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 月映长河


日期:2010-05-04 20:41:22

  第一章落榜
  一 不堪回首的落榜史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踯躅在广州的街头。
  繁华的都市中,他显得那么抑郁和孤单。
  看一看洪秀全同志的求学史和落榜史,都会对他表示深切的同情。

  洪秀全出生于1814年,广东花县人。(原名洪火秀,族名仁坤)
  1820年,洪秀全7岁,入村私塾读书。
  1829年,洪秀全16岁,辍学。
  1829年,第一次参加院试。县、府试通过,院试落榜。称童生。
  1836年,第二次参加院试,落榜,这一年,他23岁。
  1837年,第三次参加院试,落榜。这一年,他24岁。

  1843年,第四次参加院试,落榜。这一年,他30岁。
  洪秀全同学10年寒窗,15年考试,四次落榜,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其精神之执着,着实让人钦佩。
  实谓:可以惊天地,可以泣鬼神。

日期:2010-05-04 20:42:49

  一 不堪回首的落榜史(2)
  洪秀全同志的坚持,来自于科举考试的巨大诱惑力。
  据说,乾隆年间,一位仁兄考到60岁,仍矢志不移,参加举人考试,仍不中,后乾隆法外开恩,特批通过。
  科举考试之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衣锦荣归,对读书人有着足够的杀伤力。
  考上秀才,就是文化人,见了县级干部都可以不跪,这是身份特权。

  考上举人,可以做个公务员,办事员,虽然当不了官,过日子是没有问题的。
  办事员在古代称“吏”。宋江就自称“小吏”,也就是办事员,日子不是过得蛮滋润?要不,范进中举会兴奋得变成精神病?
  考上进士,运气差的,可以分到地方做个县长(县令,七品);运气好点的,留在中央做官,说不定混到总理级部级干部。做官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光宗耀祖不算,银子也是大大的。
  君不闻: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日期:2010-05-05 16:01:42

  一不堪回首的落榜史(3)
  洪秀全的父亲洪镜杨,怀着憧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克服经济困难,毅然送子求学。
  因为洪秀全从小聪明伶俐,看起来是块读书的料子。
  他的两个哥哥,大哥洪仁发,二哥洪仁达,因为家境困难,没有上过一天学。(兄弟二人合起来,叫发达)
  洪秀全也决定给父母争口气,为家庭争点光,读书勤奋,成绩优异。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谁知洪镜扬同志看走了眼,洪秀全同学根本就不是一支潜力股,考了15年,30岁的人,年过而立,儿子都打酱油了,连秀才都没捞到手。
  洪家多年交的学费,算是打了水漂。这种没有效益的投资,让洪秀全觉得愧对父母,无颜见江东父老。每次参加考试前,父母那发光的期待眼神,乡亲们无限羡慕兼祝福的目光,象一把刀子,深深地在他的心里划上了道道痕迹。
  洪秀全同志的落榜,主要原因是科举考试题目难,招生比例又小。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洪秀全同志的水平有点问题。(往后再便知)

  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历经千年,难度不减。

日期:2010-05-05 16:14:12

  一 不堪回首的落榜史(4)
  有清一代,考试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场,院试。县试过了称童生,院试过了称秀才。
  第二场,乡试。省城举行。前一年考上秀才的才有资格参加。考试通过,晋级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如唐伯虎)。
  第三场,会试。京城举行。考上举人的才有资格参加。考试通过,晋级中式进士。中式进士,就是准进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场,殿试(武则天创立)。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并给考生排名。
  共设三等奖:进士出身,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
  一等奖(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二等奖(二甲)若干(每年数目不等)
  三等奖(三甲)若干(每年数目不等)
  最风光是考状元,最难的是连中三元。(元者,一也。)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要考第一名,超难。
  科举考试推行的一千多年,连中三元的不过17人(文科15人,武科2人):
  唐朝 张又新、崔元翰
  宋朝 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
  金朝 孟宋献
  元朝 王崇哲
  明朝 黄观、商辂、王名世;

  清朝 钱檠、陈继昌、戴衢亨、王玉璧
  其中,王名世、王玉璧是两位“武三元”。(武举)
  他们不愧是历代之俊彦,奇才中的奇才!
  当然,他们也是珠穆朗玛峰级的考试专家。

日期:2010-05-05 16:19:11

  一 不堪回首的落榜史(5)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洪秀全到了三十岁,已是而立之年,却还在科举的最底层挣扎。
  对他来说,从童生到秀才,似乎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阻断了他的梦想,他的希望。
  从发展趋势来看,洪秀全同学考上举人、进士的可能性,基本等于0。
  读书还是要点天赋的。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啊?洪秀全心中充满了失望、羞耻、愤怒。
  每落榜一次,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遭受比前一次更加残酷无情的打击。
  四次落榜经历中,第三次打击堪称惨不忍睹。
  洪秀全看榜后,当即昏迷不醒,高烧不退,被好心人送回花县老家。(那时不没有120急救)

日期:2010-05-05 17:07:02

  二 真假白日梦(1)
  这一次,洪秀全病得不轻。
  洪秀全同学整整昏睡了两天,才悠悠醒转。
  醒时,神志迷糊,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手舞足蹈,念念有词。
  太平天国编订的《太平天日》中后来说到,这期间洪秀全曾经做过一个梦。
  情节如下:

  洪秀全到了天上,见到了天父皇上帝,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满口金须拖在腹上,像貌最魁梧,身材最高大,态度最严肃,衣袍最端正。向洪秀全指明了人间妖魔,并命天使鞭挞孔子,斥责孔子所传之书内容荒谬,赐洪秀全为“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派他下凡诛妖。
  一般人都不相信这个梦,认为是洪秀全为了抬高自己,后来捏造的鬼话。
  这个梦到底是真是假?

日期:2010-05-05 17:22:13

  二 真假白日梦(2)
  我认为——半真半假。
  有真实情节,也有捏造和篡改。
  比较靠谱的情节是:
  第一,洪秀全的确梦到了一个人,不是上帝,而是皇帝。

  弗洛伊德说过,梦是欲望的满足。
  中国俗话也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从心理学上来分析,洪秀全见到上帝的可能性不大,但见到皇帝的可能性倒是极大。因为当时读书人最大的梦想是“暮为田舍郎,朝登天子堂”,象董永那样,昨天还是一介书生,今天立于朝堂之上,点状元,拜宰相;象朱买臣那样,昨天还是砍柴郎,今天就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考试成功,带来无限荣耀和辉煌,洪秀全也许曾经时常对此浮想联翩。中举人,中进士,点状元的场景,也许时常光顾他的头颅。考秀才一再受挫之后,参加殿试,蒙受圣恩的场景,极有可能成为洪秀全昏迷状态中的幻象。
  第二,孔子挨了骂,也挨了打,打手是洪秀全,不是上帝。
  洪秀全四次参加考试,四次落榜,对科举制度的深恶痛绝,绝不会比杨白劳痛恨黄世仁会少一些。心理学研究表示,人的厌恶情绪经常会发生牵移,称为泛化律。今天有些高考落榜生,往往焚书以泄愤,就是这种心理规律的反映。洪同学先是痛恨科举,继而迁怒于四书五经和孔子,也在情理之中。洪秀全在第四次落榜后,愤然砸了孔子的牌位,就是这种心理的发泄。所以,洪秀全自己在梦中打骂孔子,完全合乎他的心理逻辑。

  那么,哪些情节是捏造和篡改的呢?

日期:2010-05-05 17:41:31

  二 真假白日梦(3)
  比较不靠谱的情节也有两个。
  一是皇上帝痛骂孔子,并派使者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这个说法不可信。
  洪秀全梦中这个皇上帝,完全是西方人的形象。我们知道,梦是现实的扭曲反映。洪秀全如果没有见过西方人,是不可能凭空捏造出这么逼真的西化版上帝形象来的。洪秀全虽然浏览过《劝世良言》,但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就算洪秀全在去广州考试时见过外国人,并由此捏造上帝形象。但问题是,上帝管西方的事,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来干涉中国的文化内政吧?况且孔子和四书五经好不好,管他甚事?宗教虽然强调博爱,可大家也有自己的地盘啊?显然,洪秀全为了贬损孔老夫子,就把自己打骂孔子的行为嫁祸给上帝。

  二是上帝授命,即上帝向洪秀全指明人间妖魔,并赐予封号,委以诛妖重任,纯属欺骗纯朴老百姓的鬼话。
  上帝哪来的中国籍儿子?(洪秀全说自己是上帝次子,兄长是耶稣),莫非他母亲红杏升到九重天之上?再者,上帝凭什么来管中国的妖魔?好象有点狗拿耗子的嫌疑。
  经过分析,我们知道,在这个梦里,洪秀全可能参加了殿试,见到了皇帝,而且狠狠数落和扁了一顿孔老夫子。后来为了神化自己,欺骗人民群众参加拜上帝教,于是把皇帝换成了上帝,把自己打孔子换成了上帝打孔子,并且把殿试说成封君。
  这就是真相。

日期:2010-05-05 18:31:46

  二 真假白日梦(4)
  《太平天日》中又说,洪秀全不但做梦,而且做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这首诗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洪秀全版反诗。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下。
  第一,这首诗是不是洪秀全写的?
  有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学者,对此提出过怀疑。我认为是洪秀全所写。首先,从风格来看,除了第一句,没有具体内容,基本上是吹牛,而且口气很大,这符合洪秀全文学创作的特点,也许这也是他为什么屡屡落榜的原因。其次,“斩邪留正”是拜上帝教的特有词汇,应系洪秀全所写。
  第二,洪秀全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
  大部分研究太平天国的,都认为是洪秀全第三次落榜所写。如果这个说法成立,说明洪秀全同志当时的精神状态应该还算正常,这首诗虽然直白浅薄,意境欠缺开阔沉蕴,但也押韵通顺,不象精神不正常人所写。我认为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该在洪秀全篡改上述“上帝受命”梦之后,为了抬高自己,配套进行的造假工程。
  第三,这首诗是不是反诗?
  有学者(如尹福庭先生)提出,这首诗还看不出反清的意思,所以不算反诗,因为洪秀全反清的提出是在《太平天日》出现之后。这个观点,我表示赞同。《太平天日》的提出是在1848年,正式刊行是在1862年。这种观点正好印证了两点:上帝受命梦经过篡改,这首诗是后来补做。也就是说,这首诗最早也得在1847年后才写的。因为这的确是一首反诗。“手握乾坤杀伐权”,这是皇帝的专利,也是皇帝的气派,皇帝杀人从来不用与人商量。“易象飞龙定在天”,龙是皇帝的专用图案,自比为龙,岂不是真命天子?根据后来洪仁干(有王旁)回忆,洪秀全曾对探望他的人说,“我是太平天子,天下钱粮归我食,天下百姓归我管”,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说法。

  为了进一步验证洪秀全写的是不是反诗,比较一下黄巢版和宋江版反诗。

日期:2010-05-05 18:40:38

  二 真假白日梦(5)
  黄巢版反诗《不第后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这首诗,客观来说,气势不凡,有王者气,非迂腐学子能写得出来。口气比洪秀全更大,杀气腾腾!
  宋江版反词《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对自己显然十分地有信心:饱读读书,富于谋略,既学富五车,又有真才实干。但又十分地自悲:我是猛虎,可惜落在平阳;我是蛟龙,可惜搁在浅滩。如果有一天,世界会改变,当沧海将变成桑田,你们这批人,都将成为刀下鬼!
  宋江另一首反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的反词如果还算含蓄,反诗中自比黄巢,反意十分露骨。(所以被黄文炳识破,惹来杀身之祸。)
  这三个猛人太相似了,都自命不凡。
  他们的确也不凡。有文化,能写反诗;有才能,都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有理想,想当皇帝;都有暴力倾向,皇帝都是杀出来的;有变通,都不是一根筋,文的不行来武的,在这里跌倒,从那里爬起来。(四有人才)
  当然,这仨都是生活的失败者,都得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可当时没什么人把这当回事,大家都以为洪老四这次受的打击太大,精神失常而已,说出来的话最多属于狂想症的病相——白日梦。

日期:2010-05-05 21:47:52

  三 一本小书的蝴蝶效应(1)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说过,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历史长河的流淌,也是如此,上游的连绵小雨,也许会给下流带来滔滔洪荒。
  洪秀全人生长河中的蝴蝶,是一本平凡而奇特的小书。
  他的“上帝受命”之梦,也与此书有着莫大干系。

  还得从洪秀全同志的落榜史说起。
  洪秀全同志屡考屡败,屡败屡考,抗落榜打击能力已经大大增强。
  第四次落榜后,他没有发高烧,也没有出现暂时性精神病征兆。(可能看淡了,可能习惯了,也可能麻木了,也可能是预料之中)
  摆在洪秀全同志面前有两条路:
  一是继续考试,活到老,考到老,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二是退出这场游戏。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必在这棵树上吊死,难道自己要成为第二个范进?况且,自己还不一定有成为范进的机会。(成为范进的前提条件,是考上举人,对洪秀全来说,这有点悬)

  洪秀全有自知之明,自己还真不是块读书的料。
  洪秀全在第四次落榜后,用广东话骂了句粗话:丢你老姆嘿!(广东式国骂:去你妈的!不考了!什么鸟科举!)
  这句话是真话,洪秀全不愿再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有歌为证:就这样算了吧,该放就放,再想也没有用,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
  下面这句应当是气话:

  再也不考清朝的科举,将来我自己开科取士!(洪秀全语)
  有人说这时洪秀全就有了造反的心思。这种观点,不敢苟同。我想这时洪秀全应该还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洪秀全绝不会甘心于平凡和碌碌无为,他有雄心壮志,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日期:2010-05-05 22:01:11

  三一本小书的蝴蝶效应(2)
  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
  1843年的春天,洪秀全来到莲花塘的表兄家,到村上私塾教书,挣口饭吃。
  表兄叫李敬芳,闲来无事,常到洪秀全的村塾逛逛。
  无意中,他看到了一本书,一时兴起,借去阅读。

  这本书名叫《劝世良言》,是洪秀全第三次去广州参加考试,路边上基督教传教士赠送的(类似今天发广告传单)。
  正是这本书,将彻底改变洪秀全的命运,甚至中国的命运。
  李敬芳看后赞不绝口,并隆重向洪秀全推荐。
  他说,这本书跟以前读的书不一样,真是别有洞天。
  李敬芳和洪秀全都没有想到,这本书将会给这位多次落榜的复读生,带来什么的变化。

日期:2010-05-05 22:18:56

  三 一本小书的蝴蝶效应(3)
  《劝世良言》的作者叫梁发,是个基督教徒,他没有系统研究过基督教义,甚至连圣经都没有系统研读过,他在写的时候更多地联系了自己的经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阐发,也算是基督教的中国化。
  浓烈的中国味,让洪秀全倍感亲切。梁发在书中的一番议论让洪秀全大为感触:“你们虔诚地崇拜文昌和魁星,希望他们保佑你们科举高中,可是为什么许多人考了很多次,却总是落第,难道你们不够虔诚吗?”
  这番话说到了洪秀全的心坎。知音难得啊,梁兄!
  我最痛恨的就是该死的科举制,失败、耻辱、高烧,都是拜它所赐!

  洪秀全开始细细品读这本“奇书”——与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大相径庭。这本书,除了使洪秀全产生了对基督的虔诚信仰外,还有两个思想也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
  一是平等思想。书中说,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洪秀全在科举失败中看到了社会的森严等级,也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对啊,既然人人平等,大家不都是兄弟姐妹吗?三纲五常和尊卑贵贱的儒家训条在洪秀全的头脑中开始动摇。
  二是基督降生救世的传说,也启发了洪秀全。书上说,基督耶稣是(天父)上帝的“圣子”,为了拯救世人,他降临到人间受苦受难,传播福音。《最后的晚餐》中画的就是耶稣被尤大出卖的场景,耶稣并不点破尤大的背叛,而是将面饼分给众人吃,说这是他的身体,然后分葡萄酒给门徒们喝,说这是他的血。这就是圣餐的由来。

日期:2010-05-05 22:36:29

  ----------------------------------
  三 一本小书的蝴蝶效应(4)
  ----------------------------------
  谁曾想到,这些基督教的入门常识,竟然把洪秀全心中默默涌动的暗流,搅成汹涌澎湃的滔天巨浪。这些基督教徒最熟识的场景,勾起了洪秀全对第三次落榜后,大病一场那段痛苦经历的回忆,包括梦到自己参加殿试,以及鞭挞孔子等情节。他后来在《太平天日》中的说法,应该是在看到《劝世良言》后,对此梦的修改。
  不管怎么说,洪秀全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对科举的向往,对孔子的崇拜,已经被对上帝的向往所取代。
  洪秀全读了二十几年的儒家经典,竟然敌不过一本传单式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是洪秀全生命中的蝴蝶,使他从一名落魄书生,摇身一变成为拜上帝会教主,继而成为名动朝野的一代天王。
  这本小册子,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蝴蝶,清政府的军队和军制,因之而改变,汉人武装开始登上舞台,成为近代军阀的肇始。
  历史的魅力在于充满了偶然性,不经意间的小事,往往改变的历史轨迹,这大概就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蝴蝶效应吧。
  最可怕的,是人心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
  洪秀全自己进行了洗礼,成为“拜上帝会”的第一人。
  为避耶火华之讳,正式改名洪秀全。(耶火华是上帝耶和华同音汉译)
  拜上帝会成立了!(暂时还是光杆司令)

  人多力量大,当务之急是要拉人入伙,发展信徒,方能成就大业。

日期:2010-05-05 22:53:08

  ----------------------------------
  第二章传教
  一 兔子先吃窝边草(1)
  ----------------------------------
  心动不如行动。
  问题是,到哪里去发展下线呢?

  先吃窝边草,还是找自家兄弟下手吧。
  洪秀全是个急性子。他从莲花塘回乡,找到冯云山和族弟洪仁干(有王旁),向他们兜售自己的重大发现,传授基督教义(洪氏基督教义),劝说这两位兄弟入伙。
  三人一拍即和。他们有的是共同语言。冯云山和洪仁干(有王旁)也曾多次参加考试,与洪秀全一样,也是屡试不中,连个秀才都没捞到,他俩对科举、对清廷的痛恨和仇恨,并不比洪秀全会少一些。
  还得举行个仪式。
  1843年7月的一天,风和日丽,三人来到离官禄布(有土旁)的一条小河,跳到水中洗净全身,表示告别过去,迎接新的未来。(基督教称洗礼,意味着告别过去,洗心革面迎接未来)

  初战告捷,一下子就发展了两名下线,洪秀全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拜上帝会总算有了第一批会员!辉煌就从这里开始!
  来点纪念,搞点庆祝吧。洪秀全特地请当地著名铁匠“打铁罗”铸了把宝剑,取名“斩妖剑”,佩在身上,叮当作响。
  有点气派了,这样看起来才像个教主嘛。
  可三个人唱不得大戏,还得招兵买马,做大做强。
  ——从哪里下手呢?


日期:2010-05-05 22:56:23

  ----------------------------------
  第二章 传教
  一 兔子先吃窝边草(2)
  ----------------------------------
  这仨决定集体继续吃窝边草,将自家亲人统统拉下水。(传销就是这么干的)

  于是他们开始向亲戚朋友们宣传他们的教义,主要是劝人崇拜上帝,劝人修好炼正,不要敬拜邪神,不要做恶事,拜上帝有福,拜邪神有罪等等。
  洪秀全的父母兄妹都信了,毕竟摒恶从善没有错。
  洪仁干(有王旁)就惨了,被哥哥用棍子打出了出来。
  洪秀全遭受的打击更大。他到五马岭传教,他曾在这教过村上的私塾,还算是熟人吧,勉强也算准窝边草。
  意外出现了,当地群众听完他的传教演说,以为他又发神经,强行把他遣送回家,以免路上出现意外身亡事故。


日期:2010-05-05 23:11:53

  ----------------------------------
   第二章 传教
  一 兔子先吃窝边草(3)
  ----------------------------------
  洪秀全没有放弃,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最后一定会被大家认可的。

  1844年的春天,他变本加厉——砸了村塾的孔子牌位。此举既可发泄心中的怨气,又可以制造点轰动效应,何乐而不为?冯云山和洪仁干(有王旁)马上响应,分别砸了自己村塾供奉的孔子牌位。
  这一砸,还真砸出了预期的效果,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遭到了村民的集体抗议和围攻,二是三个人都丢了饭碗。这样的人还能教书,还不把孩子教坏?
  这一砸,也表明三人彻底告别了过去!
  饭碗,没什么大不了!另起炉灶,干大事不恋小利。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1844年4月2日,洪秀全和冯云山一行人,从花县出发,经广州、顺德、南海、番禺等11个府县,在广东境内跑了一圈,历时34天,收效甚微,没发展几个下线,只能权当一回自助游。

  窝边草看来没那么好吃,那远方的草呢?

日期:2010-05-06 13:32:40

  ----------------------------------
  第二章 传教  
  二 远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1)
  ----------------------------------
  俗话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广东不行,那就跑远一点,就去广西吧。

  1844年5月21日,他们来到了广西贵县赐谷村,洪秀全在这有位表兄。洪秀全和冯云山通过表兄的推荐,做了当地的村塾教师,白天教书,晚上传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