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大敦煌——一些不能说的秘密
作者:
公输然
日期:2010-6-21 10:38:36
前言
故事开始前,我必须强调:这只是一本小说。
书中会提到敦煌其实不仅一个藏经洞,还会揭开隐藏在这些藏经洞背后的秘密,并对发生在敦煌的种种离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譬如大泉河的突然干涸、三危山上的金光与千佛、一些洞窟神秘出现的新泥土、建国后多次抓捕的非法入境的日本地质考察人员以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外国运输机等等)进行了破解。而结论往往不像专家所解释的那样唯物主义。这些事物是绝对不允许通过纪实的方式传播于世的。
故事主人公的工作单位是敦煌研究院,我可以明确地说,他的名字是假的,不会真的出现在该院的通信录上。所以,我要再次提醒读者,故事涉及到很多真实或相似的地名和人名,请不要一一考证,尤其是地名,因为涉及国家机密,可能会给读者带来危险。同时也请读者不要猜测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因为你将永远得不到答案。
日期:2010-6-21 11:20:00
1 藏经洞
秦昀在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他本是湖南人,习惯了鱼米之乡的富饶和湿润,来到敦煌就像鱼入沙滩,只能一边折腾一边吐气泡了。他已经折腾吐气泡三年,研究对象便是院门正对的莫高窟,一个吸引世界目光的地方。但对秦昀来说,莫高窟就像敦煌特产李广杏一样,第一次吃觉得是奇珍异果,味美异常,但要让你从早吃到晚,从大年初一吃到除夕夜,就算不得胃病也会便秘。
秦昀的工作很简单,用专业术语讲,就是以石窟考古类型学、层位学的方法对敦煌石窟进行分期断代,同时进行敦煌石窟内塑像样式的流变,壁画内容的考证等工作,进行中外石窟间的比较研究,敦煌及其周边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44年,至今已有66年历史,总共有15人,研究人员半个多世纪对着莫高窟,什么分期断代、流变早就研究得滚瓜烂熟,实在没有多大新意,唯一能让秦昀有丝丝兴趣的就是莫高窟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了。
6月的一个傍晚,莫高窟特别炎热,院里突然发了个通知,一位匿名学者需要夜访藏经洞。莫高窟在春夏季下午6点准时闭馆,三年来接待游客不下300万人,从没有特例,今晚之事透出一丝不寻常。秦昀毕业得晚,只是初级研究员,这种加班陪同引导的差事自然要落到他头上。正准备去市中心看球赛的他郁闷得骂了句脏话,但想到来者可能是个重要人物,也只得压抑住不快按时在莫高窟牌坊前等候。
傍晚从鸣沙山吹来的风少了许多沙土味道,而带了些旷渺与幽冥。研究生活是清苦寂寞的,当世人都沉浸在纵欲的狂欢中时,他们却必须对着黄土和冠上国家瑰宝称号,其实就是一堆涂鸦的壁画,秦昀确实有些厌倦了。
暮色中的莫高窟阴森森的,高大的九层大佛殿隐隐给人阎罗殿的感觉。有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毕竟它是1400年前的建筑了,它所吸纳的尸气冤魂恐怕填满整间内室了吧。正当秦昀对着大佛窟出神时,一只干枯的手突然抓住他的肩膀,他吓了一大跳。
“是秦昀吧?”一个老人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秦昀回转身,脸色有些发白。老者约60岁,一头斑白的头发,脸面倒也慈善,但皮肤又黑又燥,想必也是一位饱经风霜雨露之苦的野外研究人员。
“我是,请问您怎么称……”秦昀话没说完,老者就挥挥手,带头走进了莫高窟,显然不想让他知道身份。两人绕过一座座佛窟,在暮色中就像在历史中穿越,这种感觉让人发怵。秦昀记得小时候村里死了人,就会扎一些纸人和花圈,像极了已经泛白斑驳的壁画。也因此,秦昀几乎不会夜入莫高窟。
日期:2010-6-21 15:38:00
老人直奔第16窟,越往前走,大泉河对岸的路灯越照不过来,很快就黑成一块了。老人在第16窟前拧亮了LED手电筒,藏经洞所在的第17窟就位于第16窟一面墙后,原本由泥土和壁画遮挡。1900年6月22日,长年盘踞莫高窟清理佛窟的道士王圆箓在墙隙里插灯芯草时偶然发现了这间密室,后来被敦煌研究院编号为第17窟。藏经洞原本塞满了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总数超过5万件。老人来到藏经洞门前端详良久,窟门幽黑得可怕,墙面涂绘着暗红色、浅绿色的壁画,斑驳得快要辩认不出来了。
秦昀介绍说:“壁画经过上千年的风化,析解,很难保持原样,我们已经封存了部分佛窟以延长它们的寿命,也正在开展国际合作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这可能是唯一能永久保存它们的办法了。”
“这只是敦煌佛教文化的一斑,老化就让它们老化吧。”老人似乎没有责怪研究院保护不力的意思。
这句话触动了秦昀,他挽扶着老人走进藏经洞,里面十分逼仄,高约1.6米,宽约2.7米,是个略呈长方形的石室,必须躬着身子才能进去。秦昀说:“这是目前在敦煌发现的唯一一个藏经洞,但我认为肯定还存在其它藏经洞。”
正在抚摸洞内石台的老人吃了一惊,他回过头来,灰白的眼睛逼视秦昀,说:“做学问不能靠臆想,解放后,国家文物局组织过多次查探,还动用了美国RADAR地质雷达,如果在佛窟内还存在空洞,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
秦昀长叹一口气,这也正是他所迷惑的,但按照常理,以及三年来的观察,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察活动是在1996年,但参与者并非文物研究者,而是军方派来的人,当时整个莫高窟都被封锁了,考察结果也没有公诸于世。”
日期:2010-6-21 16:05:00
“你的意思是——”老人压低了声音,“国家隐藏了真相?”
秦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接着说:“我在这里工作三年,早晨经常在一些佛窟内发现新鲜泥土,你要知道,每到晚上6点这里就会封锁,有严密的武装守卫,那么是谁将新鲜泥土送进去的呢?”
老人的脸色微变。
秦昀接着说:“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沙俄奥勃鲁切夫和鄂登堡、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先后来到从王道士手中或骗或盗或买走了大批优质经卷,王道士又将一批精华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密藏,待到清廷将经卷运往北京时,藏经洞的文物都只剩下些最无用的破卷烂轴了。我想,在那些精华经卷中一定隐藏着大量不为中国所知的秘密。”
老人点了点头,鼓励秦昀说下去。“日本人比英国、法国、俄国都要后得到经卷,但他们对敦煌文化的认知与研究却要深厚得多,当年世界普遍认为,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日本。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老人问。
“以你的年龄,一定知道,在1965年、1978年和2004年,中国在敦煌附近三次逮捕过非法入境的日本地质考察队,日本人为什么频频出现在这里?”秦昀说,“还有,在1953年,兰州军区在敦煌北部地区曾用高射炮打下过一架日本运输机,要知道日本人派遣侦察机深入中国内陆还合理,但派遣如此庞大的运输机就毫无道理了。”
日期:2010-6-21 18:55:00
老人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秦昀在研究院地位低,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能对一位疑似“大人物”夸夸其谈,很是振奋,越说越得意:“种种现象都说明,莫高窟还有更加丰富的一面被人为隐藏,也正在被一群秘密人物研究中,而这些人中就包括日本人。”
老人问:“你还知道什么?”
秦昀感觉自己成了专家,大声说:“从1900年至今,敦煌发生过很多自然奇观,比如三危山每年都会出现神奇的‘金光’和‘千佛’奇观;大泉于2005年前后突然干涸;鸣沙山总是响起雷鸣号角声,这些事必然有一些联系,当然了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老人突然声色俱厉地说:“你这些猜测毫无根据,切记不要对外散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秦昀怔在当地。
日期:2010-6-22 9:14:00
2 王圆箓墓
那晚的老人很奇怪,后来在藏经洞瞎鼓捣了两个小时,也不让秦昀看。送走他后都快到10点钟了。这件事让秦昀将原本很零散的猜测连贯了起来,老人越是不让他公诸于世,他越是渴望。终于按捺不住写了篇文章《敦煌藏经洞背后的藏经洞》打算发表在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杂志《敦煌学报》上,稿件送到编辑部却音讯全无。半个月后,他正要去询问原因时,敦煌研究院突然下发通告,将秦昀开除。
他万万没有想到老者警告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竟然成真了。秦昀隐隐感到自己的猜测触碰到了国家某根敏感神经,这恰好也反证了猜测的真实性。
秦昀离开研究院那天,心情悲凉到了极点。三年前,他怀着满腔热情,禀持繁荣敦煌文化的理想投身这座偏远小城,结果热情被消磨殆尽,一事无成,还被扫地出门。小人物的命运就是如此,总是摆脱不了被强权操纵的境地。
秦昀打包好物品走出研究院,又过了闭馆时间,门前这条道路十分冷清,他突然感到有点冷。莫高窟像一尊绝世而立的尊者矗立在暮色里,透出一股无法参悟的深邃,似乎看穿了秦昀的未来,却又不肯昭示他。
这时,身后传来尖利的汽车转弯声,秦昀回头,看见一辆无牌尼桑轿车插上这条公路,正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向自己冲来。秦昀吓得将物品箱一扔,一头栽进了路旁干涸的大泉河,尼桑撞掉了他的皮鞋,与路灯擦身而过,发出刺耳的声响和耀眼火光,接着急速转弯,屁股一摆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日期:2010-6-22 15:05:00
秦昀从河沟里爬上来时,手掌、手肘和脸部多处擦伤。这明显是蓄意谋杀,老人所说的后果远比开除更加可怕。这让他感到惶恐与无助,他只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研究人员,根本无力处理这类事情。必须立即离开敦煌,秦昀暗想,连散落一地的物品也来不及收拾就往房间赶。他租住在莫高窟附近一栋小楼内,现在已经上灯,除了他所住的213房,其它房间灯火通明。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让秦昀感到安全,他竖起耳朵,慢慢走上楼梯,注意身边的每一次响动。还好,一切正常。秦昀顺利来到213门前,他推开房间,突然,一个东西砸在他的脑门上,他吓得大叫一声,摔倒在走廊上。房门上飘下来一封书信,秦昀看向黑暗的房间,里面没有人,他抖抖索索打开书信,上面写着:
“我可以证明你的猜想,今晚请到王圆箓墓面谈。”
没有落款。王圆箓墓位于莫高窟售票处旁,白天是游人密集之地,但到了晚上却冷清幽暗得很。此人为什么选择这种地方见面?难道是想借机谋杀他么?秦昀焦虑地想,他不想再节外生枝,但年青人的好奇心,以及证明自己的心理又纠缠得他很烦恼。他收拾好行李计划连夜离开敦煌,到了最后一刻,终于决定夜访王圆箓墓,他单纯地认为别人要杀他根本不必这样故弄玄虚,直接在他背后捅一刀就成了。此刻他不可能知道正是这种单纯将他拖入到无法脱身的可怕境地。
十点整,秦昀步入王圆箓墓,它占地极广,正中设一白塔,由正方形矮栏包围,在月夜下发出冷冷的微光。王圆箓的法体就存放在白塔之内,他是一名道士,却竞毕生之功守护着一片佛窟,他洞启了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一扇门,却又将中华瑰宝贱卖给外国掠盗者。后世文化人对王圆箓是又爱又恨,也难怪陈寅恪先生要在莫高窟前的一座石碑上奋笔疾书“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地也”了。
日期:2010-6-22 16:10:00
塔前无人,难道邀请人等不及已经走了?秦昀小心奕奕地踏上墓地,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四周很安静,秦昀突然发现守卫也全部不见了。他吃了一惊,正要离开,白塔后面突然转出一名男子。他估摸三十多岁,长得很结实,背圆膀粗,脸部线条生硬,面皮发黑,胡子拉碴,浑身沾满了沙土,手里拖着几把铁铲。秦昀颤声问:“你是谁?”
男子嘘了一声,将铁铲轻轻放在地上,上前拖住焦虑不安的秦昀说:“跟我来!”秦昀慌乱无措地跟着他转到白塔背后,发现地面已被掀开一块石板,露出一个幽黑的洞穴。洞外并无泥土,说明这个洞穴早就存在,它多半通往王圆箓的灵柩。男子先将铁铲丢进去,跟着跳了进去,洞穴不深,他站在下面轻呼:“来吧,下面就是一个你要找的藏经洞。”
藏经洞?秦昀一个激凌,难道王圆箓早就知道其它藏经洞的存在,并刻意隐瞒了下来?如果这样,这位落魄的道士城腑就太深了。
日期:2010-6-22 22:55:00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秦昀忘记了危险,他滑进洞穴。男子又探出头将掀开的地板拖过来盖住洞口,里面顿时漆黑一团。秦昀感到闷热,恐惧,他不安地说:“快开灯!”
“嘘——”男子再次制止他,抓住他往黑暗深处走。
“你干什么?”秦昀恐惧地大叫,他这才意识到在这里杀他,将会人不知鬼不觉。
男子突然冲上来,用手肘将他的头挤在洞壁上,沉声说:“小声点,你要找死么?”
秦昀确认今晚将凶多吉少,猛然发力,将男子推到在地,快速往回跑,口里大叫:“救命啊,救命!”但没跑出几步就撞在墙上,眼前金光闪闪。
男子再次扑过来,抓住秦昀后领将他快速拖到墓穴深处丢在地上,讥讽地说:“你就这么点胆量?现在不要出声,仔细听。”说完屏住了呼吸,墓穴顿时寂静无声。起初秦昀只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慢慢又听到墓穴里虫子爬行的声音,最后竟然听到一片泠泠的流水声,似有似无,这种水声也只有在静夜没有任何响动时方能听到。他感觉得到,水流就在身边不远处,怎么会有水声?墓地周边没有水泉,也没有市政管道,就连大泉河也已经干涸,水来自哪里?他愕然抬头,看见黑暗中男子的眼睛正射出诡谲的亮光。
男子终于打开了手电筒,墓穴很小,高约两米,长宽约三米,靠左有一个约两米长半米高的禅座,上面堆了一堆枯骨,想必是王圆箓坐化后的法身。墓壁都由石头砌成,现在已经长满黑苔,许多不知名的虫子正在上面往来穿梭。墓室内不见任何经书卷轴。
“藏经洞在哪里?”恢复镇定的秦昀问。
男子抓抓头说:“王圆箓曾私藏第17窟藏经洞一批精华经书,至死都没有拿出来,他无儿无女,料必将这批经书带入到了墓中。”
秦昀基本已确定男子没有恶意,他说:“你把我忽悠过来,不是给我看藏经洞,而是陪你来找东西?哈——太可笑了!”
“我听了你的观点,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和,既然有想法,为什么不去求证呢?我追查其他藏经洞很长时间了,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墓室藏有玄机,但进入多次也没有找到答案,所以请你也来看看。”男子诚恳地说,“我叫吕长锁,外号黑蝙蝠。”他伸出了厚实的手掌。
秦昀抓住他的手掌站起身,在墓室转了一圈,问:“水声是怎么回事?”
黑蝙蝠露出微笑:“这是我猜测墓室存在空洞的依据,但我找遍了每一寸墙壁,都没有发现入口或机关。”
秦昀认同他的推测,他扒拉开王圆箓的尸骨,没有任何收获,又去查看禅座,它由砖头砌成,左侧有石门一扇,打开看,内部中空,但空无一物。
正在这时,头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秦昀大吃一惊,低声问:“你留下什么痕迹,被发现了?”
黑蝙蝠看了看表焦急地说:“一定是被我打晕的保安醒过来了。”
两人顿时慌成一团,墓室太小,无处藏身,看来要被抓个现形了。
日期:2010-6-23 12:16:00
3 迷境
头顶的声音越来越嘈杂,接着有人开始掀石板。秦昀急中生智,一头钻进禅座,又探出头来招手:“快!快进来!带上铁铲。”壮实的黑蝙蝠关掉手电,先塞进去铁铲和背包,再像刨土的公鸡拼命往里钻,好不容易才挤进去。他紧压在秦昀身上,鼻尖贴着脚尖,来了个“乾坤颠倒式”,让外人见到,难免产生误会。
在保安跳进墓穴前,秦昀关闭了石门。石门十分精密,没有留下任何门隙,禅座顿时黑糊糊一片,又闷又热,散发出衰败的霉味,而且把外界的声音全部挡住了。
秦昀不知道保安是否离开,不敢开门,只能苦捱下去。一小时后,秦昀几乎喘不过气来,他决定开启一条门缝看看情况,谁知用手一拉,石门纹丝不动。难道锁住了?他惊出一身汗来,拼命用力,却始终打不开,他沿着门缝摸索,也找不到锁闭装置,一定是门内设有暗卡卡死了石门,或者被保安从外面锁住了。这样再过半小时,两人必定窒息而死。
他慌乱地说:“门打不开,我们出不去了。”
黑蝙蝠头在内侧,无法转身,只能急促地说:“试试用铁铲撬开它。”
秦昀顿悟,他抓住铁铲将铲尖用力塞进门缝,无奈门缝太小,只能一点点塞,一点点撬,幸亏石质脆硬,一撬就会裂开。又忙了半个小时,黑蝙蝠已经大汗淋漓,在里面大叫:“快点!我喘不过气来了。”身体在秦昀身上磨来磨去。秦昀也是满头大汗,他边撬边说:“你老实点,不要乱动。快了!快了!啊——”他兴奋地大叫,石门终于被他撬开。一股湿冷的风钻进来,两人舒畅至极。
两人钻出禅室,这才觉得刚才的姿式实在暧昧,都有点不好意思。墓室里黑成一团,寂静无声,显然保安已经离开。黑蝙蝠拧亮手电筒,大吃一惊。他们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墓室,而是来到一个不规则的水洞里。地面铺满淤泥,湿滑得很;一旁是一条狭窄的地下河,河水深不见底,流往黑暗深处;土质洞壁极不规则。这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洞穴。
只是,两人明明是在墓穴内,怎么突然来到了这里?
日期:2010-6-23 23:24:00
秦昀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回头看见王圆箓的尸骨、禅座都不翼而飞,换成一块厚实的岩石,他们正是从岩石底部一个空洞里爬出来的。秦昀扑过去,仔细察看空洞,内部与禅座一模一样,改变的只是空洞之外的景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惊疑地望着黑蝙蝠,显然黑蝙蝠也不知道原因,一脸的不知所措。难道是电梯?在两人钻进禅座后下降到了地底,如果这样,两人一定会有感觉,除非下降速度极其平缓。但王圆箓墓建于八十年前,那时的电梯十分粗糙,震动大,运行时会有 “轧轧”声,不可能不被发觉。而且秦昀在空洞内也找不到任何与现代工业相关的材料,更不会有启动装置了。
他们回不去了。
“怎么办?”初次面临如此困境的秦昀问。
“既然能下来,就一定可以出去。”恢复镇定的黑蝙蝠回答,“我们顺地下河往前走走看。”这是唯一的办法了,但问题是水道狭窄,宽仅两米左右,而且往前十多米后就没有陆路了,只能趟水前进。在黑漆漆的水洞里,水呈黑色,深不见底,让人恐惧。
日期:2010-6-24 11:17:00
黑蝙蝠探险经验丰富,他将LED防水手电筒探入水中,可以看到水深仅半米,非常清澈,偶尔有鱼蟹穿行;河底铺满鹅卵石,与地表浅河几乎相同。秦昀说:“我们现在应该是在大泉河底,几年前,这里多半发生过地质沉降,导致大泉河水源流向地底,进而干涸的。”他这样讲时,又隐隐觉得不对,因为自王圆箓墓跌入此地的通道明显是八十年前就已经设下,而大泉河六年前才干涸,时间差距太大。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当务之急是逃命。
由于事先毫无准备,秦昀穿着浅蓝色格子衬衫和黑色西裤,脚蹬皮鞋。他脱下皮鞋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挽起裤管跟着黑蝙蝠跳进了地下河。水深过膝,河水冰冷,如果在冬季,估计能夺人性命。两人顺着河水流向走,黑蝙蝠的GPS定位器还有微弱信号,显示移动方位为西南向,说明此处离地表很近,但水流向下,越往前离得就越远了。
秦昀对突然现身的黑蝙蝠一无所知,对他自然满腹疑忌。很难排除黑蝙蝠故意设下迷局,诱引自己走向绝境的嫌疑。他清清嗓子问:“你为什么要找藏经洞?”
黑蝙蝠停住脚,回过头来笑了笑,脸上写满了狡猾与自负。他摸出一根软中华递给秦昀:“找藏经洞的是你,不是我。”
秦昀不解地摇摇头,接过烟点燃,他是研究人员,生活清苦,平时能抽芙蓉王就不错了。软中华就是不一样,他狠劲吸一口,说:“那你找什么?”
“钱!”黑蝙蝠将两把铁铲扛在肩上继续前行,“你是文物保护者,我是文物贩子,咱们算是对头,哈哈……”
秦昀停下脚步,将软中华丢进水中,不悦地说:“你在觊觎藏经洞里的文物?就是你们这种人,将敦煌国宝流失到海外。”
黑蝙蝠又大笑起来,“盗亦有道,我只盗珠宝,不盗经卷,那些破烂在我眼里一文不值。”他转过身来,边退边说,“我一直在追踪一千年前失踪的一批青田玉,它们被于阗李氏王朝皇族带到敦煌,从此音讯全无,关于李氏王朝皇族的下落,史书也没有记载。”
“哦?”这激起了秦昀的兴趣,“你说的是黑汗王朝对于阗国发起的圣战吗?”黑蝙蝠点了点头。这段历史秦昀早有研究。公元10世纪左右,中亚回鹘人在中亚、新疆西南部建立了一个黑汗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国家。随后黑汗王朝对位于今新疆和田县的佛教国家于阗发动了长达30年的圣战,最终联合西夏于11世纪初灭亡于阗李氏王朝,于阗王李圣天是驻兵敦煌的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家族姻亲,他兵败后带领高僧和大批青田出产的最珍贵的玉器投奔归义军,随后销声匿迹。
“难道你认为藏经洞跟那批青田玉器有关?”秦昀问。
“不错,而且……”黑蝙蝠话没落音,突然一脚踩空,掉进水中,原来前方河水突然加深了。他虽然深谙水性,但陡然落水,又是在恐怖的地下河道里,被吓得脸色发白,在水中拼命挣扎,激得水花四溅。肩上的铁铲也掉入了深水。
日期:2010-6-24 15:28:00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