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宋元——北宋卷》
第37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2-22 14:10:06
  三十、扫平荆湘(2)
  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在稳定了国内政局以后,也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的用兵方向。
  建隆元年,在消灭李筠以后,宋太祖原有一举消灭北汉的打算,他就此征求过张永德的意见,张永德当时提醒赵匡胤不要轻敌,他提出了每年派出少量部队骚扰,破坏其农业生产,再离间北汉与辽国之间关系的策略,稍后,宋太祖又就此征求宰相魏仁浦的意见,魏仁浦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在宋太祖看来,北汉就在自己的卧榻旁边,不及时拔掉这颗钉子,实在是于心不甘,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宋太祖一度想先解决掉北汉,然而,他对王朴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之策也很熟悉,这让他深感苦恼。《邵氏闻见录》记载,宋太祖刚刚即位时,经常微服私访,探查民情,有时候会突然来到功臣家中,令人防不胜防。赵普每次退朝,都不敢脱去衣帽。一天,天降大雪,已经到了深夜,赵普觉得宋太祖肯定不会出宫了,又过了很久,赵普突然听到敲门声,等赵普出门一看,却发现宋太祖就站在风雪之中。赵普赶忙迎上前去叩拜,宋太祖说道:“我已经约了晋王(指赵光义)了。”不一会儿,赵光义也到了,三人一起在赵普的客厅里坐在厚毯子上,烧炭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一旁倒酒,宋太祖称呼她嫂子。赵普平静地问宋太祖:“深夜太冷了,陛下为何要出宫?”宋太祖回答:“我睡不着,一床旁边就是他人家(指紧邻的北汉),所以才来见你。”赵普说道:“陛下觉得天下太小了么?南征北战,正在今日。希望听到陛下有什么打算。”宋太祖说道:“我想打下太原。”赵普沉默了很久,说道:“这不是臣想听到的。”宋太祖询问缘故,赵普回答:“太原可以挡住我国西边(指定难节度使李彝兴、西夏前身)和北边(指辽国)两处敌人,假如我们一举打下太原,则这两边的敌人就需要我们自己对付了。为何不等削平了其他各国以后,则北汉这个弹丸之地,将无处可逃。”宋太祖听了,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试探试探你罢了。”于是,定下了平定江南之计。这则故事,有两处矛盾之处:一是,文中一开始说宋太祖即位之初,而平定南唐是在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次年宋太祖就去世了。二是,一般来说,江南就是指南唐,退一步,假如说这里说的江南是不是指南唐,而是指平定荆南、湖南的话,而赵光义则是在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才拜为晋王的,并且,是在宋太祖疏远了赵普、并在将赵普罢相、调离汴京之后,宋太祖不可能说已经约了晋王这种话,也不可能一起到赵普家中。综上两点,该文记载中,宋太祖所说晋王一语,应当是作者以赵光义后来的封号的代称,而文章末尾所称确定了下江南之计,应当是取消了讨伐北汉,确立了先南后北战略的意思,并且,这个故事应当就发生在北宋建立之初,而非宋太祖末年。

  《东轩笔录》记载,宋太祖曾经对赵光义说道:“中原自从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国库空虚,一定要夺取西川,然后再及于荆南、岭南、江南,如此一来,国家就富裕了。今天的劲敌,只有契丹,自从后晋开运年间(公元944年—公元946年,期间,契丹灭掉了后晋)以来,越来越轻视中原了。河东(指北汉)正挡住西蕃(指辽国,亦作两蕃,则指西夏、辽国),如果立即消灭河东,则我们就与两蕃接壤了,不如暂且留着刘继元,作为我们的屏障,等我兵粮充足以后,再取不晚。”从当时的客观情况来看,在确定了先不打北汉以后,宋太祖最可能采取的战略就是先打后蜀,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后蜀是敌国;二是,后蜀富庶,打下来可以富国;三是,蜀地历来自恃险要,但实际上,在中国历代灭蜀战争中,蜀地的险要其实用处不大,进攻一方一旦突破险要,几乎没有不成功的,不论是三国时期的邓艾灭蜀、东晋时期的王敦灭蜀,还是近代的后唐庄宗灭蜀都是如此,这也给了宋太祖以信心。

  南宋学者吕中在其《宋大事记讲义》一书中称:“善取天下者,先易而后难,先近而后远,先瑕而后坚。故秦人欲攻诸侯,范雎以为先韩、魏而后齐、楚。唐宪宗欲平藩镇,张弘靖以为先淮、蔡而后魏博。周世宗欲平天下,王朴以为先江南而后河东。太祖之规模,先泽潞、淮南,次湖南、荆襄,而后及于江南、广、蜀之地。诸国既平,而后及于河东。盖得后先攻进之机矣。”
  正如宋太祖的诗歌“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所称的那样,如果把宋太祖比作是一轮太阳的话,那么,五代十国的那些颇有能力的割据军阀们,就像是群星或者残月了,等太阳一出,他们就比较知趣地纷纷退去了,与蒸蒸日上的北宋相反,各个割据政权都在走下坡路:荆南的高保融在建隆元年去世;南唐李璟建隆二年去世,湖南周行逢、荆南继位的高保勖也都在建隆三年去世了。如今,湖南又发生了内讧,周保权又请求宋朝出兵救援,给宋太祖出兵一个十分正当的理由,真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宋太祖就放弃了先打后蜀的计划,决定先解决湖南。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十二月三日,在周行逢去世两个月后,当湖南发生内乱以后,宋太祖才正式任命武平节度副使、权知朗州周保权为武平节度使,到二十日,宋朝朝廷派遣中使赵璲等人携带宋太祖的诏书,向潭州、朗州的官员们宣布,允许张文表回到朝廷,并命令荆南高继冲发兵帮助周保权。宋廷的这种应对措施,在分寸、火候的拿捏上都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在周行逢刚刚去世时,北宋朝廷并没有立即承认周保权的地位,一方面是在观察周保权,另一方面是在观察湖南局势的发展,以免在周保权继位之初就予以承认,帮助其稳定湖南局势。当张文表叛乱之后,周保权向北宋朝廷表示效忠,并请求宋朝出兵,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站在年幼的周保权一边,很快就正式任命其为武平节度使。宋朝这么做的玄机就在于:一、如果张文表与周保权的争斗中出于优势,他不顾宋朝的压力,消灭了周保权,那么,等于张文表消灭了宋朝的节度使,宋朝出兵平乱,名正言顺;二、相反,如果张文表在与周保权的争斗中处于劣势,周保权已经请求宋朝出兵了,宋军可以在周保权打得精疲力尽之际进入湖南,同样可以轻松拿下湖南。

  而就在这时,另外一个惊人的消息也传到了大梁,即荆南的高保勖也去世了,继位的是同样年幼的高继冲!得到这个消息后,宋太祖脑海中就产生了一石两鸟,一次出兵同时拿下荆南和湖南的大胆想法,不过,他毕竟是老谋深算之人,一切都要知己知彼、摸清敌情才能行动,他赶忙派遣内酒坊副使卢怀忠赶赴荆南,他叮嘱卢怀忠道:“我要全面了解江陵人心向背,山川形势。”卢怀忠回朝后,向宋太祖禀报称:“高继冲的军队虽然严整,但人数不过三万;虽然是丰年,但百姓负担沉重。江陵南接长沙,东近南唐,西迫后蜀,北侍奉朝廷,观察其形势,已手忙脚乱,容易拿下了。”卢怀忠,瀛州河间人,年少时有臂力,擅长骑射。后汉年间,他客居河中,郭威领兵讨伐李守贞时,卢怀忠翻墙出城献计,李守贞被平定后,他被举荐为供奉官,后周建立以后,曾担任如京副使,北宋建立后,晋升为内酒坊副使。听了卢怀忠的汇报,宋太祖下定了同时拿下荆南的决心,他召来宰相范质等人说道:“江陵乃四分五裂之国,如今我借道出师,趁机将其拿下,没有不成功的。”

  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该年十一月十六日改元为乾德元年)一月五日,宋太祖命令卢怀忠、内毡毯使张勋(《宋太祖实录》记作张继勋)、内染院副使康延泽等人率领数千步骑赶赴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康延泽是五代时期曾任后唐朔方、河西、彰义、邠宁等镇节度使、后晋河中节度使的康福次子。康延泽在后晋时因父亲门荫而补为供奉官,到北宋建立后,晋升为内染院副使。七日,宋太祖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以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派遣十一名使者调派安州、复州、郢州、陈州、澶州、孟州、宋州、亳州、颍州、光州等州军队,会合襄阳之军一起南下,讨伐张文表。九日,在李处耘等人辞行时,宋太祖已经想好了顺便夺取荆南的密计,给李处耘等人予以指示。十日,宋太祖又任命太常卿边光范担任襄州临时知府,户部判官滕白担任南面军前水陆转运使。十三日,宋太祖任命张勋担任南面行营马军都监,卢怀忠为步军都监。边光范,字子仪,并州阳曲人,他很有才干,又为人谦退和易,为官能体察民情,曾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担任要职,尽职尽责。如今大军南征,宋太祖以其担任襄州知府,就是让其做好大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