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路历程

作者: shs81


日期:2010-2-22 23:05:00

  第一章 外出
  这是石磊第一次出远门,还没来得及找好地方放包。火车就缓缓的移动了。石磊下意识的向窗外看去,妈妈和姐姐一边跟着火车小跑,一边朝自己用力的挥着手。还没跑出几步远,身影就淹没在了拥挤的人群里。
  “我可以坐这里吗?”石磊很有礼貌的用普通话问道。
  一位睡意朦胧的四十多岁中年男人,打量了这个小伙子几秒钟后,缩了缩座位上的脚。
  “谢谢!”

  石磊顺势把屁股靠了上去。
  可能是短暂的停靠扰乱了他的美梦,中年男人换了个姿势继续睡觉。
  伴随着有节奏的咣铛、咣铛声,火车很快驶离了市区。已是晚上十一点多了,窗外一片漆黑,偶尔移过一两家窗户的灯光。
  车厢内的人都耷拉着脑袋,唯独中间几个学生还在饶有兴致看书、玩牌。也许是马上要回到学校,又可以天天见到自己心爱的异性同学了。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兴奋。
  整个车厢内只有石磊最能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因为几个月前石磊也是一位在校学生。
  石磊把包放到了座位下,用自己的脚贴着它。闭上眼睛想休息一下,可是头脑却异常清醒,整夜都无法入睡,思绪如流水般无法停止。石磊还很小的时候,一场意外把父亲从这个世界带走了,从此石磊对父亲的影象只能定格在照片上。

  小学的时候,石磊是村里有名的乖乖仔。他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妈妈眼里的好孩子,是姐姐眼里的好弟弟,同孩子眼里的好伙伴。即使在外面被其他同学骂为野孩子,石磊也是躲在某处哭完之后才回家。那时妈妈每天回家都很晚,姐姐和石磊会在妈妈回家前做好饭,然后蹲在门口等妈妈回来;初中时石磊已是干农活的好手;十四岁的身驱能挑100多斤的稻谷。后来,家里实在没有办法供两个人上学了。姐姐选择了放弃学业,到南方打工。石磊开始用刻苦的学习来压制内心的愧疚;仿佛他考上了大学姐姐也可以去读似的。……所有的一幕幕就电影一样,在石磊的脑海里以快进的方式播放着,应该是受车厢内那几个学生的影响吧,上大学时的内容播放的最多。

  “各位旅客早上好,本次列车即将到达终点站--羊城广州,广州是一座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广播提示为了广州的环境卫生,车上的洗手间即将停用,几个人在门口排起了队。有些人已经在收拾行李准备下车了,石磊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窗外的公路和楼房。广东,我来了,这一定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地方!
  车站广场的人比较多,石磊有些紧张。他笔直的朝公交车扎堆的方向走去。待到202路公交车开动了,石磊的心情才有所松懈。姐姐昨晚特别强调了车站广场是如何的乱。不可在广场附近逗留太久;不可和广场上的人搭讪;不可用广场附近的公用电话…。等等,石磊都牢牢记在心理。
  石磊要去的是一个叫赤岗的地方,公交车在一座宝塔附近停了下来。小表哥禾滨特意请半天假,早早的在那里等他了。为了让这个初来的表弟熟悉地方,禾滨决定带石磊步行到龙潭。一路介绍哪些地方可以等公交车,哪几路车可以到人才市场等等。
  到姑姑家住的出租房时已晌午了。姑姑正追着两岁多的孙子喂饭,姑丈准备着酸辣粉的调料。

  “石磊到了呀!多读点书还是好呀!出个远门都放心一点。第一次来广东就像走亲戚一样,直接找到了。”
  石磊给家里打去电话报完平安后。跟着姑丈推着一车酸辣粉来到工业区的一条主道上。中午有很多人会路过这里,石磊可以帮帮手。
  禾滨吃完粉后上班去了。大表哥文滨在附近的一个菜市场租了个摊挡卖菜,每天很早就要出去,晚上七八点才回来在。嫂子合芸在一家电脑公司推销光碟和软件。所以姑姑家只有到了晚上家人才凑齐。
  文滨是亲戚里面最早读高中的。以前在一家电子厂上班,就是在那间厂里认识的嫂子。
  石磊之前只见过嫂子一次。那还是刚读大一时,当时文滨和嫂子来给奶奶拜年,人人都夸表哥能干,找了这么好一个老婆,姑姑自然笑的合不拢嘴巴。石磊也觉得这个外地来的,讲一口普通话的嫂子确实长的很美丽,要是在我们班上,班花非她莫属。

  听说表弟来这里找工作,晚上合芸嫂子回来的比较早。穿一身干净的职业装,有点白领丽人的味道。她特意从公司带回一些好莱坞大片给石磊消磨时间。姑姑也早早准备了一桌菜,文滨和禾滨两兄弟同骑一辆自行车回来的。禾滨晚上也没有去加班,反正是计件工资,白天手脚快一点是一样的。姑姑家已经很就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姑父、姑姑因为年纪比较大,普通话讲的很差,再加之在教育小孩方面与媳妇有些分歧,所以合芸在家一般很少说话。不过今晚合芸的话题特别的多。问了石磊大学生活是怎样?今后打算往哪方面发展等等? 为什么不在家里工作?石磊也是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家乡话的很是兴奋。
  其实石磊毕业时在家乡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找了一份工作,工资600多,石磊不满意,妈妈说却有一份工作干着再说。石磊想想自己已经毕业了,不能再向家里要钱了,出去闯的路费应该自己赚。而且有了工资后,还可以存点钱偿还大学时的借款,那就先干着再说。虽然妈妈说自己不还用他担心。但看看妈妈头上越变越多的白发,他暗暗发誓再也不能让妈操心了。

  村里有很多中学毕业就南下打工的年轻人。每年春节这些回家时,便是村里最热闹的日子。大家都会窜窜门,围坐在一盆碳烤火边,长辈们最喜欢聊的话题是谁家的孩子是坐办公室的,工作很轻松啦。谁家的孩子又涨工资。谁家的孩子又带老婆回来了。
  当他们得知这个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只是在县城里找了个小学老师,而且还不是国家正式老师时,个个都摇摇头。按他们的话来说还不是给老板打工的,看样子读书也没多大用,工资这么低还不如到外面闯一闯。
  但妈妈却希望石磊留在自己身边,妈妈说村里那些人都爱吹牛,见不得别人家过得比自己好。他们家的孩子在外面混的怎么样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石磊却不这么认为,在外面辛苦不辛苦石磊不清楚。但从他们打麻将时多加一个5块钱的码来看,在外赚的钱比在家赚的要多,这是不可否认的。
  石磊不敢到村里的人那里求证,只有问自己的姐姐。因为姐姐也去外面打过工,读高中的学费都是靠姐姐寄的。按姐说的,在外打工很辛苦的。而且收入很不稳定。厂里赶货的那几个月工资就高,两千多都有可能。但前提是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她曾试过连续两个晚上没有睡觉。没事做时只能拿基本工资。
  石磊最后还是决定到外面去看一看,只要工资高,再苦再累石磊都愿意干。自己生在农村,吃苦对石磊来说就像吃饭一样。石磊盘算着如果一个月能拿到两千多,很快就可以把所有的债务都清了。那样妈妈就不用每天一个人在县城摆地摊卖青菜了,想到这里石磊感觉自己身上像被施加了魔法般,有使不完的劲。石磊临走前把半年的工资都偷偷的放在了妈妈的枕头下,自己只带了500元在身边。

  昨晚在火车上一夜未睡,本想在姑姑家里好好休息一晚,以便第二天找工作。直到大家开始冲凉时,石磊才发现睡觉成了一个问题,姑姑家只租了一间铺面,上面有个又小又矮的阁层,是睡觉用的。阁层里很闷热,石磊决定在下面打地铺。嫂子也说在上面很热,吹着风扇都没用,睡衣还是会湿透,她不想这么早上去,文滨打着哈欠一个人上去了。合芸冲完凉后穿一套薄薄的睡衣走了出来,两个高耸的乳很是刺眼。她拿出了带回的影碟和石磊两个人留在楼下看。合芸坐在离石磊很近的位置,石磊闻到一阵淡淡的沐浴露清香。

  好莱坞动作大片是石磊的最爱,但中间男女主角的那一段激情床戏搞的石磊很尴尬,在学校时,宿舍里几个哥们电脑硬盘里存的比这厉害多了,什么人兽大战,SM、日本AV…。应有尽有。对这样的小儿科早就不屑一顾。不过表嫂坐在旁边让石磊很是尴尬。不知是该盯着银幕继续若无其事的继续看,还是低着头好。合芸看出了石磊的尴尬。笑到:“看样子,你在大学里肯定没谈过女朋友,你不要告诉我连男女之事都不知道吧,那你真成书呆子了。”石磊脸上感到一阵阵灼热

  姑丈的呼噜声好像穿透了石磊的脑袋,让石磊整夜都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辗转反侧,睡不塌实。

日期:2010-02-23 19:31:11

  第二章邂逅
  第二天大早,石磊跟着合芸挤上公交车,车先来到人才市场。她上班的地方要过几个站才到。广州比起石磊上学的地方要繁华。楼房的玻璃都檫的雪亮。马路上跑的汽车也干净很多,没有那么多尘。连过马路的方式都不一样,不是从地下穿过就是过天桥,这让石磊有点莫明的兴奋。
  南方人才市场,对持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求职者是可以免费进场。这让石磊心理有点优越感,石磊满怀信心和希望步入了人才市场。石磊曾在脑海里无数次的想象过这一幕,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里面非常拥挤,黑压压的一片尽是人头。那架势,比镇上赶集时还要厉害。石磊环看了一周,决定按顺时针方向一家家看过。其实每一个招聘的摊位都大同小异:挂一张广告牌,上面介绍公司的情况,下面是招牌岗位的要求。一圈看下了,石磊有点茫然。大部分工作岗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石磊发现自己只适合做“储干”,只有储干不需要有工作经验,而且要有大专以上学历。石磊是今天才见到储干这个词,就是储备干部吧,或者是储备人才之类的吧石磊心想。于是在一家招牌储干的企业前排起了队。

  石磊发现前面有很多人也是和自己一样,是应聘储干的。负责招聘的是一位漂亮女职员,身穿一套黑色西服,白衬衣。应该就是她的职业装。眼前的这位美女让石磊突然想到四个字---制服诱惑。石磊在大学宿舍里看过很此类的影片,什么校服、护士装、警服…。最能刺激石磊雄性激素的却是办公室的工作服。和写字楼里穿职业装的白领丽人偷情,是石磊性幻想里出现最多的场景。宿舍里的几个兄弟,只有石磊喜欢工作服的类型。其他兄弟都取笑他:口味真是独到,写字楼里很多都是生过小孩的。石磊当时想,穿校服的年龄太小下不了手;护士妹妹万一拿针扎我怎么办;穿警服的不一定按的住…。。TMD 那时还真把性幻想当一回事儿了。眼前这位美女像某一位日本女尤,水汪汪的大眼睛。她演的制服是石磊读书时经常看的,只是脑袋像被什么东西突然蒙住了,怎么也想不起那位女尤的名字。

  “这位先生,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
  石磊一楞,从淫想中回到了现实。“我,我应聘储干”。
  那美女收下石磊的简历,仔细看了看。等通知吧。如果一周之内还没有接到我们公司的电话,就不需要再等了。石磊哦了一声,快速的离开,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接下来的几家,都是如出一辙,留下资料,等通知。
  中午时分,石磊把带来的几张简历都派完后离开了人才市场。在广州夏日的中午非常炎热,整个城市尤如一个巨大的蒸笼。太阳把路面的沥青都烤软了,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融化,汽车轮过会留下清晰的印痕。这样的气温人在室外根本待不住,在路边吃个盒饭都能让你满身大汗。所有的人都会找一个地方吹免费空调,多是商场,肯德基等公共场所。来人才市场求职的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大多会去不远处的天河城,那里宽敞,又可以逛一逛。或是坐进对面的麦当劳,叫上一份薯条一杯可乐找个靠窗的位置,手上拿一份招聘的报纸悠闲的看着。上面两种情况都是家境比较好,像石磊这种穷山沟里出来的孩子会去人才市场正对面的天河书城,只要穿过人行隧道去到马路对面即可。不用消费一分钱,还有免费的书籍可以阅读。

  石磊挑了《毕淑敏文集》第七卷找个位置坐下,石磊是毕淑敏的终极粉丝, 《毕淑敏文集》前六卷都已收藏。尽管她的作品没被选入教科书,她的长相也非常的平庸。年轻时就肥肥的,快到“甲子”之年的她更是发福的豪无线条(其实属于难看的那一类型),她的知名度远没有李宇春高,很多年轻人连毕淑敏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可她的文字能征服人的心灵。同样的汉字不同的人编排出来,效果绝然不同,毕淑敏的作品让石磊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美妙。特别是她的短篇,经常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平淡的对白,细腻的文笔。准确描绘某一特定的场景及人物心理,真实地记录生活的点滴。拜读她的作品能给你带来回味悠长的品读思考。

  几分钟后石磊他的身边来了一个黑黑瘦瘦的年轻人,这书城人多,人来来去去的并没什么奇怪,可身边这位黑个子引起了石磊的注意。因为他总转来转去东张西望,不像其他人那么安静。石磊发现他手里拿着一本《C程序语言应用》,眼睛却没盯着书上看,而是在扫瞄着每一个看书人。终于停在了石磊身后的一位女孩身上,那女孩的身后有一个手提包和一个资料袋。由于书城的两排座位是背靠背挨在一起的。

  那女孩根本没注意这边的情况,再说了左右两边都坐有人除非转身过来,否则视线的无法照顾到身后的物品。石磊若无其事的继续看书,眼睛的余光盯着个黑个子的一举一动。终于他要动手了,他的一只手伸都了后面,开始试探拉开女孩手提包。石磊在替那女孩着急,快转过身来呀!石磊心里念到,但他明白这是不可能的。说不定那女孩已被手上的书深深吸引住了,自己有时看书也会到忘我的境界。要不要帮助她呢?石磊心里很矛盾,虽然自己有一米七几的个子,在农村干农活长大的他体力也很强,自信对付眼前这个黑个子没任何问题。可他万一还有其他同党呢?或者他身上带有家伙呢?犯不着为一个素味相识的人冒这个险吧!要是自己不出手,眼下这个女孩的东西肯定保不住了。看样子她也是人来广州找工作的,出来找工作本已不容易,要是再遇上小偷摸走了自己的钱和证件那她会多么伤心呀!石磊的大脑就如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般高速的运转着。

  在千钧一发之即他转身拍了一下那女孩的肩膀:“请问你知道从这里到海珠区怎么坐车吗?”那女孩回过头来时,手提包的拉链已经开了,里面的钱包等物品暴露在眼皮子底下。那黑个子也迅速的抽回了手,转身离去时用凶煞的眼神看了石磊一眼算是警告别管闲事。这一瞬间那女孩都看在眼里,她立刻明白了石磊是在帮助自己。于是朝石磊道谢:“谢谢你!刚才好险呀”“不用,下次记得把包放在自己眼睛看的到地方” 石磊转回身继续看起书来。那女孩起身走到在石磊的身边“我可以坐这个位置吗?”。声音非常的甜美,就像收音机里每晚主持情感节目的DJ。石磊顺着声音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个女孩有双清澈的眸子,戴一副斯文的眼镜。瓜子小脸,薄薄的嘴唇下露出整齐的牙齿。手指细长白嫩,头发自然垂在肩膀上,身穿一件米白色的休闲T恤,配一条七分牛仔裤,脚上着一双运动些,一看就知道是学生。

  “当然可以,这里现在没人坐”
  女孩高兴的坐在了石磊的身旁,“原来你也喜欢毕淑敏呀?”女孩看到石磊手中的文集时惊讶的说到,石磊这才发现两人手中拿的是同一本文集。毕淑敏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他们共同的话题。女孩也喜欢毕淑敏,喜欢她的从军经历。喜欢她笔下的雪山高原,喜欢她笔下的喜马拉雅、阿里昆仑。她说如果自己有机会一定要到西藏去看看,去毕淑敏从军11年的地方接受大自然洗礼。等太阳没有那么毒辣时,石磊放下手中的书,和女孩道别。两人都没有问及对方的姓名,只是人生察肩而过的路人,没有必要知道彼此名字。

  石磊一个人在广州的大街上漫不经心闲逛着。并且留意着每一张牛皮癣,看看是不是招牌信息。石磊没有坐公车回去,而是选择步行。一来可以熟悉广州的环境,二来可以省点钱。要数石磊这人的优点,其他的不敢说,勤俭节约绝对算一条。因为父亲去世的早,石磊从小不乱花钱。读大学时,他每月生活费只要三百就行了。这相当于同宿舍阿敬的一个零头。到大二下学期开始,石磊在学校的饭堂找了一份工作,又在外兼职一份家教,生活费基本上能自己搞定。不过每年的学费还是需要到处借。贫寒的家境让石磊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用钱的习惯,但也在他心理埋下了自卑的种子,只不过石磊把它藏的很深很深,从不显露出来,每天脸上挂着笑脸。在其他的兄弟面前仍然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哥们。贫穷没有影响到石磊到校园生活,导致的唯一后果就是在大学里不敢找女朋友。


日期:2010-02-24 19:20:19

  第三章希望
  第二天,石磊如期来到了人才市场,轻车熟路的在每一个招聘岗位前查看一番。情况就像是昨天的翻版,留下资料等电话通知。就在石磊没劲的要离开时,遇见了昨天的那个女孩。两人几乎同时看见对方,“嗨”像远在他乡遇见故交。女孩坚持要请石磊吃一顿盒饭以示感谢。整个下午两人都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已不局限于文学,聊了很多各自的兴趣爱好。讨教了找工作的经验,两人都是新手,经验没多少,怨言倒是有一箩筐。女孩比石磊更惨,她来广州已经快两个月了,刚来广州时和同学合租在一间出租房里,找工作还有个伴。前几天同学的男朋友在东莞给她找到了工作,于是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了。现在石磊算是女孩在广州的唯一的朋友了。下午,女孩高兴的跟着石磊一起在广州的大街上压马路。石磊仍然不知道到女孩的名字。他不想问女孩,也许明天她就找到工作了。那样她就要去上班以后可能永远都不会见面。女孩几次想问石磊的名字,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石磊很期待去人才市场一方面希望自己早点找到工作。也希望意外遇见某一个人。女孩也是一样,他们约好每天在南方人才大楼下见面,然后一起进去递简历。有些事情拿不准时彼此还可以给点意见和建议。如果某人迟到,另一个人就会有一点失落。想着对方是不是不来了,或者已经找到工作了,只剩自己一个人了。在一起时的兴奋会把没有工作的烦恼丢到九宵云外,只要看到对方他们就会暂时远离压力,心情愉悦。几天后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但他们会有意回避提及彼此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仿佛从他们认识的那一天起,就在等待离别一天的到来。他们不想说出自己的名字,以免带来离别时的不舍。

  这几天石磊对自己的电话异常敏感,只要铃声一响立马就掏出来。接听电话的速度连石磊自己都感到惊讶。可是电话好象故意跟石磊过不去,这几天很少有动静。石磊甚至怀疑这二手货是不是有质量问题,石磊试着打电话给其他同学,能打通呀!丫丫的信号也是满格,来的时候才充了两百的话费。看样子确实是没有公司给我打电话了。石磊仍然坚持每天都去人才市场派和那女孩派发自己的简历。然后两人一起坐公车到一些工业区瞎转,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十几天,石磊开始担心起来,怀疑还去人才市场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反省自己找工作的方式和自己对工作预期是否出现了问题?出来时的那股子信心和干劲也不知道去了那里。石磊最后还是忍不住给那些投过简历的公司打去电话,得到的答案都是:非常遗憾,我们公司已经不再招人了,有机会下次再合作吧。
  这天石磊想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约定的地方。一直等到十点多,还没有看见女孩出现。石磊心理有点乱,无心上楼递简历。女孩是怎么了,生病了吗。还是单身一人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要是看见她一定第一时间问她要电话号码.石磊心里后悔自己这么多天都没有问人家。也许自己多疑了,女孩可能上班去了。自己没有工作还在这里胡思乱想。赶快找工作是正事!想到这里,石磊转身上楼去了。

  这天下午,只剩有石磊一人无聊的压马路了。女孩的消失让石磊感到很空洞,仿佛全世界就剩自己没用找到工作了。尽管石磊在外面连一瓶冰冻的矿泉水都舍不得买,带在身上的那几百元钱还是越来越少了。每天坐车、复印简历资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总不能再向家里或姑姑家要钱吧!读书时都可以自己挣钱。现在毕业了,还不能独自承担生活的压力。这是石磊绝不能接受的。

  就在石磊最沮丧、最迷茫时,一家工艺品厂打来了电话,录用了石磊,明天去办理入职手续。石磊挂断电话后,长嘘了口气。双手紧紧握拳,用尽全力摆出一个庆祝的POSS。由于每天都投简历,石磊已经不记得这间工艺品厂是什么时候面试的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石磊第一时间给家里打去了电话,回到姑姑家后迫不及待的宣布了这个好消息。石磊还想通知每天跟自己一起找工作的女孩,可是自己没有问她的号码。不知道明天她会在那里我多久,不知她发现我没有出现时心情会是怎么?也会想我今天这样吗?

  石磊一大早就来到了电话里通知的地址。这是一个很旧的厂房,由两幢破旧的平顶屋构成,单层钢结构建筑,上面盖的是铁皮瓦,更像是一个废弃的仓库。铁门上挂公司的名号。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夏天得有多闷热呀!其他来办理入职手续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到了,都是些学生摸样的年轻人。这时,一个瘦瘦的高个子走出来,招呼石磊一群人到办公室坐下。所谓的办公室,也就是在车间的一个角落里,用玻璃隔离出来的一个长方形空间。里面摆几张办公桌,有一男一女坐在电脑面前,桌上放着一叠简历。

  “我是这间公司的负责人陈辉”高个子开始介绍起自己来。他的口才绝对是一流的。连续讲半小时都不带一句重复罗索的话。从他蹉学打工讲到初次创业的失败,又从他做小本生意讲到到如何积累第一桶金,才开办现在的这个工艺品厂,手头资金有限,只能租旧厂房。
  公司刚刚成立,我招你们来,是因为你们读书比我多,只要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干,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走上正轨,我一定不会亏待你们。但现阶段你们要受点苦,生活、工作的环境都很差。事情也比较多、杂。
  石磊很敬佩老板的经历,再加之他诚恳的态度让在场的人都很感动,纷纷表示会好好干。最后陈辉很不好意思的开口说每人需要预交300元的生活费用。一来可以减少自己的流动资金,最主要的是对你们有个约束。不希望见到新人刚上手几天就跳槽了,浪费彼此的精力和时间。只是第一个月需要交生活费。以后都是包吃住。做满三个月后,这笔钱还是会退回给你们。这让石磊很为难,石磊外出从不带太多钱。这是嫂子教的,说外面不比家里,乱的很。再说了,昨天给我打电话的那鸟人只是说要带相片呀,压根没提钱的事。

  人群开始自觉排成了一队。在桌上的那叠简历中找出自己的,拿到那位从没出过声的女人面前办理厂牌。只有石磊还傻坐在那里。
  这位同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陈辉走过来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