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日当中--大唐帝国的扩张

作者: 醉罢君山


日期:2008-5-21 11:41:00

  (大唐突厥争霸战-1)
  引子
  唐国公李渊也要造反了!
  这是一个造反者的时代。
  自从611年(大业七年),王薄以一篇《无向辽东浪死歌》为号召而起兵以来,几年下来,继之起兵者,遍于天下,曾经强大无比的隋王朝已经是四处楚歌了。

  可是好大喜功却又颇为自负的隋炀帝显然在战略上很藐视这些起义者,他仍然耗尽国力,将远征高丽进行到底,仍然再造数千龙舟,三游江都。但是他的神情自若并不能消除日益严重的危机,而起义军也不满足于造反者的角色了。
  于是乎,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换大王旗。
  616年,造反者林士弘自立皇帝,国号为“楚”,拥兵十余万。
  617年,窦建德拥兵十万,自称“长乐王”;同年,李密被推为“魏公”,在瓦岗拥兵数十万;郭子和自称为“永乐王”;薛举拥兵十三万,自称为“西秦霸王”……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大隋的气数已尽矣。
  李渊当然是明眼人。

  这是一个英雄逐鹿的时代。
  李渊与大多数的英雄不同,他出身高贵,他是世袭的唐国公,隋炀帝派往镇守太原的大将。不过隋炀帝并不信任,在他身边安插了两名亲信:虎贲郎将王威与虎牙郎将高君雅,以监视李渊。
  这个时代要以实力说话,李渊也搅尽脑汗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不过此时他仍然是大隋王朝的一个臣子,扩充兵马,要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乱世之中最不缺理由,李渊以讨伐叛乱的刘武周为名义,命李世民、刘文静等人招兵买马,在十天之内招募了一万多人。
  王威与高君雅两人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这是一种政治上的敏感。两个窃窃私语:
  “你看李渊最近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啊?”

  “你也看出来啦?我看他必然有事瞒着咱们。”
  “可不是嘛,你看他是不是要……”
  “造反!”
  “嘘——小声点,这里耳目多,别叫人听到了。”
  “咱们怎么办?”

  “我看这样,过几天李渊要到晋祠祈雨,咱们派些亲信,乘此之机,先把李渊给逮了,再将此事上报朝廷。”
  “行,就这么办!”
  王威与高君雅二人对此计划很满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李渊已经是磨刀霍霍,要先下手为强了。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的清晨,晋阳宫议事厅。
  这是例行会议。李渊坐在大堂的正座,王威、高君雅坐在两侧,会议略显沉闷。此时,堂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刘文静带着一个人匆匆地跑上厅堂,对李渊禀报:“唐公,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有秘密情报,需向大人禀报。”说罢呈上一纸密状。
  李渊“哦”了一声,用眼睛示意王威,前去拿取密状。王威正要起身,不想刘政会突然大叫一声:“密状惟有唐公可看。”

  李渊微觉意外,问道:“这却是为何?”
  刘政会抬起头来,扫视了王威、高君雅一眼,然后望着李渊道:“在下所告之人,正是副留守大人王威与高君雅,
  王威与高君雅听罢不觉一怔,李渊也故作惊讶状,斥责道:“休得胡说八道,两位副留守忠心爱国,有何可告之事?”
  刘政会朗朗答道:“唐公看过密状便知。”
  李渊一脸恼怒的样子,接过密状,开卷一览,不觉失声道:“竟然有此等事情。”说罢冲着王威、高君雅怒喝道:“王威!高君雅!你二人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勾结突厥人,前来攻打太原城,你们该当何罪!”
  王威、高君雅一听明白了,原来这个狡滑的李渊与刘文静、刘政会合演了一出戏。高君雅“噌”的一声跳了起来,把袖子一卷,开口骂道:“李渊,你这个无耻之徒,老子早看出你心有异志,今天竟然串通陷害我等,老子跟你拼了。”

  拿什么来拼啊?此时只见外面人头涌动、兵戈闪闪,原来李世民已经率军封锁外面的通道了,兵士们一拥而上,把王威、高君雅二人轻松制服,押解到监狱中。
  说突厥前来攻打太原,这只是李渊导演的假戏。
  但是连李渊也没想到是,假戏居然真作了。
  两天后,即五月十七日,数万名突厥骑兵突然出现在晋阳(山西太原)城外,来势汹汹。突厥轻骑兵从外城北门杀入,蹓跶了一阵之后,从外城的东门出去了,如入无人之境。
  李渊既喜且忧。

  喜的是突厥骑兵不期而至,王威与高君雅二人是百口莫辩了。李渊当即向太原城百姓宣布:突厥骑兵分明就是王威与高君雅二人引来的虎狼。瞧,不是吗?刘政会的密报在前,突厥骑兵立马赶到。在百姓的一片愤怒声中,两人被斩首示众。
  忧的是面对突来其来的袭击,李渊其实也是准备不足的。突厥骑兵人多势众,而且战斗力极强,而李渊此时正准备兴师举事,他可不想在举事之前就耗尽自己的实力。怎么办?
  李渊断定突厥前来,定然只是为了劫掠一番,并非志在攻城略地,索性赌上一把。于是李渊索性将内城的城门也洞开,这下可把突厥骑兵给看懵了,这太原留守李渊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突厥骑兵没有轻举妄动。
  可是突厥兵虽然不进城,却在城外虎视眈眈,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一千多名骑兵出城试探,结果这一千多人有去无回,被突厥骑兵杀得片甲不留,全军覆没。出战不是一个好主意,反应敏捷的李渊当即又布下迷兵之计,令城内守军在半夜时偷偷从南门溜出去,然后次日清晨时,敲锣打鼓、旌旗飘飘地从其他城门大摇大摆地入城。突厥人一看,哎呀,不得了,来了这么多的援军了,在城外呆了两天之后,终于不敢发动进攻,只是扫掠了一番,捞点油水回去了。

  李渊擦了擦额头冒出的冷汗。

日期:2008-5-22 8:51:57

  (大唐突厥争霸战-2)
  李渊断定突厥前来,定然只是为了劫掠一番,并非志在攻城略地,索性赌上一把。于是李渊索性将内城的城门也洞开,这下可把突厥骑兵给看懵了,这太原留守李渊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突厥骑兵没有轻举妄动。
  可是突厥兵虽然不进城,却在城外虎视眈眈,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一千多名骑兵出城试探,结果这一千多人有去无回,被突厥骑兵杀得片甲不留,全军覆没。出战不是一个好主意,反应敏捷的李渊当即又布下迷兵之计,令城内守军在半夜时偷偷从南门溜出去,然后次日清晨时,敲锣打鼓、旌旗飘飘地从其他城门大摇大摆地入城。突厥人一看,哎呀,不得了,来了这么多的援军了,在城外呆了两天之后,终于不敢发动进攻,只是扫掠了一番,捞点油水回去了。

  李渊擦了擦额头冒出的冷汗。
  突厥骑兵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李渊起兵举事的计划,他迈出人生重要的一步。
  李渊要造反,但不用“造反”这个词,他称为“勤王”。他放出风声,自己准备率军南下江南,迎回隋炀帝杨广。
  这当然只是一个幌子,这个幌子有它的妙用,它表明起兵的合法性。
  率军南下,不能不考虑大后方所面临北方突厥的巨大威胁。

  此时的突厥(东突厥)进入始毕可汗的时代,这位杰出的草原游牧民族的首领,趁隋王朝大乱之机,极力扩张实力,在大漠南北刮起一股突厥旋风,拓地万里,控弦百万,不仅征服周边其他的游牧民族,而且开始染指中原隋王朝的事务。北方的各路军阀们,或多或少都在拉拢突厥,有的甚至接受突厥的册封,如刘武周被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封为“解事可汗”等。

  李渊要做大事,他不可能无视强大突厥的存在,更不可能在此时选择与突厥的对抗。他必须要做出最佳的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与突厥结盟。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所谓与突厥结盟,其实不过是臣服于突厥的另类说法,李渊志在天下,岂甘心臣服于蛮夷呢?但形势所逼,不得不然,这是战略上的考虑。
  大丈夫能屈能伸——李渊想到此,把心一横,提笔写下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这封信,言辞谦卑,有几分无奈的语气,时势所逼,不得不然啊,李渊叹口气,把书信连同一份厚重的礼物,差人送达始毕可汗的手中。
  始毕可汗看了信之后,对左右道:“隋炀帝这个人,我是很了解的,如果把他请回京城,他肯定会首先杀了唐国公李渊,然后就是出兵来攻打我们。如果李渊自己想要当天子,我倒可以出兵助一臂之力。”始毕可汗有自己的想法,李渊要是当了中国的皇帝,自己便是太上皇了。始毕可汗让使者回禀李渊。


日期:2008-5-22 8:54:42

  (大唐突厥争霸战-3)
  七天后,使节回报李渊。
  可是李渊一口回绝了始毕可汗的提议。
  并非李渊不觊觎帝位,但现在不是时机,他要利用“尊隋”做为口号,师出有名,以达到逐鹿中原的目的。可是回绝始毕可汗,就意味着无法与突厥结盟,此时李渊虽然招募了一批士兵,可是战马极为缺乏,突厥兵可以不要,但突厥的马匹却不能不要。怎么样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回绝始毕可汗的要求,又可以得到突厥的帮助呢?

  突厥人对隋炀帝没有任何好感,所以李渊便顺着突厥人的意思,将战略任务修改为:立代王杨侑为隋皇帝,架空隋炀帝为太上皇,退居幕后。同时把军队的旗帜作了改变,隋朝的军旗为红色,改为红白相间,借以显示这支军队乃是一支独立的、不受制于隋王朝的军队。
  始毕可汗认可了。
  六月十八日,突厥柱国康鞘利抵达李渊的兵营,同时带来了一千匹战马,这是与李渊的第一笔武器贸易。康鞘利此行的真正用意,乃是近距离试探李渊臣服于突厥的诚意。
  李渊毕恭毕敬地接受始毕可汗的赐书,那种卑屈的神态,让康鞘利非常放心,在他看来,李渊与突厥所控制的其他傀儡政权并无二样。
  固然此时的太原非常缺战马,但是李渊却故意只花钱买下其中的五百匹。其他将领看了之后十分不解,纷纷对李渊说:“唐公,若是太原缺军饷,我等愿意自掏腰包把其余的五百匹战马买下来。”
  李渊摆摆手,摇摇头道:“突厥人的马匹多的是,而且他们又十分贪财,要是我们一下子就把一千匹马都买下来,很快他们就会再拉一批来卖了,到时你们钱再多也会花光的。我之所以只买五百匹,便是为了突厥人暗示,咱们的手头很紧。至于其他的五百匹战马,我也要留下来,只不过不付现金,而是用赊欠的方式。”
  狡滑的李渊假装没钱,康鞘利犯难了,既然战马都不远千里拉到太原城了,再千里迢迢地拉回突厥,似乎也不妥,罢了,赊欠就赊欠吧,突厥不在乎这几百匹战马。这样,李渊在在起兵之初,结盟突厥,消除北方的巨大威胁,又以不一半的价格得到突厥的一千匹战马,对他来说,这是一笔好买卖。
  李渊觉得还不够,他还需要一支突厥象征性的军队,他派遣刘文静出使突厥,临行前,李渊密嘱刘文静:“突厥军队一旦进入中原,对中原百姓来说乃是一大祸害;我之所以要一支象征性的突厥军,不过是用来壮壮声势,也防止刘武周联合突厥人为患边关,所以你这次向突厥人借兵,要控制在几百人之内,人数太多就会有隐患了。”
  刘文静对李渊的意图心领神会,他见了突厥始毕可汗之后,开出了一个极为诱人的价码:“如果唐公李渊进入长安城,民众与与地归唐国公,金银丝绸归突厥。”始毕可汗听了大喜过望。刘文静根据李渊的指示,坚持突厥的军队不超过五百人,而且故意磨磨蹭蹭的,拖延时间,直到两个月后,才与康鞘利率五百名突厥骑兵以及二千匹马与李渊的大部队会合。

  这样,李渊在没有北面突厥之忧的情况下,全力南下。
  七月,李渊发兵晋阳;八月,斩杀隋将宋老生,攻克霍邑;九月,大军围河东趋长安;十月,李渊调集诸军二十万围长安;十一月攻克长安城。短短几个月时间,势如破竹,夺取长安。
  拥立十三岁的杨侑为隋朝皇帝,把隋炀帝杨广架空为“太上皇”。李渊这回捞足了政治资本了,“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
  到了进封唐王这个地步,一个新的王朝呼之欲出了。
  李渊躇踌满志,这一切来得太顺利了,使他有恍如梦中的感觉。

  但当他看到突厥使者康鞘利那鹰一般锐利的目光时,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日期:2008-5-23 9:40:04

  (大唐突厥争霸战-4)
  一、可汗的羽翼丰满了
  曾几何时,突厥还归附大隋王朝,怎么突然间反而可以号令中原诸雄呢?
  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突厥的历史。
  突厥原为铁勒族的一个分支,曾经受柔然汗国的统治,在七十多年前(公元六世纪中叶),突厥出了一位英雄好汉,名叫土门,在土门不懈努力下,突厥开始崛起,在552年时,土门率领突厥勇士们大破柔然汗国,开始了突厥辉煌的历史。土门自立为可汗,称为“伊利可汗”

  次年(553年),伊利可汗去世,他的儿子继任,史称木杆可汗,在位时间约二十年(553-572),木杆可汗之后是它钵可汗(573-581),在位时间约为九年。这一段时间乃是突厥最强盛之时期,此时正是北周与北齐对峙时期,战争不断,而突厥利用北周与北齐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纵横捭阖,北周与北齐为了拉拢突厥以为外援,纷纷不惜血本巴结突厥,使得突厥获利巨大。同时,突厥向不断向外扩张,其国土东起辽河,西至西海(中亚里海),南抵大漠,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东西距达万里,南北距达五六千里,成为一个庞大的草原帝国。

  581年,它钵可汗去世。同年,杨坚代周,建立大隋王朝。
  突厥内部争权夺利,一时间五可汗并立。这五可汗为:沙钵略可汗、第二可汗、阿波可汗、达头可汗与贪汗可汗。其中沙钵略可汗作为突厥第一可汗,勉强维系突厥的统一局面。
  583年,隋帝国大举发兵攻打突厥,大败沙钵略可汗与阿波可汗,阿波可汗被迫与隋王朝结盟。沙钵略可汗得知消息之后,突袭阿波可汗的牙帐,杀死阿波可汗的母亲,阿波可汗往西域投奔达头可汗,并且联合贪汗可汗,控制西部区域,共同对抗沙钵略可汗。至此,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为北突厥,也称为东突厥,在中国史书中,仍然称为“突厥”,故本文中所称“突厥”之处,一般所指为北突厥;西部称为“西突厥”。

  突厥的分裂导致两个国家不断地开战,沙钵略可汗的北突厥屡屡受挫,便转而向隋王朝谋求支持。585年,沙钵略可汗正式归附大隋帝国,成为大隋的臣藩。
  沙钵略可汗之后,继任的莫何可汗勇猛善战,在与西突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生擒劲敌阿波可汗,然而在588年远征西突厥之役中,不幸中流矢身亡。次年,隋朝大军平定南陈,统一全国,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
  在突厥莫何可汗战死后,都蓝可汗继位。
  可是都蓝可汗却不象他的前任那样,对隋王朝忠心耿耿,特别是其皇后大义公主,原本是北周的公主,后来北周被杨坚所篡,她一直心怀怨恨,此时她不断地挑拔突厥与隋的矛盾,都蓝可汗对待大隋王朝也不那么恭敬了。鉴于这种情况,隋政府准备扶植突厥内部的小可汗突利,隋文帝杨坚将义成公主嫁给突利,并且对突利的赏赐特别丰厚。

  恼羞成怒的都蓝可汗于599年,联合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共同袭击突利,结果突利大败,投奔隋朝。隋朝派遣军队护送突利出塞,大破突厥,达头可汗身负重伤,向西逃遁。突厥部众纷纷归附突利。十月,隋政府便册立突利为突厥可汗,史称启民可汗。两个月后,都蓝可汗被部下杀死,其余部多归附启民可汗。
  达头可汗乘机想吞并东部突厥,他出兵攻略漠北,并且向启民可汗发动进攻。
  在强大隋王朝数次出动大军,大败达头可汗,使得达头可汗的势逐渐衰微,最终在603年时,达头可汗众叛亲离,他被迫逃往吐谷浑,其部众尽归于启民可汗。

日期:2008-5-24 17:56:45

  (大唐突厥争霸战-5)
  启民可汗的崛起,完全是隋文帝杨坚坚定支持的结果,因此启民可汗对隋王朝一直是感恩戴德。即便在杨广弑父夺皇位之后,启民可汗仍然一心事奉隋廷,非常恭谨,不敢怠慢。
  此时的西突厥力量衰微,已经很难对隋帝国构成威胁了。
  西突厥原本最大的两股势力是阿波可汗与达头可汗。阿波可汗被俘之后,其部下拥立泥利可汗,泥利可汗去世后,他的儿子达漫继承汗位。达漫的母亲恰巧是一名中国人,姓向,名字不详,原本是泥利可汗的妻室,根据突厥人的传统,在泥利可汗去世后,嫁给了其弟婆实。在隋文帝年间,向氏追随婆实入长安朝见,便留在长安。达漫继任可汗之后,颇为思念自己的母亲,隋政府便乘机前往宣慰达漫,最终达漫降隋(611年)。

  次年(612年),隋炀帝将西突厥分割为三个部分,一为达漫本部,隋炀帝改封其为“曷婆那可汗”;二为达漫的弟弟阙度,领军一万余人,居会宁(甘肃靖远);三为特勒(突厥官名,亦作特勤)大奈,居于楼烦。
  这样,从隋文帝到隋炀帝,经过二十余年经营,大隋帝国终于完全令突厥臣服,这也是大隋帝国最强盛的时期。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隋炀帝穷兵赎武,骄奢淫逸,最终激发民变,遂使曾经强大一时的隋帝国很快内乱纷起。
  609年,突厥启民可汗去世,始毕可汗继位。611年,王薄起兵,拉开了隋末波澜壮阔的大起义的序幕。隋与突厥的主从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雄心勃勃的始毕可汗决心通过扶植亲突厥的势力,染指中原的事务。615年,上谷王须拔、魏刀儿起义,拥众十余万人,北与突厥结盟,向南攻掠燕赵地区。
  此时始毕可汗也只是在暗中支持,还没有与隋王朝撕破脸皮。在隋朝内部,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察觉到突厥力量的崛起对帝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裴矩向隋炀帝建议,将皇室公主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也将他封为可汗,以此来分裂突厥。然而叱吉设不敢接受,当始毕可汗得知此事之后,一腔怒火。
  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终于让始毕可汗与隋帝国决裂了。始毕可汗有一名宠臣,也是他的谋士,名叫史蜀胡悉,此人足智多谋,裴矩想除掉这个人,便想了个办法。他假称隋帝国与突厥要搞一个边境贸易,诱骗史蜀胡悉到达边界,在马邑附近,裴矩突然动手,杀死了史蜀胡悉,然后又假惺惺地派人向始毕可汗报告说:“史蜀胡悉私下里背叛可汗你,我已经替可汗将他诛杀了。”始毕可汗知道这是裴矩的阴谋诡计,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朝见隋天子了。

  615年(大业十一年)的八月五日,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北巡。
  始毕可汗抓住这个机会,他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数十万的突厥骑兵,准备给予隋炀帝致命的一击。
  八月十二日,隋炀帝杨广抵达雁门县。出巡大军绵延十数里,好个皇家气派啊!杨广耀武扬威,好不得意。没想到仅仅一天之后,突厥的铁骑便兵临城下了!
  久无战事的北疆居然如此不堪一击,雁门郡总计有四十一座城池,当突厥铁骑扫过之后,四十一座城池竟然陷落三十九座。而皇帝杨广所在雁门县,城内军民仅有十五万人,而粮食也只够这些人维持二十天!
  突厥大军把雁门重重围困。

  隋炀帝慌了。大臣们也慌了。

日期:2008-5-25 8:22:04

  (大唐突厥争霸战-6)
  狗急跳墙。凡是城内百姓家中的木材铁器,统统拆除,用以制造守城的武器。即便如此,突厥人猛烈的进攻,仍然难以抵挡。
  昨天还威风八面的隋炀帝,掩饰不住内心的惶恐。眼看突厥人漫天射向城内的飞箭,隋炀帝吓得魂飞魄散,丑相面出,他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幼子,泪流满面,哭得眼睛都肿了起来。怎么办呢?
  这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就跑过来,对隋炀帝说:“情况紧急,臣先率数千骑兵护送陛下突围吧。”隋炀帝一听连连说好:“这就走,这就走。”纳言苏威一听,赶紧出手相拦,劝谏道:“陛下切不可轻率地突围啊,突厥人的特长就是骑兵战,这不等于送死吗?我看不如固守城池,以我们的兵力,虽然反击比较吃力,但是坚守是绰绰有余了。”

  其他几名大臣也劝隋炀帝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要挺住,要激励将士们的士气。隋炀帝一听,反正逃也逃不出去,不如豁出去了,亲自前往视察将士,并且向全体将士许诺,守城有功者,加官进爵。这一招果然收到奇效,隋军将士奋勇作战,屡屡挫败突厥人的进攻。
  皇帝被突厥大军围困在雁门,各地援军也纷纷前往解救。最先到达雁门的援军是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军队,云定兴一看黑压压的突厥人的阵营时,心里没底了,自己手中就一丁点儿兵,打还是不打呢?犹豫不决。
  此时只见一名小将闪出来,云定兴一瞧,原来是李渊的儿子,刚满十六岁的李世民,虽然年轻,但是英俊挺拔,气宇轩昂。只见李世民向云定兴一抱拳,道:“将军,始毕可汗之所以敢于发动大军突袭天子,乃是料定我们在仓卒之间无法救援,我军虽然兵力不足,但是可以使用疑兵之计,我们可以白天在数十里内遍布旌旗,摇旗呐喊,晚上则敲锣打鼓,虚张声势,这个突厥人一定会以为救援大军已到。否则以我军的兵力,贸然出击,肯定没有胜算了。”

  云定兴一听,一拍大腿:“好计!”看来自古英雄出少年,眼前这位少年有着与其年龄不相配的机智与沉着。突厥人果然不知虚实,而正在此时,另一个消息传到始毕可汗的耳中,终于使始毕可汗撤军。
  原来隋炀帝在慌忙之中,想起了义成公主。义成公主是隋文帝时嫁给启民可汗,根据突厥人的习俗,在启民可汗去世后,又嫁给了始毕可汗。隋炀帝派人走小路紧急赶到突厥,向义成公主求救,作为隋朝的公主,义成公主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她派人快马赶赴雁门前线,给始毕可汗带来一个消息:“突厥的北方边境出现了紧急情况了。”

  始毕可汗吃了一惊,后院起火,又加之隋朝的援军陆续赶来,到九月十五日,突厥大军终于撤围而去。而此时的雁门城内,粮食已经用尽,隋炀帝惊魂未定,大大地喘了一口气。
  这次事件,宣告了突厥臣服于大隋帝国的时代已经过去。始毕可汗雄心勃勃,准备打造一个强大的突厥汗国。
  突厥的军队开始频频南下,帝国的北方重镇太原与马邑更是首当其冲。
  616年(大业十二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与马邑太守王仁恭一起抵御突厥军队的南下攻掠。但面对突厥强大的骑兵,李渊与王仁恭的部队加起来也不足五千人,怎么办呢?
  李渊决定师夷长技,他挑选了两千名骑兵与弓箭手,按照突厥骑兵的训练方法来训练,甚至在饮食上也按突厥人的习惯。实战结果证明李渊此举十分有效,这支胡化的特种部队,在与突厥人的战斗中,展示出强大的实力,令突厥骑兵望而生畏。
  但是次年(617年),权重的天平向突厥一方倾斜了。

日期:2008-5-26 12:11:13

  (大唐突厥争霸战-7)
  这一年的二月,与李渊一同受命抵御突厥南侵的马邑太守王仁恭被部将刘武周所杀,刘武周起兵造反,投靠突厥。在突厥军队的协助下,刘武周连续击破楼烦、定襄。始毕可汗着力扶植刘武周势力,封他为“定杨可汗”,之后刘武周自立为皇帝,突厥的势力不断地向中原地带渗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