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农业投资人,崩溃的“顾问”之旅

作者: 想做农业的傻叉


日期:2010-6-27 13:15:00

  我在经坛发了个农业帖子,把我这20年来对农业的观感写了些文字,引来不少已经投资或将要投资农业,或农场的白领们的关注,这其中就有一位和我住同一城市,却在四川搞了个1000多亩农场的“农业投资人”的关注,因为他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和我有点像,所以,很想我去看看,所以,开始了这段“顾问”之旅。。。。。
  他在QQ上说了下农场大体的情形,(有15年以上的育成林几百亩,水稻田几百亩,耕地几百亩)我当时的感觉,很糟,说了句:不是我诅咒你,3年内,你这样搞,必被赶出这行业。
  我不傻,智商正常,我当然知道一个完全不懂农业的城市人,敢一出手就上千亩的土地租用,其实力和综合能力,绝非一般人可比,但,我知道农业这行的一些规则,所以,城市中的一些法则,在农业这行不一定能起作用。
  那天也很巧,说他明天就要去四川眉山运回4月就预订的300万泥鳅苗,600元/万尾。还说可能要涨价,出于对农业的畏惧,我给了他个建议:300万尾,数量太大,在不知实际效果前引种要尽量谨慎,最好明天先买回10%,运回来没什么死亡,或其他毛病,在去买回其他的,最好是这10%的泥鳅苗买回放在小池观察5-7天,没问题后,在去买其他的。他接受了这个建议。

  第二天的傍晚,出现了很多问题,这里借这帖,严厉谴责眉山那边的卖泥鳅苗的,太黑了。首先,在4月交了1万元预订金的情况下,到哪里提货时,涨价。第二,要的是3-4厘米的,确到最后,利用凌晨发货,用很大部分水花(1厘米不到)代替,欺负这二位没注意或不懂。要知道3-4厘米的泥鳅苗卖800元/万尾,而一厘米的市场价是30元/尾,没错,你没看错,800元和30元一万尾,整整相差了30倍,这可能吗?那天凌晨他发现最后一批泥鳅太小,有点不对劲,发短信问我一克泥鳅是多少尾,我没仔细想,就凭以往的常识说大约2克吧,他没一点反应,大约觉得我其实也不懂这个,随后,他说,他亲自数的,一克是9尾!!我当时,就懵了,开始怀疑自己的知识水平,毕竟人家是现场亲自数的,难到是我白痴了??最后,原因当然是眉山卖泥鳅苗的太黑心。被这样坑,我觉得不可思议,对买卖双方,我都无法理解,一个黑到无与伦比,一个白到无法理解!我发短信说不买了,先回来再说,他说,走不了,人家威胁说,他这里是黑社会控制的,你走试试!我当时彻底晕了。

  然后,我做了最后一次挣扎,说,你去看看泥鳅种苗的颜色,要青鳅,不要黄鳅,我朋友(现在就用我朋友称呼吧,好懂),发短信说,这怕没什么吧,人家说,他这个都是本地品种。我说,你看看再说吧,那时已经凌晨2点多,第二天,我接到他的短信,说是黄鳅,不是青鳅,我倒!眉山这帮人,我无语了,。
  所以,也借这地,对想买泥鳅苗的说句,想气到撞墙死,你就去眉山,据说那里很多卖苗的都一样!祝你够苗愉快!
  PS:普及一下泥鳅常识,泥鳅大体分真泥鳅(青鳅)和黄鳅,也有一种介于这2种之间的叫杂色鳅(也叫大磷付鳅,其实,我觉得,品种并不纯正)。优缺点是:青鳅肉质细腻,口味最好,就是比黄鳅生长慢一点,黄鳅(重庆人管这种鳅叫扁鳅)生长快,口味差。在重庆水产批发市场上,一般比青鳅或本地杂色野鳅每斤便宜2-3元一斤,想想吧,批发价就便宜2-3元一斤!

  还有就是为什么3-4厘米的泥鳅苗要卖800元/万尾,而水花只卖30元/尾,是因为,水花的成活率极低,养殖高手能到40-50%左右,一般的养殖户能到10-20%,没啥技术的,能活5%就不错了,所以,价格相差这么多,而且,在运输中,因为发育问题,2厘米以下的,运输死亡率很高。当然,我那朋友买的也不是全都是水花,有3-4厘米的,有1-2厘米的,有2-3厘米的,等等。总之,他这次的买苗经历很让他郁闷。

  经这件事,他还是希望我去看看,替他出出主意,我看着这样一个小白,还真不忍心拒绝,但,因为没看到实地去看过,所以,我只能反复对他说,第一,我要先去农场,看看。第二,即使看后满意,我也只能先在那里工作一个月后,再决定,是否帮你管理农场。
  没想到,我实地去看后,下车第一秒就让我大吃一惊!
  稍后~~~~~~~~

日期:2010-06-27 14:59:28

  ============郁闷的农业投资人,崩溃的“顾问”之旅《二》==============
  其实,严格说他这农场的操作模式和我在原帖的理念模式一点不像。他是:把水稻田改造后种植不施用化肥和农药的有机稻,稻下养殖泥鳅。耕地(旱地)栽植紫心红薯和香椿,林地散养土鸡。即:和大多数想投资农业的小白一样,只想搞规模化,集约化,闷头生产赚钱,其他的啥都不管!同时还很理想化的希望能生产出有机,绿色农产品~!

  我在原帖一贯的理念和思路是:租一片有山有水的好地,以这个种养殖基地为示范,探索几个好的种养结合模式,成功后,带动周边农户一起搞,然后,我提供种苗,技术和回收农产品!赚取3-4个环节的利润。农场的盈利只是其中之一。
  同时,我的种养模式也比他技术难度和种养品种要高,因为我的种苗和技术,必须要避开低端,低效的农产品,这样才能达到走高效农业,避免和广大农户恶性竞争的目的。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不认同我的和他的一样,只不过,大家都在水稻田里养了相同的泥鳅而已。
  所以,去之前,我根据他的描述,再没有实地看之前,就重新给他设计,改了,种养殖品种和操作模式。有2个模式还真是我压箱底,舍不得拿出来的东西。不过,鉴于他的规模和实力,我也想看看,我构思2年的这几个模式是不是想我想的那样可行和有暴利可言。
  但,有一个模式是很确定的,因为在07年我曾想做,因为其他原因,被搁置,却让人在09年干成,操作思路和品种,一模一样,我那天去重庆那人的基地参观后,真的痛彻心扉,一年上千万利润的农业项目啊,就这样。。。,你知道投资多少吗?不到200万。你不信?呵呵,我不是个吹牛的人,你不信,我带你到重庆那女强人的基地实地参观后,你会马上闭嘴的。后面用案例的形式详述这模式!

  回正题,做了些前期准备,几天后,我就带着行李,奔赴几百公里外的四川。刚到哪里,我心就凉了一半,随后看完基地,我彻底凉透了,只用不到40分钟就给他做出建议:投下去的这几十万不要了,别在投一分钱,赶快卷铺盖走人,多呆一天,就多损失一天的钱。
  问题如下:
  一。这地方,农村住户太多了,几乎隔几百米就是几户农村住房,在他租用的耕地中间是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这耕地栽种什么都会面临防盗难题。说真的,别说晚上无法防盗,就是白天都未必,因为他是丘陵地貌,在狭长的丘陵下,长度和弯曲,起伏太多,这些被征用的当地农户住在这里,到了农产品成熟时节,人家当地人就是白天大摇大摆用货车停在这里偷后运出去卖,你都未必知道,一千亩啊,你没实地看过丘陵中的一千亩是啥概念。一句话在,狭长,起伏地段,你根本没法防盗!

  二。耕地的土质之差,会让任何一个懂农业的人或老农民看着想哭,因为这地方的土质全他妈是土壤中的极品垃圾=重粘土,我们重庆俗称:豆瓣泥!!这个土质最大的特征就是:极易干,完全不能保水,保肥。干了连锄头都容易挖折,很坚硬。而一遇水,就变软得不能在软的稀泥。透气很差。这玩意能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农作物??

  三。水源问题。他租用的这一千多亩地在两座丘陵上下,一直延伸很远,但,水源仅仅只有山上大约30亩面积的一个水塘,还被人承包了在养鱼,当地人平时的农业用水除了靠下雨,就靠这水塘,我当时一听,管理水的只有村长一个人,就知道情况比我想的还严重,因为,只有用水紧张,村里发生过多次用水纠纷后,才可能由村里统一调配,否则不会让村长来管水!水是农业之本,别说你养泥鳅是水产品,要用水,就是你的旱地,山林,也一样离不开,你这一搞后,肯定会和村民产生用水摩擦,谁会吃亏??

  四。用工问题:这里居然成立了个“被征用土地合作社”村长当社长,来协调解决,村民和投资人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投资人要请人,必须经过村长,由村长来找人,选人,我他妈彻底晕了,这都什么和什么啊!你当来投资的人是什么啊?傻瓜还是你猪圈里的肥猪?去死吧!!
  五。农民问题:我还没来得及接触村民和村干部,听我朋友请来的工人说,很难搞,很彪悍,租了地,付了一年的租金,补偿了农民的青苗费后,农民依然把水稻秧苗全部拔除卖给别人赚钱,致使近400亩水田今年到现在还慌着,旱地呢,农民见我朋友1个月还没动静,开始在里面继续栽种农产品,我们刚到,工人说,今天有个村民问,你们那些水田荒到什么时候,再荒着,我可种其他的了哈,我日,行了!我怕了,我走!

  看着这五点,每一定都足以致命和放弃,可当初为什么选择这里和马上就把这一千多亩地一年的租金和青苗费付了呢?其实,这和我这2位朋友,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是他父母,根本不懂农业,以为川渝那里的地形,地貌都一样,租那里都一样,他们又不是川渝本地人,只是听当地一个地方退休官朋友说,这里不错,就看了一次,就租了。哎,没法,他也对农业啥都不懂,还懵懵懂懂的以为可以搞,没法啊,这只能给他马上逃的建议,不然,你能有办法??

  其实,这个看地,租地过程,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亲眼看见,你杀了我,我也当你有毛病在说胡话!
  当然,你会说,就你能,别人都是傻子吗,这些问题都没考虑到,你下车看1分钟就全否定了,你以为你是谁?这个。。。我只能说,打个比喻吧,就像玩古董的,小白们,也许淘到个破罐子,研究3-5年,越研究,越觉得是宝贝,要请马未都这样的业内人士研究,也就需要1分钟时间。你看信不信吧!
  杯具~~~~~~~~··

日期:2010-06-28 01:50:16

  ==============正急剧变化的中国农村和农业,让人无奈的农业补贴和政策!===============
  这20年来我一直不觉得我在农业上是井底之蛙,因为喜欢,所以一直注意这个行业的变化和改变,但,从2007年开始,我是一年比一年难以适应现在农村和农业行业的变化了,太快,太庞杂了,一句话,我感觉自己落伍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非2个:
  第一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不断更新的政策和鼓励,以及高度重视的结果。
  从中央看,用一句五毛常用的语句来形容就是:中央对中国农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最终目标是彻底解决目前这种三农现状,不管最终的结果是改革成功,一如对中国城市产业的改革,还是搞砸,变成彻底的又一个资本家,冒险家的乐园,总之会是场大变革,也许10年后,再回头看今天的农业行业,很多人会扼腕叹息,为什么当初不尝试参与其中,却成了一个旁观者。

  从地方政策和官员的态度,观念看,我强烈感觉又回到了94,95年乡镇企业贱卖变成私人企业。国有,街道企业改制变成民营企业的那个年代。太像了,没经历过94-96年乡企贱卖的人,理解不了这个!举个例子,我当时刚在乡镇企业上班,一个机械厂,固定资产评估190万,负债200万,只要乡镇企业厂长签个30万购买合同,承担所有债权债务,当年付5万元现金,3年付清30万,这企业就是你的了。这企业,第2年就盈利20多万,10年后,产值过亿,而这厂长当年仅仅用5万就买下190万的厂,而且是有10几年,完善供销体系的厂!而为乡镇,集体打拼了10几年的熟练工人,技术员却突然由主人,变成了打工者,随时可以要你滚蛋。

  这和现在农业有什么关系,呵呵,自己去了解和理解。事,不同,道理一样!
  第二,从2006年开始,逐X利,嗜X血的商人和游资的积极参与,改变了游戏参与者的结构和规则。即:农业这行,会越来越和广大农民没啥关系,最后的结果极可能是:现在农村,农业的主人,就像10几年前乡镇企业的工人被改制后沦落为打工者一样,被赶出这行业。没你什么事了!怎么干,干什么,由农业投资和投机者决定!你不过就是一替我挣钱的机器,一如FXSXK的产业工人。

  当然,也有新的希望和亮点,也可能会出现社会和谐的一面,即:中央及时,不断调整对农政策和方向,把资X本家和游资引导成利国,利农,利民的多赢力量。即:走社会主义和谐道路。
  我是商人,知道资本的属性!所以,我持保留态度,至少我到现在没看见什么和谐景象!但愿,土X共能创造又一个奇迹!
  球赛要开始了,以后找时间写下半部分,88

日期:2010-06-28 14:17:18

  正急剧变化的中国农村和农业,让人无奈的农业补贴和政策之2:
  =================农业行业向工业化式演变!!====================
  原帖的最后,我提出了一个继小农经济=》公司+农户=>生产合作社向=》农业工业化演变的可能性,没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和争论。以我现在对农业和农村政策的认知,我强烈感觉农业下一个新模式会向工业化演变,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要说的是,我认为:农业工业化和农业工业化模式是不同的,工业化模式是照搬现在工业生产和特征,但,农业有农业的特点,不可能照搬现在的工业化模式。你比如,上面几个农业模式中,“公司+农户”和“生产合作社”会依然在未来的农业工业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未来主导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将是工业化式的生产方式和一些特征。

  这个听起来有点绕,举列说明:
  几年前,重庆市的静观镇搞了个农村小城镇化的试点,几年来,一直没再有什么动静,今年突然加速,重庆很多地方开始搞农村城镇化建设,当然,全国也是这样,而且力度和速度相当猛。首先,我们要思考,中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肯定的说,这是在为后续政策和改革铺路,说难听点,就是:清场!说得再白点,就是拆完城市,拆农村!为各种资本能进来创造条件,毕竟现在的农村,农业模式早已不适应现代化的进程,而且,的确是在阻碍农业的发展。你比如,如果清场后的农村,我那朋友再进入,就根本没有前面提到的:啥防盗问题,用工问题,村民,村干部问题。土地纠纷问题等等,这为规模化,集约化创造了可能。而,资本的进入会更加顺畅和安心!

  这些资本进入农业后会怎么做,什么模式,这个。。。现在谁也不能确切说明,至于现在常见的,骗补,恶意进入这种事,在改革初期根本就避免不了,就像分娩前的阵痛(关于骗补这类,我在下篇:补贴之殇,详述),过了就好了。当然,就像,改革开放之初,法规,制度和观念的不到位,难免有不少人会钻空子,坑国家,害百姓的捞钱,这个是资本,商人本性,很正常。坦率说,我能有机会,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我也会做!

  不过,随着对农村,农业的改革深入,进入的资本会越来越理性,规范,那么,工业化式的生产和操作,就不可避免。其实,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本来就是工业化式的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我非常肯定国外那种农场主模式不适合,也不会在中国大量出现,国家恐怕也不会鼓励,扶持这种模式。这理不展开详述原因!
  成熟后的工业化式农业(这恐怕不低于10年)将呈现多地区,多企业式的强强竞争和兼并重组,继而做大,做强农业企业,即:呈现工业化集团特征!这是后话,不探讨!
  我们的眼光要关注的是今后10年,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变化和应对措施!这才是本帖要关注探讨的重点。会有怎样的变化和该怎样应对,我的答案还是:不知道。因为,中央政策不明朗,你只能边走,边看,边做!边改!
  PS:不要像个傻叉一样,认为我说这些都是空洞无意义的,真要从事农业,而且是在大变革初夜,你就必须先有个大局观,然后站在战略制高点上去规划农业项目,然后,才是具体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销售模式的战术制定和执行!没有一个大局观和战略规划,你谈何战术??

  有时间写下篇:
  逐利的资本,嗜血的商人和无奈的农业补贴!

日期:2010-06-30 01:45:22

  农产品系列之:
  =========================水稻田里的金矿《一》!!================================
  水稻这种农作物在南方普遍到可以无视,而且,近20年来,要靠种水稻发家致富,无异痴人做梦。所以,很少有人去想靠这玩意做个农业项目。
  也曾有很多农民搞过稻田养鱼,养蟹,养什么等等,从效果看,很一般,但,其实你去分析败因,很是值得玩味的。他们主要的错误是观念导致的错误,而不是这个本身不可行。即:他们老是盯在以水稻为主,其他为辅的增收上,所以,很多做法限制,束缚了思路和产量,还有点就是以前的相关农业部门或农技科研单位说实话,对农业根本没啥兴趣,都在混日子,对搞什么研究,对比,实验啥的根本就没深入想过。就一帮子啥都不懂,只懂种传统农作物的老农在水稻田里做了一些小尝试而已。所以,。。。。

  回正题,我关注水稻不是水稻本身,而是水稻田这个生物群落,原帖有一章涉及过,但,没讲太透。先说几个操作组合,供想搞农业,却像无头苍蝇式的小白们参考!
  1。水稻+罗氏沼虾+泥鳅+水芹组合
  2。水稻+田螺+水蛭+泥鳅+水芹组合
  3。水稻+菜花蛇+田鼠+泥鳅组合
  4。水稻+小龙虾+泥鳅+水芹组合

  5。水稻+青蛙+广西鲤鱼(或淡水观赏鱼)+培育鱼苗组合
  呵呵,上面的组合搞农业的和农业小白们看了都会有点晕,稍安勿燥,放心,我多年的农业知识,常识,不会让我做太不靠谱的事。这5个组合不会有冲突,而且很多都是相互利用的一个生态食物链。只是这些组合需要大规模生产时,先要反复做对比试验,找出每个品种的每亩最佳产量,否则还真有冲突,然后选出最好的1-2个组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些东西其实一般都是单独养殖的,为什么非要在水稻田里搞?因为性价比高!这就是选水稻田的原因。前面说过,很多搞稻田养殖的都是以稻为主,绝少有放弃水稻的做法,我偏反其道而行之。
  既然不重视水稻收益,为什么又要种呢,其实这就是这个东西的核心,水稻是载体,只有在水稻下,各种生态循环食物链才能生存和源源不断。我是非常看好这个东西产生的食物链,我问过几个农技人员,他们普遍的认识是,在这一生物群落下能提供给我养殖的东西的食物数量其实不多,所以,产量会受很大制约,所以,价值并不大。我不这么看,就是因为这种惯性思维,影响了很多人。

  我的信心来自于,虽然这个生物群落中的食物链是天然产生,所以,数量不多,因为平衡是大自然的规律,但,你不是在搞原始农业,当然要人为介入去干预,所谓的干预就是养殖的产品消耗掉的东西我人为制造一种繁荣,加以补充!产量和利润就必然增加。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自然原生态下的果树,水稻,产量很低,为啥人工种后就高了?不过就是一种人为干预的结果。

  1。水稻+罗氏沼虾+泥鳅+水芹组合
  水稻:所有组合中的水稻都是不施化肥,农药,真正的有机稻,不是你想有意种出有机稻,而是不能施用化肥农药,否则会对稻下和周围的各种生物产生很大不良影响,减少食物链的数量。得不偿失。至于技术难度,江苏有人在小龙虾池种出过亩产600斤左右的有机稻,所以,应该没问题。
  一亩水稻的利润呢,这个我都搞糊涂了,很多人说算上人工,几乎是亏的,但,有些又说差不多有300元,妈的,我没搞懂。不过,你要租地百亩以上,据说现在能真正拿到国家补贴,这个不会被贪掉。明文规定的。好像说有150元左右,那就算100元的净利润吧。不过,这个有机稻的售价肯定会大大高于一般杂交稻,至于高多少,看你的销售能力了。所以,至少说,这种组合中的水稻不会亏钱!

  罗氏虾:这虾有个特点个大(20-30克一个),生长快速,疾病很少(相对其他虾来说),不过呢,有个弱点,气温低于14度就开始死亡,所以,10月初就要尽量捕干净,好在10月初,水稻田刚好是种水芹的时候,而且,这时候尽量要把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捞起来,(泥鳅的生长速度很不一样,有的生长迅速,有的比较慢,不一致)暂养在一个地方在冬季慢慢出售,(冬季泥鳅价格很贵)所以,清空水稻田捕虾,捕泥鳅正好,不矛盾。

  罗氏虾的水稻田产量,我得到的数据也很不一样,最低的说只有30-40斤左右(这个肯定有,绝无问题,完全没技术难度的野生式放养就行),有的能到120斤左右,我的看法是,改造过的水稻田达到80斤左右的产量没问题。
  罗氏虾的售价每个地方不一样,内地价比较高,09年沃尔玛收购重庆铜梁虾场的价格是26元,这个我觉得很恐怖,太高了,可能内地比较罕见吧,广州那边据说在12-14元每斤。成本广州那边是8元左右,水稻田的核心优势就是对每种水产品少投人工饲料,人为繁殖食物链,减低成本,所以,我觉得不会高于8元每斤。利润你结合当地批发价自己算去。

  罗氏虾的食物链和泥鳅有一些冲突,不过可以在水稻田里投放田螺和蚌,作为罗氏虾的食物,让其自然繁殖生长。其实有些地方的水稻田天然就有很多田螺和蚌,甚至多得烦,最近几年少了,那是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太多的缘故,2-3年不用这些,田螺和蚌肯定会很多。
  方法是:把田螺和蚌连打碎成肉糜投喂给罗氏虾就行,很好的无本饲料。
  而且,田螺还有个奇效,对高密度养殖泥鳅,淡水鱼的水稻田的底质泥地有很好的清洁,改善作用,因为泥鳅或鱼类因为投放饲料和排泄,会产生废弃物,污染水体和水底。本身田螺和蚌就是水域清洁工,而且,据说,对鱼类排泄物产生的有毒氨氮有很强的清洁改善作用,所以,上面那几个组合中,田螺是必须要同时野养的,只是控制多少而已。这家伙的生活状态几乎是静止的,对水体中的其他东西不够成任何影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