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水浒一英雄

作者: 洗云天


日期:2009-11-27 2:46:00

  关于英雄
  水浒里,对于英雄好汉,似乎只是使用在形容词的。
  比如少华山的三人想打华阴县的时候,朱武说史进:我也曾闻他十分英雄,说这人真有本事。
  而通看水浒的篇章,一出场,就描写:转出两条好汉。跳出一条好汉,某某山上住着几个英雄(其实是土匪)的词是十分多的。
  甚至在水浒中,英雄好汉这两个词,似乎也可以形容手段,也可能形容行为,甚至连容貌也是可以形容的。

  最有意思的一段是:童贯踅过山,那边看时,见山头上一簇杂彩绣旗开处,显出那个郓城县盖世英雄山东“呼保义”宋江来。
  可惜,宋江的行为,自从有了水浒来说,就有了太多的争议。就本人来说,宋江能成为英雄,那可真是莫名其妙的事。特别是这个时候,他还处在杀官造反,四处杀人灭口的标准阶段呢。
  但是不管从古代,还是现代的定义来看。水浒里能称为英雄的人,都是很少的。甚至是没有的。但不管是哪种媒体,一提到水浒时,必然会联系到英雄好汉这个词。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不知道是我们把英雄好汉的定义弄混了,还是英雄好汉本身就是个混淆的概念。
  如果严格的界定一下,英雄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民族英雄。纵横疆场,保家为国,忠心耿耿,这个是最大的一种,已经不用举例了,从古至今,中国已经有太多了。第二种:民间英雄。这个,也似乎是水浒里试图表现的一种,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叫草根英雄。无非是那种有担当,有原则,面对恶势力从不低头的小人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从此会在一定范围内成了被人敬仰与怀念的人。

  因为水浒里只讲草根英雄,所以,我们只讲草根英雄。
  成为英雄,必需得有一个前提:有所为。有所不为。
  哪怕你像刘英俊一样,面对惊马,不顾生死的冲上去,救下六个小学生的命。哪怕你像那些电视里常常出现的面对歹徒,毫无惧色的无名人物一样。
  说白了,英雄,无非就是正义的代表。好汉,无非就是面对危难里体现出来的一种豪气。你去打侵略者,不管成败,都是条汉子。你没事欺负老百姓,就只能是被人唾骂的罪人和强盗了。
  由此参照一下,水浒里能称得上是英雄好汉的,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但水浒里,是有一个,是可以称得上英雄两个字的。
  当然了,这得把不是英雄的人写完,才能体现出来。
  一 水浒第一俊杰——王进
  说实在的,王进做为引出故事的一个人物,出场时间连个人所得税都不用交。
  但就是这么一个可以忽略的人物,却让许多看水浒的人牵肠挂肚。对于他的期盼率,是绝对不比任何一个水浒人物少的。

  因为许多人都想知道,最后的王进去了哪里,混得怎么样?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实在想不通,水浒里那么多无能之辈,为什么王进偏偏不上梁山,以他的武功智力,完全可以进入前十名的啊。
  有史进为证,经过他半年的点拨,史进便可以和许多江湖人物斗上几十合未必落败。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施大爷志不在边疆,对于他的出走,根本也懒得做交待。他只对杀人放火的家伙感兴趣。因为这样写比较有市场。如果一百零八个人都是萧峰郭靖一样的人,恐怕看水浒的一大半就要走光了。
  有时候,争议反而能更让事情变得有意思。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施大爷比较超前的理念了。水浒里一百零八人,可以说鸡鸣狗盗,土匪恶霸,甚至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无非是想体现一个观念,英雄不是以本事大小论的。只是看有没有可以发挥出自己才能的环境。
  其实好好的看一下水浒,其中的人物和事迹,是多少有些脱胎于孟尝君的。就像他手的食客一样,什么样本事的人都人,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表现。而宋江的表现,也基本就是走了孟尝君的路。无非是路走得有点邪恶龌龊而已。
  王进应该很可能成为一代镇守边关的名将,甚至是民族英雄。遗憾的是,施大爷没给他机会。
  王进的出现,可能金圣叹的一句话,是比较准确的: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他的出现,是想借他的遭遇,引伸出一个腐败的朝廷现状。从而为梁山起义制造一个合理的理由,但写着写着,就从彼有文学性的老鲁行侠仗义开始,成了血肉横飞,很有市场经济的杀人哲学了。
  想想,一个八十万禁军的教头,都说收拾就收拾,可见如此的朝廷,会是怎么一种乱七八糟的管理局面。而且,一上来就写造反,反而写得是自下乱了。就像杀人总得有个理由,不能因为你骂了一句娘,我就上去一刀吧?那是标准的犯罪。

  最好的反击,是正当防卫。
  可惜,接下来的梁山好汉,出于自卫反击杀人的,造反的,几乎没有几个。大都是本来就是强盗恶霸,或者好结交强盗恶霸而闹出了杀官造反,杀民平怨的事情的,比之官府的腐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但我们的施大爷也没有招,不这么写,哪里会有市场?于是乎,就有后人开始为所谓的英雄好汉辩解了起来:你到处搜罗一下资料不就得了嘛?从古至今,杀人的,成批杀人的,还少了吗?
  遗憾的是,先人做过的事,未必就是全对的。封建社会还不许当面谈恋爱呢,事实证明,那是个很搞笑的年代。
  王进因为出场太少,注定成不了一个英雄,但他无疑是一个俊杰。

  相比之下,他不但比林冲识时务,而且懂得识时局。
  因为他只不过通过一件小事,就能明明白白的看出来,自己的处境,有多么的危险。而且最让人欣赏的是,他知道怎么样尽快的在危险到来之前规避危险。
  而当林冲和高衙内起了那么严重的冲突,后来又有陆逊出了那档子事来玩弄他,林冲都没有想到过,自己恐怕已经很难在京城立足了。
  难道有了王进的教训,他还不明白吗?
  所以高球陷害林冲时,长得豹头环眼的林冲,却一点也看不出来。或许,过于爱惜羽毛的林冲自己不想看出来吧。
  而王进不上梁山,可能施大爷自己也明白,他连荣华富贵都可以说抛弃就抛弃,是不可能上梁山的。而且那时候,梁山的软硬件,也都是没影的事,忠孝无比的王进,志在报国,带着个老娘闯荡江湖,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总之,施大爷写王进的时候,极有可能喝多了,醒酒后,又不想把自己塑造了半天的人物舍掉,没有电脑的时代,还用毛笔写,一小时上百字,写了几千上万字,说毁就毁了?他也不容易呀。
  可是,不舍掉,故事怎么发展下去呢。
  有了,施大爷灵光一闪,给他留下种不就得了吗?种子选手,种子选手,选哪个呢?想想梁山现在还一穷二白,他琢磨了半天,只得选一个比较靠谱,有时间,也有能力等到梁山的基础建设有了雏形时候上山的家伙。
  于是,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史进的身上。
  从史进后来千里寻师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王进,是有一种恋父情节的。如果细写下去,简直就像八几年里的一部动画片:三千里寻母记。为了王进,他变成了一个强盗。
  为了王进,他风餐露宿,为了王进,他吃尽了苦头。为了王进,最后不得不回少华山当山大王。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王进,已经被施大爷不知道弄到哪个时间遂道里去了。而且对于他创造的这个接班人,他也不怎么关怀,轰轰烈烈的出场,吊儿郎当的度过半生,最后挂得还很没有尊严,被人一箭就射杀了。
  不知道王进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气吐血。
  也许就像金圣叹说得:史进,历史在前进也。
  所以,史进的一生或者半生,也许是为了暗示那个毫无生气的朝代吧。
  既然施大爷已经这样安排了,我们这些看客也不好说什么,谁让版权是人家的呢?有本事你也写一本看看,不仆街才怪。况且,这也确实不影响本书的全局。
  但我想看水浒的人都想知道,如果王进上梁山的话,他能排第几?
  个人认为,至少前五。

  因为林冲排第六。
  如果单是靠武功的话,王进应该是高于林冲的。
  第一,他当教头的时候,林冲还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呢。
  而他出走之后,林冲才当上的教头。就林冲那股对官场的迷恋劲,这其中他用不用钱才当上这个教头的,是很难说的。虽然武功不能看坐的座子高低来定。但王进肯定比林冲习武早,而且是习武世家,他父亲就因为打了高球,才留下祸根的。
  其实林冲和王进一样的识时务,只不过王进比他有骨气而已。

  第二,林冲的性格,注定成不了超一流高手。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一个患得患失,贪功求进的人,是不可能练成绝世功法的。这一点虽然是小说里提到的,但用在哪个行业,都是适用的。相比之下王进那豁达的性格,准确的判断,都是成为一流高手的标准素质。
  第一,林冲坐上梁山的第六把交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夺得梁山的元老,宋老大和吴老二就算再健忘,也不会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个至于重要的功劳忘记吧。何况林冲为他们也确实出力,应该算是他们阵营里的人。
  相比之下,个人认为,张清的本事,武二哥的功夫,都未必比林冲小。甚至孙立都有可能和他打成平手。
  第四,王进上梁山,号召力会更大一些,因为他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如果没有边关可去,他不反,根本就没有活路。而且,他在江湖上,也似乎很有名气,许多梁山好汉一上来,都是自报姓名的,而水浒里的人物一提到王进,不用报绰号,都知道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一点,林冲和他比起来,就有点显得操切和没有档次了。因为他也动不动就说: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王进一旦上了梁山,可能会成为水浒里官逼民反的一面旗帜。
  所以,王进排在前五名,应该是极有可能的。

日期:2009-11-27 18:37:01

  二 吊儿郎当的开场白——史进(一)
  做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史进是水浒中唯一一个有着成长过程的人。
  当王进逃难刚刚到史家村的时候,他还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毛头小伙子。而且经过了许多的历练,才终于和梁山搭上了关系,历史的重担,并没有因为他的开场白,而落在他的身上。而且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像他的师傅王进一样,莫名其妙的就不见了也说不定。
  他的历练,书中也是只言片语,做为第一个出场的重要人物,史进怎么看都像一个旁观者,戏份不多,身份奇特。
  从他出场的那一刻,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性格:浮躁莽撞,盲目自信,叛逆直接。标准的毛头小伙子的形象。
  他的性格,一开始就是很鲜明的。而且他的性格,似乎到了最后,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那就是吊儿郎当。
  王进一开始脱口说他棒法有破绽时,他便自信满满的道:你是甚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叉一叉么?

  而当王进提出想教他本事时,他立刻便暴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说!若吃他嬴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
  王进只不过出手一招半式便把他打了个仰面朝天的时候,他立刻就搬也凳子,向王进行拜师礼。
  从他舞棒的手段来看,当时他学的本事,应该是很花哨的,因为能让做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失口称赞一下,可见当时他的棒,舞的定会是像他出手和王进比试时描写的那样: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
  好看,但不实用。
  当然了,这要拜他那个武功很低,名气很大的开手师傅,李忠所赐。试想一下,一个跑江湖,靠卖大力丸混生活的家伙,能有什么高明的打斗本事。
  所以王进才会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嬴不得真好汉。

  但有一点很明确,史进并不笨,甚至是有点天才的。
  王进只在史家庄住了半年多而已,他十八般武艺就已经样样精熟,件件都有奥妙了。
  虽然史进是第一个出场的人,但后来关于他的故事却少得可怜,就连出手的机会也不多。水浒中,除了招安后,他的身影会偶有出现,似乎只有两场短暂打斗是属于他的。
  第一场是与少华山上的三个土匪,后来也是梁山中人的朱武,杨春,陈达的一次交手。
  此时的史进,明显比从前成熟了许多,从他的出手就可以看得出来:陈达也拍马挺枪来迎史进。两个交马,斗了多时,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把枪望心窝里搠来;史进却把腰闪,陈达和枪撷入怀里来;史进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一挟,把陈达轻轻摘离了嵌花鞍,款款揪住了线搭,只一丢,丢落地。
  这和他从前自然是天壤之别,从前他和王进比试的时候,出手就是擎条棒,迳奔对手,而当王进卖个破绽时,他只是毛燥燥的赶入来,结果王进一变招,他才想起来用棒来隔,王进却不打下来,对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只一缴,他就四脚朝天的栽过去了。
  而现在的史进,出手时,其气度和胆识,已经大有王进的风范了。
  而第二场,也是最能体现他本事的一场,就是和鲁智深的那场恶斗了。
  老鲁因为在瓦官寺和人火拼,饿了多时,力气不济,被崔道成和邱小乙打走,在赤松林里遇到了已经变成了剪径强盗的史进。
  史进见遇到一长得挺胖,但灰头土脸,一看就不会有钱的和尚,只得自认倒霉,唾了一口,进林子守株待富去了。
  老鲁却饿花了眼,灵光一闪,猛拍脑门道:洒家一肚皮鸟气,正没处发落,且剥这厮衣裳当酒吃!

  于是一场抢衣服大战开始了。
  可能是老鲁被衣服换酒的创意绊住了手脚,两人在赤松林里交手十数合,也没有顺风顺水的把他扒光。如果说鲁智深此时是投鼠忌器,史进和他斗十数合也有情可原。但依鲁智深那火爆的脾气,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肯定会想到速战速决的,衣服抢不下,把这家伙放翻了,身上买只鸡手啃啃的小钱总会有吧?再不济,他手上的那把朴刀,总也能换几块钱吃个冰淇淋润润自己的酒肉大嘴巴吧?

  结果却是,两人又斗了四五合,史进才大喝一声:少歇,我有话说。
  这听起来好像挺轻松,实则大有玄机,鲁智深一条六十二斤水磨禅杖,舞动起来其威力可想而知,而史进能在如此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之下,仅凭一把朴刀,就能轻松的挡住他的进攻,然后出声喝止,可见他此时的功夫,已经着实不低了。
  如果排除老鲁长途跋涉,肚子里又没有粮食,加上和崔道成和丘小乙恶斗十数合,实力打了很多折扣,不好估计他究竟有老鲁几成的话。那他和鲁智深吃饱了后,返回瓦官寺后与崔道成和邱小乙的厮杀就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史进,功夫已经很不弱了。
  那崔道成先前和老鲁对敌的时候,斗到十数合时才落败,而邱小乙一加入,鲁智深也只斗得十合,便拖着禅杖就走。依鲁智深的性格,能让他迅速作出撤退决定,可见崔道成和邱小乙也是很有些手段的。
  从这一段可以看得出来,鲁智深败走瓦官寺,肚子饿只是一方面,其实很大程度上,经过交手,他对这僧道组合,也有些发怵的。他败出瓦官寺后,只是寻思,包袱没拿出来,身上又没有盘缠,回去他们两个打老子一个,只怕枉送了性命。这个时候,他已经连找个地方吃口饭,再杀回来K这两个鸟人,把包袱夺回来的想法都没有,只是很凄惶的信步望前面去,行一步,懒一步。

  但史进和老鲁再次返回来的时候,形势立刻急转直下,书上交待:智深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力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得走路。
  而当邱小乙再次上来助阵的时候,史进轻松的就把他迎住了。四个人两对厮杀。这里并没有具体交待打了几个回合。只写了鲁智深得和崔道成又斗回到桥上,得便处,才喝一声:着。把他打下了桥去。
  高手过招,瞬间便是几回,此时的邱小乙,至少和史进得交手十几个回合吧,而他才一胆怯,转身的功夫,已经被史进一刀结果了性命。虽然是从背后下手,但史进是先示警了的:史进喝道:“那里去!”赶上,望后心一朴刀,扑地一声响,道人倒在一边。
  可见此时的邱小乙根本就是躲不过去的。他能和崔道成一合力,就把鲁智深打败,不可能连基本的躲避方法都不懂得,此时的史进,出手之快,之狠,可见一斑。综合起来,他的功夫,至少有鲁智深六七成的样子了吧。

日期:2009-11-28 00:12:21

  三 吊儿郎当的开场白——史进(二)
  遗憾的是,史进做为水浒里的排头兵,却显得可有可无。一提到水浒,人们马上脱口而出的都是武二哥,老鲁,林冲,黑旋风,就连时迁,白胜都似乎比他有名。许多时候,提到史进,人们也不过偶尔会想起来,道:“哦,九纹龙。”甚至有不知道他事迹的也大有人在。
  这一切,都因为他那吊儿郎当的性格造成的。
  史进的出身,应该说是很不错的,王进初来史家村的时候,立刻便看到了这样的一幅景象:
  当时转入林子里来看时,却是一所大庄院,一周遭都是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

  由此可见,被二三百株大柳树包围的庄院,有多大?一棵大柳树要想活得很茂盛,树与树之间的间隔至少应该几米的距离才行,而王进只一打眼,能看到的大树就有二三百棵,他家的院子有多大,是可以想像的。可见他家是相当的有点家底的。决非寻常百姓家可以相比的。
  就是这样一个富裕的家庭,史进可能从小就养成了小皇帝的性格。他爹说他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一气死了。
  他的母亲,倒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细究一下,倒有点像现在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代表。孩子一不按照自己给他规划的路去走,他就会生气,抓狂,甚至自虐。好像天底下,除了他给孩子指得这条路,就没有活下去的通道似的。
  历朝历代,文官武将都是成龙成凤之路,为什么只爱刺枪使棒就是不务正业呢?状元向来是分文武的。
  所以问题来了,这史进似乎活得是有心理阴影的,当唯一一个能理解他一下的老爸死了之后,面对少华山上的三个土匪,他才会轻松的中了朱武的计。因为朱武一上来便把他捧成了英雄好汉,这似乎就是对他从小刺枪使棒的一种肯定,那种被人承认的快感,从来都是创业人心灵的唯一感动。
  所以他才会那么痛快的就和少华山上的梁山预备队员,打家劫舍的三人组,水浒史上第一黑帮打成一团,以致于后来酿成大祸,大好的家业毁在了他的手上。不得不走上杀官造反的路。

  史进唯一值得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事做了,从来不后悔,不像许多上梁山的人,把自己犯杀人放火的错误,全部归咎成朝廷腐败。其中宋江,吴用,卢俊义,黑旋风,花荣,柴进阮氏兄弟等是绝对的代表人物。
  这时我们史大郎吊儿郎当的性格,立刻又起了作用了,在杀退官兵后,他并没有因为烧了祖业而后悔,也没有因为少华山的三个土匪连累自己而懊恼,只是心里有点寻思:一时间要救三人,放火烧了庄院。虽是有些细软家财,重杂物,尽皆没了!
  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师傅王进,一种父子情怀应该是在他的心里弥漫的,王进教给他的本事,让他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所以,在这种时刻,他想到王进,应该是很正常的。他宁可去找王进,也不上山落草,从这点上可以看得出来,史进虽然性格懒散,但骨子里却是并没有匪性的。
  至少在他的心里,土匪并不是什么好鸟。从他的话里可以看得出来: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提。
  由此看来,他和朱武三个交往,也只是觉得他们挺重义气的而已。少年多豪气,我们的史大郎尤其多了一些。至于后来事情发展到这么一种的地步,可能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用药匣子的话来说,那就是:这样啊?没想到事情会是如此的严重。
  至于后来他的寻师之路,更是充分体现了他不愿意动脑,吊儿郎当的性格。

  这一点,又是从两次事,一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来的。这个人,就是梁山最者名的人物之一,老鲁身上体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路过渭州的时候,我们的史大郎居然冒出个十分可爱的想法:这里也有个经略府,莫非师父王教头在这里?
  他是个很单纯的人,他只是觉得没了依靠,又经历了那么激烈的事情,急于想找个亲人一样的人诉说一下自己的遭遇。其实他并不知道师傅王进到底去了哪里,可见他从小娇生惯养,社会经验是一点也没有的。这一点从他后来到底也没有找到自己亲爱的敬爱的挚爱的热爱的师傅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史大郎,是个标准的理想主义者。

  这段小插曲过后,他吊儿郎当的性格立刻又显现了出来,好玩的是,他遇到了水浒里的这个者名人物,居然也是和他一样,是个更加吊儿郎当性格的家伙,一番交往之后,便拉着他去吃酒。
  为了体现两人吊儿郎当的水平,作者别出心裁的又塞进了一个者名的人物。
  这家伙叫李忠。
  他在水浒里有名,并不是因为他多有本事,而是因为他实在是没有本事。
  他有名,一是因为他给自己取了个连武二哥都没好意思享用的名字:打虎将。二是因为:他是史进的开手师傅。

  李忠的出现,是一种很好笑的场面。倒不是看不起他是个卖大力丸的,只是觉得他那个称号和他从事的工作混在一起,实在觉得有点搞笑。就好像一个扫地工人,偏偏喜欢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一块牌子,上书显眼大字:大堂经理。
  按理说,这时候的史进已经很成熟了,想到昔日这家伙如此忽悠自己,一般人都会冲上去,揪住李忠的脖子,道:“你这个骗子。”
  但他没有,还是很恭敬的叫了声师父。
  可见,当初他急于学武,又没有什么见识,见到李忠棒舞得很唬人,立刻就要拜师傅。拜李忠为师时,大半是病急乱投师,甚至有些强迫的意思。因为李忠喊他贤弟。当初应该是迫于无奈,也可能是为了骗顿饭吃,所以勉强的把自己的五把抄的东西,传授给了他的,从史进一开始动不动就把棒舞得风车也似的,就可以看得出大力丸的影子。

  接下来,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敬爱的老鲁,梁山上唯一有侠名的家伙,开始了亮相后的第一次大手笔,打抱不平。好玩的是,同样和史大郎一样性格的他,没带银子,便老实不客气的向史进借钱。我们的史大郎经过半个月的折腾,估计也没有多少了,但还是从怀里掏出一笔数目不菲的银子,豪爽的递了出去,并想都没想的道:值甚么,要哥哥还。

  这让那个混钱很不容易的李忠做了一次很不江湖的陪衬,去身边摸了半天,肉疼的弄出二两来。结果被老鲁以一种极其带有鄙视性的动作扔还了回去。
  可怜的李忠,一个跑江湖的,能掏出二两来,已经很难能可贵的,施大爷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一不给人家李忠安排个好工作,二不给他一个有钱的出身,愣是让可怜的李忠成为了不仗义的代言人。从此成了看书人的笑柄。
  这场大侠行动之中,老鲁出力,钱却是我们的史大郎出的,可是由于他不会像宋老大那样,送人点钱,就会想办法弄得满城风雨的,所以这事很快连老鲁自己都忘记了。因为他和我们的史大郎一样,是个吊儿郎当的人。借给别人钱,和别人借给自己钱,他们都不会太挂在心上的。
  所以这件事以老鲁名扬天下,以史大郎不辞而别落幕了。
  天下事就是这么巧,第二件事,竟然又是在两个人中间发生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