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警队内部奇异事件

作者: 二舅家的大表哥


日期:2010-4-23 10:22:17

  谈到我最想浅析的一个案件,首先要解释一下人格分裂的特征与病症。人格分裂在学名上称为“解离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这是我百度来的,科学的解释,人格分裂人格分裂大致可分为两类: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 Amnesia)和多重人格症。
  科学的东西终究是唯物的,只是世间还有更多的不得不叫我们唯心的事物,比如莲蓬里有高人竟然解析出:癌症只是人类医学的误诊。对于此类严谨的、并且根本不值得我们去“推敲”的威严科学,我是不敢造次的。唯独对人格分裂,这种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我有自己稍许独到的“见解”。人格分裂,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这种人格身藏在患者体内,唯物的说这是种病态,唯心的我们就可以延伸解释出很多,比如,一个人格分裂的患者体内,藏着两类性格迥异的灵魂,善良的或邪恶的,或都是凶残的,这两类甚至更多的灵魂在操纵着患者的肉体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一些截然相反的行为。

  特别道出这些繁杂的人格分裂术语,是为自己下步所要着重浅析的案例做引子:

日期:2010-4-23 10:46:00

  下面我就隆重介绍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案例,也是诸多筒子们曾经关注过的1996年南京大学碎尸案。“南大碎尸案发生于1996年1月19日。受害人大一女学生刁爱青被人切割成1000多片”,遗憾的是至今,案件还未破获,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警察的无能或者凶手的高明。试想如果当年或者后来南京警方破案,还会留给我们在此“浅析”意淫的机会么。

  网络上的对于南大碎尸案解析的帖子,我关注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天涯里“黑弥撒”那段风波,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尘封十多年的残忍的凶杀案又一次被翻到许多年轻同学们的面前,我看到的,多是观众们猜测、愤怒的声音。至于也有细心筒子所分析的回帖当中某些可疑的ID和叫人不断揣摩的言论,但这些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有高人推测出,有当年参与办案的民警,深知案件有所阻力,在现实中无法吐口,唯有在网络上为可怜的受害人小声而又卑微的去鸣一下冤。这是不值得我再去探讨的,还有诸多筒子们认同“黑弥撒”的打碟、重金属之类的推测,以后后来跟帖着的跟风,多是巧合而已。当年被害者的同学,哪位可以证明的出被害人是喜爱哪怕是接触过打碟文化的?这点暂且不论。更有细心的筒子,翻出如下一段对话:“胭脂江天--陈先生,你不要闹了,前年你来脑科医院的时候,难道你不记得自己的状况了么?捧着一本圣经,四次自杀未遂……不过上上网或许对你的康复有好处。”

  “胭脂江天”回复道:“我也记得你,我们床挨床的,你比我更习惯那种环境。”
  对于这段两人之间的对话,很多同学们会高度的认可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怀疑,对此,我只能说大家过于敏感了,至于反驳言辞,我不多做浪费,网络上的热潮冷讽,相信大家见怪不怪。如果这两人的对话对案件的侦破是有益的,相信,南京的警方也早已找到破案的眉目了。距离“黑弥撒”帖子已两年有余,看着大家热心而又热烈的讨论,再看看案件一如当年的平静。我只能说:可爱的年轻人们,你们太想做当代的“福尔摩斯”了。也或许,我们可以调转矛头,去攻击南京警方的无能吧。

  至于最后一点关注这个案件筒子们的疑惑,有人推测,凶手当年已被南京警方排查出,只因外部原因,警方被迫停止调查。如此凶残的杀人案,凶手假如已被警方控制,警方却又为何要停止调查?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有筒子们会翻出当年南京公安局长信誓旦旦的保证:破不了此案,便引咎辞职。各位,如果去相信政客们的表演,我更希望看到你们多些哪怕荒谬的推论。更为荒唐的是,有筒子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凶手为某高官家属,因高官的介入,迫使警方停止侦查。看到这一推断时,我无奈的笑了,无语之下,我期待做出此推断的高人,最好能人肉出当年介入案件迫使南京警方停止侦查的高官吧,我会为你摇旗呐喊助威的。


日期:2010-4-23 12:59:00

  至于推算出另一种较为灵异的结论,就是各位筒子们最感兴趣的,便是宗教仪式。前段曾拿黑弥撒的文章给单位一前辈看,前辈念叨着,南大的碎尸案是不是与某些宗教仪式有关的。我曾在网络山搜索奇异的宗教仪式,但没有结论。以刀片分解人的尸体一千多块,或许这也是没有哪个宗教可以容忍的仪式。
  我更是坚持自己的推测,人为的解释总比某些空洞的叫人恐惧的编纂更为信服人,这不得不叫我想起重庆的“红衣男孩上吊自杀”事件。在关注这个事件前,我在重庆卫视中看过这期节目,作为一名警察,我明显的感觉到主持人和所谓的专家们的解释有些牵强。
  看过某位术士所解释的男孩身着红衣、泳裤、铁锤子、悬梁、离地,解释的结论便是道教茅山派的一种法术,叫人看后背后一阵发凉。或许科学的角度无法解释的时候,灵异便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替代了人们的理智。

日期:2010-4-23 13:12:00

  本人亲身接触过较为灵异的案件,是一名高中生之死。
  当年本人在这所高中的所在的辖区任职。一天早晨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交警队同事打来的,说是辖区内出了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被害人已经死亡。穿上衣服和同事到现场后,场景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死者是名年轻男子,其它部位完好无损,只有头部,确切的说是眼部,被压轧的血肉模糊。交警队的同事处理完毕后,便找个件单子,给尸体搭上,接下来便是寻找尸源了。我与同事驾车赶往附近的这所学校。这算是惯例吧,这个学校每年几乎都要出一起命案,淹死的和被车撞死各占一半。因为这所学校地处偏僻,紧邻城际公路,来往货车很多,被撞死的学生多是夜间外出,在公路与学校交叉的丁字口出事的。而当天那名被撞死的高中生也是一样的地点,所以,我们按照惯例,先赶往学校,要求学校清点学生人数。

  半个小时后,结果和我们预料的一样,学校内果真有名学生失踪。之后是失踪学生的班主任到现场辨认尸体,顺其自然的,尸体自然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说起这所学校,不得不多点缀几笔,这所学校地处两条河交叉位置,学校仿佛是片世外桃源,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内建有老师公寓,老师和家属们也常年在校居住,久而久之,学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除了重大案件,我们公安机关也很少插手学校的事物。所以说,这是一座很奇特的学校,至少在我的眼里是这样。

日期:2010-4-23 13:28:00

  确认尸源之后,便是一些繁琐的程序,通知家属、走访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但也就是这次的走访,使我了解到了这所学校不为外人所知的神秘一面。我与同事先是询问了受害学生的班主任,在询问过程中,这名老师总给我欲言又止的感觉,欲言又止、一副神秘感。之后询问学生的过程中,一名学生的讲述使我感慨不已。这名说明示意我单独谈话,找了间僻静的教师,我与学生隔桌而坐,学生故作神秘的反问我:你知道为什么XX被撞的刚好是他的眼部么?我否定的回答后。学生便给我讲述了一段奇异的事件:XX便是那名被撞死的学生,XX在学校时,已表现出了一定的反常,比如,经常逃课,翻墙出校,在学校北边的荒坟岗里挖一些坟墓。我问学生为什么XX要挖坟墓,是盗墓么?学生回答我:说XX亲口说的,挖取死去的人的骨头,用刀片刮下骨头的骨沫,涂抹在眼睛部位,便可以看到鬼神蛇怪之类的异物。听后,我不禁一颤,没等学生提醒我,我便想到了XX死时的一幕:身体其他部位完好无损,只有眼睛部位被扎的血肉模糊。

  这名学生讲述的,给我的震撼已经足够大,但在后来询问其他同学的过程中,其中几名同学也说出了XX事发当晚的怪异之处:首先是XX回到宿舍后,和衣而睡,半夜凌晨二时左右,不止一个同学听到,有人在宿舍外面小声呼喊XX的名字,随后XX便直接起身外出了。
  事后经过检查,XX衣服的口袋内,有若干现金,这些现金足够XX在学校里生活一个礼拜,还有半盒没吸完的香烟。讲这些,是充分的证明,XX半夜外出,并非有想要步行回家的意向,况且,学校周围荒凉一片,距离城区更是有近十公里的距离。
  如果说,这些高中生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完整树立的话,那么后来这个学校老师们的反常表现,更是深深的震撼了我

日期:2010-4-24 8:33:00

  这件高中生意外被车撞死的案件,严格的说只能算作是事件。为什么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我们会履行这么多不必要的手续,去一再的走访学校人员。筒子们肯定会这么问,在我到这所高中学校所在的辖区后,接触的第一件该校学生意外死亡的案件,也是十足的不解,意外死亡,走访两份材料即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不厌其烦的一再记录当事者周围人群的材料。事后才得之该校每次学生意外死亡后的威力:首先是学生家属闹校,比如棺材抬入学校之类的过激之举,所以,这个学校几乎每年都要为这么个意外死亡的事情付出足够多的金钱和人力。我们警方也多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才可深入的接触到这个学校的神秘之处。因为平时,我们想要进入学校,也会被学校的门卫阻拦,待他们向领导请示完之后,我们才可进校。而且警车是一定不能开进校区的。说到这个学校的门卫,其实尽是些学校的退休教师或是些在职教师的家属。

  当天走访了几位死者的同学,我已有些疑惑。这次XX的意外死亡,给我的兴趣远比那些意外溺亡、学生之间斗殴死亡的案件要多的多。为什么学生们中间有这么浓重的封建思想?为什么某些老师看我们的眼神那么叫人捉摸不透?这眼神里有恐惧、有期盼,也有排斥的味道。
  第二天本是休息,但XX死亡事件中,老师的材料还没有走访。中午,我拉着位接班的一位关系较好的同事,驱车再次前往该校。我首先是找的我认识的一位该校的副校长,说是认识,仅仅是一面之缘,这位副校长到我们单位办理业务,寥寥几句而已。副校长的家和这个学校其他老师的家一样,也在校区里。校区的一角,也就是西南角,集中着家属区。有五六幢教师家属楼,我所知道的,几乎所有的教师以及家属都集中在这个学校的家属区内。这也是我所在城市全部学校最有特色的一个校园。

  通过打听,到副校长的家门口后,我掐表,看已经午时一点多,料想也该过饭点了,便敲门。开门后,校长身在门口只伸出一个脑袋,疑惑的看着我们。为了不引起学生们的恐慌和注意,每次死亡案件后,我们到学校走访,几乎全是身着便装。或许副校长只和我有一面之缘,当时我还穿着警服,突然穿便服,校长估计认不出我了。我便满面堆笑的掏出警官证,同时道起校长对我的印象之见。

  这时副校长才反应过来,热情的引我和同事进屋。进屋后,闻到有浓重的酒味,再看,才看到屋里坐着两名中年男子。我打趣到:X校长真是有雅致啊,现在还有心情在家品酒论足了。说完副校长和屋内的两名男子都笑了起来,校长把我和同事向那两名男子引见后,便热情的要求我们也坐下喝两杯。推辞后,我表明了来意。
  这时我看到副校长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表情,说不清这表情下意味着什么,反正给我的感觉是怪怪的。两名男子听完我们此行的目的后,便起身想要离去,副校长拦下两人,这次给我和同事做以介绍:其中一名身材微胖的男子,是该校教导主任。但介绍到另一名身材较瘦的男子时,副校长明显的迟钝了下。这时这名男子主动介绍自己是附近村庄的一名医生。副校长听后,哦哦的应答道:对,他是医生。

  我和同事掏出材料纸和印泥,坐落好后,我负责记录。见副校长在忙着打理桌面上的酒肉剩菜。我便把目光转向那名教导主任,问道:X主任,要不先问您些情况吧?这时我明显看到副校长转身,给了X主任一个我看不到侧面的表情。也或许是酒精的作用,X主任没有回应副校长的这个诡异的表情,直接对我说道:你问吧,只要我知道的情况,我会说的。

  简单的问完X主任关于这名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临死当晚的情况后,一份材料便算制作完成,又一份走访材料。这些所有的材料组合起来,便足以证明该学生之死。这时我要求X主任在自己的材料上按捺指印,突然间X主任问我道:兄弟,我不知道你在我们这里工作多久了,其实很多事情,不是你们警察、我们老师可以解释或者阻止的。
  疑惑间,我听到副校长略带呵斥的口气对X主任说道:X主任,你说什么话,是要对自己负责的。

日期:2010-4-24 8:56:00

  听完副校长对X主任的呵斥,我明显的不悦,每次的案件的走访过程中,遇到诸如此类的阻拦,我都会当作对我们工作的不配合。我面带愠色的对着副校长道:X校长,在您去我的单位办理业务时,我也是这样帮你处理问题的么?这也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我也希望您能配合我们。
  这时X主任帮副校长解围:兄弟,你别介意,X校长也是顾大局的领导,有些事,只是我们这个圈子的人知道,我们是不对外人提及的。见一个明显的线索中断,我几乎是带着愤怒的语调要求X主任签字按捺指印。结束这份材料后,我便起身,因为我当时的心情已不适合再继续询问了。起身后,我朝着副校长道出一段近乎挑衅的话:X校长,希望这次贵校能圆满处理好这次意外事件。对于您的态度,回去我会如实向领导反映,对于贵校日后是否发生与此次事件有关的突发事件,我们也会“酌情”处理的。说到该名学生意外之死的相关突发事件,无非是死亡学生家属的闹校行为。我几乎是赤裸裸的讲明:如果死亡学生的家属有过激行为,我们也会“谨慎”处理的。

  因为每次这个学校的学生有意外死亡的案件后,我们都会派出两名民警驻校参与校方与家属的调解谈判程序的。在有家属过激行为时,单位也会派出所足够的警力负责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我几乎明了的“威胁”起到了作用,先是X主任的劝解,之后那名“医生”也起身挽留我们。医生转身对副校长道:老兄,人家也是正常的工作,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咱们何必难为这两位老弟呢。这时一旁尴尬的副校长略带难为的说道:XX,你别生气,我们有我们的难处,或许有些情况,我们如实告诉了你们,你们也不会信,更不合适记录到你们这些严谨的材料上。听完副校长的解释,我气消大半,我们无非也是要一个尊重,阻止我们正常的工作的行为,我多会认为是对我们工作的不尊重。

  重新坐下后,副校长提出一个要求:某些问题,我们可以当做絮家常的在这里说个明白,但不能记录。

日期:2010-4-24 10:32:00

  很茫然的接受了副校长的这个要求后,副校长便打开了话匣:副校长年纪四十开外,年轻时在师专毕业后便分配到了这所高中工作。当年进校时,就闻听过关于此校的怪异传闻,副校长年轻力壮、激情蓬勃,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几年下来,除了每年偶尔会有学生在校区旁边的水库里溺亡,也并没有听到其他的灵异事件。或许当时年轻人都不信鬼神怪兽之类的迷信传言吧,直到副校长与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女儿恋爱时,才真正的见识到某些解释不了的现象。

  比如,在学校管理力度最为强硬的时候,也会有学生翻越围墙到校外。90年代的时候,学生们是相对较为单纯的,而这个学校周边很是荒芜,除了有两条河交叉学校而过和一座城市里用的水库,景色相对还算不错。但这些溺亡的学生中,几乎都是单独翻墙外出,也大都是基本上溺亡在这条河相同的部位。
  说到这条河,我先给大家描述出这条河的走向。原先我说过这所高中坐落在两条河交叉口的位置,详细的说,另外一条只能算作这条大河的支流,因为这条大河在水库的位置分叉,水流也灌满了这条支流。看起来,就像是两条河水包容着这所学校。
  副校长也是在一次溺亡学生的事件后,感觉到了事情的蹊跷之处。首先是学生们流传的恐慌,这只是很次要的因素。最为怪异的是校方的举动,首先封闭这名溺亡学生所在的教室,其余的学生分流到各个班级,而这个班级的“番号”就取消了。这这名溺亡学生死亡后第七天,也就是我们俗说的七夕,当天中午,在领导的示意下,学校工作人员买了鞭炮,围着这名溺亡学生的教室周围燃放。

  副校长也是年轻人,不解之下就向自己女友的父亲,也就是这个学校的老教师求答案。这位老教师意味深长的给副校长讲了一段话:知道这座学校的升学率为什么这么高么?收获的东西,早晚是要有被索取的时候。副校长再问其它,这位老教师就不再说了,只是告诉副校长时间还长,某些事情会慢慢了解的。
  后来,这位老教师就成了副校长的岳父,副校长的爱人毕业后也在这所学校生活,两人掐指算来,已在学校待了近二十年。由于高中课业紧张,两人,以及学校的所有其他教师,都极少跨出学校的大门,即便是学生们放假的节假日,老师们也几乎不走出大门半步。校区内有小商店、也有老师们自己开垦的菜地,这几乎提供了老师们生活所需的全部。

  听到这里,我细问副校长所讲的怪异现象,副校长指着在坐的那名身材较瘦的医生问我道:你真的看着他像医生么?问完,这名“医生”干干的咳笑道:其实我不是医生,具体身份给你们解释不清,也没这个必要,只是每次这个学校有学生意外死亡时,我才会在这个学校住一段时间。

日期:2010-4-24 18:31:00

  见我满脸疑惑的看着他,“医生”自我解释道:我是不与你们警察打交道的。你们眼中,我们这类人多是江湖术士之类。不过对于这所学校的所有案件,或许我比你们更加清楚事实。
  惊愕之余,我的兴趣反而不在案件本身了,全然转移到这位有新的身份的医生身上。“医生”转眼看了看副校长,见没有阻拦的意思,便继续说了下去:据我接触这所学校以来,基本每年都有一名甚至多名的学生非正常死亡,而你们警察所做的结论,全部都是自杀或者意外死亡。而这么一所普通的校园内,每年都有这么一两起的意外死亡,那么责任到底该归结于学校的管理,还是政府,也或许是你们警察的漠然?

  我被问的无语,再看教导主任和副校长,却是面色淡然,好像“医生”所言,与他们无关而已。我暗示“医生”继续讲下去,而对方却在此时闸住了话题,不肯再多说。我转问副校长,这些话我是不会记录在材料之上,只是想知道以前是否把这些情况告诉过警察或者报告过政府主管部门。副校长答道:很久以前,学校主管领导曾把这些意外情况总结,上报过主管教育部门,但是没能引起关注。现在也或许只有你们警察会偶尔的关注下这些情况,没有其他的人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的。

  教导主任这时插话:昨天那位意外被撞死的学生,七夕时,我们学校还会燃放鞭炮、做些法事的。虽然我们此举不利于学生的稳定,甚至会加剧学生们之间的恐惧,但我们还是不得不这样做。有些事情,我们也是不愿相信甚至不愿去做的。但之后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组织学校领导逐个班级做思想教育和普科工作。

日期:2010-4-24 18:59:00

  这次询问,只能算完成任务,副校长的所答和教导主任相差无几,也是些形式的回答,更深的疑问,我不可能记录在材料纸上的,除了与副校长达成的“协议”,我总不能带回满纸的封建迷信文字给领导看甚至“存档”吧。但更深的疑惑在我心中形成,甚至被这所学校掀起心底一种莫名的欲望,这种欲望总结起来,便是好奇。好奇害死猫,也正是我的好奇,使我接触到了这所学校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正是我的好奇,几乎害死了我。

  回到单位后,简单的整理材料后,我便驾车准备回家。而那名刚刚被撞学生的死亡地点,也正是我回家的必经路段。路经学生的死亡地点时,我刻意的放慢车速,放下车窗看着那片公路,类似油污的一片,估计是血迹干涸后形成的吧。很为这名已经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这么年轻,甚至连青春的滋味还没有感受到,便撒手人间,到另一个世界了,希望另一个世界也有青春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