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六十年:一个家庭的住房变迁

作者: 邱豹


日期:2010-3-7 0:14:00

  近来随着房价高涨,国人对于住房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网络上渐渐的有了各种各样不符合事实的说法,
  有人说,福利分房好
  有人说,毛主席那阵住房不要钱
  有人说,公租房好
  有人说,某些单位集资建房,体制内赚了老大一笔

  还有人对集资房嗤之以鼻,他们说,更早些年享受福利分房也即是房改房的干部职工,那才是大赚特赚。。。。
  然而事实到底如何,改革开放前住房真的不要钱,福利房、房改房真的是天上掉的馅饼,而商品房制度真的就一无是处吗?请看六十年间,一个城市家庭的住房变迁。
  作者亲身经历,尽量真实的还原自建国至今的住房制度,在线写

日期:2010-03-07 00:54:36

  如今讲故事,喜欢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说起,可豹哥“爷爷的爷爷”那辈,还是前清,住房制度如何,跟今天没啥关系,咱还是从建立共和国那辈,我爷爷说起吧,哦,忘了说句,按普通话应该是外公,我们这儿叫爷爷,习惯了。
  我爷爷是北方乡下的地主,家里几千、万把亩地,要放江南啊,运气好没准能和蒋宋孔陈搓两圈麻将,可他那儿是黄河边上的沙地,和江南的水田没法比,产出极低,一百亩还当不了人家一亩地呢。说到底,爷爷家里一年四季男爷们能吃上细粮干饭,旧社会女人家没地位,就只能吃白面掺杂粮,不,是杂粮里掺白面,生活水平还比不上现在的普通农家。

  小日本来了,国共两党招兵买马,我爷爷好歹一小地主吧,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没跟着蒋总裁,倒跑去投了八路——若干年后我看中学政治教科书算明白了,蒋总裁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我爷爷他只是个小地主呀,没资格跟着老蒋。
  不过话说回来,我党更早那批领导,还有上延安的进步青年们,很多都是富贵家庭出身,就说留法留美留日那几位领袖吧,晚清民初那阵,家里要没两钱真到家徒四壁的境地,估计连小学都没得上,你还能去留学?
  40年投了八路,抗战五年我爷爷熬到了游击大队长,在当地那是赫赫威名啊,数十年后舅舅回乡探亲,尚有老人沿路指曰:“此X大队长之子也!”于是观者如堵。
  然而爷爷这非常了不得的大队长,抗战打死几个鬼子呢?两个!老人家原话:“那阵没枪没子弹,全县大队几百号人就只我有两发子弹,其中还有颗打不响的臭子,也舍不得扔了,挂在胸前显摆。因为有两发子弹,江湖人称双保险呢!”
  后来细想,抗战结束时共一百万朵,国号称八百万,这加起来九百万多军队,按官方说法一总打死了不到五十万真鬼子(毙伤俘后两者不算,伪军不算),则人均打死0.05个,谁叫咱们装备落后呢?我爷爷他打死两个鬼子,就能扬名立万,也不难理解了。所以顺溜兄弟告诉咱: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解放战争,我爷爷管军需后勤去了,不在第一线,军功固然少了,却也没了危险,也算手上没沾国军兄弟的血。
  平津、辽沈没他份,淮海好歹混一混,从40到50年他老人家打仗十年,连根寒毛都没伤,真个吉人天相,最后还进过南京总统府,在老蒋办公室溜个弯儿,然后就顺顺当当从部队转业到南方某省。
  最初,任职下面一县委副书记,兼公安局长,再后来去人民大学进修,出来做过大学书记——最初叫XX专业学校,后来是师范专科,再后来是学院。。。。一路水肿,现在都师生几万俨然一高等学府了,不做学院书记了,后来的职务还有上一级的什么文教局长、宣传部之类的
  说这么多,就想介绍清楚背景,让大家好歹对那个时代也有个基本认识吧。
  言归正传,讲房子。我爷爷最初定级别,行政十三级,正好迈进高干的圈圈,据他老人家自己讲,一则参加革命晚了,比不上红军时期的老资格,二则地主出身有影响,三则我党判定战功至关重要的解放战争,他老人家在打酱油。

  那么这个行政级别的干部,该分个什么房子呢?

日期:2010-03-07 01:25:44

  补充一下,当年行政级别最高三级最低二十三级,毛老爷爷说一级让给马克思、二级让给列宁斯大林,从他三级开始,最低二十三级中专生毕业,大学生进单位二十二级,十七级以上算中级干部,十三级算高级干部。
  那么,我爷爷这样一位,嗯怎么说呢,总算有功之臣吧,职务也不算低,只怕也该分一好房子,就和电视里《激情燃烧的岁月》,石光荣他家的小洋楼,或者《军歌嘹亮》里高大山家单门独户小院子差不多吧?
  错了,错得离谱,我爷爷分那房子,又小又破,放今天兴许连房奴都不要:
  首先承认是砖房,三层的,可房顶是瓦片,他老人家就分了其中二楼三间,全楼十几户共用厨房,共用厕所,说难听点谁家人拉稀放屁那是尽人皆知,房间阴暗潮湿,本来不多的几件衣服还发霉,没几天烂了——怪不得那阵子“的确良”衣服比纯棉的金贵,至少化纤质地不会朽烂嘛!
  后来我妈妈我舅舅五个孩子相继出生,三间房子就不够用了,把男孩子撵出去住中学校舍吧,否则家里就得支上下床了。
  这号房子,搁今天真比旧房改造那片的还差,唯一优点就是离市中心近,距离市政府步行三分钟,可那年月整个城市都小,想想其实也不算什么优点。
  有同学就问了,你爷爷做过县委副书记、公安局长,后来的大学书记,市文教局长、宣传部长,堂堂行政十三级高干,就住这破房子,谁信呐!

  骗人是小狗!您不相信呐,我贴个50年代上海市干部住房分配的规定给您看看:
  特甲级可享受200公尺以上的“大花园精致住宅”;
  特乙级可享受190—195公尺的“大花园精美住宅”;
  一级可享受180—185公尺的“大花园精美住宅”;
  二级可享受170—175公尺的“独立新式住宅精美公寓”;
  三级可享受160—165公尺的“上等住宅公寓”;

  四级可分得“半独立式普通住宅中等公寓”;
  五级分得“120—135公尺的新式里弄住宅”;
  六级可分得100—115公尺的“有卫生设备的普通里弄住宅”;
  七级可分得80—95公尺的“无卫生设备的石库门房屋”;
  八级可分得“老式立柱房屋”;九级以下只能分得“板房简屋”

  哦,原来如此,看,特甲级有“大花园精致住宅”,九级以下就只能分个可怜兮兮的“板房简屋”,一切的一切,都和行政级别挂着钩呢!
  我爷爷说了,行政级别上没有什么特甲级特乙级的,行政九级算不小的干部了,正军长,分个“板房简屋”还是不至于,大约上海的住房分配规定上的级别,和二十三个行政级别不是简单对应的,他算了算,大概特甲级相当于行政三到五级,七级相当于行政十三级,九级相当于行政十七级吧!
  总而言之,50年代分配住房,严格和行政级别挂钩,我爷爷那级别就该分个没独立卫生间的“石库门房屋”,和有钱没钱没关系。对照现在,也就是说,国有住房只分给公务员和财政供养人员、国有单位职工,你私营企业打工的、外企白领、自谋职业者,统统没戏!

日期:2010-03-07 02:30:25

  不完全写房事啊,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从最高行政三级到二十三级,我爷爷的十三级在中间,但大家都知道官员级别是个金字塔结构,越往上人数越少,越往下越低,
  也就是说,比我爷爷分那破瓦房好一些的,屈指可数,比我爷爷分的房子更差的,那是绝大多数。而且很多家庭,最初分一间房,小夫妻俩住还将就,到五十年代末,那阵不搞计划生育啊,每户至少两三个孩子,多的五六个很平常,一家人挤着就跟沙丁鱼罐头似的,那个苦啊,现在什么蜗居什么蚁族都远远没法比。
  更让人郁闷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人彻底管死了,你想省钱买房子都没地儿买去,不像现在,炒股啊,期货啊,运气好小发一笔就够首付了,至不济爹妈帮着从牙缝里省省,总不像那阵子,想啃老都没地儿啃去。
  司令住“大花园精美住宅”,军长住“独立新式住宅精美公寓”,师长住“上等住宅公寓”,那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的,你没战功的小年轻,就住“板房简屋”,还得是体制内的,要是什么农民工、私营企业、外企白领,得得得,您一边凉快去!
  公房不是白住,得交租金,不过租金很低,我问过婆婆(我爷爷是老婆管帐),年代久远,她记不清了,大约是几毛钱吧,以至于她都没什么印象了。

  这样的公屋算是福利分房的前奏,为什么说前奏呢,和后来福利房相对固定,一家人可以住一辈子,相当于“半产权”的性质不同,五十年代人们分配的公屋,完完全全属于国家,私人没有半点处置权力,感觉就和现在租的房子一样,你要从这单位调那单位,就得退房子,要不幸那单位没空房子,前一个单位领导好能让你继续住下去,要认真,就把你撵出来,那也是没办法的。

  我爷爷从县委副书记到大学书记再到市文教局长宣传部长,中途就换了若干次房子,不过质量和第一次的烂瓦房大同小异。
  有同学那就又要问了,难道职务变化了,住房不变化吗?
  呵呵,我说过,住房、工资等等待遇,和干部级别挂钩,而不是和职务挂钩,职务变动级别不变,都按五十年代那次定的来,你当县委书记是十三级,你就做了省委书记还是十三级。
  二三十年间,干部级别只有很小的变动,而职务变化就大得多,建国初期,十二三级干部做个县委书记很正常,到七十年代,提拔成省长了,级别还是不变——我爷爷说,华.国.锋建国初县委书记十二级,文.革时期当省委书记的时候,都还是十二级!
  看到了吧,从五十年代定级开始,就彻底锁死,不管你是努力升职,还是原地踏步,级别基本上一概不变,住房待遇也一概不变——当然,从住房条件差的单位,调到一个住房条件特别宽裕的单位,自然会有所变化。
  还是以我爷爷为例,他做大学书记时,那学院还在很远的城郊(当然现在那儿都算市中心了),所以房子空很多,就住大些的,但调回市内做文教局长,房子就又变成又小又破的了。

日期:2010-03-08 01:29:31

  第二部分 公公的私房
  前面说过我爷爷的公房,再来说说公公(本地土话,实际上是指普通话的爷爷)
  公公呢,是小县城的名医,多有名?49年,诊金一块大洋。
  小县城啊,很多农民一辈子都不拥有一块自己的大洋!我公公说,国府法币贬值前,一个警察月薪法币折合十二块大洋,也就是说,公公他瞧十二个病人,就相当于一名警察的月收入了。而姑姑说,哪天的病人都不下二十个!
  换言之,公公的收入相当于三十名警察,可以装满整座警局了!

  以购买力而论,一块大洋能吃到一桌档次不算高的酒席,齐白石的画一块钱两尺,呵呵,公公的诊金着实不低啊!
  顺便说句,现在天涯上中西医之争,中医总指责西医收费太贵,然而过去只有中医的时候,收费也是很高的,我公公一块钱的诊金不算最高,他师父的诊金是两块,他师祖的更高,四块,并且出诊翻番、晚上急诊翻番,出诊路上每过一座桥再加一块大洋——那可是江南水乡,走几步就是桥!
  公公这样的名医,都承认中医在大多数方面赶不上西医,建国之后,成立县人民医院,公公这个望闻问切的中医,竟然自学了西医的照X光片、验血、听诊器听诊等等技能!
  公公坐堂行医,有钱,他在48年就买了私房,多少价钱?八百六十块大洋!一座小小的四合院,现在早已拆掉新建了高楼大厦,我小时候还见过,不像北方院子中间那么大面积,嗯,四面堂屋、厢房加起来约二百平方米,中间天井很小,大概十个平方,我姑姑说,公公搬把竹子躺椅睡在天井里,就没剩下多少地儿了。
  解放前,县城小,位置仍然是非常靠近城市中心,现在谁要在那儿有座四合院,光地皮就不止七位数。房间也多,一家人住得舒舒服服。
  四合院青石板上长着青苔,小小的四合院非常漂亮,而且冬暖夏凉,有年夏天我去的时候,烈日当空,院子里却非常凉爽,像安装了空调
  我明白为什么南方四合院的院子,为什么没北方那么大了,房檐挡住了夏日毒辣的阳光,院子中间的水井透出凉意,舒服
  这么爽的小四合院,八百六十块大洋贵不贵呢?如果按照银价计算,一块银元含的银子,现在价值60-80元人民币,则公公在城市中心的四合院,买成51600-68800人民币
  哇,好便宜!
  且慢!那时候的收入水平和现在不一样,哥们不能用2010年的价格算1948年的房子呀!
  我爷爷说了,那时候投八路,士兵每月津贴一块大洋,干部两块,也就是说,一名八路军战士,想买这样的四合院,得不吃不喝860个月,70多年呀!干部快一倍,也得三十多年!
  农民、小商贩呢?更别提了!算起来我军还算高薪,因为那时候的农民,往往辛苦一年都落不下一块银元!
  小商贩,我婆婆亲耳听一货郎抱怨,“今年生意太差,去年挣了八块大洋呢”
  警察,算公务员了,月薪十二大洋,比前述人士好得多,他们想买这样的四合院,能买得起吗?

  如果不捞黑钱,那是绝对买不起的。因为我们这里,解放前的警察太太是不兴出去工作的,那是要被人笑话的,一家人就靠警察的工资吃饭,生活在城市里,什么东西都得买,柴米油盐样样要钱,一个月能剩下块把钱,就算天王菩萨保佑!
  我爷爷当县公安局长时,曾经统计过,旧警局留用的十五名警察,只有三名在城里有房子,其他多是租房住——80%的警察没有私房!
  原来,民国时候大部分人也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原来大上海的花园洋房,也只属于黄金荣杜月笙;小警察、小职员,能住个石库门那是家底厚实,好多在挤亭子间呢!

日期:2010-03-08 13:02:47

  我国历史上任何时侯,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之外,农民想在城市买房、小城市居民想去大城市买房,都是非常吃力,需要付出几乎一代人的努力。
  有人问,特殊情况,什么特殊情况?我告诉哥们,建国以来就发生一次,5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当然不仅仅是天灾,人祸更可怕,不过这些就不细说了,就说那阵房价吧。
  人都要饿死了,填饱肚皮是第一位的,其他什么都能放下。我公公家除了上面提到的小四合院,以前在城里还有所青砖大瓦房,至少一百五十平米,六间,自然灾害时全家人饿得没办法,只好拿房子换吃的东西
  六间大瓦房,换了六十斤红薯,全家靠这些红薯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我公公后来非常骄傲,因为全家七口,自然灾害期间没有饿死一个,而邻居们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饿死的冤魂——产粮大县,粮食却被高争购拿走,确保京津沪去了,本地人反而饿莩遍地,惨烈
  除掉自然灾害时能红薯换房子,其余任何时侯,房子都贵,不相信,年轻朋友们可以问问现在五六十岁的工人朋友,当他们年轻时候,为什么不买私房,非得憋着劲儿等公房?

  无他,即使以六七十年代工人群体远远高于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想在城市里购买私房,价格仍然高得遥不可及。
  回头说说我爷爷,对了我婆婆也是银行的干部,一位大学书记加上一位银行科长,工作十年存了多少钱呢?三百块——我婆婆说,当时有人问她有多少存款,她还打埋伏说只有两百,结果人家还惊叹你家存款真多!婆婆还小得意了一把。
  58年爷爷住的房子旁边有所带花园的小洋房出售,价钱嘛,现在看来不贵,人民币八千——放现在只能买那洋房0.1个平方
  大城市中心地段独栋洋房!八千!哇!
  可五十年代一位大学书记+银行科长,夫妻俩十年只存了三百块。。。。

日期:2010-03-08 15:03:52

  综上,为五六十年代的住房政策做一小结:
  体制内的人士住公房,其中普通工人住集体宿舍,一般干部住“板房简屋”,中层干部住“成套住房”,高级干部住“大花园优美洋房”。
  公房,居住者没有所有权,“组织”上一句话,让你搬就得搬,人就像浮萍一样没有根。除了“石光荣”、“高大山”们,绝大多数的干部群众,居住条件都极其简陋、恶劣。
  体制外的、旧社会过来的原市民,或者租房、或者住自有房屋,但私房价格除了三年自然灾害这个特殊时期,都是高高在上,只有少数人可以问津
  接下来的七十年代末,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福利分房的时代。

日期:2010-03-08 15:23:04

  为什么把公房和福利分房划开?在政策上并没有根本变化,关键是观念和实际操作变了。
  五六十年代,社会整体动荡,各种政治运动让人朝不保夕,今天在台上,明天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我爷爷的经历也是这样,一会儿是“D小平在XX市的黑走狗”,一会儿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今天还在市委大院上班,明天就拖上街打赤脚批斗,生命尚且不保,住房身外之物,就更视若流水了。
  那时候关于住房有个词,包括我在内的80后,大多不知道了,那词儿叫做“腾退”,特指共有制集体住房,当国家需要统一收回的时候,你就得卷铺盖走人。
  被打倒的当权派可能要被勒令腾退,造反派蹦跶武斗打砸抢被查,开除出厂,腾退,莫名其妙的扣顶现行反革命帽子,打回乡下再教育,腾退。。。。总而言之,没有私有产权的房子不属于某个人、某个家庭,“组织”随时可以叫你滚蛋
  我爷爷的公房就有这么一段经历,还记得他最开始分了三间筒子楼吧?从大学书记变成市文教局长,又回到了城里居住,还是那三间房子。
  文革初被打倒之后,街道革委会勒令他腾退两间,分给造反派居住,于是他一家五口(两大人、我妈妈三姐妹,另外两个舅舅年龄稍微大点住中学宿舍去了)只好挤在一间房里,和集体宿舍差不多了。
  等到72还是73年,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爷爷又恢复了工作,对不起,这几个抢房子的造反派,现在轮到你们“腾退”了,走好,不送!
  看到了吧,不管老干部还是造反派,没有私有产权的房屋,就没有真正的安乐窝,完全随形势变化而漂泊不定,也许上峰或者“革命群众”一句话,你就得卷铺盖滚蛋~~

  这样的状况,到七十年代末发生了变化,真正意义上的福利分房到来了。

日期:2010-03-08 16:23:11

  福利房
  七十年代末,虽然两个凡是的金光还没有褪色,英明领袖华主席还在台上,不过政治气氛已渐渐变得宽松,人们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中解脱出来,无论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开始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我爷爷晚年曾经说过,建国前三十年是理想主义,什么世界革命,什么解放全人类的口号喊的震天响,自己却饿着肚皮,精神层面就像打了吗啡一样病态的亢奋,这不好
  建国后三十年,则完全相反,人们一切向钱看,变成了完全的现实主义,精神层面的追求基本上完全放弃,人简直是为活着而活着,成为了物质的奴隶,虽然生活好了,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似乎又纠枉过正。。。。。
  言归正传,七十年代末,政治趋缓,社会从混乱变得安定,朝不保夕的感觉渐渐远离,人们不再需要钻天彻地的搞斗争,心思自然转到自己的衣食住行上来。
  爷爷的座驾从北京吉普换成了伏尔加,普通干部职工的餐桌上,荤菜不再是抢手货,年轻干部们脱下了中山装,换上了西装、夹克。。。于是住房问题,就成为了干部职工最关心的。
  事实上,建国前三十年,也许是社会动荡,也许是把钱拿去造两弹一星了,反正住房建设的投入相当之少,我曾看过一个统计材料,记得很清楚,建国三十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不但没有提高,还有下降。

  这不是空穴来风,仅仅以我爷爷为例,五十年代初,他和我婆婆两个人住三间房子,到七十年代末,添了五个子女,还是住三间房子,你说人均居住面积是不是下降了?
  还有那几个抢房子的造反派,也确实是憋的,小年轻结婚都没房子,于是才从被打倒的当权派手里抢,哪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爷爷一家一点也不恨他们,当然也不可能谈得上同情,没先人后己到那个程度
  七十年代末,又赶上知青回城潮,上千万青年回到城里,离家的时候才十多岁,回来都二十多了,得赶着成家立业结婚生孩子,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住房供应的紧张——可以说那时候盯着房子的眼睛都是绿的,比现在的刚需还刚需
  青年干部要结婚,从集体宿舍搬进新房子,中老年干部的子女从乡下回城,也需要房子,于是福利房建设的高潮掀起了。
  全市第一栋现代意义的,带独立卫生间、客厅厨房一应俱全的单元房、按抗地震标准(刚刚唐山大地震,人们特别注意这方面)建设的七层楼房,在万众瞩目下破土动工了。

  不用我说,您也能猜到这栋房子的业主单位。

日期:2010-03-08 23:58:47

  也许很多朋友猜到了,本市七十年代末第一栋单元房式福利房,业主单位便是我党XX市委员会,简称市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