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真相揭秘

作者: 高山水2010

  日期:2010-10-9 21:35:00
  杨家将的始祖是谁
  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20世纪80年代,刘兰芳播讲的评书《杨家将》更是轰动全国,波及海外。但是,关于杨家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最广义上讲:凡是姓杨的武官都可以称为杨家将;而从最狭义上讲,只有杨继业、杨延昭和杨文广祖孙三代才能称为杨家将。本书中,将有史可查的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把他的子孙称为杨家将。其中有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将,如杨畋(杨弘信的三世孙);有的人是否是他的后代存在疑问,如杨存中、杨价、杨文等,但是他们都为杨家将故事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所以在本书也将他们收录在内。

  现存关于杨家将的著作最早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后代的评书多是以这两本书为蓝本而加以改编而成的。现存记载杨家将传说篇幅最大的是《杨家将九代英雄传》,叙述了从杨衮开始,杨继业、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士瀚、杨金豹一直到杨满堂共计九代杨家将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都认为杨家的始祖是杨继业的父亲——火山王杨衮。然而翻开史书,杨家将的始祖到底是谁却是扑朔迷离。《宋史•杨业传》中记载,杨继业的父亲为曾任后汉麟州刺史的杨信;而大文豪欧阳修应好友杨畋(音田,杨弘信的三世孙,杨继业的侄孙)之邀为他的父亲杨琪写的墓志中,则称杨家将的始祖为为杨宏信(见《欧阳修全集》);在《陕西通志》中,杨家将的始祖则被写为杨弘信。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呢?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事实上,杨继业父亲真正的名字应该是杨弘信,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叫赵弘殷,为了避讳,所以在《宋史•杨业传》中将弘字删掉了,改称杨信。其实他本人从未改过名字,就是因为避讳制度的原因,后世都称他为杨信,他的真名却鲜为人知了。杨弘信在宋朝建立以前就去世了,他从未做过宋臣。欧阳修将杨弘信改为杨宏信,也是出于避讳这个原因。他为好友的父亲写墓志,不能胡乱更改其先人的名字,又不能不避讳,因此不得不写成杨宏信。评书《杨家将》中的杨衮,其实是另有其人,属于误传。他是和杨弘信同时期的契丹大将,曾经在五代时期的周代,带领契丹的军队支援北汉,在山西省高平县巴公原被后周皇帝柴荣战败(见《旧五代史•周书第五•世宗纪一》)。

  在一些评书、戏剧中,传说杨衮是唐末潼关名将金刀杨会之子,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史书中却找不到任何关于杨会的记载。那么杨弘信的祖先又是谁呢?宋朝人刘一止撰写的《苕溪集》中收录了杨宗闵(自称是杨弘信的曾孙)墓碑的碑文,碑文中称:杨家将是晋大夫羊舌氏的后代,因为食邑在杨这个地方,所以后代子孙们就以杨为姓。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发现自己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换妻子,就把他们囚禁起来。祁胜设法贿赂了另一个大夫荀砾,荀砾便告发祁盈私自抓人,晋顷公为此逮捕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的后人)是祁盈的好友,他为好友鸣不平,便杀了祁胜和邬藏。晋頃公大怒,晋国六卿(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趁机杀了祁盈和杨食我,并要将羊舌氏灭族,羊舌氏部分子孙逃居华阴山谷中,称为杨氏。杨氏后人分为关西、蜀中、淮南和浙中四支,杨家将就是关西一支的子孙。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东汉名臣杨震就是羊舌氏的后人,而杨家将就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但是这种说法缺乏史料依据,我们无从考证,所以只能将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五代到宋初时期,居然有三位姓杨名信,又同为武将的人!除了杨家将的始祖外,还有一位是河间人杨信,他本名杨义,是宋初镇边名将杨嗣(杨七朗的原型)的哥哥,入宋后,因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讳,改名杨信。他曾官至北宋殿前都指挥使,在《宋史》中有传。另一个是沙陀族人杨信,原名杨承信,是后唐的将军,归降后汉王朝后,避汉隐帝刘承佑的讳,去掉承字,改单名为信。他最后也投靠宋朝,封为楚国公,归宋后又改回原名,《宋史》中也有传。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名人杨信,他在汉武帝时曾被派遣出使匈奴。匈奴的习俗是汉使需要去节(使臣的凭证)黥面才能进入单于的大帐,单于让他进帐篷,杨信为人刚直屈强,他不肯去节,单于只能坐在帐篷外接见他。为了和以上人物加以区别,并出于对历史人物、人民英雄的尊重,以及对避讳制度的鄙夷,本书在叙述到杨继业父亲时,一律用他的真正的名字——杨弘信。

  日期:2010-10-10 08:54:02
  北汉的御儿干殿下
  在评书中杨弘信有七个亲生儿子,分别是杨继康、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忠、杨继凯、杨继业,其中杨继业是老七,最小的一个。在现实中杨弘信除了杨继业和杨重训两个儿子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儿子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有一两点可以肯定,一点是杨继业的兄弟们绝不是排“继”字辈,“继”字其实是北汉皇帝刘崇孙子们的辈分,事实上杨弘信的儿子是以“崇”字排辈的。另一点是杨继业绝不是老小,他应该是老大,而且至少有一个弟弟杨重训。

  杨继业的原名是杨崇贵,《宋史•杨业传》记载他“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他究竟生于哪一年,哪一年到的太原,史书上都未记录,学者们也为此争论不休。不过可以大致推算一下:刘崇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知远建国后,让刘崇做了北京(今太原)留守。杨弘信受刘知远的招安,任麟州刺史,成为刘崇的部下,此时是在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刘知远病死,大将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刘崇作为后汉宗室,在太原建立了北汉王朝。所以杨继业应该是在公元947—公元951年这四五年间到太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刘崇登基后,史书一般就不会直呼其名了。

  在我国古代,弱冠是指二十左右的男子。所以杨继业的生辰大约应该在公元927—931年之间。今日原平县有杨氏族谱,记载杨继业享年五十九岁,这和杨家将的一些早期作品(如明朝的《杨家府演义》)中记载的年龄相同。他卒于公元986年,若依此推算他大致是公元927年出生的。
  杨继业在二十岁左右时,到了太原,几年之后,他的父亲杨弘信归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杨继业不但没受到株连,反而得到了北汉政权的重用。
  刘崇为了表示对杨继业的器重,不但任命他为建雄军节度使,而且赐他北汉国姓为刘,改名为继业,使他和刘崇的诸孙排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说“世祖遂更赐以姓名”)。刘崇的孙子们名字中间都有一个“继”字,例如后来的北汉皇帝刘继恩、刘继元,这样杨继业就成为了北汉开国皇帝的干孙子,改名为刘继业了。
  关于这件事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个是清朝人吴任臣编辑的《十国春秋》上面讲的,杨继业是被刘崇的义子——刘钧改名为刘继业,“比于诸子”。另一个是《余嘉锡论学杂著》中杨家将考信录篇中讲的,杨继业可能是被刘崇的长子——刘赟收为养子的。第一种说法中的刘钧是北汉第二个皇帝,他没有子嗣,所以收了不少干儿子。他死后,就是由他的干儿子刘继恩继位的,后来刘继恩被废,继任者是他的另一个干儿子刘继元。但是刘钧比杨继业大不了几岁,所以《十国春秋》中讲的并不合情理。《余嘉锡论学杂着》所讲的刘赟很早就离开了刘崇,并一度成为后汉皇位的继任者。杨继业到刘崇处时,他并不在太原,所以这种说法也是缺乏证据的。

  总之,北汉的皇帝为了表示亲近,也为了让杨继业甘心为北汉卖命,使他成为了皇亲国戚干殿下。杨继业在北汉任职三十年期间,甚至可以用“辉煌”两个字来形容。
  杨弘信叛汉归周后,为什么北汉国主刘崇不但没杀掉杨继业,反而还要重用他呢?
  刘崇可能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首先,杨继业是一名难得的良将。《宋史•杨业传》中记载:“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也就是说,杨继业从少年时代就卓尔不凡,骁勇善战。杨继业生活的山西、陕西一带,自古就是出良将的地方,所以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谚语。这里的山东、山西,指太行山以东、以西,不同于今天的山东省和山西省。

  杨继业自幼跟随父亲杨弘信,转战南北,过着戎马生涯,练就了一身骑射的武艺,学习了行军作战的知识。事实上,杨继业也确实如同刘崇所期待的那样,在北汉他就“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在那样一个军阀割据、天下大乱的年代,但凡有点头脑的君主,都会积极笼络像杨继业这样的难得一见的人才的。

  其次,麟州孤悬于黄河以西,得不到北汉的支持,归降后周是不得已的事情。杀了杨继业,也于事无补,而且会更加坚定了杨家归周之心。而如果善待他,倒为麟州复归能留一条后路。后来事实证明,在这一点上刘崇确实是做对了,后来杨继业的弟弟杨重训担任麟州刺史后,就曾经先后两次叛周归汉。
  在《杨家府演义》中,杨继业被写成北汉第二个皇帝刘钧的外甥,最后一个皇帝刘继元的亲弟弟。在归宋后,赵光义赐他姓杨。这显然是不对的,而且不符合情理,皇帝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赐他为“杨”姓呢?所以,在此后关于杨家将的评书中都将杨衮作为杨继业的父亲,把杨继业被收为干皇孙这件事给删除了,并凭空让他多了六个“继”字辈的哥哥。

  日期:2010-10-10 21:47:19
  抗辽之谜
  杨继业一生中的大部分岁月是在北汉渡过的,但他在这一段时间中的表现,在现代评书《杨家将》中却几乎没有什么介绍。事实上,杨继业正是在此期间,赢得了“杨无敌”的美誉。《宋史•杨业传》中称:“(业)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在《杨家府演义》中,赵匡胤两次伐北汉,都是败在杨继业手下。赵光义继位后,是趁杨继业生病之机,才消灭北汉的。

  北汉政权北面与契丹相邻,南面先后与后周、宋政权接壤。杨继业作为北汉的名将,号称无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史书中却没有他在这段时间内与辽军交战的确切记载。那么,杨继业在这段时间内,是否曾经抗击过辽军呢?
  这确实是一个谜。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审读历史,还是会得出以下结论的:其实杨继业前半生,一直是活跃在抗辽前线的。
  公元986年,杨继业在陈家谷之战中不幸伤重被俘,《辽史•耶律斜轸传》中有以下记载:“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杨继业归宋后只有8年便被俘牺牲,如果他在北汉没有抗辽的历史,三十余年从何说起?
  而且,还有很多证据也表明杨继业在北汉时期曾活跃在抗辽战场上。
  第一,《宋史•杨业传》记载:宋太宗赵光义第一次攻打辽国失败后,契丹大举进犯,在此危难之时,宋朝廷就是因为杨继业“老于边事”,而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防御契丹的。“边事”当然是指防御契丹之事,“老于边事”也就是洞晓敌情,富有与契丹作战经验的意思。如果杨继业在北汉没有抗辽,怎么能被称为“老于边事”呢?

  第二,北汉和后周及北宋之间的战争,有数十次之多,然而直到宋朝开宝元年以后,杨继业才在汉周、汉宋战场上“崭露头角”。那么,在这之前他在做什么呢?显然他应该是在北方防御契丹,否则的话,作为北汉重将,《宋史》中怎么会没有他的记载呢?
  杨继业“无敌将军”的名号,是在北汉得到的,但从他和宋军交战的战绩上看,却实在是负多胜少。虽然也有“杀伤宋师甚众”的记录,但是实在和“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的评价相去甚远!所以“无敌将军”的名号,也是他在北汉抗击契丹的佐证。
  杨继业在北汉时是建雄军节度使,据史书(《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北汉时建雄军曾设在今天的代州一带。代州在北汉北面,是和契丹的边境,杨继业应该在此驻守多年,因为与辽的冲突中有所建树,才被提升为节度使的。因此,他熟知代州一带的地理,所以在归宋不久后,他就被北宋委派再次驻守代州,他也正是他熟知地理的便利条件取得雁门关大捷的。

  第三,北汉政权虽然依存于契丹,但和契丹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契丹人是贪得无厌的,后晋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卖国贼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为条件,获得契丹的支持,灭后唐建立了后晋。但当石敬瑭一死,契丹就找借口,出兵攻入开封,灭掉了后晋,并准备迁都开封,自己统治中原。对待北汉,契丹难道就没有取而代之之心吗?杨继业在北汉时就曾说过:“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那个一切相信实力的年代,契丹一直没有对北汉下手,应该和杨继业镇守代州有必然的关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二中记载:“皇佑中,韩琦经略河东,按堡寨处,多北汉名将杨业所度者。”此处称杨继业为“北汉名将”,而非宋将,所以这些堡寨,应该是杨继业在归宋以前,为了防御契丹而建造的。这难道不是杨继业抗击契丹的佐证吗?而且,历史上契丹和宋朝曾经一度修和通好,这曾使当时北汉的皇帝刘钧十分不满。此时北汉和契丹的关系十分紧张,刘钧在代州建立了建宁军,防御契丹,而这支军队的统帅就是杨继业。

  总之,杨继业在北汉,渡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抗击契丹的战斗中获得了“无敌”的称号,也达到了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他成为了北汉的皇亲国戚,而且当上了北汉的节度使都虞侯(中央部队的指挥官)。他生前在北宋战功赫赫,但从未坐到过节度使这个职位。虽然北汉的皇帝带有卖国性,但从用人这一点上看,他们还是强于北宋皇帝的。

  日期:2010-10-13 21:50:20
  降宋之谜
  杨继业在北汉可以说是受到了难得的信任和重用,甚至一度被任命为中央部队的统帅,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会投降宋朝呢?而且,为什么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因为他降宋而指责他不忠呢?在评书中,艺术家们为他寻找各种理由降宋,甚至杜撰出了“铜锤换玉带”的故事来解释这一点。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在北伐契丹的途中病故,幼子柴宗训即位,年方七岁,是为后周恭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皇帝,废掉后周恭帝,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持续加大了对北汉小朝廷的军事压力,北汉和宋之间的战争,也越来越惨烈。
  公元968年,北汉皇帝刘钧去世,由于没有子嗣,所以他的各个养子之间争夺皇位闹内讧,先是刘继恩即位,但不久就被部下所杀,由刘继元即位。杨继业在这场内斗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好瞎猜。但是,杨继业作为北汉王朝的义子干殿下,又是著名的统兵大将,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应该是有很大的发言权的。

  宋太祖听说北汉内讧,遂大举进攻北汉。公元969年,赵匡胤亲率大军围攻太原。面对人数众多且士气高昂的宋军,刘继元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向契丹求救。杨继业根据自己多年抗辽的经验,知道北汉王朝臣服于契丹、抗拒统一的政策是没有出路的,于是他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袭击来援的辽军、投降宋朝、促进国家统一的建议。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
  时,契丹遣其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即杨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马数万,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遭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
  可以说,这是一条万全之策。从当时的形势看,北汉本身地方狭小,它的北方是强大的契丹,南方是新兴起的宋,北汉本身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随时有灭亡的危险。从长远来看,北汉或者灭亡于辽,或者灭亡于宋,二者必居其一。相比较而言,契丹是野蛮和落后的一方,宋是文明和先进的一方,而且,宋与北汉血浓于水,而和契丹则语言风俗均不相同。所以,杨继业的这个建议可谓一举三得。第一,从民族利益出发,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反抗契丹的侵略,也可使山西的百姓免遭战争之苦,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第二,对刘氏王族也是有利的,主动投诚,刘氏王族可以获得宋朝相对优厚的待遇,长享富贵,而一旦城破被俘,则只能成为阶下囚。第三,对于杨继业个人来讲,既可以兄弟团聚,又可以完成他抗击契丹的宿愿。

  可能有人会说,契丹兵强马壮,杨继业的这条计策不过是纸上谈兵,听起来很好,却没有什么可行性。其实,这种怀疑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正因为“北汉难于自顾,契丹兵强马壮”,所以契丹兵才会“骄而无备”,为突然袭击创造条件。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原城被宋军攻破的情况下,北汉的降兵仍有三万之众,杨继业建议降宋的时候北汉的部队应该更多。而且,契丹的优势在于骑兵的突击作战,如果在夜间发动突袭,契丹骑兵的优势便无法发挥。北汉发倾国之兵,加上由“老于边事,洞晓敌情”的杨继业率领,取得胜利应该是有把握的。他知己知彼有勇有谋,后来在雁门关,就曾以数百骑兵,突击契丹大军,获得大胜,就是最好的证明(具体情况在以后章节中有专门论述)。

  但是,权力使人迷恋而疯狂,北汉皇帝刘继元却断然拒绝了杨继业的建议,他明知北汉政府已经危如累卵,却仍然驱使杨继业继续与强大的宋军交战。
  可以说,杨继业的内心是非常不愿意与宋军交战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又受北汉厚恩,他只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出生入死,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与宋军交战。所以,虽然杨继业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史书中仍然有很多他与宋军交战的记载:
  公元968年(宋开宝元年)8月,北宋大将李继勋率军攻北汉,杨继业率军与之战于洞涡河。(《资治通鉴》第5卷)
  公元969年(宋开宝二年)3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围太原城。这时,“刘(杨)继业复以突骑数百犯东寨,党进挺身逐继业,麾下数人随之,继业走匿壕中,北汉兵出援之,继业缒入城获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这次杨继业差一点送了性命。
  同年五月,太原被久围,北汉主让杨继业选精兵千人突袭宋军。“刘继业以马伤足,先收所部兵入城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
  公元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杨继业率军追击宋军,在洪洞县被田钦祚击败,死伤千余,损失战马数百。(《宋史•田钦祚传》)

  从这些记录上看,杨继业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是尽职尽责,甚至可以说是置生死于度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北汉政府使用杨继业,一般多是利用他的勇猛无敌,让他只带领一小部分部队,去突击人数众多的宋军。所以,此中虽然也有“杀伤宋师甚众”的记录,但总战绩却是负多胜少。
  赵匡胤亲征北汉,后来由于契丹兵的牵制,不得不退兵还朝。然而,弱小的北汉终究还是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公元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基本统一了全国之后,亲征北汉。面对来势凶猛的宋军,杨继业虽然并不害怕,然而,他从大局出发,再次向刘继元建议降宋。可是很遗憾,后汉皇帝仍然心存侥幸,寄希望于契丹援兵,拒绝了这一合理化建议。3月,宋军在白马岭击败了来援的数万辽兵。4月,对太原城形成了合围。劝降不成后,杨继业虽然手握重兵,但是他却并没有单独策划献城投降的行动,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视死如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太原保卫战中。他负责太原城的东南面的防守,英勇作战,大量杀伤了宋军。

  但是,北汉军中毕竟只有一个杨继业,很快,宋军就其他方向攻入城中。此时,北汉另一位大臣马峰再次向刘继元提出降宋的建议,“入见继元,流涕以兴亡谕之,继元乃降太宗”。
  此时,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被杨继业劝降的刘继元虽然已经投降了,可是由于没有得到确切的命令,劝刘继元投降的杨继业却仍在继续率领孤军与宋军血战到底,据城苦战,坚决不降。
  后来,在刘继元亲自派人向杨继业说明了自己已经投降后,杨继业才率领部队投降了宋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此事时说:
  刘继业为继元捍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素知其勇,欲生致之,令中使谕继元,使招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
  在整个太原保卫战中,杨继业的谋略、人品、武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首先,从大局观上讲,在太原城破之前,他就权衡局势,认识到降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向刘继元提出建议,这说明他绝对不仅仅是一介武夫,而是具有很好的审时度势的能力。其次,从人品方面讲,他也绝对不是贪生怕死、卖主求荣的小人,他“定策乞降”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皇帝和同僚、百姓找一条出路,而不是仅仅为了苟活自己。在刘继元拒绝了自己的建议后,他不但没有卖主求荣,而是舍生忘死,奋力抗敌,他的表现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无愧于一名模范军人的称号。再次,从武功上来看,杨继业奉命戍守太原城东南面,给攻城的宋军以大量的杀伤,始终没有丢失自己的阵地。在宋军已经攻入城中时,面对已经形成合围的宋军,他一直坚持战斗,据城苦战,说明他确实是勇武过人。

  可能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宋太宗在听说杨业降宋后,大喜过望,《宋史•杨业传》中记载:“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上喜,慰抚之甚厚,复姓杨氏止名业,寻授左领军卫大将军。”宋太宗赵光义为杨继业起的这个新名字很有意思。首先,赵光义为了让他忘记在北汉的辉煌,很快就为他改回了原来的姓——杨。而且,为了怕他藕断丝连,还联想起“干殿下”的身份,故把继字也去掉了,“止名业”。但是,不知为什么,赵光义只恢复了杨继业的姓,却没有完全恢复杨继业原来的名字——杨崇贵,这是不是也怕他不忘麟州的地盘呢,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在宋朝的史书中称杨继业为杨业,但是在民间,大概是因为对杨继业在宋朝的遭遇不满,所以人们并不买赵光义的帐,仍然称他为杨继业。

  作为刚刚“杀伤宋师甚众”的北汉降将,赵光义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还让他“复姓杨氏”,表面上看,应该说是“慰抚之甚厚”了。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功夫,在实际给杨继业授予官职的时候,却只是给了他一个领军卫大将军的虚衔。领军卫大将军,类似于侍卫官,名字虽然好听,但实际山上却无兵无权又无上司,职责是在重要的庆典场合充当仪仗队,很象《西游记》中被封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名字好听,但充其量不过是个看桃园的。

  从年轻时作为人质来到北汉,到北汉灭亡,杨继业已经从一名弱冠少年变成了一名年近五十的老将。这一年,他的儿子杨延昭也已经22岁了。可以说,这三十年来,他一直是在矛盾中度过的。一方面,他对北汉媚事契丹祸乱中原人民的政策非常不满,企盼祖国统一;另一方面,他却又受到北汉皇室的特别优待和重用,受封建忠君思想的影响,他却不能不替北汉小朝廷卖命。

  可能,在他降宋的那个残阳如血的清晨,他会有这样的感觉:天,终于亮了。他终于可以为了黎民百姓,与残暴的契丹放手一搏了。然而,老将军可能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更加坎坷、更加辛酸。夜,更深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