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南京之路

作者: 魏风华1975


日期:2010-7-28 16:02:00

  其实,这是我的第一部历史作品,它动笔最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写了,这期间,又写了其他几部作品,它们陆续都出版了,但《通往南京之路》还一直在修改和增删,上周终于改完最后第三稿,贴给大家,以求和关注那段历史的朋友们共同探讨,并希望得到中肯的意见和指正。
  Q:912270416
  目录
  序:谷底之城(萨苏)
  自序:我们无逃于天地间

  第1章:从白江口之败到东乡平八郎的胜利
  第2章:残酷的昭和史
  第3章:最后的关头
  第4章:沪上的秋天
  第5章:登陆白茆口
  第6章:在旭日旗的阴影下

  第7章:紫金山燃烧
  第8章:前夜
  第9章:1937年12月13日的清晨
  尾章:地狱潜行
  附章1:南京战的反思

  附章2:南京阿鼻
  附章3:昭和十二年的日本军
  附章4:诸凶
  附章5:人性的光辉
  附录1:日本军南京攻略高级将佐完全档案

  附录2:日本军南京攻略部队序列名录
  [序]
  谷底之城
  文/萨苏
  (感谢萨苏先生写的序,在萨苏先生写这个序时,这个作品的主题还是“南京大屠杀”,但后来经过修改,主题变成“通往南京之路”,所以对萨苏先生的序言小有改动,以求更贴近作品的内容,也希望萨苏先生理解。——魏风华)
  龙蟠虎踞,秦淮烟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这座金陵古城,从地理上来说和山谷没有什么关系。可是,1937年的冬天,这座城市却仿佛深深地陷入谷底。11月30日,日军柳川平助的第10军攻破南京背后的重镇广德,与此同时,正面日军上海派遣军已经突破锡澄、吴福两道国防工事,直扑南京城下。在两面夹击之下,疲惫的中国士兵和惊恐的百姓,如同躲避山谷两侧同时迸发的泥石流一样,向中间汇集,这个泥石流中的最后避难所,就是南京。而南京,也是日军攻势的最终目标。12月13日,日军国崎支队攻占浦口。南京,这座谷底之城,被最终封闭。

  在这座封闭的灾难之谷里将发生什么?
  我们已经无需用更多的词来描述后来发生的事情。所以,当刚刚拿到魏风华的《通往南京之路》时,我曾有些犹豫。历史固然需要真实的记录,但撕裂一个民族的伤口又是何等的令人痛苦。然而,当我慢慢地将《通往南京之路》读下去的时候,却有了另一种感觉。雪莱曾经写道:“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南京的确是一座谷底之城,而民族的谷底就意味着重生的开端。

  在《通往南京之路》的正文中,魏风华没有涉及南京陷落后的日军暴行,而截止于12月13日南京陷落。他用更多的笔墨,写实又充满理性地揭示了日军“通往南京之路”和中国民族重生的起源。这是本书的重点所在。他耐心地描述了南京之战前日军对中国实施侵略的一个个步骤,日军将领的心态,尔后又用更多的篇幅描述了日军攻占南京的过程,展示了这个积弱积贫时代的民族悲剧。然而魏风华的主题并不在此,这本书的主题镶嵌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南京在燃烧”。在南京,日军试图以残暴慑服中国,却用仇恨点燃了中国人死战到底的决心,这一点已经足够让我们前仆后继。抗战前,国民党内部曾有人争论中日是否会有一场决战,军统局副局长戴笠认为是一定要打的。有人问:拿什么来打?是的,一个年产十几万吨钢的国家,怎么和一个年产数百万吨钢的国家打?戴笠说出了他黑暗一生中少有的光明之语:猪吃饱了等过年,是等不来自由平等的。哀兵必胜!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现象:南京,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拐点。在南京陷落之前,虽然双方的战斗十分激烈,但实际上对于这场战争的目标,中国内部始终存在着分歧:除了胜利和失败,还有一个十分受重视的观点:打和。打和的意思,就是打一打,顶住了,然后和它讲和。这个观点在当时颇有市场,包括抗战十分坚决的白崇禧,面对德国大使陶德曼带来的日方条件都有过犹豫。中国人太爱和平了,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谈和不是投降,有什么不可以?不仅仅是国民党内部有人这样想,当时普通的百姓阶层也不乏这样的看法。南京陷落时,那样多的百姓没有离开这座燃烧的城市,多少都有一点幻想:日本人来了又能怎么样?

  后来发生的事情洗掉了所有的幻想。
  在《通往南京之路》中,魏风华还浓墨重彩地写到不为更多的人所知的南京保卫战,以及一部分将士脱险的过程和随后的行踪,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希望。从此再无退路。南京陷落后,蒋百里将军在武汉写道:“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在南京陷落前,这场战争是两军的战争,或者胜,或者负。在南京陷落后,这场战争是两个民族的决斗,胜也要打,负也要打,我们没有可以战胜的把握,没有可以战胜的武器,但是我们只能打下去,我们在为自己的民族生存而战。从此之后,或做拼死一战的匹夫匹妇,或做认贼作父的汉奸国贼,再无第三条路可选。

  南京在燃烧。但又如同凤凰涅磐,我们的民族在地狱之火中得到重生。乃至今天,每当我们松懈的时候,南京的地火就会提醒我们不能忘记的惨痛史。所以,魏风华的书读来,在沉重之外,更仿佛可以听到催战的号角:黑夜已深沉,曙光就在天边。而这正是本书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
  [自序]
  我们无逃于天地间
  魏风华

  很多朋友问我《通往南京之路》到底写了什么?我想这样简单地回答:其内容,无非是写了,那些日军:中岛、吉住、谷、末松、山田、鹰森、大岛等部队,最初是身在东京、京都、熊本、金泽等地的,怎么就出现在了南京城下呢?通往南京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为什么会发生随后的事情?或者这样说,日本人用4天的时间攻下了南京,但通往南京之路,他们走了350年。

  对于中日历史的节点1937年,我最初的印象来自一张照片。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刚上初中的我,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有一群日本士兵,他们站在一个挖好的坑前,有的背对着坑,有的面对着坑,表情平静,甚至带有几分悠闲。坑里的场面却足以令人窒息:那是一群正在被活埋的中国人。地点是南京。旁边所注明的时间是:1937年12月13日。

  那个时代就是以这样的残酷方式出现在一个中国少年心中的。
  我生活在中国北方的沿海城市天津。这座城市,是在1937年7月30日陷落的。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两支日军主要部队:谷寿夫的第6师团和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正是从这座城市的大沽口登陆的。在天津陷落的前一天,北平失守。往前推三周零一天,1937年7月7日夜,全面的中日战争在北平外的卢沟桥爆发。
  回望1937年的国际形势,实在难以令人乐观:
  美国和英国的“孤立主义”和“绥靖主义”盛行国际。在欧洲,纳粹德国像蝙蝠一样慢慢张开黑暗的翅膀;在远东,日本军国主义的刺刀已经出鞘。令人遗憾的是,在当时,美国和欧洲的主要国家对日本的威胁有着深深的错误理解。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在其名著《远东的危机》中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在美国看来,日本是一个友善的、强大的和敏感的国家。短短几十年间,它就从一个封建割据的岛国而一跃而成为现代的工业化国家。在众多具有谋略的政治家的领导下,它以惊人的速度吸收并融化着西方文明……”

  史汀生的这段话代表了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对战前日本的印象,对其所构成的威胁持淡漠的态度。这让一些有识之士感到忧虑。后来率先对日军南京大屠杀进行整体报道的英国记者田伯烈曾有过这样一段专门论述:“中国已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态,与全世界的人们——不管是集体安全主义者或孤立主义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树立永久的集体安全制度,以保护爱好和平的国家,使其不受侵略。然后,我们才有和平的希望。我们必须觉悟到休戚与共的至理精义,然后我们才能消灭战争的阴影。”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却看不到这一点。

  对中国而言,进入1937年,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局势到了“最后的关头”,民族亦到了“最危险的时刻”。7月7日,中日战争终于全面爆发,后蒋百里将军依据在日本的见闻,以及多年来对日本民族、社会、政治、文化和军事的观察,迅速写成《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谈到中日之战时,蒋将军这样写道:“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

  在1937年,总体实力羸弱的中国,在没有一个真正盟国的条件下,仍决心抗击日本,与之一战。在全面战争爆发前一年,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曾代表该校师生前往华北绥远前线看望抗日将士时,发表有著名的《告绥远将士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这次我看见各位将士塞上的生活,已认识了我们民族复兴的奇葩,正孕育在枯草黄沙的堡垒中等候怒放。我深信各位不久更可以使世界认识我们中华男儿还是狮子,并非绵羊。我们全国同胞的热血,都愿意奔放到塞外的战壕里,助各位消灭寒威,激荡忠愤。我现在筹俸国币一千元,本欲供各位杀敌前一醉,但是想起这是长期斗争,并非一次的慷慨赴难,所以愿将这些小的款项,改为医药卫生设备之用,备各位壮士裹伤再战。现在整个民族的命运,抓在我们手里,我们大家都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只有我们血染过的山河,更值得我们和后世讴歌和爱护……”

  这一年的历史,始于北平,而终于南京。
  南京古老而大气,所谓金陵自古帝王州。相比于北京、西安、洛阳等古都,依山临水的南京更给人以灵秀之感。在过去的历史中,先后有九个王朝在这里定都,明时修建的城墙存在至今。深厚的历史沉淀使得南京的名胜古迹遍地都是:莫愁湖、玄武湖、夫子庙、鸡鸣寺、雨花台、秦淮河、梅花山、栖霞寺、珍珠泉、总统府、灵谷寺、孙权墓、明孝陵、中山陵……可以说,在南京,每一棵草都充满岁月的沧桑,每走一步都像翻开了历史的一页。这是一个繁华无比的城市,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城市。2009年的12月12日,我第一次登上中山门。周围暮色四合,虽已是深冬,但由于古都多松柏梧桐,所以依旧给人以翠意葱茏之感,水气很重。通往中山门的石阶上的落叶与风中的荒草让我感到一种历史的苍茫。站在暮色中的中山门上,有风吹过惊起阵阵松涛,极目远望,令人感慨万千。1937年冬天,这里为日军第16师团第20联队占领,日军士兵曾用白漆写下这样的字样:“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时十分大野部队占领”。望着望着,那字便出现在了脑海中。

  南京陷落后的世纪暴行广为人知。在日本军事恐怖主义的威吓与屠杀下,中国军民并未屈服。在1937年,中国人虽然迎来了无限艰苦的岁月。但同时,又迎来了无限希望的岁月。南京陷落后,更奋勇的战斗在中国更广阔的土地上开始了……在台儿庄,在武汉,在枣阳,在长沙,在昆仑关,在石牌,在上高,在常德,在衡阳,在桂林,在雪峰山,在平型关,在黄土岭,在长乐村……

  一寸河山一寸血。
  1937年以后,时局艰难,光阴漫长!终于进入1945年,此时世界形势已完全明朗:在欧洲,4月底,希特勒战败自杀,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以完败而结束了在欧洲的战争。在远东地区,日本节节败退。在中国,抗战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这一年春天,王耀武率军在湘西雪峰山完成了正面战场对日军的终极战役;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4年前成功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联合舰队在美国的反击下已完全失去作战能力,莱特湾海战结束后,日本的崩溃已成定局。在最为激烈的冲绳岛之战中,日军在两名南京大屠杀主犯牛岛满和长勇的指挥下,负隅顽抗,最终被全歼。进入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随后,苏联对日宣战。日本的战争机器至此完全被摧毁。8月15日,昭和天皇裕仁向世界宣布“终战”——无条件投降。几天后,东史郎所在部队在中国宁波投降,他曾面对一位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中国军官。那名军官对东史郎说:“一想到当时的仇恨,东军曹,我恨不得把你扔进江里!但是因为上面有令,要以德报怨!所以今天放你一条生路。”

  战争结束了。
  这确实是长期的斗争,而非一次慷慨的赴难。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假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则已经整整14年了!随着对历史的重新回望与发现,人们才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1937年开始的对日全面抗战,于中国,于世界,是何等重要!而在当初,谁又知晓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序曲?谁又知晓,这是世界范围内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最初较量?在齐赴国难的日子里,综观当时的国际形势,从欧洲到亚洲,当很多国家已经放弃了抵抗,但中国仍在战斗。

  对于《通往南京之路》而言,它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纪实再现,因为记叙南京大屠杀的书已经有很多了,对施暴者和受暴者的采访也很多了,铁证如山,早已成为定论;所以,我的这本书,更侧重于从一个当代中国年轻人的视角去思考那段历史,比如通往南京之路的根源,比如南京保卫战为什么失败,当时守卫南京到底有没有意义,以及从大和民族的性格入手分析昭和十二年日本军的特质,如此等等。其间,纠正了一些传统的错误认识:比如,提到南京之战和南京大屠杀,人们往往有这样一个印象:最大元凶是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甚至很多人认为整个大屠杀都是日军第6师团干的。其实,比以上二人罪责更重的是当时的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第13师团支队长山田栴二。南京城陷后,中岛任警备司令,驻扎时间最长,该师团在南京屠杀最凶。而山田支队一直驻扎江边,是遇难人数最多的草鞋峡屠杀的执行者。此外,本书还着重记述了攻略南京的日本部队的战斗序列以及作战行动。

  写作本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写这个题材更是如经历梦魇一般。而且你发现,那段历史离现在其实并不遥远,这是最令人揪心的。对于70多年前发生的事,有的人已经淡忘,有的人从不知晓,有的人不愿回首,有的人耿耿于怀。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小小如你我,可以顷刻消失在13亿人中,在人间一隅经营自己的日子,因为总觉得那历史太重,离自己现在的生活又太远,不肯用思考和行动担负起国家的命运;可是,往大处说,我们正是这个民族的一分子!我们的身上也流淌着耻辱、失败、不屈和战斗的血液。于是,我想用自己的文字和努力,提醒更多的和我一样的年轻人:7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那样的往事,即使在这个冰冷的电子世纪里,在这个商品和物质的时代中,你也没有理由可以去忘记或麻木于我们民族的悲怆史和奋战史——面对于它,与1937年一样,我们依旧无逃于天地间。

  是为序。

日期:2010-07-28 16:10:08

  大和民族、天皇、富士山、武士与武士道、岛国、樱花、和服、旭日旗、《君之代》、明治维新、昭和史、神道教、狂言、日本刀、歌舞伎、俳句、矛盾的民族性格、清酒、生鱼片……
  以上这些构成一个国家。
  虽然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不了解海那边的这个邻居。我们和这个民族第一次交手,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当时,朝鲜半岛上有高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百济在高丽的支持下,恃其势强,侵扰新罗,后者向中国的唐朝求援。唐高宗李治以苏定方为主将,率水陆军征讨百济,一战而胜。此时,怀有野心的日本(天智天皇统治下)欲借机扩展势力,于是,在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以帮百济复国为由,尽出精兵进入半岛。日军先攻新罗,后入百济,半岛战火又起。这时候,唐军统帅是刘仁轨将军。该年8月,中日军队对峙于白江口。

  这是一次历史性遭遇。
  当时,日军有1万多人,战船400余艘,另有记载称达到千艘;中国唐朝的军队只有7000多人,战船170多艘。尽管日军在数量上占优,但由于中国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战舰高大精良,士兵自信勇猛,加之刘仁轨将军指挥有方,在随后的战斗中,四战皆捷,痛歼日军。英姿勃发的中国大唐战士让日军闻风丧胆。白江口一战,摧毁了日本人在中古时代的自信。此后的近千年时间里,日本人不再敢打海对面的主意。

  大和民族敬畏强者,同时又是一个善于取他人之长为己所用的民族。白江口惨败后,日本开始畏服于中国唐朝的廷下,全面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和技术。
  在此之前,日本经历了漫长的洪荒年代。据说,日本的第一代统治者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他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从此天皇万世一系,至今未曾断过血脉。但细究起来,神武天皇更多地属于传说中的人物,是否真的存在是一个大问题。按史书记载,直到4世纪中期,日本列岛上才出现初步统一的国家。不过,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国民仍未开化。直到7世纪中期,在白江口之役前,出现了孝德天皇,他想把中国唐朝的体制和文化引进来,是谓“大化革新”(公元645年)。

  如果说孝德天皇的改革还不彻底且让朝野有所不服的话,那么白江口之役失败后,日本人决心彻底效仿中国唐朝了。随后,日本列岛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但这种局面没持续多久。到了9世纪的平安时代,中央集权统治受到削弱,各地出现很多领主,他们拥有大片的土地和庄园,为了保卫这些土地和庄园,领主雇佣了私人卫兵,这是职业武士的前身。在武士的保卫下,领主们割据一方,互相攻伐。这种混乱一直持续到1192年。在这一年,源氏武士集团在全国形成霸主地位,集团统领源赖朝被天皇授予“大将军”称号,并于镰仓设置幕府(公元1192年—公元1333年)。自此,日本进入700年武士统治下的幕府时代。

  职业武士集团的漫长统治,对日本社会与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强化了日本民族性格中恃武攻掠的特点。
  在武士的统治权得以确立后,天皇成为傀儡。到了1333年,镰仓幕府的统治逐渐衰退,后醍醐天皇短暂地获得了国家。但仅仅两年后,在1335年,新兴的足利氏武士集团再次向皇权发出挑战,并于转年占领京都,废后醍醐,立新皇光明,设幕府于京都室町街,室町幕府(公元1378年—公元1573年)时代开始了。
  室町幕府的统治不到百年。到了1467年,由皇位继承权问题引发了长达十年的变乱,日本从此进入战国时代。战国时代,上杉谦信、北条氏康、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大批中下级武士纷纷在他们中作出选择,加以追随。那是一个强人征服、嗜血好斗的年代。当时的第一武将有可能是武田信玄。武田迷恋武力,据说曾在自己的军旗上绣有“风林火山”的字样,中国古代兵书中的这四个字,为武田迷恋。所谓“风林火山”,讲的是率领武士作战时“疾如风,静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在作战中,武田提出主动攻击的重要性,他认为只要有一半的胜利把握就可发起进攻。这一观念着实影响了后来昭和时代的日本军人。

  在1572年的三方原之役中,武田信玄几乎摧毁了另外两个枭雄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军,但在随后的进军中却因暴病身亡,该系自此衰落。此后,织田信长迅速崛起。作为武田之后的最强力者,织田提出“天下布武”的口号,企图完全以武力征服割据势力。转年,废室町幕府。就在织田信长即将统一日本时,1582年爆发了著名的京都本能寺之变:作为部下的明智光秀发动叛乱,居住在寺内的信长脱身不得,自焚而死。信长大将丰臣秀吉当时正在前线作战,闻讯后旋即回师攻灭光秀。

  1584年,作为信长继承者的丰臣秀吉削平各路势力,日本列岛渐归统一。但这只是丰臣庞大计划中的一部分。白江口之役过去近千年后,当这个岛国民族的伤痛已渐渐消除时,又开始打起海对面那片大陆的主意了。在此之前的13世纪,蒙古人对日本的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让蒙古舰船尽沉大海的所谓神风,让日本人得意了好几个世纪。如果说白江口之役中日本人在生猛与懵懂中乱打了一气,那么16世纪末的又一次动心思,则有了明确的计划。作为这一计划主脑的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特殊人物,他前承织田信长,后启德川家康,基本上完成了日本的统一。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还梦想着吞并朝鲜,征服中国,在亚洲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他甚至计划把他的天皇送到中国的北京去,以北京为日本新的都城。

  不要以为丰臣是在开玩笑,像很多日本人一样,他是认真的。他确实想这么干。
  中国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丰臣秀吉两次发重兵入侵朝鲜,想以此为跳板,进而占领中国大陆。但这两次,在战场上日本人依旧未能取胜,有着多年抗倭经验的明朝军队,给了挥着长刀的日本武士以沉重一击。随后的1598年,丰臣死去,日本人不得不从朝鲜撤军。
  两年后,日本发生了战国时代的关键一役:关原之战。经此战,德川家康成为最大的赢家。
  顺便提一下,时年17岁的宫本武藏以一名小兵的身份参加了此战役。侥幸逃脱后,他苦心习剑,开始了游历生涯。在游历中,挑战了当时的诸多高手,未尝败绩。1612年,在著名的岩流岛对决中,宫本力斩佐佐木小次郎,终成日本第一剑术高手。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宫本,是因为他是《五轮书》的作者,与武田信玄的作战思想一样,该书也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日本军人。

  1603年,德川家康被天皇任命为“大将军”,于江户设立幕府(公元1603年—公元1867年)。此后,日本又安静了近三百年的时间。

日期:2010-07-28 16:11:19

  光阴的航船开进19世纪后,世界形势完全变了!
  早在15世纪晚期,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航海大冒险直接促成了新航线的开辟,航海贸易和殖民掠夺进而成就了17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随之而来的日子,可以被称为“海洋世纪”,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全球化浪潮的第一次爆发。自此之后,欧美列强纵横世界:自葡萄牙和西班牙以欧洲一隅之地跻身世界大国后,荷兰、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也迎来了各自的世纪。在欧美列强的舰炮下,亚洲诸国多沦为殖民地,中国和日本岌岌可危。

  自1840年起,中国的清朝对外一败再败,割地赔款,屈辱一次甚于一次。目睹了中国的现状,日本人开始为自身的命运焦虑不堪起来。不过直到这时候,在自己同样虚弱的时候,他们也没忘记打海对面那块大陆的主意。
  早在明治维新之前的1798年,一个叫本多利明的日本人就写出了一本叫《经世秘策》的小册子,在小册子里他提出攻占中国东北,随后吞食中国内地的计划。他有一个观点对后来的日本政府影响甚深,即国家利益可通过一个捷径获得,这个捷径就是战争!
  1823年,日本学者佐藤信渊写出了《混同秘策》,在书中他进一步强调:“世界各国都应成为日本的州县,各国君主都应成为天皇的臣仆。”佐藤认为,日本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就必须首先吞并中国。到了吉田松阴那里,这种策略更为明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