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长安》
第47节

作者: DJ童工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用先生说过的话说就是如鱼得水,如沐春风。
  少年站在月光之中,在世尘之内,却有着出尘之态,他身上散发着一种让人舒适的味道。像青草香,又像淡淡的檀香。
  王少跃找来一架梯子爬上屋顶,躺在分瓦片上。遥遥望向天边那一轮惊鸿之月。而月光缓缓落下,照在一袭青衫的少年身上。青衫整洁干净,月光明晃皎白。虽不是一种颜色,但却散发着同一种气质。
  交相辉映,宛如天地间的神明。少年想起了一首诗,明明如月,恍若初见。问之何来?道已故国。是先生教给他的,同那句“遥思天地三千里,惜此明月二十年”一样都是先生自己写的诗句。也都是为少年非常喜欢的句子。只不过意境有差。

  王少跃空对此番明月发着一些平日里对着谁也不会发的牢骚,明月也是静静的听着,没有流露出半点不耐烦的意思。一个几乎不怎么与外人交心的少年就这么对着一轮与自己好似多年好友的明月谈着。如身至无人之境,与天上神明在交谈。
  王少跃看着皎皎的明月,脑海里不由得迸发出一个念想。他想起了一些故人故事。
  少年突然之间对这轮月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他记得自己以前也赏过月,可却从未对此产生过任何兴致。今日却不知怎的,对这般玩意有了些什么念头。倒也是稀奇。
  刘温看着少年的样子想起了他自己所会的不多的文词,他说:公子像是个谪仙人。于这片月色之下恍若人世间无人,只余下他和月静存。
  许久,王少跃才从自己的思绪中醒转过来,他起身爬下屋顶,看见望着自己的刘温等人,难免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不能流露出来。于是他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今天是长安城的特殊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缅怀逝者,燃放花灯。
  天黑的很快,当明月升到半空时,所有的人都从家里出来了,放灯的人放灯,放纸船的人放纸船,烧纸的烧纸,祭拜的祭拜,不一会儿天空中上便挤满了灯。大街小巷都是香火气。人们燃放烟火,在烟火的照耀之下,祭拜祖先。
  将近午夜的时候,人们都回了家,熄了灯,锁好门窗。
  王少跃没有出门,他没有祭拜什么先人,他记得自己曾经许下过一个心愿。在成就某些事情之前就不会做这些事,他要等到最成功的时候,才会告诉那些人自己的成功。
  刘温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家工资居然邀请他一起喝酒,只是没想到自家公子喝着喝着就有些不对劲了明明喝了不是很多,但是公子却很醉了。
  王少跃从老刘温手里拿过酒壶又往自己的杯里填了些酒。
  醉醺醺的又抿口酒,说:“也不知道在这里待着是为了什么。就这么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个地方。明明我自己承受不住这些事,为什么还要逼着自己强行做到呢?我真是的大傻蛋,明明什么都没有把握的事情,居然敢应下来。我是从哪里来的勇气,敢跟老师下那么大的包票,说自己可以的?而且如果我做不到的话,那么我就真的对不起老师和先生了。如果对不起老师和先生,那我怎么对得起我的父母他们……”话未说完,王少跃就一口将杯中酒饮尽,然后便醉晕过去。只剩下一个盯着他,不敢说话的刘温。

  刘温见王少跃晕了过去,不免在心里暗叹自己是怎么了,居然会忘了公子老师说得他酒品差的事。简直给自己找罪受啊。
  刘温收拾好桌子,便喊来刘王氏和孔静怡。
  孔静怡问道:“刘叔叔,夫君这是又喝醉了吗?”
  刘温叹了口气说:“到是怪我了,你说我怕不是老喽,这么没记性地请公子喝酒。我还记得公子的老师说过公子的酒量不好的。”

  刘王氏笑了笑,说:“公子的酒量居然还不如你,公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孔静怡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夫君今日的心情似乎不是很好 我记得老师说过他很喜欢雪的,但没想到昨日明明下过了雪,可是夫君却还是不开心。”
  “我记得公子的老师说过,公子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喝酒。算了,不说这些事,我们还是送公子回房吧。”
  “谢谢刘叔了。一会儿还麻烦刘叔去弄一盆热水来,我好给夫君擦一擦。”

  “那您稍等一会,我烧好了就给您送过去。”
  二人一起将王少跃抬到了屋内。是刘王氏和刘温一起抬得,孔静怡其没有出力,因为刘温说了不让她做这种伙计,这种伙计是他们这些仆人应该做的。
  刘温夫妇二人将王少跃送到了屋里后,收拾了酒杯什么的就一起去了厨房。两个人并排而站,一起刷着杯子和酒壶。随便聊着一些今天发生的事。刘王氏并不像刘温能够和王少跃一样经常出入家中,刘王氏除了一些必要的活动外都在家中活动。
  刘王氏说:“你呀,也就和我说话的时候没有个正形。”说完刘温摸了摸刘王氏的头,又说:“怎么了?我宠我自己的夫人一些还不行吗?再说了,你是我的妻子,我对你油嘴滑舌一点怎么了?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吗?”
  被他这么一说的刘王氏不想说话了,自家的这个就没有一点正形,平日里在外人面前还好,就是一自己待在她身边就显得特别的没腔调,总会说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
  王少跃做了一个梦,一个很多年之前的梦,那是他还在先生身边的时候。
  他感觉到有一阵风吹来。那风从树上拂下了一片叶,那片叶随着风拂到了少年的手上。少年的心湖仿佛落进了那片叶,起了一丝涟漪。少年起身行礼向先生问道:“一叶之于一木,一木之于一林,可有乎?可无乎?”
  先生正坐在前方,望了一眼窗外被风吹的摇摆不止的树说:“或曰:‘木之于林,水之于海,家之于国。可缺,而不可无。’木聚为林,水积为海,家和为国。一片树叶的存在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佛语有‘一叶一菩提’的说法,道经中也有一衍化为万物的的说法。”
  “夫子可否说的再简洁些?佛道之言弟子实在是不明。”
  先生难得地笑了一下说:“你极少有听不懂的时候,看来是有一些复杂。一片叶对于树木或许看起来真的很微不足道,但这就跟水积为海的道理一样,可以缺却不能无。一棵树假如没有叶子了,就会变得不完整。而这里的‘叶子’就是由一片片叶子构成的。所以说叶子是不可无的。即使当然冬日的情况不在这之内,那是一种相反的状态,若是加了,可就成了悖论了。这个问题可能理解起来有些不太容易,但你回去多悟一下应该就差不多了。”

  少年行了个礼,若有所思的跪坐下来。
  而他后面的旧时好友起身行礼道:“老师,那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先生眯着眼,笑了笑,道:“就料到你会这么问?木的存在意义,可以为材,可以成林御沙,可以为人遮阴,可以育花果。人也是如此。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为圣贤,可以做天上神仙,也可为隐世修者,即使为世俗之人,也有自己的意义。如吾等身上服饰,为织者所作。织衣则为其意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