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鬼吹灯同人之过路阴阳
作者:
老头怕过年
第一章 便宜儿子
为民是个苦命娃娃,三岁没了爹,九岁死了娘,七姑八姨没有,叔叔舅舅全无,隔辈祖宗更是早早就归了位,在这阶级斗争为纲,英雄母亲遍地的红色年代,还真属于万里无一的特例独苗。没办法为活命,小小年纪就改姓过继,当上了老孙家的便宜儿子。
说起着个老孙家,还真不是一般的家大业大,全屯子二百七十户有六十多户都姓孙,还都是同宗亲戚,祖上是从山东逃难来的关外,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一住就是百十多年。
收养为民的是孙家的一个老光棍汉,人称孙拐子,大号没有家里排行老三,小时候叫三娃子,两岁害病落了残疾跛了脚,大了人们就都叫他孙拐子了。孙拐子八岁的时候,家里父母兄弟看他可怜,知道他以后靠天种地是不行了,就省吃简用凑出钱来,打算送孙拐子去城里学个手艺防身糊口,没曾想,孙老汉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领着瘸儿子一进城,就连钱带人都交给了一位阴阳先生,让孙拐子学起了算命。
等孙拐子学成本事背上行头开始走村窜镇算起命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了,这算命的营生可没人敢做了,孙拐子没办法只好回到了村里。
这头几年孙拐子还算是走了点运,靠着能识文断字当了几年村会计,日子也算风光,人虽然是个残废,但怎么说也算是个文化人,家里人也开始张罗着要给他娶房媳妇,但天不做美,或许是孙拐子该着打光棍吧,媳妇还没过门,运动就来了,因为学过算命,宣传过封建迷信,大帽子一扣成为了人民的敌人,会计自然是当不成了,成份不好还能给人民当家管钱?那不是黄鼠狼门前搭鸡窝--成心肥了贼胆。从此孙拐子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由于残疾,地也种不好,只能靠父母兄弟帮衬着混日子,一混就是十多年,期间运动不断,孙拐子也是时黑时白的,终生大事也就这样耽搁了。
到了文革的时候,孙拐子的天算是彻底的塌了下来。尤其是破四旧,立四新,痛批牛鬼蛇神的那段,孙拐子在方圆百里可说是“独领风骚”,让革命小将一揪村东批完村西批,本村批完邻村批,和明星赶场子一样忙,兄弟亲朋也都沾了光,陪绑认罪都赶上了。运动最火热的时候,村里姓孙的都成了阶级敌人,走路都不敢抬头,但这也成了毛病,叫什么--只懂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
等运动稍微过去点了,孙家人赶紧和孙拐子划清了界限,断绝了关系,这当中还包括孙拐子的两位亲哥哥。而孙拐子虽然结束了赶场批斗生涯,但下放劳动是难免的了。
对孙拐子的劳动改造仅仅进行了四个月就草草结束,孙拐子气若游丝的让人抬了回来,说是得了痨病,在农场一口一口的吐血,吐的地上都冒泡泡,眼见是活不成了只好送回来等死。就在村里人都以为孙拐子归西将致,命不久以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孙拐子的病竟然好了,而且还好的很快,送回来的第二天他就像没事人一样在村里晃悠了起来。还时不时扯起公鸭般的嗓子唱上几段,虽然唱的是“流行时尚”--八大样板戏,但效果十分不好,村里是鸡飞狗跳,娃哭娘叫,人民的神经可经不起他这样的考验,“活见鬼了!”成为了当时村庄里最流行的名词,暴光效果直追红宝书。不过,那时候人民的觉悟还是很高的,眼睛更是雪亮的,马上就有人把孙拐子的反革命行为报告了政府,很快孙拐子就又让人带走了,欺骗组织的代价很严重,孙拐子从农场直接调任监狱,成了吃皇粮的犯人。
孙拐子去服刑的那段日子,是小村庄最幸福的时光,由于敌人的威胁已经减清,村民小会也从一天一次,减少到了两天一次,时间也从四小时,减少到三个半小时,村里人更是亲如一家,广大孙姓村民也又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
话说孙拐子坐牢已经过去了九个月,就在那些“失业落闲”的冲锋小将们开始“怀念”他的时候,他--孙拐子又回来,和上次一样的场面,让人抬回来的。听送孙拐子回来的警察说,是劳动的时候让石头砸折了腰,县医院的大夫也瞧过了,洋片也拍了,结论是必须要躺一辈子,也就是说孙拐子瘫痪了。监狱当然不是养闲人的地方,只好把孙拐子提前释放,交回村里照顾。
深受孙拐子欺骗之苦的村民很怀疑他的瘫痪的事实,一再向人民警察反映以往的特殊情况,希望组织可以对人民负责,将孙拐子镇压到底。但人民警察哪领教过孙拐子的本事,村民的反映在他们看来无非是甩包袱,推卸责任的做法,一怒之下,把喷口水最多的几个人拷了起来,没经审判就扣上了宣传封建迷信的帽子,大有拉回去“教育”的意思。就在村民大乱,没了章法的时候,村支书这个上过山,抗过枪,抗美援朝过过江的老革命终于出场了,军公章一带,肉窟窿一亮,硬是把那几个村民保了下来,并胸脯拍的啪啪响一包到底,把孙拐子的事应承下来,打发走了几位警察。
警察下午刚走,到晚上的时候孙拐子又背着手出现在了村里。把村里人吓的和见了鬼一样,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孙拐子是恶鬼上身转克了,也有说是黄大仙顶神脱身的,更有人说孙拐子是八仙铁拐李转世,是下了凡的神仙。这下村里可乱了,就连村支书这个老革命也傻了眼,他可是拍了胸脯打了保票的,这可怎么是好,没办法,发动群众吧,连夜组织村骨干先开小会,完了再组织村民开大会,讨论到第二天晌午终于做出决定,一定把事态控制住不外传,特批孙拐子免了出工,吃救济。当然也要求孙拐子少出门,更不能出村。村支书亲出面给孙拐子做工作,说服了这个“不安定份子”。就这样,孙拐子终于安生了下来,成了村里有名的闲人。更老来得子,收了为民这个便宜儿子,当上了爹。
转眼几年就这样过去了,文革也随之结束,孙拐子又开始不安生起来,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偷偷的帮着村里人瞧病驱邪,但本事还真有点,也看好不少人,名声也在十里八乡传开了。这一下,原本对孙拐子瞧不上眼的孙为民(就是孙拐子的便宜儿子,开始他可真是瞧不上这个“敌人”老爹,他原姓杨,跟了孙拐子后改姓孙,以后就叫孙为民了),也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新老爹,冷漠的态度也改观了很多,时不时爹长爹短的喊了起来,直喊的孙拐子喜上眉梢,话也多了起来,开始给孙为民讲些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什么的,到后来又教孙为民看起了易经。
正所谓和什么人学什么坏,孙为民自从和老爹学起了算命,就彻底痴迷了进去。有事没事就要给同学批个八字,测个流年,搞的老师常找他谈话,家长(也就是孙拐子)经常去学校报道。拐子老爹学堂是没少跑,但一点也不当回事,回来更是不说孙为民一个坏。这下孙为民更是变本加利,发展到捏女同学下巴近距离相面的地步。班主任王老师无奈之下,只得在评语里也为孙为民批了个八字---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初中毕业后孙为民就弃学在家专攻起算命,其实当时村里的娃娃很少有上初中的,都是小学毕业就开始下地做活,但孙为民和他们不一样,家里虽然也分到了地,但老爹孙拐子一点也不张罗那事,任由地里长满了荒草,也没喊孙为民下地刨过一锄头。靠着算命瞧病的本事,爷俩过的还不错,一年下来还能尝上几次荤腥。
就这样,孙为民转眼就二十出头了,村里的同龄人大都是孩子一地,婆姨焐炕了,但他还是孤家寡人一个。这也实在是没办法,虽然改革开放也七八年了,但村里人的观念还是没有多少改变,像孙为民这样从不种地,只知道骗人的懒鬼穷汉谁愿意找啊,农民不种地在那个时代可是最让人瞧不起的。老爹孙拐子当然也急的要命,天天盼孙子盼的都说梦话,有事没事脱人给孙为民说亲,但都是没有下文。
这天孙拐子把孙为民叫到了屋里,语重心长的说道“为民啊,你不移居他乡难有出头之日,我看你也甭呆了,明就走吧,出去见见世面”说完把三十张大团结扔到了孙为民的面前,说是给他路上做开销用的。
孙为民很是惊讶,心惊肉跳的盯着花花绿绿的票子,奇怪老爹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这都够拿去买套四大件了(那时候的四大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他一边小心的用手指头触摸着大团结,一边疑惑的问道“我走了爹您怎么办啊?”孙拐子好象对自己儿子的财迷气质很不满意,冷冷的说道“不打紧,老头子我也不闲着,我往东,你往西,我们各奔东西吧。”
后来任是孙为民如何说,孙拐子也不同意爷俩同路,只是嘱咐孙为民出去以后要多积阴德,莫泄天机。无奈之下,孙为民只好接受现实,做起了自己的打算。
当天晚上,这对过路父子抓着茶缸,搂着酒瓶畅谈了很久,孙拐子说的无非是些出门在外的见闻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孙为民说的则是行当里的事,他想在分别前多和老爹学几手,艺多不压人吗。俩个人就这样一直喝的睡死过去,到第二天中午才清醒过来。
到下午的时候,分别在即,孙为民禁不住哭了起来,十几年的朝夕共处就是狼崽子也该养出感情了,何况他这个大活人呢。老爹孙拐子也是感动不得了,不停的用冒着油光的破衣袖擦拭着泪水。最后,在老爹的一再催促下,孙为民脆生生的磕了九个响头后才依依不舍的上路了。他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只是记得老爹的嘱咐,多积阴德,莫泄天机。
第三章 踏财(一)
既然打定主意帮这二人,孙为民就不得不考虑方法问题了,盗斗的人毕竟也属于贼,取得贼的信任可不是件容易事,说服他们配合自己看来希望不大。那只好换个方法了,孙为民一边盘算,一边和饭店里的大姐搭起了话。
“大姐,这古玩市场每天什么时候开市啊?”孙为民询问道。
“晌午就开了,怎么?大兄弟是要出物件?”在这位大姐看来,孙为民可不像是来掏物件的,一身土腥气的他,倒很像是发了歪财的乡下小哥。
“不,不是的,我只是想看看”孙为民故意装做让人道破底细的样子,不自然和紧张的神情都挂在了脸上,让人一看就有种没见过世面的感觉。
这位大姐倒是个实诚人,但不知道体谅人,继续大咧咧的道“呦呦,看把你吓的,大姐我又不是开黑店的,还能吃了你?”说着不由的笑了起来,只见她提起炉子上的旧铝壶,逐一为三位客人添了些热水,又继续道“大姐我是怕你让人骗了,我也是乡下出来的,这城里人,尤其是做买卖的,都鬼精鬼精的,嘴又能白胡,就是个土疙瘩他们也能说成宝,前些天就有个老外,花了上千元请回去个泥菩萨还当宝呢。你这样进城卖祖宗物件的乡下人我见多了,搞不好钱没赚上,人还要困在这大北京”
听了这话,坐在那边的胖子坐不住了,很不满意的嚷嚷起来“我说刘大妹子,你可不要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像我和老胡可都是本分的生意人,“抄一号”“埋地雷”的事情我们可没做过”说完,胖子还偷眼看了看孙为民,可能他也不想让孙为民看扁了吧。
说起这个“抄一号”是古董行当里的行话,意思就是捡漏儿,用很少的价钱买到很值的物件,也就是遇到了“羊儿”,意为不识货的主,说白了就是昧良心捡便宜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你情我愿的事情,这“抄一号”也是凭眼光和运气吃饭,其实也没什么。
“埋地雷”就有点蒙人的意思了,古董行当里的人有时候为出物件,就几个人配合,在不同的摊子上摆两个差不多的物件,一个卖的很贵,而另一个相比前一个就便宜不少,但也不一定就物有所值。这样的做法无非是想用高卖的那个物件,抬起另外一个物件的价值,也就是说,用一个价钱做为物件参照,衬托出另外一个的便宜。这样买的人就会以为捡到了便宜,物件自然好出,而这两个不同的物件,其实都属于一个摊主,也就是卖的便宜的那位,而另外一位,只是帮他“埋地雷”而已。
这时候,那位大姐也不好意思起来,意识到自己当着矬人说了短话,忙打不是道“那是,那是,谁不知道胡兄弟和王兄弟是场子里出了名的实诚人儿”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像是又想到了什么,忙对着孙为民继续道“对了,大兄弟,你要是真有什么祖宗物件,让这位胡大哥帮你瞧瞧准没错,他可是大好人,本事还大的不得了,场子里现在就属他最火了,大姐担保你找他错不了”看来这位大姐已经开始卖那两位面子了,估计是为刚才的话做补偿吧。
要说物件,孙为民的粗布包里还真有一个,这东西也有些来头,里面还有个故事。
话说今年夏末的时候,孙为民“晃荡”到山西境内,晋地的悠远历史氛围加之古迹繁众,佛址遍地,让孙为民大为心折,他这人就喜欢寻古访奇,更愿意研究古代的建筑,其实他主要是想看看古人筑宅风水定穴的选择。很多东西,不亲眼看是很难明白的。
就拿平遥古城来说,孙为民去了以后才真正看明白什么叫“龟城”。“龟城”系取意于永久和吉祥。平遥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每座城门均为重门瓮城,瓮城顶建重檐木构城楼,城墙四隅筑有角楼。南门曰“迎熏门”,被视为龟城之首,面向中都河,有“龟前戏水,山水朝阳”之意。城外原先还有两眼水井,喻为龟之双目;北门曰“拱极门”,为龟尾,地势最低,城内积水都从这里排出;东城墙上东门曰“太和门”,下东门曰“亲翰门”;西城墙上西门曰“永定门”,下西门曰“凤仪门”。东西四门,平行对称,谓之龟的四条腿。上西门、下西门和上东门三座城门均向南而开,形似三条向前屈伸的龟腿,唯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龟象征着吉祥,传说古人建造此城时恐怕“吉祥”爬走,便将“龟”的左后腿使劲拉直,并绳索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塔上。可见,平遥的古城墙,寄托着人们企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正是, 左文,右武,东观,西寺(集福寺已不存),而横跨在南大街上的市楼,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它既是平遥古城“风水穴”所在,又是全城的制高点。
孙为民除了访这些古迹外,还经常去乡下民间探探“世道”,帮人驱灾解难的同时,也赚些“敬奉钱”养活自己。
这天孙为民路经一山间小村时,大感阴气结聚,煞气迎面,料定此处出了邪物,便寻迹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前后一转暗道“看来是动错了土,破了风水,此家人要倒大霉了,希望我来的不晚”言罢抬脚进了这家,只见好大一处院落,半亩有余,三间正房在北自不说,东侧新起一偏房,墙已起,未上梁,砖石木材乱放与外,上面满是积了多时的尘土,看样子是停工有些日子了。
“不出所料,果然是动土所致”正在孙为民思量的时候,正房门一开,出来位二十出头的壮后生,看年纪和孙为民差不多,人到生的结实,一米八几的个头,虎背熊腰,只是神色不振,目光萎靡。孙为民见他带着孝,便知,这家已有人去了,暗叹自己还是来晚了。
那后生见自家进了不认识的旁人,很是生气加之老人刚去忧愤在胸,不免有点莽撞,抄起一把铁锹,恶狠狠的骂道“你是做什么的!找死是不!”说完就冲孙为民跺来。
孙为民一见这架势,当然也不想挨痛揍,边后退边说道“大哥误会了,我只是想讨瓢水喝”
那后生一听,气势虽未减轻,但却停了下脚步大骂道“没水!赶紧滚!”
孙为民也是精明人,明白任自己怎么说,这样的“憨货”也难讲出理来,一想,算了,由他去吧,一家死光了又关我何事。正打算出门走人的时候,正房里又出来一位,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生的一般,但马尾辫子很长,并没有编成麻花状,而是散落在身后,也是带着孝。只听这姑娘喊道“哥!你这是做什么,快把铁锹放下”说着,上前夺下了那后生手中的铁锹立在墙边,歉意的对孙为民说道“真对不住了,我这就给你端水去”说完对着那后生狠狠的瞪了一眼,看是在埋怨他,就进屋端水去了。
孙为民一看事有转机,也不忙着走了,他也确实有些口渴,心想,看看再说。
转头工夫那姑娘就端出了一瓢生水送了过来,并把那面带不善的后生撵回了屋。孙为民接过水也不客气,正好不远处的院子里放着一个小板凳,他过去坐了下来,边喝水边和姑娘攀谈起来。
那姑娘倒也大方健谈,也可能是最近家中祸事让她早想找个人说道说道了吧,孙为民没花什么力气就打听道不少的事情。
原来,这家姓王,只有四口人,二老生得一双儿女过的还不错,今年本想为儿子娶房媳妇续香火,但女方家非要起了新房才嫁姑娘,可王家的儿子是独子,不好出去自己立户,王家人一商量,干脆在院子东边起座新房,这样既满足了女方的要求,也不会拆了这个家。于是在今年四月间起土开工,但不想从此灾祸不断,先是王老汉在开工半个月后就病倒了,大夫没少看,药钱也花了不少,但人还是没保住,没熬到六月就去世了。家有白事,这红事自然要耽搁了,更不要说起新房了,从王老汉病倒一直到发丧,房子都是停停断断的干的很不利索。
等给王老汉发完丧,老太太紧跟着也病到了,这下村里人就嚷嚷起来,说是老王家破了风水,若怒了祖宗,倒霉是跑不了了。这下新房的事彻底搁了下来,王家兄妹也请了好几位大仙赶鬼驱邪,希望神仙能显灵留老太太一命。但个把月过去老太太还是没有好起来,而且一天不如一天,到现在已经是饭不能进,叫谁看了也知道时日无多了。
孙为民听明白一切,知了他家的苦处,也不在意那后生的不敬了,下定决心对姑娘说道“这位姑娘,我早先也学过点阴阳道行,不行我帮你们看看吧,你不用担心,我一分钱不要,让我看看再说,我也不一定行”孙为民这样说也是不想让人看成骗财的“蓝道”,他是真想管管这事,也好练练自己的手艺。
那姑娘一听孙为民这样说,到是很激动的应了下来,连屋子里的那后生也喊了出来,好一翻说才说服那后生,三人互报了姓名后就开始了“工作”。
第四章 踏财(二)
孙为民先是看了看屋里的老太太,情况虽然不好但还有救,只要破了灾再找大夫好好调理应该无事。后又来到院子中看了起来,转了好几趟已有了些眉目开口对那姑娘问道“你家院子里原来是不是有棵柳树?”
姑娘一愣,但马上答道“恩,是有棵,大哥怎么了?”
孙为民释然,看来自己没算错,着急的说“树呢?根可刨了?”
“原来就在这里,我哥起房的时候觉得树枝碍事就把树伐了,根还在,就在木料下面”姑娘一边说,一边开始搬木料,又补充道“那树可粗了,为了放倒它,我家还拆了东边院墙,不过正好我哥起房反正要拆,树墩子本也想刨了,但我爹说留着做个现成凳子不错就留下了”姑娘说到自己过世爹的时候,不免流露出几许忧伤。
孙为民边听也边帮着抬木料,一会就看到了那个树墩,大缸口粗细,像是过了百年的样子,看的孙为民直叹气,暗道“祸皆由此而起啊”
现在孙为民已经料定树下有“文章”,但他可不敢随便起,站在那里算计了半天对那憨直的后生说道“伐的时候谁动的土?这人能找来吗?”
后生本跟着孙为民和那姑娘傻听了半天不做声,现在也多少相信孙为民有些本事了,一听问话,心里也难免生出了怯意,慌张的答道“是村里的孙立新,我这就去找来”话虽这样说,但那后生并没动,而是傻傻的看着孙为民,看来他已经没了主意。
孙为民心下苦笑,感情干着砸阳火活儿的还是自己的本家,无奈的对后生嘱咐道“恩,路上提点酒来,不能白用人家,先招待下,再做活不急,你去吧”
看着后生分寸大乱出去的样子,孙为民不由又想起刚才他拿铁锹的样子,心想,这家伙原来是个纸老虎,也难怪怕他妹子了。
想到那姑娘,孙为民回神一看,这姑娘还真了得,几下工夫就把散乱的木料归拢到正房窗下,开始拾道起来。只见她虽已见汗,但气息未乱,章法有度,一双不大的眼睛挂着单眼皮,好生犀利。孙为民不由的帮她相起了面,寻思,这姑娘可够“恶”的,哪家娶了去,定要阴盛阳衰了。
孙为民就这样一边胡乱想着,一边也上前帮着姑娘收拾,不大工夫就把木料摆放整齐了。
过了一会那后生就转了回来,也把那个孙为民的本家带了来。孙为民一看跟着进来的这位,身材五短,耳小鼻糙,唇薄无肉,眉毛稀,眼睛小,长的真是对不起孙家祖宗。孙为民不免心中有气,冷眼瞪着进来这位,直瞪的那位傻在当场,不知为何。可没想到孙为民还真是欺人貌丑,瞪也就算了,竟然还对这地狠啐了一口痰,愤愤的转身进了屋子。
这下那位哪还受得,火从心起,大有冲上来拼命的架势,但让王家兄妹拦了下来,虽是一翻安慰过后,仍是怒气冲冲。
王家兄妹一看孙为民瞧不上这位,也没敢把孙立新引到正房,而是带到西边的偏房,按孙为民的意思做起酒菜招待着。
两位后生吃喝的时候,孙为民又叫出姑娘交代了一些事,让姑娘把东边的偏房收拾了出来,又铲了几锹烧白了的炭灰铺在屋子中间,姑娘到也有心,孙为民说什么她做什么,也没多问。忙乱完还给孙为民另外送上一份酒菜,搞的孙为民很是不好意思。
天到下午日头正毒的时候,孙为民就吩咐那吃喝足了的孙立新开始干活,去刨那树根,而且不允许王家兄妹去帮忙。那孙立新由于上午遭了孙为民的白眼本就很气愤,现在又不得不听孙为民的吩咐,就更加恼火了,但吃了王家的酒食也不好发作,只能拼着自己的小身板,把火气发在地上,挖起来到也不慢。
孙为民一直守在旁边,时不时还斥责孙立新几句,埋怨他过与蠢苯,搞的孙立新好几次都差点撂了挑子,还好有王家人在旁安慰,他只得忍火苦干。
这一挖就是一个多小时,地上已经掏出了一个米多深的坑,完全按照孙为民的意思,顺着老树的根而下。
突然在坑里干的正起劲孙立新一个趔趄载倒下来,开始抽搐。孙为民一看,马上紧张的喊道“快快,拉上来”话说着他人已跳了下去,扯拽起昏死的孙立新,王家后生也不慢和孙为民一起把孙立新拉出的坑外,只见孙立新脸色铁青,体如硬棍,昏身不停的抖动,嘴里噗噗的喷着白沫。
“抽歪风了,这可怎么办”姑娘这时候也急了起来,一边按住孙立新,一边焦急的向孙为民询问。
孙为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毛巾,叠成棍状说道“掐开他的嘴,不要让咬了舌头”说完在王家后生的帮助下,用力的把毛巾塞进了孙立新的嘴里,完了掐起了孙立新的人中。
一分钟过后,孙立新的抽搐平静下来,但嘴里还是喷着白沫,腿还时不时的蹬一下,看样子就像是要交代了一样。王家后生这时候已经没了主意,还死命的按着孙立新的身体,神色慌张的厉害,像是没见过抽风。
王家姑娘也好不到哪去,跪在地上扶着孙立新的头,着急的望着孙为民,希望孙为民能想出办法。
孙为民这时候倒一点也不紧张,示意王家后生松开孙立新,完了拿出银针在孙立新的人中上轻轻的扎了起来,没一会孙立新的气就越喘越匀,好象睡着了一般。
当孙立新醒过来的时候,目光呆滞,茫然的观望着四周,像是傻掉了一样。
“立新!你没事吧,我是王蒙啊!”王家后生急切的问着。
再看孙立新好象完全不认识王蒙一样,眼光里投出疑惑和陌生,继续不停的四周观望起来。
没等王家兄妹开口询问,孙为民就开口说道“不打紧,一会就好,你们先把他扶进去坐坐”
没了主意的王家兄妹很听话,马上就扶着孙立新进屋去了,而那个孙立新就像个傻子一样,痴痴傻傻的任由他人摆布,跟着也去了。
舒了口气的孙为民并未停留,跳下坑里,用手几下划拉就有一淡黄色的物件入眼,刨出来一看,是尊比巴掌还小的玉狮子,和普通衙门前的狮子不一样,这个狮子脚下踩的是个小孩,通体淡黄,而且双眼赤红,一看就是玉的自带色彩,而不是人染上去的。
孙为民一见此物,凉气上涌惊道“踏财!”
思量一翻后的孙为民起出“踏财”带回东偏房,置与炭灰之上,前摆香炉红烛,唤来王家兄妹道“你们跪下”,王家兄妹到也听话,依言跪下。孙为民取出“道符”捏指诀烧了起来,烧符后,递给王家兄妹二人香烛,吩咐二人磕头上香。
兄妹上过香后,也不敢起来,都看着孙为民发呆。孙为民恍然,忙道“起来吧,我们去看看那位兄弟,这无妨了”
三人来到西偏房的时候,抽风的孙立新已经好了很多,虽然还有点显的呆傻,但已经能认人了。一脑袋糨糊的问道“我怎么到这了?刚才我们好象刨树来着吧?”
王家兄妹二人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尴尬的望着孙为民。孙为民一看走上前去,歉意的拍着孙立新的肩膀说道“这位小哥,今天我多有得罪了,没生气吧?我仔细和你说,你就知道了,我也是没办法”
于是孙为民就开始给这三人讲起今天的事,也算是对他们的交代吧。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