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美做采购的日子

作者: silverlight2000

  日期:2009-11-6 2:13:00
  写下这段在北美工作的日子,用来打发冬日寂寞的时光。也希望我所写和所感能够为同行及处理国际贸易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欢迎大家切磋,商讨。拒绝人肉和谩骂。
  混在北美做采购的日子 – 采购日记
  1)人生的意义在于折腾?行在路上的感觉?
  我总是喜欢那种行在路上的感觉,特别是列车呼啸而过的时候。所以“不停留“是我最喜欢的人生状态。哪怕是对自己的事业也是如此。永远在不同的行业里转换着不同的角色,不管人家是说我是半桶水好,还是说我是万精油好。其实我很少跳槽,在国内7年只待过2个公司而已,国外几年也只待过2个公司。每个公司都属于不同的行业。当然大学所学的更是我4个公司都没有做过的另一个领域。如果我觉得我在公司对公司没有任何价值了,或者说公司没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后,我都会决然的离开。美丽的自由女神像能给我的最大启发是我不是工作的奴隶。

  回到正题,说我是采购的新手一点也没错。在国内我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一行,在北美做采购比我有经验的人多了去了。所以我所写的只是我这几年的一点点经验,也许让各位有经验的同行见笑了。正因为如此,我也更希望国内的同行多多给我一些指导,非常希望了解国内不同行业的采购是怎样的操作方式。多交些这方面的朋友。
  来北美以前唯一的概念是小时候很羡慕那些父母是厂区当采购的孩子,父母经常出差可以带回来很多时髦的衣服和好吃的糖果,煞是让我羡慕不已。脑子里想的还是父母说“当采购的没有不捞油水的“。 呵呵,现在看来我就是那个当了采购也没油水可捞的人。
  日期:2009-11-06 02:25:45
  2)北美第一份工- 物料协调员
  这是一家在北美不大不小的中型企业,当年靠的是一批从某世界50强企业的订单起的家。规模不大也不小,属于电子行业。来这家公司之前,也就是我在北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物料协调员 (material coordinator),论职责好像和交通协管员差不多,但是没有公司的黄袖标,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数只能自己撞墙,或者是找找供应商的领导,argue几句,其实基本等于无用。因为之前的那家公司规模不大,很多供应商基本对你直接忽略,就好像当年美国对中国,说句“sorry“算是对得起你了,要说句“ I apologize”实在是不容易。当年的中国可没有现在这么牛。说白了,你说话,谁听你的阿。

  和当年在那家公司比,现在的工作轻松愉快的多。那家公司属于汽车行业,做过汽车行业的马上能够理解我的苦楚,公司要求的都是just-on-time delivery. Zero inventory and 1 PPM scrap. 大致意思是“正如所需收货,零库存管理和百万分之一的次品率“。那段日子真是很折磨人,公司没有好的系统,排班订货基本靠手工,虽然加工的部件不多,但是对的客户都是GM,Honda这样的大厂。所有的原材料和部件收货以后基本是马上同一天开始生产,有的时候货要是晚到2小时,生产线就能真的停下来。出货也是,成品做好,质量检测以后,基本是半天以内就拉走。当时我们管拉货送货的车叫“milk truck” 就像牛奶车一样,都是按时按点进行。因为我们属于很小部件的供应商,GM等大公司有专门的线路拉货 (routing), 会提前告诉你。举个例子,会提前告诉你每周2,4下午2:30分左右到你公司,你要做的是把完美无缺的成品准备好拉走。别忘了,你不能提前准备,这会影响你公司的库存指标。如果routing 有变化肯定会提前通知你。因为季节的原因,通常在冬季会有所变化。

  因为之前在国内一直是在大公司作,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生产的环境,所以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对于那些奇奇怪怪的部件,脑子里永远也记不住。之前在北京看到那些似乎很有风度的老外并不能代表所有老外形象。老板火了,也会拍桌子,摔门,用粗暴的方式解决一些问题。当然还是因为公司小的原因,员工都是很老的老伙计,大家都很明白是怎么回事情。应该说大家在北京上海看到的大部分老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不要以为所有的老外都是那么风度翩翩和绅士的。北美的家庭暴力一点也不少,喜欢轮拳头解决问题的老外也有在外面装的时候。

  从这家汽车配件工厂离职,以后唯一的想法就是以后绝对不能在汽车行业做了,太紧张,压力太大了。
  日期:2009-11-06 23:35:22
  3) 无人喝彩也要继续
  谢谢楼上几位的鼓励,帖子我一定会继续下去。生活就是这样,就算是无人喝彩也要继续。
  上面有筒子提到想了解我当初是怎么到北美来的。答案是移民。移民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如果每个人去认真的研究移民政策,自己认真地了解过程,其实并不难。不过我是幸运儿,既没有雅斯托福成绩,也混了过来。这就是策略。 Strategy is very important. 如果大家以后有兴趣,我会慢慢聊到。总之我最不赞成的是通过中介,如果你连这些移民的材料都不愿意自己去了解,就算你过来了也没有办法适应这边的生活。移民过来后生活很多都要DIY,自己报税,自己了解政府的一些政策。所有的材料都在那里,你要自己去了解。中介起不到任何作用。包括在北美找工作,策略很重要。我并没有在这里上过一天学。在国内我也一样,工作10年仅仅拿了一个证书(基本无用),没有去任何地方深造,总是做不同职位的转换。哪里是最好的大学,工作生活的本身就最好的大学。所有留在北京的同学当中,我是唯一一个没有研究生文凭的人,难道我就差了么?照样在500强企业混过,照样潇洒的生活。人家还在考虑怎样拍领导马屁的时候,怎样能当上某单位领导,某行处长行长的时候,我已经潇洒的云游世界了。

  可以这么自豪地说,这么多年我没有行贿,没有受贿,没有入D, 没有过年过节去拍过任何人的马屁。简单的生活,这就是我。
  走得远了,等会继续原来的话题4)北美小公司给我的启发
  日期:2009-11-07 00:25:35
  4)北美小公司给我的启发
  刚才看了会娱乐八卦,看到裸奔男的报道,有意思。这种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尤其在国内大学能做出这种举动的。在国外什么都不怪,想看裸奔,哈佛年年都有得看。UBC的裸体海滩晒着的都是赤条条白花花。

  呵呵,这两天没啥大事,比较闲。
  日期:2009-11-07 00:26:46
  4)北美小公司给我的启发
  在北美第一家小公司工作以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很难走出来,为什么当年在华尔街瞎逛的时候没看到一个中国企业的牌子(也许现在有了,不知道)。甚至连小小的韩国,日本都有那么多国际的品牌,和国际知名的公司。差距在哪里?
  “诚信如山“,不仅仅对待你的客户,对待你的供应商也如此。
  虽然这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能做到的国内企业并不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这家小的北美公司我们多数对所有供应商的付款条件都是NET 45 DAYS或者是NET 30 DAYS. 也就是说对方发货以后45天内,或者30天内付款。合同是这么写的,就是这么操作的。如果你敢迟付款,对方就敢立即停止给你发货,不仅仅是停止对你一家的公司的发货,有的时候连同你所有母公司下面的小公司都一起停止发货,直到你付款为止,同时还要加上罚息百分之多少。你要是催货,甚至你的大老板出面都没有用,”Sorry, XXX company is on Credit hold. No shipment until pay off. bla bla bla “.

  也许这家供应商是和你有多年交情的,但是生意是生意,钱你必须按时付清。如果你万一需要推迟1到2周才能付款,财务必须给对方财务交代清楚,用传真,用邮件都可以。不过罚息是免不了的。一切都是按照合同办事。我想在国内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简直是家常便饭吧。大不了要领导打个电话,缓一缓。 晚付款一周,还想要罚息,呵呵,不可能吧。“以后我不找你买了,还有比你更便宜的呢”如此之类的话也就脱口而出了。其实仔细分析,大家就会发现这句话逻辑上有多么的可笑。你不找我买,因为还有更加便宜的? 更加便宜就是厂家对自己供应商的唯一要求么?质量呢?如果有比我更好的供应商,你当初为什么不做最佳选择?难道因为你拖欠货款,你就要换掉供应商? 关于供应商的选择,等到到了目前的公司,我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虽然也会有供应商的转换,但是绝对不是因为“你的错误,所以他人需要承担结果“。以后我会慢慢谈到。

  刚刚差点被领导抓住,等下周一在继续。周末事情很多,无法更新了。
  日期:2009-11-09 08:28:00
  5)看到这么多筒子都在看贴,心里毕竟是有些欣喜。周一通常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害怕明天早上没有时间更新,还是今天更新一点为好。
  不知道有没有同行觉得最近TI (Texas instrument 德州仪器)的货要的太难了,最近我倍受TI的折磨,很多部件由原来的lead time (订货周期)6周到了20周。甚至高价从broker(是翻译成经纪商么?different from distributor (不同于分销商) 也买不到。无奈!要说牛,这就是电子行业最牛的供货商,对于TI这样的公司,你敢延迟付款么?我想国内的所有的公司可以对任何一家供货公司延迟付款,但是对于TI恐怕是没有人敢动着个念头。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很多产品有绝对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这样的公司而言,即便在中国不是他们来适应国内的商业游戏规则,而是中国的客户必须遵守他们的商业规则。对于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垄断性的产品,就应该忍受客户对货款的任意拖延和刁难么?

  中国人的宽容导致了很多商业规则的模糊化和去定义化,不管买方还是卖方你有没有遵守既定的合约?当你的客户违约的时候,你有没有主张你的权利,而当你自己违约的时候,你有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呢?无限制的恶性循环和竞争,导致当最终产品企业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所有层次的供货商都出现倒闭风潮,每一个企业都要为最终产品公司买单。不得不说强行捆绑式共同经营,是捆绑中小型企业的一层链锁。

  日期:2009-11-09 08:29:26
  6)北美汽配小公司给我的启发之二
  对客户负责——质量控制流程管理
  汽车行业不管是在北美还是国内,对质量的控制应该说都是非常严格的。
  在汽车行业做过的朋友应该对GM GP-12很了解。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对我了解到的一些事实陈述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GP-12 is to be used for all pre-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that require the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PPAP) and whenever mandated by GM on any parts that present significant risk to a customer plant. GP-12 should not be used for discrepant material received at the customer’s plant: this should be addressed using the Controlled Shipping Procedure. ”

  在之前那家公司实际应用过程中就把那些出现过问题需要再次检验的产品统统叫做需要GP-12的产品(一个统一称号,并不仅仅只针对GM)。简单的可以这么说,当你的客户发现你生产的产品中有任何一个瑕疵品,你所需要的做的是,一是做出root cause report( 产生问题根本原因报告),二是根据客户要求在目前库存产品(可能存在),相关零部件,及今后一段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统统要做由本厂或者有检验资格的第三方派人专门做二次检验,直到客户确认你的产品不会再存在潜在风险为止。

  本来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专门人员检验过的,但是如果需要再做GP12的话,也就是这针对该产品我们需要双倍的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二次质检,无疑这对公司成本控制是很不利的。
  当瑕疵品被对方公司发现以后,那家北美汽配小公司,第一个需要做的是,以最快速度派质量工程师和检验人员去现场。当质量工程师确认是我们的问题后,派出的检验人员和质量工程师需要对已经在客户现场的所有存货逐个检验。如果你当天不能去客户现场对所有存货逐个检验,可能影响到客户的生产线生产的时候(lead to line down), 客户可以帮你做目前在他那里的存货质检,不过他所花费的人员工资和其它成本,此时是需要你承担的。他有权力找第三家厂质检方去检查存货,理所当然,所有的费用都由供货商承担。

  而我们的老板此时开始了非常紧张时刻,考虑成本问题,不能让客户帮你检验。大家都知道这些大厂在北美一个拧螺丝的也能挣到30美金/小时(不得不佩服工会力量),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派人去。其实这点也和北美汽车行业零库存管理有关,一旦他们认定此批次产品有问题,马上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生产。当问题产品确认后,GM等大厂会马上给你通知要求你给出root cause。

  等质量工程师回厂以后,可以马上找出是哪个工人哪个时间段生产的产品,由何人检验。其实这些都蛮平常的,不知道国内会不会马上对这两个工人进行处分甚至开除,在北美一般不会,也许会给个warning(警告),在对原因分析的时候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是什么样的流程导致了问题的存在,而不是把人为因素摆在第一位。在他们眼里,人是不能保证绝对不犯错误的,只有通过流程控制才能确保下次不再犯同类错误。可能是流程的调整,比如把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提前,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在下一个环节发现。可能是增加某一个sensor(检测探测设备), 在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或者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多增加一个步骤,多安排半个或者一个人员。不管采取哪种办法,都不会直接把责任归到某一个人。Root cause的报告当然也不能说是因为XXX人的忽略导致了XXX问题。

  对流程的管理,对于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司都能有很好的控制,更别说我目前在这家公司,虽然说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是不得不佩服老外对流程控制的理解。这也不得不使我回想起当年在国内和某SAP工程师的对话,对SAP这样专注于流程管理的软件,在国外实施起来比在中国企业容易的多。甚至在国内某些大型企业实施后,很多人都把它看成了花了大钱,带来更多问题的,毫无用处的东西。其实对于有些流程,我感觉得似乎没什么用,也许你做1000次,999次都是无用的,但是就是因为那一次带来的风险,可能导致你的产品出现致命问题,可能导致你的企业出现不可预知的商业风险(比如销售合同控制)等。

  以后谈到的很多问题都回或多或少有流程控制的因素。成熟的资本发展结果就是对个人因素的依赖减少到了极致。每一个人只是某一个流程的控制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去年北美经济很差的时候,有的公司在一个小时能裁掉1/2个管理层,但是并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很重要因素。大的公司采用的流程,系统双控制,可以说将每个员工个人因素对公司产生的风险减少到最少。

  日期:2009-11-09 23:37:12
  7)关于处罚员工
  在北美并不是说就完全不开除任何人,要不怎么有lay off和Fire的区别呢。Lay off是指解聘,因为公司财务市场等因素需要作人员的调整,而做出的解雇决定。Fire呢,就是指你在工作中出了问题,工作态度,时间,结果等,或者你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出现种族歧视,性骚扰的问题,而做出的解雇行为。区别是很大的,对于lay off的人员才能拿到失业金,而对于Fire的人员是拿不到的。同时在应聘下一个单位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工人,大家都不希望拿到的是Fire notice。

  要是因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的解雇,除非是大的事故,一般是要有3次warning(警告)才可以做解雇决定,当然Fire you,是不能用来随便吓唬小孩子的。每一次警告都必须有人事部门和直接领导参与,同时记录在案。一旦有3次warning,公司是可以随便叫你走人的。为什么要记录在案就是怕人在被解雇以后去打官司,比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什么的。同时你在解雇人员的时候请不要用任何责备的话语甚至诬蔑性话语来对待你已经决定解雇的员工,你对他的解雇已经是你所作的最高惩罚。

  记得去年大规模裁员的时候,(lay off不是Fire)很多员工早上来了立即通知回去,通常10分钟走人。公司只能说I am sorry XXXX,而绝对不会说是因为你能力差,所以最先淘汰的是你。要说老外虚伪,其实一点也不比中国人少,但是他们是真的在面子上做得很好。关于老外是怎么个“虚伪“法,以后谈到一些具体的例子的时候,大家会看到。还有关于关系,国外讲关系比国内还厉害,特别是找工作的时候,美其名曰:networking,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对推荐人信用的看重。

  日期:2009-11-10 02:59:08
  8) 生意是不是一槌子买卖?
  在6)中我提到对出现问题产品要做GP-12, 对出现过问题的产品及今后一段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统统要做由本厂或者有检验资格的第三方派人专门做二次检验,直到客户确认你的产品不会再存在潜在风险为止。这个主要和汽车行业本身对质量要求的严格相关。但是当初有一点是我觉得挺诧异的。
  当年这家汽车配件厂做一些非常小的部件,其中有些部件是根本不可能对汽车本身的质量产生任何威胁的,比如汽车装饰需要用到的。但是不管是什么产品,一旦对方确认有一个出现问题的产品(有的的时候只是表面有一个不明原因的scratch划痕), 做GP-12是难免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双倍的质检人员做成品检查,增加企业成本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是这样的重复检验2个月3个月也倒不难理解。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这样一个利润极薄的产品,我们需要做半年的GP-12. 印象深刻的时候是,有的时候任务重,根本没有人员可安排作再次质检,而且同一个产品已经在3-4个月时间里没有再出现任何问题,当然也没有收到客户回复说可以停止GP-12. 要是我个人考虑。怕什么怕,不会这么倒霉,不就一天不复检么?而且,这也不是啥重要部件阿,况且已经经过了一次检验,不做又能怎样呢?也许是我对汽车行业的无知,也许是我思想中固化的投机取巧的心理在作怪。但是这家小汽配厂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往往是安排质检人员加班,支付1.5倍的工资也要对任何客户还没有取消GP-12要求的产品要做100%的二次检验。有的时候从外面临时雇用人员也要做。这点是挺让我吃惊的。

  这里不得不说到我接触到的另外2个实例。朋友曾经在一家专门作像框进出口的贸易的公司做采购,向中国某厂家订购几批像框(木制像框,外表包真皮),销路很好。后来又追加订单,当时卖得很火。但是后来几批出现了明显的质量问题,像框开始变形,主要原因是里面的木头框架烘干不够。对于加工工厂而言,可能是这边订单太大,木头烘干时间不够,或者烘干过程中为了加快进度,温度控制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总之不管怎样,货到了以后出了问题。当时加工工厂的老板马上亲自飞到了北美,见面,会谈,确认问题,步骤一个也没少。当时这个老板是香港人,态度蛮好的,说一定会解决问题。看了产品以后,这个香港人当时脸有点绿了,因为可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是后面好几个集装箱都有问题。要退货么?把所有的东西拉回去的成本都不少,而且回去以后再利用率有多高?大家猜怎么着,最后这个香港人,改了机票自己偷偷就飞回去了,从此以后也再也联系不上了,至于剩下的货款,人家也没打算要了。很简单的道理,先别说赔付条款,就光处理这些批有问题的像框,然后重新发货的成本就远远高于他从这家进出口公司先前获得的利润总和。总之,人消失了,生意自然也是不再做了。

  其实站在加工工厂的立场上,我也能理解,不能说我就不会做同样的选择。短期利益的损失是蛮大的。但是如果工厂接到订单之初就能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订单,而提前和客户沟通,为了保证质量,我们需要的订货周期是多少,或者量力而行主动减少订单或推迟交货时间等。在老外面前,如果出了问题再说原因是很被动的,但是如果你提出你的问题,而对方执意要按照他的要求作,你也要把具体的问题文本化,就算是以后出了问题,也不是你的责任。如果等出了问题,你和老外解释,“还不是当初催的猴急。”是根本没有人会理睬你的,法律上你站不住脚,说啥都是屁话。

  关于盲目的追求订单的规模,而忽视自己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极端就是转包。很多工厂自己做不了的就转包给小厂作。其中的商业风险可想而知。外商之所以选择从你这采购,不仅仅是价格因素(当然价格很重要),还包括你的企业生产标准,流程管理等等。小厂也许能和你生产一模一样的东西,即便质量你也派质检把关,但是你无法确保你的每次转包都会万无一失,这种侥幸心理可能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的商誉放在最高风险点。

  明天我将再说到目前我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是从中国某个公司采购机箱出的质量问题。
  日期:2009-11-10 22:37:55
  9) 采购生涯才刚刚开始
  想不到,绕了半天,才切入最关键的话题。之前2)-8)基本讲的是我在一家小公司作物料协调的时候所见所闻,和采购有关系,但是毕竟对标准的采购架构和公司管理并不清楚。应该说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汽车行业是最先受到冲击的行业,当经济危机发生不久那家汽配小工厂就倒闭了,那个时候失业的人不算多,市场至少还有些职位出来,在公司正式宣告关闭之前,我来到这家应该算是北美中型电子企业。说他中型因为至少还有好几家分公司,也好歹是个上市公司(呵呵,当然不像咱们那创业板块)。

  过去两年的经济危机应该说是对北美大部分人影响挺大的,就算工作上没有受到影响,但是至少是消费习惯上有所变化了。如果说经济危机中受迫害最大的,一般不会是华人,因为咱们优良的传统习惯,不会超高超前消费。而那帮鬼子,不管白的黑的,有的是真能花钱。一个人申请多张信用卡,然后还款的时候还是还minimum pay (最低还款额,需要付利息的那种)。而信用卡的利息是多少呢,年息大概是13%左右,一来二去,等到失业的时候真的是要破产。关于房子,在微机来临之前有的银行还提供10%的首付贷款支持,失业浪潮席卷,房价大跌,贷款比房价还高,破产算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即便是房价不跌,一旦失业,北美不像国内,万一万一还找亲戚朋友借点,在这里,父母和子女(华人除外)在钱上是很清楚地。也许实在不行你可以回父母家住住,也未必像某些报刊宣传的那样就要交房租,但是你总不能要父母替你还那一屁股债吧。年轻人,好在资产不多,破产也算是一个办法。

  对了,想起有件事情不得不澄清了。很多人误会我在罪恶的美帝国了,我目前是在那个叫做“大家拿“的地方。这个国家也有点意思,不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呵呵,以后慢慢道来。
  很多人问我是怎样转到这个电子行业的,我记得面试的时候老板也问过这个问题,你没有采购经验,怎么来做采购?记得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其一我在国内的时候是做和客户服务相关的,我能对付得了客户,当然就更加能对付得了供应商。而后来证明这点是对的,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作甲方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虽然不像国内得不到啥好处,但是至少供应商面上对你还不错。另外一个理由,就是之前在做物料协调的时候是在汽车行业,对库存管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点也算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当时老板在面试的时候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最重要?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家庭“。最终进入这家公司证明我的回答,老板至少没有认为我的回答是错误的。我不知道如果我在国内面试,这样回答,对方会怎么想?(可不可以有筒子告诉我一下)自从来到北美以后,越来越觉得家庭是最最重要的,而这个家庭的概念也越来越缩小到自己个人的小家庭。说得不好听是变得自私了,说得好听是更加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个人生活了(personal life). 不打听,不打探别人的生活是一种习惯。I don’t care. Who cares? (我才不管呢,谁管阿? 也或包括谁管的着的意思)

  日期:2009-11-11 02:30:22
  10)关于移民
  很多朋友问到移民的问题。我只能说出国或是移民是个非常难得抉择,就好比原本你可以一路开着你人生的列车,直奔向前,现在你得停下来掰轨,生活方式的转变也许是180度,也许是90度,也许是更少,但是不管怎样你付出的心理成本一定是你来之前没有想到的。特别是文化和认同感的缺失。到底你是不是真的耐得住寂寞,来这里接受考验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