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乐读『论语』

作者: 何况我辈孤且直


日期:2009-5-6 8:44:00

  作者自述
  少喜读书,不求甚解。尝混迹于诗书礼乐之中,亦曾起著书为业之念。
  奈何因缘,从父母之命,入医道糊口。
  尝与一班师友,效竹林之旧事,诗酒为乐。
  奈天时不济,光阴易逝。世事艰难,俗事缠身。

  故友良朋东走西顾,遂绝弄墨舞文之心。安于无聊无奈之地。
  不求富贵于良人,只愿瓢箪以果腹。
  山中莫辨日月,寒尽不知期年。
  少浊醪以醒脑,无半日之余暇。
  感天地万物之不仁,叹桑田沧海之变化。
  一事无成不及嗟,可叹鬓边生白发!


日期:2009-05-06 08:45:23

  【前言】不是序是胡说
  朋友,你读过《论语》吗?
  读过,
  真的吗?拜托不要告诉我说你看的是某女士或者某先生的那个……
  如果你还没读过,建议你读一遍。

  如果你读过,建议你再读一遍。
  不论你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的传统是赞赏、是崇拜,还是鄙夷。只要是你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儒家、《论语》都是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
  如果您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那么一点的温情,还有一丝不舍的话,那么请您读一次《论语》,也许您会发现一些自己并不了了的东西。
  如果您对我们的传统崇拜得五体投地,整天的哀叹着“人心不古”的话,那么请你读一遍《论语》,只有真的明白了你所崇拜的东西是什么,这种崇拜才不是迷信。
  如果,对我们这个老大帝国的一切都视为糟粕,提起来就满脸的不屑,那么请你看一遍《论语》反对也要有个理由不是?否则同样也是一种迷信和盲目。

  如果你将孔子当成是圣人的话,那么请你读一遍《论语》……
  如果你将孔子当成是千古罪人的话,那么请你读一遍《论语》……
  半部《论语》肯定治不了天下,一部也不行。但是没有读过《论语》,你就无法理解我们的历史和现实。
  解读《论语》其实更多的是在解读我们自己,包括那些非议孔子的人在内,谁也没有真的就逃得开孔子和儒家的影响,虽然有人不承认,但是只要你真的读一遍《论语》,你自然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
  对《论语》的解读,从先秦两汉开始,至少有几万本着作。至少不多我这一个不成器的东西。如果有点时间,有点空闲,我倒是建议大家多看看杨树达、杨伯峻、钱穆……等等大师的解说,至于看不看我写的这些东西,倒真的不是重要的。(嘿嘿,当然你看看更好,虽说和大师们的没有什么可比性,至少也算别有一点趣味)
  如果您不太忙,还有一点点的时间。不妨每一天给自己五分钟的时间,听何孤直唠叨一下关于《论语》的故事。也许还能游戏意外的收获也不一定。即便没有收获,就当是看一个无聊的、无眠的人的鬼话也未尝不可。人生苦短,但是怎么也不差每天五分钟的时间,也不差每天看上这一两千字。

  当您点开这个页面的时候,还坚持看到这里,说明我们还有一点缘分。那么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的迷雾,去看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正在谈些什么……。
  好,现在开始吧,谢谢您的支持。

日期:2009-05-06 08:46:26

  【连载1】1.01君子乐学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思考与随想】:
  看佛经,苦苦苦,众生皆苦;看圣经,罪罪罪,你我都有罪。
  古今中外,圣人何其多也,几乎大部分的“圣人”都强调着人间的苦难和不幸,都习惯于作完美的救赎。可是我们的孔老夫子却是非常“另类”的圣人。我们翻开《论语》。在泛黄的纸上,我们读到最多的字是“乐”。乐山、乐水、乐学、乐道。一个“乐”字,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人生是一场不完美的旅途,但是并非没有美丽的风景。苦亦过,乐亦过,何不仰起头,笑着看世界,也许会看到别样的风景也说不定。

  《论语》开篇讲的就是“学”,这也是必然的事情。《论语》是什么呢?《论语》编出来是做什么的呢?当然是用来教育学生的,是给学生们编的教材呀。不讲学,讲什么呢?难不成《论语》编出来为了出版骗稿费、骗版税、骗眼球的不成?所以开篇讲的就是“学”。这也是整个《学而》一篇的主题,其中深意不说自明。
  这一章中学课本里面选用了,现在只要是认识几个字的,也都读过,好像没什么好说的了。每一个中学老师知道用这些话来来教育我们多复习、多作习题;幼儿园的老师用这个话来教育我们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呵呵,但是实际上是这样子吗?我们真的明白了孔子要告诉我们的吗?也是未必。我们不妨再仔细看看原文,也许还有不同的收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讲的就是学之乐。学习是快乐的吗?呵呵,估计如今的“学子”和“烤生”都是不会同意的。每天被习题折磨的一个头两个大,哪里来的什么快乐呢?学习,还要反复的复习,这样的生活还“快乐”?孔老夫子明显是忽悠人嘛!嘿嘿,是的,这样的生活哪来的快乐呢?这是“学习”的错吗?不是,这是“教育”的错。在只有“教”没有“育”的今天,当然不会体会到“学”有什么快乐的。如今的教育,哪里还是“教育”呢?好好的孩子也都被“教育”成了“神童”(精神病儿童),可是,教育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学”也不应该是这样的。至少孔子那时候还不是这样的。教育的主体是“学”,而不是“教”。人的本事都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学”,才能得到东西,那种填鸭式的灌输,也只能灌输成“烤生”而外焦里嫩。如果仅仅将这个“学”理解为现在的教育,那么真的永远也是无法体会到“学”的乐趣的。这个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好好想一想。

  另外,这里面的“时习”其实也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也不仅仅是老师们灌输我们的那个解读,不仅仅是反复的复习、温习的意思。“时”意思是和“当其时也”的含义相同。也就是这个“时”,也就是如杨伯峻老先生说的那样,代表了“一定的、适当的时间”,比如说六岁上学就是正当其时,比如白天上学,晚上休息,这就就是“当其时也”,现在的孩子们,每天都是学习到深夜,正是不当其时。“习”其实也不是复习、温习的意思。这个“习”字,本来就是有“练习、演习”的意思。孔子的“学”里面不仅仅是有啃书本的东西,还有很多的实践的内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学以致用才是真的“学”。否则,就成了书虫子了,对世界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孔子之学,都是要用的,这点在我们后面的解读中会看到。如果这样的理解,“学”也的确是有快乐的。这也是符合现代的教育观念的。其中的精神,我们以后慢慢讲,慢慢的体会,也许会看得到和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孔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好像是大家引用最多的一句了,尤其是在餐桌上。呵呵!餐桌旁们国人们是通常都是最有创造力的!这句话按一般的理解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关于“朋”的理解。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孔子他老人家到底是和谁说的这几句话。对学生们说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是这样,那么他老人家说的“朋”。就不应该是“朋友”了。而且按照上学时我那个初中老师的说法(当然,他老人家又不是什么名人。对不对我就不知道了)“同学为朋,同道为友”。那么“朋”似乎就是指远来的弟子了。当然,对于我这样不求甚解的人来说,或者说是一般的读者来说,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也没什么不可以。有的版本就是说成“友朋自远方来”。“朋友”这个词,在古人的心中远远比我们嘴上挂着的那句“朋友”神圣的多。不像我们现在,随便的喝顿酒,都是“朋友”了,后面我们会提到孔子是怎样交朋友,怎样作朋友的,到时候我们再看看,是不是和我们的不一样,也许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要“乐”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人不知”,谁?前后都不知道。确实很难理解。他是在说自己?还是说别人?“人不知”。通常的解读是“不理解、不知道”。和“知我者谓我心懮”的“知”是一样的,朱熹等人都是这样说的。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现有的数据考证出来是不容易的。好在,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学习。既便只按照朱熹的理解,也没有什么不好。那毕竟是近几百年来的官方的教科书哦。明凊两代的科举朱熹的说法都是唯一的。的确,人和人之间是很难完全了解的,整日里喊着“世浑浊而莫余知兮”是没有用的。再说了,总是要求别人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我们不妨问一句:凭什么?欲人知己,先学知人。如果真的能过作到这些,也的确离“君子”不远了。

  至于“君子”的含义,非常复杂,这里先不说。以后会慢慢的提到的。这一章的重点就在“学”,而学的重点也就在于一个“乐”。那么既然要学,就存在着,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是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本篇要说的问题,我们先讲到这里,下一章慢慢聊。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经常(一定时间)温习(实习)。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人家不了解,不知道,而不生气,难道不也[就]是君子吗?

日期:2009-05-06 14:15:36

  【连载2】1.02孝弟为本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
  【思考与随想】
  不是说这一篇都是讲“学”的吗?怎么第二章就变成了说“仁”的了呢?呵呵,是说仁,其实说的也是“学”。为什么呢?孔子的“学”,最重要的是作人,如果连人都不是,还学什么呢?学什么都是白费。这样的例子还少吗?看看为纳粹设计毒气室的“科学家”就知道了。孔子的“学”都是以修身为本的。先做人,再成才。成不了“才”的,最多不过是个废品,如果没有做好人的,那就是危险品了。这一章讲的就是学的基础,也是学的内容。

  这一章看起来是没有什么疑问和争议的。对文字本身的解读也相对简单的,但是翻译成白话却不太容易。其实原文反而更好理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多好的话呀!怎样翻译都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有时候翻译还不如不译。呵呵!比如说“本”其原来的基本意义就是树根。引申义就比较丰富了。不论说成是“基本、根本、基础”。那种丰富的内含就没有了。语言有时候就是这样。

  “有子”就是孔子的弟子,名字叫做有若。在论语中,能经常被称为子的基本上就是他和曾参了,主要原因可能是《论语》主要是这两位的徒弟们编辑的,看来有几个好徒弟真是重要的……。呵呵。谁让子贡、子路那些人,当官的当官,行商的行商。要想千古留名,还是当老师最实慧,自己不行,还可以有学生来扬名。但教几个好徒弟也不是容易的事儿。用心教,成材不成材都说不定。何况老师自己还要奔小康呢,哪来那么多功夫……,呵呵!又扯远了。

  有若能够被称为“子”,还有一个说法,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孔子故去之后,那些学生们都是非常怀念老师的。恰好,有若长的模样和孔子比较像,于是大家就请有若登台上课,也算是对老师的一种怀念吧。可是比如那些年长的弟子们不满意,不承认。所以没有取得认可,而且传说中有若是因为不会算命,或者是不会作天气预报,就被赶下台的。呵呵,那时候当个老师也是不容易。不过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我们当个笑话听听也就算了,当不得真,咋能就因为长得像,就能被请到讲坛上去呢?还好,只是讲坛。要不然岂不乱了套。不过是附会之说罢了。有若其实也还是很有本事的,说的话也都是很有道理的,在论语中出场几次,也都是正面的形象。他本人也的确是在战国开始的时候,对于孔子的思想传播起过很大的作用。

  在这一章,提出的概念就是“孝”和“弟”,孝,我们都知道,讲的是如何对待父母;弟,在这里读为悌,讲的是如何对待兄弟。如何才是“孝”呢?这也是儒家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下一篇的开始有好多章节都是在说这个,这里少说些。基本上来说“孝”也就是儿女对父母的一种敬爱,亲情,回报,并且有此产生的一系列的伦理上的概念。说起来非常的复杂,但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回报。父母给了你生命,给了你慈爱和养育。难道不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吗?这个也就是孝了。而弟,就是兄弟之间的那种感情。现在也许独生子多了些,好像很难理解。其实也没关系,后面也是有很多解读,我们可以慢慢看。而儒家主张的,其实也就是将这种对父母,对兄弟的感情放大,最后放大到整个人类,这也是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比较核心的观念。短短的一章是不肯能探讨完的。我们先有个印象,以后在慢慢的说。论语的编排自有一番巧妙。前面的几章,涉及到整个论语的基本概念。随着阅读的开始,每一个细节都会有相应的解答。该有的,总是会有的。

  这一段虽然说是有若说的,其实还是很能代表孔老夫子的思想的。仁和孝、家和国。这是论语中说得最多的命题。由己推人、由家及国、从小见大更是充分的体现了孔子甚至是整个儒家的思唯模式。从修身到齐家,再到冶国、平天下。用对待兄长的态度,看待上级。用对待父亲的态度对待君主。于是就有了“忠”。孔夫子及后世的儒学者们,就是要用这样一种“类亲情”的观念。试图通过亲情的钮带来维系着一种君君-臣臣-父父的上下关系。从而以家庭的模式。去创造世界,改造世界。这是长期以来,尤其是建国后的一段时间,为大家所逅病的。因为马氏学者们,敏锐的在这看似和谐的,甚至是看似亲情的、温情的背后。看到的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压迫。于是就说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为赤裸的阶级压迫抹上一层温情的面纱”这也许不是全无道理。所谓的“君权、神权、族权”的“三座大山”也是不能完全否认的。但是,是不是完全意义都是压迫呢? 至少孔老夫子本人未必是那样想的。

  孔夫子不过是在设想一个互相仁爱的社会。如果要求他那个时代完全否定“君”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由己度人,于家及国。推导出一种上下和谐,互相仁爱的社会。虽说不现实,但是谁又能说不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呢。至于后世实行的变了味道,也不仅仅是他老人家的过错吧!什么东西走到了极至,也许就走到了反面。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观念也都本来就有的,也不是孔子独创。在那个家国不分的时代,孔子的这种思想也不是没来由的。在孔子之前,至少有个印象中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也就是这个样子的。虽然那个是被美化了的,但是这个至少是当时公认的一种思想。孔子只不过是将其更加系统化而已。

  这也许就是某些人批判的过尤不及的中庸之道吧。这种家国思想是不是正确的姑且不论。仅从一般意义上说,强调仁孝也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经常说孔子是讲“礼”的,但是孔子的“礼”和在孔子之前传承的“周礼”并不是一回事,在第三篇我们会集中的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孔夫的核心理念是“仁”,“礼”只不过是仁的方式或者说是手段。这个还是留待以后再谈吧。

  “孝为仁之本”。古人有个说法,“仁”可以与“人”相通。“孝为人之本”如果不考虑后来割股卧冰之类变态的作法,也是没有什么疑义的。我个人任为,孔老夫子也不一定会赞赏那样的作法。“孝”本身是绝对正当的。但孝如某些后世的理解,又是“肖”又是“纲”的,就有问题了。
  这个问题太大,好在仁、孝、礼、家、国。都是《论语》谈得最多的命题。以后有时间慢慢说。
  这一章不过是在讲人的根本问题,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连一个“人”都不够格的话,还是不要奢谈什么学或者不学的问题。
  【参考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平常的]为人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那么这样的人]而会去顶撞(冒犯)上级(对上级不尊重),[这样的人/事]是少见的;而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样的人]是没有的(不存在的),“君子”都会重视基本的[东西],作好基本(根本)的[东西],“道”自然就会发生出来。“孝弟”,就是“仁”(作人)的基本啊!


日期:2009-05-07 08:54:55

  【连载3】1.03巧言令色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思考与随想】
  唉,翻译绝对不是个好工作。不论是翻译古文还是外语,怎么样翻译都是挨累不讨好的。翻译家们所说的“信、达、雅”,的确是很难的。其实和前一篇提到的那样,这句话真的是不该翻译的,原文的本身是相对容易理解的,还翻译做什么?想起了当年某人骂鲁迅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论鲁讯的硬译》,可是我连硬译都作不到。郁闷中……。想想梁实秋先生竟然可以译整部的莎翁全集,而且那样有味道,死的心都有啊!也不知道是怎么作到的,佩服得五体投地,估计俺是没有那个本事了,所以所有的译文其实都是不用看的,我的,更是不用看,之所以写出来,不过是方便大家理解罢了,本来也不算数的。大家凑合着看看也就罢了,呵呵!

  “巧言令色”啥东西呢?用白话还真得不好解释,但是原文倒是很好理解,简单的说,“巧”就是好,“令”就是善。简单的理解“巧言令色”就是那种整天在你身边说好话,献殷勤,陪笑脸的货色。“鲜矣仁”鲜,三声,就是少的意思。孔子这句话说的绝对是个真理,我们看到这样的人,最好是绕着点走,否则,可能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被人忽悠瘸了还说谢谢呢。呵呵。用俺们东北的土话说就是:“凡是嬉皮笑脸、嘴上抹了蜜似的小白脸子,就没有一个好银(人)”呵呵,孔老夫子说话当然不能像俺这样粗鲁,但是土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还是孔子原话说的好,俺们还是听孔夫子的吧。文言其实也是有不少优点的,当年为了某些目的,将其彻底的抛弃,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一个经典的比喻就是给孩子洗澡,为了泼洗澡水,却把孩子也给扔了。许多东西都是这样,比如正体字。

  文言总是可以给我们一种画面感,就好像有一幅画眼前一样。看到“巧言令色”这四个字,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画面:“一个一脸正气的人,在那里夸夸其谈地讲着非常正义、非常有道理的话……”。呵呵,其实这样的人我们都见过,每天只要一打开电视,十个台里会有八个都会有这样的人。呵呵,建议千万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不然喷了满地不好收拾,而且还有吸入气管的可能,还要麻烦我的同行们,那就不值得了……。嘿嘿,

  越是虚伪的,越要装得真。有时候,一个真的“恶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些面善的。十个左冷禅也玩不过一个岳不群。孔老夫子早就告诉我们,表面上的光鲜是靠不住的,越是高调唱着的人,越可能是男盗女娼之徒。
  小时候虽然没读过《论语》,但是这种感觉一直都有。其实,既便没有謮过《论语》,《论语》的、孔子的、儒家的许多东西,早就融到了血液里了。既便是在那些骂孔子最凶的人,其思维里一样都会有孔子或儒家的成分在里面。这是洗不掉的,经过了千年以上的沉淀。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己经和我们的血液与灵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短短的五六十年、三四百年都是分不开的。

  然而。自从看了孔子的这句名言以后。总有一个后遗症:每次看到“正人君子”们总是想……。
  呵呵。这样也不好!
  【参考译文】
  孔子说:[喜欢]花言巧语和[虚伪的。故做善良状的]伪善的面貌的[那类人],是很少“仁”的。

日期:2009-05-07 13:28:44

  【连载4】1.04三省吾身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思考与随想】
  第四章我们的曾参就出场了,这也是必然的事情,人家本身就是名人。再说了,一般认为《论语》主要就是曾参的学生们编的,在第四章出场已经是给别人面子了。甚至有人说《论语》就是曾参自己编的,那个估计是忽悠的,论语中明明白白的记录了曾参得病,甚至死亡之前的事情。难道死人还会编书吗?罪过,罪过,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是别瞎说了。

  曾子就是曾参了,论语里面除了孔子以外,能被称为“子”的也就是曾参,有若,冉有几个,各有缘故。主要还是和他们的学生参与了《论语》的编辑工作的关系,曾参字子与,曾皙(名点)之子。曾参在传统上被称为“宗圣”,他前面称为是“圣人”的孔子,后面称为“亚圣”的孟子,而曾参恰好是这两者之间的关键!提到孟子,那是我最喜欢的先秦诸子之一了。另两个是庄子和墨子。孔子是述而不作的,而孟子的文章总是能给我最深的警醒。然而,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大喜欢孟子。朱元璋那土匪不是就要把孟子的神位从孔庙里搬出去吗?也许只是因为孟子他那句“君为轻”的话吧!其实对孔子不也是一样吗,除了供给年年相似的冷猪头以外,对于孔子的思想也是阉割了,再阉割的。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只是半部呢?因为另半部对那些土匪不利呀。对不起,扯远了,说曾参又扯到孟子那去了!也许是他们和孔子联了宗吧,到现在也是那样,比如曾宪梓、孔祥熙、孔令辉那样,辈分分明。

  曾参他爹,就是后来那个喜欢在春天里下河游泳的曾点。呵呵!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也真是不一般。还有谁来的?传说中好像还有颜回父子,但是颜回他爹算不算正式的弟子也是没有定论的。我们还是说曾参,曾参有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估计大家地都熟悉,简单的说说,也是有许多的隐喻的。故事讲的是“曾参杀人”。什么?孔子的徒弟里面还有杀人犯?呵呵,其实也是有的,但是不是曾参。这个故事也和杀人无关,别急,听我慢慢说。

  话说有一天,曾参不在家,估计是上孔子那上学去了。只有他妈在家,他爹呢? 好像是死了,没做仔细考证,不好瞎说,可能也上学去了(纯粹胡说,呵呵)。曾参他娘正在织布,(孟子他娘也常干这个,古代女人都需要作纺织女工?也真不易!既便不差钱!)。他家的一个邻居跑来,对曾参他娘说:“曾参杀人了!一会儿就来抄家了!还不快跑!”曾参他娘跟连头都没抬,就说了:“不可能!胡说!我们家小参可不能!”那人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邻居跑来说了同样的话。这回他娘又说了:“不可能!我们家小参不是那样的人!”嘴上是那么说,可是手停了下来,说话的人走了以后,曾参他娘也没心织布了,就呆坐在那里想,想的是什么?……没人采访过,我也不知道。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邻居来了。说的仍然是相同的话,结果,据说他娘挟个包——从后门跑了。也有人说是翻墙跑的,我是不信的。结果,原来是另一个叫曾参的人杀了人,大家都传差了。这个小故事,充分的证明了流言的威力。一件事情,被多个人重复以后,不论多么荒诞,连最亲近的人可会相信!呵呵!
  故事讲完了,俺们回到论语本身来说事。这段话也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也许因为入选教材的原故,也许是因为这几段在论语的第一页吧。我们看书,第一页总是被翻得很烂。
  “吾日三省吾身”。有人说是三面镜子,有人说曾参省的就是下面的三件事,应该也是一种误解。这里的“三省”,应该是不能只是指实数的“三”,应该是当“多次”的意思讲。更不能绝对的说就是下面三件事。如果真的是每天三件是就有趣了,早饭前想第一件……,午饭想第二件……,晚饭想第三件……,呵呵!或者早中晚各想一遍这三件事,还真累!一天也不用干别的了,任何事情这样机械的去解读,总是有些可笑。那曾老夫子莫非就像早年间看过的那老电影一样?

  “女人啊,每天早晨都要对着镜子说:我长得真美,人人都爱我......”
  呵呵,有点累。轻松一下!
  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每天都要这样的反思和反省?也许没必要,整天都反思。也就真的不用干别的了。但是,一段时间反思反省一下自己的灵魂还是有必要的。要不然,我们就有可能失去我们自己。至于是不是曾老人家说的那三件事,倒不一定是绝对的。曾参说的三件是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的自省之中,至少应该包含曾参说的这些事情。

  第一件事说的是忠,是忠于人?还是终于事?另外有一种感觉,他说的为人谋。是不是讲的本身就是为了君主办事呢?存疑.(当然只代表我自己的疑惑)大部分人还是认可是一般性的为人办事,不一定指的是君主。
  第二件是讲信、讲诚。这有什么可说的吗?
  第三件是学,语义很清楚,唯一可计较的还是前文说过的那个,“习”的理解,是温习还是练习呢? 没有实践的“学”还是“学”吗?毕竟“礼”不仅是空泛的制度,而且是有一些形式上的仪式在里面,是需要练习、演习的。余下来就不多说了。我们知道有本书叫做《传习录》也就来源于这个。
  这三个,作为孔子的弟子是都要作的,也都是经典的命题。以后还会讨论到,现在还是不多说的好。
  【参考译文】
  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给人办事是不是尽力了呢?和朋友们相处是不是能作到以诚待人呢?学的东西复习(练习)了吗?

日期:2009-05-08 11:03:14

  【连载5】1.05治国知道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思考与随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