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李靖大将军传奇》
第6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开始,无人问津。突厥人与汉人交易,都是大匹丝绢、大群牛马,但禁止交易刀剑矛盾等兵器。一个中原商人突然出现,却只出售两样东西,反而成了新鲜事。
  人们一开始只是路过观望,逐渐有人前来问询。李靖开价高得惊人:夜明珠两千金,织锦五千金。“这汉商疯了。”几个前来询问的贵族妇女向地上直吐口水。要不是可汗下令,在此地交易的人无论胡汉均公平买卖违者杀无赦的话,这几个贵妇人早就唤手下拿弯刀把李靖活劈了。
  等到申牌时分,一个身披狐尾氅的突厥姑娘蹲下身来,仔细看了珠子和丝绢。珠子没什么特别,但那丝绢上绣着大隋江都风物,小桥流水、枯藤繁花、游鱼碎石,皆鲜活无比。那姑娘看了半晌,也不说话,竟自离去。
  天近黄昏,连看热闹的人都没几个了。当地居民认为这汉商疯了。如此高的价钱,大利城买得起的人,恐怕还没有出生。
  李靖仍然耐心坐着,丝纹不动,像入定的老僧。
  先前那名狐氅姑娘又来了。她蹲下身,用汉话轻轻地说:“先生,请将珠子和丝绢送到我家吧,我家主人要买。”

  “不还价?”李靖看了那姑娘一眼。
  “我家主人说,先生所持二件宝物,至少值一万金。”姑娘微微笑道。
  “好。”李靖将珠绢收起,放入囊中,跟着姑娘,绕过数座帐篷,向一个比较偏僻的毡帐走去。
  一进帐门,李靖就闻到了一股幽香。
  日期:2012-03-09 10:27:25

  雁门城已被围二十五天,军民死伤惨重。现在军兵不到一万,民房多半拆毁。粮草短缺,民部尚书樊子盖下令搜刮城中居民粮食,百姓只能在露天里喝点残粥,还得上城拼命,一时民怨沸腾。
  为避箭矢,宇文述想了个法子,在临时宫殿内挖了个地道,敌军攻城时护送天子躲藏,只有在升殿议事时再请天子移驾。炀帝过惯了奢华的日子,对此十分恼火。但即便如此,这个暴君仍然每日一换美女,像婴儿一样含着美人的丨奶丨头才能入眠。只是地道内气流不畅,无法及时洗浴,让炀帝兴味索然。
  这一日,炀帝在地道内召见萧瑀。
  “萧爱卿,朕让你遣使出城,求助义成公主,事情办得如何了?”炀帝十分疲倦,双目红肿,也不知是纵欲过度,还是私下里哭成这样的。
  “启禀陛下,派出的三名偏将、七个校尉都被突厥人杀了。”萧瑀摇摇头,“敌军围得太紧,根本无法冲出一箭之地。有几次,打开的城门差点没关上。”

  “唉,这可如何是好?”炀帝叹了口气,“朕的这个妹妹啊,当初被迫嫁到苦寒之地,可能心生怨恨吧。就算求她劝始毕可汗退兵,她也不一定会尽力。再说,这次始毕是铁了心要与朕作对,怎么会因为一个女人的话而退兵呢?”
  “陛下莫忧,依臣之见,此役成败,公主殿下十分关键。”萧瑀道,“臣曾出使大利城,幸得公主殿下召见。殿下问起陛下时,目中含泪,甚是思念。若公主殿下得知陛下有此劫难,必定会不遗余力,相救陛下。”
  日期:2012-03-09 10:30:00
  “你们放入汾水的那些招讨诏书,不知怎么样了。”炀旁颇有倦意,“时至今日,已快一月了吧,怎么救驾大军还没到来?”
  “陛下,依臣之见,就算招讨诏书无人发现,也无关紧要。突厥尽起倾国之兵围困雁门,天下震动,自会有大军前来救驾。”萧瑀道,“臣算了算,东都、京师的兵马到来,最快是半个月,此时河东兵马恐怕已到雁门附近。不过,依臣之见,这些兵马还是不要与突厥人在城下拼杀为妙。”

  “这是为何?”
  “陛下,我大隋军队长途奔袭,是疲惫之师,而突厥占据险要,以逸待劳,已占尽天时地利。”萧瑀道,“而更要紧的是,倘若各地勤王大军把突厥人逼急了,就会拼死攻城,陛下危矣!”
  “你是说,这二十多天,始毕这狗贼并没使全力?”炀帝猛然一省。
  “是啊,陛下。”萧瑀叹道,“数十万大军,就是将尸体堆起来,也是能爬上城头的。”
  “朕明白了。”炀帝哼了一声,“原来始毕是想逼朕投降,好树立他在大漠各部族中的权威。哼,想得美!朕就是死,也决不投降!”
  萧瑀道:“陛下圣明。在这种僵持的情况下,只要义成公主殿下一封书信,始毕就会退兵。”

  “萧瑀,我堂堂大隋,难道就找不出一个信使吗?”炀帝恼怒了。
  “就算信使能杀出重围,可是到了大利城,也难保不被突厥人抓住啊。”
  “你呀,光会讲这些道理,就是想不出办法。”炀帝很不耐烦。
  “陛下勿忧。”萧瑀道,“城里的人出不去,难道城外的人还不能去么?臣猜想,一定会有忠臣秘密前去拜见公主殿下。况且,始毕开动大军前来,公主殿下岂能不知?最重要的是,公主殿下有何妙策能让始毕退兵?”
  炀帝皱起了眉头。

  日期:2012-03-09 10:32:28
  【第三章 英雄聚首】
  突厥人的毡帐,以柳木为骨,织成锅盖状,顶开天窗,四周用毛皮制成的毡布围上,可御风寒。
  李靖进了毡帐,那狐氅姑娘拉下厚厚的帘子。凭借天窗射下的光线,李靖见帐间有一毛皮炕,炕上置一小案,案后端坐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
  这女子大概三十来岁,满头珠玉,柳眉凤目,肤若凝脂,目蓄寒霜,自有一股威严。

  “这位先生,是你在外头卖江南织锦?”女子说汉话,声音刚劲有力,似乎不是从一个柔弱的躯体里发出来的。
  “正是。”李靖将夜明珠和织锦取出,交给狐氅姑娘。
  坐着的女子接过,看了半晌,才道:“此珠出自西域,此锦出自江都。先生将这稀罕之物带到这苦寒之地,恐怕无人识货吧?”
  李靖躬身道:“公主殿下既然识得,臣当分文不取,献予殿下。”
  “你知道我是谁?”那女子没有否认。
  “殿下万金之躯,气度非凡,微臣再愚钝,也知道臣的障眼法瞒不过殿下。”李靖欠身道。
  “你叫什么名字?”那女子果然就是义成公主。
  “微臣三原县令李靖。”
  “来此何干?”
  “微臣冒死前来,恳求公主相救皇上。”李靖说着话,抬眼看了看四周,确定毡帐内只有公主主仆二人。
  “你不用担心,这里很安全,也很秘密。”义成公主道,“你一个小小县令,有此忠心,倒也不易。坐下说话吧。”
  李靖谢过坐下。当他的目光与公主相接时,分明感到一种刺骨的寒意。

  看来,一个汉家的公主,远嫁大漠,日子并不好过。
  日期:2012-03-09 10:34:26
  “皇上被可汗围困雁门,我也知道了。不过,有些事情,皇上也有欠妥之处,惹恼了可汗。仅凭我苦苦哀求,就算可汗心生恻隐,将士们也不会答应。”义成公主幽幽一叹,“做草原上的可汗,并不比大隋皇帝轻松。”
  “臣有一计,可使始毕可汗退兵。”李靖道,“殿下可派心腹之人,称北方部落正趁可汗征讨大隋之际,秘密联络,公然哗变,欲乘机吞并大片草原,若可汗不速速回军,恐怕会腹背受敌。”
  义成公主想了想说:“你这个主意倒也不错。不过,如果可汗回来后发现北方根本没有反叛,是我为救皇上撒的弥天大谎,我还有命在么?”
  “殿下不必忧虑。”李靖道,“待可汗回营,非但不会责怪殿下,反而会大加奖赏。”
  “这是为何?”义成公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为北方诸部,真的叛变了,只是被公主及早发现,见可汗大军撤回,又纷纷表示愿出兵襄助可汗征伐大隋。”李靖压低了声音。
  “请李县令直言吧。”义成公主越听越糊涂。
  “北方诸部,向来对可汗有不臣之心。”李靖道,“但这些部落首领,慑于可汗天威,不敢轻动。若是殿下派心腹之人,快马前去游说这些部落的首领,告知他们,可汗正在雁门与大隋数十万大军决战,他们一定会认为是伺机进攻的好时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