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帐小公爷》
第25节

作者: 火鱼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丫环芸枝的命运就更惨了。
  小姐找一个好人家,她还可以跟着嫁过去,被主人看中,或许会安排暖床,也算有些地位,后半生不至于太过凄苦。倘若是人家没有看中她,那就只能拿着有限的一点工钱自谋出路了。有着给倌人曾做过丫环的这层经历在,注定她一辈子都难以为成为男人认可下的夫人,哪怕就是偏房也还是会被人看不起。当真是一朝成丫环,世世是丫环了。
  白秋彤还没有完全的醒来,脑子也迷迷糊糊的。所说的话都皆是本能,或许待一会醒来之后就都不记得了。这样的场景,丫环芸枝已经见过了很多次,早就见怪不怪。而每一次她都有不同的办法叫小姐起床,就像是这一回,她身体前倾,凑到了白秋彤的耳边,轻呼了一声,“小公爷来了。”
  房间中依然安静如初。
  就在约是两息之后,先是一声尖叫响起,接下来白秋彤突然间就座直了身体,这一刻脸上哪还有一点没有睡醒般的样子呢?

  “嘻嘻、嘻嘻。”白秋彤的反应落在了芸枝的眼中,让她控制不住身体的大笑着。当笑声传入到小姐的耳中时,白秋彤佯怒般伸手锤打着芸枝,脸上闪过一道羞红之意,“芸枝,你坏死了。”
  “小姐,那是芸枝坏还是混帐小公爷坏呀。”
  “芸枝,不得这样说小公爷,他哪时混帐了,不过都是别人的以讹传讹罢了。现在看来,更应该是别人妒忌他的才华所至,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没有本事,也不许别人有本事了。”白秋彤的脸色无比的认真,仔细看去,还似有一丝气恼之意含于其中。显然那一天诗船之上,沈傲的表现是让她深刻不已,以至于事情过了三四天了,还是无法忘怀。
  说来也是,那句日日思君不见君不正是在她的要求之下做出来的吗?就凭着这一点,怕是想不记住都不可能了。
  芸枝是不太懂白秋彤的心思,在她看来,她们和沈傲之间就有如天与地间的差别,还像是诗中所说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是根本不会有什么交集的。纵然就算是有,也不过就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是不真实的。倒是有些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才是真正需要去关注的,比如说国昌隆从今天开始,所售物品一律以平价出销,对于她这种吃喝都需要精打细算的,才是不能错过的事情。

  “小姐,今天国昌隆的所有东西都平价出售,我们正好需要买米和盐了,去看看吧?”芸枝的小脸上充满着渴望的神情。
  “有这样的好事情?我怎么不知道?”白秋彤听说平价销售的字样,脸上闪过了一道惊奇之意。或许在她眼中,但凡是商人都想着法的在百姓身上吸血,所售卖的东西能多涨两文,绝对不会只涨一文。像是平价售卖这样的好事情又怎么可能真的发生?
  看着白秋彤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芸枝嫣然一笑道:“小姐呀,平时你只顾着看你的琴棋书画,哪里关心其它的事情。好了,还是先起床,吃了饭,到时候是真是假,一到国昌隆便知了。”
  这个早上,与芸枝抱着同样想法的大梁城中还真是不少。涉及到百姓生活所需之事也的确是最可以吸引人们眼球。不信你看后世哪个明星人设崩塌了,网上无非就是一片的责骂和讨伐之声,更多的还是吃瓜群众。可若是米价粮价大涨,看看百姓会急成什么样子。这就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劳心不已。
  国昌隆,大乾王朝唯一所指定的皇商,在整个大梁城便有门面三十六座,算是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也是为何沈傲会选择它当合作关系伙伴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古时,商人在上层社会中地位是很低的,他们的存在似乎就代表着不劳而获,代表着与民争利。便有了——商人“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伍”的说法。
  大乾王朝想要发展,皇上和后宫也需用度,总是花着国库的钱,难免会被人所病垢,便有了国昌隆的存在。初建时也曾受到各种的反对,好在的乾文帝一力推行,最终还是成为了现实,十年的发展下来也被各方势力所“接受”。
  只有真正的大佬才知晓,接受的是多么心不甘情不愿。毕竟市场就这么大,多一个加入进来,就等于多划走了一块蛋糕,就相当于在一些人身上挖肉。
  一直以来,但凡有可能的话,他们都会尽力的给国昌隆找麻烦,就是希望有一天它会知难而退。到时候有市场的规则摆在那里,国昌隆并不是受了谁的挤兑,就是本身实力不济而不得不停,即便是皇上知晓,也拿他们没有办法的。

  这种挤兑就表现在了很多的方面。考虑到国昌隆自身制造能力很弱,除了盐的售卖之外,其它多是靠从其它商人那里进货,商人们便有意的抬高着价格,压迫着国昌隆这个对手的生存空间。
  沈傲了解到的事实是,很多国昌隆所售的物品,早就已经没有了中间利润,若非是盐这个国之大器的存在,怕是根本就坚持不到今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和国昌隆自身的形像有关。
  即是唯一的皇商,所售之物便代表着皇族形像,质量那是一定要最好的,售卖的价格却又和普通物品相差不多,如此一来,可想而知利润几何。在加上国昌隆中人员庞大,还有不少人浮于事的存在,需要养活这么多人,出现经济危机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入主了国昌隆。沈傲没有打算改变国昌隆对外的形像。只售精品这个经营理念他还是十分欣赏的,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代表着更多利润的存在。

  人员繁杂。干活的少,吃饭的多沈傲同样没有想要去管理之意,能够托关系进入到国昌隆的,都非是泛泛之辈,把这些人辞退了,谁知道会得罪多少人?这种出力不讨好的活他才不会干。
  沈傲拿的就是总利润的四成,只要生意好了,付出一些钱财少惹一些麻烦,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真正需要让沈傲改变的,是提升国昌隆的人气。
  深知有了人气,就等于拥有了更多潜在的客户道理的沈傲,平价售货便是一种有效的吸引人气的方式。
  所谓平价,即是加上基本的各种费用后的价格,商户本身是不指着赚钱的,也可指平抑之后的价格。
  中间不加利润,便不再是与民争利了。百姓可以花最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自然而然闻风而来的是越来越多。这不!还没有到开市的时需,大梁城内三十六座国昌隆的门外都排起了长龙。

  口口相传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便是一些不知情的百姓,在看到这些长龙的出现,也会去打听。导致的结果就是长龙队伍的越发壮大着。
  十井街。
  大梁城最为繁华的一条主街。
  这里就座落着国昌隆的一个分铺。占地面积足有四千多平方米,由数个店铺打通而成,规模不小。
  分铺对面的一座酒楼之上,一间靠街的四方桌前,三名身材皆略显臃肿的商人正座在这里,对着那一壶茶缓缓而饮。可若是仔细看去,不难发现,他们的目光更多的会盯在还未开门的国昌隆门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