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事》
第58节

作者: 春秋客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村里的电工看起来很神气。村里有两名电工,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一条牛皮腰带扎在衣服外面,腰带上挂一牛皮袋子,袋子分为四个格,格子里分别插着钳子、改锥、刀子等专用工具,很象军官腰里的武装带;脚上穿高腰绿胶鞋,这也是电工专用的绝缘鞋,在一双双泥脚上的家做布鞋衬映下,也很醒目。电工平日事情不多,每天到各处随意转转,与干活的人们说几句闲话,跟嫂子、婶子们开几句玩笑,甚是悠闲。有哪里的电路出了故障,人们要找电工,便到大队部的大喇叭里广播:“某某某!某某某!听到广播到大队来!听到广播到大队来!”这两个电工的名字三天两头要在喇叭里出现,比大队干部的名字出现频率还高,竟成了村里的名人。

  电工平时尽可浪荡,可一旦有了活,却大多是急活、累活,如冬季冻断了电线,夏天大风刮倒了电杆,都必须紧急抢修。冬季的电线遇冷收缩,便紧了许多,若再挂上霜结了冰,增加了重量,便极易拉断;地里电杆多为杨、柳木杆,埋上没几年根部便腐朽。地里的电杆大约换过几种,第一代是刚办电时上级供应的松木杆,尚耐腐蚀,只是数量不多;第二代是在用电浇地高丨潮丨的几年使用的,新刨的杨、柳树,砍去枝杈便埋在地里成了电杆,树都是大队的,不用花钱,不少的电杆埋在地里,当年还发芽抽枝呢;第三代是大队副业摊自制的水泥杆,里面的钢筋都是用的废铁丝、废钢丝绳,遇了大风便容易折断;最后才是买的机制水泥杆从此一劳永逸。村内由于有房屋、树木,一开始办电,就用的十几米高的机制水泥杆,因此省去了更换、维修的麻烦。

  凡紧急抢修,小活要尽量一气干完,干完了再收工吃饭;大些的工程,如更换变压器、新架电线等,也是能两天做完的活不做三天,且多是高空作业,酷暑严寒皆得忍受,就抢修这几天来说,其辛苦并不亚于田间的劳动。一旦抢修电路,必得全村停电,晚上用不上电灯还是小事,电磨停时间长了,便有米面断顿的人家,所以要尽量缩短干活时间;就电工本身说,这活早晚也是他俩做,无可推托,索性把活一气做完了,再痛痛快快的歇着。

  还有冬季的夜间,变压器突然掉了闸,磨房的工人便到家来喊电工,此时要从热被窝里爬出来,拿上手电筒、绝缘杆,到村边的变压器处,换接保险丝,摸到哪都是冰凉,手指冻的生疼,不一会儿手就冻僵了。等修好,合上电闸,全村灯火瞬时亮起来,磨房的电磨响起来,心里又有了几分成就感。
  村里有人要装电灯,自己买了电料,再跟电工说好,电工便找时间来施工。在满是灰尘的梁、檩上打眼,固定电线、开关,登着梯子,仰着脖子,忙活半天,也是累的浑身酸痛。干完了,抽一只主人特备的烟卷,喝几口晾在大碗里的开水;没有人家招待酒、饭。还短不了有哪家的电线出了毛病,也要找电工修理,因此电工这工作还很得人缘。
  村里在1965年就通了电,但只有村外的两眼机井,村内的大队部、电磨房使用;再往后,才是紧邻电线的人家接上电灯。家家通电的高丨潮丨是在1970年以后,街上有热心人挑头操持,各受益者每户出三、两块钱,买了电线,大队有替换下来的旧电杆、瓷瓶之类,要来用上;请来电工,街上的男人都出动,挖坑埋电杆,爬杆子架电线,妇女孩子们出来看热闹,满街筒子人大呼小叫,竟也是一场盛事。一条街通了电,晚上这条街上的人家窗户都亮了,其他的各条街也纷纷效仿,不到两年的时间,村里差不多就家家用上了电灯。

  没有人装电度表,电费按电灯瓦数收。一般家庭仅在睡觉的屋子装一盏电灯,把电线留长一些,便于临时拉动;在隔山门口钉一钉子,平时把电灯挂在钉子上,一盏灯两间屋同时用。灯泡多是15瓦,25瓦的便极少,更没有再大的灯泡了。即便如此,刚安上电灯的人家,还是感到亮堂无比,到了晚上,总要找些活做,不然会辜负了明亮的电灯。
  每到月初,供电站的老宋便来村里抄电表,收上月的电费。此人四十多岁,好喝两口小酒,因此,他每次来都要招待一顿酒饭,村里没有饭馆,都是在电工家里招待,从四里以外的公社食堂买来酒肉,炒两个热菜,烙几张白面饼,两个电工陪着吃喝,有时分管电工的村干部也参加。老宋也不在乎酒菜的好赖,每次都要喝的短了舌头,歪歪扭扭的骑自行车而去。招待归招待,电费还得照单拿,一个月的电费一般三、四百元。不过跟供电站搞好了关系,可以少给村里停一些电,那时停电还极为频繁。

  电工也要每个月收村里的电费。村里两个磨房都装有电度表,按表字计费,抄表之后,当场算帐收钱,一般没有拖欠;社员家庭的电灯是包干收费,15瓦灯泡每月收三毛钱,25瓦收五毛,两个电工一般在晚上串家入户,就这几毛钱,有的人家要跑两三趟才能要出来,全村要跑几个晚上才能大体收齐。还有个别人家,偷偷换上大瓦数的灯泡,因此电工还要检查偷电,晚上在街上转转,看哪家窗户格外亮,便进去看看,不过都是乡里乡亲,也有很难拉下脸来说什么;后来便想了办法:弄一白纸条,盖上电工组的公章,把灯口灯泡封在一起。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杜绝偷电,但毕竟只有极少数人家做此勾当。

  几个大队干部、两个电工的家庭都免费用电,且都是用的大瓦数灯泡,因此每月的电费都略有亏损;还有来人的招待费用,电工的一些经费,都是从电费里开支。电费出了窟窿,总得想办法填补,私人用电户挤不出油水,好在大队部用电没有装电表,可以让大队里多出一些电费,大队会计也不大计较,因为他家也不拿电费;还有在春夏季节,生产队用电浇地,没有电表,按小时收费,也可以多收一些。所有亏空,最后都得由用电的集体这些冤大头弥补。

  电工也是挣大队工分,每年开三百个工,要比大队干部少六十个。即使如此,这也是令人羡慕的工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