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段我外婆年轻时惊心动魄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

作者: 菲清菲古

  日期:2011-1-10 6:54:00
  外婆今年已经95高寿。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70岁了,所以当我有记忆开始,她已经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太太了,她不会像别的小朋友的外婆或奶奶那样带他们去公园玩,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婆喜欢做两件事,一是养花,那时候家里住平房,后院摆满外婆养得各种盆栽,而且她最爱君子兰。小时候的我就不时的流露出喜欢破坏的天性,看见花就想摘,有一次就大概就是摘了一朵下来,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就记得外婆拿着扇子要打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受了不小的惊吓。所以小时候的我,心里很害怕外婆,不太愿意接近她。而外婆,除了喜欢花之外,对小孩子似乎也不感兴趣。很少与我交流。

  另外一件外婆喜欢的事情就是打麻将,每天中午吃完饭,就去打牌了,晚饭前自己就回家了。饭都是保姆做好的。听我妈说,我外婆什么家务事都不会做,大概是也没见她做过。我们家之前有个很慈祥的保姆奶奶,从我妈出生开始,就带我妈,50,60年代,每家都很穷的时候,她也一直陪伴着我外婆,一直到我出生她还带过我。但我不记得了。我5,6岁的时候,她年龄太大,做不动了,外婆给她一笔钱让她回家养老去,几年后去世了。

  小时候,在我的印象中,外婆是个很冷漠的老太太。她不爱搭理我,我也不爱搭理她。小时候听小朋友说起自己爷爷奶奶打战时期的精彩故事,我也从来没有好奇过自己外婆的故事。我妈偶尔说起过外婆年轻时候,家里是富商。富商有什么用,战争一打,鬼子一进城,富商要么变穷光蛋,要么家破人亡,有点能耐的那就逃出国了,那也就没现在在电脑前打字的我了。

  我现在能坐在这里八卦我外婆年轻时候让我泪流满面惊心动魄的故事,那还得感谢我外婆的父亲也就是我太爷爷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至于我是怎么知道了外婆的故事,那还得从前年我和我舅爷爷的一次神聊开始。。。
  日期:2011-01-10 08:25:51
  偶滴外婆是上海人~虽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离开这个城市很多年。照我外婆那个冷酷的性格,我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她年轻时候的故事,就连我妈都不太清楚。但是有一个人,对我外婆的故事,知道很多很多,那就是我的舅爷爷,也就是我外婆的亲弟弟。
  我外婆的这个亲弟弟,比她小了20岁。年龄上跟我外婆存在很深的代沟,性格上也和她截然相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这个舅爷爷,性格很热血。爱聊天,而且很有钻研精神。他对他们的家史也十分感兴趣,不像外婆成天一副“往事都皆浮云”的姿态。
  就是三年前的时候,我舅爷爷闲来无事,退休多年,居然想到写书,写什么?写他们家的故事,就可以写一本了。于是他就动笔了,写到一半写不下去,因为有些细节他需要外婆提供考证,于是他就怀揣稿子,从合肥来到了偶们家。舅爷爷解放后调去合肥工作,全家就一直生活在那。
  于是舅爷爷带着极其诚恳的面貌出现在外婆眼前了,外婆一付不愿搭理丫的姿态。舅爷爷于是就住下了。后来也许是外婆嫌他住的烦,也许是被舅爷爷说动了,于是就同意和他聊了,舅爷爷还拿了个录音笔记录着。那时候我去外婆家,看见两人在房间里吞云吐雾的,我外婆烟瘾很大,几十年来都是一天一包,但是依然很长寿,所以偶觉得抽烟影响身体健康那还得看个人。。。呃,跑题了,这个说法容易误导人,止住。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外婆说那么多话,但是我没仔细听,我坐一边听了会,听见什么“军统,戴笠,袍哥”之类的词,觉得生疏我就不听了。然后过了几天,舅爷爷就心满意足的离开外婆家,回合肥写书去了。。。
  然后就是前年了,09年夏天,舅爷爷揣着300多页厚厚的稿子来了。年龄那么大的老人写这么多字看得我都心疼,但是舅爷爷还没写完,有些需要敲定的细节。去年我看完那阵热播的电视剧《潜伏》,对当时军统和地下党的故事兴趣盎然。
  舅爷爷一来,我就抓着他聊开了,他跟我提了一点,外婆以前的身份……那些个神秘的词汇聚在一起,我一下就兴奋了。他写的稿子算是草书吧,我看得吃力,舅爷爷又十分地有耐心,就慢慢给我说起了他们家,也算是我们家的故事。
  这故事在我心里回味了很长很长时间,让我恍不过神很长时间,一直想写出来,但是又不知道以什么形式写出来,舅爷爷的那本书迟迟没有动静,也许只是他的自娱自乐。但是这个故事的震撼让我很难与那个曾经让我觉得冷漠而自私的外婆联系起来,我一度看她觉得恍如隔世,她烧掉了年轻时所有的照片,仅有舅爷爷那仅存的一张,让我费力的想象年轻时候她做过的那些事情,故事里那个叛逆,让人着迷的女子与眼前这个寡言的,只剩下几根稀薄的银发,每天戴着帽子晒太阳的老太太联系在一起。

  外婆的旧名叫夏兰,不过加入革命后没多久她就给自己改了名。后面为了方便叙述,我就不用“我外婆”这个叙述方式,就称呼夏兰。外婆的父亲家姓江,靠贩卖古董起家,除了做古董生意外,还开了一家名声很大的饭店,商贾名流经常光顾,江老爷又喜欢广交朋友,饭店生意一直不错。
  江老爷有四个女儿,外婆排行老二。一直到江老爷52岁那年,才终于得了个宝贝儿子,就是我舅爷爷。但我这舅爷爷出生,就赶在1937年的抗日战争前不久。。。
  日期:2011-01-10 08:57:46
  在七七事变之前,国内的抗日情绪已经很高涨了,当时的夏兰正在上海一所教会大学念书,学的是医学方面,然而对夏兰来说,她并不想做富人家的小姐,也不想专心念书,她宁愿去当一名逃亡的革命者。然而苦于父亲的束缚,平静的生活也让她没有逃脱的理由。
  直到有一天,上海的许多大学生聚集到一起,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游行,要求国民政府签订停止内战,国共统一抗日协定。就在那场游行中,夏兰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傅玉彰,是一位东北流亡来上海的大学生,当时的东北已经沦陷。傅玉彰比当时的上海学生,更清楚局势的严峻性,同时他也是游行大学生的领头人,夏兰就跟着他积极的散发传单。

  这种扰乱治安的游行很快就遭到了当时上海警察局的镇压,牵头的傅玉彰还有十来个学生一起被关进了捕房,包括夏兰。不过这种关押也就是做做样子,威慑一下激愤的学生。
  日期:2011-01-10 09:37:40
  所以夏兰并不害怕,她和傅玉彰在捕房里敞开心扉的聊天,她突然觉得,原来自己之前身边认识的都是些毫无革命觉悟的富家子弟,或者是上海小流氓。他们的眼界是多么浮浅,他们没有国难当头的恐惧,他们还在纵声风月,偶尔对局势的危机发出一点小抱怨。而傅玉彰完全带给她新的革命精神,追求自由,追求革命,要认清国民政府的无能,。。。等等。

  他们在捕房被关押了一天,只一天,就被放了出去,夏兰甚至觉得被关的时间太过短暂,她还没有和傅玉彰聊够。夏兰刚离开捕房,就看见了唐绍。夏兰才知道又是唐绍想办法,救了自己出来。
  唐绍是夏兰的未婚夫,准确的说,是江老爷安排给夏兰的未婚夫,江老爷和唐绍的父亲唐有年有很好的交情,一个从商,一个从政,多年来两家就经常走动,如果结姻,那就是锦上添花。
  其实夏兰跟唐绍算是青梅竹马,两人也很投缘。如果没有傅玉彰的出现,那婚结了也就结了。不过,当时的夏兰,也没觉得自己对傅玉彰是一见钟情。只是当唐绍接她出捕房的时候,她突然有点觉得这个未婚夫没什么出息。
  唐绍的父亲唐有年具体在上海任什么职舅爷爷也没调查清楚。总之在当时的上海政局权力很大,特别是当时的租界的那块。所以唐绍也被他爸弄到了法租界做了一个小巡捕。就夏兰出来,当然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夏兰也不感激他,这些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日期:2011-01-10 10:03:43

  唐绍这个男人,其实还蛮可爱的。不像其他官宦子弟那样吃喝pd啥的,也许是受了夏兰的熏陶,他还算挺进步的。虽然在法租界任职,但是他骨子里是个很爱国的人,当时上海的汉奸很嚣张,唐绍和几个兄弟都借助自己的一点点小权利惩治过汉奸。
  不过说实话,在唐绍的心里,他从来没想过和国民政府对抗。当时的他也很相信国民政府抗日的力量。
  由于做巡捕的关系,唐绍有很多上海滩的江湖朋友,其中有一个交情非常好的,就叫他小武吧,小武也是个很传奇的人物,后面慢慢讲。
  其实小武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上海滩的“飞贼”,说飞贼有点夸张,不过他也是当时青帮的一个小人物,只是在当时的上海滩,排行也到了一百往后。小武靠偷盗起家,但是只偷富人不偷穷人。有一天,小武从江湖的小道消息得知,上海一商人,就叫他陈大汉奸,一直为日本人的枪支弹药做中转。
  小武就去找唐绍“汇报”了这个事情,而当时夏兰也在一旁。但是听完这个消息后,夏兰的情绪就特别激动。当时的上海政府,也会“酌情”抓捕一些汉奸,但是唐绍自己也没这个权力,就算想抓,也得让他爸出面办理。不过唐绍还是很谨慎稳重的,他跟小武说,这事就是小道消息,也没有证据。就算抓,也要有证据才行。
  日期:2011-01-10 11:04:10

  没多久,小武就弄到了陈大汉奸的“罪证”,陈大汉奸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做进口药品的买卖。小武找到的证据,就是此人每周三出门的时候,会在家门口点一根烟,抽两口就扔地上了。五分钟后,烟头就会被另一男子捡走。小武截了那根烟头,剥开里面果然有一张字条,上面写了数字。据小武和唐绍推测,数字的意思代表的就是日期,时间,和货物编号。而捡烟头的男人也是个日本人。陈某人在码头的药品里,一定有日方需要的东西。

  虽然这个证据现在回忆起来并不是那么精确,但是夏兰一直都坚信他们当时的判断,而事实上,这个陈某人在上海沦陷后不久,也投靠了汪伪政府。
  夏兰愤怒地将此事告诉了傅玉彰。并把傅玉彰介绍给了唐绍和小武认识。
  傅玉彰义愤填膺,并且鼓动唐绍和小武,三人策划一场暗杀,将陈大汉奸除掉。暗杀这件事,是夏兰曾经想都不曾想的事情。唐绍也觉得这样做,太冒风险。也不赞成。事情就暂缓了下来。
  而唐绍回家把发现陈大汉奸的经过说给了父亲听,唐有年听完就把唐绍痛骂一顿,让他不要再管此事。不仅如此,唐有年也把这件事告诉了江老爷,让他多关注夏兰,别让这孩子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来。
  但是夏兰的性格就是,你不管我,我还在犹豫害怕。你突然要把我禁闭起来,我非得干下去不可。
  于是夏兰坚定了和傅玉彰一起行动的想法,她还去央求小武帮他们实施这个计划,因为小武的身手要比他俩好很多。唐绍很快得知了他们的计划,他怎么可能坐视不管,他不得已也加入了这场行动。

  他们想了一个在他们看来很完美的刺杀计划。他们得知陈汉奸在周日当天要外出参加宴席,不会早归。
  当天晚上,唐绍开车,负责将他们送到目的地,夏兰就呆在车上,一来要保护她的安全,二来她可以放风。小武先悄悄从窗户进入陈家,躲在陈汉奸的书房处。当陈汉奸回到家中之时,静候在家门外的傅玉彰和唐绍就点燃鞭炮,一来可以引出陈家的管家,二来可以掩盖枪声。这时候,小武只要趁着鞭炮声一枪崩掉陈汉奸就成。然后三人迅速跑回车上离开现场。

  他们把这场暗杀行动想象的很完美。
  这样的暗杀听起来很像《色戒》,战争年代,我想这样暗杀念头,不知在多少年轻热血的孩子心中澎湃过。只不过也许他们就那样白白牺牲了,唯有一例被张爱玲写进了故事里。如果再有一例成功得手的,那也早该成为传奇了吧。
  日期:2011-01-10 17:02:42
  这场所谓的“暗杀”开始与某个礼拜天的晚上。。。他们四个人约好的见面地点,却迟迟不见唐绍来。眼看着最黄金的行动时间就错过了,还不见唐绍开车过来,他们三个人就打算先行下手了。
  赶到陈汉奸的家时,家里还是黑灯瞎火。夏兰还是负责放风,她呆在离房子远一点的地方。傅玉彰就躲在房子门口的一颗老树背后,打算等小武进到书房,给出暗号,他就开始炸鞭炮。

  第一次做这么伟大的事情,夏兰的心跳从来没有跳的那么快过,她一直控制自己要冷静,要清醒,但是心中“扑通 扑通”的在她耳边狂轰滥炸的。。她有点烦躁,而且,唐绍没有来,她总有点不好的预感。
  谁知道,小武刚从窗户爬进屋,不等一会,陈宅就灯火大亮,一阵嘈杂声夹着鸣枪的声音,夏兰突然清醒了,计划失败了。。。陈宅里的黑灯是假的,他们中了埋伏了。。小武。。。那声枪声是不是被他们打死了。。
  她失去了判断,冲出来就要往房子里冲,被傅玉彰一把拦下了。而且傅玉彰应该是以“熊抱”的姿势将她揽入怀中,捂住她的嘴,叫她冷静。
  很快小武被揪着托了出来,他没中枪,抓他的人正是上海警局的人。夏兰眼睁睁的看着小武被带上车里开走了。她突然觉得很愤怒,她联想起唐绍的失约,想到他一开始就反对他们的计划,所以,其实他一开始就不想参与这场暗杀,但是她和傅玉彰又那么积极,唐绍无奈,只能假装同意,然后告诉陈大汉奸,在他家中布下埋伏。
  抓捕小武呢,是虚张声势,杀鸡儆猴,当然,唐绍一定不会伤害到小武,所以把他抓走也就是让她和傅玉彰死心,不要再做这样以卵击石的事情了。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夏兰得知小武以盗窃的罪名被关押了起来。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唐绍是为了制止她的行为,才想出了这个办法。这个事情,让她对他的感情一落千丈,而且行动失败后,她一直没有去找过他,他也没有来找她。
  而当时的傅玉彰呢,傅玉彰积极的表示要把小武救出来。他当时在上海认识“抗日救国后援会”的朋友,其中有朋友表示认识监狱长,傅玉彰想通过这个朋友的关系,看能不能把小武给放了。
  日期:2011-01-10 18:39:24
  傅玉彰从东北流亡到上海以后,一直和一批上海的先进青年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那还是七七事变之前了,上海还没有沦陷,中国的半壁江山已经火烧眉毛了,但是这边还在敲锣打鼓,傅玉彰和那时候每天都在和同学在一个废旧剧院里排演进步话剧。
  他带给了夏兰许多新鲜的,她从来没见过的事情,他身上的革命理想主义热情也点燃了夏兰。她意识到自己和唐绍的婚姻也正包办的封建产物,也许正是那个时候,她打算离开上海,离开父亲的掌控,离开唐绍。

  然而,她和唐绍自小青梅竹马,就算谈不上爱情,也有着兄妹般的感情。自从那次失败的行动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她去法租界,得知他已经很多天没有来上班。夏兰有点担心,就去了唐绍家。
  唐有年招呼了夏兰,告诉他唐绍临时被调去南京执行任务去了。唐伯伯顺便教育了一番夏兰,让她不要听信那些狂妄无知的反动分子的言论,让她只管好好念书,医学院毕业和她就和唐绍成婚,并且打算把夏兰安排到军医处工作。顺便还教训了她几句,说暗杀完全就是他们不自量力,好在他及时控制住了局面。
  夏兰在心里大骂唐绍的无能,懦弱,果然是他伙同他父亲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她心里恨的痒痒的,埋怨他的背叛,于是,在情感上,更加倾向了傅玉彰。
  而事实上,这也是夏兰很多年后才知道的真相。唐绍的确在最初求助父亲办了陈汉奸,但是唐父却否认了陈的汉奸身份。唐绍没有将暗杀的计划告诉父亲,但是唐有年这个老狐狸很快就掌握了他们的行动。并且在行动当晚将唐绍软禁在了家里。
  陈汉奸家的埋伏,也是唐有年布下的。唐绍当天晚上在家里简直疯了,甚至自残反抗父亲却毫无用处。第二天他得知小武被抓,他一时之下难忍心中的悲愤,就离开上海,去了南京一旧友家中。一来,他想

  日期:2011-01-11 00:22:43
  于是乎,唐绍就甩手走人了,去了南京。现在看来,他这个行为多少有点不负责任,外加不冷静,公子哥任性的一面就显露出来了。但是我想,唐绍当时的内心一定很痛苦,很纠结……
  傅玉彰的突然出现,让原本那个虽然叛逆但是还是很单纯的夏兰,变得有点陌生,在他看来,夏兰的身上突然多了一股邪劲,他不清楚傅玉彰给她灌了什么迷汤药。
  而这个傅玉彰的前史到底是什么人?
  大致是这样的——当时的局势是,自1936年西安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相继发生后,西安事变的余波一直延续到了1937年初,东北已经沦陷,蒋介石却还在强调“攘外必先安内”的愚蠢论调,消极抗日,积极剿共。

  傅玉彰算是当时东北大学生的激进代表,也和当时东北抗日同志会的人员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要说这个东北抗日同志会,其实就国民党东北军当中主战派成立的一个组织,代表人物包括苗剑秋等,他们大多都是东北籍的军官,东北的沦陷让他们身陷水深火热中,而当时东北军当中还有一部分是对蒋介石言听计从的妥协派,反对和中共停止内战,统一抗日。

  但是渐渐地,随着西安事变后被关押的一批东北军官包括张学良在内,迟迟没有释放,这批东北军当中的主战派愈发的激进,面对当时东北军上层的妥协派,他们打算采取暴力手段推翻蒋介石在东北的领导权,干掉东北军当中的妥协派,彻底掌权,然后与中共合作共同抗日。其实这个事件,中共当时的高层也在其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是他们就选择了王以哲这个人,王以哲是东北军当中的核心人物,同时他也是主和派的代表,对于蒋介石的命令他是绝对的服从,同时也希望赢得蒋介石对东北军的信任,从而放了张学良。.....
  日期:2011-01-11 01:13:1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