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两本很好看的历史书
作者:
英雄旗主
日期:2010-2-18 22:24:00
写在前面
阔别天涯将近一年,今天兄弟又回来了,先给各位朋友拜个晚年,祝每一个看到这句话的朋友虎年大吉,心想事成。
说来惭愧,自从《血染刀锋八十年》结束之后,我就很少来天涯,来了也只看看、不说话,其实并不是不想跟朋友们聊天,只是新帖子还没开出来,遇到朋友们的问话,实在让我无言以对。不过对于各位朋友的热情支持,兄弟会一直铭记在心,大年初一的时候,我还看见小于770126在老帖子里面的留言,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有感动而已。
下面说一说这个新帖的内容,这个新帖讲得是南北两宋相继灭亡的历史,标题之所以会是《两本很好看的历史书》,并不是我有意想去标新立异,主要这个帖子是由两本书组成,大题目应该叫做《亡宋》,内容一本是《亡北宋》,也就是靖康的历史;另一本是《亡南宋》,也就是崖山的历史。之所以这么故作神秘地介绍,主要是因为《百家讲坛》出了一本叫做《两宋风云》的书,正好跟我那本《亡北宋》是同一段历史,如果我把标题很清楚地写出来,恐怕就不会有出版界的朋友关注了。兄弟虽说不靠稿费过日子,不过虚荣心比较强,很想出本书长长面子,加上辛辛苦苦写了一年,脑细胞不知死掉了多少,所以不想白写,这才出此下策,搞出一个古怪的标题来吸引眼球,希望不要引起朋友们的反感。
另外,我这里要强调一下,我这两本书之间毫无关联,完全独立成书,崖山这段历史可以看成是靖康这段历史的续集,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就算《两宋风云》卖得再火,也不会对我的后一本书造成负面影响,说不定还会对销量起到促进作用,现在这两本书都已完成,以下就是标题,内容如下——
《靖康部分》
引言——有人自远方来
第一章荒唐皇帝——风流天子宋徽宗
1 变法之争 2 主暗臣佞
第二章金国草创——女真满万不可敌
1女真奇男子2 来流水誓师3 阿骨打称帝 4银府一战定乾坤5漫长和谈路
第三章联金伐辽——与虎谋皮为哪般
1 海上之盟2破辽如破竹 3收复燕京 4灭辽
第四章宋金反目——塞北颦鼓动地来
1 脆弱的联盟2 内禅闹剧 3走留之争 4开封保卫战
第五章 血战太原——龙城已无飞将在
1 十管十不管2血肉太原城
第六章 靖康二年——国破山河在
1 步步紧逼2 破城3 国破家亡 4 亡国恨
第七章建炎再造——南宋建国始末
1 天赐良机2 南京称帝
第八章搜山检海——金军南渡之战
1 老将宗泽2 扬州惊梦3 苗刘之变 4 建康失守 5 海上逃亡 6 激战黄天荡
第九章西北鏖兵——宋金川陕征战记
1 将相失和2 富平之战 3血战和尚原 4 仙人关大捷
第十章三十功名——岳飞的建节之路
1 名将岳飞2 楚州之战 3 收复襄阳 4 大仪镇之战
第十一章 秦桧归来——一代巨奸养成记
1 秦桧其人2 藕塘之战 3 秦桧复出4 淮西之变 5 秦桧再相
第十二章激战中原——乱世浮云遮望眼
1顺昌之战2 郾城之战 3 颖昌之战4 柘皋之战
第十三章绍兴议和 ——一纸书成千古恨
1杯酒再释兵权 2岳飞之死3天日昭昭
附录1——韦后归来
附录2:秦桧的结局
附录3:完颜亮毁约与采石之战
附录4:赵构立储及禅位
日期:2010-02-18 22:25:32
《崖山部分》
引言——悲壮的落幕
第一章 蒙古崛起——亡宋进入倒计时
1 开禧北伐 2 一代天骄 3 南下伐金 4内乱连连
第二章金国南迁——堤内堤外两受损
1 迁都汴京 2 南拓之战 3 狼狈撤军
第三章末世良君——金哀宗的垂死挣扎
1 先天不足 2 暴君归来 3西夏灭亡 4兄弟之争
第四章宋蒙灭金——海上之盟南宋版
1 三峰山之战2 汴京失守 3 迁都蔡州 4 蔡州亡国
第五章端平入洛——打响亡宋第一枪
1理宗之立2 狼狈而回
第六章血透长江——疯狂的三边大战
1 襄阳内乱2 火杀成都 3 两淮争锋 4 重建边防
第七章蒙古内乱——兄弟相煎何太急
1 可汗言行录 2 贵由时代 3 蒙哥即位
第八章余阶帅蜀——独撑西南一片天
1 重整四川2 自毁长城
第九章雄关如铁——蒙哥命丧钓鱼城
1 再战四川 2钢铁钓鱼城 3 鄂州保卫战
第十章世祖建元——最大王朝诞生记
1 阿里不哥之乱2 南下平叛
第十一章师相当国——最后权臣贾似道
1 似道亦有道2师相终误国
第十二章喋血襄阳——一片孤城百万兵
1 刘整献策2 襄阳争夺战 3孤城陷落
第十三章大举南征——万里胡尘滚滚来
1 决战前夕 2 鄂州失守 3 丁家洲之溃 4 焦山水战5 降幡出降
第十四章日落崖山——从此天下无中国
1 状元宰相2 虎口脱险3 九死一生4 流亡政府 5 崖山覆灭
尾声——落日余晖
日期:2010-02-18 22:30:40
以上是这两本书的章节标题,从今天开始每周更新6次,请朋友们能多多捧场,最后强调一点,这两本书都已写完,只要有一个朋友能来支持,就绝不会半途而废,以下是正文内容——
1引言——有人自远方来
公元1111年,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光棍年。这一年十月,北宋大宦官童贯在给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贺寿的返程途中,夜宿于辽国南疆重镇燕京府卢沟桥附近的一间驿馆里。当天夜里,原辽国光禄卿马植突然求见,对童贯说起在辽国东北方向上,有一个叫女真的部落正悄然崛起,该部落中人性格剽悍,战斗力极强,加之痛恨辽国多年来对他们的压榨,随时都有叛乱的可能,如果宋朝能取道山东半岛,与女真族结成军事同盟,两面夹击辽国,那么就很有可能收复被辽国夺走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童贯听罢大喜,随即将马植带回国去,让他把这一计划向宋徽宗当面禀明。
燕云十六州是公元936年,经“儿皇帝”石敬瑭之手割让给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蔚、云、应、寰、朔等十六个州府的统称,包括今天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以及山西省北部的广大地区,其中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以幽州(辽称南京析津府,又称燕京)为中心,其余九州位于太行山西北,以云州(辽称西京大同府)为中心。这一地区被割让之后,中原王朝的西北防线,尚有雁门关可以作为依托,而在东北防线上,由于失去了幽州、榆关(山海关)、古北口等军事重地,使整个河北地区门户洞开,防线直接退至黄河北岸,辽国也正是凭借这一有利地势,多次挥师南下,让中原大地饱受契丹铁骑蹂躏之苦。后周及北宋初年,柴荣、赵匡胤、赵光义等人曾多次努力,试图收复这一地区,但始终没有结果。到了北宋咸平年间,辽国承天后萧燕燕、辽圣宗耶律隆绪更是率军大举伐宋,逼迫宋真宗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至此之后,宋、辽两国进入了和平状态,但燕云十六州也因此成为了辽国无可争议的领土。
燕云十六州对于宋朝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尽管辽、宋两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达成了停战协议,但宋朝历代帝王无不对这一地区念念不忘。宋徽宗听完马植的计划后,内心十分振奋,准备从其所请,于是便将马植封为秘书丞,并赐名赵良嗣,留朝备用。至此,宋金结盟已初现端倪。
就当时而言,赵良嗣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宋金结盟也只是一个尚未实施的计划。然而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料到,随着他的到来,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就将以一种最为猛烈的方式拉开了它的帷幕。仅仅数年之后,滚滚狼烟,自北向南,席卷而来,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黄河两岸,战火长燃不熄,干戈声此起彼落,万千子民归于涂炭,兆亿生灵化为枯骨,辽与北宋两个王朝依次灭亡,岳飞、李纲、宗泽、韩世忠、完颜阿骨打、金兀术、徽钦二宗、赵构、秦桧等一大批史上著名人物也都以各自独有的姿态,相继登上历史的舞台。
靖康年间的这段历史,无疑是一段永远不会被人遗忘的历史,英雄的豪迈与奸臣的狡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耕与游牧两大文明经过激烈碰撞后而产生出的巨大反差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如果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赵良嗣的到来,显然是有失偏颇,金国的崛起与北宋的衰亡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即便是赵良嗣所献的联金伐辽之计,其优劣也很难一言而蔽之。那么导致这个大动荡时代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那个有着“道君皇帝”之称的宋徽宗身上说起。
注:辽国是当时中国北部的一个庞然大国,疆域东极于海,西至金山,北接斡朗改、辖戛斯,南与黑汗、西州回鹘、西夏、北宋、高丽相连,也就是东起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接今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南部与北宋、西夏、高丽、西州回鹘、黑汗等国分别接壤,全境分五京、六府、一百五十六军州,五京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县)、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日期:2010-02-18 23:14:25
第一章荒唐皇帝——风流天子宋徽宗
第一节变法之争
《宋人轶事汇编》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的十月初九,宋神宗赵顼一时心血来潮,来到秘书省观看历代先贤画像,当他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时,“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心里羡慕的不得了,很想照这个模样生个儿子,到了当天晚上,宋神宗又梦见“李后主来谒”,结果第二天醒来时,后宫就传出喜讯,宫人陈氏已为他生下一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
这则故事的可信度其实不高,因为李煜的相貌史有明言,生得“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模样十分古怪,现在他的画像也很常见,看起来绝非帅哥,宋神宗应该是不太可能盼着自己的儿子长成这个样子,不过尽管这则故事不一定真实,但宋徽宗和李煜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两人都是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都曾当过皇帝,后来又都成了亡国之君,最后的下场也都很悲惨,后人因此把宋徽宗附会成李后主的灵魂转世,也就不足为奇了。
赵佶是神宗的第十一子,其母陈氏生于开封一户平民之家,十几岁就被选入宫中,不过因为成分太低,始终没有得到封号,直到生下赵佶之后,才被进封为美人。而赵佶的父亲宋神宗赵顼,则是宋朝少有的开拓之君,一生致力于寻找富国强兵之策,在他为帝期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神宗即位之时,可算是宋朝的一个困难时期,此时距宋朝开国已有一百余年,三冗现象(冗官、冗兵、冗费)非常严重,使得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又由于此前宋朝对辽和西夏两国屡战屡败,不得已只能花钱买平安,每年都要向这两国输纳巨额岁币,更让宋神宗深以为耻。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重振大国雄风,宋神宗就果断地启用王安石为相,实施变法图强。
王安石为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人,比宋神宗年长26岁,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科,名列二甲第一(1)。早在仁宗年间,王安石就曾写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指责天下财力穷困,在于吏治败坏,强烈要求变法,不过没有被采纳。到神宗即位时,王安石已经很有声望了,正巧神宗也在寻求变法图强之策,经近臣举荐,王安石被宋神宗召入朝中,仅在数月之间,就被擢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正式举起了变法的大旗。
王安石上台之后,立即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积极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一系列新法,将宋朝原先施行的旧法规纷纷废止。王安石变法的动机无疑是为了富国图强,这一点自然值得肯定,但是由于用人失当,推行又过急,加上新法本身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效果并不是很好。
比如说新法中的青苗法,害民最甚。青苗法又称新常平法,宋朝在开国之初,就仿效前朝成熟的办法,在各地设有常平仓,规定在丰收的年份,各地要用高价收购粮食,以防谷贱伤农,而到荒年时,再将粮食低价卖出,使百姓免受灾害。这个办法肯定是好办法,不过据称到了神宗即位时,常平仓政策执行的不是很到位,所以王安石就在此基础上,搞出了一套青苗法,用当时诸路常平、广惠仓所储的一千五百万贯钱谷作本,在每年青黄不接时贷给农户,贷期六个月,利息二至三分,到期后连本带利一并归还。表面上看,这是个双赢的办法,因为青黄不接是农户一年当中最苦的时间段,此时旧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能产出,民生不免困顿,朝廷在此时向农户发放贷款,既方便了农民,又给国家增加了收入,这不是一举两得嘛!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
王安石在知鄞县时曾实施过青苗法,当时由于他亲力亲为,曾取得过良好的效果,但一推广到全国就完全变了。本来朝廷在颁布诏令时已经明文规定禁止了强行发放贷款,但各地官员为了迎合上意,捞取政治资本,就强迫农户借贷,好多家境富裕的农户,根本不需要贷款,可是在官府催逼之下,也只能按户等领取贷款,并因此背负起沉重的利息,以至于民间为此怨声载道。宋神宗却并不知情,尽管屡有大臣奏报称青苗法害民不浅,但每当他派人下去摸底时,就会得来诸如“百姓为此欢心鼓舞,无不歌颂圣恩”此类的信息反馈,这当然是下面人揣摩圣意编出来的瞎话,比如说当时开封府共有十七个县,其中十六个县都按配额将贷款足额发放下去了,只有陈留知县姜潜顶着不办,在县衙张贴榜单,要农户自来申请,结果没有一个人过来请贷,可见其余的十六个县都是往下强行放贷。但宋神宗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反而干劲更足,本来青苗法刚颁布时,只准备在京东、淮南、河北三路实行,等见了成效后再向全国推广,但宋神宗急于求成,下面人又投其所好,不到一年就在全国全面铺开了。
再比如说均输法,这是一种国家采买制度。在变法之前,地方每年都要向朝廷缴纳一定的财物,但宋朝疆域辽阔,同一种物品在不同的地区价格往往并不一致,即便是同一地区的物品,在丰年和荒年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但地方上并不考虑这些,只要按规定把物品如数上交就算完成了任务,丰年不能多取,荒年也不敢不足,这里面确实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均输法实施之后,各地就不必再向朝廷运送财物了,只要交钱即可,然后由朝廷设立发运使官,统筹各地收入,并拨给钱五百万贯、米三百万石作为周转资金,让发运使到物价便宜的地方购买朝廷所需物品。这个办法看起来也是很好的,因为朝廷手里拿着钱,自然可以去物价低的地方采购货物,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到更多的货物,财政自然就充裕了,又何乐而不为呢?但实际上,正是因为各地物价不一,才使商人这一团体有了存在的价值,如果各地物价完全一样,那么商人还要靠什么谋生呢?显然这笔钱应该是由商人赚得的,但现在却被国家赚去了,商人的利益自然要受到损失。
在中国历史上,向来不主张朝廷办企业,自古有言:“民不与官斗。”老百姓和朝廷比起来是绝对的弱势群体,所以朝廷一旦介入市场,又叫老百姓拿什么去和朝廷搞竞争呢?均输法虽说可以使朝廷获利,但这个利却是从百姓手中争来的。回过头再看一下青苗法,按其第一年贷款总额一千五百万贯来计算,每期利息二至三分,可以盈利三百到四百五十万贯,按照青苗法的规定,这笔贷款每年要发放两次,利息收入惊人,可是仔细想一下,这笔钱又出自谁的身上呢?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出发点自然是无可厚非,但这却牵扯到封建社会里一个绕不开的症结,就是在生产力没有得到彻底解放之前,国民经济总量就是一个常数,不在民、就在官,肉肯定在锅里,就看是被哪个碗盛走。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一次争论就很能说明问题,某次奏对中,王安石称:“国用不足,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之人。”司马光当即反驳道:“所谓会理财,不过就是克扣百姓、聚敛民财,又怎么能够称为善法?”王安石说道:“真正会理财的人,可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则称:“天生万物财货,皆有定数,不在民,就在官,你说不加赋而国用足,除非是暗中夺取民利,其害有甚于加赋。”
从上面这段对话中,可以明显看出王安石和司马光在治国理念上的严重分歧,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是该“富国”还是该“富民”,在一个经济总量常年不变的年代里,这个矛盾几乎就是不可调和的,所以从王安石变法的开始之日起,就遭到了以韩琦、文彦博、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朝中重臣的强烈抨击,并因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党争。这场党争一直持续到北宋的灭亡才宣告结束,产生出极为深远的政治影响。
日期:2010-02-19 09:53:13
(接上)————
王安石变法分为富国和强兵两大部分,富国这一部分主要是经济改革,由王安石主抓,最初的时候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到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就开始停滞不前了。其后十年间,神宗虽然仍在坚持新法,但他的工作重点已由理财转为改革官制和强化军兵保甲,也就是强兵,后人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元丰改制”。可是到了元丰五年(1082年),宋军在同西夏的作战中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惨败,死伤士卒、役夫达数十万之多,所费钱谷更是不计其数,这样强兵的计划也就落空,宋神宗本人受此打击,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几年后就抑郁而终。在他死后,反变法派开始当权,将新法尽数废止,王安石变法也就彻底失败了。
现代人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往往将其归结于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们的利益,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因为即便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和官僚的阵营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说因变法而产生的新兴地主官僚就不在少数,所以归根结底,这场变法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利益的再分配,蛋糕大小不变,就看当权者怎么切。施行新法,确实使国家财政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却使民间蒙受了损失,更何况这里还有个腐败的问题。古代那些贪官污吏们从来都不怕办事,就怕没事可办,上面如果不给政策,这些人整天无事可做,灰色收入自然大幅降低,只要是有新政策出台,这些贪官污吏不免就会趁机巧取豪夺,渔肉百姓,这也给新法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不过,王安石变法虽说是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场变法对北宋王朝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公元1085年三月,年仅37岁的神宗皇帝赵顼病故,
他的第六子赵煦被立为皇帝,是为宋哲宗。哲宗继位时年仅十岁,由其祖母宣仁高太后垂帘听政,这个高太后是个非常有来头的人,她的曾祖是太宗时代的名将高琼,她的母亲是北宋开国首将曹彬的孙女,她的小姨则是仁宗的慈圣光献曹皇后。曹皇后把她看成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从小就收入宫中抚养,后来高太后和英宗皇帝成亲时,天下人都称这是“天子娶儿媳,皇后嫁闺女”,被传为一时佳话。
高太后本人是个彻底的反变法派,神宗在位时她无力干涉,此时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开始对变法派发起全面地反攻倒算。这个时候,王安石已经罢相多年了,高太后就把剩下的变法派骨干吕惠卿、章淳、蔡确等人全部赶出了朝廷,又把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苏轼这些反变法派的骨干都召回来委以大权,并将神宗时代施行的新法尽数废止,全面恢复祖宗制度,因为哲宗的第一个年号叫做元祐,所以后世就将这段清算新法的时期称之为“元祐更化”。
早在王安石变法的初期,朝廷内就根据变法和反变法分成了两大党派,神宗在世时,变法派得势,曾把反变法派的核心人物全都贬了出去,这回反变法派开始掌权,对打击变法派也是不遗余力。然而宋朝的政治斗争有个特点,就是只见激烈不见残酷,因为赵匡胤在开国时就曾立下重誓,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要和士大夫们共治天下,所以大臣们在党争失势后,最多也就是贬官了事,生命安全还是有保证的,单就这一点而言,宋朝大臣们要比其他朝代的大臣们优越得多,可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变法派的这些骨干既然还活着,那么就有对反变法派再次发起反攻倒算的机会。
高太后掌权时期,哲宗由于年纪幼小,倍受冷落,无论是高太后还是掌权的大臣们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这就使哲宗从内心深处对变法派产生出极度的仇恨。到哲宗十八岁的时候,高太后病故,哲宗得以亲政,于是立即就把章淳等变法派的骨干都召了回来,又把文彦博、苏轼这些反变法派都赶出了朝廷,当时司马光、吕公著等人都已谢世,哲宗便将朝廷对他们的赠谥全部给与削夺,甚至连高太后给他娶得皇后孟氏也不肯放过,找借口将她打入了冷宫。
哲宗的寿命很短,二十五岁时就突然病故,因为没能有子嗣留下来,朝廷只好在神宗的儿子里挑选皇帝。神宗共有十四子,在世的还有五人,分别是申王赵佖、端王赵佶、成国公赵俣、简王赵似、祁国公赵偲,按规矩只能在三个已经封王的皇子中挑选,当时后宫中以神宗皇后向氏的地位最尊,就由她来召集宰臣们商量新君人选。
向太后刚一问话,宰相章淳就说道:“这还有什么好商量的?按照礼、律,自然是立先帝的同母弟简王似为新君。”向太后心里属意端王赵佶,便开口反驳道:“诸王都是先帝的庶子,不能这么区分。”章淳又说道:“若要立长,当以申王佖为新君。”向太后又反驳道:“申王有眼疾,不宜为天子,还是立端王佶为佳。”章淳听完也反驳道:“端王轻挑,不可以君天下!”但向太后坚持说道:“先帝在世时就曾说过,端王福寿仁孝,有别于诸王,立端王为帝,正是秉承先帝遗旨。”这个时候,知枢密院事曾布、尚书右丞蔡卞等人也纷纷表态支持向太后,章淳见自己孤掌难鸣,也只得服从了大家的意志。这样,十九岁的赵佶就被立为新君,是为宋徽宗。
关于这场立君之争,充分印证了那句老话——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章淳看得没错,赵佶确实轻挑,而北宋最终也真是亡于他手。那么向太后为什么又非要立赵佶为帝呢?这一点史无明言,不过估计是因为赵佶有着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