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李靖大将军传奇》
第10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于炀帝下旨,李靖又见机而动,宇文述大军在马邑“碰到了”李靖,一起回到雁门。
  炀帝密召李靖见驾。李靖入了行宫,跪下磕头,三呼万岁。

  “李靖,你有忠心,朕心甚慰。”炀帝没提义成公主举荐之事,“朕有心擢你为马邑太守,但马邑现任太守王仁恭,昔日有功于社稷,办事还算得力,着实让朕为难。”
  “谢陛下隆恩,李靖但求能为国家效力,不求封赏。”李靖连连磕头。
  “起来吧。”炀帝道,“朕看,你就先领马邑郡丞之职吧。”
  “谢陛下隆恩!”李靖再次磕首。
  炀帝站起,下阶扶起了李靖,意味深长地说:“李爱卿,这里只有君臣二人,你可知朕之用意?”
  “臣愚钝,愿聆陛下教诲。”李靖心头升起莫名的感动。

  “此次爱卿救驾,毕竟是个秘密,如有泄露,义成公主危矣,故此功朕只能记在心上。”炀帝眼珠一转,“朕知道爱卿精通兵法,想为国建功,故而让爱卿暂领马邑丞,兼领鹰扬郎将之职,为朕习练士卒,抗击突厥。待有了功劳,朕也好擢拔你做大将军。此外,朕还有重任相托,望爱卿秘密为之。”
  李靖心头一紧,赶紧说:“李靖愿效死命。”
  日期:2012-03-09 14:25:32
  “很好。”炀帝背起了手,“爱卿可知,这王仁恭原是杨素部下。杨素逆子杨玄感谋逆,朕本来免了王仁恭,然而此人功劳太大,不用恐伤功臣之心,朕才勉强让其任马邑太守。爱卿领马邑丞后,要替朕严密监视,若有二心,就地斩之!”
  李靖再次下拜领旨。
  “还有,近年来河东之地,乱贼多如牛毛,李渊虽勤勉为政,但总是剿之不尽。”炀帝看着李靖,“因此,除了王仁恭,你也要留心李渊,看他是不是真心剿贼。朕再给你一道密旨:凡河东一带有异动,立即亲自向朕密报!”
  “臣领旨。”李靖感动得无以复加。但他随即道:“陛下,按制,五品以上官员方可直接奏事,马邑郡丞是从五品,是否有违规制?”
  “你呀,真是死脑筋。”炀帝笑道,“既是密旨,就只有你我君臣二人知晓。这样吧,稍后上朝,朕就封你正五品便是。”
  李靖又拜。炀帝想了想说:“李爱卿家眷,现在何处?”
  “在三原老家。”李靖答。

  “这样吧,朕就让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为你在长安弄一处院子,好好安顿爱卿家小,也好让你安心守关。”炀帝微笑道。
  “微臣谢陛下天恩!”李靖眼里涌满了泪水。
  他哪里知道,这是炀帝控制李靖卖命的一着阴棋。名为照顾家小,实则断其后路。若李靖稍有异动,则家人性命难保。
  日期:2012-03-09 14:32:09
  临时宫殿站满了文武百官。
  前来雁门勤王的官员们,此时说不出的高兴。没有损兵折将,却救驾成功,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李渊站在前排,心头直打鼓。刚才,他看见了跟在云定兴身后的二郎李世民。人多嘴杂,谨慎的李渊装作没看见。
  此次他带兵前来,完全是因为李世民私自投军之故。他生怕儿子涉险,将所有府兵全部带上了,没想到白捡了一回便宜。
  随着太监高呼一声“圣上驾到”,精神抖擞的杨广身着龙袍,坐在李渊刚刚从汾阳宫搬来的龙椅上。这龙椅与先前的木椅自有天壤之别,顿生神圣庄严。
  “吾皇万岁万万岁!”百官下拜,很有气势,仿佛突厥人真是他们打跑的。
  “众爱卿平身。”炀帝一摆手。

  “谢万岁。”百官山呼而起。
  炀帝咳嗽了一声,先表扬了一下众臣,然后宣诏,称各地勤王兵马有功,守城将士更是有劳,但由于牵涉人数众多,待班师还朝后再论功行赏。
  李世民站在最后一排,是破例因无官无职而上朝的几个有战功的兵士之一。云定兴这次没有埋没他的功劳,而是将其计谋写得清清楚楚。事实上,始毕可汗决定退兵,一来是义成公文急告北方有变,二来的确被李世民的疑兵之计吓着了,赶紧撤兵。这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但炀帝心头只认义成公主之功,嘴上却要赏赐勤王的将士。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见到杨广。这个皇帝是个小白脸,眼神浮移不定,举止轻率,与李世民想象中的大隋天子相差太远。最让李世民奇怪的是,雁门之围被解,正是皇帝收买人心、激励将士的大好时机,而这炀帝竟然只顾自身的安全,要在班师后再行封赏。俗话说打铁要趁热,这个粗浅的道理,他也不懂吗?
  日期:2012-03-09 14:36:15
  “这就是皇帝啊,这样的人也能当皇帝?”李世民心头在嘀咕,脑海里无端地冒出了《项羽本纪》里的话:彼可取而代之!
  这个可怕的想法让他眼前一阵发黑。他深吸了一口气,才止住突然剧烈颤抖的双腿。
  在入城前,他还惦记着云定兴这老儿是否会将所有的功劳独吞了。而且,他还将见皇上的情景假想了一遍,设计了若干回答杨广下问的句子,好给皇上留下一个“对答如流”的印象。

  现在,他觉得没这个必要了,因为这个皇帝不懂得用人,更不懂人心!
  他觉得这满朝文武,都无聊极了,都在演一场毫无意义的戏。
  李靖呢?他举目四望,没有发现李靖。
  但他深知,若非李靖取得成功,雁门之围不可能只靠他和云定兴的虚张声势就可解除。
  此时,皇帝宣诏完毕,问:“王仁恭来了吗?”
  一位五六十岁的将军应声而出,跪下磕头道:“臣在。”

  “仁恭,你在马邑郡上,颇有功绩。今后,你要协同李渊共击胡人,清剿叛贼。”炀帝道。
  李渊跪下,与王仁恭一起磕头领旨。
  “马邑是胡人南侵的必经之地,尔等要尽心办事,朕不会亏待你们。”炀帝道,“不过,目前马邑兵少粮缺,光靠你们恐怕也不行。朕突然想起一个人来。此人曾任兵部驾部员外郎,现任三原县令,素有官声。朕看,这个李靖,以前他的舅舅韩擒虎教过他一些兵法,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就让他到马邑协助仁恭,当个郡丞吧。”
  日期:2012-03-09 14:45:15
  众官面面相觑。皇上这时候不封赏有功将士,却任命一个不相干的人,真是莫名其妙。
  太监拉长声音叫道:“传李靖觐见。”
  李靖身着县令装束,大步上殿。李世民心头直叹,这样的人才,让炀帝这等昏君用了,真是可惜!
  李靖跪下听旨。炀帝道:“此次突厥发兵,欺本朝无人,须得加强边塞防守。当此用人之际,实授李靖正五品,履马邑郡丞之职,兼领鹰扬郎将,协助王仁恭守境安民,不得有误!”

  “谢陛下隆恩。”王仁恭与李靖异口同声。
  下朝后,李世民辞别云定兴,到了父亲帐中。
  “这事倒是奇怪了。”李渊皱起了眉头,“皇上放着那么多有功之臣不赏,却偏偏重用李靖。二郎,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亲大人,一点也不奇怪。”李世民走到父亲跟前,悄悄地将原委讲了。
  “原来如此!”李渊一拍大腿,心想这李靖挺鬼。这河东地界,本是我李渊的天下,却让李靖这小子抢了头功。一时心头疙疙瘩瘩。
  但不管怎么样,雁门之围算是解了,儿子也在皇上和众官面前露了一回脸。至于这封赏什么的,并不重要。李渊深谙官道,赶紧让人为杨广清道,并亲自护送圣驾,忙得不亦乐乎。
  日期:2012-03-10 11:10:41

  【第五章 马邑郡丞】
  李靖领了密旨,随王仁恭护送炀帝车驾出了雁门,便去马邑履职。
  王仁恭自然不知李靖秘密出使突厥求助义成公主一事,但眼见炀帝不赏百官,单单调李靖到马邑来任职,心头嘀咕。他深知炀帝行事乖张,但除了亲近宠臣,极少亲自提拔官吏,对外放官员更是懒得过问。这里头到底是什么名堂,他实在想不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靖已深得炀帝信任,虽为自己僚属,但实在开罪不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