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劫 天启之殇》
第32节

作者: 信陵小司徒新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人的阵亡数字,这样的数目足以标志着这一次大明帝国的惨败,从万历三大征以来的二十年里,但凡是在大明帝国各个地区表现比较突出的军队,都是抽调了一部分前来辽东,参与这一次对后金军的军事打击,可是战争的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镜,令大明帝国极度震惊!这样的军事力量的损失,虽然对于大明帝国来说,还不足以伤筋动骨,但是却足以在整个大明上下造成相当的震慑!

  而此次萨尔浒大战,军资用度的损失也是相当的严重,骆驼、骡子、以及最重要的马匹损失竟然达到了两万八千六百余头只!这已经相当于蒙古诸部的一个小部落的所有财产了,这一次,全部被后金军所得到,成为了他们的军用资源,大大的增加了后金军的后勤保障!
  除此之外,至于火炮、器械、战车等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这里面暂时来说,火炮对于后金军的用度暂时不大,因为他们暂时缺少懂这方面技术的人员,但是此时不懂,不代表一直不会,只要有了这东西,便不愁研究明白!这不得不说,是大明长远来说,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损失!
  而战车,后金军能够用来改造成为攻城器械,而器械,则是直接资助了后金军,大大加强了他们的装备力度,不得不说,这一次大明的战损资源,极大地帮助了后金军!
  因此,大明帝国在萨尔浒的惨败,使得整个帝国数月以来调动的所有辎重,几乎全部损失殆尽,大明在辽东战场上,的确遭受了惨败!
  而后金军的损失,据记载,仅仅两千余人。这个数字虽可能有所缩小,但是后金军力战求速,又以绝对的优势兵力轻松的面对任何一部明军,明军的火器优势又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后金军的损失,当远远小于明军,甚至,至多只有近万人,这一次,后金的确取得了大胜。

  此战,大明的失败原因有很多,并非是某一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需要仔细地明确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各路大军四路出击,力量过于分散,势孤而力寡的现象已经无法避免,这样一来,明军各路兵力都是处于劣势,吉林崖、萨尔浒、尚间崖、赫图阿拉这些地区的交战,后金军基本都会保持在明军人数的二至三倍,面对后金军这样的优势兵力,大明一方的确胜算渺茫,因此,萨尔浒大战爆发之前,单纯的就各方统帅部的决策方面,大明此次,似乎便是已经注定了败局。
  其次,大明统帅部以及各路大军的总兵官几乎都错估了大明帝国与后金军事力量与单兵训练素质、战斗力的对比,过分的高估了自己一方的战斗力,过度的轻视了后金军的战斗力。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大明西路军杜松部轻敌冒进、贪功不智,以及骤然发现后金军的战斗力今非昔比之时,大明北路军马林部、南路军李如柏部变得惊慌失措、处置失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不到这一点,对敌人的战术战略建立在错误的估计上,也使得这场战争,还未开始,便是陷入了危机!

  其三,大明此次出兵,战线分布过长,四路大军横亘在六百里的土地上进击后金军,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天气因素对于行军速度、大军各部联络情况是否畅通等的影响,导致四路大军虽然以钳形攻势进攻,但是由于联络不顺畅、导致各部进攻时间、汇合时间根本无法做到统一调和,比如杜松部,率先出关,马林部延误时间,李如柏部更是慢出了天际,刘铤部则因为道路崎岖、天降大雪导致行动迟缓,最终拖垮了自己。另外,漫天大雪、严寒的天气,明军的火器受到影响根本无法发挥出全面的作用,又大明此次所调各军,除却辽东本地两万余人马熟悉地形与天气变化之外,其余的川军、浙兵等根本不适应北方的天气,这对于战斗力以及战斗意志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可是明军统帅部却是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

  用兵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确乎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战前明军将官如杜松、刘铤所提意见,即天降大雪,不适合草率出兵这一策略或见解,的确合理,可是大明最高统帅部却没有充分认知到自然条件因素对于战争的影响,也是此次大军喋血萨尔浒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早在杨镐刚刚决定要四路大军出击后金的时候,大明内部便是出现了反对声音,而且所提策略,也相对合理准确,此人,便是前文出现过,评价过张承荫的那位江西巡按御史,张铨。
  张铨,宇衡,是山西泽州沁水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在这之后被授予为保定推官,不久又擢升为御史,历任陕西巡按、江西巡按等职,而当张承荫战殁沙场,杨镐商讨四路出击讨伐后金的时候,张铨急忙上奏杨镐,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敌山川险易,我未能悉知,悬军深入,保无抄绝?且突骑野战,敌所长,我所短。以短击长,以劳赴逸,以客当主,非计也。昔胪朐河之战,五将不还,奈何轻出塞。为今计,不必征兵四方,但当就近调募,屯集要害以固吾圉,厚抚北关以树其敌,多行间谍以携其党,然后伺隙而动。若加赋选丁,骚扰天下,恐识者之忧不在辽东。”
  也就是说,在张铨开来,大明一方没能全部熟悉后金所在的地理形势,孤军深入的情况下,会不会被后金军包抄消灭?又经过前几次的野战,张铨也是发现,后金军骑兵的战斗力以及整体的野战素质,是要超过大明军队的,那么此时,在野外旷野与后金铁骑决战,是不是在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更何况大明远道而来,后金军却以逸待劳,熟悉地形与天气,这样展开决战,恐怕对大明,并没有好处。

  所以,在张铨看来,此时的辽东,不用向天下各地调集军队,倒不如招募辽人来守护辽土,因为这里是辽人自己的家园,家园丢失、亲朋被杀,他们是最为愤怒的!与其客兵来此,心不甘情不愿的影响战斗力,为什么不招募本地辽人,严加训练,来抵抗后金军呢?
  如此一来,还能够省掉各地援军的粮饷,这难道不是一个好办法吗?而且,张铨还主张此时应该在辽东固守,暂时稳定局势,以辽东各军据守要塞,加固防御,而在这个时间里更多的充实自己(先为自治之本),那么,怎么样让大明获得这样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呢?
  那就是怎么样让后金军这段时间不来进攻呢?张铨也是想出了一个拖延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北部的蒙古诸部来牵制后金一段时间,并且,大明多多派遣间谍,既要刺探敌情,掌握最为真实的军事信息,又要对后金内部实施分化瓦解,拉拢引诱,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而不是大明内部先慌乱起来,如此一来,辽东局势,胜败亦未可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