船坞,于是大量的船坞开始建设。 因此,造船业的兴旺带动了钢材和水泥的旺盛需求。 不仅仅是船舶需要钢材,造船的船坞建设也需要大量的钢材。 所以,就形成了双倍的钢材需求。 但是,突然之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于船舶的需求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 有的船坞直接出现闲置,有的船坞虽然暂时仍在造船,但是如果没有新的订单,也会很快闲置。 结果,不少船坞就像厂房、写字楼、“小商品城” 、“家具城”等配套设施一样,开始大量闲置。 如果世界经济不出现出乎意料的巨大好转,那么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设施就会闲置下来。

  同样,公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出现过剩。 在2007年出口火热的时候,沿海出口加工集中的地区,公路和相关桥梁的使用率非常高,在港口码头附近经常会出现大塞车,有时候可以长达数公里。 而且,配套服务设施也在加紧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材料运输。 这给公路和桥梁、港口码头、运输船舶等相关出口配套设施非常大的压力。 所以,为了支持出口,地方就需要增加公路建设、桥梁建设、港口码头建设。 但是,正在这些设施建造或者刚刚竣工的时候,出口量明显下滑,配套服务设施开始闲置。 结果,不仅新建的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没有用上,连旧的基础设施也开始出现使用率不足道现象。

  这些基础设施的闲置将影响对钢材和有色金属、水泥、化工、建材等多种初级产品的需求,使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日益突出。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会议上指出,中国目前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12月初,有权威人士透露,国家拟出台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协调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等诸多部门,以严厉措施,重点完成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焦炭、造纸、皮革、印染等九大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那么,相关产能过剩有多严重? 以钢铁和水泥为例。 2009年,中国钢材产能达到7亿吨。 预计2010年,钢铁产能再增加到7.58亿吨(不考虑落后产能淘汰)。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10月生产粗钢47247.38万吨,同比增加4470.84万吨,增长10.45%。1月~10月粗钢平均日产155.42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5.67亿吨的水平。由于生产总量过高,国内市场供需矛盾激化。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全年粗钢产量突破5.5亿吨,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问题是,各企业在产能过剩、供明显大于求的状况下,仍然进行大量投资。即使2010年的钢材需求量不减少,产量也不减少。 7.5亿吨的产能超出5.5亿吨的预计年产量约2亿吨,而预计年产量将明显大于需求。 中钢协副会长、华菱钢铁董事长李效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过剩是肯定的,大家都在疯狂的上(生产)线。” 而疯狂上马生产线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的,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行业内的相关人员表示,政策的弱势直接导致钢铁产能越淘汰越多,而且很多钢铁企业甚至明目张胆地顶风上马新项目。

  根据中国水泥网的数据,2008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3.9亿吨,合1个中国人1年消耗1吨水泥。而产能18.7亿吨,产能过剩将近5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5%。 而且,初步统计2009年在建项目的水泥产能是6亿吨。2009年1~7月份全国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8%。据了解,从2008年到2009年8月,全国水泥投资的月度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40%以上。 而2009年3月累计水泥投资额同比增长率达110.45%。也就是说,产能超过需求可能达到10亿吨的数量级。

  在中观和宏观方面,大型工程和基础设施过剩的矛盾还在日益突出。 从2009年的情形来看,虽然公路和桥梁、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钢铁有色、水泥建材、化工相关等行业的产能已经明显过剩,但是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没有减少,而是还加速的趋势。 从短期来看,这些产能投资在大量吸纳自身的产出。 比如说,建设钢铁厂需要水泥,而建设水泥厂需要钢铁。 钢铁水泥厂的相互需求对公路等基础设施产生了需求,而公路等设施建设需求又对钢铁水泥产生了需求。 但是,这样“自己食自己”的局面不仅仅是无法持续的问题,而且是中期都无法持续的问题。 到2010年中后期,这些突出的产能开始投产,卖到哪里去,就成了Mission Impossible。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影响到宏观基础设施。 这些宏观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石油与石化、煤炭、电信、铁路等全社会服务行业。同理,电力在过去数年中,也同样在大量扩充发电和输电能力,以满足社会电力需求的增长。 到2009年,年初电力需求出现下滑,而且用电高峰也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的需要。 随着新的电厂落成,电力需求将显得更加宽松。 而电力需求的宽松,又让煤炭产能显得过剩。 以此类推,整个社会基础设施正在从供不应求,向明显的供大于求方向转化。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落脚点,还是金融业。 在这些过剩产能和基础设施中,不可能没有金融业的贷款。或者说,金融贷款可能占据了大部分。钢铁水泥厂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公路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电力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石油与石化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等等各种建设,基本上都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也就是说,金融保险行业支持着整个社会产能和基础设施的扩张。 那么,如果这些产能和基础设施过剩,就意味着资金难以得到回笼,金融业如何应对这些难题,仍然需要艰难的抉择。


日期:2009-12-03 12:14:46

  五、 城市居民收入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城市居民收入在持续降低。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持续变化,将让城市居民从过去的优势地位,变成在经济和生活上的劣势地位。在2010年,城市居民收入状况可能转为明显恶化。不少城市居民可能开始必须面临非常艰难的生活,生活的艰难程度可能超出人们的想像,而整个中国的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剧烈变化。

  分析城市居民收入状况,首先应当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说起。 根据2009年发布的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2008年的城乡收入比是3.31。假如考虑到可比性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6倍左右。 而在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只有2.79。 也就是说,除了少数农村地区之外,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收入在持续下降,比城市下降得更快。 从微观情况来看,农民出门打工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支柱,这些打工收入作为农村居民的额外收入来源,变成了家里新盖的楼房、新买的电器,让不少农村从表面上显得富裕了很多,掩盖了农村“自身造血不足”的状况。 不过,一旦农民工失去工作,向农村回流,农村的经济状况又会显露真实的状态。

  城乡收入差距并不能真实反映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实际状况。 多数农村居民家里仍然拥有自己的耕地和宅基地。 即使大量农民工回家,他们也能够自己种粮种菜,有口饭吃,有地方住,过上相对自给自足的生活。 所以,农村居民只要有很少的收入就能够维持下去。 但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其收入就是生活的所有依靠,这些收入必须要用来应付一切的衣食住行费用。 一旦城市居民收入降低,会直接影响到买粮买菜、用水用电的状况。 如果城市居民失去收入,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失去了生存能力。 不少老工业区的人们生活情况极差,原因就在于此。 而现在不少农村户口开始变得比城市户口吃香,也反映出城市居民收入状况恶化之后,人们对城市居民生存能力的担忧。

  城市居民的收入状况,需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50年代工业化为经济主导开始,城市居民长期享受着城乡“剪刀差”带来的福利。 “剪刀差”就是在固定价格体制下,城市把高价的工业品卖给农村,同时从农村收购廉价的农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城市居民能够生存下来。 在价格“剪刀差”的支持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支撑着少量城市居民的消费。于是,农民即使很辛苦种地,结果也最多是维持温饱,经常还要饿肚子。 有的农村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需要全体出去讨饭吃,这在一些电视剧中被表现出来。 而城市居民就可以通过“剪刀差”,过得相对舒服,然后生活相对有保障,孩子能够上学,有最基础的医疗保障。 所以在那个年代,城市户口是一个非常值钱的东西。 绝大多数农村人口梦寐以求的就是得到一个城市的户口,让自己的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