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作者:
尹梦飞
日期:2006-6-6 14:00:00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年仅26岁的原重庆市江洲县县委书记张陵,正式向朝廷提出辞职申请。
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是件小事。但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张陵,字辅汉,祖籍江苏省丰县,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相传为西汉贤相张良的八世孙。从这一点看得出,他的基因是很过硬的。
和所有后来有出息的人一样,张陵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时就精通《道德经》,而且“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这就很了不起了,请问在座的看官,你们年纪也是一大把了,有哪个敢拍胸脯,说自己“粗通”《道德经》?
当时还没有兴科举考试,但朝廷也有自己的办法,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也就是让地方上的三老四少,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有,就推荐给朝廷做官。张陵读《道德经》读出了名,于是给推荐上去当了县级领导干部。这也是在汉朝,道家仍有很高的地位,如果是在明清,道家式微之时,张陵如果还想做官,精通《道德经》,甚至再加上《南华经》也没有用。人们要的是儒家学说,精通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
张陵弃官之后,没有回他的家乡江苏省,而是到了洛阳附近的北邙山隐居,学习长生之道。他这一行为的动机颇令人怀疑:北邙山是在洛阳旁边,这洛阳是个什么地方?东汉中央政府的首都!所以当时不少人议论纷纷,认为他嫌县官太小,动心思想走“终南捷径”。朝廷听到这种议论,派人去征召他,封他另一个官位:博士。这个官相当于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听起来好听,其实没有什么实权,纯属安慰性质。
张陵坚决地说:NO!我不去!原因呢?病了!
你一个炼丹修行的人还会生病?蒙谁啊你?当时在位的是汉章帝,脾气不太好,一看他不识抬举,也就懒得理他了。
但后来发生了很多异事, 据说,张陵在修炼时,天降一只白虎,衔神符送到他的坐榻旁。又有人说,他得到了黄帝九鼎丹经,修炼成仙丹,服食之后,获得了分身隐形的特异功能:明明是坐着和你聊天,一站起来,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你一个人在那里目瞪口呆!
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早上,有人看到他优哉游哉地泛舟池上,正赞叹这老道士真会享受之时,走到堂前,却发现他正认真地坐在蒲团上念经;到底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于是跑去问别人,别人却说,不会吧?刚才还看到他在客厅里陪客人说话呢,哪里在划什么船?大家摸不着头脑,一时都跑出去看,谁知刚出门,迎面碰上老道士正策杖衣葛,吟咏着看花而回!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张老师已经修炼成功了!
消息传到洛阳,此时汉章帝已经驾崩,即位的是汉和帝,听名字就知道这老兄为人和气。汉和帝一听,什么?有神仙?心中大喜,对他那分身隐形的道术更是垂涎三尺。你想,如果学会这种道术,当皇帝是一个多么快乐的职业啊?——汉和帝A严肃地在金銮殿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汉和帝B却在后宫里和佳丽们风流快活;而与此同时,汉和帝C正在翰林院里和文人学士们进行愉快的文学探讨;汉和帝D分花拂柳,带着几个小太监在御花园里欣赏大好春光!
想到这里,汉和帝不敢怠慢,下旨:封张陵太傅之职,进冀县侯!
太傅大家都懂得,这是三公之一,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的官职。至于冀县侯这个爵位,我们这里要岔开一笔讲解一下历史知识。
关羽当年投降曹操,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后人多以为“汉”是朝代名,“寿亭侯”才是爵位名。这一认识深入民间,以致后来造假古董的还铸了不少“寿亭侯印”的印信。结果被行家一眼看穿,贻笑大方。
汉时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万户以上,或不满万户,为“县”。封侯的时候,看功劳的大小,初等的封“亭侯”,高一级的再封“乡侯”,再高一级的封“县侯 ,最厉害的封“郡侯”。关羽只是初建功勋,故只能封“亭侯”,他名义上的封地叫“汉寿亭”,所以叫“汉寿亭侯”。
再看看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立下盖世的功业,他的爵位是什么?武乡侯!各位观众请注意:“乡侯”而已!
所以说,汉和帝封张陵为“冀县侯”,那是下了大本钱的。
日期:2006-6-6 17:27:23
据史书记载,此时的张陵,并非孤身一人。
早在被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之后,当县官之前,张陵曾经在太学呆过一段时间。汉代的太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官员们的摇篮。张陵在太学时,忽有一天,喟然叹曰:“转眼一瞬间,时光飞逝如电!就算你当了一百年的总理一级的官员,还不是终有一天会死翘翘?”
类似的感慨孙悟空当年也曾经有过。男儿生在世间,如果要说有什么终极愿望的话,第一应该是长生不老。——所以有“修仙之术”!第二应该是家财万贯。——所以有“炼金之术”!如果还有第三,应该就是左拥右抱了!——所以才有 “房中之术”!但种种技术,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长生不老,否则一切终有一天还是会化为无有,这一点张陵看得很清楚。
他这一声喟叹,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他的一个党校同学,姓王名长。
王长听了他这番话,对他的见解大为佩服!于是,也不管同学不同学的,干脆就拜他为师,成为张陵的第一个弟子。在以后的日子中,王长忠心耿耿地陪伴着张陵,走完了漫漫的修仙之路。
所以,当汉和帝的诏书传达到北邙山之后,师徒俩一合计:这太傅听起来好听,不过是个国家主席一样的名誉职位,有总理大么?再说了,就算是总理,在俺们这些修仙之人眼里,算得了什么?
张陵又一次坚决地说:NO!原因呢?还是一样:病了!
汉和帝心中这个郁闷啊!他是个温和的,优柔寡断的皇帝,遇到这种情况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放弃吧,实在舍不得!不放弃呢?又想不出别的办法。怎么办呢?
如果换成后世的皇帝,有两个简单的办法可以供他参考:
一是明世宗的做法,他也遇到个道士,叫陶仲文。此人利用男儿的第三种愿望来巴结皇帝——献房中之术。皇帝一试,龙颜大悦,像这样的仙人上哪儿找去?于是,赶紧封他为“神霄紫府阐范保国宏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哎哟我的手指累的!),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少傅少保、礼部尚书、恭诚伯。报酬方面,兼支大学士禄,赏赐至银十万两,其它服饰用品之类无算。
和明世宗相比,汉和帝的“太傅之职,进冀县侯”简直就像打发叫花子!而且,除了这些实在的东西,虚的那一套明世宗也是做足了的,“见则与上同坐绣墩,君臣迎送,必于门庭握手方别!”所以陶仲文老道士死心塌地跟着明世宗,直到81岁老死为止。——虽然这个81岁就死了,对于神仙来说是早了一点。
如果这一点做不到还有后来清康熙帝的办法:
清兵入关后,汉族的文人学士纷纷往山里躲。皇帝一看犯了脾气,你要躲?我偏偏要你出来做官!
当时有个著名的文人兼一代名医叫傅青主,接到圣旨就是不出来!原因呢?和张陵一样:病了!
康熙帝哪里肯信!这么容易就病了,这还叫天下第一名医啊?下旨:抬也要给我抬来!
于是地方官不敢怠慢,弄副担架,几个膀大腰圆的差役一摁,硬把他往京城里抬!可怜的傅青主文弱书生一个,其实没有后来梁羽生替他吹嘘的那一身功夫。实在没有办法,心一横,乘人不注意,挣脱往地上一撞!这下可好,头上一个大大的窟窿,咕嘟咕嘟往外冒鲜血!把随行的人吓坏了,赶紧上报给康熙帝。
康熙帝一听,什么?这下真的病啦?得了吧,算你有种!这才放了傅青主,随他往什么山躲去吧!
汉和帝没有明世宗那么大方,又没有清康熙帝那么野蛮。无奈之下,只好采用消极的办法:派人拿了张“封张陵太傅之职,进冀县侯”的诏书一次一次往北邙山跑,前前后后共跑了三次!后来弄得传旨的官员见了张陵都觉得怪不好意思!
张陵和王长一看也觉得头痛:这皇帝还真和咱们杠上了!
估计他们心头还是有些犯嘀咕,这一次又一次的,万一有天皇上发火了,学起顺治帝,点三千铁甲御林军前来,张陵再多的分身也不够用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师徒俩连夜起身,兼途赶往偏远的江西省,在一个叫云锦山的地方落下脚跟。这云锦山,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龙—虎—山!
日期:2006-6-7 8:39:46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道观,道观里住着个老道士。老道士对小道士说:
——“千万不可以打开伏魔殿下面那个地洞,否则有大麻烦!”
这座山叫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山里的道观叫上清宫,老道士就是历代的祖师张天师,小道士呢,就是以后要继承“天师”这一头衔的下一代小张天师。
大宋仁宗嘉佑年间,有个洪太尉奉圣旨来到龙虎山,此人是个狐假虎威的角色。在山上时,被一些虚拟的虎啊蛇啊之类的吓得魂不附体,回到山下的上清宫里,却把钦差的架子摆个十足十!他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硬要打开伏魔殿下的地洞一看。
张天师不在家,手下其他道士又不敢得罪他。结果,放出了镇压在洞里的一百单八个魔君!在北宋末期,上演了一出“只为衣冠无义侠,遂令草泽现奇雄”的英雄史诗剧——水浒!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南郊二十公里处,属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我没有去过那里,从图片上看,这个地方岩石是褐红色的砂岩。千崖万壑,奇峰迭起。山间绿树如萌,山下清泉潺潺。《水浒》中赞曰:“千峰竟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这几句话倒不夸张,现在看图片也看得出几分来。
天下名山僧占多,道教虽然具有本土优势,守住的却只有寥寥几座,著名的有所谓的“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安徽齐云山。——也有人在“四大”中排入四川青城山,替下了四川鹤鸣山。四川人有句话说:肉烂在锅里头!所以我并不在意鹤鸣山或青城山哪一个入选。但如果是前者入选的话,本文的主角张陵先生将会比较欣慰,因为这样一来,四大名山中,至少有两个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记载,张陵和王长来到云锦山之前,遇到一个绣衣童子,口授给他们两句真言:“左龙并右虎,其中有天府”。如果是一般的人,如宋江、鲁智深等,也曾经接到过大量这样的真言,但无一例外都百思不得其解,问神仙,神仙却卖关子不说!只好自我安慰:“其中自有玄机,日后自知!”结果,等“日后自知”了,霉也倒过了!——我看古小说时,很为神仙们的这种无聊游戏感到郁闷!
好在这次遇到的是张陵,本身就是一个候补神仙。所以,虽然童子不说,他也毫不介意,知道这是神仙们应该遵守的规矩。果然,走不了几天,到了龙虎山,一看,恍然大悟!
——谓王长曰:“左龙右虎,莫非此地乎?‘府’者,藏也,或有秘书藏于此地。”
冯梦龙的说法有个大BUG!因为按冯的叙述,龙虎山的得名在张陵到来之前。其实,据所有的道教正史记载,这龙虎山的得名,正是因为张陵后来在此山中的作为而才拥有的。
张陵和弟子于是就在这云锦山中住了下来。荒山野岭,生活怎么办?没有关系,神仙们早就考虑周全。张陵王长“恰好”在山顶发现一个适合居住的石洞,石洞“恰好”有两扇天然生成的石门。更重要的是,石洞里“恰好”像花果山水帘洞一样,石桌石椅石碗石盆等一应生活设施俱全!
只是石桌上没有摆上石米石肉石鱼,而是摆着一本书,上面金光闪闪八个大字:《黄帝九鼎太清丹经》!
张陵以手加额,道声“惭愧”!师徒俩便日夜研习这本修仙的参考手册。并且按照书中所说的方程式和配方,架起了一应试验设备,如丹炉、铜鼎、坩埚、天平、烧杯、试管、酒精灯之类。一切具备之后,师徒俩穿上白大褂,日夜不停地忙着研制仙丹灵药!
然后就出现了若干奇迹:
第一年,出现了第一个成功的预兆:红光满室!
第二年,出现了第二个更好的兆头:天降一只青龙,一只白虎,来护卫他们的丹鼎。
这说明丹快要炼成了!——众所周知,仙丹这个东西,夺天地之精气,取阴阳之变化。世间一切邪魔外道,无不垂涎三尺,躲在一旁盘算着下手抢夺!仙丹之于道家,正如经卷之于佛家。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后,在通天河畔,也曾经有无数阴魔试图抢夺经卷,但孙悟空一条棍子在手,谁敢上前?阴魔们折腾了一晚上,无功而返。张陵和王长没有孙悟空的本事,神仙们当然体谅到了这一点,所以特地派了青龙白虎来保护。
——正因为如此,从此这座山才改名叫“龙虎山”!
眼看仙丹成功在即,张陵王长欣喜万分。但就在这时,却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却难以克服的困难!
日期:2006-6-7 19:51:05
(四)
什么困难呢?很简单:没有钱了!
炼丹这项工作,听起来很浪漫,花费其实很大。简单统计一下就需要以下原材料:汞、硫 、碳、锡、铅、铜、金、银、砒霜、石英、紫石英、丹砂、雄黄、雌黄等等,如果算到完总共要60多种!其中最大宗的消耗品是朱砂——水银的原生矿。你如果经常看香港鬼片的话,对朱砂和道士们的密切关系应该有深刻的印象。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花钱的!张陵王长的实验工作一干就是几年,这买朱砂的钱从哪里来?很明显的,张陵当时并没有学会点金之术。那是正牌的神仙,如吕洞宾之类,才能具备的高级功夫。而当时的张陵,估计顶多相当于魔法学院五年级的哈里波特的水平:会隐身法、分身术,可能还会辟谷之术。也就是说,他可以长时间不需要吃饭,或者只略吃些神仙们喜欢的黄精、茯苓之类就可以度日。但弟子王长是否也具有相等的能力呢?后人对此多抱怀疑态度。这就是说,在张陵的日常开销中,可能还不得不加上“粮食”一项。
银子!山珍海味离不开盐,走遍天下离不了钱!张陵从事着高尚的修仙事业,现在却为这沾满铜臭的俗事伤透了脑筋!没有经济来源,眼见得丹炉的火苗慢慢熄灭,瓮中的谷子也渐渐见底!龙虎山那年头有几个人?就算有几个猎户樵夫,别人也不见得因为你会分身术,就每天提供你两斗米吧?
——什么?用隐身法去偷?得了吧你!崂山道士的结局你总该听说过吧?
到最后,张陵和王长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放弃,或是离开!
独立龙虎山顶,天风浩然,吹得宽大的袍袖猎猎作响。脚下是深谷空阔,林深木茂;头顶是朗朗长空,云舒云卷。一代圣哲张陵,经过苦苦的思索,把他深邃的眼光,投向了西南方遥远的地平线......
史料记载,当时的西南蜀地(今四川、重庆一带)一带,“民风淳厚”。张陵在那里当过几年县官,对这一点印象很深刻。所谓“民风淳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都挺老实的。这“老实”两个字,是个两面翻的词语。往好的那一面说,是“善良”;往不好的那面一翻,就成了一个“笨”字,容易上当,好骗!该项传统美德四川人到现在也老老实实地保留着,这就是为什么九十年代“气功热”时,四川出了这么多在全国都排得上号的“大师”!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蜀地,尤其是核心四川盆地,古来号称“天府之土”。自从战国时期李冰修筑都江堰之后,此地物产丰富,人民殷实。早在西汉时就出过卓文君的老爸卓王孙这种超级富豪。所以,张陵之后几十年的刘备诸葛亮,千方百计,费尽心思也要把蜀地占为己有!
“民风淳厚”,再加上“人民殷实”,翻译成现代的流行话语就是:人傻,钱多!——就缺个“速来”了!
想到这里,张陵不敢怠慢,生怕其他大师们捷足先登,立刻和王长打好包裹,千里迢迢,奔西南方蜀地而去……
当然,后来的道家史书对于此事的记载有些不一样。他们承认,张陵那年的确放弃了刚经营不久的龙虎山大本营,携徒众迁往蜀地。但原因却不是一般小人猜测的那么庸俗!真实的原因是,张陵觉得,在西汉时期的四川人,“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一个个都是老实巴交的好人,只可惜缺少好的老师来教化而已。所以,身为日后“天师”的张陵,当然义不容辞,毅然担任起这一历史重任,到四川去救人民于蒙昧之中。
关于张陵入蜀的另一种说法是,他当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神通,可以预知过去未来。因此他预感到:中国广大腹地一带,今后将战乱绵绵。为了避免道家刚创立的基业毁于一旦,所以才果断地迁往四川。这一点和后来的蒋委员长不谋而合:外乱逃四川,内乱逃台湾!只可惜台湾当时还是蛮荒之地,且正式被内地人进驻是在三国时期,距离张陵那个时期还有上百年之久!
对于前一种道家的官方解释,后来学者往往表示谨慎的尊敬!而对于后一种说法,则大多都有些怀疑:就算张陵当时已经具备了“天眼通”的功力,但从汉和帝末年到“桓灵之乱”,中间还要历经六代君王,足足一个甲子(六十多年)的时间!仅从时间上来看,张陵这一搬家,就显得实在是太匆忙了一点!
日期:2006-6-8 23:41:27
(五)
汉顺帝永和年间(公元125—144年),张陵率弟子王升等入蜀,落脚点在四川大邑的鹤鸣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县境内)。据史料记载,张陵生于公元34年,这就是说,他来到鹤鸣山时,年龄可能已经超过一百岁了!
张陵的选择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一个道地的四川土著,在下在成都生活几十年,自问不是太孤陋寡闻,却从来没听人提起过成都市境内的这座“道教名山”。如果要我来给张陵推荐修炼的山场,我肯定不会把鹤鸣山排在第一位。
首先,我会向他推荐甘孜州的贡嘎雪山。此山海拔7556米,四川最高峰。号称“雪山之王”、“瑶池仙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推荐理由: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名宗教的创始人,在正式立教之前,往往都会找个人迹罕至之地,饿其筋骨,劳其体肤。以苦行的方式,达到和上天交流的目的,最终大彻大悟!其中的典范如耶稣基督,他在沙漠中苦行了好一段日子,忍受住了撒旦的种种考验与折磨!另外我们还可以举佛祖释迦牟尼的例子,据《西游记》记载,他曾经在雪山之顶,修成丈六金身!结果不幸被大鹏金翅鸟的母亲——一只巨型的孔雀一口吸进肚子里!可见,要想在四川找一个修行的地方,贡嘎雪山是最佳的选择。
其次,我会向他推荐乐山地区的峨眉山。此山海拔3099米,世称“峨眉天下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推荐理由:峨眉山被佛教占领是后来的事,在张陵那个年代,佛教的影响还不值一提。作为有先见之明的道教天师,张陵本应该当机立断,马上进驻金顶!但很遗憾的是他没有!后来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峨眉山的重要性:佛家把它作为四个大本营之一,派重量级的普贤菩萨驻守;武林中的峨眉派自古声威赫赫,灭绝师太一口倚天剑在手,曾使多少邪魔外道闻风丧胆?还有,看过徐克电影《蜀山》,玩过《仙剑奇侠传》的朋友们都知道有个神奇的“蜀山派”,派中都是些会御剑飞行的角色,他们的根据地在哪里?还是峨眉!
实在不行,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位于阿坝州的九寨沟。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号称“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推荐理由:作为一个爱好旅行的成功人士,您居然没有到过九寨沟?没有到过九寨沟,您至少看过九寨沟的风景画片吧?什么,连这也没有?那,《英雄》您总应该看过吧?张艺谋拍的第一部武侠电影?——不要光顾想着里面的漂亮MM,回忆一下风景:瑶池如碧,两个剑客在镜面一般的湖面上,以剑尖点水的方式,轻盈地飞过.;黄叶漫天,高手们衣裾飘飞,在秋高气朗的日子里,各持兵器,伫立古木之下,一树黄叶人如削……这样的风景,连俗士张艺谋等都不愿放过,一次次扛着摄像机往那里跑,居然被我们的张陵先生轻轻地放过,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综上所述,我估计,张陵之所以弃蜀中诸名山于不顾,偏偏选择了鹤鸣山,一定有他不可语人的缜密考量!请大家注意鹤鸣山的地理位置——成都市境内!
鹤鸣山,当时叫“鹄鸣山”。鹄,天鹅也。四川自古很少见到天鹅,且天鹅喜水,爱的是湖泊沼泽,跑到山上去干什么?所以,估计这座山上出现的“鹄”,极有可能只是一种白色的大雁。四川人偏在西南一隅,见骆驼言马背肿,遇到几只大雁也高高兴兴地称为“天鹅”。恰巧这几只天鹅又叫了几声,所以干脆把这山命名为“鹄鸣山”!
张陵是个见多识广之人,来到这鹄鸣山,一寻思,不对啊!这里哪来的天鹅?他走到山后,忽然看到一块石头,长得别具一格,像极了一只引吭高歌的仙鹤!心中大喜,这仙鹤自古以来就是道家的吉祥物嘛!于是便命名这块大石叫“鹤鸣石”,当然这山自然就改名为“鹤鸣山”!
事情到了后世道士们的嘴里又变了样。据他们说,这鹤鸣山中藏着一只石鹤,极为通灵。只有遇到能够修道升仙的人经过,它才会长鸣数声!它的第一次鸣叫,是上古著名神仙广成子(《封神榜》中使翻天印那位)修炼成功;第二次鸣叫,就是因为我们文中的主要人物张陵后来升级为张天师;至于第三次,则是由于明朝一个道士修得正果,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张三丰!从此以后,人心不古,石鹤就再也没有鸣叫过了。
这个传说的最大意义是,各位朋友今后有空到鹤鸣山游览,走着走着,如果突然听到旁边的石壁中传出几声尖厉的怪叫,大家不必惊得脸青唇白,更不要拔腿就跑。而是应该保持风度,优雅地,谦虚地对同行的凡夫俗子们说:“不好意思!在下马上就要白日飞升成仙了!过八百年再见!Bye Bye!”
日期:2006-6-9 20:17:58
(六)
张陵和王长定选定位于川中富庶地区的成都市大邑县鹤鸣山后,不敢怠慢,立刻展开了辛苦的工作。
一方面,师徒俩穿上白大褂,打开《黄帝九鼎太清丹经》,重设丹炉。空寂已久的鹤鸣山上,又一次出现了人间烟火。
另一方面,张陵没有忘记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的目的,炼丹之余,他脱下白大褂——也可能是仍然穿着,走到了山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但是,你一个外乡人,贸贸然跑到这里,服装怪异不说,一口江西口音大家听得半懂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四川人虽然“民风淳朴”,但也迟疑着不肯打开家里放钱的抽屉。
张陵胸有成竹,摆摆手对一旁惶恐的弟子王长说,没有关系!我有的是办法!
张陵的办法很简单,但相当有效。什么办法呢?治病!
人生在世几十年,食五谷而生百病,这是谁也免不了的事情。传说后来的蜀将张飞,是个勇猛得一塌糊涂的人。曾经面对着曹操百万大军,独立长坂桥之上,双眼圆睁,毫无惧色,赢得了千古名声!此役之后,张飞自己也有些飘飘然,到处宣称“老子天下什么也不怕”!诸葛亮听到后,轻轻一笑,说:“附耳过来,我来告诉一样你会怕的东西!”张飞不信,附耳一听,脸上色变,连连称诺!从此不敢再狂妄了。
诸葛亮说的只是一个字:病!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