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三十年前的性压抑

作者: 原上荒草


日期:2010-6-26 16:07:00

  一
  星期六下午最后一堂自习课结束,梁涛来到县城百货大楼,他想买一支钢笔。在文具柜台挑选了一会儿,看中了一支黑色的英雄牌钢笔,叫营业员拿给他看看。营业员是个青年妇女,算不上漂亮,但身材丰满,皮肤白皙。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剪着齐耳的短发,看上去很有女人味。就在营业员弯腰推动玻璃门把手伸进柜台的时候,梁涛突然觉得脑子“翁”的一声,象一群蜜蜂突然钻进了他的大脑。

  原来,营业员弯腰的一瞬间,梁涛看到了她衬衣领口下露出的大半个硕大的白花花的乳房,全身的的血液一下子涌上了大脑。
  梁涛直愣愣地站着,营业员把钢笔递到眼前也没反应。营业员拿着笔在他眼前晃了晃,提高声音说:要不要买,发什么呆啊。梁子如梦方醒,接过钢笔,机械地拧开笔帽,然后套上,再拧开,再套上。营业员不耐烦地问:怎么样,还能看出花来?梁涛说:拿墨水来试试。梁涛蘸了墨水在纸上试写,感觉很流畅,就付了款。他把笔插进自己的浅蓝色衬衣口袋,转身来到其它柜台,心不在焉地浏览柜台里的商品,不时回头打量那个女营业员。

  一会儿,文具柜台又来了几个人。梁涛也凑过去,等待着营业员弯腰的那一幕再次出现。果然,他再次如愿地看到了那白花花的乳房。
  梁涛惊奇地发现,同是人类的异性,居然生长着如此诱惑人心的东西。这东西圆圆的,白白的,嫩嫩的,貌不惊人,形不突出,却是那么神奇那么令人心醉。
  每当梁涛下决心离开时,心里便冒出另外一个念头:反正自已也没什么事,对方也没发现,再看一次,最后一次,看完一定走。
  当他再次如愿时,依然没有走。此时的他就象一个下决心戒烟的烟鬼,当烟瘾再次发作时,一次次告诫自己,再抽一包,最后一包,抽完这包一定戒。就这样信誓旦旦、心安理得地一直抽下去。
  梁涛不知在文具柜台停留了多久,直到一个瘦瘦的中年妇女来换班,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百货大楼。忽然想起自己还要买钢笔字帖,赶紧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当时流行的革命样板戏内容的钢笔行书字帖。
  走在大街上,梁涛脑子里依然是白花花的一片。初夏的夜晚,余热还未散尽。昏暗的街灯下,坐在店门口穿着花裙的女郎,不时撩起裙摆,不小心露出粉红的底裤。刚刚沐浴完毕的少妇,脸蛋红朴朴的,坐在门口梳妆打扮。
  过了横跨县城南北的翌翠桥,来到翌翠河畔的翠滨大道。河边三三两两的妇女围在大青石边洗衣服,棒锤捣衣服的“噼、啪”声此起彼伏。远处沙滩上,男人们在夜幕的掩盖下,四无忌惮的脱光了身上的衣服,露出白条条的身子。
  河风阵阵吹来,梁涛感到一阵说不出的凉爽,脑子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想到下午自己的所作所为,梁涛感到脸皮一阵陈发热,难言的羞愧涌上心头,自己怎么变成了一个下流、龌龊的人?


日期:2010-06-26 16:13:00

  二
  实际上,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梁涛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梁涛这个名字在学校宣传栏的光荣榜里,长期占据着一个席位。每年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以及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大考的前三名,都有梁涛的名字。
  应该说梁涛深得命运之神的厚爱,他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一张英俊的面容和一个聪明发达的大脑。他正在洒满阳光和鲜花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美好的前程和光明的未来在向他招手。
  幸运的梁涛,正象春天里的一棵秧苗,在充足的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
  然而,有谁知道梁涛这颗稚嫩的心正在承受着超负荷的压抑,无法忍受的空虚寂寞和难以启齿的痛苦煎熬。

  初三下学期,梁涛的身高一下子蹿到了一米七,身体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喉节突出,声音由先前的尖细变得粗犷、混厚起来,嘴辱和下巴上都长出了黑黑的胡须,隐蔽部位长出了毛发。尤其是梁涛心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异性了。
  实际上,梁涛心理上的变化远比生理上的变化要早得多。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梁涛的血液中开始奔流着一种可怕的东西,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体内奔腾咆啸,肆虐横行,一种说不清楚的欲念和渴求象恶魔一样缠绕着他的躯体,噬咬他稚嫩的心。
  为了消耗体内过盛的精力和能量,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打球、跑步上,却无法抵挡那种永不衰竭的欲望和渴求。
  于是,神秘的女人走进了梁涛的生命和灵魂。对女人一无所知的他,一次次做着关于女人的梦。

  所有他听说过的男人女人的故事、电影和小说中的性暴力统统都会在梁涛自己身上重新演绎,他把自己当作男主人公,尽情地想象,随意地发挥。
  沙滩上,一群群裸体女郎向他珊珊走来,他抱住她们,亲吻、抚摸、作爱。
  森林中,多情的少女依偎在他怀里,风情万种,缠绵不休。
  夜深人静、月黑风高,他把女人拖进阴暗的角落,粗暴地剥去她的衣服、裙子,扯掉她的乳罩、内裤,疯狂地把她压在身下……
  欲望的火焰把梁涛折磨得疲惫不堪,对女人的渴求深入骨髓。梁涛不禁仰天长叹:恶魔,快快离开我的身体吧!
  他仔细观察过同班和同寝室的男同学,看不出任何异常表现。难道说自己真的以众不同吗?


日期:2010-06-26 16:18:34

  三
  梁涛母亲说过,梁涛刚生下来时,不哭不闹,一双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天花板。其时正值半夜子时,繁星点点、皓月当空的夜晚,倾刻间乌云密布,雷电大作,暴雨倾盆而下。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炸雷,梁涛哇哇大哭起来。
  后来,母亲给梁涛算过命,算命先生说梁涛是文曲星下凡,将来前途无量,必定能成就一番轰轰烈烈、令世人瞩目的事业。
  然而,命运多牟,梁涛从小走过的就是一条荆棘丛生、曲折坎坷的道路。看来真应了那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所不能。
  梁涛的父亲是黑五类分子,属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文革期间带着梁艳和梁涛下放在离县城二十多里地的郭坑围公社田家坳大队刘家陂生产队。当时,梁涛的哥哥梁波已分家,没有随他们一起下放。
  在刘家陂这个穷困的小山村里,梁涛被村民奉为神童。

  刘家陂小学设在生产队仓库里,只有一个赤脚老师,本村人。刘老师教了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五六个学生,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顺序分成三排坐在同一个教室。刘老师对拼音一窍不通,到大队小学请了一个语文老师教了三堂课。过后,除了梁涛学会了拼音,其他学生全忘了个干净。刘老师自己也只学了个一知半解。
  梁涛上二年级时,大队小学组织各生产队老师来刘家陂小学听课。教室后面坐了好几排外地老师,学生一个个都紧张得大气不敢出。上课后,刘老师让三年级的学生背诵课文,课文的题目叫《二虎子》,大意是一位八路军伤员,在老乡家养伤。鬼子得到消息后进村扫荡,把全村老百姓都赶到禾场,八路军伤员也在其中。鬼子找不出八路军,就让村中的小孩去认领他们的父母和亲人。没有人认领的那个人自然就是八路军伤员了。所有的小孩都把自己的父母领回了家,轮到二虎子了,他走到八路军伤员面前不慌不忙地说:爸,咱们回家吧。而他自己的亲爸却给鬼子带走了。

  刘老师站在讲台上,神情怡然,看上去信心百倍,因为几天前他就布置好了背诵这篇课文的任务。刘老师叫了一位平时学习不错的女生面对大家站到讲台上,自己念出课文的第一句,然后大声说:开始。这位女同学也许是紧张,也许本来就记得不熟,只背了第一自然段,就结结巴巴背不上来。
  刘老师自信的派头一下子没了,让女同学转过身面对黑板站着,对其他同学说:会背的请把手举起来。没有人举手,刘老师再说一遍,还是没人举手。刘老师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坐在第二排的梁涛缓缓举起他的右手。刘老师吃惊地问:你能背?梁涛点点头,手还是举着。听课的老师们也都觉得惊奇,因为他们看见,梁涛所在的那一排的墙上写着“二年级”。

  刘老师象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示意梁涛走到黑板前。
  梁涛从容地走上讲台,不慌不忙地把这篇课文从头至尾背了下来。二年级的梁涛只不过和三年级的同学坐在同一个教室听了老师讲课,便能将这篇长达五、六页的课文背诵下来,真可以算是一个奇迹。梁涛背完后,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继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集中到大队小学上学。各村的三年级学生都到田家坳小学参加一
  次升学考试。虽然名曰升学考试,实际却与升学无关。由于各村的同学都没有打乱座位,刘家陂村的五个学生语文、算术两门课平均分超过了180分,列全大队第一名,让刘老师大大出了一次风头。但刘家陂的村民对其中缘由是一清二楚的。
  小学毕业后,全校成绩最好的梁涛成了唯一一个没有机会上初中的学生。
  刘家陂村人决容不得一个外姓人出人投地。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生产队队长刘奎胜想把梁子姐姐说给他儿子刘力生当媳妇,梁家不同意,梁艳也不同意。而刘奎胜与田家小学校长是亲戚。于是梁子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当村里所有的同学都领到入学通知书时,梁涛伤心地哭了一整天。
  这一年是公元一九七五年,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万恶的“四人帮”横行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十二岁的梁涛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四人帮”的牺牲品。就象无数坚强勇敢、威武不屈的革命先烈牺牲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一样让人感到惋惜。

日期:2010-06-26 16:25:17

  四
  失学后的梁涛闷闷不乐地来到大哥梁波家。大哥安慰他说:这学不上也就不上了,城里很多高中毕业生都无所事事,农村学生高中生毕业后还不是回家种田。不如学一门手艺,跟爸学裁缝吧,你总是不听话。我给你找个石匠师傅带你学泥工吧。梁涛同意了。
  年前,母亲来到大哥家,说村里不允许梁涛外出。村里田多人少,大家都出去,田由谁来种?如果梁涛想出去,就叫梁子父亲下地干活。
  梁涛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裁缝,但是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近于疯狂的年代,赚的钱是不能放进自己腰包的。当时到户上去做工,每天收工钱一块六毛,除二毛钱针线成本,其,一块四毛钱交到生产队,队里按男劳力的最高底分记工分,全年总工分在全队按10分劳力的平均分计算,一年下来有5500分左右。如果下地干活,一辈子没干过农活的他,最多能评上7分底分,和女劳力最高底分持平。于是,家里通过全盘考虑,权衡利弊,决定舍车保帅,让梁涛回家种地。

  从此以后,梁涛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直到一九七八年双抢结束,累的不行的梁涛到县城玩几天,哥哥对他说:现在恢复高考了,读书又能有出息了。学生考得好,学校还敲锣打鼓到家里来祝贺。梁涛一听,马上来劲了,立即嚷着要来读书。梁波说,等开学前再来吧。
  梁波做裁缝的手艺在这个县城数一数二,基本功扎实,工艺平整、细腻,裁剪时布料计算准确无误,一件衣服或裤子剪裁下来,只剩下很小的边角布条。有时顾主不小心多买了一、二尺,或者布料根本就是别人送的,他也会通盘考虑,剩下的布料在下次还可以裁出一件衣服的前襟或一条西裤的一片腰腿。尤其是梁波用高档面料做成的中山装,穿在身上笔挺舒适,令顾客赞不绝口。所以,经常有县级领导或局长请他到家里去加工的卡、尼子、毛料等高档布料。次数多了,也结识了一些县里达官权贵。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朋友叫高明扬,两人相交十五年。高明扬担任过城关镇党委书记和县一中校长。不巧的是高明扬去年调离了一中。但不幸福中的万幸,高明扬现任教育局局长,依然管着全县所有的中学和小学。

  也许梁波真想通过弟弟为梁家光宗耀祖,所以一直把梁涛读书的事记在心上,甚至早已在高局长面前把梁子吹得天花乱坠。
  开学那天,梁波直接把梁涛带到高局长办公室。高局长让他们坐下,叫秘书泡了两杯茶,然后打量了梁子半晌才开口,说话的对象是梁波:你弟弟,呵,叫梁涛,梁涛读书的事我前段时间和一中的江校长打过招呼了,他让我们开学后去找他。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说完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呼呼呼”摇了一通,说:喂,总机吗,帮我接一中,校长办公室。手握听筒等了一会,重新说话:喂,江校长吗,我是高明扬,上次我和你说过,有一个农村学生读书的事情,还记得吗,嗯,人已经过来了,你什么时间有空?下午二点半,行,我们下午过去,就这样。

  下午,梁波和梁涛坐高局长的吉普车来到一中,进了江校长的办公室。
  刚开学,江校长很忙。他开门见山地说:“进初一一定要经过升学考试,这是教育局的规定,高局长比我更清楚。”
  “是啊,所以我来找你,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办法有两个,其一,高局长给他,叫什么名字?”江校长看着高局长。高局长告诉他叫梁涛,校长继续说,“在县城找一所小学再读一年,明年参加升学考试,名正言顺地进初中;其二,直接上初二,学校可以补学籍资料。不过,这样有风险,据我所知,一中还没有过先例。只是听高局长介绍梁……梁涛是个奇才,我才会有这个主意。主要是考虑到梁涛已经耽误几年了,再读一年小学,这一年时间就耽误得太冤枉了。”

  高局长想了想,问梁涛: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梁子一秒钟也没思考,脱口而出:直接上初二。
  “行,不过学校还是要考考你,也做到心里有个数。学校已经出了一套试题,准备开课后在初一来个摸底考试。梁涛以前学的语文课本是文革的教材,现在全改了,我看语文就不必考了,考门数学就行了。”江校长说完,打电话叫数学教研室送一份数学试卷和答案过来。
  高局长看出来,一方面因为梁涛是自己推荐的,江校长感到有一定的责任。另一方面,江校长也对这个农村来的所谓“奇才”心存疑虑。就连他自己也心里没底,光是听梁波介绍,也想看看梁涛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这几年你在家种地,有没有看过书?”高局长问梁涛。

  “小说倒是看过几本,课本早就擦屁股了。”
  “以前学的东西还能记住吗?”
  “应该还记得。”
  高局长似乎在为梁子捏一把汗,梁波的神情也显得有些紧张。
  试卷送来了,江校长安排梁涛在隔壁办公室做题,他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说:现在是二点四十分,到四点四十分交卷。
  梁涛做得很顺利,从上到下没有遇到难题,尤其是应用题,一念完题脑子里便有了清晰的思路,马上列式计算。要求分步的就分步计算,没作要求的统统列综合式,一挥而就。附加题是一道看图求体积的题,图形比较复杂,初看似乎已知条件不够,仔细想想,把图形分割成几部分,等量关系便出来了,很快将体积计算出来。

  全部题目做完了,梁涛再检查一遍,重点放在最容易出错的四则运算上。确信没有问题,才把试卷对折放在桌上。用了多少时间了自己也不清楚。
  校长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在聊天,看到梁子敲门进来,校长问: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梁涛回答:没有,做完了。
  校长看看表,计算了一下,吃惊地说:你才花了四十五分钟,速度太快了,再仔细检查一遍吧。
  梁子说:不用,已经检查过了。
  校长对着答案,亲自为梁子阅卷。几分钟就阅完了,笑着说:98分,一道四则运算题答案不对,扣了2分,附加题20分满分。
  高书记和梁波都松了一口气。
  校长接着说:不错不错,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停学三年,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包括附加题圆满完成,说明熟练程度、记忆力、形象思维都非常不错,对得起奇才这个名称。
  梁波脸上洋溢着欣喜和自豪。高局长也是满脸喜悦,为自己这个伯乐推荐了一匹名符其实的千里马感到由衷的高兴。
  校长继续说:不过我觉得还是慎重些好,梁涛就先安排到初二(1)班听课,班主任齐老师认真负责,经验丰富。学籍就暂不造册。毕竟整个初一的课程要靠自己自学来补上,语文、政治比较好办,初一的数学要全靠自学过关,最难的是英语,一点基础都没有,光靠自学不行,还得有人指点。同时,这边还要听初二的课。关键看这学期,如果能跟上,我们正式造册,万一跟不上,还可挂一所小学参加明年的升学考试。我们不能把一棵好苗子给耽误了。

  高局长频频点头:这样最好,也是本着对梁子负责的态度。梁波,你认为如何?
  梁波说:江校长想得太周到了,就这么办。

日期:2010-06-26 16:41:11

  五
  县一中位于翌翠河上游,距县城大约二华里。校园内苍松翠柏,郁郁青青。林荫小道纵
  横交错,大小池塘遍布其中。翌翠河的一条支流——秀水河从学校中心穿过,河水哗哗流淌,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河岸垂柳掩映,绿树成荫。食堂前的空地上是一座假山,假山上建有一座古朴的亭台。整个校园可谓是山青水秀、风景怡人。
  穿过林荫大道,梁涛心中感慨万千,为自己的堕落感到无比痛心。
  记得第一次踏进这座古老的重点中学,一种自豪感在梁涛心中油然而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用功,努力学习,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辜负哥哥梁波和高局长的一片苦心。

  事实上,梁涛也是这样做的。
  进入初二(1)班后,梁涛认真分析了自己学习中所处的形势:物理、地理是初二新增的课程,语文、政治二门课知识连贯性不强,这几门课程可以正常听课。初一的数学整个没学过,英语连字母都认不全,随班上课就等于坐飞机,白白浪费时间。好比建楼房,一层还未开工,何谈建第二层?梁涛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决定这二门先自学,等自已的学习进度跟上后再上课。

  梁涛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上。初一上册的数学在梁涛看来异常简单,基本上保持一天一章的进度。每一章内容从头到尾看一遍就全懂了,看第二遍算是巩固。课本上的习题,看完题的同时也就知道了答案,稍复杂的题在草稿纸上划拉几下就行了。四、五章以后再从头看一遍就等于复习了。
  初一下学期的平面几何用的时间稍多,为了加深记忆,增加熟练程度,演算了不少习题。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梁涛就学完了初一数学的全部课程。向数学老师要来了两个学期期中、期末的全部考卷来做,成绩都在九十五分以上。
  初一的数学过关了,他开始学习初二的数学。初二数学开始的内容是平面几何的线段比例和几何图形的相似内容。梁涛用了一个星期就赶上了进度,随班上课了。
  梁涛的英语没有一点基础,自学也困难,全部要靠人指教。好在英语课代表吴昆和梁涛住一个寝室,且睡在梁涛上铺。
  吴昆来自县城一家军工厂的子弟学校,在小学就学过英语,英语成绩全年级第一,读音标准,还得过整个初中部英语朗诵比赛一等奖。
  在吴昆不厌其烦的指导下,梁涛的英语进步神速。
  悟性极高的梁涛,在刚刚熟读了二十六个字母和掌握了少量的单词以及个别句子后,就似乎明白了英语学习的全部真谛。他觉得掌握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词汇好比砖块,高楼大厦都是用一块块方砖砌成的。语法好比泥浆,把砖头一块块粘合在一起。
  掌握单词的关键是音标。梁涛用三天时间学会了音标,并且快速攻克了初一的全部词汇。词汇包括读音、意义和用法。
  英语语法对于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超强的梁涛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的大脑里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思路:英语的每一个句子关键在于谓语,且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复杂的句子无非是在句子中添加定语、补语或从句。初学英语的梁涛却从未出现过很多初学者常出现的如“I am do my homework.”的低级错误,也没出现过“I is 、You is”的混乱搭配。

  超强的记忆力使梁涛在英语学习上事半功倍,吴昆的悉心指导使他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梁涛很快就跟上了初二学生的步伐。
  从第二个月开始,梁涛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初二学生,各门功课走上了正轨。
  学校及时为梁涛建立了学籍档案,明确了学号。梁涛成为一中一名正式学生。
  期中考试,梁涛五门主课成绩在全班名列第二名。
  其中考试后,学校以其中考试成绩为依据,以原初二(1)班、(5)班为基础,在全年级六个班级里选拔两个优等班编成新初二(1)班、(2)班。原(1)班、(5)班各有三十多名同学进入新(1)班、(2)班。新(1)班的老师还是原班人马,班主任郑老师挑选了梁涛。
  分班后,任郑老师召开班会改选干部。新(1)班成绩排名第一的是原(3)班的赵磊同学,二、三名分别是汪玉琴梁涛。梁涛是校长安排来的学生,郑老师亲眼目睹梁涛由一个实实在在的小学水平的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脱胎成县一中初中二年级的优等生,其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潜力更是不可估量的。老师介绍了三人的情况,让学生在三人中按票数多少选出团支部书记、班长、学习委员。梁涛身材高大健壮,具备担任班干部的第一要素。其成长过程令同学啧啧称奇。选举结果,梁涛得了全班六十二票中的六十票,赵磊得了四十八票,得了四十二票。由于梁涛还不是团员,老师提议由梁涛担任班长。同时提议赵磊担任支部书记, 担任学习委员。

  赵磊因病读过两个初二,潜力并不被郑老师看好。果然,期末考试时,赵磊的成绩掉到了第十名,梁涛以高出第二名三十分的成绩排在第一位,这个成绩也名列全年级第一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