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烽火逐鹿话辽海——持续千年的东北亚争霸
作者:
给你一个背
日期:2010-2-27 21:05:00
写在正文之前的
我一直以为,历史,始终是与地理密不可分的。小时候翻老爸的书架,其中有一本“历史地理”篇,让我如获至宝。历史,是基于地理之上的历史;每一个发生在历史上的故事,都有其发生的地点。这个地点,往小了说,是真实存在的地理方位;往大了说,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大环境。
有人说,中国的版图像是一只雄鸡,高高昂起的鸡冠指向东北,漂亮的尾羽便是西域;有人说,中国的版图像是一个张开双臂的武士,右手是东北,左手是西域,而连通两条臂膀的锁钥,便是辽东与河西走廊。中国的古代史,可以看成是中原汉族政权与周边胡族政权的角力史——中原王朝强盛之时,两条手臂周围的领土便尽入囊中;中原战乱衰落之时,地处枢纽要冲的辽东与河西走廊就会为外族所占据,这就好比是一个男人被砍掉了两条胳膊,不但没法继续向外扩张,还会失去反抗能力,处处挨打,陷入全面被动。
辽东与河西,这两片并不起眼的地域,实际上却影响着整个中国古代史的更迭与演进。
拥有河西走廊,就等于打开了西域的大门;打通西域,沿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足迹,中国人开创了伟大的汉唐文明。
当陆上丝绸之路被胡族势力所控制,中原与西域的往来被阻隔时,海上丝绸之路却伴随着隋唐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和科技的发展而欣欣向荣,地处中国东北边陲的辽东也因其特殊的战略位置而日益成为各方势力角力的焦点。
辽东,自古就被认为是关外苦寒之地——西接蒙古草原,东连朝鲜半岛,北望白山黑水,南眺辽海登莱,西南经由辽西走廊与燕赵大地相通,山海环抱。独特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辽东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对中原汉族政权来说,辽东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德化之地”,换句话说,在古代,辽东相当于一个汉族移民地,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也为汉族和其它胡族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为了避免北方胡族直接骚扰中原腹地,自秦汉起,中原政权就开始了对辽东地区的开发与控制;而崛起于东北的胡族也需要通过辽东来争取生存空间,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角力就此拉开,并延续千年,辽东,也就成了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隋唐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从关中一路东移,北移,最终选择了北京。北京地处燕山腹地,东临渤海,南接华北大平原,西北望蒙古草原,东北通关外辽海之地,长城环抱、襟带山河,既保留了定都北方的“雄健”之气,又兼顾水陆交通之便,更重要的是,它与大海更近,与辽东更近,也就是说,定都北京的各个政权与辽东,与东北亚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然而,辽东并不仅仅是一个区域地理概念,也不仅仅局限于辽河流域一隅,它的内涵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事等各个方面,它的外延则辐射到了整个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地区民族众多,从纵向看,有四股势力始终影响着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政权更迭——中原汉族势力,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朝鲜半岛势力,日本势力。从陆地到海上,在以辽河流域和朝鲜半岛为轴心的整个东北亚范围内,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任何一个国家的壮大,都需要以辽海为踏板。
历史上的朝鲜半岛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东海丝路与中国进行交往,东胡、高句丽、鲜卑、靺鞨、契丹、女真等强盛一时的少数民族莫不是在白山黑水之间发展壮大,以辽东为踏板,一步步与中原王朝争夺霸权。
故,欲得天下者,先霸辽东。得辽东者得天下,失辽东者失天下。
辽金明清,其覆亡的最大外因无不是“辽事”。关外苦寒,却是龙兴之地,这片山水相间、烽火不断的黑土地,又恰好处在中国与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于是,中国的辽东和渤海,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东北亚霸权的要冲。
白山黑水苦寒之地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和陆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国与海东诸国……这一切,都发生在环辽东和渤海区域内外。东北亚,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诉说着一段段令人难以忘却的悲歌往事。
我要写的,就是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日期:2010-02-27 23:13:2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还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这首主题歌吗?明朝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大有指点江山之气。我们的故事,本该从三国开始。可是在讲三国辽东之前,我觉得有必要补习一下有关辽东的历史。因为辽东第一次被汉族政权官方开发,就是在战国。不过,那时候连中原都是蛮夷遍地,好好一个卫国都被灭了,靠了齐桓公帮忙才复国,地处都被边陲的辽东更是荒芜得一塌糊涂,那里的原住民基本基本上是刀耕火种,以渔猎为生,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形成政权了。肥沃的辽东,在历代燕王眼里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后院。但这段历史并非不值一提,正是在战国时期,中原汉族政权第一次确立了在辽东地区的统治。
公元前284—279年间,乐毅派大将秦开攻打东胡,吞并了辽东千里之地。一个在战国七雄里倒数第二弱的燕国,去开发一个在当时还被看成是没什么战略价值的地方,然后在辽河边修筑了一座襄平城(现在的辽阳)。从那时起的近两千年间,襄平一直都是辽东地区的首府。实际上,这次军事行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燕国打下一个安稳的大后方,秘密练兵。
练兵,是为了向齐国复仇。为什么要向齐国复仇呢?说来话长:
燕王哙为了富国强兵,就学习尧舜,把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子之这人能力很强,但人品不怎么好,人缘也很差,这就让太子姬平和燕国贵族很是不满。于是,两拨人拉开架势,大打出手。结果,燕王哙、姬平、子之,统统死在了内乱中。邻居有难,岂能袖手旁观!齐宣王看准机会,派大军趁火打劫,攻下了燕国的首都蓟城(现在的北京)。
其它国家看不下去了,可齐国已经占领了燕国,于是就外交斡旋和军事威胁一起上:你齐国要是不退出燕国,我们就联合起来弄死你!齐宣王没办法,架不住人多势众啊,只好下令撤兵,临走前把燕国财货扫荡一空,狠狠捞了一票。燕齐两国就此结下世仇。
可齐国强,燕国弱。怎么办?富国强兵。
谈何容易!
但燕国确确实实在齐国和赵国的威胁下强大起来了。
燕国的强大,离不开三个人——燕昭王、苏秦、乐毅。
燕昭王和苏秦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我要说的,是乐毅。
乐毅,不但是一位名将,更是一位极具眼光的战略家。当时的燕国聚集了大批人才,为了不引起邻国的警觉,乐毅向燕昭王提出了驱逐东胡、开发辽东、秘密练兵的大胆计划。
驱逐东胡,是为了解除北方胡族对燕国本土的威胁;
开发辽东,是为了让燕国获得一个辽阔的大后方;
秘密练兵,是为了避开诸侯的耳目,为向齐国复仇做准备。
于是,在苍茫荒芜的辽东大地上,一场生产练兵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千万不要小看燕国开发辽东的举动,如果不是乐毅的计划,辽东的开发很可能还要晚上几十年,上百年,秦国统一后修筑的万里长城,很可能就不会把辽东囊括在内。
壮哉,乐毅!
二十年后,在双面间谍苏秦的积极配合下,乐毅率合纵联军把刚刚吞并宋国、风头正劲的齐国打了个底朝天,而扫荡齐国全境如入无人之境的,正是乐毅从辽东带来的那支精锐!
辽军,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历史上!
出身于辽东苦寒之地的猛士,第一次用他们的铁血刚猛,让整个天下为之侧目!
到了战国末年,秦军横扫中原,攻灭韩赵,荆轲刺秦不成,燕王喜和太子丹只好带着宗室财货逃往辽东。不久,燕王喜竟派人在衍水河畔杀死了刺秦主谋太子丹,以求保全燕国。燕国百姓悲叹太子丹忠义,就把衍水改名为太子河。五年后,秦国大将王贲远征辽东,消灭燕国残部,俘获燕王喜,燕国灭亡。
辽东,从此正式被中原王朝纳入了领土范围内;辽东的历史也由此转弯。
日期:2010-02-28 12:08:12
“六国算什么,寡人要率秦国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秦始皇用实际行动,兑现了电影《英雄》中的这句台词。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军攻下辽东。次年,秦统一全国,把天下成36个郡,襄平成为辽东郡治所。辽东,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被雄才伟略的秦始皇划入万里长城的管辖范围内,也成了历代王朝与东北边境周边势力的必争之地。然而秦始皇没能实现大秦帝国千秋万代的梦想,强大的秦军也没有来得及从辽东出发,去征服更为辽阔的疆土。几十年后,汉代秦。汉代不但全盘承袭了秦代的典章制度,还在秦代的基础上继续修筑加固长城,用来对抗北方日益强大匈奴势力。
匈奴的主要活动范围在蒙古草原,因此,两汉与匈奴的战争,主要集中在长城中段,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山西、陕西北部。为了牵制匈奴,巩固首都长安的侧翼,汉朝政府花大力气攻占河西,控制西域,打通了绵延万里、连接东西方的陆上丝绸之路。因此,汉朝把扩展的重点放在了西北。
这一战略方针贯穿了整个汉代。汉朝对辽东的态度,基本上属于能够守住、不让它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就行。汉朝政府这么做,也有其客观的原因:当时的辽东还比较落后,里里外外居住着几十上百个大大小小的胡族部落。这些部族互不统属,势力比较弱,对中原政权也比较顺从,基本上构不成多少威胁。
正是在这种中央政府大不管、地方官府管不了(没有多少驻军)的情况下,辽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周围的少数民族也随之发展壮大。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中原百姓不堪战乱,纷纷前往辽东避难。地处东北边陲的辽东,第一次出现了几股较大势力并存角力的局面。在这些势力中,实力最强的就是东胡、公孙氏、高句丽。
东胡,是生活在中国东北部各个游牧部族的统称,从先秦时就生活在辽东;公孙氏,是汉族在辽东最大的势力;而高句丽,则是辽东地区最顽强的一个民族。请注意,这里的高句丽,不是高丽,而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跟后来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高丽民族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高句丽,兴起于汉代,崛起于魏晋,最后成为隋唐王朝的心腹大患。我很愿意送它一个并不好听的名字——小强。
围绕着辽东的控制权,各个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这场角逐没有胜者,也没有终点,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它是东北亚近两千年霸权争夺的起点,也是东方文明激烈冲突的缩影。
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来讲讲东汉末年的辽东土豪——公孙氏。
日期:2010-02-28 13:41:27
玩过《三国志》游戏的同学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在中国的北方,一共有两个公孙,一个是盘踞幽州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另一个是占据辽东的公孙度。这两个人,一个够勇猛,赵云当年就给公孙瓒当过小弟;一个够坚韧,小小的辽东,甚至在强大的魏国背后称王称霸起来。
不过,不论是实力还是名气,公孙瓒都远在公孙度之上。正所谓劲钢易折,公孙瓒虽然很猛,但脑子不大够用,眼光和判断力也不行,所以很早就被袁绍干掉了,可公孙度和他的子孙们却在偏远的辽东逍遥自在了几十年——如果从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公孙度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算起,一直到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孙渊兵败被杀,公孙氏在辽东的统治延续了近乎半个世纪,比魏国(公元220~265年)和蜀国(公元221~263年)存在的时间都要长,不能不说是军阀割据史上一个小小的奇迹。
那么,公孙度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和他的兄弟子孙又是怎样在烽火连天的动荡年代里在小小的辽东站稳脚跟,继而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霸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国局势的呢?
我一直很好奇公孙瓒与公孙度两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两人到底是不是亲戚呢?关于这一点,《三国志•魏书》记载,公孙瓒是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公孙度则是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可见,两人的出生的地方相距并不算太远,而且都姓公孙,就算没有直系关系,也有可能是远方亲戚。
再者,公孙瓒占据的幽州和公孙度占据的辽东在战国时同属燕国,在汉代都归幽州管辖,如果二人不是亲戚,那么公孙瓒完全可以在实力强盛时进取辽东,为自己打下一个坚实的大后方,公孙瓒之所以没有攻打辽东,就是因为顾及亲缘关系才放公孙度一马。还有人说,公孙瓒是公孙家哪个风流前辈的私生子,因为母亲的身份实在不怎么样,所以没捞着认祖归宗,只好一个人在外头打拼。
公孙瓒是不是私生子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公孙度是靠了家族力量上位却是千真万确的;而公孙瓒,则完全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奋斗一步步走上历史舞台的。
由于母亲地位卑贱,所以公孙瓒年轻时只在地方上混上了一名普通的小吏。这一点非常重要,正是因为母亲地位卑贱,尽管公孙瓒也姓公孙,可他从来没有获得过“公孙”二字的任何好处。他自己不提,别人也就无从考证,他的身世,他和公孙度的关系,也就成了一桩谜案。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孙瓒不但长得高大帅气、声音洪亮,而且机智善辩,办事能力也不错。这样的优秀青年,不论放在哪里都是会得到上级的赏识的。他的顶头上司侯太守不但把女儿许配给了公孙瓒,还让他去跟随当时的大名士,也是汉末名臣卢植读书进修。进修回来后,公孙瓒就被推举为上等郡吏,还得到了继任长官刘太守的重用。后来,刘太守因为犯法被发配日南(今越南中部,当时的不毛之地)。
按理说,刘太守犯法,与公孙瓒没什么关系,他大可继续当他的郡吏,运气好还能补个缺被推举为郡丞之类的官当。可这时,公孙瓒表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决定护送刘太守前往日南!从幽州(北京)到日南(越南),在当时交通住宿条件都不发达,各地不断闹变乱的局面下,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任务。可公孙瓒义无反顾,而且还是顶风作案——按照汉代法律的规定,主官犯法,是不许下属随囚车同行的。可公孙瓒偏偏不依,化装成了普通侍卒,带着刘太守的日常用品,就这样跟随在押送的车队后面出发了。公孙瓒也知道此行凶多吉少,所以在临行前,他特地回了一趟老家,跪在祖坟前说:“当初我是公孙家的子孙,现在我是别人的下属,我应该随刘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气弥漫,这一去恐怕就回不来了。忠孝不能两全,公孙瓒就此向祖上辞别了。”说完,哭着给祖先们磕了几个响头,起身慷慨而去。
围观的人们看到这一幕,无不为公孙瓒的忠义所感动。
东汉末年,中国人很喜欢干一件事,就是对人评头论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说好听了,就是对某个人进行鉴赏、品评,类似于现在很火的《天下收藏》节目;说白一些,就是吃饱了没事点评一下别人的长相、才能、人品、八卦。当然,长得难看、人品不好的人,是不会像那些赝品一样被当场抡起锤子给砸了的,要真那样,本着“去伪存真”的原则,中华民族能够繁衍下来的一定都是帅哥。不过,在当时,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人物,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进入上流社会,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就必须得到著名鉴赏家的一个人物鉴定。
比如曹操,能力很强,但出身不好(宦官之后)。当时有一个名叫桥玄的大官很赏识他,于是就给他出主意,让曹操去见许劭,只要能得到许劭的评语,离出人头地也就不远了。许劭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鉴赏家,每个月的初一,他都会对当时的著名人物发表一次评论,召开人物点评大会。由于大会在每月初一定期召开,所以也被称为月旦评。不久,曹操就去找许劭。可许劭见到曹操之后,却拒绝发表意见,不知是看不上曹操,还是觉得这个年轻人实在不好判断,死活都不肯给一句话。曹操也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很可能是不怎么正当的手段),逼许劭发表意见。许劭被逼无奈,于是就留下了那句堪称传世经典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按理说,这句话算不上什么好话,可曹操听完,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心满意足的回去了。而曹操的一生,也印证了许劭的这句经典评语。可见,许劭此人还是很有一些相面算命的本事的。
日期:2010-02-28 16:40:20
连曹操这样的人都不能免俗,更不用说其它人了。为了博得好评,给自己争取一个好名声,当时很多人干出了很多荒唐事:有人对自己的老父不闻不问,任其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却能被举为孝廉;有人为了博一个“孝”名,生生在母亲坟前住了五年,背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的勾当……
公孙瓒跟随刘太守南下的举动是否受了当时社会风气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此举确实为他博得了大大的名声,而且是好名声。很快,他的名声就传到了朝廷里。一个小小的郡吏居然能不畏艰险,毅然为上级慷慨赴死,这样的精神品德,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于是,法令被丢到了一边,情义被捧上了天,就在公孙瓒跟随囚车队伍南下途中,刘太守因为他的义举,竟然被朝廷赦免了。而公孙瓒也因此被举荐而孝廉,做了郎官,被任命为辽东长史。一个既有才能,又有情义的年轻偶像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公孙瓒的发迹要比公孙度早,他的成长,与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地方势力崛起是分不开的。而公孙瓒所在的幽州,境内少数民族部落众多,特别是乌桓和鲜卑,已经对幽州地方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乱世出英雄,正是在与乌桓、鲜卑人的作战中,公孙瓒凭借战功不断积累威望、扩充实力,并组建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亲兵部队——白马义从。这支部队有两大特色:一是清一色的骑兵,二是所有战士的战马清一色都是白马。而指挥他们作战的,正是英武不凡、充满了男子汉阳刚之美的公孙瓒。爱美之心,古皆有之,不难想象,每当这支部队出动时,幽州当地老少妇女们会报以怎样惊羡的目光。
事实证明,公孙瓒的部队不但帅气,而且非常能打。在此后镇压河北中原等地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公孙瓒带着他的白马骑兵威风八面、势如破竹,立下了赫赫战功。
按理说,此时应该是公孙瓒扩充实力、占据幽州全境的大好机会,可事实上,公孙瓒非但没能腾出手去攻略辽东,即使在幽州,他也不能完全说了算;不但说了不算,就连他以战养战、以武力手段解决一切问题的方针,也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是什么原因让公孙瓒如此郁闷呢?很简单,因为在幽州,还有另外一个威望比他更高、实力比他更强的牛人。此人不仅善于理政,更是一个外交天才,不但稳定住了幽州的局面,甚至连周边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也对他敬佩不已。
这个牛人,就是当时主持北方军政的幽州刺史刘虞。
如果你在《三国志》游戏里选择第一个剧本,就会找到刘虞此人。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县(今浙江嵊县)人。虽然和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人一样属于高干子弟,但刘虞却没有顶着皇室旁支的名头坐享其成,而是从扎根基层、从最普通的小吏做起,在任内勤政爱民。在担任博平县令期间,还出现过这样的传闻:当时,周围的几个县发生了蝗灾,但蝗虫飞到博平边界时,偏偏绕过而不入。可见,蝗虫也是有眼光的——好官治理的地方,它们就不去;哪里有贪官污吏,它们就往哪里飞。姑且不论这个传闻的真实性,但至少说明,刘虞的杰出才能已为天下人所认可,并且广为流传。
由于政绩显著,刘虞先后担任过尚书令、光禄勋、宗正等要职,是当时东汉皇族中最杰出的政治家。
好钢用在刀刃上,由于为官清廉、政绩突出,刘虞被汉灵帝派往幽州当刺史。当时的幽州战乱不断、民族矛盾重重,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美差,反而随时有丢掉性命的可能。刘虞和刘焉、刘表不同,他没有选择远离战乱、容易扩充实力的南方州郡,而是毅然接受了汉灵帝的任命,前往幽州赴任了。
不想,这一去,竟成了这位杰出政治家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旅程。
日期:2010-02-28 18:04:06
来到幽州这个内外交困的地方后,刘虞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政,二是外交。好吧,一个文官所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得很好。不是很好,而是非常好。
先来看内政:
刘虞深知,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吃饱饭、过上安稳的日子,就不会造反作乱。因此,在担任幽州刺史期间,刘虞重点发展农业和养蚕业。把农业搞上去,百姓就能有东西吃;种植蚕桑,百姓就能有衣服穿。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不够,还得让老百姓和官府富起来——老百姓有了钱,就会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政府有了钱,才能进行各项基础建设和战争准备。因此,刘虞积极鼓励老百姓在上谷一带与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同时组织人力开发渔阳郡的盐、铁资源。经过刘虞的有管理,幽州不但丢掉了边远穷困的帽子,还成为北方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从动乱不断的青州、徐州前往幽州定居的百姓竟达百万之众。刘虞一改东汉末年士大夫穷奢极欲的做派,以其勤勉、俭朴、务实、宽容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幽州士绅百姓的一致拥戴,就连董卓也极力想拉拢这位有着崇高威望的皇族重臣。
再来看外交:
公元187年(汉灵帝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张纯与乌桓首领丘力居等人发动叛乱,大肆劫掠幽、冀、青、徐四州。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刘虞与公孙瓒的态度截然相反——公孙瓒主张进剿,刘虞则主张安抚。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