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混在外企 - 我做会计好多年
作者:
LG漫步时光
日期:2008-10-5 23:49:53
偶尔来到天涯的会计板块,看到一些帖子是关于个人会计职业发展方面的,有的发贴者希望能进四大却又无门,有的总结出拿高薪的经验是会计+英文,还有的还在准备各种会计方面的考试以求获得向会计更高层次发展的敲门砖。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教训,很多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做为一个在外企这个圈子里断断续续呆了十多年的“老”财务工作者,从一个出纳混到财务总监,我没有经验也算有些教训,也许对会计这个职业里的后来者,会有一些借鉴的作用。我是觉得,一个学会计的人想要在会计这个职业中混得好,光有会计技术是不够的,就像一个人光有智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情商一样,而作为一个会计他的情商就是会计技术以外的一些“软”的东西,比如经验、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外语的掌握程度等等。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比起我十几年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牛人,我的智商只能算是平庸,情商也不能算非常高,所以现在混的只能说是:“比上大大不足,比下将将有余”。不过6位数的年薪,怎么也能说明我的经验教训应该还是会有些可借鉴的东西。
不过,我的这些经验教训只适用于那些自认为是凡人的,如果你是一位有着远大目标,要奔向百万年薪,自认为是牛人的人,那就别看了。
还要声明的是,我这个纯粹是个人的一些感悟,不是要写个职场背景的小说之类的。很多事情是想到了就写,没什么逻辑的,大家别当小说看了,但也不是纪实文学。有些事情时间久了,我也不保证记忆的准确性了。但我的感悟和想法是真实的。
我是9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市属一所财经院校,专业就是会计学。大学毕业那年赶上外交部系统一个单位招收毕业生,在那年月过四级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我们班50个人只有10个过了,所以只有我们这10人被推荐去招生考试,当时考完后觉得难度一般,就是语文和英语,英语考试只不过是给一篇文章让你念,然后回答几个问题,因为确实太简单了,我对答如流。大概又过了一段时间,大概半个月,学校通知了3个人被录取,包括我,其他两个人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其他没被录取的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英语的确一般,这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英语在找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在大学里,成绩并不是很好,当时学校规定4门课不及格就不给学位,而我有3门都不及格,其他的也都在六七十分。但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认为是因为我的智商不好所导致的学习成绩不好,当其他同学都在图书馆中用功的时候,我也在图书馆,不过是在看小说,我不能说是小说能提高我的情商,但的确有一些帮助。
我的父亲是做外语工作的,所以他一直向我强调外语的重要性,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我确实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不过也在他们的压力下,我也被迫关注起英文,这时这点关注让我过了四级。和现在这个年代不同,不过四级就不能拿学位,那个年代托福上500都是不错的了。
当时大学毕业还是国家统一分配,很多同学都希望到大的部位大的机关,很多家里有路子的同学家里都是要递条子的,而像我这种没有门路的人通过考试轻易的拿到了外交部的进门票,让很多同学都有些眼红。那时候税务系统也在学校找人,但同学很多都不愿意去,现在想起来,人在很多时候眼光很重要。
接到外交部那个单位的录取通知后,我四处打听,通常进入外交部的应届毕业生,学会计的一般都进入部里下属的类似三产企业中先锻炼一、两年,工资都是不错的,据说(后来证明据说都不可靠)能达到500左右,当时毕业能拿到80就不错了,所以我对这份工作还是充满期待的。
但另一方面,那时候毕竟还年轻啊,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90年代初外企在北京还不多,心里也还是想去试试。通过父母的朋友介绍知道一家外企制药公司在招会计,这家公司在目前也是排名世界前三的制药企业,当时在国内刚开展业务不久。所以尽管拿到了外交部的录取通知(用现在话讲叫offer),我还是去这企业面试了。
还记得面试前,俺妈带着俺去买了西装,200大洋,看起来不错其实料子很一般。面试时已经是5月份了,但我还是忍着春天的阵阵热浪,穿上了俺妈对俺的期待奔赴战场了。通过了这些年面试别人的经验,对刚进职场的后来者说一句,当你实在拿不定主意穿什么去面试时,那就穿西装吧,这个是最稳妥的。不要随便学那些IT人,用不修边幅的外表来表明自己的牛x。 不管怎么说,给面试官留下第一眼的好印象-这很重要。
明天再续
日期:2008-10-6 12:05:00
今天是国庆后长假第一天,忙了一上午,从八点半开始2个小时面试了3个人。到了现在才有点时间。本来想接着昨天写,但上午因为面试,有点感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做会计的人,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现在好像都很喜欢往“四大”里面跑,觉得在里面呆几年,也算镀了点金,对将来事业的发展有好处。应该说想法是正常的,只不过我觉得“四大”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而且随着四大在国内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的光环也早已不似当年那么闪耀。因此,做为一个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必要大家都在一棵树上吊着。有时候,你哭着喊着非要进四大,等到你真进去了,也许这反而是你事业发展上的一段弯路。
闲话不说,还是说我今天的面试吧。我们公司是一个外资软件企业,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在我们这个细分的行业里的排名,无论从销售额还是市值,在全球都能排进前五。但我们的软件的应用范围是绝对和微软那样的东西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公司从规模看,其实还是个小公司。在国内的范围看,也是中小企业的规模而已。
今天招聘的,其实不是我们公司的职位,是我们下属一家关联公司的。这家公司是初创企业(start-up),到目前有20多人了。考虑到公司的发展,决定给这家公司招聘个财务经理。以前这家公司的帐,都是我们给代做的。所以这回招聘,我也友情赞助了一下,帮忙从会计角度看看应聘者。
3个应聘者都是我们比较熟识的一家猎头给推荐来的,全是目前正在四大工作的人,这个是关联公司管理层特别要求的。其实我对这个要求很不以为然。这个下面结合每个面试者再说。3个人中,两个是普华的,一个是毕马威的。毕马威的那个,去年刚毕业。普华的一个工作了2年,另一个工作了3年。
我问了那个毕马威的人,他为什么只做了一年就要离开。他说他不喜欢审计这个行业,做了一年觉得很不适应,不是怕累,只是他受不了那种很程序化的工作方式。我相信他说的话。从我和他聊的内容看,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是挺有见地。但确实在四大,你第一年是不太容易学到太多的真东西,更多的你接受的是一种训练,是把你训练成能在四大这个体系里面工作的人。很多毕业生甚至是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一点会计基础没有也进了四大。他们还要通过这一年二年的基础训练,迅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所以,这个应聘者,会计专业毕业,又想马上干点事情的人,我觉得是很难会适应四大第一年的工作。他不一定是好高鹭远,我是觉得他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一个审计人员,但同时,我觉得他也不适合做一个会计人员。性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才工作了一年,以他的经验,应付不了一个财务经理的工作。我不明白我们这家猎头公司怎么推荐他了?!
面试快结束的时候,我和他实话实说,我说我觉得他不适合这个职位,而且我觉得他可以考虑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咨询行业或者投行之类的,他人还是很聪明的,性格上也比较外向,脑子里想法比较多,其实去做BD方面的事情也不错。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进四大呢,白白耽误了一年。
普华工作了2年的是个小女孩,今年才24岁,以前是学国际贸易方面的,学校是挺有名的咱国家TOP 5的。谈了10分钟,我就知道她不合适,基本上对会计还不是太明白呢。总是跟我强调她参加了几个大型企业的审计,都是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这里就不披露了。不过你才工作2年,在那些大型项目中,根本不可能独当一面的。
我过去一个同事,4大里面干了10年审计,第一次全权负责一个航空公司的审计,非常的晕,差点干不下去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就老有些四大的年轻人,总爱说他做过什么什么大型项目,比如什么中国人寿啊、工商银行啊、中国石油啊,都是境外IPO呢。但从我的角度看,如果你只在四大干过3、4年,其实多做中小企业的项目更锻炼人。因为只有这些小项目,级别低的人才能负责的方面更多,看的更全。你才毕业2年,如果跟我说你一直做大的IPO,其实学的东西应该不多,尤其是如果带队的高级员工能力也一般的话,你就基本上废了吧。
我问了这个小女孩不少税务方面的事情,发现她基本上没什么概念。这个情况你做企业就比较费劲,尤其是个初创企业,税务筹划其实很重要,有些事情一开始做错了,以后想纠正都不容易,特别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税务方面灵活度不是太高。所以,我觉得这个女孩可能是觉得自己在四大里面没什么发展了才想出来的。她觉得自己2年的经验不错了,要求的薪水居然是一年20万。这个让我特别的吃惊。因为以她的能力,年薪10万就是上限了。这大概是很多从四大出来的人的共同想法吧,以为四大这块招牌能让他们薪水翻倍的涨,但其实现在,四大已经算不上是个金字招牌了。
要去吃饭了。下午还有不少事情。晚上如果有空再续了。
日期:2008-10-6 17:50:00
第三个面试者,是这几个里面比较成熟的了。在普华干了3年,以前也是学会计的。学校一般,全国财经学校里面大概是前5,但综合排名不怎么样那种。但我觉得他离开普华好像是不得已,因为他似乎很喜欢普华的一切,言语中流露一种自豪感。所以我就问他现在是什么级别了,今年升职了吗。他有点闪烁其词。我基本上也就明白了。估计是今年没升职,属于普华希望能自然淘汰的那一类了。普华的体系我不是很清楚,但干了3年,今年是第4年了,可能明年可以考虑升经理了,如果今年没给升职,那明年的经理就没什么很大的希望了。
我比较关心的就是什么原因让他没升职,但这仁兄一直不正面回答问题,我估计他是各种面试技巧之类的书看多了,跟我避实就虚呢。我觉得这是现在很多求职者的一个大误区,看了太多的面试技巧,老琢磨怎么忽悠面试官。其实面试的时候,应该是展示一个相对真实自我的机会。做人事的人都知道over-qualified 和under-qualified的说法。如果你对一个职位是前者,其实你做起来不一定开心,因为工作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如果是后者,你真得到那个职位,你会做的很累,而且还会错误百出,可能最后连试用期都过不了。因此,展示真实自我,也是让用人单位了解你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职位,不光是你的能力,还包括你的性格、成熟度等等。毕竟找个工作不是像把自己卖了,不合格的产品你卖了,人家不找你算帐你就走运了。可把自己卖到一个不合适的职位上,倒霉的是自己。
最终我还是觉得这个第3个面试者不是很适合。其实这个职位应该是找一个有在企业里工作过的背景的人,能够把帐建起来,能够把企业的内控制度搞起来的人,当然还得熟悉一些税务的实务。一个大学毕业就进四大,干了2、3年的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under-qualified这个职位的。
如今的四大,每年都从各大学大量地招收应届毕业生,这些人进了四大,前1、2年做的工作是比较初级的。在这些工作中,有些人会表现出比较强的个人能力,有些人会表现出适合在四大工作的潜质,也有人两者兼有。这些人如果一直在四大,会一直往上走,最终只有少数人成为合伙人。绝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原因就离开了。有的人主动离开,被其他公司挖走了;有的人是能力强,但不一定适合四大的工作方式;更多的人是看不到在四大更远大的前途,于是镀上几年金就跳槽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等于是完全不适应四大,能力又不强,于是升职升不上去,其实就是被淘汰了。今天我面试的3个人,2个人其实是属于被淘汰的范畴,1个是不适应四大。
因为我说的这种情况,其实现在在企业里面招聘的时候,很多并不一定把四大看成是必须的条件,因为大家知道很多四大出来的水平并不高。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些人,本身的条件很好,也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了,但还是想进四大,其实大可不必的。反而应该发扬自己的长处,改善自己的短板,多花时间真正增强自己的实力,不要把时间花在想怎么钻进四大里面。实力强的人,到哪里都会闪光,这个是硬道理。既是你老爹不是当官的,即使你不会拍马屁,但只要你水平够了,你肯定会有机会。
下面还是说我自己那点旧事吧。
昨天说到我要去那家外企制药公司面试了。面试算是三轮,第一轮是人事负责人,这个人也是和父母的朋友认识,相对来讲很客气,只是问了大概情况,也问了我的英语,他解释说公司中外国人很多。我很担心我的英语状况,所以我诚实的回答到:“我没和老外说过话。”所幸的是他并没有用英语和我交流,这样这就算过了这一轮。
当天下午就见了他们的财务负责人,负责人是位女士,大概35-40岁之间。在我面试前她刚刚面试完前一位候选人,我看到那位候选人走过,他身上的便装着实有些邋遢,给我的感觉一个做会计的人是不应该穿成这样的。面试的时候的问题也只是大学学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同样也问了英文怎么样。我那时还只知道诚实,我说这四年其实真的没搞懂会计,倒是最后的会计实验课才让我明白了会计到底是怎么回事,别指望我现在马上就能做报表,但如果能让我有机会操作学习,我会进步很快,至于英语,我就坦率的说我的确没什么信心,从来没和老外交流过。我觉得我的坦诚还是说服了这个财务负责人,加上我那会也年轻,也是阳光灿烂的年级,估计他们还是挺愿意我这么个人去的。
就这样我又过了第二轮的面试,第三轮就是他们的总经理-一个老外。一个会计能被总经理面试,一个原因是因为会计这个职位还是有些重要性的,另外那时他们公司也不像现在那样人员庞大,估计这洋老兄也是闲的慌了。和这位总经理是面对面的英文交流,在大学里也上过外教的课,但和外教也是从来没有过交流。这次和老外第一次的交流还是很恐怖的,开始的自我介绍阶段基本上就是靠事前背的,然后他开始问我对会计的看法时,我勉强能听得懂几个词,那时我已经满脸通红,说话结巴,以至于到最后,这位大经理不得不从人事部叫来一位先生来给我做翻译,这让我很没面子,心想这下完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英语不好带给我的不力,对,不力,不是不利,是满脑子想法说不出来的无力,很失望的,很受打击。当时我不知道,今后我还会面对数次这样的失望和打击。
不过十几年前的我,还是有点运气的。出人意料的是在两天后,制药公司的人事部通知我我被录取了。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他们会录取我。如果非让我总结一下的,我只能猜测是这么几点:1,毕竟是会计学专业毕业的,符合他们想找的初级会计的基本要求 2,刚毕业,人还比较阳光,呵呵,又很诚实,没城府,好管理 3,外表看起来比较悦目一点,当然不是因为我多帅,而是那身西装,比之同时期很多穿着小夹克去面试的同学,显得比较职业一点,尤其是做会计这个职业。
我第二天就去了那家公司拿offer,这次去,已经不在我面试的地点,而是到了公司在国贸附近的新办公地址,大概在20层左右。一进去,明亮的办公环境,整齐的桌椅,我当时心里那叫一个振奋。到了人事部,拿了offer,起薪500,试用期过后根据情况调整。前面说了,那是90年代初,大学毕业生毕业到事业单位的话,加上各种补贴,一个月也就150-200吧。所以,500算是高薪了。
出了人事部,我又去见了那个财务负责人,她见了我说让我尽快把手续都办好,如果学校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让我赶紧上班吧,那会才5月底6月初啊,毕业证还没拿到呢。再说我还想毕业了先玩上1个月呢。不过看到那么好的办公环境,心里倒也很迫切地想上班了。财务负责人自己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但是她的工位是在一个角落,后面是墙,左面就是整块相连的大玻璃,玻璃外面就是东三环,那会高楼还不像现在这么多,视野很开阔。她给我指了她前面的一个座位说,这个是空的,你来了就坐这里吧。多少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天是个阴天,但我内心深处却觉得阳光灿烂啊,一点也没感觉到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挫折就在眼前了。
日期:2008-10-7 15:33:00
拿了offer回家,父母也为我高兴啊,没想到大学一年级就3门不及格,整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看闲书,每天花大量时间踢球看球,还留着一头“流氓头”(我爹语,其实就是90年代初那会齐秦的发型,我这岁数的人都知道)的儿子,居然也混进了外资企业了(不是“外企”,那时候“外企”特指通过北京外企服务公司招人的外国公司代表处)。
第二天,兴高采烈地去学校,找学生处的老师,想去问问怎么办手续。可老师都不在,郁闷,回家。下午俺娘去学校办事,忘了说了,俺娘是学校的老师,也是教授呢,她说顺便帮我打听一下。晚上她回来,我就听到噩耗了。学校说,我们被外交部下属单位录取的三个人,不能再找其他工作了,这个是已经定了的。三个人中的另一个,自己也找了工作,好像是一家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大概是当时的“六大”之一吧。据说她也找了学校,也被驳回来了,这位还是连续4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呢,学校也没给网开一面。
当时我还年轻,父母也都是学究气比较浓的人,大家都觉得这事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办法了。但我确实对外交部下属单位的那份工作没那么高的兴趣,还是一心想去外资企业的。俺娘于是就替我又去找了在学校的关系,但最终没成。当时很是痛苦。虽然职业生涯还没开始,但也算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挫折了吧。
我把这事跟那家制药公司说了,他们执意要我去他们那里面谈一次。我去了,才发现他们是以为我不想去他们公司而找借口。我跟他们解释,最终他们也相信了。他们说,去那些地方很没意思的,他们那些人都是从国企出来的,受不了那个氛围。我想那个时候,国企也好,事业单位也好,对想干点事情的人,确实没什么吸引力的。
若干年后想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我没去成这家公司到底对我是好是坏。从一个角度说,如果去了,跟着这家公司发展,应该是个很激动人心的日子。从90年到现在,这家公司经历了几次并购,在全球范围越做越大,现在是制药行业绝对的世界前5。而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正因为我没去成,才会在经历了2年无聊的出纳生涯后,毅然决然离开外交部系统以及派驻国外使馆的“美好”前景,加入到当时的“六大”之一,重新追寻我的职业理想。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我都应该能做出点成就的,但事实是偏偏没有。为什么呢?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天的我们是没法控制的,在人的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而我却没有真正的好好谋划自己的未来。我觉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实力和其他同学比也是不强的,运气比较好而已。更别说和名校的同期毕业生比了。但我幸运的是,我的起点还是可以的。两条路我走任何一个,如果在接下去的3年里有过很好的思考和规划,我觉得今天的我肯定会有所成就,如果说成就二字还有些虚的话,换成世俗一点的年薪的概念,我至少现在应该是7位数吧。
因此,我觉得,做为年轻的人,尤其是刚毕业或还没毕业的人,不要太在意你职业生涯初期的薪水之类的东西,要多想自己的发展,怎么发展,要有很具体的计划,不是懵懵懂懂地给自己画个饼,励志一下,而是真的去思考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深造的可能性,所处的地域等等。多和别人交流,不光是长辈,也要和同龄中比较强的人多交流,了解他们的计划,看看有什么自己可以借鉴的方面,并相应制定自己的计划,总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嘛,至少别被落下太远。要跟着主流走。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当然,我到底错失了什么机会,浪费了大好青春,这些都是后话,大家听我慢慢叨唠来吧。
日期:2008-10-7 21:23:00
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学生入学都要军训的,结果让我赶上了,大一入学后就被发到外地军训了一个月。万万没想到的是,4年后进了外交部系统,还得再次军训。这次是军训了半年之久,不过比起真正进入外交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我们还算幸运的。外交部的大学生是被拉到山东的一个小岛上封闭军训了1年。你想想,你要是当年一个北大的学生,入学军训1年,分到外交部军训1年,总共2年,算是服了兵役了。
我不能去那家外企,也只能到外交部下属公司去报到了。当然报到的时候就知道了要被发出去军训半年,觉得挺恐怖的。我们那一届,差不多60个人被这个外交部下属单位录取。男生不到15个,严重比例失调啊。女生主要都是学外语的,是将来被派到各外国驻华使馆工作的。所以现在你如果去使馆办签证,那里的中国雇员,估计很多都是这个机构派的呢。不过我这么说是根据10几年钱的情况,也许现在人家使馆也面向社会招聘,呵呵。
军训从当年的8月持续到次年的1月,历时半年,直到春节前才回到家。军训中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我想每个经历过这么长时间军训的人都会有相似的体会。这期间有趣的事情也很多,只是这里是会计版块,讲的又是职场经历,觉得写多了有跑题之嫌,就不多述。如果有人有兴趣,或者是也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被军训这么长的时间,想提前了解的,说一声,我会单写一写。
过了春节,回到单位,被通知分到了单位下属的一家餐馆工作。餐馆主要接待外国旅游团以及驻京的外交官或是亲属,算是个外事单位,是可以收外汇券的那种。我这个分配在4个学会计的里面算是最差的了。另外3个人,2个是我的同学。一个分到了一个和地产相关的管理机构,是单位下属机构中最赚钱的;另外一个同学和一个女生分到了单位的本部,算是局里的干部了。至于我为什么分得那么差,我也不知道原因,难道是根据在大学里的成绩吗?
在局里学习了几天,就跑去餐馆报到了。那天是骑车去的,按照提供的地址一路找去,倒是很好找。进了餐馆大门,往用餐大厅去的走道里有岔道,是个过道,两边都是办公室模样的房间。挨个找去竟然没有发现财务部门的影子,只好随便敲开一扇门,问人家财务在哪个方间,被告知财务不在这个餐馆内,是在旁边的一所公寓内。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