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灵游走的村落

作者: hzhif223


日期:2008-7-11 12:50:45

  首先声明的是,我取这个标题,并非想危言耸听,吸引人眼球,因为,我所描述的这些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村里,而这个村庄,是我的家乡,我不会神经病到无中生有的对我的家乡泼脏水,如果你问我具体的地名,我可以告诉你:福建省浦城县九牧镇中墩村,欢迎考证!
  《一》乌鸦亭鬼影
  在闽浙赣三省的交界处是福建省浦城县,有一个九牧镇,该镇地处武夷山余脉,大山包围中,往东北30里,就是江浙地界,往西北30里,就是江西地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民国时代是福建省匪患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从九牧镇沿一条不足三米长的乡间土路,走三十余里,就到了最偏远的一个村落,叫中墩村。这个村庄散落在一座连绵的大山腰,山脚下有一条小河向东流,是这个地方的生命之源,就是在这个村落,不停的发生着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今天我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在这里发生了最久,知道人最多,见证人最多的故事:乌鸦亭鬼影。

  招财的媳妇是江西广丰的,虽然是隔省人,但是两家相距并不远,因为招财的家,就是福建和江西两省的交界处上,翻过房子后面那座山,就是江西广丰地界了,他媳妇的娘家就在山那边,那座山很大,却没有名字,或者有名字也早已让你遗忘,因为,当地人们记得住的,是那座山的一个地方,乌鸦亭,
  亭子座落在山脊上,亭子建于哪年哪朝,已经无法考究了,红柱子的红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已经剥落干净,都看到木头的细纹了,亭子的木缘也早断得乱七八糟,经后不同的人不断修理,现在成了叫花子的衣服,一堆补丁,几种颜色。
  现在的道路交通已经很发达了,可是,因为两省相临,通婚较多,所以,这条十里山道,行人还是络绎不绝,因为走公路,坐公共汽车,要绕很大的一个圈,才能到山那边,花个半天时间不说,还要花很多钱,走这条山道,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省钱还能锻炼身体,省时省钱,一举多得嘛。
  乌鸦亭所处的位置很好,座落在山脊上,两边山谷的空气对流,风很大很凉,不管夏天有多热,亭子里都是凉嗖嗖,六月天在里面坐一个小时不活动,还得感冒,坐在亭子里,居高远眺,可以看到两边两省的风景,不同的民俗,不同的山色,我也曾经想过,如果以后俺发达了,夏天就回家避暑,携妻带女,呼朋唤友,带上美酒佳肴,去亭子里一醉方归,该是一件多惬意的事啊,可惜,至今仍未实现这个愿望,也不也再想着去实现了,因为,就处我不怕,人家也怕。呵呵。

  话回正传吧,七十年代未,我刚出生的那几年,我们村的帅哥招财,娶了隔避江西广丰的一个小美女,小两口啊恩恩爱爱,夫唱妇随,生了一个女儿,小名春儿,长得也是粉靓粉嫩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把村里的其它光棍或是正怀春的小村姑,羡慕得心里象猫爪子挠似的,可是后来,————等下,我先吃个饭,呆会再写。

日期:2008-7-11 13:24:00

  招财小日子本来过得红红火火的,可是,正应了那句古话,饱暖思淫欲啊,他思的不是淫欲,因为,本地就数他媳妇最漂亮,所以,他开始寻求刺激,那时候,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电视,没电影,除了创造人类之外,男人们晚上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集众赌钱,招财也不例外,从小打小闹开始,到最后赌鸡赌猪赌牛,别看招财人长得不错,可是赌技太差,运气也不好,十赌九输,他那个花骨朵的媳妇,哭过闹过,但他就是迷了心窍,一心要踏上那条不归路了,有一个秋天的雨夜,他媳妇被急促的敲门声叫起,打开一看,是被雨淋得象落汤鸭一样的招财,后来还跟着几天同村的后生,原来,没带什么赌 本的招财输光,还欠了人家三十多块钱,让人押着回家来拿钱了,可是,他家哪里还有钱啊,招财坐在木凳上,低着头一言不发,他媳妇欲哭无泪,对几个回家来的后生好语相求,宽限几天,明天就回娘家拿钱,可是,那几天后生死不答应,说熬了大半夜,淋了一身雨,不能空手而归,其中一个叫根生的后生后来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今天不给也行,我们可以给你们宽限几天,不过,有一个条件,让让我们每个人摸几把,我们就走。

  招财一下子从凳子上跳起来,可是,沉默了很久,又无声的坐了下去,头低得更深了,于是,几天后生轮流上去,把手伸进了他媳妇没带胸罩的内衣。。。。。
  后生们走了很久,招财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在等待,等待她媳妇给他的一切惩罚,他媳妇很久没有说话,仍然怔怔的站在那里,泪一直不停的流,许久后,她转身进了房间,开始整理打扫,招财觉得很纳闷,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在看,她没有理会,堂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洗了澡,换了身漂亮衣服,招财依希记得,这是她当年出嫁过来时穿的。最后,招财媳妇走到他面前,半蹲着看着招财,柔声说:我回娘家几天,去拿点钱回来,房子已经打扫好了,衣服都洗好了,你记得勤换,还有,要照顾好春儿,别记她吓着冻着,天都转凉了哩。

  招财说:这么晚了,我和你一起去吧。
  你还好意思去见我的娘家人吗?不要了,还是我一个人去吧,就一个小时的路,平时都走惯了的。
  可是,天还没亮啊,你一个人走我不放心。
  放心?你真的把我放在心里吗?
  。。。。。

  凌晨四点吧,他媳妇上路了,天时候,雨还在下,不过小了很多,她撑着一把小花伞,穿着很漂亮的衣服,据后来村里一个起夜的人说,当时他都看呆了,以为仙女下凡来了。

日期:2008-7-11 14:32:00

  农家人,一般都起得早,不管是老人小孩,每天鸡叫三遍,就陆续起来了,打水做饭,喂鸡喂鸭,然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生活安静,朴实,物质生活是贫了点,可是却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好活法,多年以后,生活在城市繁华中的我,总是会在午夜时分,或是梅子黄时雨的季节,不经意的想起那袅袅炊烟,牧童横笛,母亲的呼唤,或叶雨打竹叶的夜半萧萧。

  二十多年前的那一个早上,对于村里的老王头来说,是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是山那边隔避江西省的一个乡的集日,老王头起了一个大早,想去买几身过冬衣服,是啊,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嘛,要未雨绸缪啊。
  老王头天蒙蒙亮就出发了,半个小时,他就看到了山脊了,老王头放慢了脚步,抽出烟袋,一边往烟锅里填烟丝,一边哼着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头。。。。(这个老不正经的)
  哼着哼着,他没声音了,本来是微张的嘴巴越张越大,因为,随着他越走越近,清晰的看到亭子里挂着一个人,乌黑乌黑的披肩长发,小红翠花上衣,湖蓝色的长裤,头发披着,看不见脸,整个苗条的身段,因为秋风呼啸,在亭子里轻轻的来回晃着。老王头在原地呆了足足一刻钟,再也不敢走近半步,两腿不停的抖,然后突然间从喉管里发出一种形容不出的声音,象是午夜的猫叫,或是一条狗突然让人打断一条腿。然后连滚带爬的向山下走去,和上山不同的是,上山他用两条腿,下山用了四条腿,上山用了半个多小时,下山用了不到十分钟。

  那时候,村里还有喇叭,除了村里偶尔开村民大会能听到响,平时都静悄悄的,这个秋天的早晨,这个秋雨的早晨,喇叭响了,村里周主任用一种很悲怆的声音在喊:出事了,出事了,成年男劳力马上去乌鸦亭,能来多少来多少。
  当村里人男人们把招财媳妇从亭子里放下来的时候,身子还温热着,就是没有了呼吸,然后,慢慢就僵硬了,细心的大人们发现,亭子边上全是她的脚印,亭子的柱子上也有清晰的抓痕,看来招财媳妇在这里徘徊了很久,做了很久的选择,是啊,本来甜美的婚姻,可爱的囡囡,帅气的丈夫,本应是多美好的一生,真的就这样没了嘛?亭子柱子上的抓痕,可以清晰的看到她当时的痛苦,无奈,绝望。

  招财是最后一个跑到亭子的男人,因为,他已经灵魂出窍了,已经不太走得动了,当他看到躺在亭子长椅上已经僵硬的媳妇,身上盖着几件外衣时,他没有发出声音,呆了许久,一头向柱子撞去。当时他身边的人,都以为他悲痛得失去思维,没想到他突然用这种方式,反应过来的时候,几天后生抻手就去抱,可是,已经太迟。。。。
  (大家这么支持,我很感激,我打字很快了啊,基本上都没理解腹稿了,也没注意用词了,直接写了,如有出错,别怪我哦)

日期:2008-7-11 15:30:00

  招财一头撞上柱子,震得整个亭子都在摇,头上破了一个洞,当时血象喷出来一样,喷得柱子上,椅子上,几个后生的全身都是,在场的人顿时慌了手脚,这边躺着一个,那边又倒下一个,在短暂的慌乱之后,还是当过兵,经过训练的周主任先冷静下来,先用去亭子边上的山边摘了些野草药,止住了招财的血,然后把男人们分成两个小组,抬招财的都是力气大的,劳力好的,先送下山送去镇上卫生院急救,其它的人,把招财媳妇抬回家,用门板搁在堂屋里,准备择日下葬。

  七十年代,在我们那三不管地带,治安蛮乱的,所以,农村人家,一般家家户户都养了好几条狗,看家守户,就算是同村人,如果不是经常串门的话,狗都会冲出来,一顿狂吠,狗的这种意图有两个,一个是通知主人有不是很熟的客来访,第二个是俺们先礼后兵,先叫几下表示欢迎,你如果敢有敌意,我们就一涌而上。。。。,所以,在村子里的人,都习惯了狗,也都不怕狗,更不会对狗有敌意,因为,这里的狗,都不咬人,如果哪家的狗不小心咬到了人,主人就要把它处死,因为不这样,会让人家指着脊梁骨骂的。

  象那天早上,村子里那种大规模的集体出动,应该是要鸡飞狗跳的,可是据后来所有的人回忆,那天抬招财媳妇回村的时候,路过大半个村子,居然没有一只狗叫,那些狗都不知跑哪去了,偶尔有几只趴在家门口的狗,一看到抬着招财媳妇的人群来,也匆忙起身,夹着尾巴一声不吭的逃进屋了。当时大家因为忙乱,因为悲痛,都没太留意。可是自那件事后,村子里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有心的人才想起,自那天开始,村子里就变得诡异,再也没有往日那种宁静了。

  匆忙而随便的早餐之后,周主任在广播里分配任务了,几个后生上山砍树,几个木匠做棺材,几个阿婆为死者净身,几个人去镇上买菜,几个人生火等等,周主任的声音里带着悲呛,在他的感染下,几乎整个村子的女人们都哭了,是啊,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村庄,在这样一个祥和的村庄,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人这样年轻夭折了啊,有去世的,都是年迈的长者,那种寿终正寝是一种白喜事,就算有人哭,也是幸福开心的哭,表示孝心的哭,不象今天这样,女人哭得失声,男人们眼含热泪。

  全村只有一个人没有表示,就是老王头,他一个人蹲在招财家的院子里,看着整村的人在忙乱无动于衷,不停的抽着烟袋,面无面情,远远望去,都象一个小烟囱了,大家都以为,老王头吓傻了,吓愣了,也就没有理他,理解的让他呆在一边休息,直到几天以后,大家才明白,他当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整天,都在想了些什么,
  哭得最凶的就属那几天给招财媳妇净身的阿婆了,当她们帮她脱光了衣服,看到那苗条的,玲珑得象白玉一样的身子的时候,那几个阿婆就泣不成声了,多美的身子啊,多贤惠的女人啊,相夫教子,温柔可人,整个就是大家闺秀,就这样没了,当她们看到她的胸部的时候,两边的胸,都有淡淡的乌黑的指痕,其中一个性烈的阿婆终于忍不住了,破口大骂起来:“招财这个不得好死的,这样的媳妇还这样对她,快托人去镇上问问他死了没有,没死让医生别救了,这样的畜牲救起来做什么”。骂声吸引了几个好奇的男人过来在房门边探头探脑,那个阿婆端起盆里的水就直接泼了过去。


日期:2008-7-11 19:13:00

  PS:刚刚忙完工作,开完周例会,晚饭还没吃,但是看到好多人在等,还是先写一段再去吃吧:谢谢你们的支持。
  招财是一个独子,父母也早早去世了,当初他和他媳妇好上的时候,女方父母和两个兄长,全家都是极力反对的,理由当然很简单,没家没业,没权没势,女儿嫁过去后,连个公公婆婆来疼都没有,可是经不起他媳妇的极力坚持,外加绝食相逼,最后才勉为其强的同意了,但并不怎么来往,尤其招财,很少去岳父母家,因为,两个舅子打心眼里瞧不起他,后来,在小夫妻的一起努下,日子慢慢红火起来了,

  家境慢慢好起来了,再生了一个粉妆玉琢的春儿,两家才开始慢慢亲热起来。
  现在招财躺到镇卫生院了,生死不明,家里只有一个路还没走稳的春儿,没人能操办丧事,当过兵的周主任义不容辞的担起了这个责任,先让村刘会计从村委会的账上支了5000块钱,除了雷厉风行的安排了所有的事情之外,还亲自跑去招财岳母家报丧,他知道,只有他亲自出面,才有可能平安归来,在那个年代,在那种尚未完全开化的地方,是没有太多人关心法律问题的,说不定先把奔丧的人打死再说,周主任临走的时候特意交代民兵连长:召集强壮民兵守在招财家院子里,防止对方人来闹事,同时,每个人头十块钱,让五六个左邻右舍的十来岁的孩子带上白布条,两排站在路边,等他回来。

  两个小时后,周主任回来了,身后跟着两个脸色铁青的年青人,两个都30来岁上下,眼尖的人远远就认出来了,是招财的大舅子和小舅子,民兵连长急忙一声令下:跪下,那五六个头带白布的孩子就跪在了泥泞的黄土路边上,连长又下令:磕头,所有孩子就把头,低下去,碰到泥地上,再也不敢抬起来。这是我们家乡特有的规矩,只要不是正常死亡,都需要这道仪式,既表示对死者的悲伤,也表示对死者娘家的人道歉。不过,通常都是由直系亲属的晚辈做的,因为招财家人丁不旺,就由乡亲们代做了。

  两个舅子铁青着脸,没有和任何人搭话,直接走进招财家,大舅子一进门就冲地厨房,拎起炒菜的铁铲,二话不说就开砸,先砸了锅,再砸一切能砸的东西,小舅子执行力比较差一些,但他做最有杀伤力的事,在堂屋发了一会呆,然后拿起斧子,就开始砍柱子,大有把这木头房子掀倒的气势,村里人都围在边上默默看着,发生了这种事,人家来砸点东西出出气,是合理的,所以,没有人上前去劝,直到小舅子开始砍柱子要把房子掀倒,大家才开始慌了,可是,没有人敢去劝,因为,没有理由去劝。是啊,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嫁过来还不到三年,就这样没了,人家怎么做都不过份。

  最后还是刘会计灵机一动,赶快把春儿抱过来,然后把她放在地上,轻轻的向小舅子那边推了推。说也奇怪,平时只认识爸爸妈妈的春儿,今天居然认出了见面次数并不太多的小舅舅,并张着小嘴,含糊不清的叫着:舅舅,舅舅,伸开双臂,蹒跚的向舅舅跑去,小舅子一看到春儿,手就软了,把斧头一扔,一把搂住春儿,号啕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还砸得一身劲的大舅子,也扔下锅铲,搂在一块哭起来,周主任这时趁机向前,轻声劝道:大兄弟啊,我知道,我们村对不起你们,你们心里的痛我们懂,你们心里的火我们也懂,可是,我还是想劝劝啊,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给这个家里留点东西吧,春儿还小,她的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嘛。。。。

  在经历了几番波折后,招财的岳父家里人终于同意了下葬,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方圆一百多里地最有名的化龙道士来做法场,让招财媳妇能顺利超渡,不然就没完没了,化龙道士已经80高龄了,最近几年都在家修身养性,没有在外出给人做法事了,平时有事,都是一帮徒子徒孙在外跑。周主任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想快速息事宁人,痛快答应的后果,却害苦了化龙老道,让他一世英名付诸流水。。。。。


日期:2008-7-12 13:49:00

  《2.1》
  化龙老道是坚持不来的,因为世俗的事物,钱啊,名啊,到了他那个年龄,都没多大兴趣了,他只想平平稳稳的安渡晚年了,关于他的事业,他也不用担心了,因为他的两个徒弟,在他的多年教导下,已经尽得他的真传,在方圆百里,也算小有名气的,给死人做做法事,超渡超渡亡魂,已经是小菜一蝶啦,所以,不管周主任怎么磨破嘴皮子,老道就是无动于衷,老道的徒弟们也很生气,生气周主任瞧不起他们的本事,万般无奈下,周主任只好放弃了,他请老道入了内室去品香茗,把老道的徒子徒孙们关在门外,不懂他们聊了什么东西,一个小时后,周主任满面红光,笑得象花一样的走出来了,跟在后面的老道也面露微笑,并答应了亲自去做这场法事,不过,他的徒子徒孙们倒是觉得,今天的老道,笑得有点怪怪的。

  老道带上两个亲传弟子坐上周主任特意请来的法师专列,一辆三轮农用车,跟着周主任出发了,离村子越来越近的时候,化龙老道的眉头越皱越紧了,他转身对大弟子卧虎(法名)说:“你有发现了什么了吗?”“师父,一切很正常啊”,“唉”化龙老道叹了一口气,这时候,他的小弟子驭风(法名)接口道:“师父,这个人死得很冤啊,怨气非常重,离这么远都能隐隐看到啊,”“嗯,”老道赞许的点了点头。“东西都带好了吗?”“带好了,师父”两个弟子齐声回答。

  进村的时候,四五条黄狗一齐冲了上来,对走在前面的周主任视而不见,对着后面道家三人直扑过去,周主任大声喝斥仍无济于事,急得用脚去踢,可是那些黄狗象疯了一样,凭周主任的大脚踢在身上扑扑响,正眼也不瞅周主任一眼,仍然把三个道士团团围住,寸步不让。周主任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是啊,狗的主人对他都得恭恭敬敬的,这几条畜牲居然还敢不把他放在眼里,他火了,大吼:这是谁家的狗,快点出来杀掉。几条狗的主人闻声跑来,看到村老大发火,看到几个远方来的贵宾被围,急得操起扁担就往上冲,大有把狗打死谢罪的意思。

  这时,驭风对师父使了一个询问的眼色,化龙老道微微点了点头,驭风就走上前去,手比划了一个怪异的手势,然后一只脚猛的往地上一跺,口里大喝一声:“嘿”。说来奇怪,几条本来凶神恶煞的狗,突然间就象被人抽走了骨头一样,瞬间瘫软下去,然后夹着尾巴,一声不吭的溜之大吉了。多年以后我想起这个情景,不由得大声感叹遗憾,如果当时有先见,把这招驭狗术学来,到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时不时去电视节目里秀一下,说不定就是一个生财之道。现在不就流行做秀嘛,又何必象今天这样在商圈里和人家玩圈子圈套,赚点小钱,还要尔虞我诈!

  大法师到了,棺材也做好了,婆家人也妥协了,万事OK,现在就等出殡了,化龙老道屈指一算,第二天就是一个宜日,于是大家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为了第二天的出殡做准备。村子里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悲剧,到了明天,就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明天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日子,因为,从这天起,死亡才刚刚开始。。。。。


日期:2008-7-13 14:04:00

  《2.2》因为我比较忙,这两天连续不断的半年会议,所以,我只能是尽可能抽时间更新,请大家理解一下啦,必竟,生活比写小说重要,我又没有把这当职业,对吧?理解万岁!但是,我保证,我会一直写下去。对了,请教一下,太监帖是啥意思?
  鄙视一下在我帖里做广告的,搞得我心情很差,再有这么干的,我就要诅咒啦~~~
  出殡的那天,阴,无雨,雾压得很低很低,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在哭灵(就是家属围棺材边边说边低声诉说,表示挽留的意思),还有转棺(就是送葬的人,围着棺材转圈,也是一种仪式),这些仪式都完成后,开始由法师做法场了,
  化龙老道师徒三人,坐在棺材前面的桌子边,边念咒边摇着手上的法器,半个小时后,化龙老道交代边上的人,让大家把小孩子带到房间里去,免得吓到,然后让12个抬棺的大汉站在棺材边上,交代完毕后,老道突然停止念咒,脸色铁黑,然后猛一拍桌子,向棺材猛力一指,大喝一声“起”,棺材边上的12壮汉也是铁青着脸,齐声大喝“起”然后就弯腰把棺材扛在肩上。这也是做法场的一道程序,叫立威,目的是为了用气势压住棺材中的亡灵。

  “卧虎”抢上一步,左手端着一碗酒,右手掐了一个金绞指符,对了棺材头大声念着咒,最后喝了一大口酒,想喷向棺材头,这个仪式叫酒禁,也是为了镇压亡灵用的一个仪式,突然这时,一个黑影从左侧的一个树林里凌空冲出,在卧虎的身前掠过,然后扑向对面的山坡,然后卧虎手中的酒碗“啪”的一声摔在地上,口中的酒也没有喷出去,吞进肚子里去了。

  这巨大的意外让在场的村民忍不住的齐声惊呼出声。卧虎也脸色惨白,跄跄后退了好几大步。“灵鹫”一个有三十几年的打猎经验的村民大声惊叫。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鸟,似鹰非鹰,似鹭非鹭,青黑色,张开翅膀有一米,百年才得一遇,村里的很多人都是在老人们的代代传说中听到,据说在五十年前的一次山洪大爆发前出现过,那次山洪,我们村死了十几个人。它是鬼魂的信使,恶魔的邮差。没想到今天出现在出殡的现场,在场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全部脸色泛白,嘴唇哆嗦,不停的喃喃的说:凶兆,这是凶兆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