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南明

作者: 孙敬懿


日期:2009-12-13 11:42:00

  前言
  对南明那段历史很感兴趣,血雨腥风,忠臣勇将,乱臣贼子,短短几十年,抵得上其他朝代几百年。
  我想把南明几十年发生的事,尽量精彩详细的写出来。
  由于手头有很多关于南明的史料需要翻阅,而且我在外企工作,比较忙,所以未必能做到每天更新。但我每发一篇,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争取对得起观众。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血与火、爱与恨交织的年代吧。

  第一章
  (1)闯王称王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以前别人都叫他闯王,名字虽然响亮,但是名不正言不顺,想来总是郁闷。这次得了西安,秦皇汉武这地界儿,李自成异常兴奋,难道是天意?让我继续秦皇汉武的帝王传奇。更何况,张献忠去年占个武昌,就敢称大西王,我不建号称王对得起谁?
  既然称王,就不能没国号和年号,智囊团冥思苦想,经李自成拍板,定国号为大顺,年号为永昌。
  个人感觉,这个年号比较俗,可以算做山寨版。但是发现没有,永昌这俩字儿,在明朝诸帝的年号中曾出现过。对了,朱棣的年号是永乐,朱常洛的年号是泰昌。这就太过份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算头领们识字不多,常用汉字怎么也五千多吧,取哪两个字不成,非跟人学?永乐和泰昌这老哥俩要是知道了,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想想看,还是人朝廷起的年号,那叫一别致。洪武,霸气吧?景泰,诗意吧?弘治,儒雅吧?再说崇祯这年号,使我联想到“重振”,不知道是不是朱由检选这两个字的原因之一。结合他即位时的局势,选个阳刚点的年号,图个吉利,也不是没有可能。个人觉得,明朝年号起得最好的,就是万历,恢宏大气,很可能是张居正老师的杰作。

  年号虽俗气,好歹正式称王了,公开与正宗皇帝叫板,也算功德圆满。
  顺便交代一下,大顺政权的骨干人员名单:军师宋献策,丞相牛金星。这两个名字实在叫人喷饭,就不能起个洋气点的名字吗?好歹出来混的,不起个好名字怎么开店啊!
  转正之后的闯王,做出重大决定:进军北京!众军哗然。
  虽说几年来,大家在河南、陕西、甘肃一带画圈儿,剁了不少明朝将士,搅得各方鸡飞狗跳,成绩卓著,但公然进京闹事,太岁头上动土,还是各位头领没想过的事。毕竟皇帝的权威摆在那,有点心理震慑作用实属正常。
  领导站在众人的肩上,总能看得远点。李闯王没时间搭理他们,一心一意做着准备,晒晒被子,收收衣服什么的。心想:等进京分东西的时候,你们比谁拿得都欢!

  李闯王这边称王,崇祯和大臣们也没闲着,他们在争论一件事。这件事的开端是一次陛见,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皇帝召见了一个叫李明睿的人。
  这个李明睿,时任左允中,一小官儿。官虽小,言论却不小。他劝崇祯放弃北京,迁都南京,渡过眼前的危机,再图中兴不迟。就算皇帝不走,也可叫太子先去南京,意思是万一北京有变,皇帝不讳,太子在南京就近即位,名正言顺。事后一系列的事实证明,他的见识确实高人一等,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李明睿的意见与崇祯暗合,但皇帝要面子,怕挨板砖,不好意思跟朝臣说是自己的意思,只好说是李明睿的主意。在某些危急的时刻,面子是要不得的,要面子的结果,是要命啊!
  皇帝拿李明睿做挡箭牌,户部尚书陈演愤怒了,李明睿惨了。他和另一朝臣魏藻德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并示意兵科給事中光时亨,严厉谴责李明睿的逃跑主义。这几个人煽风点火,朝中大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谴责李明睿,并一致认定,陈尚书有可能成为当代准于谦!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且不说像于谦那样的人,二百年都未必出一个,更何况,不是谁都当得了于谦的。
  虽说比不上于谦的一根脚趾头,但和陈演并肩作战的魏藻德,却得到了于谦没得到的好处。一个多月之后,魏藻德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后来陈演被罢相,他继任首辅。

  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占领北京后,陈演、魏藻德和光时亨三个人行径之无耻,登峰造极!反倒是因为主张南迁而被诅咒的李明睿,把对明朝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
  经过这么一搅和,南迁的事再也没人敢提了。
  不同意南迁,总得想个法子渡过眼前的危机吧,李闯说话儿就来了。
  吏部都给事中吴麟徽上疏,请求放弃山海关外宁远、前屯二城,招吴三桂入关,驻扎宿迁郊外,以拱卫京师。
  吴麟徽想得很周到,连驻扎的地儿都给本家儿吴总兵找好了。
  当时的宁远,孤悬山海关二百里之外,三面受敌,守不住是迟早的事。莫不如退守山海关,先保住京师再说。时局危急,顾不了那么多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保命的意见,廷议居然没通过。驳斥这个意见的人,是陈演。结合陈阁老的种种表现,我们有理由怀疑,陈阁老已经被李闯策反。要不然怎么解释呢?对了,明史里对陈演有句言简意赅的评价:既庸且刻。
  无论怎样,拯救明王朝半壁江山最后的机会,就此葬送,崇祯再无翻身的机会。崇祯这人太要面子,怕大臣说他懦弱,不抵抗,他真应该跟宋高宗赵构学学,看人家脸皮多厚,被金军赶到海上做“海飘”,还振振有词:“死社稷是藩王的事,不是天子应该做的。”话虽没皮没脸,但也是一种生存的态度。看人家不是活了八十多嘛!
  你不走是不是?等着,我来了。

日期:2009-12-13 12:37:33

  (2)宁武关
  崇祯十七年二月七日,李自成攻下山西重镇太原。二月八日凌晨,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
  在太原休整八天后,李自成再度率军启程,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经忻州攻代州,他坚信,自己攻克了唐高祖李渊的起兵福地,今后必将所向无敌。
  李自成的故事告诉我们,封建迷信害死人啊!他万万没想到,只想拿下小小的代州,走南闯北的他,差点就没实现。因为驻守代州的是周遇吉,时任山西总兵官。
  很快,李自成就会知道,遇见周遇吉非但不吉祥,还十分晦气。

  当周遇吉得知博学多才的蔡巡抚被李闯逼得上了吊,气得破口大骂。他们曾约好,蔡巡抚守太原,自己守代州。临行时,蔡巡抚握着他的手说:“宁武关为京畿咽喉,汝能死守,吾亦瞑目。”这句话,是蔡懋德的原话,没有翻译,没有补充。
  周遇吉自己起于行伍,吃了没文化的亏,却喜欢和有文化的人交往。蔡巡抚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偶像是王守仁,好佛学,节俭自律,永远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这在大字不识一个的周总兵看来,简直惊为天人,视其为良师益友。现在良师益友被逼死了,周遇吉怒了,不报国仇家恨,枉为男儿!他发誓,要让李自成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皇帝,对得起朋友。

  就在周总兵积极布防、准备迎接闯王时,一位老熟人登门造访。
  这个人叫熊通,是个副将。周遇吉和蔡懋德分别之后,曾派人向京城求援,求来了熊通和他带的两千人,不是皇帝小气,舍不得给周总兵,而是京畿已无兵可调。
  多两千总好过少两千,一向快人快语的周总兵没说啥,他是粗人,却懂事理,体谅皇帝的难处,于是让熊通守黄河,自己去了代州。
  熊通进来之前,周总兵还纳闷,这家伙不好好守着黄河,跑我这来做什么?等熊通进来才知道,今天他是来劝降的,因为他自己已经投降了李自成。
  面对厚颜无耻的熊通,周总兵告诉他:“我受朝廷大恩,自当拼死效力。你统兵两千,不能堵贼,已是死罪,现在还来做说客?千刀万剐难赎其罪!”

  虽然周总兵认为剐了熊通也不为过,但战事紧,没那么多时间,一刀一刀来,索性直接剁了。
  于是命左右,斩杀熊通,将首级割下,交给提塘都司杨志荣,让他带着熊通首级,日夜兼程赶赴京师,报以实情,顺道问问皇上,还能不能调点人来?幸亏杨都司常在道上混,胆子大,不然拎个血淋淋的人头,不分昼夜奔驰在官道上,估计日本恐怖片的导演看了都得自惭形秽。
  作为提塘都司,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传送塘报,杨志荣曾无数次的穿行于京师和战场之间,但这次,他只送去了人头,却没有搬来救兵。这倒不是皇上记仇,上次我派给你两千人,你却把领头的给杀了。因为就是周总兵不杀熊通,皇帝也得杀他,叛徒是崇祯最痛恨的。本质问题在于,皇帝派不出兵了,再派,就是皇帝本人了(估计周总兵也不敢要,您来,还不如我死了呢)。

  救兵是没有了,那就这样打吧,但我得先选一地方。
  周遇吉选择的地方叫宁武关。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这座关卡虽然没有家乡附近的山海关那么险峻(周遇吉是锦州卫人),但没别的地方了,好歹就是这了。李自成,你来吧,除非踏过我的尸体,不然你休想前进一步!
  李自成没有让周遇吉等太久,他发动了进攻。
  开始几天,周遇吉的战术比较单一,就是拿大炮轰。我有关卡,我怕什么,先轰死几万再说。

  民军损失惨重,李自成放出狠话:“五日不投降,我就屠城。”流氓本色和后来的多铎有一拼。
  这招吓唬吓唬别人还成,想糊弄周总兵,你李自成还嫩了点。人周总兵玩屠城的时候,你连酱油都打不了呢。玩这个?简直是侮辱周总兵的智商。想屠城,先攻进来再说。
  当然,闯王也不是吃素的。城池对游击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不闯过宁武关,怎么彰显闯王本色?死了一批,再上一批,死攻活攻,宁武关依旧岿然不动。
  其实城里的周总兵,日子也不好过,军需官来报告过,火药快没了!这就意味着,大炮即将成为废铁。眼见人心涣散,周遇吉不愧为百战名将,跳起来说了一句话,就把大家都镇住了:“交战才三天,便杀敌万余,传言中的巨寇不过如此,有什么可怕的?如能守住宁武,你们全成忠义之士;万一不敌,就把本总兵捆了,献给闯贼,你们也能安然无恙。”

  总兵都豁出去了,不卖命实在不讲究。于是打开城门迎战,又杀敌数千。
  周遇吉不是不清楚目前的形势,李自成有数十万军队,而自己只有四千人,宁武失陷只是个时间问题。别说一个周遇吉,就算卢象升、孙传庭等猛人全部死而复生,宁武也保不住。既然结局已经注定,本着杀一个够本儿,杀俩赚一个的指导思想,周遇吉拼了命。从李自成进入山西,再到蔡懋德自尽,他就没打算再活着。

日期:2009-12-13 16:48:33

  (3)周遇吉的追求
  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周遇吉迅速做出判断:两方兵力悬殊,要想不被李自成轻易的吃掉,必须发动夜袭。趁李自成他们睡觉时,去骚扰他们,就算起不到杀伤的作用,放一晚上炮仗,也够这些游击队员们喝一壶的。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哪有力气打仗?
  当周遇吉说出自己的计划时,身旁的幕僚对周总兵的谋略大加赞赏,便四下散开,去准备夜袭事宜。
  不料周总兵还没说完:“给我召集二百位壮士!”
  众人诧异。

  “此次夜袭,本总兵亲自执行!”说完,转身离去。
  二月的山西,依旧凉意习习,到了晚上,气温更低。周总兵穿上铠甲,对部下们说:“我若一去不回,替我照顾夫人。”
  周遇吉的太太姓刘,史载她“骁勇多能”。
  夜袭的内容大致相同,无非趁着月黑风高,见人就砍,砍完就走,周总兵这次是按套路打的。我们直接看看结果吧:“敌大败,退二十里。”
  双方这么杀来砍去,僵持了半个月,李自成于二月十五日抵达宁武外围,死磕十多天,民军伤亡惨重。鉴于李自成王爷对游击事业的钟爱,此时他萌生了绕过宁武关的想法。如果这一想法,得以付诸实施,周遇吉便能化险为夷,可惜他终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闯王都不想硬闯,手下却来劲了,他们不同意放弃宁武关,以丞相牛金星为首。虽然名字像某种星座,但牛金星却具有敏感的军师嗅觉,他料定,周遇吉已支撑不了太久。
  于是军师宋献策,献了一个计策!他认为,宁武之所以迟迟不克,问题在于,士兵们分不清敌我,如果我军士兵脱帽战斗,见戴帽者就杀,我众敌寡,必克!不得不说,这位军师太有才了,把战局和戴帽子联系起来,可谓空前绝后,足可以申请专利。
  宋军师出了个莫名其妙的主意,却交到了好运,这种好运,在现代有个特定叫法:狗屎运!
  因为三月初一,不戴帽子的农民军攻克了宁武关。说到底,不是宋军师的主意高明,而是周遇吉的部队已到达极限。就算农民军戴帽子,也能攻克宁武关。
  眼看外城被突破,周遇吉立刻组织巷战,亲手杀掉几十号人,被射成了刺猬,力竭被俘。
  下面发生的事,只能说李自成不地道了。
  简单点说,周遇吉把李自成骂了;李自成把周总兵吊在教场的旗杆上示众,乱箭射死,还肢解了尸体。
  《明史 周遇吉传》载: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蝟,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
  看到这段记载,我不知道史书的作者,是不是有刻意丑化李自成的动机。但如果这是事实,那就证明李自成最后的失败不是偶然,是他自身素质太低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因为你要是觉得周遇吉恨人,杀了他便是,谁也说不出什么。你可以杀了他,却不能吊起来侮辱他,侮辱他证明你心虚,证明在这个人面前,你不自信。
  周总兵很猛,他太太也很猛。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就是这个意思。
  城破之后,刘夫人带领周家几十个女人,登上建在山头的公署,据高向下射箭,射得还挺准,最后民军放了把大火,才把刘夫人及其他女眷烧死。
  李闯王遵守誓言,下令屠城,太不讲究了,面对手无寸铁的群众,这是何必呢?
  周遇吉人是死了,却给李闯王留下心理阴影了,他对部将说:“宁武虽破,但将士死伤众多。自此到达京师,还需要经过大同、阳和、宣府和居庸关,皆有重兵。倘都像宁武这样,恐怕也剩不了几个人了(宁有孑遗哉)!不如返回西安休息,再图后举。”说完,就准备跑路。
  李闯王并不知道,这些问题很快就将迎刃而解。

  在刚过去十五天里,拜周总兵所赐,他的很多士兵不是少了胳膊,就是少了腿。打进京城之后,这些缺胳膊少腿儿的兵士们,经常做义务宣传队员:“周总兵真是好汉,以千人杀我万人,假使再有一镇如此,我们绝到不了这里。”
  听到了吗?这是周遇吉在敌人心目中的形象,好汉二字,不多不少,且当之无愧!正如他生前“一军皆忠义”的执着追求。
  至于他的夫人刘氏,如诗经所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无论你是生是死,我们的约定还在,你既然已成忠义,我也将追随你而去。
  (4)年轻时的周遇吉
  周遇吉,生年不详,少有神力,勇武善射,早年入军,功至京营游击。京营将多勋戚中官子弟,见遇吉质鲁,皆轻鄙之,遇吉曰:“公等皆纨弟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

日期:2009-12-14 21:10:42

  (5) 最近比较烦
  李闯王沉浸在周总兵给他造成的阴影里,其实他宿命中的敌人,还未来到他的身边。此时,这个人正窝在盛京的王府里生闷气呢,哦,对了,盛京现在叫沈阳,呵呵。
  这个人就是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他生气是因为崇祯十七年正月,大清国的年号改叫顺治了。而这个年号,属于一个六岁的娃娃,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爱新觉罗福临,生母是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那个举世闻名的孝庄文皇后。
  十几年前,福临他爸皇太极和崇祯皇帝脚前脚后上台,那一年皇太极三十四岁,朱由检十七岁,上来就开始死掐,互相恶心了十六年,皇太极天命不永,没熬过朱由检先走了一步,他这一走,事儿大了。
  老爷子走得仓促,没来得及立继承人,这下大家跃跃欲试了。首当其冲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他的年纪比多尔衮还大点,却要叫多尔衮叔叔,没办法,辈小!
  豪格是皇太极侧妃乌拉那拉氏的儿子,原来是皇太极的侍女,皇太极还没娶正妻的时候,她就生下了豪格。估计当时皇太极年少轻狂,犯下每个人男人都会犯得错误。

  豪格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已经失宠。因为皇太极很快娶了正妻哲哲(庄妃的姑姑),之后是庄妃,后来庄妃的同父异母姐姐海兰珠又嫁过来,并成为皇太极最爱的女人。皇太极和豪格他妈走对面,能不能认识都成问题,更别说宠爱了。
  虽然生母的身份低,但是豪格却也混得相当凑合。皇太极创业时,身边总需要个可靠的人,母亲孟古姐姐又只生了皇太极一个孩子,没个同母兄弟,多尔衮、多铎那几个王八羔子,不趁自己睡觉剁了自己就不错了,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最安全。豪格年纪大,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少年时的豪格经常跟随老爹出征,随便在场边收收尸、喊两嗓子,也能积累不少战功。

  老爹死了,还没指定继承人,豪格来精神了。我是先帝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他就没想他出身那么低呢,看来人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过豪格想的倒也没错,大明朝的皇帝,远的不说,就说神宗和他儿子光宗,亲妈都是宫女,身份比豪格他妈也高不到哪去,他们都能当皇帝,为什么豪格不行呢?
  原因很简单,你得先问问你小叔叔睿亲王答不答应?
  答案是,不答应!
  多尔衮好不容易把大哥熬死了,不趁机捞点好处,实在对不起自己。老头子活着的时候,就经常给我脸色看,要不是我能征善战,早收拾我了,容易吗?多尔衮他也想当皇帝。他觉得自己英武绝伦,不比死去的哥差啥,他行我就不行啊。他就不想,自古以来,父死子继是惯例,个别兄终弟及的,不是把老哥剁了(比如赵光义),就是老哥作俘虏(比如朱祁钰),那都是非常事件或非常时期,没办法的事。可大清的形势一片大好,你哥哥又那么多儿子,你算哪根葱啊。

  于是双方僵持不下,眼看内讧即将开始,最后多尔衮他大哥、豪格他大爷,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代善出来做了和事佬。你俩别争了,都别当这皇帝,另选一位便是。
  放眼望去,六岁的福临成功当选。
  这娃儿年纪小,却有豪格和多尔衮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他是皇太极的亲儿子,当然,这是一句废话,如果他不是亲的,只能说明庄妃水性杨花。其次,他出身高贵。他的嫡母兼姑奶奶(按辈分是这样的)博尔济吉特哲哲,是皇太极做大汗时的大福晋,皇太极称帝,她又当了皇后。生母又是一宫主位,哲哲的侄女儿。而且,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即黄金家族的一支,在当时的蒙古漠南诸部,显赫去了。

  福临登基了,多尔衮郁闷了。多尔衮哪知道,他哭的时候,还在后头呢。
  多尔衮是个心高气傲的家伙,他一直不服皇太极,一直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在皇太极之下,至于毛娃子福临,更不值一提。
  其实多尔衮没必要郁闷,因为他哥哥皇太极能走到这一步,绝非偶然,绝非幸运!
  说来话长,皇太极的母亲,叫叶赫那拉孟古。史书中说她“器量宽宏,端重恭俭,聪颖柔顺,见逢迎而心不喜,闻恶言而色不变,口无恶言,耳无妄听,不悦委曲谗佞辈”。想来也是一位温厚端庄的女子。
  但这样一个好女人,却来自努尔哈赤的仇家叶赫部,她是努尔哈赤唯一一位来自叶赫部的妻子,在建州十多年,一直孤独的生活着。娘家和夫家的仇恨,过早的消耗掉她的青春和健康。

  万历三十一年,蒙古姐姐撇下尚未成年的皇太极,撒手而去,这一年她才二十九,虚岁。皇太极十二岁。
  为了表达对孟古姐姐的怀念,努尔哈赤宰牛杀侍女,让人和牲畜陪着孟古一起死。
  她死了,你才想起对不住她。她活着的时候,对她好点不成吗?人活着时,对她上点心,多给她点关心,别总泡在阿巴亥的房里,人死了,就省得这些节目!
  父亲对母亲的态度,给皇太极稚嫩的心灵刻上永不磨灭的印记。至此他明白,最靠得住的那个人,已经离他而去。而自己的父亲,是个靠不住的人,那个叫阿巴亥的女人,她和母亲一样漂亮,却比母亲妖娆,她舍得下面子,去迎合老男人的心。
  母亲甚至连一个同胞兄弟都没留给他,只有那面如满月的笑脸,深深印在皇太极的心中。
  “母亲,我要超越父汗,成为皇帝,让您成为爱新觉罗家族最尊贵的女人!”
  从此,皇太极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努尔哈赤最为得力的战将。至于努尔哈赤是否情愿将汗位传给他,已不可考,其实父亲传不传给他,他都不在乎。

  从孟古姐姐去世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儿子就已从努尔哈赤的脑海中淡出,在他逐渐衰老的神经里,只剩下摇曳多姿的阿巴亥和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俗话说:有后妈就有后爹,估计这句话,皇太极最有体会。
  你不传给我,没关系,我可以抢。
  这就是皇太极与多尔衮之间的恩恩怨怨。
  皇太极郁闷的时候,多尔衮正在父亲母亲怀里撒娇。现在皇太极死了,轮到多尔衮郁闷了。他一看见那个六岁的毛娃子,就憋气,他凭什么,就凭他是皇太极的儿子?问题是,他还要对着这小孩磕头。真是岂有此理!

日期:2009-12-15 20:57:36

  (6)山海关异动
  新皇帝选出来了,办公室的座次也排好了,接下来该干活了。
  恰在此时,多尔衮派到宁远附近的探子报告:近几日,宁远城内的守军经常出来骂战,大清骑兵一靠前,他们就缩回去。行为十分怪异。明总兵吴三桂则整日龟缩不出,疑似人间蒸发。
  这在小军探看来,不过是一份普通的情况说明而已,但在睿亲王多尔衮看来,明军这些微小的反常举动,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前面我说过,领导们站在众人的肩上,总是能够看得远点。
  多尔衮一直很关注吴三桂,这个年纪和自己相仿的人,因为吴三桂撅过他——他多次劝降吴三桂,无奈吴三桂在明朝干的很出色,根本不打算跳槽。吴三桂越不搭理他,他还越来劲,觉得吴三桂是个人才,想高薪诚聘。看来即便是大名鼎鼎的睿亲王,也脱不了贱皮子的人类本性。

  大家一定听过“勇冠三军”这个词吧,但你知道后面的词是什么吗?是“孝闻九边”。“勇冠三军”比较好理解,“孝闻九边”中的九边指的是明朝沿长城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比如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等等。
  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此人勇敢全军数一数二,孝顺的美德传彻九个边镇。需要强调的是,这句话,在当时,是吴三桂的专属名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